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二合一海胆盛宴后
    于归洋刚把小猪章鱼放下,池渊就把它捡了起来,递给了他。
    别这样啊,不然他真的会吃掉的!
    长得可爱难道就不能吃了吗?不,照样能吃。
    只是他现在不想吃罢了。
    嘴硬心软的小人鱼把小猪章鱼放生了。
    结果池渊又给抓回来。
    于归洋无奈地看向他,好想告诉人鱼大哥别捡了,养不活的。
    池渊的眼底带着几分困惑,他分明看出小人鱼很喜欢这只小章鱼,为什么不肯要呢?
    单纯的人鱼并不能理解于归洋复杂的心思,在他看来,喜欢的东西就应该留在身边。
    就比如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放弃小人鱼。
    于归洋只好接过小猪章鱼。
    他现在的心情,就像是自己家的小孩想买地摊上染了色的小鸭子,明知道它养不活,但为了孩子开心,还是得花钱买下。
    能怎么办?
    宠着呗。
    懵懵懂懂的小猪章鱼静静躺在于归洋手里,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它的构造实在是太过于简单,简单到了可能什么叫逃跑都不知道。
    众所周知,章鱼的智商很高,它们的神经系统较为完善,甚至有着不错的记忆力。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章鱼放在一个封闭的罐头里,它会自己把罐头盖扭开,然后钻出去。
    许多种类的章鱼都会寻找掩体,把自己隐藏起来,好让天敌找不到它们。
    但小猪章鱼却没有这些本领。
    究其原因,是它体内的主脑和副脑系统不健全,类似人类中的智力低下者,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于归洋心想,小猪章鱼之所以珍稀,恐怕和它们不太聪明脱不了干系。
    像这样他勾勾手就乖乖跟着走了,万一他别有所图怎么办?
    真叫人鱼头大。
    话说回来,笨乎乎的小猪章鱼如果任由它留在这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其他海洋生物的腹中餐。
    还不如把它带走。
    能活就养着,万一养死了,他也能尝尝小猪章鱼的滋味。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
    想通了的于归洋,决定把小猪章鱼也带走。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猪章鱼那圆滚滚的身材十分不利于携带。
    它不像小飞象章鱼那样可以趴在他的头上或者肩膀上,那看着就像是摆设的卷毛触角起不到丝毫固定的作用。
    总不能把它压扁了带走吧?
    也不是不行,可以,但不道德。
    只能拿着了。
    于归洋试着单手拿住小猪章鱼。
    他张开五指,巴掌大的小猪章鱼正好可以被他的五指山包住,拿捏!
    就是这小家伙也太软了,他总是忍不住想捏一捏。
    许是为了照顾家里新添的成员,池渊这次领的路没有超过水下两百米。
    他们前进的路线远离海岸,四面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洋,看不见丝毫土壤。
    自然也不会受到水下监控器的侵扰。
    但在大洋中间遨游也并非全然安全,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一艘吃□□的货轮从他们的头顶上方呼啸而过。
    尽管他们跟货轮的实际距离还有很远,但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已经足够强烈了。
    历经了一天的迁徙,池渊拖家带口地在附近的大陆架登陆。
    他们中午吃的是毛鳞鱼,是一种在近海常见的中小型鱼类。
    近海毛鳞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老少咸宜的一道美食。
    只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避免在浅海逗留,他们这一顿午餐都没有给毛鳞鱼去鳞。
    鳞片或多或少破坏了毛鳞鱼的口感,饶是如此,毛鳞鱼的味道依旧很不错。
    于归洋想着,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再尝一尝毛鳞鱼。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毛鳞鱼还是一种善于计划生育的鱼种。
    它们的计划生育当然做不到控制产卵量,但它们有一种更加野蛮却也更加有效的方法。
    每当毛鳞鱼泛滥之际,它们就会大量吞食自己的幼鱼,从而起到调节数量的作用。
    如此硬核控制种群数量的例子无独有偶,最令人熟知的就是所谓的旅鼠自杀了。
    首先要澄清的是,旅鼠大规模死亡并不是自杀行为,它们对自杀不感兴趣。
    真相是旅鼠因为繁殖过多,种群的数量远远超出了领地生态的负荷,随着种群的扩大,旅鼠们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
    为了争夺生存的资源,旅鼠们相互厮杀,抢夺领地。
    竞争失败的一方被迫迁徙,而它们的起点就在寒冷的北极圈。
    北极圈是最接近北极的领域,终年冰雪不化。
    再往下就是北温带。
    北极圈往北温带过度的这一片区域,秋冬季节海水可能结成薄冰,春夏两季又融化,使得陆地支离破碎。
