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成员沿着扶梯上到3楼,才算松了口气,总算是避开了熙攘的人群,最主要是远离了那些小孩子。
玖展厅就在眼前了,展厅连大门都没有设立,只用一幅巨大的神荼郁垒年画作为大屏风矗立在门口。
望着年画上两位威风凛凛的门神,参观者们都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安全感。
柯寻立在门口,看到有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士正打算进入展厅,急忙手疾眼快将女士的轮椅推离了门前。
坐轮椅的女士并没有显现出惊慌的表情,而是很镇定地看了看柯寻,用眼神礼貌询问对方为什么这样做是的,仅仅眼神就特别礼貌。
柯寻的解释:我们刚从这展厅出来,里面装修的味道很大,甲醛味儿呛得很,不太适合参观。
谢谢。女士微微点头。
您方便吗?需不需要我推您去另一个展厅?柯寻问道。
我的轮椅功能很全,谢谢。女士打过招呼后就自如地调转车头,向另一个方向行去了。
柯寻松了口气,如果这位腿脚不方便的女士入了画,那后果只会凶多吉少。
同伴们对柯寻此时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此刻都默契地站在门口等着他。
大家对展厅里的画作虽然充满好奇,但内心却都清楚,无论怎样做足准备,画推都不可能让入画者猜中即将进入的那幅画。
10个人在展厅门前站定之后,就三三两两走了进去。
刚才大家一定都看到了,咱们这间展厅门口是一幅巨大的门神画,之所以在显眼处设立这么一幅画,是有一定含义的。一个男子的声音在展厅里响起来。
卫东看了看展厅里凑在一起的那群人:没想到还真有组团儿来参观的进了这么多回美术馆,还头一次看见导游
东哥,那是解说员。顾青青小声纠正。
卫东看了看人群里那个中年导游,不,中年解说员,脑子里灵光一现:如果咱们问问这个人,这个展厅里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年画,会不会对咱们有帮助呢?
很难说,邵陵先表示了悲观,要论意义的话,每一幅画都有其意义。咱们以前经历的画,有时候单看画面,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
倒也是,卫东的目光在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年画之间梭巡着,咱总不能直接问人家哪个作者已经故去了吧
我想,这个不必问吧,这里的标签把已故作者的名字都加了方框的。顾青青在一旁说道。
罗勏一幅画一幅画地挨着看,估计有些吃惊:怎么怎么全都是方框啊难道这些作者都已经
邵陵的表情依然从容:加方框的那些是木版年画的木版制作者的名字,这里陈列的大部分年画都是有一定历史的,你们看这幅麒麟送子图,制版时间是1907年,当年的那位制版师傅肯定早已不在人世了,还有这幅利市仙官,制版时间是1931年,制版师傅即使健在,也是百岁老人了。
照这么看,今天的这些年画都是古董了,罗勏盯着一幅幅的年画,这些吉祥鲜艳的色彩在入画的前提下显得有些妖异,罗勏被那幅活灵活现的钟馗观镜吓了一个哆嗦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同伴们,这个展厅非常大,那边那群人少说也有三十几号,一会儿说不定还要进人。
展厅的人数多,证明这里暂时是安全的,起码入画事件不会立即发生。
之前了解过的年画就不必再看了,重点放在陌生的图案上。一直没有发言的牧怿然终于开口说了一句。
大家心下明白,便专找陌生的年画去研究。
此时的展厅相对安静,那位讲解员的声音清晰的传递到了每一位参展者的耳中:这种加了金粉的大张的被称作金宫尖,一纸三开的叫金三才,咱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福禄寿,按类型分就属于金三才。
很快就有一个好学的参观者发问了:华先生,您刚才提到了青版和秋版的区别,我看这张福禄寿就标明了是青版的,您刚才说青版是6月以前的作品,这是不是因为年货到年底十分走俏,怕秋天的时候赶不过工来,所以就在春天的时候提前印出来了?
