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喜果然是半信半疑的样子,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叫喊声。殿内众人互相看了看,连忙跑了出去,出去才知道原来叫喊声是从道观旁边传出来的。就在道观旁边,有一座高层建筑,好吧,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九层楼而已,但是在径山镇,已经妥妥算是高楼了。
刚才的叫喊声就是从那座楼里面传出来的,赵传喜他们赶了过去,才知道里面有一个人好好在楼梯上皱着,突然就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把和他同行的人吓了一跳,这才叫喊起来找人帮忙。赵传喜他们正准备叫救护车,那人却突然悠然转醒了,看到这么多人围着自己,有点茫然的样子。
他朋友很着急地问道:你怎么样?我看你最近精神就不太好,让你去医院看看你也不去,刚刚你突然就晕倒从楼梯上滚下来了知不知道?要不是因为楼梯不高,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你说你要是在楼顶上突然晕这么一下,摔下来的话命都要没了,这次说什么都要去医院了。
那人苦笑着说道:你别着急,我跟你说就是了。我之所以精神恍惚其实是因为这几天晚上,每天都会做同样的噩梦,梦的内容我也记不清楚了,总之非常恐怖,每次醒来,我都有一种自己要死了的感觉。这种情况,我总不能去医院挂精神科吧刚刚,刚刚
说到这里,那人的表情突然变得惊疑不定了起来,我现在好像好了。
在朋友怀疑的目光中,那人急切地说道:真的,我真的感觉好了。我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就刚刚走在楼梯上的时候,我突然又有了那种恐惧绝望的感觉,整个人脑子都断片了一样,没知觉了。然后你也看到了,我就失去意识从楼梯上滚下来了。
但是那种绝望的感觉刚刚升起没多久,我就又突然看到了一阵金光,那种绝望的感觉突然就消失了,整个人都变得暖洋洋的。再接着,我就被你们叫醒了。哎,我刚刚是真的从楼梯上滚下来了吧?我怎么一点痛的感觉都没有啊,好像自己是被人从楼梯上托下来的一样。
他们这里还在懵逼呢,赵传喜等人却是满脸震惊,同时转身看着这座不起眼的小道观。
刚刚张鸣礼说什么来着?曹秋澜道长已经成功请到了天蓬元帅下降,莫非这就是天蓬元帅的神迹?原本还对这个和小说里的猪八戒一个名的神明将信将疑不以为然的赵传喜等人,突然心头火热了起来,人都是逐利的,之前为什么不虔诚信奉神明?不过是因为不信罢了。
现在突然知道神明不仅是真的,而且真的会庇护自己,他们顿时变成了最虔诚的信士。
曹秋澜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赵传喜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曹秋澜挑挑眉,越过他们走到法坛前,拿起天蓬尺端详着。
张鸣礼看赵传喜他们眼巴巴的又不说话的样子,便自己把刚刚发生的事情三两句跟曹秋澜说清楚了。曹秋澜这才明白赵传喜他们转变的契机,也没想到那玩意居然已经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他们周围。
曹秋澜握着天蓬尺,默默对着法坛拜了三拜,默祷感谢了一番。赵传喜他们也有样学样,和曹秋澜一起对着法坛拜了三拜。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今天想跟你们叨叨一下天师那些事的,但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主意
今天跟大家叨叨一下全真那些事吧!
