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也站在一旁盯着墙壁上的光幕:如果我判断得没错,这应该是来自寒夜旅的巫。
这是相机第一次把巫拍下来,使得这张照片十分诡异。
你们看走廊这里,还有一个人。朱浩文指着照片另一边的位置,这个人蹲在那里,个子也比较小,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很快大家都发现了蹲在走廊墙边的人,这个人面对墙蹲着,右手抬着,似乎在墙上画着什么。
这应该是个女人,方菲说,她有些像但是衣服的花纹不对,咱们的成员里并没有谁穿过这种有大色块的袍子。
即使方菲不说,其他人也有同感,这个蹲在那里的女人,看发型和身形都有些像杜灵雨。
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个人袍子上的花纹和瑕玉的那件有些像吗?卫东提出这一点。
的确是像,而且是非常像。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杜灵雨,她的身上为何会沾满血迹呢?她又蹲在墙边写着什么呢?
如果判断得不错,她应该是在墙上划线,墙上那7条线的全部或一部分是出自她的手。邵陵说。
可是,怎么会拍到这么多东西?麦神是怎么做到的?罗勏忍不住问,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站在拍摄的位置向那个方向看,是不可能一下子看到楼梯下方和整条走廊这么多景象的。
大概是用了广角镜头吧,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宽广,视角也更大。邵陵回答,我新买的手机就包括了广角镜头,肯定和专业相机的镜头没法比,但我还是上网查了些关于广角镜头的资料广角镜头或许会产生负面空间,这有些类似于图片构图的留白,很明显,这张照片的广角程度也产生了负面空间,但这些空间并不全是空白,好像还有些别的什么。
所有的人都凝神望着墙壁上的图片,或许因为运用了广角镜头,所以令画面的比例稍显不真实,但还是成功拍到了正在上楼的巫大人和距离较远的走廊边上的杜灵雨,除了这些内容之外,在这张照片的边缘的确有一些类似于空白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属于灯旅,也并非单纯的空间拉伸,而是一些像星空一样奇怪的景象。
建筑和人物的四周是有一些拉伸,按照反色原理,拍到的其实是一些黑底子上面的白点儿,卫东皱着眉头研究着,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
牧怿然也定睛看了半天:这张照片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来逐步分析:按照麦芃的说法,这张照片所用的速度是1/60秒,拍摄时间是咱们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说,照片拍到的是咱们入画一小时前的情景。
通过各方面比对,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在墙边划线的女生就是杜灵雨,也就是说,在我们入画之前的一个小时,另一个杜灵雨就在这条走廊上。
我们入画时还没有点灯,如果按照之前的时间分析,这个时间点是零点之前的一个小时,也就是入画前一天的23点,这应该是另一条时间线运行的时间,所以相机的镜头才会拍到另外的成员。
但是问题来了,很明显照片上同样也是黑夜,因为走廊上没有点灯,为什么杜灵雨会在夜里独自一人来到走廊,从她身上的血迹分析,应该是出了什么紧急事件,但她的反应并不是四处找人求救,而是在墙壁上画线。可见,画线这件事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杜灵雨身上的血迹,究竟是她自己的还是其他人的,我们不得而知;正在上楼的巫师,与这件事是否有关系,我们也不得而知;杜灵雨曾经说过,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头部有被重击般的疼痛感,当时袭击她的究竟是巫师,还是另一个杜灵雨,亦或是另有其人
方菲突然打断了牧怿然的话:咱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假如另一个杜灵雨也在同一地点,那就造成了双生的局面,两个人一旦遇见了,似乎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但是到目前为止杜灵雨都比较安全,我们并没有看到可怕的事情在她身上发生。秦赐说。
所以我们姑且大胆推定,牧怿然继续说道,那位巫大人及时制止了双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方菲曾经说过,有人专门请巫大人去破解双生的状况,我猜想那一下重击感很可能是破解之术。
方菲有些激动地点点头:我正好看到那一页书,破解双生的方法就是将两人牵引到一起,然后在天灵盖的部位进行拍合!
卫东听得也有些激动,不敢相信仅凭一张照片大家就推理到了这种程度:这样就说通了!但为什么另一个杜灵雨会和我们相遇呢?按理说,大家一直走的都不是一条时间线啊?
