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杨旭探望郑天秀
出了白水宫,姬令才开口:“洪太医,这郑三小姐救回来了,你怎么叹息?”
“老夫只能救她一时,郑三小姐性命堪忧哪,不知道郑相会是何心情。”
姬令沉默了一会:“救一时算一时,很多事岂是我们能够把控的。”
“咳……再有数月,老夫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那好啊,洪太医可以颐养天年了。”
“老了就没用了,白拿朝廷俸禄,这心里也不安。”洪太医谦虚道。
“洪太医过谦了,在下不能擅离值守就不远送了。”
“哪里哪里,姬大人请留步。”洪太医拱拱手,转身走。
送走洪太医姬令往回走,边走边琢磨:如何才能确保这个郑三小姐的绝对安全呢?
想来想去只有一声叹息。
来到白水宫前见一步辇停在门口,会是谁?来得挺快。
疑惑着上前,“你们……”
“见过姬大人,我们是永辰宫的人,我家娘娘正在探望郑三小姐。”
“哦,原来是顺妃娘娘,失礼失礼。”姬令点头示意,往里面走来。
“你家小姐如何?可有传御医?”
这声音该是顺妃娘娘,姬令抬手敲门。
“姬大人,”颜墨青拉开门又道,“启禀顺妃娘娘,姬大人已经请大夫为小姐诊治了,小姐虽无性命之忧,但身子太弱,需要进补。”
“在下拜见顺妃娘娘。”姬令见一优雅的妇人便行礼。
这顺妃怎么眼熟啊,莫不是在哪儿见过?
姬大人?萧顺儿怔了一下开口:“姬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应该谢谢您才是,如果不是您,这郑三小姐怕是都没命了。”
“不敢,在下的职责所在。”
“看看郑三小姐多可怜,这偌大的白水宫就她们主仆二人,”萧顺儿翠眉轻蹙,“霖霖,朗朗,你们二人留下来,替本宫好好照顾郑三小姐。”
“是娘娘。”
“唉……”萧顺儿坐在床前,看着郑天仪煞白的小脸直叹息。
大殿之上,常青高声喊:“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摇头。
见状,常青又高喊:“退朝――”
杨旭俯视众臣没有发现异样,起身打算走,忽闻郑承的声音:“皇上请留步。”
言毕,郑承上前跪下。
“郑爱卿这是为何?”杨旭敛去情绪,平静道。
“臣多日不见小女儿甚是想念,不知可否容臣看上一眼?”郑承泪眼婆娑。
杨旭闻言脸色微变,朝杜尚书投去询问的目光,他微微点头。
“好,丞相思念女儿朕能理解,但丞相位居高位,理应心怀社稷,南方水灾严重,还望丞相能亲自前往督促赈灾。”
杨旭说道,嘴角扬起一抹狡诈的笑。
“臣谢主隆恩。”郑承重重叩头谢恩,看不清表情。
“免礼。”
杨旭说完,走出大殿,坐上龙辇,一路上黑着脸。
“敢问皇上去哪里歇息?”常青小心翼翼的问。
“去哪里?去看看朕的八儿媳,不是小产么,看看身子恢复得如何。”杨旭阴森的笑道。
常青心里一紧,郎声:“去延福宫。”
八皇妃郑天秀,郑承的二女儿,皇上这心思真猜不透。
看看天,这时候八皇妃也是刚起。
郑天秀这数日心情特别好,早睡早起,谨遵医嘱,适宜进补,身子倒也恢复得挺快,气色也比先前要好很多。
“娘娘,你看这珠钗戴哪支比较好?”婢女拿着两支珠钗给郑天秀看。
“这支吧,凤翔九天,本宫喜欢。”郑天仪挑一支宝石蓝的玉钗。
“娘娘真有眼光。”
主仆二人还在梳妆,忽然听得一声:“皇上驾到――”
“娘娘,皇上来了。”
“大清晨的皇上来做什么,该是听错了吧。”郑天秀否认道,她也听到了但又觉得不可能。
“皇上驾到――”常青的声音又响起。
“娘娘。”
“走,随本宫出去接驾。”
这皇上怎么会一大清早过来?郑天秀疑惑着来到门外,果然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是假不了的。
