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谦的建议是,更换起跑发力腿。
    当时,林卫文在听到苏谦的建议后非常惊讶,因为邵若轩当初的发力腿就不是目前的发力腿,是在他的建议之下,邵若轩同意并做出的调整。
    当初在正式地对邵若轩进行技术调整之前,林卫文是对邵若轩做过相关测试的,他是在测试确定了邵若轩右腿爆发力较强之后,才和邵若轩商量确定了对他进行发力腿的调整变动。
    这一次,苏谦比上回简单谈话的时候准备的资料要更多,他的资料都存在了游云的平板电脑上,上面有国家队的技术组人员帮助苏谦做的一个邵若轩的动态分解视频,这个动态分解视频上,有单独的荧光小人做为特别的标注,通过荧光小人的步态可以发现,邵若轩早期在起跑时,虽然整体技术都较为粗糙,但是并没有起跑阶段身体晃动的问题。
    而在邵若轩更换了发力腿之后,起跑阶段的身体晃动就出现了。
    只不过在最初进行技术调整时,他的整体技术都还很粗糙,这个身体晃动看起来就是他整体技术粗糙,又或者是更换发力腿之后还没调整好的表现之一而已,并不怎么引人瞩目。
    但是随着邵若轩的技术不断地调整改进,通过肉眼已经很难看到他身体的晃动了,但是透过这个荧光火柴小人的骨骼捆绑以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邵若轩哪怕在技术已经相对稳定之后,也仍旧还是有类似的情况出,只不过这个情况对比当年有了明显的改进。
    最为清晰的是,邵若轩在起步的那一瞬间,身体都会有一个晃动偏移,然后迅速地被控制修正回来。
    林卫文原本在和邵若轩的复盘之中,也有跟邵若轩讨论过他起跑身体有一个角度偏移的问题,他们也都认为,这是更换发力腿之后带来的一个连带的影响,但是他们通过多方面的训练,都只是尽量减少了他的偏移,却无法彻底避免。
    看到这里,林卫文眉头微微一皱,终于想起了什么,他问邵若轩:若轩,你在调整发力腿之后,为了控制身体晃动的这个问题吧,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控制在弯道上的技术完美表现,是不是需要投入很大的控制精力?
    邵若轩也皱了皱眉头,他原本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头承认道:是。
    听到他的这个是,林卫文默默闭上了眼,然后沉沉地摇了摇头终究还是他的过错。
    更换发力腿,这是一个相当具有危险性的技术调整,只不过当初邵若轩的整体技术都很粗糙,在这种基准前提下,他又认为已经给邵若轩做了相应的力量测试,确实是邵若轩的右腿力量要比左腿强,他这才下定决心给邵若轩更换的发力腿。
    包括更换发力腿之后,邵若轩起步发力时候的身体偏移晃动,那时候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事实上邵若轩为了控制起步时候的晃动,花费了太多的控制力,而同时也有他们过分注重技术动作的维持等等的问题,让邵若轩在跑动过程中其实也分散了注意力。
    长期以来,他们在训练中已经养成了对技术的高度关注,以至于邵若轩自己也没有发现,他在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与完美的技术表现上,已经矫枉过正。
    也没有发现,更换了发力腿之后,那种对额外的身体本能的晃动的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
    多种影响之下,哪怕他的技术已经有了调整校正,最终带来的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还因为这种技术上的调整,出现了不少后续的问题。
    可以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不论他再怎么训练,除非他彻底克服身体天然的本能,否则成绩上很难再有进展。
    苏谦所提出的这个更改发力腿,就是让邵若轩回到更自然的发力状态下,同时卸下对不必要的身体晃动的控制,让他整个人的跑动技术也可以回归到更加自然放松的感觉之中。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苏谦的资料上还有一些细节的改动,但是最大的变动就是如此。
    在看完苏谦准备的一系列资料之后,林卫文再度郑重地对苏谦道了一声谢,然后又转头对邵若轩愧疚地道:若轩,终究还是我耽误了你
    对于林卫文的歉意,邵若轩摇了摇头:教练,你已经帮了我很多,我的很多技术,如果不是你帮我一点点纠正,我是改不过来的。
    他认真而笃定地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这一次,彻底改好就好。
    说着,邵若轩也看向了苏谦,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小谦,多谢你,又一次救了我。
    第246章
    虽然邵若轩当前这个发力腿的调整是花费了长达一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一项技术调整,但是错了就是错了。
    邵若轩在和林卫文确认过左右发力腿确实是影响到他整体跑动控制的关键问题之后,果断同意了再次将左右发力腿调整为最初的左腿发力先迈右腿的最本能的原始模式。
    只不过,虽然这确实是邵若轩最本能的发力模式与起跑动作,但是经过这三年时间的变更调整,后天调整的发力模式早已经替代了他曾经的本能动作。
