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不过其实到时候,恐怕宋尧旭对他的兴致早就大不如此时了吧。
祁子臻思虑过后认真地点头,示意自己一定会慎重决定。
商量好了日后跑路的事情之后,两人没再继续停留于这个话题之中,又随意聊了两句便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由于春节是早朝休朝到正月初八,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不需要上朝的祁子臻比较闲,卫家也没什么在京城中需要联络的关系,他基本上就是在得到卫清安同意后泡在卫府的书房里,有事没事翻两页书看看。
途中他也和宋尧旭见过几面,碍于宋尧旭还有很多身为皇帝必须要忙碌的人情世故,并没有太经常去打扰他,只是找了个时间把周翰采的事情同他简单说过。
确认了周翰采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威胁,他们便商量着决定于恢复上朝之后就见周翰采升任为丞相。
同时祁子臻也在恢复早朝前私下里约见过一次周翰采,也正是在那次约见之后他发觉周翰采此前对他的那些异样目光其实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在审视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人。
卫令寅给祁子臻的那份名单上的人,其实绝大部分都不知道祁子臻是卫府的一份子,只能说他们属于不必担心会为宋平所控祸害朝堂。
而周翰采就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周翰采的年龄与卫清安相仿,早年曾受卫清安的搭救。后来他偶然认识了卫清安的次子卫令寅,和卫令寅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后才知晓卫令寅是卫清安的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分,周翰采对于卫家的往事多少听说了些,虽然依旧不知道宁清卫与卫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祁子臻和卫家的渊源是有一定了解的。
卫令寅在决定把他是卫家关系网大头的事情告诉祁子臻前,特地去问过周翰采的意见,所以周翰采才会几次向祁子臻投以审视的目光,以确认他会不会是一位并不值得帮助的猪队友。
而祁子臻初次上朝时的表现其实是令周翰采有些失望的。
他一度以为祁子臻就是个脑子不会转弯的书呆子,以为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可以实现自己所谓的远大抱负,所以那之后几次见面他都没有给祁子臻太多好脸色。
直到祁子臻私下约见他坦白直说之后,他才确认祁子臻并非真的那么天真单纯,勉强算是给他改了个观感,同意与他暂时的合作。
同时祁子臻也在周翰采那里了解到,观王此前也因为他的能力找到他想和他拉近关系,他从来没有明面上拒绝过,偶尔还会按照观王的意思帮他办一两件小事情。
并且观王不知道他与卫府私底下的交情,或许在观王看来他的立场还比较倾向于自己一边,所以才会放心地拱他上丞相之位。
这也同样给了祁子臻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告别周翰采之后,祁子臻找了个时间将他重新获取到的信息都告知了宋尧旭。
恰好在正月初八恢复上朝这日,又有官员以请立周翰采为丞相上奏,宋尧旭就顺势当庭同意了,升任周翰采为丞相,他原本的礼部侍郎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分别交予两个卫令寅结交的人担任。
未免暴露周翰采真正的势力倾向,对于调查此前三名官员去往东北时贪取财物一事,最终是由祁子臻以他们办事不力为由请求治罪于他们,并彻查他们具体的过错所在。
宋尧旭依照他的说法下令将那三名官员押入牢中,并且将这件事情交给刑部尚书处置探查。
这个处理方式也是在上朝之前祁子臻就与宋尧旭商量好的。
时任刑部尚书的官员名叫朱丰羽,胆小怕事,为人贪婪,平日里没少收到宋平给他的好处。
但也正因为他性格更偏向于墙头草,想要策反他也不是一件难事。
于是在正月初八宋尧旭将案子交给刑部的当日下午,祁子臻就约他在集仙楼的一个厢房中见了面。
他一手端着杯温热的茶,气定神闲地坐在朱丰羽对面慢悠悠喝茶。
朱丰羽可就没有那么淡定了,喝了几口就忍不住陪笑着问:国师大人亲自来找小人可是有何要事么
祁子臻瞥了他一眼,眸底没什么情绪,冷冷淡淡地说:没什么,只是想请尚书大人一起喝喝茶罢了。
说着他又抬手给自己空了的茶杯里倒满一杯新茶,大有要继续喝下去的架势。
由于祁子臻在朝堂中露面还不算多,按照之前的表现来看应该又是个正直廉洁的人,朱丰羽不好断定今日的见面与早晨那个案子有没有关联,想了又想还是没敢试探,谨慎地陪着喝茶。
而在这中途,祁子臻身侧不经意传来哐当一声响动,好像有什么不小心掉了。
他随意地扭头看了一眼,状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啊,匕首掉了。
匕匕首?原本在安安分分喝茶的朱丰羽手一抖,险些把茶杯给直接摔了,勉强维持着笑脸,国师大人还随身带着匕首啊?
