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人都围在过滤架前,这还是曲迟找村里人新做的,现在连农村都很少有了。
用竹子搭建好的架子上,往中间横着的长竹竿上绑了几个绳子,绳子下系着的是钉成十字的两个木板,十字的四端固定着纱布,往纱布里加入打出来的浆液,依靠重力慢慢过滤出淀粉水,滴入下方的桶里。
曲迟出去时就看见游客围着的多是过滤架和打磨机,还有人正对着拍照,拍完没多久就在手机上点啊点。
吃饭了吗?秦时在曲迟刚出来时就看见了,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全吃完了。曲迟冲着秦时笑笑。
曲迟和秦时说过几句话后,又和来干活的村民们打了招呼,才出去招待兴致勃勃的游客们。
长辈们从前或许还见过,几岁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孩子和年轻人,知道这些的不多,看见沉淀好的淀粉水后问道:这底下沉淀的是不是就是红薯淀粉了?
才沉淀一次,还不行。
说着就有人拿着瓢将上层的水盛出,再加入干净的清水,要来回多次才能够去除杂质。
再多沉淀几次,再将里面沉淀的淀粉放到竹席上晒干就成了。
小老板,你家的红薯全部做成淀粉啊?
留着吃一部分,晒成红薯干一部分,其余的做成淀粉后做成粉丝和粉皮。曲迟答道。
要说来溪山村的游客,只要是来过一次,下次来的人中,十个人里有十个都是为了吃的来的,看风景体验农村风情都是顺带的。
听完曲迟这么说,有不少看着这些还没有处理好的淀粉,就已经想着粉丝粉皮的味道了。
可惜啊,小老板就是不愿意提前预订,要不然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都能给包圆了。
粉皮什么的现在买不到,红薯倒是可以买点,生的红薯吃起来又脆又甜,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天曲迟家门口的游客就没有少过,不少人拍摄照片后发放了朋友圈短视频什么的。
有些十一假期不想出门看人山人海,只在家里当咸鱼的人看见了,更多的是不少放假呆在家里的学生,好奇心上来就评论上两句。
问多了的后果就是收到了东西好吃的安利,再看一眼距离不远,还真有些年轻人干脆过来玩了。
接下来几天里过来玩的游客逐日增多,不少就在村子里面闲逛。曲迟忙着弄红薯的事情也没有在意,等淀粉晒好后才发现个严重的问题。
你们手里的板栗哪来的?曲迟从二堂伯家回来,就碰见几个刚从山上下来的几个男男女女。
这一群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女的,这年龄和装扮看起来就是还在上大学的学生。
他们身上还有没清理干净的树叶,还有人的手指头上包了个创口贴,手里抓着不少板栗,有些剥开露出了里面的果肉,看着都是生的。
村里可就他包的双驼峰上有着野生的板栗树。
这是我们在山上摘的,小哥哥你要不要?其中一位女生看见曲迟后,连忙高兴地回答,将手里的板栗递给曲迟。
曲迟低头看了一眼,将板栗接到手里。
那个女生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曲迟似笑非笑地道:你们上山的时候没看见牌子啊?
几位男女听到曲迟的话,互相看了看,脸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另位女生低声抱怨:我就说不该摘的。
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男生碰了碰,这个男生站出来,嘴硬道:什么牌子?没看见,好心给你板栗还问东问西,关你什么事。
说着这几个人就要往旁边走,却被曲迟站起来拦截住。
还真的关我的事,后面那片山我承包了,包括山上的树也是我的,包括你们手里的板栗。曲迟淡淡地道。
承包了山林后,曲迟还没有抽出时间来整理,仅仅是将上山的道路简单用绳子封了一下。担心还会有人跨过封锁线上山,在上山路口的两边包括山上不少树上,都挂着这地被承包,请不要随意采摘破坏的牌子。
结果还真的没防住人,不光如此,还把板栗给摘了。
山上的这些野果树以前没归属,都是村里人谁想摘谁就摘了,可现在曲迟把山给承包了,价钱也包括山上的这些树。
承包后曲迟上山清点了一番,对里面存在的几种果树可是心中有数。
尤其是这几颗板栗树,他还想着等这两天忙完和秦时一块摘板栗呢,今天就正好碰到了这群人,看见了他们手里偷摘的这些板栗。
没想到正好碰见了正主,这几个人的脸色不停地变化,尤其是主动问曲迟的女生,心里头更是后悔。
就不该在看见牌子后,看周围没人将板栗摘下来的。
第26章
被曲迟指出偷板栗这事的几个人都有些心虚,最后简单地对曲迟倒了个歉,只是神色里还带着对曲迟的埋怨,然后就急冲冲跑开了。
没跑多远还有个声音传来:就几个板栗,至于吗?
