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的时候很开心,回来看看空荡荡的口袋,整个人就立即清醒了,所以写作不能停啊。
儿童诗和小作文篇幅短,稿费不多,还特别费邮票和信封,徐宁玉早就不写了。
几个杂志里就数《儿童文学》的稿费最高,而《儿童文学》每期都会连载以学校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儿童小说,挺符合徐宁玉的年龄和学生的身份,他就想也试着写一写。
只是他对儿童小说这一块不太熟悉。上辈子,徐宁玉小时候家里有买过两三本儿童书,除了《安徒生童话》,还有一本《夏洛的网》,一本《成语故事》。长大后,他看的都是些世界名著,暂时想不到该写些什么。
他干脆和班主任谢老师请了假,不重要的副课都去阅览室看书找灵感。谢老师问了两句,听说他是要写长篇小说,笑着答应了。所以之前魏校长才会说他最近天天在阅览室。
在学校的阅览室,徐宁玉还真扒拉出不少从前听也没听过的儿童小说,其中两本让他有了主意。
一本是我国作家在二三十年前写出的科幻故事,叫《小灵通漫游未来》。主人公小灵通漫游的未来虽然和徐宁玉经历过的有很多区别,但其中描写的不少东西都已经实现了,如电子手表、器官移植等等,所以感觉特别奇妙。
对于未来,相信没人比他更了解,他就准备写一本漫游未来的的科幻小说,唯一要注意的是避免出现太多未来的真实情况。
另一本引起他注意的是讲述一个外国小男孩日常生活的儿童书,叫《淘气包埃米尔》。小主人公整天调皮捣蛋,也十分有趣。
这两本书让徐宁玉有了灵感,也想试着写一个小孩子在校园和家里经历的故事。
小说和作文不一样,需要有形象鲜明的主人公,徐宁玉把小主人公设计成一个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外号就叫小淘气吧,书名可以叫《小淘气上学记》。是的,徐宁玉也是个起名废。
小说的主人公性格活跃一些方便引出更多的故事,但一定要讨人喜欢。可以淘气,必须善良、可爱,绝不能是熊孩子。
终于有了写作方向,徐宁玉开始构思故事大纲,思考如何用小淘气的视角写出校园生活中有趣的一面。比如这样性格的孩子上学会是什么样子?在学校里他会怎么和同学相处?
徐宁玉本人虽然不是这样的性格,但他可以通过观察搜集素材。周围最不缺的就是活泼淘气的小男孩,比如他身边某个大男孩。
徐宁玉认真观察这些男孩说话的神态、习惯等等。或许是因为和李磊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多,观察到最后,小淘气的形象奇妙地和李磊重叠在了一起。
徐宁玉考虑片刻,干脆拿李磊当原型,还给给小淘气加了学习成绩不好但很有正义感、很讲义气的特质。于是这天下午放学和李磊一块回家的时候,他就和李磊商量:我想把你写到故事里,可以吗?
李磊一愣,然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特别高兴:好啊好啊,要把我写厉害点,跟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还有打妖怪要一棍子打死,不要磨磨唧唧地放走了。这是看了《三打白骨精》之后产生的怨念。
看来李磊以为的故事是这样的,徐宁玉有些好笑,无情地告诉他:是写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遇到的事情,没有那些妖魔鬼怪。
哦。李磊稍微有些失望。这上学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啊,都上够学了,哪有孙悟空打妖怪带劲。当然他是不会这么跟小玉说的,就点头:行啊,你尽管写,写完还第一个给我看。
这个要求不高,徐宁玉欣然答应,又准备了一个多星期才开始动笔。
这次徐宁玉的写作速度降低很多,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尤其今天下午开始下起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漫天飞着鹅毛大雪,吸一口气仿佛都带着冰渣子,学校也提前放学了。
家里比教室暖和很多,但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家属楼的墙不够保暖,屋里还说阴冷阴冷的,写字挺冻手。徐宁玉一直戴着手套,也只是稍微好一点,时间一长手指还是有点僵硬。
李磊见他写会儿字就搓搓手,想了想,站起来说:我出去一下。
徐宁玉以为他是去上厕所的,没抬头地嗯了声,也没在意。
结果李磊这一去就是快半个小时。徐宁玉往门口看了几眼,疑惑着:难道是忘记带纸了?就和姐姐说:我去厕所看看。拿了几张卫生纸,去楼道的公厕转了一圈。天这么冷,厕所一个人都没有。
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雪,李磊能去哪儿?