之前我就说过,道教现在是分正一和全真两派,最开始就是祖天师传承下来的正一道,所以说天师府是道教祖庭。
全真呢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教派,他们有点不太一样,讲的是三教合一,吸收了很多儒家和佛教的东西。
正一道士出家是传度授箓,全真道士是纶巾受戒。
之前说过正一道士的禄位,全真道士也有戒位。
全真纶巾受戒以后,就是出家了,他们这个出家和佛教是差不多的,就是斩断是世俗红尘的联系,一心清修。
也就是说,你要在世俗没有牵挂了,才可以出家,而一定出家了,就要遵守出家人的戒律。
正一道对道士的要求是,你首先道德上没有亏欠,不能违法犯罪至少,其次你要会很多东西,道经、科仪、音乐,还有山医命相卜等等,很全能各种。
全真的要求呢,就是要守戒,遵守全真道的各种戒律。
全真道士初次纶巾受戒,受的是初真戒;
然后持守初真戒几年之后,没有过犯的,也就没有触犯戒律的,就可以受中极三百大戒;
持守中极三百大戒到了一定的时间,还是没有过犯的,就是受最高级的天仙大戒了。
这个和正一的升授差不多,说白了,全真道士就是要守戒了,其他都是其次的。
然后重点来了!我以前关注了一个全真道士,具体谁都不说了,反正当时感觉他挺有趣的,关注了几年了吧,但是其实也没有特意关注过他微博的内容。
然后今天,我从别人那里看到实锤,说他卖假符,而且还诋毁全真戒律,说守全真的戒律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因为要跟父母、亲朋断绝往来这些,说祖师爷已经登仙了,管不着他们了,戒律该改了。
我整个人都震惊了,你守不了戒律,你断不了尘缘,你为什么要出家呢?你纶巾的时候发下的誓言呢?当初难道是别人逼你出家,逼你了断尘缘,逼你守戒的吗?
就算你现在才想通,觉得自己守不了戒律,你可以选择还俗啊?又不是加进去就退不出来的邪教?谁逼你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呢?自己守不了戒律,就要求戒律按照你的心意修改,这是什么骚操作?
还说教规和法律相违背的话。他说这话是法律规定婚姻自由,而全真戒律规定不能结婚,然而这不叫违背法律好吗?如果法律规定,所有公民都必须结婚,全真戒律规定不能结婚,那才叫法律和教规相违背!
还有卖假符的事情,全真就不是符箓派,也不是说所有符全真都不能画,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符都要授箓之后画的才灵验的。然后我找到了一张他画的所谓太岁符,喵喵喵?太岁的秘名都没有居然还是用马克笔画的,这样的符,拿出去卖真的不亏心吗?听说他以前还卖过减肥符,呵呵。
真的非常失望了!已经取关!今天去寻找一些这件事情的证据,然后心不太静,念了几遍经文才冷静下来,于是就生死时速了T T
第84章 明哲煌煌(10)
曹秋澜才转过身对赵传喜等人说道:诸位暂时就先不要离开道观了,天蓬元帅虽然以真灵降世,但我实力不足,庇佑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赵传喜等人连连点头,他们本来也不想离开道观,现在也就这里能给他们安全感了。
曹秋澜拿着天蓬尺和法剑,正准备走出三清殿,这时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个人曹秋澜并不认识,但张鸣礼却是见过的,正是刚刚晕倒的那个人,他的朋友也随手跟了进来。
曹秋澜停下脚步看着他们,张鸣礼在曹秋澜耳边说了这两个人的身份。
那两个人也看着众星捧月一般的曹秋澜,虽然感觉他似乎太年轻了一些,但好像也没别人了。
晕倒的那个人走到曹秋澜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说道:道长,谢谢您救我一命。看来,他是听说了曹秋澜在道观里开坛做法的事情。径山镇的居民,对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本来就比较相信,他之前也是猜测自己是不是遇到了什么脏东西,经历过这次之后,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曹秋澜听了却说道:救你的并非贫道,而是天蓬元帅。若善信当真感激,不如给天蓬元帅上香一柱吧。张鸣礼机灵地站了出来,将那人引到法坛之前,点了一支香递给他,又跟他说了敬香的礼仪。那人听到天蓬元帅显得有些惊愕,大概是想到猪八戒了。
他接过香,按照张鸣礼的指点上了香,同时心中默想感激的话。曹秋澜等他上完香,点点头就走出了三清殿。那人赶紧拉住张鸣礼,走到一边,小声问道:道长,这天蓬元帅是
张鸣礼心里明白,这人一定是想到了猪八戒,其实他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毕竟《西游记》真的是太经典了。在心里默念了两声告罪的话,张鸣礼说道:我不是道长,只是皈依的居士。接着张鸣礼详细跟这人解释了天蓬元帅的身份,以及他的职位和威能。
殿外,曹秋澜接住了从树上跳下来的黑猫,有些担忧地抚摸着他的皮毛,问道:就连你都没有发现不对劲吗?那东西潜伏在道观周围,甚至可能进入过道观,但他们却一无所知。
黑猫也不复往日的轻松,语气凝重地说道:没有,我一点都没有觉察到他的存在。这玩意很危险,澜澜,在张法师他们没到之前,你暂时不要离开道观了。和曹秋澜相爱之后,黑猫虽然还是希望能够恢复实力,执念却已经没有那么强,但现在他却格外痛恨起自己此时的弱小来。