祁子臻像是没有留意到他不对劲的语气,嗯了一声,将匕首拾起来后直接摆到了桌面上,语气平淡:免得总有些不听话,还不长眼睛的人碍事。
他说得好似就只是在聊一些寻常的天气真好,却无端令朱丰羽背后生寒。
朱丰羽看着桌面上那把白亮锐利的无鞘匕首,总有种下一刻这匕首就会架到他脖子上的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祁子臻:想多了,你还不配。
感谢【一只北极兔】的营养液mua!
第109章
朱丰羽被吓了个够呛,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试探地问:师大人今日邀小人前来可是为了早朝时的那个案子?
祁子臻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朱丰羽拿不稳他的意思,但话都说出口了,万万没有再收回去的余地,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如果国师大人有什么能用得上小人的地方,请国师大人尽管吩咐。
祁子臻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端起茶杯来轻抿一口,动作缓慢而高雅,好似早已沉浸在超脱世外的淡泊情境中。
这也叫朱丰羽愈发怀疑自己方才开口主动询问的正确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墙头草,朱丰羽对于祁子臻以宋尧旭之间的关系还是稍微有点了解与猜测的。
虽说在朝堂上宋尧旭不会对祁子臻表现出太多亲近与偏爱,但朱丰羽特地观察过,很多次祁子臻下朝后最先不是回国师塔,而是往后宫的方向去。
如今宋尧旭身为皇帝,在去过一次沙场之后性子也不似之前那般温和,朱丰羽就担心自己不小心惹到皇帝的心头好,招来杀身之祸。
祁子臻可不知他心底的弯弯绕绕,将杯中茶小口小口地喝完了,这才不紧不慢地把茶杯放到桌上。
白瓷与木桌磕碰在一起,发出一道清脆的声响,轻飘飘荡在小小的厢房内,没来得及荡出小半圈又消散不见。
他慢条重新拿起桌面上的匕首,似是嫌弃方才掉落时沾上了灰尘,抽出一块干净的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
在擦拭的途中他才终于开口,嗓音清雅冷淡:早朝时的那个案子,尚书大人可有何看法?
听到他终于提起到案子的事情,朱丰羽稍微坐直了身体,但始终不敢往他手上的那把匕首看去,尽可能斟酌着回答:那三人办事不力,小人定会秉公彻查。
祁子臻听完他的话,不咸不淡地应了句:是么。
听着没有什么情绪,也不知对朱丰羽的回答满不满意。
朱丰羽只好陪笑着继续说:小人担保,定会惩治那些懒散之徒,还边境百姓们一个公道。
祁子臻没说话,大致将匕首擦过一遍后放下手帕,左手拿着刀柄,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轻轻划过冰凉的刀面,由下之上,一路划到最锋利的刀尖。
与此同时,他抬眸看向朱丰羽,眸底宛若覆起一层薄薄冰霜,比方才的淡漠更多出渗人的冰冷。
他冷笑一声,慢悠悠地开口:我怎么记得,我今日弹劾他们三人的理由,可不是办事不力呢?
朱丰羽蓦地感觉后背一凉,连忙改口道:是贪赃枉法!小人定会彻查他们贪赃枉法的不当行径!
