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看范兄你的样子,估计升职有望啊!小弟我只能看着范兄你步步高升。等下朝,小弟会置办一桌好酒席,希望范兄你可千万赏脸,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十分钦佩范兄的才能!
其他官员不耐烦地听着他们在这里拉帮结派,在朝堂讨论酒席。这个范同,本事没有多少,可是背景是真的深厚。
范家是京城的老世家了,在前朝出过三位范皇后。范家的现任家主范昶如今已经有八十高龄,曾经做过前朝两任皇帝的老师,对大昭先皇也有半师之谊。这样一位老祖宗,现在还活着,他活着,就代表范家的份量和话语权没有任何改变。
铁打的世家,不是说着玩的。就大昭现在的宗室来说,还有些是与范家沾亲带故的。
所以,哪怕范同只是范家旁支的嫡系,许多没有背景的官员,也不想和范同闹得不愉快。范同倒是误打误撞办成过那么一两件事,这就成了他升阶的主要依据。
唉,长此下去,吾心冷矣。同为户部官吏的游寀,做的事情最多,还颇有成果。只是没有背景,人微言轻,纵然做了再多的事情,只要在朝中没有关系,陛下也没有机会关注。他有些厌倦在户部被顶头上司范同打压,遭同僚排挤的日子了。他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认可。等养老钱赚到,他家里还有些田产,他就辞官吧。
当年心怀天下的青年官吏,如今已经快要变成一个郁郁不得志,整天搬着砖头一样重的文书,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升官?别想了,陛下虽然是明君,可是对于三品以下的官员,根本不可能记得这样清楚的。
大朝会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拿出各地的府城的文书进行讨论,分析税收徭役的增减。然后,再叫各位大臣提出问题,皇帝身边的秘书团记录在册,然后交给尚书省,讨论再定。非尚书省的堂官,虽不参与问题解决的章程制定,却可以当堂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一项,才是职位变动。
范同快要急死了,他看着宣帝和诸位大臣讨论得十分火热,心里非常煎熬。
他们讨论的事情,范同从不参与。他有许多事情都搞不懂,在许多大事上,他真的是个草包,在他看来,什么民生,什么社稷,都不如他升官事大。
好了,今年,我又要提拔一些官员
范同心里一阵激动:来了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等明天可以多更点,晚安。感谢在20200407 00:13:02~20200408 00:00: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夜长洲 20瓶;墨墨、简简斜阳 10瓶;虎不虎撸、emmm 5瓶;浮生止于梦 3瓶;一只大柑、昕寧、画黛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游寀漫不经心地听陛下宣布结果, 心里还在想着什么时候辞职的事情。还有些官员,都已经麻木了。甚至时间长了,他们也会想, 是不是大昭的朝堂, 有他们和没有他们都是一样的。
他们这样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的官员, 对升职倒也不抱什么期望了,就希望大朝会后,自己的顶头上司可以是真正干实事的人。
以往的大朝会, 先前宣帝以及大臣们,都会因为某些事情争执得头破血流。但是这次, 宣帝一改常态,对参与朝政的大臣们和颜悦色,甚至有些提议,在范同看来,都没什么意义,可是宣帝的脸上还是笑呵呵的。
他不由得情绪高涨了几分,看来陛下今日心情极好,那说不准, 还能将官员们的俸禄提高一些......
......吏部田仲、吏部王皓、户部江潮、户部游寀。以上,都是我大昭的中流砥柱,在位多年,淡泊名利,本本分分, 这才是我们大昭的脊梁!朕理应对诸位的勤勉和能力提出嘉奖。众爱卿,朕能有你们这些能臣,才能在这大殿之上,安稳地听你们论策。具体担任的官职,由中书另行传达旨意,请诸位不要推辞,这是你们应得的。
游寀的表情从淡漠转变为惊讶,再到泪流满面,其中变化的不止有面部表情,内心更是五味陈杂,波澜顿生!十年了!他能活几个十年?他已经是不惑之年,如今再遇升迁,却还是像当年一样,激动得难以自制!闲置的物价被上位者擦拭着身上的灰尘,在这样的喜悦下,他不禁涌上一丝委屈和辛酸。熬过来了,终于熬过来了,熬过来,他就不会再想着辞官的事情了。
如果可以,他想等到皇帝不需要他了,他再识趣地辞官回乡。老当益壮,更何况他还未老!等他当了上官,像范同之流,别想有好日子过!