讲解员微微一笑,很有耐心地说道:大家可能对年画的概念有些模糊,认为年画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贴的,其实不然。按照年画的用途来讲,年画是可以分为很多类别的,比如说喜画,那也是年画的一种,是用来恭贺新婚的喜庆画;再比如说扇面画,这就是夏天对于年画生意淡季的补充产品;还有,古代的一些行业祖师像,以及元宵节时用的灯屏画,这些都属于年画。就拿眼前这幅福禄寿来说吧,这就是一副庆寿年画,一般是老人做寿的时候用来烘托喜庆氛围的。
参观者们非常认真地听着,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
罗勏小声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些天查了半天年画资料都白查了这位老师说的都是新知识点儿
牧怿然的表情却略略有些不自然,与柯寻对视了一眼之后,两个人也慢慢融入了人群。
我哥和我姐夫这是罗勏不解。
顾青青与吴悠一时也不太明白,秦赐低声与大家说道:你们觉不觉得,这位讲解员有些像天选之人。
几人听了心头都微微一震,虽然这份猜度有些残忍,但这位负责讲解的华先生真的很适合进入以年画为主题的画作
这么一想,这人的姓氏也挺古怪的,怎么姓画呀?罗勏真想问问对方,是不是单名一个推字。
顾青青忍不住纠正:应该是华山的华吧。
剩下的时间,大家也不再分析此事,而是争分夺秒地开始研究展厅里的年画。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这群参观者才慢慢离开,作为讲解员的华先生同大家一起走到了门口,然后就没有再挪动脚步的意思。
跟在人群里的柯寻停下脚步:您您不是负责这支参观队吗?
华先生微笑:我负责的是这个年画展厅,两位对于展品还有什么想问的,尽可以来问我。
柯寻在心里不得不悲催地感叹一句:简直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华馆长能亲自来做讲解员,是今日参观者的一大幸事。牧怿然礼貌说道。
馆长?柯寻这才仔细看向华先生胸前的名牌,上面写着:华霁秋,K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
这个人看上去顶多也就40岁,居然已经坐上了副馆长的位置。从刚才他的解说来看,应该有着很丰富的民俗知识。
华霁秋谦虚一笑:诸位能在大年初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来敝馆参观,华某感动不已。
柯寻看向华霁秋的目光有些悲悯,但鉴于对方今日的工作内容,恐怕也没有什么理由将其劝出这个展馆。
请问华馆长,今天这个展厅里展出的年画中,有没有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年画呢?牧怿然问道。
华霁秋想了想:要是按价格来论,的确是有几幅比较珍贵的,比如门口这幅巨大的门神图,是用两块整木材做成的木版,并且已经被一位收藏家高价收藏了;另外在展馆里侧的那一排带金粉的年画,无论宫尖还是三才,所用金粉都是真金,因此也算价格不菲。
如果是从历史意义或者其他角度来论呢?牧怿然直接问出了自己想问的。
华霁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目光微微一亮:的确是有一副与众不同的年画,你们随我来。
第313章 和合03┃入画。
柯寻看了看华霁秋手指的方向,那似乎是展馆西南角尽头的一幅年画,柯寻的目光重新投向华霁秋,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命数,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被迫入画,实在于心不忍:华馆长,其实
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先去看看,等有不明白的再来向您请教。牧怿然很自然地把话接过来。
好的。华霁秋点头一笑,目光被展馆门前新来的一批参观者吸引,并有礼貌地迎接上前。
牧怿然则拉着柯寻向展厅西南角走去:在这场游戏里,我们只能通过成功出画来抗衡画推的力量,入画前几乎没有任何规避的可能不仅是你我,也包括所有被画推选中的入画者。
柯寻点头,握紧了牧怿然的手,看那华霁秋已经走出展厅去和那些参观者交谈了,这才和其他同伴们招了招手,大家一起走近了位于西南角的那幅与众不同的年画。
这幅年画尺寸不小,按照分类应该属于宫尖,画面并没有常见年画的丰富色彩,甚至连构图都令人一头雾水。
这些花纹儿,怎么看起来这么乱啊?卫东率先发出了疑问,完全看不出作者要表达什么,虽然局部都是各个吉祥图案,但合到一起就乱了。
整幅画是白色做底色,用朱红色线条印出了整幅的画面,仔细看,可以看出有如意、元宝、鲤鱼、石榴、柿子等等吉祥图案,但结合到一起却不成结构,主题不明。
这幅画并没有木版师傅的名字,只有一个画作者的名字,而且,也已经过世了。吴悠道出自己的发现。
这幅画的标签上只写着作品:和合,作者:司年。
司年这个名字四周是用黑色长方形框起来的。
正因为标签简单,使得黑色的框格外醒目,看久了,竟令人心生恐惧。
不记得年画手艺人里有这么个人啊,柯寻看了看顾青青:青青,你总结的那些手艺人里有这个名字吗?