徐宁玉又站在走廊朝楼下看了看,正好看见一个人影跑进了他们这楼,楼梯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声还越来越大。他一转身,正好和李磊打了个照面。
小玉,你出来找我的吗?李磊很惊喜。他顶着满头满肩膀的雪花,怀里不知抱着什么东西,脸上却是精神奕奕的,咚咚咚地大踏步跑了过来,踩得楼板都好像在晃。
第21章 取暖
因为怀里抱着东西,没法牵徐宁玉的手,李磊忙催促他进屋:赶紧回去吧,外面这么冷,当心冻发烧了要打针吃药。
你去干嘛了?徐宁玉好奇地往李磊的怀里看了一眼,就看到了一块很旧的布。
李磊没有吊人胃口,拿手指勾开那块破抹布一样的布片,露出个短粗短粗的输液瓶。
我去卫生院跟医生要的,就是瓶塞子好多烂的,找了半天才找到三个好的。他乐呵呵地说,等下洗干净,一个灌上热水给你暖手,一个留着晚上放被窝里暖脚,最后这个给姐用。
小玉那么爱干净,肯定不会用暖脚的再暖手,他就多要了一个。又想着小玉他姐也很怕冻,小玉心疼他姐,肯定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用,就又给徐馨宁要了一个。
徐宁玉看看他湿漉漉的额头和衣襟,嗯了声:谢谢你。
谢什么。李磊又乐了。他还怪自己没早点想到,让小玉挨冻了呢。小玉果然很婆妈,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
推着徐宁玉进屋,李磊去厨房的水龙头那边洗瓶子,又跟徐馨宁说:姐,我去医院要的吊水瓶,你洗干净灌上热水暖手吧。
谢谢。徐馨宁见小玉已经有了两个,就收下了,然后去洗自己的那个瓶子。
李磊把要给徐宁玉的输液瓶洗得干干净净,把其中一个放在地上,提着暖水瓶小心地往里倒热水。输液瓶是窄口的,倒水不太方便,手一抖就倒得满地都是。
灌满了热水,他拿橡皮的瓶塞套住瓶口。橡皮塞子包得很紧,不故意拔都不会掉。使劲甩了甩,看不会漏水,李磊拿干抹布把瓶身擦干,递给了徐宁玉。
试试怎么样?他眼睛亮亮的,满脸期待。
嗯。徐宁玉抱着又大又胖的输液瓶,趿拉着大棉鞋,啪嗒啪嗒回了卧室,坐到书桌前。想了想,他又把瓶子放在了腿上,再将两只手也放了上去。放在这个位置似乎比较方便。
刚倒出来的开水有点烫,隔着裤子感觉温度正好,暖烘烘的,手就不能一直摸在上面了。比不了后世充电的暖手宝,但也让他僵硬的手指灵活了几分。徐宁玉微笑着说:很暖和。
我就知道管用!李磊马上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很开心能帮到小玉,我那年冬天发烧去挂吊水,感觉手里面跟进了冰水一样,刘医生就这样给我弄的,我开始都没想起来。
徐宁玉看他兴奋地满脸通红,额头上还亮晶晶的,就撵他去客厅:去用热水洗洗脸,再冲杯牛奶喝。跑这一路肚子里肯定灌了风。
李磊想说不用,他壮得很,对上徐宁玉严肃的小眼神,马上听话地改口:行,我去洗脸,牛奶就不用了,我又不是奶娃娃了,还喝牛奶。
可惜徐宁玉不听他的,跟出去盯着他用热水洗了脸,又让他去冲了杯牛奶。
李磊端起杯子一口气就喝完了,抹抹嘴,咧嘴一笑:这下放心了吧!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徐宁玉扭头回到书桌前。而后一个小时,他写文的效率提高不少,刷刷写完了将近一千字的开头。
小淘气是个七岁的小男孩,他明天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啦。天还没亮,他就兴奋地爬到爸爸妈妈的床上,使劲摇晃着他们,催他们起床。他的爸爸妈妈被小淘气闹醒了也没有骂人,反而纵容着孩子很多无伤大雅的天真行为。