范同一愣,没了?就这?就这?我呢?
说要请他吃饭的官员在心里骂了一句晦气,搞了半天吹牛呢!亏他帮着范同这厮做了不少事情,全喂狗了!
只听宣帝话锋一转,至于有些德不配位的人,还是尽早给上述大臣腾位置比较好。我看地方官也比较缺,该让不知百姓之苦的,去体会一下边远地域那里的官员和百姓的苦楚和无奈。我看,西北,岭南地域,都缺人干实事。若是在那些地方还不出成果,那就自行辞官吧。
范同等一众靠着家里进宫里当官的人,不由得心虚起来。范同也不想着升官发财了,他真的害怕自己丢了家族的脸,被陛下丢到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后会被家族放弃。
如今只能靠着银钱补救了!可是今年吏部有许多新任官员,不知道会不会是田仲那样死板的人。
只需花个几百两,在人员里面动动手脚,也许能被贬谪到稍微富裕点的地方。一旦去了那穷苦之地,他就算是把那里的人卖了,也赚不到什么钱了!
现在掌管官册,管理升降人员名单的吏部官员是谁来着?以前是田仲,但是田仲升职了,再加上田仲此人为人死板,跟他关系素来不好,倒绝对不能求他帮忙。
而且他的任务会暂时交给下面一阶的官员,他需要探听一下,早做打算。
宣帝继续道:今年,大昭各地的税收,上缴情况良好,尤其是西北部的那些贫瘠之地,甚至还有些县城,将往年拖欠的赋税都交上来了。是谁的功劳,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诸位,在其位,谋其政,才是为官之道,愿诸位爱卿共勉。
......
沈黎不清楚朝堂上发生了什么,毕竟他现在还没有资格听大朝会。他将表格做出来,然后交给韩允,就不管剩下的事情了。
韩允叹了一声:这样好的法子,怎么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人能做出来呢。
田仲更是花了些银钱,请沈黎吃了一顿饭。他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这么多年了,他也记不清楚了,只是没想到沈黎却能将以前的官册都翻出来,替他整理出来。这次,虽然是沈黎的分内之事,他却不能不承情。不仅他要承这个情,所有升官的官员们,都应该有所表示。然而,沈黎这些年的生意,踩着世家可以容忍的线,愿意与他交好的,估计也就那么几个人罢了。
不过田仲虽然话不多,心里却是清楚的。沈黎与其他世家子弟走得比较远,陛下的心里应该十分满意。沈黎或许是无意的,如今与长公主殿下,世子殿下甚至荣王殿下都走得很近。所以就算有世家对沈黎有想法,沈黎也有底气拒绝。
他却不知道,沈黎最是头疼荣王殿下。这小豆丁,这么小一只,居然还封王,可见陛下对他的宠爱。要是呆在他沈黎身边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沈黎的错了。他最近一直缠着沈黎,要好吃的零食,闹得现在其他的豆丁公主们也跟着来讨食,雏鸟一般围着沈黎喳喳叫。
好在沈黎也有方法叫他们安静下来,不至于影响他办公。沈黎做了一大堆毛绒玩具,都是动物形状,什么狮子老虎熊猫,应有尽有。人物的玩偶他不想做,这东西做不好,还怪吓人的,而且容易被人发散思维,说他搞巫蛊。沈黎还做了些积木,乐高,画了几张迷宫地图叫几个十岁不到的公主自己慢慢玩。
皇子公主们都特别喜欢这些稀有的玩具,很快各处宫苑里的娘娘们都给了些表示,有金有玉,看着就知道是给家中女眷的。沈黎把这些东西带回去的时候,余氏吓了一跳。这可是宫里娘娘赏的!黎儿居然拿了这么多宫里的首饰出来,难道黎儿是在娘娘们的宫里当差吗?