还埋怨我?怨我没把板栗送给你们吃是吧。
曲迟听到这话当时就气笑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虽然他们几个的行为完全可以算做偷盗了,偏偏板栗算不上什么价钱,还真不好要求什么。
不管这几个板栗值多少价钱,反正曲迟是不喜欢这些人的行为,这事情就这样记下了,他家的东西坚决不卖给这些人。
曲迟板着个脸,有些记仇地想到。
说巧也不巧,毕竟曲迟家的食材是整个溪山村最出名的。
曲迟回家就坐在门口,没呆多久就远远地见到那五个人笑闹着做过来,还对着养鸡场和各类青菜粮食指指点点,仿佛板栗的事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点都没影响他们游玩的心情。
抱歉了,我家的东西不卖给你们。曲迟走过去,慢悠悠地说道。
怎么了?秦时听到动静走过来问道,旁边有不少目光投到了这边。
摘了咱家的板栗被我遇到,被我指出来后还觉得我小题大做。曲迟见到这几人如同打翻了调色盘般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声音说道。
还有人想要反驳,在动手前注意到周围看过来的目光,再看看曲迟的表情,又悻悻地咽下了还没说出口的话。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他们理亏,要是真闹起来丢脸的还是他们。
目送着这些人狼狈离开的身影,曲迟心里的怒气消散,回头望向旁边的秦时,突然开口:你不会觉得我太小心眼了吧?
不会。秦时微微摇头,你对他们的惩罚很轻。只是不让买东西而已,都没让别人知道。
那些板栗是我特地留着咱们两个吃到,现在还不知道剩下多少。曲迟想到这仍然还有些不高兴。
秦时的目光微微一变,看向那几个人离开的方向,让那几个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
所以在被别人摘了前,我们明天去摘板栗吧。
好。秦时微低下头应道。
板栗的事情给曲迟提了醒,这种事情就不能够靠别人自觉,板栗熟了就赶紧从树上摘下来。
这么多天过去,来干活的村民都习惯了活计,也不用曲迟和秦时在旁边陪着,就能按照计划把东西做好。
所以第二天一早,曲迟起床后就准备好摘板栗的工具,只是出门前要把事情都安排好。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村长的儿子曲河就开着小货车过来了。
村里现在每天需要运去菜市场售卖的东西增加了不少,曲河就准备着在村里再找个人手,只是想着过去秋天这一段繁忙的日子,就要入冬了,所以纠结着拖到明年春天。
曲迟每亩地就种了一种农作物,但是产量都比往年多了不少,所以没改名要卖的东西也多了。
不管多多少,凡是小老板售卖的东西,肯定是店里面最先被抢光的。
曲迟哥,新的菜市场就快要建好了,镇里专门给咱们村留了不小的一块地盘。等正式启用的那天你可要去一趟,不少老顾客都惦记着你这个小老板呢。曲河将货物搬到车里,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雾水的混合物。
行,时间确定好了你通知我,我还要提前抽出时间里。曲迟利索地答应。
秋天作为丰收的季节,又是最为忙碌的时候,红薯弄成了红薯淀粉,下一步就是制作粉皮和粉丝了。
这些都需要用锅烧热水,曲迟家里没有地锅,干脆借了村里面的那些老旧个头比较小的炉子,一个个立在院子里。
院子外面还堆放着不少干柴,也不知道够不够用,等粉丝和粉皮做完了,顺便用这些炉子蒸红薯晾晒红薯干,所以这次曲迟上山还准备再带些干柴下来。
将准备工作都做好,干活的人陆陆续续过来,曲迟拜托了永强叔和二堂伯看着后,就和秦时一起开着三轮车去了双驼峰。
天气转凉,山上的树还是郁郁葱葱,只是地面上多了不少新的枯枝落叶。
三轮车往山上开了一小段,走出来的人行道就有些太窄了。曲迟和秦时一起下车,踩在枯枝落叶上咔嚓作响,和风声鸟鸣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背景音乐。