上学的路上,小淘气蹦蹦跳跳地走在父母中间,调皮地拉着他们的手,两脚离地荡秋千。他看到什么都十分好奇,他的父母一直耐心地回答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小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解释各种现象。
除了小淘气,他的父母也是这本小说的重要人物。徐宁玉想要在文中塑造出一对新式的父母,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和当今主流的权威式家长完全不同。
放下笔,徐宁玉揉揉手腕,准备休息一会儿。玻璃瓶里的热水也差不多没有温度了,李磊又出去帮他灌了一瓶。
徐馨宁已经写完了作业,就靠坐在床头看书。水凉了,她就把玻璃瓶放在一旁,没有再出去灌水。
这时候,外面王梅有些生气地朝他们这屋喊:怎么回事,水瓶全空了?你们干嘛了,两水瓶的水都用完了?
输液瓶有两百多毫升,灌了三瓶,又倒了些洗脸,原本就不满的暖水瓶差不多就空了。王梅刚睡醒,从门缝看到李磊出来灌了那么大瓶水,心里有点冒火。她就想趁机发作一下,最好能把这臭小子骂走。还真把这当自己家了。
徐馨宁被王梅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徐宁玉就要站起来,李磊按住他:没事,你写字这么累,多歇会儿,我去跟她说。
李磊溜溜达达去了客厅,见王梅气哼哼的,满不在意地说:阿姨,水被我用了,你要急着用,我去锅炉房给你打。
矿上有锅炉房,可以免费打热水,地方也不远,从家属区过去来回一趟差不多十几分钟。但是很费事,家属们不爱去,不如在自家烧水,反正矿上用电又不要钱。
李磊说完,也不等王梅开口,提了两个水瓶就出去了。
王梅还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站在原地,回过神就被他不当一回事的态度气得胸口直发闷。她越想越气,忍不住小声骂起来:这都什么人啊,整天待在别人家,比搁自己家还自在,脸皮怎么这么厚!
其实李磊虽然在徐家待的时间长,从来都规规矩矩的,不乱动东西。除了多喝几杯水,偶尔吃点零食,也多是徐宁玉买的。一到饭点他就回家,开始的时候,王梅留过一次,李磊知道她是假客气,摆摆手,话都懒得跟她多说。
没过一会儿,她就听见外面传来蒋大姐的声音:哎呦,下这么大雪怎么去打水呀,在家烧就是了。
李磊马上说:阿姨急着要用热水,我就去打了。我跑步快,身上也没弄湿。
王梅脸一黑,赶紧开门让李磊进来,一边对蒋大姐解释:孩子硬要去打水的,我拉都没拉住。外面冷,赶紧进来吧!王梅气坏了,明天蒋大姐这大喇叭就能把她使唤人家孩子干活的事传遍家属楼。
阿姨,水打好了,你用吧。还没进门呢,李磊就大声嚷嚷着,生怕别人听不见。
王梅气得肝疼,也提高了音量说:辛苦李磊了,下回可别再抢着干活了,家里烧点水就行了,不急用。
李磊也不跟她废话,哦了声,又溜溜达达地回了卧室。
外面发生的事徐宁玉和徐馨宁在屋里听得一清二楚,对视一眼,都抿嘴笑了。
李磊这家伙还真有办法,见他进来,徐宁玉把输液瓶递过去:暖暖手,我写得差不多了。
李磊想着刚刚王梅生气的样子,心情好的不行,把瓶子推回去,拒绝道:不用,我身上都跑冒汗了。徐宁玉坚持,李磊只好接过了热乎乎的玻璃瓶。不过他也不好好拿着,两手举起瓶子,调皮地在脸上滚来滚去,还一个劲地说:好滑溜啊。
徐宁玉彻底无语了:这家伙当自己是三岁小孩吗?他从放在抽屉的小纸包里拿了块最大的面糖塞过去,把李磊嘴巴堵住了。
冬天面糖冻得更硬了,李磊鼓着腮帮子把糖块咬得咯嘣直响,觉得特别香。
晚上徐建兵回来,去徐宁玉那屋转了一圈,看到两孩子的桌上都摆着输液瓶,就好奇地问:弄这几个瓶子是干嘛的?
