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势在必得
第211章 势在必得
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郑天仪有些烦躁,东月的脸还没有恢复,真不想出门的,却收到一封信,约她到客满意三楼二号房,说有很重要的事,思虑再三,才决定带着碧青前来。
前面就是客满意酒楼了,郑天仪加快了脚步,赶快去看看是谁,到底有什么事,真担心东月,顺便买点消肿的药带回去。
三楼二号房,郑天仪和碧青边走边数。
“小姐,这间就是。”碧青指给她看。
郑天仪一层薄汗,气息不稳道:“帮我敲门。”
碧青点头,抬手咚咚咚的敲门。
“请进。”里面的人应了一声。
推门进入,“穆长天?”郑天仪惊讶道,“怎么是你啊,早知道是你就不来了,还有事呢。”
穆长天呵呵一笑,起身倒了茶端上前,“不是我还能是谁啊。”
郑天仪也不客气,接过茶一口气就喝完了,问:“有事?”
穆长天看一眼碧青,笑笑不言。
“有事你就说吧,我的丫头不是外人。”郑天仪岂会不知他的意思。
碧青闻言心中一喜,‘不是外人’,小姐说话真好听,不过还是退下吧。
“小姐,有事你们聊,我到门外守着。”碧青很懂事的说。
“也好,碧青你喝口水吧。”
碧青笑着摇头,施一礼退下。
“说吧,找我来什么事?”郑天仪还在喝水,估计是水杯太小了,喝了几杯都还是渴。
“不急。”穆长天把上好的云清茶,一杯接一杯的倒好,递过去。
“你这水杯也太小了吧,一杯也就一口水。”郑天仪还在喝。
“你先解渴,然后我们再品茶。”穆长天继续给她倒茶。
大概喝了几十杯了吧,终于感觉不那么渴,当穆长天这杯水递过来时,郑天仪推了过去,开口:“好了好了不渴了,真当我是水桶啊。”
呵呵,穆长天一笑,“不渴了留着慢慢品。”说着,他自己也倒了一杯。
“慢慢品?我吃饱了没事啊?”郑天仪一副你白痴的表情,起身就要走。
“郑三小姐请留步。”穆长天说着闪到他面前。
“你有事就说吧,我真的不能久留。”郑天仪说着又坐了回去。
“看样子你很烦躁,遇到烦心事了?”穆长天也坐回去,端起茶杯慢慢喝。
“我有没有事你也管不了,你就说你找我什么事吧。”
“陪我观观帝都的景致呗?”穆长天轻声说,挑眉看她。
噗——郑天仪刚喝一口水,闻言全部喷出来,还好没对着人。
“怎么?激动了?”穆长天起身,轻拍她的后背为其顺气。
咳,咳,咳,“没事,没事,我没听清楚。”郑天仪摇手示意。
“我初来帝都人生地不熟的,想让你做个向导,陪我领略一番你们大兴的风土民情。”穆长天郑重其事。
“呵呵呵……开玩笑啊你,做向导,那我也要有那份闲情不是,再说,我夫君怎么会同意?”郑天仪说。
“那如果你夫君同意呢?”穆长天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道。
“我没心情,我的人刚被打了,容貌俱毁,没心情,你另请高明。”
“哦?有人打了你的人?这打狗还看主人面呢,谁这么厉害啊。”穆长天倒真的挺意外的。
不管是相府小姐的身份,还是永兴王妃的身份,应该确保她安康无虞的,那个杨韶弘不是爱她入骨么,如此看来传言有误。
“好了,说说你也不知道,指指你也看不见,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顺便买些消肿的药。”
“你着急啊?”穆长天直直的看着她。
“我没你这么闲。”郑天仪起身。