顾青青仔细想了想:没有。这个名字很特别,如果出现过我一定会记住的。只是,我们的资料大多是从网络或图书馆查来的,肯定有很多民间艺人的名字并不在其中。
牧怿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这幅年画的吉祥花纹上:我认为,这幅画不像出自一整块的木版,倒像是用小块木版拼接印刷而成的。
邵陵也有同感,并指着其中一处:这里有一些线条重复的痕迹,应该就是拼接产生了重复印刷的后果。如果这真是一幅拼接作品,那意义何在呢?难道,就是为了综合展示我国的各种传统吉祥花纹?
按照以往经验,理由一定不会这么简单。秦赐微微摇头,如果这幅画真的是拼接作品,那么拼接的背后一定有故事,说不定就是我们在这幅画里需要解答的最终谜题。
虽然这张图猛一看有些凌乱,但若仔细看这些拼接的地方,基本上都拼得严丝合缝,想要用若干小块木版拼成一幅巨大的画,真不是件容易事。卫东对画面观察得很仔细。
而且,这些传统花纹会不会和骨相花纹有些关系?方菲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一时不语,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一点。
你们快看!这里是不是一条绳子似的花纹?!吴悠突然发现了什么,指着画中的一处向众人道。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那里,那条弯曲的绳子似的东西就位于画的中下方,上下左右连接着祥云、蝙蝠、柿子蒂和梅花。
这条绳子代表什么很难令人意会,但应该看得出这些都是喜庆吉祥的花纹。
而且看得出,这条绳子应该和地维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因为其造型奇特,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吴悠仔细观察着这条绳子:我认为这应该不是个巧合,这幅年画上的绳子究竟代表什么呢?
这并不是绳子,而是一条代表财富的金钱蟒。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来。
大家扭头,是华霁秋。
华霁秋继续说道:这块金钱蟒的残版出自元代之前,所以画法比较古朴,被行外人认作绳子也不足为奇。
您的意思是说,这幅画是由各种古代年画的残版组成的?牧怿然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的确如此。华霁秋用赞赏的目光望着牧怿然,所以我刚才说,这幅画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众人却向华霁秋身后看了看,以为其后应该跟着一群参观者才对。
华霁秋笑着解释:刚才那些参观者只是对展馆门口的巨幅门神图好奇,在那里纷纷留影之后就去楼下的年俗店购物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像几位这样对年俗知识真正感兴趣的,可谓凤毛麟角了
华霁秋的话还未说完,整个展馆突然陷入了黑暗。
众人已经习惯了这份熟悉的黑暗,但今天最镇定的人居然是华霁秋。
华霁秋作为馆长,非常尽职尽责地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大家千万别惊慌,可能是美术馆的电路出了问题,我这就打电话问问喂,是小吴吗?3楼怎么突然停电了喂,小吴啊,喂?能听见吗?喂喂
当那一束惨白的光亮起来的时候,华霁秋首先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会来电的么!这个光怎么哦哦,这大概是应急灯,是应急灯!