牧怿然:看来我们刚入画的时间点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造成两条时间线重合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很有可能令两条时间线上的人相遇。
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只有杜灵雨一个人呢?大晚上的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另外的我们在哪儿呢?!卫东仍然想不明白。
牧怿然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眼神里甚至闪烁出与他个性所不符的悲悯:或许,当时的她是唯一的幸存者。
什,什么?所有的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牧怿然的脸上,你的意思是说,当时,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其他的人都已经死了?
第244章 逆旅29┃光源。
在另一条时间线上,杜灵雨是唯一的幸存者,其他人都死去了。
其他的十二个人,都已经死去了。
这种无法挣扎的已死的绝望,让每一个人都说不出话来。
我们继续讨论这张图片,牧怿然的声音有些冰冷,但了解他的人,都能听出这份冰冷是用来遮盖哀伤的冰冷,关于邵陵提到的负面空间,显然这幅图中也有,就充斥在照片的周围,而且内容有些怪异。
是,邵陵也尽量让自己从刚才的难过中回过神来,负面空间应该是一片空白或渐渐灰暗的效果,但这张照片的负面空间是黑色的,上面还有白色的斑点,有些像深夜飘着的雪花,但又不像。
朱浩文也加入了讨论:我认为,相机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关键的道具,大概和毕笛的摄影家身份有关。我们已经知道相机可以通过快门和速度抓拍到过去和未来的情景,这是一个时间的纵深,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相机的镜头角度是不是可以拍到空间的拓展呢?像这种广角镜头是否能拍到灯旅之外的场景呢?
这个说法很新奇,大家都不禁点头,邵陵进一步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以这张图片运用广角镜头的程度,拍到的也许不仅仅是灯旅外面的世界。
天啊,难道拍到了画外面的世界?!罗勏惊讶万分。
那倒不至于,邵陵急忙说,我一直在思考四旅的构成,以及四旅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通过那本《巫则》里面的话,以及石埙和卫东的画,我认为四旅应该是环形的构成,这也正好应了那句为我环旅的说法。
卫东皱着眉头听了半天:你的意思是说,地卵就像个大鸡蛋,四旅就像一条腰线系在地卵上?
对,你表达得很准确。邵陵点头。
我认为,四旅不是系在地卵上的,而是环在地卵内部,这次说话的是朱浩文,《巫则》开篇说:地卵为土所蕴,内中亦有光阴。我觉得四旅中的人是生活在地卵之中的,依然是以带状分布,但不是像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上,而是生活在地卵的内部。
不行了,我脑筋彻底不够用了,你们就说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吧?罗勏看了看点燃的香:还有两个多小时又该灭灯了,咱们得抓紧时间。
除了送葬之外,我让柯寻他们按照包裹里的采买清单去店铺一趟,希望有收获,牧怿然拿出洗出来的另外一卷胶卷,现在咱们看奚盛楠相机里的照片。
罗勏接过胶卷进行简单的投影仪安装:奚盛楠好像并没有拍照吧,她的相机里应该不会有这个世界的照片。
也许另一条时间线上的奚盛楠拍过,那些白鱼的图片至今都不知道是出自谁手。卫东闲话少说,很快就装好了胶卷,准备放映。
对对,咱们的活儿多着呢,一会儿还得放大那些白鱼图片。罗勏也很快进入角色,专心致志和卫东配合。
奚盛楠拍的图片一张张闪现在光幕上,拍摄手法和麦芃的迥然不同,奚盛楠似乎更喜欢用微距拍静物,或者叙事风格的人物街景,偶尔还会拍一些动物和美食。
当图片上出现旧站美术馆这座古老建筑的时候,卫东和罗勏的动作不约而同慢了下来,这座熟悉的美术馆,像是一个压抑得无法醒来的梦境,将大家再次拉入暗夜。
