庶子的青山绿水 作者:简单贰壹
客人,张府的管事。楚家人热情的迎了进来,定的亲事原本就商量过秋收之后成婚,家里的一切也都提前准备好了,就等和张府定下日子了。
既然今天来了,那一定是日子妥当了。全家都很高兴,这是门好亲,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如果不是老爷子和书院的夫子曾经是同窗,交情又好,这么多年一直来往着,有夫子那里作保也得不来这门亲。
如果不是张老爷指定给二房楚文,其他房也是要争一争的,每房都有要议亲少年,而攀上张府受益匪浅,就算不被拉拔一把,光是依靠张府的名声,也能沾些利。
但其他人没这个机会,人家楚文学问好,在县里有些名声,时常受学院里老师赞赏,他们想争也争不过。也就巴结巴结,希望能多少搭上点关系,毕竟有亲戚这一层关系,以后说不上哪时就用上了。
而且,就凭老二家在县城的关系,还有楚文的才学,说不定什么时候考出来光宗耀祖,到时都跟着发达了。
楚老爷子看着眼前的人,并不是以往张府见过的。“请问,张府哪一位?”
“敝人姓刘,乃张府二管家。”刘管家介绍自己。“哦,刘管家,不知张老爷可回来。”楚老爷子问道。
“没有,老爷常年在外,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府里,有时年节赶不到家里也是有的。”刘管事答道。
“张老爷辛苦,常年在外奔波,挣下如今偌大家业,人人赞扬张老爷行商本事了的。”楚老爷子夸道。
“老爷子过奖了,今日来是告知和贵府二房楚秀才婚期之日,定在九月十六,不知可有异议?”刘管事小心翼翼的询问。
“没有,早就说定秋收后,我们也都准备妥当,不知何时行聘?”楚老爷子问刘管事。
“九月初六,府上还是想等老爷回来最好,子女成婚乃是大事,但老爷行踪不定,府上也不知道具体归期。老爷走时也是留话,待秋收后成婚,府上不好违逆,只能按时完婚。”刘管事说。
楚老爷子说:“嗯,子女成婚乃是大事,张老爷不在不好成婚,那就把婚期延后,等张老爷归来之后再定。”
刘管家一听忙道,“不必,府上交代一定要按老爷吩咐行事,老爷素来严谨,定下来的事从不反悔,不能因为归期延误婚事,如果贵府没有异议,那么就这么定下了。”
“还是等张老爷回来吧!这等大事怎么能当家老爷不在,婚事不急,年下或来年开春都可。”楚老爷子有些不悦。
“这,”刘管事有些急了,他是二姨娘心腹,特意派他来定下日期,等临近婚期时再把人选的问题说定,省得出现什么意外。这要等老爷回来,一切就都完了。
看看楚老爷子一副坚定的样子,顾不得原先的商议,如果现在不确定下来,回去商议完再来,那人选的问题就更不好说了。
除了那穷苦人家谁娶男妻,更何况还是个秀才,还是自诩耕读世家,代代出读书人,如果不是张府的门第,这事干脆连说都不用说。
刘管家想了想,终究不敢如实说,只能摆出一脸为难的神色说:“老爷子,你这不是为难我,府上派我来定婚期,这,让我如何交代啊?”
楚老爷子有些不解,“婚期早晚如何?等张老爷回来这不是正理,哪有婚事父母不在的。又不是什么急事,婚期也没早定下,这也不算是推后,就是也有道理可说,那就等张老爷回来再说。”
“唉,”刘管家叹口气,“不瞒你老是我们那面等不急,三小姐病卧在床,想着定下婚期冲冲喜。我先回去,您老考虑考虑,回头我请示府里再过来。”说完,站起身来告辞而去。
第18章 楚家现状
秋风来,树叶黄,风吹来,随风舞,瑟瑟的秋风夹杂着落叶飘舞着坠落在田间地头。
秋收过的田地一片荒芜,与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呈现出一幅萧瑟景象,映照着秋要过、冬要至的凄凉。
楚恒在地间挥汗如雨,下力气劳作,突然间衣角被扯动,回头一看是二弟。停下直起腰,拿布巾擦了擦汗问道:“怎么了?累了?休息一会儿吧!不当紧干。”
楚毅往地头指了指,楚恒看到五叔坐在地头休息,不明所以的看看楚毅。
楚毅低声道:“这两年都躲懒,不但他躲还带着楚云躲,以前楚云还下力气干活,现在基本做做样子,每天他们不着家,说是出去找工但没见拿回多少钱来。总说没工可做,一等就是一天。可我听说他们在外面不少挣,但回到家就没啥钱,偶尔交个十文、二十文的。”
楚恒皱皱眉说:“五叔以前挺肯干的,脑袋也灵活,以前农闲出去打工,都是他找工,一切都妥妥的,没出现过意外。”
“哼,现在能和以前一样?谁不为自己打算。以前我没发现,自从二柱和我说过你五叔很能耐,别人在外等一天都没工可做,他却很少闲着,我就留意了一下,每天都不在家,有时候回来很晚也很疲惫,这时候都能交点钱出来,其它正常时间回来,就是脸带疲色,也是没钱没工作。”楚毅回道。
楚恒若有所思说:“具体怎么回事,说清楚。”
楚毅说:“自从大伯搬去镇上,二伯就一直念叨天天回来不方便,后来升了掌柜直接搬去了,一家人一个都没剩。紧接着三伯母闹腾,要去照顾孩子进学,不过半年也搬走了。就剩我们这些没读书的泥腿子,说是在镇上挣钱,可没见过一文。每年秋收都不回来,都忙的很,进学
恋耽美
客人,张府的管事。楚家人热情的迎了进来,定的亲事原本就商量过秋收之后成婚,家里的一切也都提前准备好了,就等和张府定下日子了。
既然今天来了,那一定是日子妥当了。全家都很高兴,这是门好亲,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如果不是老爷子和书院的夫子曾经是同窗,交情又好,这么多年一直来往着,有夫子那里作保也得不来这门亲。
如果不是张老爷指定给二房楚文,其他房也是要争一争的,每房都有要议亲少年,而攀上张府受益匪浅,就算不被拉拔一把,光是依靠张府的名声,也能沾些利。
但其他人没这个机会,人家楚文学问好,在县里有些名声,时常受学院里老师赞赏,他们想争也争不过。也就巴结巴结,希望能多少搭上点关系,毕竟有亲戚这一层关系,以后说不上哪时就用上了。
而且,就凭老二家在县城的关系,还有楚文的才学,说不定什么时候考出来光宗耀祖,到时都跟着发达了。
楚老爷子看着眼前的人,并不是以往张府见过的。“请问,张府哪一位?”
