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氏死了,换子的秘密就会被掩盖下去。大家也就都安全了。至于吴氏生的儿子周宁,周安倒没有合作的想法。人家这些年,几乎不和安平侯府来住,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不想掺和安平侯府的事儿!
    周宁还没生下来,他娘就跟周权和离了,他跟着他娘生活。这些多年来,周安和周宁虽然也算知道彼此,可还真没接触过。按理说,周宁是周家血脉,就算跟着亲娘,平时逢年过个节之类的,也应该回安平侯府看看,给长辈请个安啥的。奈何长远侯府从上到下,都非常不待见安平侯府的上上下下。何况比起妖蛾子毕竟多的安平侯,明显是和皇上一起长大的老长远侯更得圣心一点。这年头,绝对是得圣心的更硬气一点了。有老长远侯做后盾,刘氏和小刘氏好几次想在周宁不孝上做文章,都被周权拦下了。因为没接触过,周宁是什么样的性格,周安并不太清楚。不过周安猜着,周宁身上毕竟流着周家的血脉,周权再亏欠于他和他的母亲,血缘也是更改不了的。周宁要是知道了小刘氏换子的秘密,很可能就等于周权也知道了。当然,也有可能,周宁深恨安平侯府,巴不得安平侯府被夺爵呢。不过周安还是觉得,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周安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即使周安和周宁谈好了,愿意把世子之位还给他,最后他也按约定还了。事情就结束了吗?
    不是。安平侯府曾经有欺君行为,这是事实。只要周安活着,这就是安平侯府一世的把柄。到时候,不说周宁,就说吴氏以及长远侯府会怎么选择?
    当然是把周安灭了口睡觉更踏实啊。还是那句话,周安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滴。所以,换孩子的事儿,他会憋在心里,埋在土里。就是吧,周安还是觉得有点可惜,分析来分析去,他想把小刘氏换子的事儿写进小说里,送她在全国人民面前出道,顺便赚一笔的想法估计是泡汤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想到这里,周安就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想他周安,也经历了几个世界,一直都是奋斗在文艺战线的最前沿!
    用笔做武器,凭着他的妙笔生花,揭露了坏人的真面目,伸张了正义。同时,给全国的吃瓜群众们带去了欢乐。他可是送瓜界的大咖!
    哎呀,如今,他空有一腔才华,却要暂别文艺界了,还怪遗憾滴。周安在心里默默地对全国的吃瓜群众们说,不要急,等着我,瓜,总会有滴!虽迟但到!
    *
    第3章 世子的复仇(三)
    周安决定先去见一见亲生父母。顺便把他们转移一下。前世小刘氏能找到亲生女儿,说明他的亲生父母一家这些年来一直在小刘氏视线范围之内的。说走就走。根据上一世的记忆,周安的亲生父亲姓郑,叫郑有材。现在就住在通县。通县离京城也不远,一天打个来回绝对没问题。。周安先是去了书院,然后逃了个课,拐角打马去了通县。周安身边有两个小厮,司琴和司棋。都是安平侯府的家生子。前世,原主对小刘氏产生怀疑时,并没有用过这两个人。涉及不到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人家祖祖辈辈都扎根在安平侯府,何苦给人家出难题,也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书院平时不让带小厮。他从书院出来,就相当于甩开了司琴和司棋。好歹也是做了这么多年世子,周安手下也有几个心腹的,有个叫小来的,就是前几年他从街上收的一个小乞丐,后来安置在了庄子上。如今,正好用得上。这次去通县,周安就带的小来。两人来到通县县城,按照前世的记忆,周安找到了郑家的铺子,见到了郑有材。郑家这些年发展得也不错,铺子里配了掌柜,郑有材早就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天天呆在铺子里了。不过郑有材对家里的生意还是很上心的,经常没事了就去铺子里坐坐。中午,郑有材从铺子里出来,路过一个巷子的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迎面走了过来,冲郑有材抱了抱拳。郑老爷好,小的有礼了。
    这位小哥,你是?郑有材想了半天,不认识啊,脑袋里没这么一号人哎。郑老爷,我家少爷在福鼎茶楼地字丙号房,想跟您谈谈十五年前的事。小来说完笑了笑,扭头走了。十五年前?