沈黎哭笑不得地解释了由来,余氏却更不安了。
这只是做了几样玩具,哪里用得着这样的赏赐?折算下来,又能买一套宅子了。
沈来秋确实想买宅子,沈黎却道:买这里的宅子固然好,可是我们初来乍到,过于扎眼了。他现在在吏部,总是能感觉到四处都有人盯着他做事,也不知为何。
前些天更有个叫范同这么个二百五,想用三百两银子贿赂他,让他帮忙改一下被贬谪的地区。沈黎呵呵两声,从腰带里随便拿出一个荷包,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范同:......
这么有钱,你当什么官啊!捐点钱给前线的士兵,都能得个爵位了,虽然是最末等的,那也是爵位啊!
沈黎当然不止这点钱,他本想掏出一张五百两的,没想到先前装错了......不过问题不大,露了富,就是请了同僚喝了喝酒的事。
如今在世的皇子,差不多有五位。二皇子肃王,母族式微,早早就离开皇城开府。三皇子景王,受到陛下的器重,如今在兵部当值,母族势力是陛下一手提拔的,在各部都有李家的人任职,其母宜贵妃,生下三皇子后,她背后本来还处于末流世家的李家迅速崛起,陛下的爱重,叫宜贵妃成为后宫中除了皇后,地位最尊崇的人 。五皇子瑞王年纪已经不小了,外祖是砺锋军的元帅,他也无意朝堂,便一能开府,就随着外祖练兵去了。不过其母贤德妃却是不同意的,害怕瑞王出什么意外。八皇子庆王,其母的姑母,是先帝亲自封的县主,更不用说,八皇子的母族温氏一族,本身就是百年的世家。世家代表的往往是盘综在一起的势力。表面上,八皇子的助力和三皇子不相上下,但是论底蕴,还是八皇子更胜一筹。
沈黎得到这些消息,都是同同僚喝酒听到的。不过他不打算和已经成年的皇子有什么交集,荣王殿下不一样,他还小,可以带他玩玩。就当是排遣一下无聊的上班生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更新啦感谢在20200408 00:00:56~20200408 23:5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ztcri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枢 40瓶;初顏詩 20瓶;起名废 8瓶;爪子 6瓶;美女二分之一、羡羡、万 5瓶;不能偷懒 4瓶;依依然然、水晶石、浮生止于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从六月到八月,沈黎终于深刻地感受到了京都皇城里的官员生活是多么的痛苦。真的太热了!沈黎初来乍到, 虽然是正五品官, 可是司农寺下署的上林署中给清吏司送冰的内冰井覆史或许对沈黎有些意见,每次送给沈黎的冰都不够用。
大昭的京城内, 有两处冰井, 就是禁苑内的东冰井和西冰井。内冰井覆史不过是个九品小吏,可见上面有人要为难沈黎, 不过看在皇帝的面上,不敢太过分, 只得从这些细枝末节恶心沈黎。
他们料到沈黎不会因为没有冰用就去告他们的御状, 所以敢明目张胆克扣沈黎的冰。
送冰的小太监面对沈黎还是很心虚的,尽管沈黎接收到的冰比其他人都要少许多,可是沈黎从来不会迁怒于他。这让上林署的底层太监们松了一口气,他们也不想这样为难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为难的地方。
八月的天气, 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次送冰的小太监看着不过十二岁的样子,力气也小。那桶冰拎得撞撞跌跌的。沈黎皱眉,小太监吓得气都不敢喘了。他非常心虚,因为他是送冰太监里年纪最小, 最容易受欺负的那个, 所以得罪人的活, 容易挨打的活,署里都是直接派给他的。这桶冰在外边看起来是满的,其实下面全是鹅卵石, 上面浅浅一层才是冰。他力气小,送冰很慢,冰都快要化了他才能到,难怪沈大人生气了。
沈黎皱眉道:你为何不用小推车?用推车送过来,不是省力气些吗?小孩子这样用力气,可对身体不好。
小太监连忙跪在地上,大人莫要生气,我们署里的推车,当然轮不到奴......下次奴一定送得快些,好让大人早些用到冰。他瑟瑟发抖,瘦弱的身体,枯黄的头发,把他衬得年级更小了。
沈黎不适应宫廷里下人们跪来跪去的,只是这里毕竟是宫里,像这样的小太监,如果被人抓到错处,会死得很惨,所以,他要跪,就只能看着他跪。
沈黎到底递了一张帕子给这小孩,别跪了,起来。这边的冰,我不要了。这里的鹅卵石干净吗?
