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御书房灯未熄
第243章 御书房灯未熄
御书房的灯一直未熄,其间懿妃哭哭啼啼的来了两次,但又离去。
看看天空黑暗正悄然退去,快五更天了,常青照例在门外行礼:“启禀皇上,上朝的时间到了。”
没有人应声,常青又朗声高呼:启禀皇上,上朝的时辰到了。”
就在常青打算推门进去看个究竟时,杨旭的声音传出来:“去把帝冕龙袍取来。”
“是。”
常青很快便取来帝冕、龙袍又在门外行礼,听得他应声:“进来吧。”
常青闻言这才推门进入,发现杜尚书也在,随即恭敬的行一礼:“皇上请更衣,见过杜大人。”
杜尚书浑身一激灵,急忙还一礼,“公公客气。”刚才还睡意沉沉,此刻全无。
“杜爱卿先在外面等会。”杨旭说。
“是,老臣先告退。”杜尚书弓身退到门外。
夜色转淡,杜尚书揉揉太阳穴,好困好困,但在皇上面前还不能表现出来。
天气也凉了,猛一下出来直冷得瑟瑟发抖。杜尚书拢了拢衣襟,往里面挪了挪,这样能避点夜风。
一盏茶功夫,皇上出来了,不显丝毫疲惫。
“杜爱卿,你和朕一起过去吧。”
“是皇上。”杜尚书依礼回话,他能说不么。
杨旭点头,抬脚坐在龙辇,一行人准时抵达上朝的宫殿。
大殿人声嚷嚷,灯火通明,殿下两班文武大臣已按序站好,见杨旭前来高呼行礼。
礼毕,杨旭端坐在龙椅上,俯视下面的众官员,久久没有发话。
皇上金口不开,底下的人屏神凝息,大气也不敢出,四周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郑承,大兴丞相,朕推心置腹的好兄弟,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是百年难遇之奇才。
现在怎么越来越看不透他了,他沉稳内敛,略带风霜的脸上不带任何情绪。
杨旭盯着他看了好一会:“郑爱卿,贤和娘娘在大庆被劫一事,你可有耳闻?”
郑承闻言出列,规规矩矩的行一礼:“启禀皇上,臣略有所闻。”
“此事大庆皇帝很是不满,还怀疑是朕故意为之,朕是真冤。”杨旭颇为无奈。
“皇上英明,自有评判。”郑承弓身,低头,双手持朝笏。
“这群人当真是可恶至极,连朕亲封的贤和娘娘都不放在眼里。”杨旭边说边密切注意着郑承的变化。
“一群江湖毛贼而已,居然也敢挑战皇威,不自量。”
“就是就是,小毛贼还敢出来闹事,派郑将军灭了他们。”
“出兵剿灭他们,太猖狂了这是。”
杨旭脸色一沉,被这两人一搅和,就不能再继续问下去了,侧首示意常青。
常青领会,拂尘一扬,拉长声音喊:“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慢着,近几日怎么没见到贤云王上朝,哪位爱卿知晓?”杨旭突然问。
贤云王是当今皇上的弟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于行踪,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很少与朝中人来往。
郑承微怔,随即回话:“启禀皇上,臣在三日前有幸见过贤云王,他与数位友人把盏言欢。”
“哦,朕这弟弟近几年总是无所事事,真怕他闲出毛病来。”杨旭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毛病二字语气很重。
天威难测,圣意难懂,伴君如伴虎哪,郑承暗自轻叹,不敢露出丝毫的情绪来。
“没什么事的话,诸位爱卿就散了吧,回去还能睡个回笼觉。”杨旭说道,起身走。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众人齐跪,高呼。
脚步声远去,大家这才抬头看了一眼,直到再也看不到皇上的身影了才大胆起身,拍拍朝服上的灰尘。
“丞相,皇上这是几个意思啊?这个贤和娘娘是何许人也?”