    郑有材脑袋轰得一声,身子不由晃了晃。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那时候他还是西原村的一个农户。他是家中独子,十来岁上父母就生病相继去世了。好在家里还有几亩地,磕磕绊绊地,他总算把自己拉扯大了,也娶上了老婆。那年正赶上老婆临产了,前两天找好的稳婆突然意外摔断了胳膊,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出门不小心差点撞到了一辆出行的马车,知道他家里有急事,主家并没有为难他,反而派随行的嬷嬷去家里帮他媳妇接生。当时他也是急晕了头,没想太多,还以为是出门遇到了贵人,连声道谢。毕竟这是在自己家门口不是,在自己的地头还能有什么事呢?他家穷得很,对方有马车有仆人,能图他们家什么呢?
    两人到家不一会,媳妇就发动了。生产倒是很顺利。不一会,一个大胖儿子出生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人就晕了过去。再醒来,大胖儿子不见了,媳妇身边躺着的换成了一个女娃娃,还有五百两银锭子。他是穷,没见过世面,可并不代表他傻啊。看到眼前的一切,还有啥不明白的那个嬷嬷是拿这个女娃娃换走了他的大胖儿子啊。当然,还留下了五百两银子。这五百两银子,是小女娃的抚养费,同时,也是他们两口子的封口费。自家儿子肯定是被这个嬷嬷的主子换走了,到底是去了哪里了呢?他们夫妻没有不琢磨的。多半啊,是这个嬷嬷的主子生了个闺女,婆家呢,盼望的是儿子。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这么一回想,当初他们找好的那个稳婆,为什么会意外摔断胳膊也就显而易见了。当时他是想冲出去报官的。对方抱走的可是他的亲儿子!他只看了一眼就不见了。这叫个什么事儿啊。只是,走到家门口,他又沮丧地回来了。人家连招呼都没打,就把孩子换了,明显是不想让他们知道底细。他们家也就是农户之家,好吧,现在也算是有了五百两银子了,可就算有银子,这人脉一时半会儿的也建立不起来啊。人家能轻轻松松往他们家拍五百两银子,家底只能是五千两五万两甚至五十万两往上说。反正他是不信,为了要儿子能舍弃亲闺女的人,会把家底一半留给亲闺女的。对方换孩子,要么家人不知道,要么家人知道,但是对外是瞒着的。反正不管哪种吧,就是不想让人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他们家的亲骨肉。对方有钱有势力,搞不好自己家就在他们的监视之中。要是他敢大张旗鼓地找儿子,对方很可能会选择对他们夫妻杀人灭口。他死了就再也没机会见到亲儿子了。甚至对方换孩子的事儿暴露的话,儿子可能也活不成了。他只能安慰自己,孩子并不是被卖掉了,而是跟人换了,儿子是到富贵人家去享福了。能拿出五百两换他儿子的人家,家里条件总不会差的,儿子的日子总比在自己家里吃不上喝不上要好得多。他们能做的,只有善待对方留下的这个女娃娃,心里祈祷着对方能好好地呵护他们的儿子。后来,他们拿着对方留下的钱,到县城里买了宅子和铺子,家业慢慢得也起来了。只是,没人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偷偷得掉眼泪,他的亲儿子现在在哪里呢,过得好不好?
    这个小哥,是不是他的胖儿子派来的呢?
    想到这里,郑有材热泪盈眶。紧走两步,跟在小来身后,向福鼎茶楼走去。郑有材到了茶楼,跟着小来到了地字丙号房内。周安看到郑有材进来,连忙站了起来。小来在外面关上了门。父亲来了。周安微微一笑,道。你是?郑有材疑惑地问道。走到茶楼里,他那颗激动的心,慢慢地冷却了下来。对方倒底是不是他的儿子?会不会是和儿子有过节的人来试探他?