众人:
情况有些不对,这个展馆明明有玻璃窗,就算停电,也不应该漆黑一片的。一个陌生的女声响起来。
众人微微一惊,随着一阵奇怪的轱辘辘的声音响起,就见惨白灯光下一个比常人矮了半身的女人飘移了过来
吴悠差点儿没叫出声儿来,心里还以为这就已经入画了,却听柯寻同那女人说话:您还是进来了。
女人笑了笑:我今天来美术馆就是为了欣赏年画的,无论这个展馆有多糟糕,总得进来看看。
原来是刚进展馆时的那位坐着轮椅的女士。
刚才那一阵奇怪的声音,正是电动轮椅的车轮在大理石地面上行进的声音
罗勏顶着入画前巨大的心理压力,居然爆出了一句格外轻松的话您这轮椅还挺快的,嗖一下就飘过来了
恋耽美
玖展厅就在眼前了,展厅连大门都没有设立,只用一幅巨大的神荼郁垒年画作为大屏风矗立在门口。
望着年画上两位威风凛凛的门神,参观者们都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安全感。
柯寻立在门口,看到有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士正打算进入展厅,急忙手疾眼快将女士的轮椅推离了门前。
坐轮椅的女士并没有显现出惊慌的表情,而是很镇定地看了看柯寻,用眼神礼貌询问对方为什么这样做是的,仅仅眼神就特别礼貌。
柯寻的解释:我们刚从这展厅出来,里面装修的味道很大,甲醛味儿呛得很,不太适合参观。
谢谢。女士微微点头。
您方便吗?需不需要我推您去另一个展厅?柯寻问道。
我的轮椅功能很全,谢谢。女士打过招呼后就自如地调转车头,向另一个方向行去了。
柯寻松了口气,如果这位腿脚不方便的女士入了画,那后果只会凶多吉少。
同伴们对柯寻此时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此刻都默契地站在门口等着他。
大家对展厅里的画作虽然充满好奇,但内心却都清楚,无论怎样做足准备,画推都不可能让入画者猜中即将进入的那幅画。
10个人在展厅门前站定之后,就三三两两走了进去。
刚才大家一定都看到了,咱们这间展厅门口是一幅巨大的门神画,之所以在显眼处设立这么一幅画,是有一定含义的。一个男子的声音在展厅里响起来。
卫东看了看展厅里凑在一起的那群人:没想到还真有组团儿来参观的进了这么多回美术馆,还头一次看见导游
东哥,那是解说员。顾青青小声纠正。
卫东看了看人群里那个中年导游,不,中年解说员,脑子里灵光一现:如果咱们问问这个人,这个展厅里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年画,会不会对咱们有帮助呢?
很难说,邵陵先表示了悲观,要论意义的话,每一幅画都有其意义。咱们以前经历的画,有时候单看画面,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
倒也是,卫东的目光在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年画之间梭巡着,咱总不能直接问人家哪个作者已经故去了吧
我想,这个不必问吧,这里的标签把已故作者的名字都加了方框的。顾青青在一旁说道。
罗勏一幅画一幅画地挨着看,估计有些吃惊:怎么怎么全都是方框啊难道这些作者都已经
邵陵的表情依然从容:加方框的那些是木版年画的木版制作者的名字,这里陈列的大部分年画都是有一定历史的,你们看这幅麒麟送子图,制版时间是1907年,当年的那位制版师傅肯定早已不在人世了,还有这幅利市仙官,制版时间是1931年,制版师傅即使健在,也是百岁老人了。
照这么看,今天的这些年画都是古董了,罗勏盯着一幅幅的年画,这些吉祥鲜艳的色彩在入画的前提下显得有些妖异,罗勏被那幅活灵活现的钟馗观镜吓了一个哆嗦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同伴们,这个展厅非常大,那边那群人少说也有三十几号,一会儿说不定还要进人。
展厅的人数多,证明这里暂时是安全的,起码入画事件不会立即发生。
之前了解过的年画就不必再看了,重点放在陌生的图案上。一直没有发言的牧怿然终于开口说了一句。
大家心下明白,便专找陌生的年画去研究。
此时的展厅相对安静,那位讲解员的声音清晰的传递到了每一位参展者的耳中:这种加了金粉的大张的被称作金宫尖,一纸三开的叫金三才,咱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福禄寿,按类型分就属于金三才。
很快就有一个好学的参观者发问了:华先生,您刚才提到了青版和秋版的区别,我看这张福禄寿就标明了是青版的,您刚才说青版是6月以前的作品,这是不是因为年货到年底十分走俏,怕秋天的时候赶不过工来,所以就在春天的时候提前印出来了?
