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他家被皇帝召到长安皇宫去了,教宫中的工匠做打谷机,好处拿得手软!谁不眼红?王宁看着同行的人眼里都是羡慕,对自己说出来的话产生的效果满意了。工匠都可以看到皇宫内部的雄伟,他们连在皇城门口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不羡慕?
    工匠们现在是卯足了劲儿搞出新奇玩意儿,前些天,我听说还有人在研究将棉籽和棉花分开的机器,就是不知能不能做到。
    王宁笑道:管他呢,做出来咱就买!现在谁家不种棉花树?一树的棉花就是十斤重的被子,好几床的床单,若是有东西可以自动剥棉花籽,那老百姓咬咬牙都会买的。
    沈黎看到打谷机卖得不错,也就满意了。沈家村的打谷机自然是他送回去的,他爹年前回去过一趟,他的几个厂子,都出过乱子,可是没等问题发酵,制造问题的人就都被赶走了。所以送些有用的东西回村,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开春,沈黎接收到世子给他的一些植物的苗,他专门修了苗圃,把它们种下去。
    也不知道能种出个什么东西来。沈黎将一些看起来就是藤蔓类的植物用木棍将它们支起来。有些植物看起来奇形怪状的,也不知道是个啥。
    还有的,沈黎一眼就看出来是什么了,没想到世子居然能找到多肉。从信里看,这东西貌似是一个昆仑奴为了摆脱卖他的人牙子,遇到世子特地进献的。
    沈黎觉得多肉还挺可爱的,也好养。培育出来,想开花店的人可以找他要多肉种子,这东西长得可爱,应该有许多女子喜欢。
    还有的,估计就是些果树了。有些是沈黎听说过,但是不曾见过的树,比如奶果树。
    送过来的奶果树还是树苗,至少得种个十年才能吃到传说中的奶果。不过世子给他寄了一匣子奶果,吃着有点像奶味的枣子,但比枣子的果肉细腻,个头也比枣子大些。好吃确实好吃,就是据说这东西还得精细地照顾。
    他觉得自己接了个烫手芋头,这个树苗留在世子家里,然后每年世子给他一匣子奶果不香吗?世子在信里大方坦诚地说出自己以前天怒人怨的浪费行径。沈黎表示痛心疾首,这么好吃的果子,都不吃,不愧是你。
    他托人在沈家村种下奶果树,打消将这金贵树打包送回世子家的念头。世子说给自己的树苗是雄株,等养大了,可以把雄株带到京城,跟世子的雌株配合后培育小树苗。
    倒是和银杏树有些像,可惜,银杏树最后没有灭绝,这东西估计灭绝了。沈黎出于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的关怀,雇佣一位侍弄花草树木的好手照顾它。
    烟花三月,正是农忙时候。田埂上的耕牛被照顾地油光水滑,牛角都被洗得发亮。农人以为种地还是跟以前一样,人拉着曲辕犁耕种,没想到县令居然会以最便宜的价格给他们租用品相这样好的牛耕种。
    你家今年开荒了吗?
    那咋能不开荒?我家就三亩地,不开荒就得买粮,不然不够一年吃。
    要我说,买粮也好,价格都被沈县令订死了,价格波动不大。
    但是县令也说了,鼓励开耕荒地,不然灾年有钱也买不到粮。种不了这么多地也没事,雇人来种,多得是这样打短工的。
    别闲聊了,一个老人过来呵斥自家的两个晚辈,春雨贵如油,赶紧犁地,把田犁好,赶在下一场春雨之前把种子播种好。
    沈黎视察土地,没有发现恶意侵占农民土地的行径,就打道回府了。这年头的地主,总有那么一两个没有心肝的,这么多荒地不种,偏偏要抢占那些个农人侍弄好的田地,这不是欺负人吗?去年这时候,沈黎就办了这样的案子,一家五口居然就剩下两亩地,那还怎么活得下去?险些叫他们卖儿卖女,才不至于饿死。
    沈黎收到消息就立马把侵占土地的地头蛇拖出去示众鞭打,赔偿田地,还要给高额赔偿金。百姓们看到了,立马认识到这次的县令是个不怕事的,可以依靠。
    忙着春耕的时候,皇帝赏赐的诏书到了,还是满圣旨的溢美之词以及丰厚的赏赐。看着圣旨上的赏赐,沈黎觉得这一幕仿佛似曾相识
    作者有话要说:  咱们以后中午十二点更新吧,太晚了感觉对身体不好。我最近头晕目眩,还胸口发蒙,真的不能再熬夜了。感谢在20200331 00:19:52~20200401 11:47: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tcrie、俞夏未满、改革开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加肥猫 30瓶;突突 10瓶;缄默、嘿嘿嘿嘿嘿、美人虞、深渊、missa 5瓶;浮生止于梦 3瓶;琑:逍遥公子 2瓶;画黛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沈黎看着一帮燕回县的年轻人, 背着双肩背包, 穿着带拉链的连帽外套,骑着自行车在平坦的大街上骑行, 他不由得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如果忽略下身的衣裳,这帮人就是典型现代青年啊!