徐宁玉就告诉他:李磊哥哥看我写字手冷,去卫生院和医生要的,灌了热水可以暖手。
徐建兵忽然感觉自己这个父亲有点失职,他自己不怕冷,就没想着儿子会冻手。他寻思了一会儿,忽然说:瓶子里装热水没多会儿就凉了,管不了多长时间。我听人说有卖一种电炉的,我去看看,给你买个用。就是电很危险,烤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徐宁玉眨眨眼,不明白他爸为什么突然很愧疚的样子。电炉他倒是知道,上辈子家里几年后也用的,直到电收费了,才不知道丢去了哪里。他歪了歪脑袋,萌萌地说:谢谢爸。
第22章 复习
第二天早上,李磊一到徐家就要去打水,徐宁玉把放在墙边的电炉指给他看:我爸给我买了电炉,不用再弄热水瓶了。徐建兵昨天晚上吃完饭就去买了电炉,店铺自家就住,所以敲门就开了。
李磊没有见过电炉,过去蹲下盯着那个丑丑的铁盘子,里面还有一圈圈的好像铁丝一样的东西。他好奇地问:这个要怎么用?
徐宁玉就把电炉打开。电炉的功率很大,徐建兵还重新接了个插座到次卧,用了最粗的电线。屋里门窗一关,温度很快就上来了。
李磊忽然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但他不服输,还是说:都用上不是更暖和!还是拎着暖水瓶去打了水,把一个小些的暖瓶放到卧室里专门给徐宁玉用,徐宁玉拦也拦不住。
屋里开着电炉,再抱着灌满热水的玻璃瓶,徐宁玉浑身暖烘烘的,一点都觉不到冷了。写作速度当然也提高不少,不到一个星期就写了五千多字。
因为这一次要写的小说篇幅较长,徐宁玉打算写完三章,差不多一两万字再一起投稿。这样可以把主要内容和人物展示,通过率也会高一些。
不过他没有急着修改。这个周五小学就要期末考试了,中学提前一天。这几天他放学回来,没怎么写文,主要花时间帮李磊把这学期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
现在徐馨宁有不会做的题也会来请教徐宁玉,虽然初一的书徐宁玉还没来得及看,对里面的内容稍微有点陌生,但他对照题目,翻翻书琢磨一下就会做了,可以给徐馨宁讲解。
李磊那边,徐宁玉没让他做难题,只带着他复习基础知识。小学试卷前面六十分都是能在课本上原封不动找到的知识,李磊能把这些基础分都拿到,再加上作文送点分,至少能考六十分以上。
相处这么久,徐宁玉知道李磊其实挺聪明,头脑尤其灵活,不是那种怎么教都教不会的笨蛋,不然他才懒得费这事。只是李磊从前觉得上学没什么用,上课总不认真听讲,还总是抄作业,导致基础非常差。
针对期末考试,徐宁玉系统地带着李磊复习书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只挑要背的段落看,做那些典型的例题。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课本过了一遍,李磊就自信满满地跟徐宁玉报告:课文我都会背了,课后练习题我也会做了。其实是想偷懒不看书。
恋耽美
儿童诗和小作文篇幅短,稿费不多,还特别费邮票和信封,徐宁玉早就不写了。
几个杂志里就数《儿童文学》的稿费最高,而《儿童文学》每期都会连载以学校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儿童小说,挺符合徐宁玉的年龄和学生的身份,他就想也试着写一写。
只是他对儿童小说这一块不太熟悉。上辈子,徐宁玉小时候家里有买过两三本儿童书,除了《安徒生童话》,还有一本《夏洛的网》,一本《成语故事》。长大后,他看的都是些世界名著,暂时想不到该写些什么。
他干脆和班主任谢老师请了假,不重要的副课都去阅览室看书找灵感。谢老师问了两句,听说他是要写长篇小说,笑着答应了。所以之前魏校长才会说他最近天天在阅览室。
在学校的阅览室,徐宁玉还真扒拉出不少从前听也没听过的儿童小说,其中两本让他有了主意。