两个人都不着急,边走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山脚下的树不多,多是各种灌木和杂草,往前走一段周围的林木才多起来,不过仍然比较稀松。
曲迟对这里面格外熟悉,看着上面挂着的牌子,带着秦时就钻入到了林中,七转八拐的,终于找到了一颗板栗树前。
曲迟远远就看见挂在树枝上的板栗球,笑道全都开缝了啊,都能摘了。
等走到近地方后,曲迟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地上还有不少板栗的刺壳,还有砖头砸开的痕迹,一看就是昨天那伙人干的。
一眼扫过去有着不算刺壳,曲迟越想越是心疼,原本消下去的气这会儿又冒出来了点。
往后面挪挪,别被砸到了。秦时一把抓住曲迟的手腕,往后面轻轻一拉。
曲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手臂上,顺着秦时的力道往后面退几步,就听到竹竿舞动后的敲打声。
目光转移到树下,已经有板栗球在地面上呆着了,曲迟也不再东想西想,拿起手里的竹竿也敲打起来。
挂在树上的板栗球接二连三地掉落,砸在厚厚的落叶堆上,连声响都没有。
刚开始板栗球多的时候还好打,等后来少了,再想要敲打就需要费劲了。
曲迟仰着头边观察板栗球的位置,伸手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脖子后颈,又挪动着脚步,没注意脚旁边又快石头,绊倒后没稳住身体重心,直接就往后面仰去。
小心。站在不远处的秦时听到声音看过来后就见到这一幕。
腰处感受到有股力量将自己扶起来,曲迟还没回过神,整个人就已经就站在了地面上。
脚踏实地的感觉正好,曲迟心有余悸地想到。
要是刚才整个人后仰着摔一觉,别说胳膊腿要疼上几天,要是头落下的地方正好有个石头什么的就惨了。
怎么每次摘板栗都摔。秦时拉着曲迟到稍远点的石头上坐着休息,用竹竿将刚才打下来板栗球扒拉过来两个。
秦时的话唤起来曲迟儿时的回忆,那时候村里还热闹着,山脚下的农田都种满了庄稼。
小小的曲迟和村里的其它孩童一起,跟着大人来到山上的板栗树下。板栗总归是有数的,即便大人们不要,每个孩子能拿到手的不多。
小曲迟等着大人们把刺壳剥开,再将分到的板栗辛辛苦苦地拨成板栗仁,然后一份装到小小的口袋里,一份手捧着快速跑下山,想要没来的秦时哥哥尝尝今年新鲜的板栗。
那时候的山路更不好走,小曲迟只低头看着路,忘记看前方。正好又树木遮挡了他的小小身影,所以当小曲迟从山路跑出来的时候,就撞上了往垂直方向前行的手扶拖拉机。
撞上去的那刹那,手里的板栗散落一地,小曲迟感觉天旋地转,等回过神来人正坐在地上,同样还小的秦时刚跑到身边,正在着急地喊他。
幸运地是,曲迟当时正好碰到的是拖拉机拉着的木板车,车上也没装什么东西,没撞出什么大碍了。
最大的损伤只有散落一地的板栗仁,被着急围过来的大人们踩烂陷入泥土中,小曲迟看到后还难过了好久。
这回板栗还没来得及拨开。秦时捡起一块石头,用力两下就砸开刺壳,然后带着手套将里面的板栗掏出来。
而且这回还没摔。曲迟嬉笑着从秦时手里拿过板栗,用带来的剪刀轻轻一间,将板栗壳和薄薄的一层膜揭下来,露出黄色的板栗仁。
两个人一个砸一个拨,配合格外默契,曲迟的手很快就拿不下了。
板栗仁也好好的,先吃两个等会儿再弄。曲迟说着将握着板栗仁的手放在秦时面前,等秦时脱下手套后,往他的手上倒了一半。
等秦时接过后,曲迟才将剥好的板栗仁扔到嘴里面。
生板栗和熟板栗是不同的两种美味,和熟板栗仁的软绵不同,生的板栗仁非常脆,比苹果的脆要硬一些,比生红薯的脆又要软一些。
新鲜板栗稍微晾晒几天后,吃起来更甜,但这种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板栗水分更充足。牙齿和板栗仁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嘴里满是甘甜的味道,没有半点涩意,让人回想起愉快的童年。
所有能被敲打下来的板栗球全部都装在麻皮袋子里,被他们两个用手拿着慢慢地拉下山。
等快到车子附近时,再捡些地上的枯枝,用绳子绑在一起放到车子上。
曲迟做到架势座上,高声一问:做好了吗?