若是他此时已经恢复了全盛时期的实力,这种藏头露尾的玩意,他来一个撕一个,来两个撕一双,哪会像现在这样连对方藏在哪里都找不出来。曹秋澜抱着黑猫蹭了蹭,说道:放心吧,我知道的。等明天老师他们到了,应该会有办法解决他的,老师现在已经是三洞五雷法师了。
黑猫闭口不言,他稍微有一点不高兴自己的媳妇需要靠别人保护这个事实,即便那个人是曹秋澜的长辈。当然对于张闻彻的到来,黑猫还真是比较安心的,三洞五雷法师现在整个道门的人数都是数的过来的,实力自然不凡。至于更高一级的上清法师,那就只有当代天师张洵歌一人了。
三清殿内,听张鸣礼解释完,那个晕倒的人和朋友对视一眼,迟疑地问道:张居士,我想问一下那个害我的东西现在怎么样了?如果我离开道观的话,他会不会再来缠着我?
张鸣礼闻言愣了一下,还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毕竟那东西只是被天蓬元帅的真灵暂时驱除,死是肯定没死的,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还真有继续害人的可能性。
想了想,张鸣礼说道:现在还不清楚纠缠你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暂时在道观住下来,只是道观地方不大,恐怕需要委屈你们和其他人挤一挤。明日会有天师府的高功过来处理此事,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再过几天大家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那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和生活的舒适度比起来,当然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而且,他之前几天被纠缠夜夜做噩梦的生活,还真没有什么舒适度可言,相比起来如果可以不做噩梦,他宁愿大家挤一挤。剧组众人也笑着接纳了这两个蹭住的,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要有底线。
这毕竟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虽然说现在整个剧组的人都搬到道观里来了,房间早就住不下,打地铺都住不下了,晚上的时候院子里都搭满了帐篷。可如果他们拒绝让这两个人住进来,他们谁在外面出了事情,到时候他们就是见死不救,说得更严重的话,甚至可以说是帮凶了。
两人感激的对剧组众人道了谢,又迟疑了一下,对张鸣礼说道:张居士,关于这个东西,我们径山镇其实一直有流传一个故事,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和这事有没有关系。
张鸣礼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带着两人来到了后面没人的地方坐下,才询问起详情。摔倒的那个男人姓胡,叫做胡季信,看来要么他母亲姓季,要么就是家里排行老四的。
说话的人也是胡季信,他迟疑地说道:这件事情,镇子上还是有挺多人传的,基本算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吧。很多人都说事情是真事,但是我其实一直对事情的真实性半信半疑。
那其实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其实也记不清楚了。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后来听人说的,很多甚至都是长大以后才听人说起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又都是大家传来传去的,就算真有那么件事情,可能也已经被传得面目全非了。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我还真的说不清,所以才说是个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二十几年前那会儿,社会上总体的风气还不如现在这么开放,民风也比较保守。听说那时候镇上有一户人家的女儿,他们家家境不错,倒也不是特别富裕,但反正吃穿不愁小有积蓄那种。那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一直在外面上学,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不过大学毕业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留在外面工作,而是回到了镇上,当时好像是在政府的什么部门上班。她那个时候大学毕业有几年了,年龄大概是二十四五岁这样吧。
那时候,我们镇上还是觉得女孩子应该早早结婚的,她这个年纪就被叫老姑娘了。
她父母也挺着急的,就各种帮她介绍对象,用现在说法就是相亲。但是她眼光比较高,相了很多都没有看上,在现在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家境好、学历好、长得漂亮、工作还好,这样好的条件,不挑剔才奇怪了。但那时候,她这样在别人看来就有些另类了。