那小孩忙道:干净的!大人,小的怕大人闻见鹅卵石有水的腥气,就用毛刷子刷过三遍,还用滚水烫过,才敢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将鹅卵石放进去!
沈黎笑笑,那你等着我。
这么点冰,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实在是杯水车薪,不过好在冰井中的冰是干净的,桶和鹅卵石也是干净的,他今天自带了奶昔和番茄,做个冰镇番茄奶昔,给这个没尝过什么甜味的小太监分一点。
番茄剥皮,然后和奶昔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看着有些红彤彤的。奶昔提前放了些糖,番茄的酸味,奶昔的甜味和奶味,成功中和在一起,加上碾碎的冰后,口感又有些脆脆的,沙沙的,这样的番茄奶昔真是味道和口感都一级棒的饮料。
沈黎将凉凉的,透着好看的红色的番茄奶昔递到小太监面前。
尝尝吧,消消暑。快点喝吧,再不喝,荣王殿下来了,你可就啥也没了。
小太监忙了半天,身上都汗湿了,这天气热得仿佛要将他彻底蒸干了。他房间里的水,被同铺的那个大太监喝完了。他今天连烧水的时间都没有,他知道他不该喝这杯一看就知道特别香甜的冷饮。
可是沈大人,给他擦汗,还给他倒奶喝,这叫他想起还没进宫前,家里有个哥哥。那个哥哥对他很好,每次在外做工,都给他带好吃的,过年还给他买新衣服。
他那时还有爹娘,只是后来好景不长,爹娘相继得病去世了,他跟着哥哥相依为命。哥哥在码头搬东西,被歹人打断了腿,如果不就医,可能就没命了。
他家没有钱,他哥存的那点钱,还不够寻个好大夫。
于是他就把自己卖到宫里了,没想到他以前说要赚钱给哥哥买衣服,居然是用这种方式赚的。
一贯钱,还是当时买他的太监仁慈,多给了他许多。镇上的杨大夫认识他家,收了钱,答应给他哥治病,他才了无牵挂地进宫了。
宫门深如海,他入宫三年,都找不到联系他哥的办法。不过没关系,他哥若是还活着,只等着他三十岁被放出去就好了。他还能见到哥哥。
恋耽美
其他官员不耐烦地听着他们在这里拉帮结派,在朝堂讨论酒席。这个范同,本事没有多少,可是背景是真的深厚。
范家是京城的老世家了,在前朝出过三位范皇后。范家的现任家主范昶如今已经有八十高龄,曾经做过前朝两任皇帝的老师,对大昭先皇也有半师之谊。这样一位老祖宗,现在还活着,他活着,就代表范家的份量和话语权没有任何改变。
铁打的世家,不是说着玩的。就大昭现在的宗室来说,还有些是与范家沾亲带故的。
所以,哪怕范同只是范家旁支的嫡系,许多没有背景的官员,也不想和范同闹得不愉快。范同倒是误打误撞办成过那么一两件事,这就成了他升阶的主要依据。
唉,长此下去,吾心冷矣。同为户部官吏的游寀,做的事情最多,还颇有成果。只是没有背景,人微言轻,纵然做了再多的事情,只要在朝中没有关系,陛下也没有机会关注。他有些厌倦在户部被顶头上司范同打压,遭同僚排挤的日子了。他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认可。等养老钱赚到,他家里还有些田产,他就辞官吧。
当年心怀天下的青年官吏,如今已经快要变成一个郁郁不得志,整天搬着砖头一样重的文书,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升官?别想了,陛下虽然是明君,可是对于三品以下的官员,根本不可能记得这样清楚的。
大朝会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拿出各地的府城的文书进行讨论,分析税收徭役的增减。然后,再叫各位大臣提出问题,皇帝身边的秘书团记录在册,然后交给尚书省,讨论再定。非尚书省的堂官,虽不参与问题解决的章程制定,却可以当堂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一项,才是职位变动。
范同快要急死了,他看着宣帝和诸位大臣讨论得十分火热,心里非常煎熬。
他们讨论的事情,范同从不参与。他有许多事情都搞不懂,在许多大事上,他真的是个草包,在他看来,什么民生,什么社稷,都不如他升官事大。
好了,今年,我又要提拔一些官员
范同心里一阵激动:来了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等明天可以多更点,晚安。感谢在20200407 00:13:02~20200408 00:00: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夜长洲 20瓶;墨墨、简简斜阳 10瓶;虎不虎撸、emmm 5瓶;浮生止于梦 3瓶;一只大柑、昕寧、画黛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游寀漫不经心地听陛下宣布结果, 心里还在想着什么时候辞职的事情。还有些官员,都已经麻木了。甚至时间长了,他们也会想, 是不是大昭的朝堂, 有他们和没有他们都是一样的。
他们这样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的官员, 对升职倒也不抱什么期望了,就希望大朝会后,自己的顶头上司可以是真正干实事的人。
以往的大朝会, 先前宣帝以及大臣们,都会因为某些事情争执得头破血流。但是这次, 宣帝一改常态,对参与朝政的大臣们和颜悦色,甚至有些提议,在范同看来,都没什么意义,可是宣帝的脸上还是笑呵呵的。
他不由得情绪高涨了几分,看来陛下今日心情极好,那说不准, 还能将官员们的俸禄提高一些......