你们说,咱们现在还在旧站美术馆里吗?罗勏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咱们还在画里,秦赐接了话茬,《逆旅》这幅画是陈列在美术馆里的,所以从广义范围来讲,咱们还在旧站美术馆里面。
好吧,这个问题和咱们目前的几条时间线的问题一样深奥难解。罗勏摇摇头,继续展示下一张图。
奚盛楠应该是个热衷于记录生活的摄影者,她将美术馆的大厅也拍了下来,甚至给看门的老大爷拍了一张侧面像,那看似普通的神态竟被拍出了某种悲怆的味道。
之后就是对各个展厅的随手拍摄,很快照片就展示出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展厅,以及那扇熟悉的门。
门里就是作为展厅隔开的另一部分展览,属于毕笛的摄影作品的展览。
后面的照片果然是关于毕笛作品展的拍摄,奚盛楠并没有特意聚焦具体的作品,而是将展厅的布局和窗外的光线形成一种舒适的氛围,为这场未来影展镀上了一层来自仰视者眼中的金。
停!几个人不约而同说道。
卫东罗勏也适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将正在慢慢移动中的这张负片停留在了光幕上。
图片拍的是展厅中的展架,展架上的一排摄影作品形成了纵深效果,毕笛拍摄的照片们被由近及远陈列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左数第三张作品上虽然图片较小,因为聚焦偏离的缘故,显得也并不那么清晰,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它《逆旅》,这张图正是《逆旅》。
天啊,我有一种时空错位感,咱们现在是在这幅画里看这幅画对吗?罗勏摇着头,倍感不可思议。
其他人则都在沉默地观察着这幅画,虽然图片里的这张画有着化成灰也会被大家认出来的熟悉感,同时又有着隔久不见的疏离与陌生。
我现在觉得这个圆,好像突然有了特殊的意义。卫东说,你们觉不觉得这个圆像个照相机的镜头?咱们所有人其实都在毕笛的镜头里。
有道理,难怪相机在这个世界被赋予了如此特殊的意义,秦赐凝神看着照片上的圆形,以及圆形里面的房屋,现在看来,这个圆形也许就是个圆环,逆旅就存在于在圆环中。
还有时间线,邵陵补充道,我们刚入画的时候,本身所处的时间线和另一条时间线进行了对接,大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
签名在圆环之外,方菲也发了言,并且有着一语惊人的意思,我们在圆环里面,签名在圆环外面,我们要找签名只能出去。
大家静了静,一时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突破点,一时又觉得想要达到圆环之外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已经不是地理距离的问题,圆环之外,那似乎是另外一个宇宙。
你们看,在圆环的右侧好像有一些东西。牧怿然说。
大家闻言,全都眯着眼睛看向圆环的右侧。因为签名在圆环的左侧,所以右侧就被人忽视了,现在看来,那里似乎有一些无序的线条,但因为颜色过浅,显得非常模糊。
我记得这些东西,方菲说,咱们入画之前,我重点观察的就是铅笔画的部分,也就是这个圆环和圆环外的东西,左边是作者签名和日期,右上角有一些铅笔的线条痕迹,非常轻,我当时认为是图片处理得不干净造成的。
是,这些线条太随意,好像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卫东也说。
牧怿然看向方菲:你当初看到的线条是什么样的,能简单画下来吗?
我试试,方菲来到桌前,拿起牧怿然准备好的纸笔,仔细回忆了一下,就画了几笔:左边有一笔还是两笔我忘记了,反正是略弯的线,右边我记得很清楚,两条线是交叉的,就像打了个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线条本身就很轻,而且被橡皮擦过,所以我当时认为是画画时造成的多余线条,就没有在意。
我想,这个圆是可以突破的,因为是铅笔,是可以擦掉的。如果换做平时,邵陵一定认为自己是在试图讲一个笑话,但此刻却是极为认真的,这幅画铅笔的部分其实都是有可能被橡皮擦掉的。
包括画家的签名。朱浩文说。
天啊,那可太可怕了,签名要是没了就真完蛋了。罗勏被大家说怕了。
大家仔细看这个图案,牧怿然将方菲刚才画的图展示给大家,请大胆发挥想象力,你们认为这像个什么?
几根头发丝儿罗勏说。
没画好的流云?秦赐说。
刮起来的风的痕迹?卫东说。
其他人都没再说话,仅凭这几个抽象的线条实在看不出像什么。
牧怿然在旁边用自己的笔触又画了一个类似的图案,保留了右侧的叉,左侧的弯线只保留了一条:这样呢,像什么?