当时就有流言,说她年纪都那么大了,还挑三拣四的,一辈子都嫁不出去,只能当个老姑娘之类的话。这种还算是好的,听说还有更难听的,清静之地,我就不说出污了神明了。
后来,那姑娘就出事了。其实我们镇上在我印象里治安一直是挺好的,但传闻那姑娘有一天晚上加班,回去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歹徒,也许是看她长得漂亮,也许是早有预谋,侵犯了她。
那时候主流的舆论,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谁家遇到了只能自认倒霉,吞下这个哑巴亏,不然损害的还是姑娘的名声。但那姑娘思想却不太一样,她选择了报警。
这在我们今天,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但在那时候却是离经叛道。立案之后,这件事情也在镇子上流传了开来,当时的舆论就没有站在姑娘这边的。轻一点的,就说她失了清白,更加嫁不出去了。难听的就更多了,多数都是受害者有罪论,说是那姑娘自己不检点。
最可悲的大概是,就连姑娘的父母都不站在她那一边。他们倒是也心疼女儿受罪,但一开始据说他们是反对女儿报案的,是姑娘自己一个人跑到警局去报了案。
他们的思想也和镇上的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这种事情说出去不光彩。后来各种风言风语,他们在外面受到了很多嘲笑和白眼,自然也开心不起来,在家里估计也数落过那姑娘吧。之后过了没几天,姑娘就自杀了,众目睽睽之下,直接从她家的窗台上跳了下去,当场就死了。
传闻还说,那姑娘死的时候,穿着一身红衣,双眼睁着无论如何都闭不上。后来镇上那几家传流言传得最凶的人家都出了事情,不是家里有人受伤就是破财,甚至还有一个病死的,还有一个落下了终身的残疾。渐渐的,大家对这件事情就有点讳莫如深的意思了。
恋耽美
刚才的叫喊声就是从那座楼里面传出来的,赵传喜他们赶了过去,才知道里面有一个人好好在楼梯上皱着,突然就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把和他同行的人吓了一跳,这才叫喊起来找人帮忙。赵传喜他们正准备叫救护车,那人却突然悠然转醒了,看到这么多人围着自己,有点茫然的样子。
他朋友很着急地问道:你怎么样?我看你最近精神就不太好,让你去医院看看你也不去,刚刚你突然就晕倒从楼梯上滚下来了知不知道?要不是因为楼梯不高,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你说你要是在楼顶上突然晕这么一下,摔下来的话命都要没了,这次说什么都要去医院了。
那人苦笑着说道:你别着急,我跟你说就是了。我之所以精神恍惚其实是因为这几天晚上,每天都会做同样的噩梦,梦的内容我也记不清楚了,总之非常恐怖,每次醒来,我都有一种自己要死了的感觉。这种情况,我总不能去医院挂精神科吧刚刚,刚刚
说到这里,那人的表情突然变得惊疑不定了起来,我现在好像好了。
在朋友怀疑的目光中,那人急切地说道:真的,我真的感觉好了。我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就刚刚走在楼梯上的时候,我突然又有了那种恐惧绝望的感觉,整个人脑子都断片了一样,没知觉了。然后你也看到了,我就失去意识从楼梯上滚下来了。
但是那种绝望的感觉刚刚升起没多久,我就又突然看到了一阵金光,那种绝望的感觉突然就消失了,整个人都变得暖洋洋的。再接着,我就被你们叫醒了。哎,我刚刚是真的从楼梯上滚下来了吧?我怎么一点痛的感觉都没有啊,好像自己是被人从楼梯上托下来的一样。
他们这里还在懵逼呢,赵传喜等人却是满脸震惊,同时转身看着这座不起眼的小道观。
刚刚张鸣礼说什么来着?曹秋澜道长已经成功请到了天蓬元帅下降,莫非这就是天蓬元帅的神迹?原本还对这个和小说里的猪八戒一个名的神明将信将疑不以为然的赵传喜等人,突然心头火热了起来,人都是逐利的,之前为什么不虔诚信奉神明?不过是因为不信罢了。
现在突然知道神明不仅是真的,而且真的会庇护自己,他们顿时变成了最虔诚的信士。
曹秋澜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赵传喜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曹秋澜挑挑眉,越过他们走到法坛前,拿起天蓬尺端详着。
张鸣礼看赵传喜他们眼巴巴的又不说话的样子,便自己把刚刚发生的事情三两句跟曹秋澜说清楚了。曹秋澜这才明白赵传喜他们转变的契机,也没想到那玩意居然已经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他们周围。
曹秋澜握着天蓬尺,默默对着法坛拜了三拜,默祷感谢了一番。赵传喜他们也有样学样,和曹秋澜一起对着法坛拜了三拜。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今天想跟你们叨叨一下天师那些事的,但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主意
今天跟大家叨叨一下全真那些事吧!