好了。
回去了,我再做些糖炒板栗吃。
油门一踩,车把一转,三轮车呼啦啦地向前。
第27章
阳市顺达快运公司分部,张天乐刚跑完一趟长途快递,连夜往回赶,在夜色中将运输车驶入公司的停车区域。
张天乐从车里走出去,扑面而来的冷空气让他打了个哆嗦。
突如其来的降温,让今年的深秋比往年更冷些。
刚踏入办公室的大门,在屋里等待的同事就像看见即将发公司的领导一样,从座位上直接蹦起来,迫不及待地将张天乐包围起来。
张哥,你可算是回来了,兄弟几个等会儿就要出车,全部都拜托你了。
车子都加好油了,辛苦你刚回来还要跑一趟,这事要是办好了,过几天我和你嫂子请你吃饭。
要买的我们都列好了,按照优先顺序写的。
说着几个长长的条子递到了张天乐面前,张天乐接过来后看也没看:你们想太多了,小老板家的菜不愁卖,按照他家东西受欢迎的程度,再多东西都不够抢,我能买到什么就买什么,到时候大家伙一块分。
恋耽美
用竹子搭建好的架子上,往中间横着的长竹竿上绑了几个绳子,绳子下系着的是钉成十字的两个木板,十字的四端固定着纱布,往纱布里加入打出来的浆液,依靠重力慢慢过滤出淀粉水,滴入下方的桶里。
曲迟出去时就看见游客围着的多是过滤架和打磨机,还有人正对着拍照,拍完没多久就在手机上点啊点。
吃饭了吗?秦时在曲迟刚出来时就看见了,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全吃完了。曲迟冲着秦时笑笑。
曲迟和秦时说过几句话后,又和来干活的村民们打了招呼,才出去招待兴致勃勃的游客们。
长辈们从前或许还见过,几岁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孩子和年轻人,知道这些的不多,看见沉淀好的淀粉水后问道:这底下沉淀的是不是就是红薯淀粉了?
才沉淀一次,还不行。
说着就有人拿着瓢将上层的水盛出,再加入干净的清水,要来回多次才能够去除杂质。
再多沉淀几次,再将里面沉淀的淀粉放到竹席上晒干就成了。
小老板,你家的红薯全部做成淀粉啊?