    旅鼠迁徙的过程中就要经过这些水域,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旅鼠自杀现象。
    但实际上,旅鼠是会游泳的,它们娇小的身躯内堆积着不少御寒用的脂肪。
    这些脂肪帮助它们浮向海面。
    而它们绝大多数都死在了迁徙的途中,或许是因为饥饿,或许是因为凶猛的海洋生物,又或许是被人类所捕捉。
    据说,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旅鼠集体自杀的纪录片,实则是摄影组利用食物,带领着迁徙的旅鼠来到了悬崖边上。
    单纯的旅鼠以为跟着人类就有食物可以吃,但直到来到悬崖,它们才意识到似乎哪里不对。
    绝大多数旅鼠不愿意从悬崖上跳入海中,猛烈的冲击力足以让它们身受重伤。
    如果时间允许,它们当然更愿意选择找一条下山的路,从平地踏入海水之中。
    摄影组在等待两天后,不耐烦地将它们赶下了悬崖,将这一幕拍摄成了感动千万人的纪录片。
    成千上万的旅鼠从悬崖上跳下去,小小的旅鼠和恶劣的环境、高耸入云的悬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张力十足,文案感人肺腑。
    旅鼠为了族群的延续而跳海自杀,也成了一个以弱小的生命为代价的谎言。
    仅仅为了一己私欲,摄影组就能干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
    所以,哪怕于归洋曾经是人类,他也绝不吝啬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同类。
    尽管到近海捕猎毛鳞鱼的计划可能会无限期地延后,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一来,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在他还未清楚地了解人类是否知晓人鱼的存在,以及对人鱼的态度之前,他都会尽可能不让人鱼被人类发现。
    别的人鱼他管不到也没有心思去管。
    至少,他和池渊,要一直在海洋中苟下去。
    二来,即便他们不去近海面,也一样有美味佳肴可以享用。
    大自然的馈赠无处不在,有些东西不用去捕猎也可以轻易得到。
    譬如这些海胆。
    他捡起一颗海胆细细打量。
    刚才他就发现了,这一片海域盛产海胆,品种繁多。
    像他手中的这颗海胆,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海胆,名叫短刺海胆,俗称蓝礼服海胆。
    蓝礼服海胆呈球状,中间是深蓝色,外面半包裹着长长的毛刺,看上去就像一颗长满刺的皮球。
    但如果从上方往下看的话,会发现蓝色的区域从中心向四周延展,就像蓝色的礼服,被晶莹的宝石点缀着裙边。
    蓝礼服海胆也因此得名。
    沿着蓝礼服海胆的外壳掰开,里面的肉便无所遁形。
    不过它在海胆家族中属于比较小的类型,一头蓝礼服海胆的直径只有六厘米不到,里面的肉更是少得可怜。
    吃这种短刺海胆不为果腹,为的就是海胆肉那一点点绝妙的滋味。
    如果是为了填饱肚子,那海胆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于归洋挑出短刺海胆内里的肉,说实话,这点肉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蓝礼服海胆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绚丽的短刺,常常被海胆爱好者收藏饲养,作为观赏海胆。
    不过再好看的海胆,对于归洋来说,不好吃就等于没用。
    好在短刺海胆没让他失望。
    正是贯彻了那句浓缩就是精华,短刺海胆的肉鲜到不可思议,甜味也很浓。
    软嫩的肉质有点像在吃欢喜螺,但它却比螺好吃得多。
    一咬下去,鲜香和甜味瞬间迸发,汁水溢满整个口腔。
    但该说不说,这么点肉,他一口就吃没了。
    扫兴。
    于归洋又找了一头短刺海胆,掰了喂给池渊吃。
    彼时,池渊还在盯着一头马粪海胆眉头紧锁,似乎想吃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海胆身上长满了刺,就跟个刺猬一样,基本上大型海洋生物都不爱吃它们。
    但有一种海洋生物却是海胆的天敌,那就是海獭。
    海獭是最小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于归洋一直特别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家伙,可惜它们普遍分布在海岸栖地,离陆地太近了。
    否则,他还真想逮一只回来。
    尝尝是什么味道。
    开个玩笑。
    海獭那么可爱,他怎么忍心吃它呢?
    他就尝尝,吃一半,放生一半,嘿嘿。
    海獭之所以是海胆的天敌,是因为它们有着独特的开海胆技巧。
    每当它们想吃海胆了,就游到岸边或者水下寻找两颗石头,一颗大的放在胸前,然后把海胆放在石头上,用小的去砸海胆。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的,这就是海獭版的胸口碎大石。
    这不过它们的目的不是碎石头,而是砸碎这壳又硬,刺又多的海胆。
    这些聪明的海胆杀手们,会把用过的石头藏在皮囊之中,留着下次再用。
    不用担心石头太沉,会把它们拖入海底。
    这些聪明的小家伙们游泳技术同样过硬,至少不会像于归洋一样,动不动就在海里转圈圈。
    于归洋:你礼貌吗?