一本是我国作家在二三十年前写出的科幻故事,叫《小灵通漫游未来》。主人公小灵通漫游的未来虽然和徐宁玉经历过的有很多区别,但其中描写的不少东西都已经实现了,如电子手表、器官移植等等,所以感觉特别奇妙。
对于未来,相信没人比他更了解,他就准备写一本漫游未来的的科幻小说,唯一要注意的是避免出现太多未来的真实情况。
另一本引起他注意的是讲述一个外国小男孩日常生活的儿童书,叫《淘气包埃米尔》。小主人公整天调皮捣蛋,也十分有趣。
这两本书让徐宁玉有了灵感,也想试着写一个小孩子在校园和家里经历的故事。
小说和作文不一样,需要有形象鲜明的主人公,徐宁玉把小主人公设计成一个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外号就叫小淘气吧,书名可以叫《小淘气上学记》。是的,徐宁玉也是个起名废。
小说的主人公性格活跃一些方便引出更多的故事,但一定要讨人喜欢。可以淘气,必须善良、可爱,绝不能是熊孩子。
终于有了写作方向,徐宁玉开始构思故事大纲,思考如何用小淘气的视角写出校园生活中有趣的一面。比如这样性格的孩子上学会是什么样子?在学校里他会怎么和同学相处?
徐宁玉本人虽然不是这样的性格,但他可以通过观察搜集素材。周围最不缺的就是活泼淘气的小男孩,比如他身边某个大男孩。
徐宁玉认真观察这些男孩说话的神态、习惯等等。或许是因为和李磊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多,观察到最后,小淘气的形象奇妙地和李磊重叠在了一起。
徐宁玉考虑片刻,干脆拿李磊当原型,还给给小淘气加了学习成绩不好但很有正义感、很讲义气的特质。于是这天下午放学和李磊一块回家的时候,他就和李磊商量:我想把你写到故事里,可以吗?
李磊一愣,然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特别高兴:好啊好啊,要把我写厉害点,跟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还有打妖怪要一棍子打死,不要磨磨唧唧地放走了。这是看了《三打白骨精》之后产生的怨念。
看来李磊以为的故事是这样的,徐宁玉有些好笑,无情地告诉他:是写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遇到的事情,没有那些妖魔鬼怪。
哦。李磊稍微有些失望。这上学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啊,都上够学了,哪有孙悟空打妖怪带劲。当然他是不会这么跟小玉说的,就点头:行啊,你尽管写,写完还第一个给我看。
这个要求不高,徐宁玉欣然答应,又准备了一个多星期才开始动笔。
这次徐宁玉的写作速度降低很多,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尤其今天下午开始下起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漫天飞着鹅毛大雪,吸一口气仿佛都带着冰渣子,学校也提前放学了。
家里比教室暖和很多,但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家属楼的墙不够保暖,屋里还说阴冷阴冷的,写字挺冻手。徐宁玉一直戴着手套,也只是稍微好一点,时间一长手指还是有点僵硬。
李磊见他写会儿字就搓搓手,想了想,站起来说:我出去一下。
徐宁玉以为他是去上厕所的,没抬头地嗯了声,也没在意。
结果李磊这一去就是快半个小时。徐宁玉往门口看了几眼,疑惑着:难道是忘记带纸了?就和姐姐说:我去厕所看看。拿了几张卫生纸,去楼道的公厕转了一圈。天这么冷,厕所一个人都没有。
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雪,李磊能去哪儿?