    这么想着,郑有材就没应声,他背着手,琢磨着,该如何回复对方的话。父亲,我是周安,现在是安平侯府的世子。周安能明白他爹为啥不相认,这是怕人逛他呢。说白了,也是想保护儿子。啥?郑有材一听,楞了。以前他不是没想象过,换孩子的那家是做什么的?是急需男丁继承家业,免得让人吃绝户的商户?还是内宅需要争宠的官员之家?
    但是,没想到,儿子现在会是侯府世子。好吧,其实有时候脑袋那么一发热,他也想过,会不会是对方家里有爵位需要继承?
    但是,也只是这么一闪念。想想也觉得不可能啊。―――不说别的,一般有爵之家后宅哪会缺人?人家侯爷又不缺钱,家里可能也是三妻四妾的,就说他们县里的钱的商户,好多人后院里还放几个小妾呢。要是官府中人,就更不得了,反正像他这样,就守着一个老婆过活的挺少的。这女人多了,除非男人不能生,不然肯定是不缺儿子啊。―――退一步讲,就算是缺儿子,也没人敢到外面换吧。后宅里其他的女人能同意?会眼睁睁地看着?
    再说,这个儿子倒底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儿子的对家?事情弄明白之前,还是先不要露太多的口风。这位小少爷,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郑有材冷冷地道。他出身低,也没什么人脉,帮不了儿子太多,但是总不能扯儿子的后腿不是。倒不是说他觊觎别人家的爵位。当初儿子被换,也没人和他们商量啊,他们只是被动地被卷入了局中。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说别的,他还是希望亲儿子能够安好的,最起码性命得保得住吧。――他也出来闯荡这么些年,早就不是当初在村里的土包子了,混淆爵位继承人,欺君之罪,这个他还是知道的。等等欺君之罪!
    天呐!
    保不齐儿子还有性命之忧。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说话要更小心更谨慎才是。父亲,坐。
    郑有材站着没动。说来,父亲还不知道当年为什么会有人拿自己刚生的女儿和别人换孩子吧。周安决定跟郑有材科普一下,安平侯府当年的骚操作。你什么意思?我再说一次,这位小少爷,你的话我听不懂,为何你管我叫父亲?郑有材眯着眼睛道。当年老安平侯在世的时候,一直到五六十岁,都没儿子。周安倒不在意对方的冷淡,给郑有材讲了讲小刘氏换子的缘起和经过。巴拉巴拉的,周安讲了一个时辰才讲完,中间口渴得还喝了几次茶。没办法,情节太多了。郑有材听完,也是目瞪狗呆。这安平侯府完全可以养活一群说书先生了,真是好大的一盆狗血!