留着吃一部分,晒成红薯干一部分,其余的做成淀粉后做成粉丝和粉皮。曲迟答道。
要说来溪山村的游客,只要是来过一次,下次来的人中,十个人里有十个都是为了吃的来的,看风景体验农村风情都是顺带的。
听完曲迟这么说,有不少看着这些还没有处理好的淀粉,就已经想着粉丝粉皮的味道了。
可惜啊,小老板就是不愿意提前预订,要不然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都能给包圆了。
粉皮什么的现在买不到,红薯倒是可以买点,生的红薯吃起来又脆又甜,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天曲迟家门口的游客就没有少过,不少人拍摄照片后发放了朋友圈短视频什么的。
有些十一假期不想出门看人山人海,只在家里当咸鱼的人看见了,更多的是不少放假呆在家里的学生,好奇心上来就评论上两句。
问多了的后果就是收到了东西好吃的安利,再看一眼距离不远,还真有些年轻人干脆过来玩了。
接下来几天里过来玩的游客逐日增多,不少就在村子里面闲逛。曲迟忙着弄红薯的事情也没有在意,等淀粉晒好后才发现个严重的问题。
你们手里的板栗哪来的?曲迟从二堂伯家回来,就碰见几个刚从山上下来的几个男男女女。
这一群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女的,这年龄和装扮看起来就是还在上大学的学生。
他们身上还有没清理干净的树叶,还有人的手指头上包了个创口贴,手里抓着不少板栗,有些剥开露出了里面的果肉,看着都是生的。
村里可就他包的双驼峰上有着野生的板栗树。
这是我们在山上摘的,小哥哥你要不要?其中一位女生看见曲迟后,连忙高兴地回答,将手里的板栗递给曲迟。
曲迟低头看了一眼,将板栗接到手里。
那个女生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曲迟似笑非笑地道:你们上山的时候没看见牌子啊?
几位男女听到曲迟的话,互相看了看,脸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另位女生低声抱怨:我就说不该摘的。
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男生碰了碰,这个男生站出来,嘴硬道:什么牌子?没看见,好心给你板栗还问东问西,关你什么事。
说着这几个人就要往旁边走,却被曲迟站起来拦截住。
还真的关我的事,后面那片山我承包了,包括山上的树也是我的,包括你们手里的板栗。曲迟淡淡地道。
承包了山林后,曲迟还没有抽出时间来整理,仅仅是将上山的道路简单用绳子封了一下。担心还会有人跨过封锁线上山,在上山路口的两边包括山上不少树上,都挂着这地被承包,请不要随意采摘破坏的牌子。
结果还真的没防住人,不光如此,还把板栗给摘了。
山上的这些野果树以前没归属,都是村里人谁想摘谁就摘了,可现在曲迟把山给承包了,价钱也包括山上的这些树。
承包后曲迟上山清点了一番,对里面存在的几种果树可是心中有数。
尤其是这几颗板栗树,他还想着等这两天忙完和秦时一块摘板栗呢,今天就正好碰到了这群人,看见了他们手里偷摘的这些板栗。
没想到正好碰见了正主,这几个人的脸色不停地变化,尤其是主动问曲迟的女生,心里头更是后悔。
就不该在看见牌子后,看周围没人将板栗摘下来的。
第26章
被曲迟指出偷板栗这事的几个人都有些心虚,最后简单地对曲迟倒了个歉,只是神色里还带着对曲迟的埋怨,然后就急冲冲跑开了。
没跑多远还有个声音传来:就几个板栗,至于吗?
还埋怨我?怨我没把板栗送给你们吃是吧。
曲迟听到这话当时就气笑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虽然他们几个的行为完全可以算做偷盗了,偏偏板栗算不上什么价钱,还真不好要求什么。
不管这几个板栗值多少价钱,反正曲迟是不喜欢这些人的行为,这事情就这样记下了,他家的东西坚决不卖给这些人。
曲迟板着个脸,有些记仇地想到。
说巧也不巧,毕竟曲迟家的食材是整个溪山村最出名的。
曲迟回家就坐在门口,没呆多久就远远地见到那五个人笑闹着做过来,还对着养鸡场和各类青菜粮食指指点点,仿佛板栗的事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点都没影响他们游玩的心情。
抱歉了,我家的东西不卖给你们。曲迟走过去,慢悠悠地说道。
怎么了?秦时听到动静走过来问道,旁边有不少目光投到了这边。
摘了咱家的板栗被我遇到,被我指出来后还觉得我小题大做。曲迟见到这几人如同打翻了调色盘般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声音说道。
还有人想要反驳,在动手前注意到周围看过来的目光,再看看曲迟的表情,又悻悻地咽下了还没说出口的话。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他们理亏,要是真闹起来丢脸的还是他们。
目送着这些人狼狈离开的身影,曲迟心里的怒气消散,回头望向旁边的秦时,突然开口:你不会觉得我太小心眼了吧?