徐宁玉又站在走廊朝楼下看了看,正好看见一个人影跑进了他们这楼,楼梯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声还越来越大。他一转身,正好和李磊打了个照面。
小玉,你出来找我的吗?李磊很惊喜。他顶着满头满肩膀的雪花,怀里不知抱着什么东西,脸上却是精神奕奕的,咚咚咚地大踏步跑了过来,踩得楼板都好像在晃。
第21章 取暖
因为怀里抱着东西,没法牵徐宁玉的手,李磊忙催促他进屋:赶紧回去吧,外面这么冷,当心冻发烧了要打针吃药。
你去干嘛了?徐宁玉好奇地往李磊的怀里看了一眼,就看到了一块很旧的布。
李磊没有吊人胃口,拿手指勾开那块破抹布一样的布片,露出个短粗短粗的输液瓶。
我去卫生院跟医生要的,就是瓶塞子好多烂的,找了半天才找到三个好的。他乐呵呵地说,等下洗干净,一个灌上热水给你暖手,一个留着晚上放被窝里暖脚,最后这个给姐用。
小玉那么爱干净,肯定不会用暖脚的再暖手,他就多要了一个。又想着小玉他姐也很怕冻,小玉心疼他姐,肯定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用,就又给徐馨宁要了一个。
徐宁玉看看他湿漉漉的额头和衣襟,嗯了声:谢谢你。
谢什么。李磊又乐了。他还怪自己没早点想到,让小玉挨冻了呢。小玉果然很婆妈,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
推着徐宁玉进屋,李磊去厨房的水龙头那边洗瓶子,又跟徐馨宁说:姐,我去医院要的吊水瓶,你洗干净灌上热水暖手吧。
谢谢。徐馨宁见小玉已经有了两个,就收下了,然后去洗自己的那个瓶子。
李磊把要给徐宁玉的输液瓶洗得干干净净,把其中一个放在地上,提着暖水瓶小心地往里倒热水。输液瓶是窄口的,倒水不太方便,手一抖就倒得满地都是。
灌满了热水,他拿橡皮的瓶塞套住瓶口。橡皮塞子包得很紧,不故意拔都不会掉。使劲甩了甩,看不会漏水,李磊拿干抹布把瓶身擦干,递给了徐宁玉。
试试怎么样?他眼睛亮亮的,满脸期待。
嗯。徐宁玉抱着又大又胖的输液瓶,趿拉着大棉鞋,啪嗒啪嗒回了卧室,坐到书桌前。想了想,他又把瓶子放在了腿上,再将两只手也放了上去。放在这个位置似乎比较方便。
刚倒出来的开水有点烫,隔着裤子感觉温度正好,暖烘烘的,手就不能一直摸在上面了。比不了后世充电的暖手宝,但也让他僵硬的手指灵活了几分。徐宁玉微笑着说:很暖和。
我就知道管用!李磊马上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很开心能帮到小玉,我那年冬天发烧去挂吊水,感觉手里面跟进了冰水一样,刘医生就这样给我弄的,我开始都没想起来。
徐宁玉看他兴奋地满脸通红,额头上还亮晶晶的,就撵他去客厅:去用热水洗洗脸,再冲杯牛奶喝。跑这一路肚子里肯定灌了风。
李磊想说不用,他壮得很,对上徐宁玉严肃的小眼神,马上听话地改口:行,我去洗脸,牛奶就不用了,我又不是奶娃娃了,还喝牛奶。
可惜徐宁玉不听他的,跟出去盯着他用热水洗了脸,又让他去冲了杯牛奶。
李磊端起杯子一口气就喝完了,抹抹嘴,咧嘴一笑:这下放心了吧!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徐宁玉扭头回到书桌前。而后一个小时,他写文的效率提高不少,刷刷写完了将近一千字的开头。
小淘气是个七岁的小男孩,他明天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啦。天还没亮,他就兴奋地爬到爸爸妈妈的床上,使劲摇晃着他们,催他们起床。他的爸爸妈妈被小淘气闹醒了也没有骂人,反而纵容着孩子很多无伤大雅的天真行为。