众人皱眉看了良久,最后都放弃了猜测。
灯泡。朱浩文突然说,很像中学物理课学习电路时画的灯泡。
经朱浩文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些像,只不过画电路时会用完整的圆来圈住那个叉,而这个画得更随意。
牧怿然点头:我也认为这是个灯泡,准确说这是个光源的表示,一个摄影师构图的时候,应该会考虑光源的位置,所以毕笛专门画了出来,但因为是用来提醒自己的草稿,所以为了整体构图的效果,后来可能就擦去了。
恋耽美
这是相机第一次把巫拍下来,使得这张照片十分诡异。
你们看走廊这里,还有一个人。朱浩文指着照片另一边的位置,这个人蹲在那里,个子也比较小,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很快大家都发现了蹲在走廊墙边的人,这个人面对墙蹲着,右手抬着,似乎在墙上画着什么。
这应该是个女人,方菲说,她有些像但是衣服的花纹不对,咱们的成员里并没有谁穿过这种有大色块的袍子。
即使方菲不说,其他人也有同感,这个蹲在那里的女人,看发型和身形都有些像杜灵雨。
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个人袍子上的花纹和瑕玉的那件有些像吗?卫东提出这一点。
的确是像,而且是非常像。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杜灵雨,她的身上为何会沾满血迹呢?她又蹲在墙边写着什么呢?
如果判断得不错,她应该是在墙上划线,墙上那7条线的全部或一部分是出自她的手。邵陵说。
可是,怎么会拍到这么多东西?麦神是怎么做到的?罗勏忍不住问,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站在拍摄的位置向那个方向看,是不可能一下子看到楼梯下方和整条走廊这么多景象的。
大概是用了广角镜头吧,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宽广,视角也更大。邵陵回答,我新买的手机就包括了广角镜头,肯定和专业相机的镜头没法比,但我还是上网查了些关于广角镜头的资料广角镜头或许会产生负面空间,这有些类似于图片构图的留白,很明显,这张照片的广角程度也产生了负面空间,但这些空间并不全是空白,好像还有些别的什么。
所有的人都凝神望着墙壁上的图片,或许因为运用了广角镜头,所以令画面的比例稍显不真实,但还是成功拍到了正在上楼的巫大人和距离较远的走廊边上的杜灵雨,除了这些内容之外,在这张照片的边缘的确有一些类似于空白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属于灯旅,也并非单纯的空间拉伸,而是一些像星空一样奇怪的景象。
建筑和人物的四周是有一些拉伸,按照反色原理,拍到的其实是一些黑底子上面的白点儿,卫东皱着眉头研究着,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
牧怿然也定睛看了半天:这张照片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来逐步分析:按照麦芃的说法,这张照片所用的速度是1/60秒,拍摄时间是咱们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说,照片拍到的是咱们入画一小时前的情景。
通过各方面比对,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在墙边划线的女生就是杜灵雨,也就是说,在我们入画之前的一个小时,另一个杜灵雨就在这条走廊上。
我们入画时还没有点灯,如果按照之前的时间分析,这个时间点是零点之前的一个小时,也就是入画前一天的23点,这应该是另一条时间线运行的时间,所以相机的镜头才会拍到另外的成员。
但是问题来了,很明显照片上同样也是黑夜,因为走廊上没有点灯,为什么杜灵雨会在夜里独自一人来到走廊,从她身上的血迹分析,应该是出了什么紧急事件,但她的反应并不是四处找人求救,而是在墙壁上画线。可见,画线这件事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杜灵雨身上的血迹,究竟是她自己的还是其他人的,我们不得而知;正在上楼的巫师,与这件事是否有关系,我们也不得而知;杜灵雨曾经说过,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头部有被重击般的疼痛感,当时袭击她的究竟是巫师,还是另一个杜灵雨,亦或是另有其人
方菲突然打断了牧怿然的话:咱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假如另一个杜灵雨也在同一地点,那就造成了双生的局面,两个人一旦遇见了,似乎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但是到目前为止杜灵雨都比较安全,我们并没有看到可怕的事情在她身上发生。秦赐说。
所以我们姑且大胆推定,牧怿然继续说道,那位巫大人及时制止了双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方菲曾经说过,有人专门请巫大人去破解双生的状况,我猜想那一下重击感很可能是破解之术。
方菲有些激动地点点头:我正好看到那一页书,破解双生的方法就是将两人牵引到一起,然后在天灵盖的部位进行拍合!
卫东听得也有些激动,不敢相信仅凭一张照片大家就推理到了这种程度:这样就说通了!但为什么另一个杜灵雨会和我们相遇呢?按理说,大家一直走的都不是一条时间线啊?