刚出大殿,数名官吏边走上前问郑承。
“天威难测,岂是你我可以揣测的。”郑承说了一句貌似不相关的话。
前面就是杜尚书了,他昨晚在御书房呆了一夜,不知道在商量什么大事,还是和皇上一起上早朝。
有心上前打个招呼,却也不知说点什么,于是就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杜大人,听闻贤和娘娘就是郑王妃,不知是不是真的?”开口的是他曾经的亲家公徐大人。
“这个下官也不知情,那个贤和娘娘下官也没见过。”
杜尚书现在比谁都清楚,他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所以说不知情是最明智的。
“这个贤和娘娘倒真是神秘。”
郑承听得他们的谈话,心中更是忐忑。这事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自己了。
但愿结果不会太糟。
帝都的街上是那么热闹,那么繁华。
马车缓缓前行,吩咐东月买了些糕点,继续往相府而去。
回来先看看爹爹,免得他担心。这时候爹爹该是上完早朝了,郑天仪下了马车,步上石阶叩响房门。
“三小姐?”郑也打开门,看到她大喜过望。
近几日王府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尤其是相爷就没笑过,府中的下人更是谨小慎微,生怕出一点点差错。
“郑叔,我爹在不在?”
“在在,老爷下朝回来就去了书房,这会估计还在。”郑也礼让她进门,为她带路。
现在这相府显得冷清,大姐、二姐皆已出嫁,不知有没有回来。
书房的门虚掩着,未到跟前郑叔便开口:“相爷相爷,三小姐回来了。”
话音未落,门豁然打开,“天仪!”郑承看到她开心道。
“爹,女儿不孝,让您老人家担心了。”郑天仪看他竟生白发,心痛不已。
“瘦了,这几日一定吃了不少苦吧。”郑承眼眶湿润。
“还好,幸得贵人相助,有惊无险。”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郑也,去把我的温凉棋拿来,许久没有与天仪对弈了。”郑承说。
“相爷稍等,老奴这就去取。”郑也施礼退下。
“天仪走吧,去书房等着,今日我们爷俩个分出个胜负,让为父看看你的真实能力。”郑承边走边说。
“爹爹棋艺精湛,鲜有对手,女儿再怎么厉害,在爹爹面前也是有心无力。”
“我们爷俩个谁厉害,棋盘上见真章,你大兴第一才女的美名也不是白得的。”郑承兴趣盎然,心内暗自盘算。
说着话,郑也就把棋拿过来了……
言情海
御书房的灯一直未熄,其间懿妃哭哭啼啼的来了两次,但又离去。
看看天空黑暗正悄然退去,快五更天了,常青照例在门外行礼:“启禀皇上,上朝的时间到了。”
没有人应声,常青又朗声高呼:启禀皇上,上朝的时辰到了。”
就在常青打算推门进去看个究竟时,杨旭的声音传出来:“去把帝冕龙袍取来。”
“是。”
常青很快便取来帝冕、龙袍又在门外行礼,听得他应声:“进来吧。”
常青闻言这才推门进入,发现杜尚书也在,随即恭敬的行一礼:“皇上请更衣,见过杜大人。”
杜尚书浑身一激灵,急忙还一礼,“公公客气。”刚才还睡意沉沉,此刻全无。
“杜爱卿先在外面等会。”杨旭说。
“是,老臣先告退。”杜尚书弓身退到门外。
夜色转淡,杜尚书揉揉太阳穴,好困好困,但在皇上面前还不能表现出来。
天气也凉了,猛一下出来直冷得瑟瑟发抖。杜尚书拢了拢衣襟,往里面挪了挪,这样能避点夜风。
一盏茶功夫,皇上出来了,不显丝毫疲惫。
“杜爱卿,你和朕一起过去吧。”
“是皇上。”杜尚书依礼回话,他能说不么。
杨旭点头,抬脚坐在龙辇,一行人准时抵达上朝的宫殿。
大殿人声嚷嚷,灯火通明,殿下两班文武大臣已按序站好,见杨旭前来高呼行礼。
礼毕,杨旭端坐在龙椅上,俯视下面的众官员,久久没有发话。
皇上金口不开,底下的人屏神凝息,大气也不敢出,四周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郑承,大兴丞相,朕推心置腹的好兄弟,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是百年难遇之奇才。
现在怎么越来越看不透他了,他沉稳内敛,略带风霜的脸上不带任何情绪。
杨旭盯着他看了好一会:“郑爱卿,贤和娘娘在大庆被劫一事,你可有耳闻?”