见他这般慌张的模样,祁子臻就猜到观王恐怕早就已经找过他了,多半就是让他模糊事实,往轻的表面的方向去查。
祁子臻对他的话不做任何评价,继续说:如今陛下初掌政权,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陛下已经烧给了禁卫军,这第二把火
他顿了一下,把匕首轻轻放回桌面上才继续说:是烧到那三个官员的家还是哪位大人的家,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我们大凌朝堂,可不养办不了事的废物。
他的最后一句话中暗含警告,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暗示威胁意味已经非常明显,足够朱丰羽自己对号入座。
朱丰羽干笑了一下,应声:小人一定秉公彻查,还请国师大人放心。
祁子臻应了个若有似无的鼻音,这次没再继续吓唬他,抬手端起茶壶重新倒上一杯茶,把原先露出的锋芒收回。
他轻抿一口茶水,吓唬完人后总算给出颗甜枣来:尚书大人也放心,不论背后有何其他势力想迫害,陛下都会优先考虑对朝廷有用之人,保其身家性命。
我想,尚书大人这么优秀,必然也是这一类人当中的一员罢?
对于这个问题朱丰羽也不敢给出否定的回答,唯唯诺诺地笑着应了声。
祁子臻也终于不再为难他,该敲打提醒的都说完了,又过了会儿便找了理由放人回去。
朱丰羽恭顺地从小厢房里退出去,额头上不知何时已经布满了冷汗。
虽说那位国师看着也不过是个少年,可他冰冷的眼神与杀伐果断的气势让人丝毫不会怀疑他的狠心,在朝堂中安逸着浑水摸鱼了二十余年的朱丰羽难得地感受到了危险比观王给他的感觉更危险。
观王的谋逆之心在他看来足够明显,而且毕竟共事相处了二十多年,以他平日里察言观色的本领,基本上已经把观王的性子莫得差不多了。
可是这个叫祁子臻的不一样,他哪怕是在私下里都太擅长伪装自己的情绪了。
朱丰羽擦了擦额间的冷汗,还是打算继续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就目前看来,祁子臻与宋平应当是对立的两方,他可以看着到时候究竟哪一方更为强势。
他在心里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结果刚走出集仙楼没多会儿就见到自家下人匆匆忙忙跑过来,好似很着急的样子。
朱丰羽直觉应当是出什么事了,拉着他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之后才问。
那下人跑得气喘吁吁,大大地呼了几口气才慌忙地压低声音说:大事不好了,府中的账本、账本被人窃走了!
什么!?朱丰羽瞪大了眼睛,马上又被下人提醒要小声些。
那下人四处看了眼后将一张纸条拿出来,放到朱丰羽手中小声说:这是窃走账本那人留下来的。
朱丰羽闻言,当即打开纸条,就见上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句话
听说大人家账本挺有意思的,我暂时借用一下,改日还你~
落款是三片竹叶样式的小图案。
这个图案朱丰羽认得,是专属于江湖人士的标志。
而据他所知,国师塔与江湖人士之间就多少有些关联。
朱丰羽捏着纸条的一角,半会儿后才终于沉着脸吩咐:这件事情切记不要让任何人知晓。
*
另一头,集仙楼小厢房内,朱丰羽刚走没多久守卫就从窗户跳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账本似的东西。
他把那东西放到祁子臻面前后就大大咧咧地拉了把椅子坐下,笑嘻嘻地说:你要的账本我拿来了,而且我还在他们府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你想不想听~
自从入住国师塔以来,祁子臻与守卫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前更亲近些,平日里守卫也和对宁清卫那般从来就懒得恪守规矩,还时不时地会把祁子臻当小孩逗。
虽说在他看来,祁子臻确实还是个小孩。
祁子臻听出了他的意思,把被冷落了大半晌的菜谱丢到他面前去,高贵冷艳地说:想吃什么自己随便点吧,趁着我现在压岁钱还挺多的。
守卫嘿嘿一笑:还是小臻好,要换前国师这会儿只会让我爱说说不说滚。
听着守卫的描述,祁子臻都能想象得到宁清卫说这话时的神态,是他本人的会说的话没错了。
毕竟宁清卫没有自己的小金库,逢年过节还要有支出,平日里看着仙风道骨不沾染世俗,其实都是为了省钱。
正好祁子臻这会儿也饿了,等守卫看完后自己也顺便多加了个菜,一边悠闲等上菜一边双手托腮盯着守卫。
守卫也不继续卖关子,翘着二郎腿说:我在借他们家账本时,不小心惊动了他们府中的侍卫,据我观察那些侍卫应当是他偷偷养的死士。
此前凌朝有过想谋朝篡位的大臣养死士来规避被发现风险,自那之后凌朝律法就多出项规定,不管是什么官职的人都不得在家中擅养死士,一经发现都以意图谋反为由判处重刑。
平日里最为贪生怕死的朱丰羽又为何会敢在家中饲养死士?