怔了一下,郑天秀急忙施礼:“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快起来,天秀你身子不便就不必多礼了。”杨傲转过身把她扶起来。
常青愣了一下,现在的皇上俨然一慈祥的长者,令人肃然起敬。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子的皇上才是最可怕的。
“父皇快,快里面请。”郑天秀礼让道。
“天秀不必客气。”
杨旭说道,走进内殿,环视四周坐下,又是一番客套,宫婢端来了茶点。
杨旭摒退了宫婢又说:“常青,去门外守着。”
“是。”
常青后退三步,转身出来带上房门。
“天秀,你的身体恢复得如何?当初怎么那么不小心哪,你看杏德都快五个月了。”
“父皇,是儿臣没用,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郑天秀心中不免酸涩。
自古母以子为贵,孩子没了难免苦涩。
“养好身子,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以后的日子也有个盼头。”杨旭喝了一杯茶道。
“多谢父皇关心。”
这是自小产以后,回到宫里听到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算是安慰的话吧,郑天秀话一出口,眼泪就夺眶而出。
“别难过了,你那天不是回娘家去了吗?怎么回来孩子就没了?”杨旭随意一问。
郑天秀闻言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情绪,背过身去掩面而泣。
“怎么了天秀?说出来父皇给你做主。”杨旭柔声道,心中一喜这次没有白来。
“父皇,”郑天秀缓缓跪下,“请父皇为儿臣做主,为死去的孩子做主。”
“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何必动不动就行此大礼。”
“父皇一定要为儿臣做主,为儿臣那可怜孩子报仇。”郑天秀泪水涟涟。
“起来起来,你的孩子也是朕的亲孙子,朕自然责无旁贷。”
“父皇,儿臣回去那一日,天仪也回去了,为了一句玩笑,她一下子把我推倒摔在地上,可怜我那孩子,就这样被她杀死在腹中。”郑天秀还在啼哭。
“这些可是实情?天秀话可不能乱说。”
“回父皇,儿臣所说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处。”郑天秀信誓旦旦。
“好,如此当真可恨!”
言情海
“老夫只能救她一时,郑三小姐性命堪忧哪,不知道郑相会是何心情。”
姬令沉默了一会:“救一时算一时,很多事岂是我们能够把控的。”
“咳……再有数月,老夫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那好啊,洪太医可以颐养天年了。”
“老了就没用了,白拿朝廷俸禄,这心里也不安。”洪太医谦虚道。
“洪太医过谦了,在下不能擅离值守就不远送了。”
“哪里哪里,姬大人请留步。”洪太医拱拱手,转身走。
送走洪太医姬令往回走,边走边琢磨:如何才能确保这个郑三小姐的绝对安全呢?
想来想去只有一声叹息。
来到白水宫前见一步辇停在门口,会是谁?来得挺快。
疑惑着上前,“你们……”
“见过姬大人,我们是永辰宫的人,我家娘娘正在探望郑三小姐。”
“哦,原来是顺妃娘娘,失礼失礼。”姬令点头示意,往里面走来。
“你家小姐如何?可有传御医?”
这声音该是顺妃娘娘,姬令抬手敲门。
“姬大人,”颜墨青拉开门又道,“启禀顺妃娘娘,姬大人已经请大夫为小姐诊治了,小姐虽无性命之忧,但身子太弱,需要进补。”
“在下拜见顺妃娘娘。”姬令见一优雅的妇人便行礼。
这顺妃怎么眼熟啊,莫不是在哪儿见过?