郑承闻言出列,规规矩矩的行一礼:“启禀皇上,臣略有所闻。”
“此事大庆皇帝很是不满,还怀疑是朕故意为之,朕是真冤。”杨旭颇为无奈。
“皇上英明,自有评判。”郑承弓身,低头,双手持朝笏。
“这群人当真是可恶至极,连朕亲封的贤和娘娘都不放在眼里。”杨旭边说边密切注意着郑承的变化。
“一群江湖毛贼而已,居然也敢挑战皇威,不自量。”
“就是就是,小毛贼还敢出来闹事,派郑将军灭了他们。”
“出兵剿灭他们,太猖狂了这是。”
杨旭脸色一沉,被这两人一搅和,就不能再继续问下去了,侧首示意常青。
常青领会,拂尘一扬,拉长声音喊:“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慢着,近几日怎么没见到贤云王上朝,哪位爱卿知晓?”杨旭突然问。
贤云王是当今皇上的弟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于行踪,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很少与朝中人来往。
郑承微怔,随即回话:“启禀皇上,臣在三日前有幸见过贤云王,他与数位友人把盏言欢。”
“哦,朕这弟弟近几年总是无所事事,真怕他闲出毛病来。”杨旭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毛病二字语气很重。
天威难测,圣意难懂,伴君如伴虎哪,郑承暗自轻叹,不敢露出丝毫的情绪来。
“没什么事的话,诸位爱卿就散了吧,回去还能睡个回笼觉。”杨旭说道,起身走。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众人齐跪,高呼。
脚步声远去,大家这才抬头看了一眼,直到再也看不到皇上的身影了才大胆起身,拍拍朝服上的灰尘。
“丞相,皇上这是几个意思啊?这个贤和娘娘是何许人也?”
刚出大殿,数名官吏边走上前问郑承。
“天威难测,岂是你我可以揣测的。”郑承说了一句貌似不相关的话。
前面就是杜尚书了,他昨晚在御书房呆了一夜,不知道在商量什么大事,还是和皇上一起上早朝。
有心上前打个招呼,却也不知说点什么,于是就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杜大人,听闻贤和娘娘就是郑王妃,不知是不是真的?”开口的是他曾经的亲家公徐大人。
“这个下官也不知情,那个贤和娘娘下官也没见过。”
杜尚书现在比谁都清楚,他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所以说不知情是最明智的。
“这个贤和娘娘倒真是神秘。”
郑承听得他们的谈话,心中更是忐忑。这事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自己了。
但愿结果不会太糟。
帝都的街上是那么热闹,那么繁华。
马车缓缓前行,吩咐东月买了些糕点,继续往相府而去。
回来先看看爹爹,免得他担心。这时候爹爹该是上完早朝了,郑天仪下了马车,步上石阶叩响房门。
“三小姐?”郑也打开门,看到她大喜过望。
近几日王府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尤其是相爷就没笑过,府中的下人更是谨小慎微,生怕出一点点差错。
“郑叔,我爹在不在?”
“在在,老爷下朝回来就去了书房,这会估计还在。”郑也礼让她进门,为她带路。
现在这相府显得冷清,大姐、二姐皆已出嫁,不知有没有回来。
书房的门虚掩着,未到跟前郑叔便开口:“相爷相爷,三小姐回来了。”
话音未落,门豁然打开,“天仪!”郑承看到她开心道。
“爹,女儿不孝,让您老人家担心了。”郑天仪看他竟生白发,心痛不已。
“瘦了,这几日一定吃了不少苦吧。”郑承眼眶湿润。
“还好,幸得贵人相助,有惊无险。”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郑也,去把我的温凉棋拿来,许久没有与天仪对弈了。”郑承说。
“相爷稍等,老奴这就去取。”郑也施礼退下。
“天仪走吧,去书房等着,今日我们爷俩个分出个胜负,让为父看看你的真实能力。”郑承边走边说。
“爹爹棋艺精湛,鲜有对手,女儿再怎么厉害,在爹爹面前也是有心无力。”
“我们爷俩个谁厉害,棋盘上见真章,你大兴第一才女的美名也不是白得的。”郑承兴趣盎然,心内暗自盘算。
说着话,郑也就把棋拿过来了……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