讲解员微微一笑,很有耐心地说道:大家可能对年画的概念有些模糊,认为年画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贴的,其实不然。按照年画的用途来讲,年画是可以分为很多类别的,比如说喜画,那也是年画的一种,是用来恭贺新婚的喜庆画;再比如说扇面画,这就是夏天对于年画生意淡季的补充产品;还有,古代的一些行业祖师像,以及元宵节时用的灯屏画,这些都属于年画。就拿眼前这幅福禄寿来说吧,这就是一副庆寿年画,一般是老人做寿的时候用来烘托喜庆氛围的。
参观者们非常认真地听着,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
罗勏小声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些天查了半天年画资料都白查了这位老师说的都是新知识点儿
牧怿然的表情却略略有些不自然,与柯寻对视了一眼之后,两个人也慢慢融入了人群。
我哥和我姐夫这是罗勏不解。
顾青青与吴悠一时也不太明白,秦赐低声与大家说道:你们觉不觉得,这位讲解员有些像天选之人。
几人听了心头都微微一震,虽然这份猜度有些残忍,但这位负责讲解的华先生真的很适合进入以年画为主题的画作
这么一想,这人的姓氏也挺古怪的,怎么姓画呀?罗勏真想问问对方,是不是单名一个推字。
顾青青忍不住纠正:应该是华山的华吧。
剩下的时间,大家也不再分析此事,而是争分夺秒地开始研究展厅里的年画。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这群参观者才慢慢离开,作为讲解员的华先生同大家一起走到了门口,然后就没有再挪动脚步的意思。
跟在人群里的柯寻停下脚步:您您不是负责这支参观队吗?
华先生微笑:我负责的是这个年画展厅,两位对于展品还有什么想问的,尽可以来问我。
柯寻在心里不得不悲催地感叹一句:简直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华馆长能亲自来做讲解员,是今日参观者的一大幸事。牧怿然礼貌说道。
馆长?柯寻这才仔细看向华先生胸前的名牌,上面写着:华霁秋,K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
这个人看上去顶多也就40岁,居然已经坐上了副馆长的位置。从刚才他的解说来看,应该有着很丰富的民俗知识。
华霁秋谦虚一笑:诸位能在大年初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来敝馆参观,华某感动不已。
柯寻看向华霁秋的目光有些悲悯,但鉴于对方今日的工作内容,恐怕也没有什么理由将其劝出这个展馆。
请问华馆长,今天这个展厅里展出的年画中,有没有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年画呢?牧怿然问道。
华霁秋想了想:要是按价格来论,的确是有几幅比较珍贵的,比如门口这幅巨大的门神图,是用两块整木材做成的木版,并且已经被一位收藏家高价收藏了;另外在展馆里侧的那一排带金粉的年画,无论宫尖还是三才,所用金粉都是真金,因此也算价格不菲。
如果是从历史意义或者其他角度来论呢?牧怿然直接问出了自己想问的。
华霁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目光微微一亮:的确是有一副与众不同的年画,你们随我来。
第313章 和合03┃入画。
柯寻看了看华霁秋手指的方向,那似乎是展馆西南角尽头的一幅年画,柯寻的目光重新投向华霁秋,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命数,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被迫入画,实在于心不忍:华馆长,其实
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先去看看,等有不明白的再来向您请教。牧怿然很自然地把话接过来。
好的。华霁秋点头一笑,目光被展馆门前新来的一批参观者吸引,并有礼貌地迎接上前。
牧怿然则拉着柯寻向展厅西南角走去:在这场游戏里,我们只能通过成功出画来抗衡画推的力量,入画前几乎没有任何规避的可能不仅是你我,也包括所有被画推选中的入画者。
柯寻点头,握紧了牧怿然的手,看那华霁秋已经走出展厅去和那些参观者交谈了,这才和其他同伴们招了招手,大家一起走近了位于西南角的那幅与众不同的年画。
这幅年画尺寸不小,按照分类应该属于宫尖,画面并没有常见年画的丰富色彩,甚至连构图都令人一头雾水。
这些花纹儿,怎么看起来这么乱啊?卫东率先发出了疑问,完全看不出作者要表达什么,虽然局部都是各个吉祥图案,但合到一起就乱了。
整幅画是白色做底色,用朱红色线条印出了整幅的画面,仔细看,可以看出有如意、元宝、鲤鱼、石榴、柿子等等吉祥图案,但结合到一起却不成结构,主题不明。
这幅画并没有木版师傅的名字,只有一个画作者的名字,而且,也已经过世了。吴悠道出自己的发现。
这幅画的标签上只写着作品:和合,作者:司年。
司年这个名字四周是用黑色长方形框起来的。
正因为标签简单,使得黑色的框格外醒目,看久了,竟令人心生恐惧。
不记得年画手艺人里有这么个人啊,柯寻看了看顾青青:青青,你总结的那些手艺人里有这个名字吗?