之前我就说过,道教现在是分正一和全真两派,最开始就是祖天师传承下来的正一道,所以说天师府是道教祖庭。
全真呢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教派,他们有点不太一样,讲的是三教合一,吸收了很多儒家和佛教的东西。
正一道士出家是传度授箓,全真道士是纶巾受戒。
之前说过正一道士的禄位,全真道士也有戒位。
全真纶巾受戒以后,就是出家了,他们这个出家和佛教是差不多的,就是斩断是世俗红尘的联系,一心清修。
也就是说,你要在世俗没有牵挂了,才可以出家,而一定出家了,就要遵守出家人的戒律。
正一道对道士的要求是,你首先道德上没有亏欠,不能违法犯罪至少,其次你要会很多东西,道经、科仪、音乐,还有山医命相卜等等,很全能各种。
全真的要求呢,就是要守戒,遵守全真道的各种戒律。
全真道士初次纶巾受戒,受的是初真戒;
然后持守初真戒几年之后,没有过犯的,也就没有触犯戒律的,就可以受中极三百大戒;
持守中极三百大戒到了一定的时间,还是没有过犯的,就是受最高级的天仙大戒了。
这个和正一的升授差不多,说白了,全真道士就是要守戒了,其他都是其次的。
然后重点来了!我以前关注了一个全真道士,具体谁都不说了,反正当时感觉他挺有趣的,关注了几年了吧,但是其实也没有特意关注过他微博的内容。
然后今天,我从别人那里看到实锤,说他卖假符,而且还诋毁全真戒律,说守全真的戒律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因为要跟父母、亲朋断绝往来这些,说祖师爷已经登仙了,管不着他们了,戒律该改了。
我整个人都震惊了,你守不了戒律,你断不了尘缘,你为什么要出家呢?你纶巾的时候发下的誓言呢?当初难道是别人逼你出家,逼你了断尘缘,逼你守戒的吗?
就算你现在才想通,觉得自己守不了戒律,你可以选择还俗啊?又不是加进去就退不出来的邪教?谁逼你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呢?自己守不了戒律,就要求戒律按照你的心意修改,这是什么骚操作?
还说教规和法律相违背的话。他说这话是法律规定婚姻自由,而全真戒律规定不能结婚,然而这不叫违背法律好吗?如果法律规定,所有公民都必须结婚,全真戒律规定不能结婚,那才叫法律和教规相违背!