    沈大人好!他们在沈黎的面前恭敬地下了自行车问好,然后看到沈黎点头微笑, 他们就又结伴着继续蹬着自行车迅速往糖坊的方向骑行了。
    沈大人长得可真好看,就算沈大人没有现在这样厉害, 咱们县城的那些手中颇有资产的娘子们也会抢着嫁给沈大人的。唉, 怎么同样是人, 人家长得像名家画出来的仙人, 我长得像是不慎滴上去的墨点子呢?
    得了吧,还嫁给沈大人呢!那群女的快要上天了,估计会舍了大半家资叫沈大人入赘吧!一个少年人嘻嘻哈哈道。
    这话说的,有小娘子瞧上你, 舍了大半家资求娶你是你的造化哩!我就想嫁给一个这样的女子,以后我只需要在家里带带孩子,操持一下家务就好了。
    嘿嘿,你就做梦去吧, 当心沈大人叫你参加军训!
    一群少年骑在自行车上, 你追我赶,打打闹闹,叫沿途的行人看着不由得边摇头边含笑着看热闹。三年前, 这里还只有一条街道比较平坦,现在处处都是平坦的,街边还有洒水车洒水,叫尘土不会迷行人的眼睛。
    少年们去的地方是今年新开的糖坊,现在燕回县的人,对吃穿非常舍得。嫌弃羊奶味道淡了,就想加点蜂蜜或者红糖,白糖。他们开始向行商人订购各类糖,这东西虽然没有盐重要,但是隔段时间不吃点甜的东西还真是想的慌。
    大虎,你娘叫你买一斤糖吗?
    那个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名字叫大虎的少年回答道:一斤怎么够?我娘刚生产完,血气不足,当然得买五斤红糖,三斤白糖回去好好补补。红糖补血,白糖去燥,都是好东西,孕妇喝着很好。
    我看县令发的知识手册里面说,红糖补血的作用有限,补血最好吃动物肝脏。孕妇啥都要补,而且最好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发给你家的时候,你看了吗?
    大虎挠挠脑袋:这东西有用吗?我还没看,回家我去瞅瞅。
    随行的人都知道大虎不爱看书,沈县令每个月都会发行的知识手册,他都不想看,那些手册,他也没扔,全塞在木床的床柱子下面当垫子呢。
    虽说红糖补血效果有限,但是红糖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大家在喝完红糖后,觉得身上暖呼呼的,而且心情也会变得很好,饿得发慌的时候,一碗红糖水能迅速让肚子得到满足。农忙的时候,家里的女人也会煮点红糖鸡蛋给家里的男人吃,补充体力,营养也得到了保证。
    糖坊今年要给县里不少税收吧。沈来秋喜欢糖坊里做的白糖和水果硬糖。
    沈黎点点头:糖需求量大,税收肯定不会少的。
    这个糖坊的背后有沈黎和严文庆,沈黎来燕回县三年未到,却和每个人都有了利益牵扯。沈黎的这个塘坊,白糖和红糖是从南边低价收购回来的,严文庆专门负责进货。水果硬糖,奶糖,都是沈黎自己想办法做出来的,算是沈黎自己的方子。
    在糖坊里,沈黎占股百分之六十,严文庆百分之三十,县里所有的百姓占股百分之十。为何呢,因为沈黎推出了购买糖坊的糖票,手中持有的糖票越多,年底分红就越多。
    家里有点闲钱的,而且非常信任沈黎的百姓都会愿意出几百文钱投进去。这个年底,有没有分红他们还不知道,但是生意好是真的。
    沈黎说了,年底要将进账账本给每个投资者看,争取取得大家的信任。今年已经是他来到燕回县的第三年,看眼任期将满,等着下一任县令到来,他就能圆满退下来了。
    他将一切都铺垫好了,不出五年,燕回县说不定会接纳其他贫困的村落,然后扩大行政面积。它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县城,在人口和面积会越来越平衡,不至于十里地都看不到人烟。
    可是毕竟这五年每一年都很关键,最艰难的三年已经过去了,只要剩下的两年里,县城稳扎稳打,前途就是肉眼可见的光明了。
    燕回县的发展迅速,税收也很丰厚,不知道宣帝到底会派谁过来。人人都觉得这里是一块肥肉,杜仲现在可以投入使用了,朝廷里不少关注沈黎的人,都觉得沈黎花了那么多心思在杜仲树上,没想到任期一满,他就没有资格使用这批树,不由得有些同情他。
    沈黎不觉得自己需要被同情,他叹了口气,派谁过来他管不着,只希望新来的县令不要将他的心血毁了就成。
    不过对各大厂的投资商来说,新来的县令若是想分一杯羹好说,但是想直接废除沈黎留下的规矩,恐怕他们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官比民高一阶,可若是民不配合,官也是个光杆司令。沈黎并不想出现治下之民不听县令约束的现象,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跟新县令交接好,跟他讲明利弊,然后他才能放心离开,回吏部带着文书述职。
    可能人是禁不起念叨的,新县令上任的时间还没到,新县令就到了。沈黎看着熟悉的青衣长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林先生?原来您就是新县令啊!沈黎赶紧请自家的启蒙老师进县衙,快快进来,学生实在是惭愧,居然让老师自己跋涉到燕回县,没有在城门迎接。
    沈黎夜没办法,一来,林先生向来是低调的人,看他穿着一身儒生衣袍,别人也不知他是新任县令,他登记了出入证,就能进城了。
    二来,沈黎和林先生向来只有过年才通信,他知道先生在刻苦攻读,考科举,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贸然打扰。
    林文远高兴地拍拍沈黎的肩膀:你长这么高了!今年已经十五岁,到了及冠的时候了!看到燕回被你管理得这样好,你替老师我省下不少力气啊!