......吏部田仲、吏部王皓、户部江潮、户部游寀。以上,都是我大昭的中流砥柱,在位多年,淡泊名利,本本分分, 这才是我们大昭的脊梁!朕理应对诸位的勤勉和能力提出嘉奖。众爱卿,朕能有你们这些能臣,才能在这大殿之上,安稳地听你们论策。具体担任的官职,由中书另行传达旨意,请诸位不要推辞,这是你们应得的。
游寀的表情从淡漠转变为惊讶,再到泪流满面,其中变化的不止有面部表情,内心更是五味陈杂,波澜顿生!十年了!他能活几个十年?他已经是不惑之年,如今再遇升迁,却还是像当年一样,激动得难以自制!闲置的物价被上位者擦拭着身上的灰尘,在这样的喜悦下,他不禁涌上一丝委屈和辛酸。熬过来了,终于熬过来了,熬过来,他就不会再想着辞官的事情了。
如果可以,他想等到皇帝不需要他了,他再识趣地辞官回乡。老当益壮,更何况他还未老!等他当了上官,像范同之流,别想有好日子过!
范同一愣,没了?就这?就这?我呢?
说要请他吃饭的官员在心里骂了一句晦气,搞了半天吹牛呢!亏他帮着范同这厮做了不少事情,全喂狗了!
只听宣帝话锋一转,至于有些德不配位的人,还是尽早给上述大臣腾位置比较好。我看地方官也比较缺,该让不知百姓之苦的,去体会一下边远地域那里的官员和百姓的苦楚和无奈。我看,西北,岭南地域,都缺人干实事。若是在那些地方还不出成果,那就自行辞官吧。
范同等一众靠着家里进宫里当官的人,不由得心虚起来。范同也不想着升官发财了,他真的害怕自己丢了家族的脸,被陛下丢到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后会被家族放弃。
如今只能靠着银钱补救了!可是今年吏部有许多新任官员,不知道会不会是田仲那样死板的人。
只需花个几百两,在人员里面动动手脚,也许能被贬谪到稍微富裕点的地方。一旦去了那穷苦之地,他就算是把那里的人卖了,也赚不到什么钱了!
现在掌管官册,管理升降人员名单的吏部官员是谁来着?以前是田仲,但是田仲升职了,再加上田仲此人为人死板,跟他关系素来不好,倒绝对不能求他帮忙。
而且他的任务会暂时交给下面一阶的官员,他需要探听一下,早做打算。
宣帝继续道:今年,大昭各地的税收,上缴情况良好,尤其是西北部的那些贫瘠之地,甚至还有些县城,将往年拖欠的赋税都交上来了。是谁的功劳,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诸位,在其位,谋其政,才是为官之道,愿诸位爱卿共勉。
......