还有卖假符的事情,全真就不是符箓派,也不是说所有符全真都不能画,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符都要授箓之后画的才灵验的。然后我找到了一张他画的所谓太岁符,喵喵喵?太岁的秘名都没有居然还是用马克笔画的,这样的符,拿出去卖真的不亏心吗?听说他以前还卖过减肥符,呵呵。
真的非常失望了!已经取关!今天去寻找一些这件事情的证据,然后心不太静,念了几遍经文才冷静下来,于是就生死时速了T T
第84章 明哲煌煌(10)
曹秋澜才转过身对赵传喜等人说道:诸位暂时就先不要离开道观了,天蓬元帅虽然以真灵降世,但我实力不足,庇佑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赵传喜等人连连点头,他们本来也不想离开道观,现在也就这里能给他们安全感了。
曹秋澜拿着天蓬尺和法剑,正准备走出三清殿,这时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个人曹秋澜并不认识,但张鸣礼却是见过的,正是刚刚晕倒的那个人,他的朋友也随手跟了进来。
曹秋澜停下脚步看着他们,张鸣礼在曹秋澜耳边说了这两个人的身份。
那两个人也看着众星捧月一般的曹秋澜,虽然感觉他似乎太年轻了一些,但好像也没别人了。
晕倒的那个人走到曹秋澜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说道:道长,谢谢您救我一命。看来,他是听说了曹秋澜在道观里开坛做法的事情。径山镇的居民,对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本来就比较相信,他之前也是猜测自己是不是遇到了什么脏东西,经历过这次之后,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曹秋澜听了却说道:救你的并非贫道,而是天蓬元帅。若善信当真感激,不如给天蓬元帅上香一柱吧。张鸣礼机灵地站了出来,将那人引到法坛之前,点了一支香递给他,又跟他说了敬香的礼仪。那人听到天蓬元帅显得有些惊愕,大概是想到猪八戒了。
他接过香,按照张鸣礼的指点上了香,同时心中默想感激的话。曹秋澜等他上完香,点点头就走出了三清殿。那人赶紧拉住张鸣礼,走到一边,小声问道:道长,这天蓬元帅是
张鸣礼心里明白,这人一定是想到了猪八戒,其实他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毕竟《西游记》真的是太经典了。在心里默念了两声告罪的话,张鸣礼说道:我不是道长,只是皈依的居士。接着张鸣礼详细跟这人解释了天蓬元帅的身份,以及他的职位和威能。
殿外,曹秋澜接住了从树上跳下来的黑猫,有些担忧地抚摸着他的皮毛,问道:就连你都没有发现不对劲吗?那东西潜伏在道观周围,甚至可能进入过道观,但他们却一无所知。
黑猫也不复往日的轻松,语气凝重地说道:没有,我一点都没有觉察到他的存在。这玩意很危险,澜澜,在张法师他们没到之前,你暂时不要离开道观了。和曹秋澜相爱之后,黑猫虽然还是希望能够恢复实力,执念却已经没有那么强,但现在他却格外痛恨起自己此时的弱小来。
若是他此时已经恢复了全盛时期的实力,这种藏头露尾的玩意,他来一个撕一个,来两个撕一双,哪会像现在这样连对方藏在哪里都找不出来。曹秋澜抱着黑猫蹭了蹭,说道:放心吧,我知道的。等明天老师他们到了,应该会有办法解决他的,老师现在已经是三洞五雷法师了。
黑猫闭口不言,他稍微有一点不高兴自己的媳妇需要靠别人保护这个事实,即便那个人是曹秋澜的长辈。当然对于张闻彻的到来,黑猫还真是比较安心的,三洞五雷法师现在整个道门的人数都是数的过来的,实力自然不凡。至于更高一级的上清法师,那就只有当代天师张洵歌一人了。
三清殿内,听张鸣礼解释完,那个晕倒的人和朋友对视一眼,迟疑地问道:张居士,我想问一下那个害我的东西现在怎么样了?如果我离开道观的话,他会不会再来缠着我?