    沈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哪里就值得内敛的林先生这样夸奖?
    老师,晌午了,咱们入座吃饭,您也跟学生说说,您这几年过得怎样。遇见故人是高兴的,而且这个故人还认可自己对燕回县的一系列改造,这简直喜上加喜。
    余氏也特别高兴,这几天家里的几个人因为即将离开燕回县,要回乡了,收拾得心里酸酸的。黎儿更是担心燕回县的产业会被新县令折腾,毕竟根基没稳定下来。现在好了,像林先生这样品行好的人,大家都对他放心。
    沈黎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拿出上等的梨花白,给林先生倒了满满一碗酒。
    先生,多年不见,先生还是这样年轻。我还觉得您当日教我读书的事情发生在昨日呢,没想到转眼间已经六七年过去了。
    林文远跟沈黎对酌,是啊,当年还要多谢你,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想到继续读书,去参加科考。时也命也,若不是对科举失望,他也不会去母亲的老家教书。可是如果不去教书遇上沈黎,他也下不定决心破斧成舟地考科举。
    沈黎知道,当初林先生走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他还不知道原来自己对林先生的刺激这样大。
    林文远突然对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地方官员的沈黎道:所说你已经为官,可是作为你曾经的教书先生,还是要叮嘱一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读书,不过你一向是勤勉的,这点我很放心。
    沈黎有些惭愧,为了搞经济,他确实没有怎么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去书房了。不过他知道看书的重要性,一般不忙的时候,他会整日泡在书房里的。
    先生说得对,如今我读书确实有懈怠,实在是惭愧。
    林文远摇头:燕回县变成如今这个繁华的县城,可见你的心力都在这里,你辛苦了呢。等这次任职结束,你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一边看书,一边四处走访。
    很明显,林先生是真的很有水平的,在大昭,根本不会有人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话,但是林先生能凭着自己的经历告诉沈黎这个道理。
    沈黎点点头,继续说燕回的各种不足之处。
    我本想在燕回县多造书塾,可惜人才还是不够,到现在才造了四间大书塾,乡里许多百姓家里,许多仍然只愿意把孩子送到工坊去学手艺,学生劝不动,还是要靠着先生你继续劝学了。
    林文远舒朗地笑道:我以前就是开私塾的,这不必你说,我也会好好经营。
    沈黎笑笑:先生有所不知,我的书塾,和别处的不同,除了教典籍,还教导生活常识,手工,经济,算术
    林先生哑然:你啊你啊,还好接任的是我,不然可叫你坑到别人了!
    林先生不知道,沈黎接下来要交代他的事情,比建书塾还要复杂。
    大约分为经济,文化,政治等等几个方面。其中经济最难,有小农经济,市场经济,私营,还有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总之在接下来短短十几天内,沈黎都会对林先生进行知识补充,否则整个燕回县的发展路线,他是不会理解的。
    林先生看着沈黎的纯良的眼睛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由得愣怔一瞬。
    他还不知道,接下来,他就能感受到数学,经济这几个词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了。
    沈黎把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只等着温文尔雅的林先生为新知识头秃。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大家中午好~~感谢在20200401 11:47:12~20200402 11:5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佛渡青衣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蔻媺 20瓶;木墓、桂花糕 15瓶;琑:逍遥公子、依依然然 2瓶;浮生止于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树下梨花酒并收藏古代发家实录(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