不会。秦时微微摇头,你对他们的惩罚很轻。只是不让买东西而已,都没让别人知道。
那些板栗是我特地留着咱们两个吃到,现在还不知道剩下多少。曲迟想到这仍然还有些不高兴。
秦时的目光微微一变,看向那几个人离开的方向,让那几个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
所以在被别人摘了前,我们明天去摘板栗吧。
好。秦时微低下头应道。
板栗的事情给曲迟提了醒,这种事情就不能够靠别人自觉,板栗熟了就赶紧从树上摘下来。
这么多天过去,来干活的村民都习惯了活计,也不用曲迟和秦时在旁边陪着,就能按照计划把东西做好。
所以第二天一早,曲迟起床后就准备好摘板栗的工具,只是出门前要把事情都安排好。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村长的儿子曲河就开着小货车过来了。
村里现在每天需要运去菜市场售卖的东西增加了不少,曲河就准备着在村里再找个人手,只是想着过去秋天这一段繁忙的日子,就要入冬了,所以纠结着拖到明年春天。
曲迟每亩地就种了一种农作物,但是产量都比往年多了不少,所以没改名要卖的东西也多了。
不管多多少,凡是小老板售卖的东西,肯定是店里面最先被抢光的。
曲迟哥,新的菜市场就快要建好了,镇里专门给咱们村留了不小的一块地盘。等正式启用的那天你可要去一趟,不少老顾客都惦记着你这个小老板呢。曲河将货物搬到车里,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雾水的混合物。
行,时间确定好了你通知我,我还要提前抽出时间里。曲迟利索地答应。
秋天作为丰收的季节,又是最为忙碌的时候,红薯弄成了红薯淀粉,下一步就是制作粉皮和粉丝了。
这些都需要用锅烧热水,曲迟家里没有地锅,干脆借了村里面的那些老旧个头比较小的炉子,一个个立在院子里。
院子外面还堆放着不少干柴,也不知道够不够用,等粉丝和粉皮做完了,顺便用这些炉子蒸红薯晾晒红薯干,所以这次曲迟上山还准备再带些干柴下来。
将准备工作都做好,干活的人陆陆续续过来,曲迟拜托了永强叔和二堂伯看着后,就和秦时一起开着三轮车去了双驼峰。
天气转凉,山上的树还是郁郁葱葱,只是地面上多了不少新的枯枝落叶。
三轮车往山上开了一小段,走出来的人行道就有些太窄了。曲迟和秦时一起下车,踩在枯枝落叶上咔嚓作响,和风声鸟鸣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背景音乐。
两个人都不着急,边走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山脚下的树不多,多是各种灌木和杂草,往前走一段周围的林木才多起来,不过仍然比较稀松。
曲迟对这里面格外熟悉,看着上面挂着的牌子,带着秦时就钻入到了林中,七转八拐的,终于找到了一颗板栗树前。
曲迟远远就看见挂在树枝上的板栗球,笑道全都开缝了啊,都能摘了。
等走到近地方后,曲迟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地上还有不少板栗的刺壳,还有砖头砸开的痕迹,一看就是昨天那伙人干的。
一眼扫过去有着不算刺壳,曲迟越想越是心疼,原本消下去的气这会儿又冒出来了点。
往后面挪挪,别被砸到了。秦时一把抓住曲迟的手腕,往后面轻轻一拉。
曲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手臂上,顺着秦时的力道往后面退几步,就听到竹竿舞动后的敲打声。
目光转移到树下,已经有板栗球在地面上呆着了,曲迟也不再东想西想,拿起手里的竹竿也敲打起来。
挂在树上的板栗球接二连三地掉落,砸在厚厚的落叶堆上,连声响都没有。
刚开始板栗球多的时候还好打,等后来少了,再想要敲打就需要费劲了。