上学的路上,小淘气蹦蹦跳跳地走在父母中间,调皮地拉着他们的手,两脚离地荡秋千。他看到什么都十分好奇,他的父母一直耐心地回答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小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解释各种现象。
除了小淘气,他的父母也是这本小说的重要人物。徐宁玉想要在文中塑造出一对新式的父母,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和当今主流的权威式家长完全不同。
放下笔,徐宁玉揉揉手腕,准备休息一会儿。玻璃瓶里的热水也差不多没有温度了,李磊又出去帮他灌了一瓶。
徐馨宁已经写完了作业,就靠坐在床头看书。水凉了,她就把玻璃瓶放在一旁,没有再出去灌水。
这时候,外面王梅有些生气地朝他们这屋喊:怎么回事,水瓶全空了?你们干嘛了,两水瓶的水都用完了?
输液瓶有两百多毫升,灌了三瓶,又倒了些洗脸,原本就不满的暖水瓶差不多就空了。王梅刚睡醒,从门缝看到李磊出来灌了那么大瓶水,心里有点冒火。她就想趁机发作一下,最好能把这臭小子骂走。还真把这当自己家了。
徐馨宁被王梅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徐宁玉就要站起来,李磊按住他:没事,你写字这么累,多歇会儿,我去跟她说。
李磊溜溜达达去了客厅,见王梅气哼哼的,满不在意地说:阿姨,水被我用了,你要急着用,我去锅炉房给你打。
矿上有锅炉房,可以免费打热水,地方也不远,从家属区过去来回一趟差不多十几分钟。但是很费事,家属们不爱去,不如在自家烧水,反正矿上用电又不要钱。
李磊说完,也不等王梅开口,提了两个水瓶就出去了。
王梅还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站在原地,回过神就被他不当一回事的态度气得胸口直发闷。她越想越气,忍不住小声骂起来:这都什么人啊,整天待在别人家,比搁自己家还自在,脸皮怎么这么厚!
其实李磊虽然在徐家待的时间长,从来都规规矩矩的,不乱动东西。除了多喝几杯水,偶尔吃点零食,也多是徐宁玉买的。一到饭点他就回家,开始的时候,王梅留过一次,李磊知道她是假客气,摆摆手,话都懒得跟她多说。
没过一会儿,她就听见外面传来蒋大姐的声音:哎呦,下这么大雪怎么去打水呀,在家烧就是了。
李磊马上说:阿姨急着要用热水,我就去打了。我跑步快,身上也没弄湿。
王梅脸一黑,赶紧开门让李磊进来,一边对蒋大姐解释:孩子硬要去打水的,我拉都没拉住。外面冷,赶紧进来吧!王梅气坏了,明天蒋大姐这大喇叭就能把她使唤人家孩子干活的事传遍家属楼。
阿姨,水打好了,你用吧。还没进门呢,李磊就大声嚷嚷着,生怕别人听不见。
王梅气得肝疼,也提高了音量说:辛苦李磊了,下回可别再抢着干活了,家里烧点水就行了,不急用。
李磊也不跟她废话,哦了声,又溜溜达达地回了卧室。
外面发生的事徐宁玉和徐馨宁在屋里听得一清二楚,对视一眼,都抿嘴笑了。
李磊这家伙还真有办法,见他进来,徐宁玉把输液瓶递过去:暖暖手,我写得差不多了。
李磊想着刚刚王梅生气的样子,心情好的不行,把瓶子推回去,拒绝道:不用,我身上都跑冒汗了。徐宁玉坚持,李磊只好接过了热乎乎的玻璃瓶。不过他也不好好拿着,两手举起瓶子,调皮地在脸上滚来滚去,还一个劲地说:好滑溜啊。
徐宁玉彻底无语了:这家伙当自己是三岁小孩吗?他从放在抽屉的小纸包里拿了块最大的面糖塞过去,把李磊嘴巴堵住了。
冬天面糖冻得更硬了,李磊鼓着腮帮子把糖块咬得咯嘣直响,觉得特别香。
晚上徐建兵回来,去徐宁玉那屋转了一圈,看到两孩子的桌上都摆着输液瓶,就好奇地问:弄这几个瓶子是干嘛的?