沈黎不清楚朝堂上发生了什么,毕竟他现在还没有资格听大朝会。他将表格做出来,然后交给韩允,就不管剩下的事情了。
韩允叹了一声:这样好的法子,怎么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人能做出来呢。
田仲更是花了些银钱,请沈黎吃了一顿饭。他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这么多年了,他也记不清楚了,只是没想到沈黎却能将以前的官册都翻出来,替他整理出来。这次,虽然是沈黎的分内之事,他却不能不承情。不仅他要承这个情,所有升官的官员们,都应该有所表示。然而,沈黎这些年的生意,踩着世家可以容忍的线,愿意与他交好的,估计也就那么几个人罢了。
不过田仲虽然话不多,心里却是清楚的。沈黎与其他世家子弟走得比较远,陛下的心里应该十分满意。沈黎或许是无意的,如今与长公主殿下,世子殿下甚至荣王殿下都走得很近。所以就算有世家对沈黎有想法,沈黎也有底气拒绝。
他却不知道,沈黎最是头疼荣王殿下。这小豆丁,这么小一只,居然还封王,可见陛下对他的宠爱。要是呆在他沈黎身边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沈黎的错了。他最近一直缠着沈黎,要好吃的零食,闹得现在其他的豆丁公主们也跟着来讨食,雏鸟一般围着沈黎喳喳叫。
好在沈黎也有方法叫他们安静下来,不至于影响他办公。沈黎做了一大堆毛绒玩具,都是动物形状,什么狮子老虎熊猫,应有尽有。人物的玩偶他不想做,这东西做不好,还怪吓人的,而且容易被人发散思维,说他搞巫蛊。沈黎还做了些积木,乐高,画了几张迷宫地图叫几个十岁不到的公主自己慢慢玩。
皇子公主们都特别喜欢这些稀有的玩具,很快各处宫苑里的娘娘们都给了些表示,有金有玉,看着就知道是给家中女眷的。沈黎把这些东西带回去的时候,余氏吓了一跳。这可是宫里娘娘赏的!黎儿居然拿了这么多宫里的首饰出来,难道黎儿是在娘娘们的宫里当差吗?
沈黎哭笑不得地解释了由来,余氏却更不安了。
这只是做了几样玩具,哪里用得着这样的赏赐?折算下来,又能买一套宅子了。
沈来秋确实想买宅子,沈黎却道:买这里的宅子固然好,可是我们初来乍到,过于扎眼了。他现在在吏部,总是能感觉到四处都有人盯着他做事,也不知为何。
前些天更有个叫范同这么个二百五,想用三百两银子贿赂他,让他帮忙改一下被贬谪的地区。沈黎呵呵两声,从腰带里随便拿出一个荷包,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范同:......
这么有钱,你当什么官啊!捐点钱给前线的士兵,都能得个爵位了,虽然是最末等的,那也是爵位啊!
沈黎当然不止这点钱,他本想掏出一张五百两的,没想到先前装错了......不过问题不大,露了富,就是请了同僚喝了喝酒的事。
如今在世的皇子,差不多有五位。二皇子肃王,母族式微,早早就离开皇城开府。三皇子景王,受到陛下的器重,如今在兵部当值,母族势力是陛下一手提拔的,在各部都有李家的人任职,其母宜贵妃,生下三皇子后,她背后本来还处于末流世家的李家迅速崛起,陛下的爱重,叫宜贵妃成为后宫中除了皇后,地位最尊崇的人 。五皇子瑞王年纪已经不小了,外祖是砺锋军的元帅,他也无意朝堂,便一能开府,就随着外祖练兵去了。不过其母贤德妃却是不同意的,害怕瑞王出什么意外。八皇子庆王,其母的姑母,是先帝亲自封的县主,更不用说,八皇子的母族温氏一族,本身就是百年的世家。世家代表的往往是盘综在一起的势力。表面上,八皇子的助力和三皇子不相上下,但是论底蕴,还是八皇子更胜一筹。
沈黎得到这些消息,都是同同僚喝酒听到的。不过他不打算和已经成年的皇子有什么交集,荣王殿下不一样,他还小,可以带他玩玩。就当是排遣一下无聊的上班生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更新啦感谢在20200408 00:00:56~20200408 23:5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ztcri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枢 40瓶;初顏詩 20瓶;起名废 8瓶;爪子 6瓶;美女二分之一、羡羡、万 5瓶;不能偷懒 4瓶;依依然然、水晶石、浮生止于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从六月到八月,沈黎终于深刻地感受到了京都皇城里的官员生活是多么的痛苦。真的太热了!沈黎初来乍到, 虽然是正五品官, 可是司农寺下署的上林署中给清吏司送冰的内冰井覆史或许对沈黎有些意见,每次送给沈黎的冰都不够用。