姬大人?萧顺儿怔了一下开口:“姬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应该谢谢您才是,如果不是您,这郑三小姐怕是都没命了。”
“不敢,在下的职责所在。”
“看看郑三小姐多可怜,这偌大的白水宫就她们主仆二人,”萧顺儿翠眉轻蹙,“霖霖,朗朗,你们二人留下来,替本宫好好照顾郑三小姐。”
“是娘娘。”
“唉……”萧顺儿坐在床前,看着郑天仪煞白的小脸直叹息。
大殿之上,常青高声喊:“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摇头。
见状,常青又高喊:“退朝――”
杨旭俯视众臣没有发现异样,起身打算走,忽闻郑承的声音:“皇上请留步。”
言毕,郑承上前跪下。
“郑爱卿这是为何?”杨旭敛去情绪,平静道。
“臣多日不见小女儿甚是想念,不知可否容臣看上一眼?”郑承泪眼婆娑。
杨旭闻言脸色微变,朝杜尚书投去询问的目光,他微微点头。
“好,丞相思念女儿朕能理解,但丞相位居高位,理应心怀社稷,南方水灾严重,还望丞相能亲自前往督促赈灾。”
杨旭说道,嘴角扬起一抹狡诈的笑。
“臣谢主隆恩。”郑承重重叩头谢恩,看不清表情。
“免礼。”
杨旭说完,走出大殿,坐上龙辇,一路上黑着脸。
“敢问皇上去哪里歇息?”常青小心翼翼的问。
“去哪里?去看看朕的八儿媳,不是小产么,看看身子恢复得如何。”杨旭阴森的笑道。
常青心里一紧,郎声:“去延福宫。”
八皇妃郑天秀,郑承的二女儿,皇上这心思真猜不透。
看看天,这时候八皇妃也是刚起。
郑天秀这数日心情特别好,早睡早起,谨遵医嘱,适宜进补,身子倒也恢复得挺快,气色也比先前要好很多。
“娘娘,你看这珠钗戴哪支比较好?”婢女拿着两支珠钗给郑天秀看。
“这支吧,凤翔九天,本宫喜欢。”郑天仪挑一支宝石蓝的玉钗。
“娘娘真有眼光。”
主仆二人还在梳妆,忽然听得一声:“皇上驾到――”
“娘娘,皇上来了。”
“大清晨的皇上来做什么,该是听错了吧。”郑天秀否认道,她也听到了但又觉得不可能。
“皇上驾到――”常青的声音又响起。
“娘娘。”
“走,随本宫出去接驾。”
这皇上怎么会一大清早过来?郑天秀疑惑着来到门外,果然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是假不了的。
怔了一下,郑天秀急忙施礼:“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快起来,天秀你身子不便就不必多礼了。”杨傲转过身把她扶起来。
常青愣了一下,现在的皇上俨然一慈祥的长者,令人肃然起敬。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子的皇上才是最可怕的。
“父皇快,快里面请。”郑天秀礼让道。
“天秀不必客气。”
杨旭说道,走进内殿,环视四周坐下,又是一番客套,宫婢端来了茶点。
杨旭摒退了宫婢又说:“常青,去门外守着。”
“是。”
常青后退三步,转身出来带上房门。
“天秀,你的身体恢复得如何?当初怎么那么不小心哪,你看杏德都快五个月了。”
“父皇,是儿臣没用,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郑天秀心中不免酸涩。
自古母以子为贵,孩子没了难免苦涩。
“养好身子,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以后的日子也有个盼头。”杨旭喝了一杯茶道。
“多谢父皇关心。”
这是自小产以后,回到宫里听到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算是安慰的话吧,郑天秀话一出口,眼泪就夺眶而出。
“别难过了,你那天不是回娘家去了吗?怎么回来孩子就没了?”杨旭随意一问。
郑天秀闻言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情绪,背过身去掩面而泣。
“怎么了天秀?说出来父皇给你做主。”杨旭柔声道,心中一喜这次没有白来。
“父皇,”郑天秀缓缓跪下,“请父皇为儿臣做主,为死去的孩子做主。”
“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何必动不动就行此大礼。”
“父皇一定要为儿臣做主,为儿臣那可怜孩子报仇。”郑天秀泪水涟涟。
“起来起来,你的孩子也是朕的亲孙子,朕自然责无旁贷。”
“父皇,儿臣回去那一日,天仪也回去了,为了一句玩笑,她一下子把我推倒摔在地上,可怜我那孩子,就这样被她杀死在腹中。”郑天秀还在啼哭。
“这些可是实情?天秀话可不能乱说。”
“回父皇,儿臣所说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处。”郑天秀信誓旦旦。
“好,如此当真可恨!”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