徐宁玉就告诉他:李磊哥哥看我写字手冷,去卫生院和医生要的,灌了热水可以暖手。
徐建兵忽然感觉自己这个父亲有点失职,他自己不怕冷,就没想着儿子会冻手。他寻思了一会儿,忽然说:瓶子里装热水没多会儿就凉了,管不了多长时间。我听人说有卖一种电炉的,我去看看,给你买个用。就是电很危险,烤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徐宁玉眨眨眼,不明白他爸为什么突然很愧疚的样子。电炉他倒是知道,上辈子家里几年后也用的,直到电收费了,才不知道丢去了哪里。他歪了歪脑袋,萌萌地说:谢谢爸。
第22章 复习
第二天早上,李磊一到徐家就要去打水,徐宁玉把放在墙边的电炉指给他看:我爸给我买了电炉,不用再弄热水瓶了。徐建兵昨天晚上吃完饭就去买了电炉,店铺自家就住,所以敲门就开了。
李磊没有见过电炉,过去蹲下盯着那个丑丑的铁盘子,里面还有一圈圈的好像铁丝一样的东西。他好奇地问:这个要怎么用?
徐宁玉就把电炉打开。电炉的功率很大,徐建兵还重新接了个插座到次卧,用了最粗的电线。屋里门窗一关,温度很快就上来了。
李磊忽然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但他不服输,还是说:都用上不是更暖和!还是拎着暖水瓶去打了水,把一个小些的暖瓶放到卧室里专门给徐宁玉用,徐宁玉拦也拦不住。
屋里开着电炉,再抱着灌满热水的玻璃瓶,徐宁玉浑身暖烘烘的,一点都觉不到冷了。写作速度当然也提高不少,不到一个星期就写了五千多字。
因为这一次要写的小说篇幅较长,徐宁玉打算写完三章,差不多一两万字再一起投稿。这样可以把主要内容和人物展示,通过率也会高一些。
不过他没有急着修改。这个周五小学就要期末考试了,中学提前一天。这几天他放学回来,没怎么写文,主要花时间帮李磊把这学期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
现在徐馨宁有不会做的题也会来请教徐宁玉,虽然初一的书徐宁玉还没来得及看,对里面的内容稍微有点陌生,但他对照题目,翻翻书琢磨一下就会做了,可以给徐馨宁讲解。
李磊那边,徐宁玉没让他做难题,只带着他复习基础知识。小学试卷前面六十分都是能在课本上原封不动找到的知识,李磊能把这些基础分都拿到,再加上作文送点分,至少能考六十分以上。
相处这么久,徐宁玉知道李磊其实挺聪明,头脑尤其灵活,不是那种怎么教都教不会的笨蛋,不然他才懒得费这事。只是李磊从前觉得上学没什么用,上课总不认真听讲,还总是抄作业,导致基础非常差。
针对期末考试,徐宁玉系统地带着李磊复习书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只挑要背的段落看,做那些典型的例题。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课本过了一遍,李磊就自信满满地跟徐宁玉报告:课文我都会背了,课后练习题我也会做了。其实是想偷懒不看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