    又是丫环上位,又是舅家表妹做贵妾,又是休妻,然后就是火速扶正贵妾表妹,谁成想人家长远侯府又起来了呢。接着就是安平侯府和长远侯府两家的撕逼大战,然后就对上了小刘氏换子。不管对面站的是不是他亲儿子,郑有材觉得,他亲儿子十有八九应该就在安平侯府了。瞧瞧,这故事,虽然一波三折的,但是完全合乎情理啊,就是说书先生编,也未必能编这么圆乎不是?保不齐就会有情节矛盾的地方。这么多情节拼凑在一起,并有任何违合的地方,反而是特别流畅,这说明啥?说明这讲的就是真人真事儿啊。
    第4章 世子的复仇(四)
    小的时候,我还怀疑过,自己是不是吴氏的亲儿子,后来偷偷查问过,才知道不是。周安苦笑着说道。郑有材眼神一黯,这是儿子在侯府过得不如意吧。不然,有哪个小孩子,会想着认别的女人当娘呢。肯定是他娘对他一点也不亲。从小我见她的次数不多,就连我生了病,也喜得贵子是身边的嬷嬷们找大夫,她最多就是例行公事来看我一眼。还记得我四岁那年,生了场大病,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整个人都有点烧模糊了,我哭着求她多陪我一会儿,她说我不能任性,她还要去陪妹妹,然后训了我几句,扭头就走了。
    周安又道。郑有材神色更黯了,从这一件小事儿上可以看出来,儿子这些年来过得是什么日子。不过好在我毕竟是府上唯一的嫡子,后来封了世子。日子也还算过得。只是周安卖了个关子。郑有材不由焦急起来,他有心问一下只是什么。其实他站在这儿一直没走,就有点此地无银的意味儿了,只是,他太想知道亲儿子的消息了,如果走了,他怕自己会后悔终生。现在要是再开口的话,差不多就是妥妥的承认他就是那个当年被人换了儿子的人。如今,小刘氏肚子里又怀上了,大夫已经看过了,是个儿子,这不,我就成了她的眼中钉了。她已经找好了人,等儿子出生了就安排一场车祸给我,到时候好给她的亲儿子腾地方。而且,等孩子生下来,她想着把亲生女儿接回去,到时候你们两个肯定要被灭口的。
    周安也知道,以郑有材现在的立场,说什么都不合适,也没在意,径自往下说。前几天小刘氏刚诊出身孕,还得来及。今天是十二号,下个月的十二号,我在这个地方等你。周安说完,冲郑有材笑了笑,点了点头,直接出了房门。总要给对方调查的时间,谁也不可能上来一个人说点什么就草草地认亲。普通人家,认错了倒也罢了,安平侯府到底不同,这可是涉及到朝廷的爵位继承,一个不慎,就是粉身碎骨。周安走后,郑有材独自在房间椅子上坐了下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凭直觉,他觉得周安说的应该都是真的,最起码,他亲儿子应该就是在那个安平侯府做世子。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啊?
    当年换孩子的事儿也没人跟他商量,说换就换了,还偷偷摸摸地,根本不在乎他的意见和感受。这些年来,他对这个被掉换来的闺女可是没有半点不好,一直娇宠着,甚至比后面两个亲生的孩子还要好,就是怕哪天对方找过来,发现女儿过得不好,迁怒于他们的儿子。可对方是怎么做的,如今要有亲儿子了,他的儿子就碍眼了!要除掉了!
    你要是觉得碍眼,给我送回来也行啊,咱们换回去就是了。明着换不行,偷偷地换总可以吧,报个失踪,再收个义女也没问题啊,怎么就过河拆桥,要赶尽杀绝了呢?
    郑有材越想越气,眼圈都红了。凭什么啊!这就是明着耍不要脸啊。可偏偏他只是个开铺子做生意的,没权没势,哪里有能力对得上一位侯夫人?
    不行,他得赶紧核实一下,来找自己的是不是安平侯府的世子。如果对方确实是安平侯府的世子,那么,应该就是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说明儿子现在的处境很危险,他这个当亲爹的,总要做点什么帮帮他,最起码不能拖后腿。想到这里,郑有材神色慢慢变得坚毅起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赶紧抓紧时间落实这些疑问比较好,不然他们一家子可能就要被人团灭了。郑有材心事重重地回到家,自然引起了老婆王彩凤的注意。他爹,你这是怎么了?晚上睡觉前,王彩凤不由问道。他娘,今天有个小伙子找了过来,说是咱儿子。郑有材脱了鞋上了炕,叹了口气,低声道。你说什么?王彩凤一听,激动得抓起郑有材的胳膊,你真见着他了?
    小声点儿,防止隔墙有耳,嗯,看长相,应该是咱儿子。郑有材点点头。那怎么没让他家里来?王彩凤一听,当下脸就黑了,小声问道。你是见着了,我还没见着呢。这么多年了,他们两口子私下里也没少念叨亲儿子,这念叨了多少年了,好不容易有了亲儿子的下落,怎么也不让她见一见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对酒以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对酒以歌并收藏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三(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