    就像是现在再让邵若轩恢复他曾经那种基本依靠本能的跑法已经不可能一样,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当前这种右腿发力左腿迈出第一步的模式,这种步伐已经成为了经过长期训练重新刻进他身体的新的本能,这一次的调整,丝毫不会比他曾经的那种调整要来得简单。
    没关系,既然问题已经找到,那只要克服问题就好了。
    邵若轩非常地坦然冷静,他眼里甚至还有着喜悦的意思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和他教练林卫文两人找过了各种方面的可能性,但是就是无法有一个笃定的结果。
    叫他来说,比起那种不知道错误在何方的完全陷入在困境之中的囚徒感,现在这种知道了可以努力的方向的感觉,要好上太多了。
    哪怕知道曾经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错误,但也比不知道该如何去努力要强得多。
    林卫文虽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也是个老好人模样,但是搞体育竞技的,不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如果没有一股子的韧劲儿和狠劲儿,那是绝对走不到绝大多数人之上的。
    在确定了是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虽然林卫文也对这种错误感到非常的懊恼,但他也同样非常果决,当机立断就做出了配合邵若轩再次调整的决定。
    邵若轩的调整方向确定之后,有林卫文负责整体方案的调整,苏谦这里也并不需要介入太多,事实上,有关于邵若轩的整体细节调整的建议,苏谦也已经整合在之前视频和一系列资料中交到了林卫文的手中。
    林卫文也是在进入国家队之后,才知道,苏谦居然早已经是国家队的编外教练组成员了,但是看着苏谦所给到的邵若轩训练相关的建议和方案,林卫文也是心服口服。
    苏谦那头,在跟林卫文沟通完邵若轩的训练调整方案之后,他丝毫没有贪功继续停留的意思,跟林卫文邵若轩两人打过招呼之后,就又回到了他自己的训练区域开始进行他更精细化的调整与训练。
    伴随着受到选召的试训选手们的进队,之前的世锦赛热度也逐渐褪去,网络上关于国家队选拔试训选手的讨论也逐渐淡去。
    国内部分,除了部分青少年赛事和业余赛事还在进行之外,整体的职业赛事已经全部落幕。
    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国家队内都维持着平静的训练节奏,当然,这种训练节奏,平静之中其实仍旧带着一股子的紧张和压力。
    田径国家队训练基地中,已经在各个室内外的训练场地中挂上了巴黎奥运的倒计时标志,除了奥运倒计时的标志之外,许多公共区域都挂上了诸如奋战XX天,冲刺奥运资格之类的标语。
    另外,还有许多诸如把稳心态,勇争上游、堂堂正正,做最干净的田径人之类的口号。
    而在试训选手所在的区域,虽然这类口号比较少,但反而又给他们带去了更多的紧张感因为他们还不是国家队正式的选手,所以他们的目标和其他正选选手们不一样,正选选手的目标是冲刺奥运资格或在奥运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他们的目标则是给出更好的表现,先得到留在国家队的资格。
    这种目标上的区分和不同,其实也给不少的试训选手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而就正选选手这里来说。
    当前,就国家队内的短跑组来说,已经明确拿到了明年巴黎奥运入场资格的选手,男队这里就是冼望星、苏谦两人,而两人之中,明显还是苏谦身上所肩负的担子比较重一点。
    毕竟身兼100米、200米这两个单项,另外还有4X100米这个团体项目,哪怕苏谦已经放弃了400米的参赛资格,剩下的这3个项目,每一个也都可以说是一个重压。
    因为苏谦在此前的世锦赛上,已经在这3个项目上惊艳过无数人,观众们对他的期待已经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如果苏谦不能保持曾经的成绩,只怕都会叫不少人对他的表现感到失望。
    所以,接下来的这个冬训周期乃至于奥运周期,苏谦身上的担子势必会比世锦赛之前要重得多。
    有一句话说得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哪怕苏谦转过年也才是18岁的年纪,但是在他已经国内称王的情况下,他必然无法逃避来自于王冠之中的重量。
    国家队这里,邢远志曾经和游云避开苏谦长谈过,要求游云务必要随时注意好苏谦的心态问题,防止苏谦在奥运年这个关键的阶段因为重压而出现状态崩盘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哪怕是其它项目上已经得到过奥运金牌的选手,在这个阶段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心态上的紧绷而出现一些状态、成绩上的起伏。
    用邢远志的话来说,出现起伏没问题,怕的就是找不到出现起伏的原因或者看不到选手身上的这些压力,最终让选手倒在无意义的地方。
    关于邢远志所说的压力,游云显然有着足够的经验和共同的感受。
    这些天来,游云也确实在认真地盯着苏谦的表现,不过越是盯着,游云就越是觉得,哪怕是在所有的大心脏运动员中,苏谦也必然是其中最顶尖的一个。
    他热爱短跑、追求胜利、渴望超越,能够为了这些目标一遍又一遍打磨自己的技术,他的学习能力出众,甚至思考能力也顶尖。