祁子臻不稍多想便能明白其间的因由。
观王不是什么见识短浅的人,他肯定也知道像朱丰羽这样的墙头草最容易背叛他,那么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可以牵制住他的把柄。
祁子臻选择了拿他家的账本来翻翻,观王恐怕就是直接让他在家中养了批死士。
如果祁子臻想真正策反并利用朱丰羽的话,还得把他府中的死士给想办法解决掉,成为唯一握有他把柄的人。
他一手拨弄起早已空荡了的茶杯,脑海中逐渐有了想法。
而恰在这时,小二陆陆续续把他们点的菜端上来了,他便重新收起思绪,先专注地把晚膳给吃完。
吃饱喝足又吓唬过人后的祁子臻心情舒畅,一开心了就忍不住想去皇宫里找人,和守卫说了一声之后就在回去的路上往皇宫暗道的方向绕。
这会儿天色还没暗下,祁子臻谨慎地避开皇宫侍卫后就轻车熟路绕去了御书房,果然看见了在御书房门口值守的崔良。
崔良见到祁子臻过来也不意外,行过礼后直接侧身放行。
于是他刚走进去,就见到了在桌案前批阅奏折的宋尧旭,和在宋尧旭身边另外搭了个小板凳看书的宋识。
一大一小的两人安安静静,细看之下模样还有些相似,氛围十分之和谐。
如果忽略宋识这会儿昏昏欲睡的表情的话。
恋耽美
祁子臻思虑过后认真地点头,示意自己一定会慎重决定。
商量好了日后跑路的事情之后,两人没再继续停留于这个话题之中,又随意聊了两句便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由于春节是早朝休朝到正月初八,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不需要上朝的祁子臻比较闲,卫家也没什么在京城中需要联络的关系,他基本上就是在得到卫清安同意后泡在卫府的书房里,有事没事翻两页书看看。
途中他也和宋尧旭见过几面,碍于宋尧旭还有很多身为皇帝必须要忙碌的人情世故,并没有太经常去打扰他,只是找了个时间把周翰采的事情同他简单说过。
确认了周翰采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威胁,他们便商量着决定于恢复上朝之后就见周翰采升任为丞相。
同时祁子臻也在恢复早朝前私下里约见过一次周翰采,也正是在那次约见之后他发觉周翰采此前对他的那些异样目光其实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在审视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人。
卫令寅给祁子臻的那份名单上的人,其实绝大部分都不知道祁子臻是卫府的一份子,只能说他们属于不必担心会为宋平所控祸害朝堂。
而周翰采就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周翰采的年龄与卫清安相仿,早年曾受卫清安的搭救。后来他偶然认识了卫清安的次子卫令寅,和卫令寅相谈甚欢,结为忘年交后才知晓卫令寅是卫清安的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分,周翰采对于卫家的往事多少听说了些,虽然依旧不知道宁清卫与卫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祁子臻和卫家的渊源是有一定了解的。
卫令寅在决定把他是卫家关系网大头的事情告诉祁子臻前,特地去问过周翰采的意见,所以周翰采才会几次向祁子臻投以审视的目光,以确认他会不会是一位并不值得帮助的猪队友。