大昭的京城内, 有两处冰井, 就是禁苑内的东冰井和西冰井。内冰井覆史不过是个九品小吏,可见上面有人要为难沈黎, 不过看在皇帝的面上,不敢太过分, 只得从这些细枝末节恶心沈黎。
他们料到沈黎不会因为没有冰用就去告他们的御状, 所以敢明目张胆克扣沈黎的冰。
送冰的小太监面对沈黎还是很心虚的,尽管沈黎接收到的冰比其他人都要少许多,可是沈黎从来不会迁怒于他。这让上林署的底层太监们松了一口气,他们也不想这样为难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为难的地方。
八月的天气, 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次送冰的小太监看着不过十二岁的样子,力气也小。那桶冰拎得撞撞跌跌的。沈黎皱眉,小太监吓得气都不敢喘了。他非常心虚,因为他是送冰太监里年纪最小, 最容易受欺负的那个, 所以得罪人的活, 容易挨打的活,署里都是直接派给他的。这桶冰在外边看起来是满的,其实下面全是鹅卵石, 上面浅浅一层才是冰。他力气小,送冰很慢,冰都快要化了他才能到,难怪沈大人生气了。
沈黎皱眉道:你为何不用小推车?用推车送过来,不是省力气些吗?小孩子这样用力气,可对身体不好。
小太监连忙跪在地上,大人莫要生气,我们署里的推车,当然轮不到奴......下次奴一定送得快些,好让大人早些用到冰。他瑟瑟发抖,瘦弱的身体,枯黄的头发,把他衬得年级更小了。
沈黎不适应宫廷里下人们跪来跪去的,只是这里毕竟是宫里,像这样的小太监,如果被人抓到错处,会死得很惨,所以,他要跪,就只能看着他跪。
沈黎到底递了一张帕子给这小孩,别跪了,起来。这边的冰,我不要了。这里的鹅卵石干净吗?
那小孩忙道:干净的!大人,小的怕大人闻见鹅卵石有水的腥气,就用毛刷子刷过三遍,还用滚水烫过,才敢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将鹅卵石放进去!
沈黎笑笑,那你等着我。
这么点冰,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实在是杯水车薪,不过好在冰井中的冰是干净的,桶和鹅卵石也是干净的,他今天自带了奶昔和番茄,做个冰镇番茄奶昔,给这个没尝过什么甜味的小太监分一点。
番茄剥皮,然后和奶昔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看着有些红彤彤的。奶昔提前放了些糖,番茄的酸味,奶昔的甜味和奶味,成功中和在一起,加上碾碎的冰后,口感又有些脆脆的,沙沙的,这样的番茄奶昔真是味道和口感都一级棒的饮料。
沈黎将凉凉的,透着好看的红色的番茄奶昔递到小太监面前。
尝尝吧,消消暑。快点喝吧,再不喝,荣王殿下来了,你可就啥也没了。
小太监忙了半天,身上都汗湿了,这天气热得仿佛要将他彻底蒸干了。他房间里的水,被同铺的那个大太监喝完了。他今天连烧水的时间都没有,他知道他不该喝这杯一看就知道特别香甜的冷饮。
可是沈大人,给他擦汗,还给他倒奶喝,这叫他想起还没进宫前,家里有个哥哥。那个哥哥对他很好,每次在外做工,都给他带好吃的,过年还给他买新衣服。
他那时还有爹娘,只是后来好景不长,爹娘相继得病去世了,他跟着哥哥相依为命。哥哥在码头搬东西,被歹人打断了腿,如果不就医,可能就没命了。
他家没有钱,他哥存的那点钱,还不够寻个好大夫。
于是他就把自己卖到宫里了,没想到他以前说要赚钱给哥哥买衣服,居然是用这种方式赚的。
一贯钱,还是当时买他的太监仁慈,多给了他许多。镇上的杨大夫认识他家,收了钱,答应给他哥治病,他才了无牵挂地进宫了。
宫门深如海,他入宫三年,都找不到联系他哥的办法。不过没关系,他哥若是还活着,只等着他三十岁被放出去就好了。他还能见到哥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