“你就不问问为什么上次没有见你,你不问问我到底是谁?”穆长天真的挺好奇。
“说上次了,我好不容易去驿馆,你的婢女说你出去了,发觉你有病,你都不在你让我去干嘛。后来也就想明白了,你不见是你的事,反正我去了没有食言。
至于你是谁,跟我也没关系啊,我懒得管。没事我就走了,我一个有夫之妇,出门多有不便,不奉陪了。”
郑天仪说完,转身就往外走。
初次见他,他一身伤;这次再见,直觉得他很危险。他的眸光闪烁不定,让人难以捉摸。
如风说得对,这种人要远离。
郑天仪长舒了一口气,快步朝药房走去,全然不知楼上有道目光,紧紧跟随。
郑,天,仪,穆长天默念,呵呵一笑,想要得到你可不容易啊,势在必得。
“丛一。”穆长天一直看着她进了药房看不见了,才收回目光。
“公子!”丛一持剑行礼。
“去和兰音说,我想见见大兴皇帝。”穆长天说。
“是。”
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内,穆长天一身盛装,眉清目郎,冲着上位的杨旭一礼:“大庆新皇穆长天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岁。”
“免礼免礼,快请坐。”杨旭说着从上位走下来,
“谢皇上。”
“听兰郡王说,大庆新皇到访,我还真不敢相信。”杨旭很是客气,亲自上前斟茶。
“唐突了,皇上不要介意才是。”穆长天很是客气,心中不免感慨:昔日国力衰弱,父皇来见,可没受到如此礼遇。
“哪里哪里,欢迎大庆新皇随时来访,提前说一声,朕亲自出城迎接。”杨旭这才回上位坐下。
“不敢,不敢。”
“来人!吩咐下去,今晚朕要设宴,恭迎贵客!”
“皇上且慢,宴已设过,心意已领,不必再兴师动众,再说此事不宜张扬。”穆长天起身一揖。
“这……好吧。”
这个杨旭果真是老奸巨猾,心知肚明但又只字不提,想了想还是自己开口:“皇上圣明,关于边境四郡五洲,是不是也该归还了?”
这四郡五洲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强占。当初一封国书,便派兵入驻,也不管你同不同意。
父皇不想兵戈再起,才没有说什么,如今十年已毕,也该归还了。
“这……”杨旭点头,“四郡五洲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已经习惯了,再改回来怕是会不适应。”
“皇上多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惦记着回家。”
杨旭脸色微变。
言情海
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郑天仪有些烦躁,东月的脸还没有恢复,真不想出门的,却收到一封信,约她到客满意三楼二号房,说有很重要的事,思虑再三,才决定带着碧青前来。
前面就是客满意酒楼了,郑天仪加快了脚步,赶快去看看是谁,到底有什么事,真担心东月,顺便买点消肿的药带回去。
三楼二号房,郑天仪和碧青边走边数。
“小姐,这间就是。”碧青指给她看。
郑天仪一层薄汗,气息不稳道:“帮我敲门。”
碧青点头,抬手咚咚咚的敲门。
“请进。”里面的人应了一声。
推门进入,“穆长天?”郑天仪惊讶道,“怎么是你啊,早知道是你就不来了,还有事呢。”
穆长天呵呵一笑,起身倒了茶端上前,“不是我还能是谁啊。”
郑天仪也不客气,接过茶一口气就喝完了,问:“有事?”