    在拥有这些优点的前提下,他仍旧保持着爽朗自信和坚定。
    当站在场边看着苏谦的训练时,游云也时常会感慨,他何其有幸,在执教生涯遇到的第一个选手,就是苏谦。
    这段时间以来,各家联合拍摄奥运冲刺纪录片的媒体都跟在国家队中,他们有各个不同的分组,分别在拍摄策划案中的一些重点选手。
    其中就有负责跟拍苏谦这里的一组工作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最初因为知道自己分派到拍摄苏谦,所以还特别在网络上都把苏谦相关的各种资料先看了一遍,看过了之后也关注了苏谦的微博还有INS以及田径王国的直播间什么的,先从全方位了解了一遍苏谦。
    在他们看来,苏谦毫无疑问是个国内绝无仅有的顶尖天才选手甚至换句话说,以苏谦100米、200米、400米三项U18世界纪录在手的实力,说他就是全世界范围U18年龄层中绝无仅有的天才,都不为过。
    他们原以为,负责跟拍苏谦的日常,应该会挺有趣的,毕竟苏谦在微博上以及在日常的各种比赛表现中,看起来都充满了活力,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梗的小孩儿。
    结果接连一个月的时间跟拍下来,跟拍的工作人员就先傻了眼。
    一个月的跟拍时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除了训练就是训练,然后是跟教练之间的技术探讨,然后就是Q大教授的远程视频授课和相应的学习任务。
    就在这一个月的训练期间,苏谦居然还真的硬生生挤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复习完成,并且通过了一次远程考试,顺利地达到了各科及格的标准。
    负责跟拍的编导在看到苏谦顺利通过考试之后,也有点目瞪口呆,他记得苏谦一贯以来好像都说自己成绩不太好的样子。
    结果苏谦也非常迷茫:我只是勉强考到及格,这还不是成绩不太好吗?
    编导的脑袋上缓缓飘出了一个问号:他说得好像很对,但是又好像确实有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整整一个月的跟拍下来,编导觉得自己这不是在跟拍奥运会的赛前纪录片,而是在给田径国家队提供苏谦的训练录制素材。
    分明是枯燥得不得了的训练,苏谦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一声不吭,丝毫都没有介意过自己的训练是不是重复性太高又或者太累了。
    一整天下来,算上训练和学习,真正能给苏谦算得上是个人休闲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他们也跟跟拍其他选手的组别打听过,其它组别的被跟拍选手,在休闲时间的时候,会上网冲冲浪,或者玩玩游戏什么的,还有的会聚在一起玩玩桌游放松一下心情。
    结果呢,看起来最活泼最活力四射的苏谦,他在他有限的休闲时间里居然在看比赛!!!
    跟拍的组员原本还在私底下猜想,苏谦这到底是不是面子工程?结果拍了一个月下来,他们算是彻彻底底地了解到了,这根本不可能是面子工程。
    有谁能够在勉强自己看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兴致勃勃的?
    跟拍的编导问苏谦这就是你的休闲项目?
    苏谦还非常快乐地点头表示没有错。
    他不仅看比赛,还会自己记录对手的技术特点,写一些自己对对手的点评,另外负责纪录片跟拍的工作人员发现,苏谦不仅是上INS,还会上一些纯英文的网站,下载各种与田径相关的技术论文进行研究。
    当负责跟拍苏谦的编导发现苏谦读得津津有味的那篇论文,拆开各个单词他都认识,放到一起看得他晕头转向之后,彻底地对苏谦学渣的这个身份产生了怀疑。
    可以流畅毫无障碍地阅读大部头的纯英文学术论文的学渣?
    把研读论文顺便根据论文在纯英文论坛上跟人做各种衍生讨论的学渣?
    这负责跟拍的编导有一瞬间觉得,跟苏谦相比,自己才比较像是学渣的样子()。
    等陆续拍完一个月的素材之后,虽说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感慨和吐槽,但是负责跟拍苏谦的这一组工作人员,确实是从心底里对苏谦感受到了由衷的钦佩。
    一个职业运动员,不仅热爱自己的项目,能够在训练中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在枯燥乏味又辛苦的训练中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而且在训练之外,也把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和自身项目相关的提升拓展中。
    哪怕是在国家队中曾经被成为苦行僧的冼望星,他所做的也就不过如此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竞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亡灵大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亡灵大菜菜并收藏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竞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