而祁子臻初次上朝时的表现其实是令周翰采有些失望的。
他一度以为祁子臻就是个脑子不会转弯的书呆子,以为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可以实现自己所谓的远大抱负,所以那之后几次见面他都没有给祁子臻太多好脸色。
直到祁子臻私下约见他坦白直说之后,他才确认祁子臻并非真的那么天真单纯,勉强算是给他改了个观感,同意与他暂时的合作。
同时祁子臻也在周翰采那里了解到,观王此前也因为他的能力找到他想和他拉近关系,他从来没有明面上拒绝过,偶尔还会按照观王的意思帮他办一两件小事情。
并且观王不知道他与卫府私底下的交情,或许在观王看来他的立场还比较倾向于自己一边,所以才会放心地拱他上丞相之位。
这也同样给了祁子臻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告别周翰采之后,祁子臻找了个时间将他重新获取到的信息都告知了宋尧旭。
恰好在正月初八恢复上朝这日,又有官员以请立周翰采为丞相上奏,宋尧旭就顺势当庭同意了,升任周翰采为丞相,他原本的礼部侍郎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分别交予两个卫令寅结交的人担任。
未免暴露周翰采真正的势力倾向,对于调查此前三名官员去往东北时贪取财物一事,最终是由祁子臻以他们办事不力为由请求治罪于他们,并彻查他们具体的过错所在。
宋尧旭依照他的说法下令将那三名官员押入牢中,并且将这件事情交给刑部尚书处置探查。
这个处理方式也是在上朝之前祁子臻就与宋尧旭商量好的。
时任刑部尚书的官员名叫朱丰羽,胆小怕事,为人贪婪,平日里没少收到宋平给他的好处。
但也正因为他性格更偏向于墙头草,想要策反他也不是一件难事。
于是在正月初八宋尧旭将案子交给刑部的当日下午,祁子臻就约他在集仙楼的一个厢房中见了面。
他一手端着杯温热的茶,气定神闲地坐在朱丰羽对面慢悠悠喝茶。
朱丰羽可就没有那么淡定了,喝了几口就忍不住陪笑着问:国师大人亲自来找小人可是有何要事么
祁子臻瞥了他一眼,眸底没什么情绪,冷冷淡淡地说:没什么,只是想请尚书大人一起喝喝茶罢了。
说着他又抬手给自己空了的茶杯里倒满一杯新茶,大有要继续喝下去的架势。
由于祁子臻在朝堂中露面还不算多,按照之前的表现来看应该又是个正直廉洁的人,朱丰羽不好断定今日的见面与早晨那个案子有没有关联,想了又想还是没敢试探,谨慎地陪着喝茶。
而在这中途,祁子臻身侧不经意传来哐当一声响动,好像有什么不小心掉了。
他随意地扭头看了一眼,状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啊,匕首掉了。
匕匕首?原本在安安分分喝茶的朱丰羽手一抖,险些把茶杯给直接摔了,勉强维持着笑脸,国师大人还随身带着匕首啊?
祁子臻像是没有留意到他不对劲的语气,嗯了一声,将匕首拾起来后直接摆到了桌面上,语气平淡:免得总有些不听话,还不长眼睛的人碍事。
他说得好似就只是在聊一些寻常的天气真好,却无端令朱丰羽背后生寒。
朱丰羽看着桌面上那把白亮锐利的无鞘匕首,总有种下一刻这匕首就会架到他脖子上的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祁子臻:想多了,你还不配。
感谢【一只北极兔】的营养液mua!
第109章
朱丰羽被吓了个够呛,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试探地问:师大人今日邀小人前来可是为了早朝时的那个案子?