穆长天看一眼碧青,笑笑不言。
“有事你就说吧,我的丫头不是外人。”郑天仪岂会不知他的意思。
碧青闻言心中一喜,‘不是外人’,小姐说话真好听,不过还是退下吧。
“小姐,有事你们聊,我到门外守着。”碧青很懂事的说。
“也好,碧青你喝口水吧。”
碧青笑着摇头,施一礼退下。
“说吧,找我来什么事?”郑天仪还在喝水,估计是水杯太小了,喝了几杯都还是渴。
“不急。”穆长天把上好的云清茶,一杯接一杯的倒好,递过去。
“你这水杯也太小了吧,一杯也就一口水。”郑天仪还在喝。
“你先解渴,然后我们再品茶。”穆长天继续给她倒茶。
大概喝了几十杯了吧,终于感觉不那么渴,当穆长天这杯水递过来时,郑天仪推了过去,开口:“好了好了不渴了,真当我是水桶啊。”
呵呵,穆长天一笑,“不渴了留着慢慢品。”说着,他自己也倒了一杯。
“慢慢品?我吃饱了没事啊?”郑天仪一副你白痴的表情,起身就要走。
“郑三小姐请留步。”穆长天说着闪到他面前。
“你有事就说吧,我真的不能久留。”郑天仪说着又坐了回去。
“看样子你很烦躁,遇到烦心事了?”穆长天也坐回去,端起茶杯慢慢喝。
“我有没有事你也管不了,你就说你找我什么事吧。”
“陪我观观帝都的景致呗?”穆长天轻声说,挑眉看她。
噗——郑天仪刚喝一口水,闻言全部喷出来,还好没对着人。
“怎么?激动了?”穆长天起身,轻拍她的后背为其顺气。
咳,咳,咳,“没事,没事,我没听清楚。”郑天仪摇手示意。
“我初来帝都人生地不熟的,想让你做个向导,陪我领略一番你们大兴的风土民情。”穆长天郑重其事。
“呵呵呵……开玩笑啊你,做向导,那我也要有那份闲情不是,再说,我夫君怎么会同意?”郑天仪说。
“那如果你夫君同意呢?”穆长天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道。
“我没心情,我的人刚被打了,容貌俱毁,没心情,你另请高明。”
“哦?有人打了你的人?这打狗还看主人面呢,谁这么厉害啊。”穆长天倒真的挺意外的。
不管是相府小姐的身份,还是永兴王妃的身份,应该确保她安康无虞的,那个杨韶弘不是爱她入骨么,如此看来传言有误。
“好了,说说你也不知道,指指你也看不见,没事的话我就回去了,顺便买些消肿的药。”
“你着急啊?”穆长天直直的看着她。
“我没你这么闲。”郑天仪起身。
“你就不问问为什么上次没有见你,你不问问我到底是谁?”穆长天真的挺好奇。
“说上次了,我好不容易去驿馆,你的婢女说你出去了,发觉你有病,你都不在你让我去干嘛。后来也就想明白了,你不见是你的事,反正我去了没有食言。
至于你是谁,跟我也没关系啊,我懒得管。没事我就走了,我一个有夫之妇,出门多有不便,不奉陪了。”
郑天仪说完,转身就往外走。
初次见他,他一身伤;这次再见,直觉得他很危险。他的眸光闪烁不定,让人难以捉摸。
如风说得对,这种人要远离。
郑天仪长舒了一口气,快步朝药房走去,全然不知楼上有道目光,紧紧跟随。
郑,天,仪,穆长天默念,呵呵一笑,想要得到你可不容易啊,势在必得。
“丛一。”穆长天一直看着她进了药房看不见了,才收回目光。
“公子!”丛一持剑行礼。
“去和兰音说,我想见见大兴皇帝。”穆长天说。
“是。”
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内,穆长天一身盛装,眉清目郎,冲着上位的杨旭一礼:“大庆新皇穆长天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岁。”
“免礼免礼,快请坐。”杨旭说着从上位走下来,
“谢皇上。”
“听兰郡王说,大庆新皇到访,我还真不敢相信。”杨旭很是客气,亲自上前斟茶。
“唐突了,皇上不要介意才是。”穆长天很是客气,心中不免感慨:昔日国力衰弱,父皇来见,可没受到如此礼遇。
“哪里哪里,欢迎大庆新皇随时来访,提前说一声,朕亲自出城迎接。”杨旭这才回上位坐下。
“不敢,不敢。”
“来人!吩咐下去,今晚朕要设宴,恭迎贵客!”
“皇上且慢,宴已设过,心意已领,不必再兴师动众,再说此事不宜张扬。”穆长天起身一揖。
“这……好吧。”
这个杨旭果真是老奸巨猾,心知肚明但又只字不提,想了想还是自己开口:“皇上圣明,关于边境四郡五洲,是不是也该归还了?”
这四郡五洲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强占。当初一封国书,便派兵入驻,也不管你同不同意。
父皇不想兵戈再起,才没有说什么,如今十年已毕,也该归还了。
“这……”杨旭点头,“四郡五洲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已经习惯了,再改回来怕是会不适应。”
“皇上多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惦记着回家。”
杨旭脸色微变。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