顾青青仔细想了想:没有。这个名字很特别,如果出现过我一定会记住的。只是,我们的资料大多是从网络或图书馆查来的,肯定有很多民间艺人的名字并不在其中。
牧怿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这幅年画的吉祥花纹上:我认为,这幅画不像出自一整块的木版,倒像是用小块木版拼接印刷而成的。
邵陵也有同感,并指着其中一处:这里有一些线条重复的痕迹,应该就是拼接产生了重复印刷的后果。如果这真是一幅拼接作品,那意义何在呢?难道,就是为了综合展示我国的各种传统吉祥花纹?
按照以往经验,理由一定不会这么简单。秦赐微微摇头,如果这幅画真的是拼接作品,那么拼接的背后一定有故事,说不定就是我们在这幅画里需要解答的最终谜题。
虽然这张图猛一看有些凌乱,但若仔细看这些拼接的地方,基本上都拼得严丝合缝,想要用若干小块木版拼成一幅巨大的画,真不是件容易事。卫东对画面观察得很仔细。
而且,这些传统花纹会不会和骨相花纹有些关系?方菲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一时不语,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一点。
你们快看!这里是不是一条绳子似的花纹?!吴悠突然发现了什么,指着画中的一处向众人道。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那里,那条弯曲的绳子似的东西就位于画的中下方,上下左右连接着祥云、蝙蝠、柿子蒂和梅花。
这条绳子代表什么很难令人意会,但应该看得出这些都是喜庆吉祥的花纹。
而且看得出,这条绳子应该和地维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因为其造型奇特,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吴悠仔细观察着这条绳子:我认为这应该不是个巧合,这幅年画上的绳子究竟代表什么呢?
这并不是绳子,而是一条代表财富的金钱蟒。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来。
大家扭头,是华霁秋。
华霁秋继续说道:这块金钱蟒的残版出自元代之前,所以画法比较古朴,被行外人认作绳子也不足为奇。
您的意思是说,这幅画是由各种古代年画的残版组成的?牧怿然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的确如此。华霁秋用赞赏的目光望着牧怿然,所以我刚才说,这幅画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众人却向华霁秋身后看了看,以为其后应该跟着一群参观者才对。
华霁秋笑着解释:刚才那些参观者只是对展馆门口的巨幅门神图好奇,在那里纷纷留影之后就去楼下的年俗店购物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像几位这样对年俗知识真正感兴趣的,可谓凤毛麟角了
华霁秋的话还未说完,整个展馆突然陷入了黑暗。
众人已经习惯了这份熟悉的黑暗,但今天最镇定的人居然是华霁秋。
华霁秋作为馆长,非常尽职尽责地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大家千万别惊慌,可能是美术馆的电路出了问题,我这就打电话问问喂,是小吴吗?3楼怎么突然停电了喂,小吴啊,喂?能听见吗?喂喂
当那一束惨白的光亮起来的时候,华霁秋首先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会来电的么!这个光怎么哦哦,这大概是应急灯,是应急灯!
众人:
情况有些不对,这个展馆明明有玻璃窗,就算停电,也不应该漆黑一片的。一个陌生的女声响起来。
众人微微一惊,随着一阵奇怪的轱辘辘的声音响起,就见惨白灯光下一个比常人矮了半身的女人飘移了过来
吴悠差点儿没叫出声儿来,心里还以为这就已经入画了,却听柯寻同那女人说话:您还是进来了。
女人笑了笑:我今天来美术馆就是为了欣赏年画的,无论这个展馆有多糟糕,总得进来看看。
原来是刚进展馆时的那位坐着轮椅的女士。
刚才那一阵奇怪的声音,正是电动轮椅的车轮在大理石地面上行进的声音
罗勏顶着入画前巨大的心理压力,居然爆出了一句格外轻松的话您这轮椅还挺快的,嗖一下就飘过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