牧怿然:看来我们刚入画的时间点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造成两条时间线重合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很有可能令两条时间线上的人相遇。
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只有杜灵雨一个人呢?大晚上的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另外的我们在哪儿呢?!卫东仍然想不明白。
牧怿然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眼神里甚至闪烁出与他个性所不符的悲悯:或许,当时的她是唯一的幸存者。
什,什么?所有的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牧怿然的脸上,你的意思是说,当时,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其他的人都已经死了?
第244章 逆旅29┃光源。
在另一条时间线上,杜灵雨是唯一的幸存者,其他人都死去了。
其他的十二个人,都已经死去了。
这种无法挣扎的已死的绝望,让每一个人都说不出话来。
我们继续讨论这张图片,牧怿然的声音有些冰冷,但了解他的人,都能听出这份冰冷是用来遮盖哀伤的冰冷,关于邵陵提到的负面空间,显然这幅图中也有,就充斥在照片的周围,而且内容有些怪异。
是,邵陵也尽量让自己从刚才的难过中回过神来,负面空间应该是一片空白或渐渐灰暗的效果,但这张照片的负面空间是黑色的,上面还有白色的斑点,有些像深夜飘着的雪花,但又不像。
朱浩文也加入了讨论:我认为,相机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关键的道具,大概和毕笛的摄影家身份有关。我们已经知道相机可以通过快门和速度抓拍到过去和未来的情景,这是一个时间的纵深,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相机的镜头角度是不是可以拍到空间的拓展呢?像这种广角镜头是否能拍到灯旅之外的场景呢?
这个说法很新奇,大家都不禁点头,邵陵进一步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以这张图片运用广角镜头的程度,拍到的也许不仅仅是灯旅外面的世界。
天啊,难道拍到了画外面的世界?!罗勏惊讶万分。
那倒不至于,邵陵急忙说,我一直在思考四旅的构成,以及四旅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通过那本《巫则》里面的话,以及石埙和卫东的画,我认为四旅应该是环形的构成,这也正好应了那句为我环旅的说法。
卫东皱着眉头听了半天:你的意思是说,地卵就像个大鸡蛋,四旅就像一条腰线系在地卵上?
对,你表达得很准确。邵陵点头。
我认为,四旅不是系在地卵上的,而是环在地卵内部,这次说话的是朱浩文,《巫则》开篇说:地卵为土所蕴,内中亦有光阴。我觉得四旅中的人是生活在地卵之中的,依然是以带状分布,但不是像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上,而是生活在地卵的内部。
不行了,我脑筋彻底不够用了,你们就说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吧?罗勏看了看点燃的香:还有两个多小时又该灭灯了,咱们得抓紧时间。
除了送葬之外,我让柯寻他们按照包裹里的采买清单去店铺一趟,希望有收获,牧怿然拿出洗出来的另外一卷胶卷,现在咱们看奚盛楠相机里的照片。
罗勏接过胶卷进行简单的投影仪安装:奚盛楠好像并没有拍照吧,她的相机里应该不会有这个世界的照片。
也许另一条时间线上的奚盛楠拍过,那些白鱼的图片至今都不知道是出自谁手。卫东闲话少说,很快就装好了胶卷,准备放映。
对对,咱们的活儿多着呢,一会儿还得放大那些白鱼图片。罗勏也很快进入角色,专心致志和卫东配合。
奚盛楠拍的图片一张张闪现在光幕上,拍摄手法和麦芃的迥然不同,奚盛楠似乎更喜欢用微距拍静物,或者叙事风格的人物街景,偶尔还会拍一些动物和美食。
当图片上出现旧站美术馆这座古老建筑的时候,卫东和罗勏的动作不约而同慢了下来,这座熟悉的美术馆,像是一个压抑得无法醒来的梦境,将大家再次拉入暗夜。
你们说,咱们现在还在旧站美术馆里吗?罗勏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咱们还在画里,秦赐接了话茬,《逆旅》这幅画是陈列在美术馆里的,所以从广义范围来讲,咱们还在旧站美术馆里面。
好吧,这个问题和咱们目前的几条时间线的问题一样深奥难解。罗勏摇摇头,继续展示下一张图。