曲迟仰着头边观察板栗球的位置,伸手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脖子后颈,又挪动着脚步,没注意脚旁边又快石头,绊倒后没稳住身体重心,直接就往后面仰去。
小心。站在不远处的秦时听到声音看过来后就见到这一幕。
腰处感受到有股力量将自己扶起来,曲迟还没回过神,整个人就已经就站在了地面上。
脚踏实地的感觉正好,曲迟心有余悸地想到。
要是刚才整个人后仰着摔一觉,别说胳膊腿要疼上几天,要是头落下的地方正好有个石头什么的就惨了。
怎么每次摘板栗都摔。秦时拉着曲迟到稍远点的石头上坐着休息,用竹竿将刚才打下来板栗球扒拉过来两个。
秦时的话唤起来曲迟儿时的回忆,那时候村里还热闹着,山脚下的农田都种满了庄稼。
小小的曲迟和村里的其它孩童一起,跟着大人来到山上的板栗树下。板栗总归是有数的,即便大人们不要,每个孩子能拿到手的不多。
小曲迟等着大人们把刺壳剥开,再将分到的板栗辛辛苦苦地拨成板栗仁,然后一份装到小小的口袋里,一份手捧着快速跑下山,想要没来的秦时哥哥尝尝今年新鲜的板栗。
那时候的山路更不好走,小曲迟只低头看着路,忘记看前方。正好又树木遮挡了他的小小身影,所以当小曲迟从山路跑出来的时候,就撞上了往垂直方向前行的手扶拖拉机。
撞上去的那刹那,手里的板栗散落一地,小曲迟感觉天旋地转,等回过神来人正坐在地上,同样还小的秦时刚跑到身边,正在着急地喊他。
幸运地是,曲迟当时正好碰到的是拖拉机拉着的木板车,车上也没装什么东西,没撞出什么大碍了。
最大的损伤只有散落一地的板栗仁,被着急围过来的大人们踩烂陷入泥土中,小曲迟看到后还难过了好久。
这回板栗还没来得及拨开。秦时捡起一块石头,用力两下就砸开刺壳,然后带着手套将里面的板栗掏出来。
而且这回还没摔。曲迟嬉笑着从秦时手里拿过板栗,用带来的剪刀轻轻一间,将板栗壳和薄薄的一层膜揭下来,露出黄色的板栗仁。
两个人一个砸一个拨,配合格外默契,曲迟的手很快就拿不下了。
板栗仁也好好的,先吃两个等会儿再弄。曲迟说着将握着板栗仁的手放在秦时面前,等秦时脱下手套后,往他的手上倒了一半。
等秦时接过后,曲迟才将剥好的板栗仁扔到嘴里面。
生板栗和熟板栗是不同的两种美味,和熟板栗仁的软绵不同,生的板栗仁非常脆,比苹果的脆要硬一些,比生红薯的脆又要软一些。
新鲜板栗稍微晾晒几天后,吃起来更甜,但这种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板栗水分更充足。牙齿和板栗仁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嘴里满是甘甜的味道,没有半点涩意,让人回想起愉快的童年。
所有能被敲打下来的板栗球全部都装在麻皮袋子里,被他们两个用手拿着慢慢地拉下山。
等快到车子附近时,再捡些地上的枯枝,用绳子绑在一起放到车子上。
曲迟做到架势座上,高声一问:做好了吗?
好了。
回去了,我再做些糖炒板栗吃。
油门一踩,车把一转,三轮车呼啦啦地向前。
第27章
阳市顺达快运公司分部,张天乐刚跑完一趟长途快递,连夜往回赶,在夜色中将运输车驶入公司的停车区域。
张天乐从车里走出去,扑面而来的冷空气让他打了个哆嗦。
突如其来的降温,让今年的深秋比往年更冷些。
刚踏入办公室的大门,在屋里等待的同事就像看见即将发公司的领导一样,从座位上直接蹦起来,迫不及待地将张天乐包围起来。
张哥,你可算是回来了,兄弟几个等会儿就要出车,全部都拜托你了。
车子都加好油了,辛苦你刚回来还要跑一趟,这事要是办好了,过几天我和你嫂子请你吃饭。
要买的我们都列好了,按照优先顺序写的。
说着几个长长的条子递到了张天乐面前,张天乐接过来后看也没看:你们想太多了,小老板家的菜不愁卖,按照他家东西受欢迎的程度,再多东西都不够抢,我能买到什么就买什么,到时候大家伙一块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