张鸣礼闻言愣了一下,还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毕竟那东西只是被天蓬元帅的真灵暂时驱除,死是肯定没死的,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还真有继续害人的可能性。
想了想,张鸣礼说道:现在还不清楚纠缠你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暂时在道观住下来,只是道观地方不大,恐怕需要委屈你们和其他人挤一挤。明日会有天师府的高功过来处理此事,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再过几天大家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那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和生活的舒适度比起来,当然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而且,他之前几天被纠缠夜夜做噩梦的生活,还真没有什么舒适度可言,相比起来如果可以不做噩梦,他宁愿大家挤一挤。剧组众人也笑着接纳了这两个蹭住的,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要有底线。
这毕竟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虽然说现在整个剧组的人都搬到道观里来了,房间早就住不下,打地铺都住不下了,晚上的时候院子里都搭满了帐篷。可如果他们拒绝让这两个人住进来,他们谁在外面出了事情,到时候他们就是见死不救,说得更严重的话,甚至可以说是帮凶了。
两人感激的对剧组众人道了谢,又迟疑了一下,对张鸣礼说道:张居士,关于这个东西,我们径山镇其实一直有流传一个故事,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和这事有没有关系。
张鸣礼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带着两人来到了后面没人的地方坐下,才询问起详情。摔倒的那个男人姓胡,叫做胡季信,看来要么他母亲姓季,要么就是家里排行老四的。
说话的人也是胡季信,他迟疑地说道:这件事情,镇子上还是有挺多人传的,基本算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吧。很多人都说事情是真事,但是我其实一直对事情的真实性半信半疑。
那其实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其实也记不清楚了。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后来听人说的,很多甚至都是长大以后才听人说起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又都是大家传来传去的,就算真有那么件事情,可能也已经被传得面目全非了。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我还真的说不清,所以才说是个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二十几年前那会儿,社会上总体的风气还不如现在这么开放,民风也比较保守。听说那时候镇上有一户人家的女儿,他们家家境不错,倒也不是特别富裕,但反正吃穿不愁小有积蓄那种。那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一直在外面上学,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不过大学毕业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留在外面工作,而是回到了镇上,当时好像是在政府的什么部门上班。她那个时候大学毕业有几年了,年龄大概是二十四五岁这样吧。
那时候,我们镇上还是觉得女孩子应该早早结婚的,她这个年纪就被叫老姑娘了。
她父母也挺着急的,就各种帮她介绍对象,用现在说法就是相亲。但是她眼光比较高,相了很多都没有看上,在现在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家境好、学历好、长得漂亮、工作还好,这样好的条件,不挑剔才奇怪了。但那时候,她这样在别人看来就有些另类了。
当时就有流言,说她年纪都那么大了,还挑三拣四的,一辈子都嫁不出去,只能当个老姑娘之类的话。这种还算是好的,听说还有更难听的,清静之地,我就不说出污了神明了。
后来,那姑娘就出事了。其实我们镇上在我印象里治安一直是挺好的,但传闻那姑娘有一天晚上加班,回去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歹徒,也许是看她长得漂亮,也许是早有预谋,侵犯了她。
那时候主流的舆论,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谁家遇到了只能自认倒霉,吞下这个哑巴亏,不然损害的还是姑娘的名声。但那姑娘思想却不太一样,她选择了报警。
这在我们今天,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但在那时候却是离经叛道。立案之后,这件事情也在镇子上流传了开来,当时的舆论就没有站在姑娘这边的。轻一点的,就说她失了清白,更加嫁不出去了。难听的就更多了,多数都是受害者有罪论,说是那姑娘自己不检点。
最可悲的大概是,就连姑娘的父母都不站在她那一边。他们倒是也心疼女儿受罪,但一开始据说他们是反对女儿报案的,是姑娘自己一个人跑到警局去报了案。
他们的思想也和镇上的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这种事情说出去不光彩。后来各种风言风语,他们在外面受到了很多嘲笑和白眼,自然也开心不起来,在家里估计也数落过那姑娘吧。之后过了没几天,姑娘就自杀了,众目睽睽之下,直接从她家的窗台上跳了下去,当场就死了。
传闻还说,那姑娘死的时候,穿着一身红衣,双眼睁着无论如何都闭不上。后来镇上那几家传流言传得最凶的人家都出了事情,不是家里有人受伤就是破财,甚至还有一个病死的,还有一个落下了终身的残疾。渐渐的,大家对这件事情就有点讳莫如深的意思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