奚盛楠应该是个热衷于记录生活的摄影者,她将美术馆的大厅也拍了下来,甚至给看门的老大爷拍了一张侧面像,那看似普通的神态竟被拍出了某种悲怆的味道。
之后就是对各个展厅的随手拍摄,很快照片就展示出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展厅,以及那扇熟悉的门。
门里就是作为展厅隔开的另一部分展览,属于毕笛的摄影作品的展览。
后面的照片果然是关于毕笛作品展的拍摄,奚盛楠并没有特意聚焦具体的作品,而是将展厅的布局和窗外的光线形成一种舒适的氛围,为这场未来影展镀上了一层来自仰视者眼中的金。
停!几个人不约而同说道。
卫东罗勏也适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将正在慢慢移动中的这张负片停留在了光幕上。
图片拍的是展厅中的展架,展架上的一排摄影作品形成了纵深效果,毕笛拍摄的照片们被由近及远陈列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左数第三张作品上虽然图片较小,因为聚焦偏离的缘故,显得也并不那么清晰,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它《逆旅》,这张图正是《逆旅》。
天啊,我有一种时空错位感,咱们现在是在这幅画里看这幅画对吗?罗勏摇着头,倍感不可思议。
其他人则都在沉默地观察着这幅画,虽然图片里的这张画有着化成灰也会被大家认出来的熟悉感,同时又有着隔久不见的疏离与陌生。
我现在觉得这个圆,好像突然有了特殊的意义。卫东说,你们觉不觉得这个圆像个照相机的镜头?咱们所有人其实都在毕笛的镜头里。
有道理,难怪相机在这个世界被赋予了如此特殊的意义,秦赐凝神看着照片上的圆形,以及圆形里面的房屋,现在看来,这个圆形也许就是个圆环,逆旅就存在于在圆环中。
还有时间线,邵陵补充道,我们刚入画的时候,本身所处的时间线和另一条时间线进行了对接,大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
签名在圆环之外,方菲也发了言,并且有着一语惊人的意思,我们在圆环里面,签名在圆环外面,我们要找签名只能出去。
大家静了静,一时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突破点,一时又觉得想要达到圆环之外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已经不是地理距离的问题,圆环之外,那似乎是另外一个宇宙。
你们看,在圆环的右侧好像有一些东西。牧怿然说。
大家闻言,全都眯着眼睛看向圆环的右侧。因为签名在圆环的左侧,所以右侧就被人忽视了,现在看来,那里似乎有一些无序的线条,但因为颜色过浅,显得非常模糊。
我记得这些东西,方菲说,咱们入画之前,我重点观察的就是铅笔画的部分,也就是这个圆环和圆环外的东西,左边是作者签名和日期,右上角有一些铅笔的线条痕迹,非常轻,我当时认为是图片处理得不干净造成的。
是,这些线条太随意,好像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卫东也说。
牧怿然看向方菲:你当初看到的线条是什么样的,能简单画下来吗?
我试试,方菲来到桌前,拿起牧怿然准备好的纸笔,仔细回忆了一下,就画了几笔:左边有一笔还是两笔我忘记了,反正是略弯的线,右边我记得很清楚,两条线是交叉的,就像打了个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线条本身就很轻,而且被橡皮擦过,所以我当时认为是画画时造成的多余线条,就没有在意。
我想,这个圆是可以突破的,因为是铅笔,是可以擦掉的。如果换做平时,邵陵一定认为自己是在试图讲一个笑话,但此刻却是极为认真的,这幅画铅笔的部分其实都是有可能被橡皮擦掉的。
包括画家的签名。朱浩文说。
天啊,那可太可怕了,签名要是没了就真完蛋了。罗勏被大家说怕了。
大家仔细看这个图案,牧怿然将方菲刚才画的图展示给大家,请大胆发挥想象力,你们认为这像个什么?
几根头发丝儿罗勏说。
没画好的流云?秦赐说。
刮起来的风的痕迹?卫东说。
其他人都没再说话,仅凭这几个抽象的线条实在看不出像什么。
牧怿然在旁边用自己的笔触又画了一个类似的图案,保留了右侧的叉,左侧的弯线只保留了一条:这样呢,像什么?
众人皱眉看了良久,最后都放弃了猜测。
灯泡。朱浩文突然说,很像中学物理课学习电路时画的灯泡。
经朱浩文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些像,只不过画电路时会用完整的圆来圈住那个叉,而这个画得更随意。
牧怿然点头:我也认为这是个灯泡,准确说这是个光源的表示,一个摄影师构图的时候,应该会考虑光源的位置,所以毕笛专门画了出来,但因为是用来提醒自己的草稿,所以为了整体构图的效果,后来可能就擦去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