祁子臻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朱丰羽拿不稳他的意思,但话都说出口了,万万没有再收回去的余地,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如果国师大人有什么能用得上小人的地方,请国师大人尽管吩咐。
祁子臻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端起茶杯来轻抿一口,动作缓慢而高雅,好似早已沉浸在超脱世外的淡泊情境中。
这也叫朱丰羽愈发怀疑自己方才开口主动询问的正确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墙头草,朱丰羽对于祁子臻以宋尧旭之间的关系还是稍微有点了解与猜测的。
虽说在朝堂上宋尧旭不会对祁子臻表现出太多亲近与偏爱,但朱丰羽特地观察过,很多次祁子臻下朝后最先不是回国师塔,而是往后宫的方向去。
如今宋尧旭身为皇帝,在去过一次沙场之后性子也不似之前那般温和,朱丰羽就担心自己不小心惹到皇帝的心头好,招来杀身之祸。
祁子臻可不知他心底的弯弯绕绕,将杯中茶小口小口地喝完了,这才不紧不慢地把茶杯放到桌上。
白瓷与木桌磕碰在一起,发出一道清脆的声响,轻飘飘荡在小小的厢房内,没来得及荡出小半圈又消散不见。
他慢条重新拿起桌面上的匕首,似是嫌弃方才掉落时沾上了灰尘,抽出一块干净的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
在擦拭的途中他才终于开口,嗓音清雅冷淡:早朝时的那个案子,尚书大人可有何看法?
听到他终于提起到案子的事情,朱丰羽稍微坐直了身体,但始终不敢往他手上的那把匕首看去,尽可能斟酌着回答:那三人办事不力,小人定会秉公彻查。
祁子臻听完他的话,不咸不淡地应了句:是么。
听着没有什么情绪,也不知对朱丰羽的回答满不满意。
朱丰羽只好陪笑着继续说:小人担保,定会惩治那些懒散之徒,还边境百姓们一个公道。
祁子臻没说话,大致将匕首擦过一遍后放下手帕,左手拿着刀柄,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轻轻划过冰凉的刀面,由下之上,一路划到最锋利的刀尖。
与此同时,他抬眸看向朱丰羽,眸底宛若覆起一层薄薄冰霜,比方才的淡漠更多出渗人的冰冷。
他冷笑一声,慢悠悠地开口:我怎么记得,我今日弹劾他们三人的理由,可不是办事不力呢?
朱丰羽蓦地感觉后背一凉,连忙改口道:是贪赃枉法!小人定会彻查他们贪赃枉法的不当行径!
见他这般慌张的模样,祁子臻就猜到观王恐怕早就已经找过他了,多半就是让他模糊事实,往轻的表面的方向去查。
祁子臻对他的话不做任何评价,继续说:如今陛下初掌政权,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陛下已经烧给了禁卫军,这第二把火
他顿了一下,把匕首轻轻放回桌面上才继续说:是烧到那三个官员的家还是哪位大人的家,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我们大凌朝堂,可不养办不了事的废物。
他的最后一句话中暗含警告,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暗示威胁意味已经非常明显,足够朱丰羽自己对号入座。
朱丰羽干笑了一下,应声:小人一定秉公彻查,还请国师大人放心。
祁子臻应了个若有似无的鼻音,这次没再继续吓唬他,抬手端起茶壶重新倒上一杯茶,把原先露出的锋芒收回。
他轻抿一口茶水,吓唬完人后总算给出颗甜枣来:尚书大人也放心,不论背后有何其他势力想迫害,陛下都会优先考虑对朝廷有用之人,保其身家性命。
我想,尚书大人这么优秀,必然也是这一类人当中的一员罢?
对于这个问题朱丰羽也不敢给出否定的回答,唯唯诺诺地笑着应了声。
祁子臻也终于不再为难他,该敲打提醒的都说完了,又过了会儿便找了理由放人回去。
朱丰羽恭顺地从小厢房里退出去,额头上不知何时已经布满了冷汗。
虽说那位国师看着也不过是个少年,可他冰冷的眼神与杀伐果断的气势让人丝毫不会怀疑他的狠心,在朝堂中安逸着浑水摸鱼了二十余年的朱丰羽难得地感受到了危险比观王给他的感觉更危险。
观王的谋逆之心在他看来足够明显,而且毕竟共事相处了二十多年,以他平日里察言观色的本领,基本上已经把观王的性子莫得差不多了。
可是这个叫祁子臻的不一样,他哪怕是在私下里都太擅长伪装自己的情绪了。
朱丰羽擦了擦额间的冷汗,还是打算继续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就目前看来,祁子臻与宋平应当是对立的两方,他可以看着到时候究竟哪一方更为强势。
他在心里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结果刚走出集仙楼没多会儿就见到自家下人匆匆忙忙跑过来,好似很着急的样子。
朱丰羽直觉应当是出什么事了,拉着他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之后才问。
那下人跑得气喘吁吁,大大地呼了几口气才慌忙地压低声音说:大事不好了,府中的账本、账本被人窃走了!