    当然了,人鱼坚韧的皮肤可以完全不惧海胆身上的各种刺,而人鱼的力量也足够掰开海胆坚硬的壳。
    不需要像海獭们一样表演一出胸口碎海胆。
    于归洋耐心演示了一番开海胆的过程,池渊学会了,于是这附近的海胆都遭了殃。
    于归洋尝了尝池渊给他开的马粪海胆。
    他以前是吃过马粪海胆的,也知道马粪海胆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它的甘甜润滑的口感。
    但这还是他变成人鱼以后,第一次生吃马粪海胆。
    口味的变化,加上顶级的最新鲜的食材,加在一起竟然产生了新的变化。
    最先被味蕾所感知的,就是马粪海胆的黄上的鲜味。
    马粪海胆的黄就是它的生殖腺,动物腺体自带有鲜甜和肥美的口感,这一点可以参考他之前吃的蟹膏。
    马粪海胆的黄,绝不比蟹膏的滋味差,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但马粪海胆的肉,却要比螃蟹的肉高明许多。
    螃蟹的肉口感绵密松散,内里的鲜味流于表面,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会慢慢变淡。
    可是马粪海胆的肉却十分紧实,每一次牙齿的咬合,都能带出新一轮的鲜甜滋味。
    你以为仅此而已了吗?
    当然不止!
    一头马粪海胆的肉少之又少,放进嘴里只能咬上一两下便顶天了。
    那种新奇的鲜甜感才刚刚降临,变了一变,不等他细细品尝它的味道便消失了,只留下满嘴的回甘和淡淡的遗憾。
    素有舌尖上的法式湿吻之称的马粪海胆,把欲盖弥彰这一套玩得是炉火纯青。
    这于归洋能忍?
    当然不能!
    而他不能忍的方式也十分简单粗暴,那就是把附近的马粪海胆都抓过来,一次性吃个痛快!
    这片海域的马粪海胆,要是知道自己因为肉少而遭遇了灭顶之灾,不知道会不会后悔不多长一点肉。
    不过多长一点肉,或许也只是让于归洋吃得更尽兴罢了。
    只要他想吃,理由他可以有千万条,条条不重样。
    马粪海胆被小人鱼包圆了,池渊只好吃其他的海胆。
    他挑了个最大的。
    于归洋分了一丝注意力给池渊,发现对方选上了一头魔鬼海胆,不由得摇头失笑。
    果然是人鱼大哥的风格,连海胆都喜欢选大的。
    魔鬼海胆也叫长刺海胆,浑身上下布满了长长的黑色的刺。
    它的直径可达十公分,在海胆家族中,它算是比较大型的海胆了。
    而且比起其他海胆,它显得格外渗人,因为它的中心位置有一颗红色的眼睛,整颗海胆看上去就像一个长满了刺的眼珠子,怪吓人的。
    从它这副模样就可以看出来,它并不好惹。
    是的,长刺海胆不适合食用,它的刺上含有毒素,而且肉也不好吃。
    可没等于归洋阻止,池渊就把这头魔鬼海胆掰开,把里面的肉吃了。
    吃完他皱眉道:图茨。
    单从池渊的表情他就猜得出来,图茨的意思就是难吃。
    于归洋乐了,在这附近找了一头北紫海胆,亲自开了壳递给池渊。
    北紫海胆正如其名,是一种紫色的海胆,连刺都是紫色的,非常好看。
    直径大约十公分左右,也是一种大型可食用海胆。
    池渊把这一头海胆的肉和黄一分为二,分给了小人鱼。
    于归洋哭笑不得,海胆的肉和黄就那么点,还不够一口吃的,这还分成两份,那就更少了。
    北紫海胆虽少,酷哥的心意无价。
    他张嘴吃掉了池渊喂给他的一半海胆。
    唔,滑嫩的肉和黄刚一入口就仿佛在舌尖上跳跃。
    如同奶油般柔腻丝滑的口感简直叫人舍不得吞下。
    它的味道和马粪海胆很相似,都是难以言喻的鲜。
    不同的是,北紫海胆清爽可口,马粪海胆则偏甜一些,更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于归洋开始有些纠结了。
    到底是吃马粪海胆还是吃北紫海胆呢?
    小孩子才做选择。
    他全都要!
    很快啊,于归洋身边已经堆放了不下十个海胆的空壳。
    海胆这东西不占肚子,滋味鲜美,就跟吃藤壶一样越吃越上瘾。
    不过话说回来,光吃海胆可没法填饱肚子。
    而且这附近的海胆都快被两条人鱼吃得差不多了。
    池渊丢掉身上的海胆壳,准备去为小人鱼准备正式的晚餐。
    嗯,你说那些海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抱上鱼尾巴后(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叫我胖大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叫我胖大海并收藏抱上鱼尾巴后(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