“敝人姓刘,乃张府二管家。”刘管家介绍自己。“哦,刘管家,不知张老爷可回来。”楚老爷子问道。
“没有,老爷常年在外,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府里,有时年节赶不到家里也是有的。”刘管事答道。
“张老爷辛苦,常年在外奔波,挣下如今偌大家业,人人赞扬张老爷行商本事了的。”楚老爷子夸道。
“老爷子过奖了,今日来是告知和贵府二房楚秀才婚期之日,定在九月十六,不知可有异议?”刘管事小心翼翼的询问。
“没有,早就说定秋收后,我们也都准备妥当,不知何时行聘?”楚老爷子问刘管事。
“九月初六,府上还是想等老爷回来最好,子女成婚乃是大事,但老爷行踪不定,府上也不知道具体归期。老爷走时也是留话,待秋收后成婚,府上不好违逆,只能按时完婚。”刘管事说。
楚老爷子说:“嗯,子女成婚乃是大事,张老爷不在不好成婚,那就把婚期延后,等张老爷归来之后再定。”
刘管家一听忙道,“不必,府上交代一定要按老爷吩咐行事,老爷素来严谨,定下来的事从不反悔,不能因为归期延误婚事,如果贵府没有异议,那么就这么定下了。”
“还是等张老爷回来吧!这等大事怎么能当家老爷不在,婚事不急,年下或来年开春都可。”楚老爷子有些不悦。
“这,”刘管事有些急了,他是二姨娘心腹,特意派他来定下日期,等临近婚期时再把人选的问题说定,省得出现什么意外。这要等老爷回来,一切就都完了。
看看楚老爷子一副坚定的样子,顾不得原先的商议,如果现在不确定下来,回去商议完再来,那人选的问题就更不好说了。
除了那穷苦人家谁娶男妻,更何况还是个秀才,还是自诩耕读世家,代代出读书人,如果不是张府的门第,这事干脆连说都不用说。
刘管家想了想,终究不敢如实说,只能摆出一脸为难的神色说:“老爷子,你这不是为难我,府上派我来定婚期,这,让我如何交代啊?”
楚老爷子有些不解,“婚期早晚如何?等张老爷回来这不是正理,哪有婚事父母不在的。又不是什么急事,婚期也没早定下,这也不算是推后,就是也有道理可说,那就等张老爷回来再说。”
“唉,”刘管家叹口气,“不瞒你老是我们那面等不急,三小姐病卧在床,想着定下婚期冲冲喜。我先回去,您老考虑考虑,回头我请示府里再过来。”说完,站起身来告辞而去。
第18章 楚家现状
秋风来,树叶黄,风吹来,随风舞,瑟瑟的秋风夹杂着落叶飘舞着坠落在田间地头。
秋收过的田地一片荒芜,与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呈现出一幅萧瑟景象,映照着秋要过、冬要至的凄凉。
楚恒在地间挥汗如雨,下力气劳作,突然间衣角被扯动,回头一看是二弟。停下直起腰,拿布巾擦了擦汗问道:“怎么了?累了?休息一会儿吧!不当紧干。”
楚毅往地头指了指,楚恒看到五叔坐在地头休息,不明所以的看看楚毅。
楚毅低声道:“这两年都躲懒,不但他躲还带着楚云躲,以前楚云还下力气干活,现在基本做做样子,每天他们不着家,说是出去找工但没见拿回多少钱来。总说没工可做,一等就是一天。可我听说他们在外面不少挣,但回到家就没啥钱,偶尔交个十文、二十文的。”
楚恒皱皱眉说:“五叔以前挺肯干的,脑袋也灵活,以前农闲出去打工,都是他找工,一切都妥妥的,没出现过意外。”
“哼,现在能和以前一样?谁不为自己打算。以前我没发现,自从二柱和我说过你五叔很能耐,别人在外等一天都没工可做,他却很少闲着,我就留意了一下,每天都不在家,有时候回来很晚也很疲惫,这时候都能交点钱出来,其它正常时间回来,就是脸带疲色,也是没钱没工作。”楚毅回道。
楚恒若有所思说:“具体怎么回事,说清楚。”
楚毅说:“自从大伯搬去镇上,二伯就一直念叨天天回来不方便,后来升了掌柜直接搬去了,一家人一个都没剩。紧接着三伯母闹腾,要去照顾孩子进学,不过半年也搬走了。就剩我们这些没读书的泥腿子,说是在镇上挣钱,可没见过一文。每年秋收都不回来,都忙的很,进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