什么!?朱丰羽瞪大了眼睛,马上又被下人提醒要小声些。
那下人四处看了眼后将一张纸条拿出来,放到朱丰羽手中小声说:这是窃走账本那人留下来的。
朱丰羽闻言,当即打开纸条,就见上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句话
听说大人家账本挺有意思的,我暂时借用一下,改日还你~
落款是三片竹叶样式的小图案。
这个图案朱丰羽认得,是专属于江湖人士的标志。
而据他所知,国师塔与江湖人士之间就多少有些关联。
朱丰羽捏着纸条的一角,半会儿后才终于沉着脸吩咐:这件事情切记不要让任何人知晓。
*
另一头,集仙楼小厢房内,朱丰羽刚走没多久守卫就从窗户跳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账本似的东西。
他把那东西放到祁子臻面前后就大大咧咧地拉了把椅子坐下,笑嘻嘻地说:你要的账本我拿来了,而且我还在他们府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你想不想听~
自从入住国师塔以来,祁子臻与守卫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前更亲近些,平日里守卫也和对宁清卫那般从来就懒得恪守规矩,还时不时地会把祁子臻当小孩逗。
虽说在他看来,祁子臻确实还是个小孩。
祁子臻听出了他的意思,把被冷落了大半晌的菜谱丢到他面前去,高贵冷艳地说:想吃什么自己随便点吧,趁着我现在压岁钱还挺多的。
守卫嘿嘿一笑:还是小臻好,要换前国师这会儿只会让我爱说说不说滚。
听着守卫的描述,祁子臻都能想象得到宁清卫说这话时的神态,是他本人的会说的话没错了。
毕竟宁清卫没有自己的小金库,逢年过节还要有支出,平日里看着仙风道骨不沾染世俗,其实都是为了省钱。
正好祁子臻这会儿也饿了,等守卫看完后自己也顺便多加了个菜,一边悠闲等上菜一边双手托腮盯着守卫。
守卫也不继续卖关子,翘着二郎腿说:我在借他们家账本时,不小心惊动了他们府中的侍卫,据我观察那些侍卫应当是他偷偷养的死士。
此前凌朝有过想谋朝篡位的大臣养死士来规避被发现风险,自那之后凌朝律法就多出项规定,不管是什么官职的人都不得在家中擅养死士,一经发现都以意图谋反为由判处重刑。
平日里最为贪生怕死的朱丰羽又为何会敢在家中饲养死士?
祁子臻不稍多想便能明白其间的因由。
观王不是什么见识短浅的人,他肯定也知道像朱丰羽这样的墙头草最容易背叛他,那么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可以牵制住他的把柄。
祁子臻选择了拿他家的账本来翻翻,观王恐怕就是直接让他在家中养了批死士。
如果祁子臻想真正策反并利用朱丰羽的话,还得把他府中的死士给想办法解决掉,成为唯一握有他把柄的人。
他一手拨弄起早已空荡了的茶杯,脑海中逐渐有了想法。
而恰在这时,小二陆陆续续把他们点的菜端上来了,他便重新收起思绪,先专注地把晚膳给吃完。
吃饱喝足又吓唬过人后的祁子臻心情舒畅,一开心了就忍不住想去皇宫里找人,和守卫说了一声之后就在回去的路上往皇宫暗道的方向绕。
这会儿天色还没暗下,祁子臻谨慎地避开皇宫侍卫后就轻车熟路绕去了御书房,果然看见了在御书房门口值守的崔良。
崔良见到祁子臻过来也不意外,行过礼后直接侧身放行。
于是他刚走进去,就见到了在桌案前批阅奏折的宋尧旭,和在宋尧旭身边另外搭了个小板凳看书的宋识。
一大一小的两人安安静静,细看之下模样还有些相似,氛围十分之和谐。
如果忽略宋识这会儿昏昏欲睡的表情的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