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拉倒吧。王相臣挑着工具箱子,不用许茂林开口先说话了:刚才我离得不远,听着是你先骂小邓他哥来着。你骂人,人家还不行打你两下?该让你骂呀。
许茂林赞许的看了王相臣一眼,觉得他的话再及时不过王相臣是木匠,在生产队很有威信,平时又不是多言多语的人,说出来的话大家本能的相信。
这就好办了。
许茂林严肃的看向一脸委屈的袁劲松:王相臣说的是真的,是你先骂的人?
我袁劲松更委屈了,他就说了句窝囊玩意,咋就成骂人了?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许茂林辩解的。
围观的人一下子议论开了:这还不叫骂人?
我管你叫窝囊玩意,你愿意听不?
你说谁窝囊呢,你才窝囊呢,你一家都窝囊。天天帮着媳妇做饭洗衣裳,你还真窝囊。
你少帮你媳妇干了?我帮我媳妇干活,她能踏实缝鞋垫给家里挣钱,这算啥窝囊。
议论的不止男人们,还有缝鞋垫、织手套织累了,借机歇会的妇女们。她们更加直白的站在邓琳琅一边,觉得小邓脾气那么好,不把她惹急了她能不拦着亲哥打人?
脾气软和的小邓都被惹急眼了,袁劲松一定说了王相臣没听到的、更难听的话。
对,一定是这样。脾气好的人急眼了,比一般人更暴躁,理解,很好理解。
一面倒的舆论,让袁劲松本就有些发红的脸色紫胀得要滴血,更看不出被打的痕迹了。许茂林见邓琳琅向自己摇头,带着息事宁人的口吻问:小邓,你哥没受伤吧?
袁劲松想哭一哭,明明挨拳头的是他,许茂林竟问邓林胜受伤了没有。
邓琳琅一脸沉重:冬天穿得厚,身上可能没有啥伤。可我哥大老远来看我,竟然被人打骂,心里肯定难受,会以为我在小庄头,天天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
不能不能。许茂林的叔伯弟妹李招弟高声大嚷的向邓林胜解释:我们跟小邓都好着呢,小邓哥哥你可别上当受骗。
袁劲松
许茂林也想安抚邓林胜两句,一直没说话的成静然却走到邓林胜面前:林胜,你知道劲松一直是急脾气。咱们都是同学,见面开句玩笑,你咋还当真了呢。都怪我,刚才应该劝劲松别跟你开玩笑的。当然,谁开玩笑都有闹急眼的时候,说开了就好了。你跟劲松一向关系好,可别因为这么点小矛盾就生分了。
邓琳琅看着成静然唱念做打,连开口的兴致都没有:大姐,你可是女主来的,咱们能不能与时俱进有点进步,把茶艺精进一下。
邓林胜这个钢铁直男,更是完全没接收到成静然混淆是非的点,开口就是:上回我就跟他说过了,以后大家见面直接装不认识就行,谁跟他开玩笑了。张口就管人叫窝囊玩意,那叫开玩笑?再说咱们只是同学,你该叫我邓林胜,不提姓只叫名,让人误会。
成静然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
许茂林却尽责的把自己的话说出口:袁劲松破坏团结,这样的人应该好好在生产队接受教育,今年就别回家过年了,留在知青点认真反思,好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吧。
本想绕过知青点,直接跟许茂林请假的袁劲松和成静然,看着地上因与邓林胜打架而散落一地碎成渣的点心,心中同时闪出一个词:偷鸡不成蚀把米。
两人愤怒的目光都在寻找邓琳琅,却发现邓琳琅被村里的婶子大娘团团围住,无不在安慰她别因袁劲松的无礼生气,要高高兴兴过个好年。
究竟谁该生气,谁过不好年呀?!
被安慰的邓琳琅与邓林胜,一路跟婶子大娘们说着没营养的安慰与反安慰话语,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想请大家到屋里坐一会儿,懂事的婶子大娘们都说还得回去缝鞋垫织手套,可没工夫扯闲话。
跟人扯了一路闲话的邓林胜
看到邓琳琅得到社员们的维护,邓林胜还是十分高兴的,甚至提出中午饭由他来做,让邓琳琅好好休息一下。虽然对邓林胜的厨艺水平有怀疑,邓琳琅不是打击别人积极性的人,拿过棉线装成织手套的样子,心里想的是如何再给邓林胜洗洗脑。
还没结几行,院门外陈老实的声音就传来了:小邓,在家没?
在呢,邓琳琅放下手里的线团,迎了出去。
陈老实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跟着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一脸焦急的车轴汉子。一见邓琳琅开口就是:你就是小邓,你会治牛?快跟我走,我们生产队的四头牛突然都不吃东西了。
妹妹会治牛,他怎么从来不知道?听到声音来看情况的邓林胜,伸手想挠脑袋,发现两只手全是面,自己尴尬的停在半空。
陈老实拉了车轴汉子一把,给邓琳琅介绍:这是前河大队五队队长许家贵,他们生产队的牛全病了,你能不能帮忙看看去?
前河大队是前进大队相邻的大队,他们的五队更是跟前进大队七队相接。许同样是整个生产队的大姓,据说跟小庄头是同一个祖宗,咋分开的因这些年闹运动没人提过,可两个生产队间关系仍然比较近,邓琳琅插队两年,还是有所耳闻的。
牛除了不吃东西,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拉稀或是吐白沫或者表现烦燥?邓琳琅问眼前的车轴汉子。
许家贵摇头:就是不吃东西,肚子胀得老大。兽医站的给开了管消化的药,灌下去还是胀。都三四天了,牛眼看着往下掉膘。生产队有来小庄头走亲戚的人听说你会治牛,我们寻思着万一你能治好呢。
倒也不必如此信任。
邓琳琅觉得有些为难:她给小庄头和光明生产队牛吃的药,用的都是家里人从兽研所找到的旗号,可现在邓林胜就站在边上呢,她还能再打这个旗号吗?
不打兽研所的旗号,她的药就没法拿出来,咋给牛治病。
哥,邓琳琅叫一声听呆了的邓林胜。
陈老实看着邓林胜眼睛一亮,显然也想起邓琳琅药的来路。不过邓琳琅没给他跟邓林胜说话的机会,直接拉着人进屋,还把门给关上了。
许家贵有些不满的看向陈老实:大队长,小邓给不给我们治牛,咋没个准话呢?
陈老实向他摇头:小邓治牛,都是打电话回平山,向兽研所问方子。刚才那个是她哥,可能小邓向她哥要兽研所的电话呢。
屋里邓琳琅的确在向邓林胜说兽研所的事儿,内容却是:哥,事情是这样的。我来头一年,生产队有一个被打倒的老教授,教我一些兽医知识。老教授没了以后,我自己也看了些书,生产队的牛病了,我就试着给牛治病。
在外人眼里我从来没学过兽医,我怕人不相信耽误了给牛治病的最好时机,只好说药是从平山兽研所找的。后来光明生产队的牛病了,我给牛抓药,都说是打电话回家后,你们帮我到兽研所问的。
邓林胜从一个震惊走向另一个震惊的路途太短,完全反应不过来,愣愣的问:平山有兽研所吗?
应该有,公社还有兽医站呢。邓琳琅十分肯定的给邓林胜吃定心丸后,又道:哥,对农民来说,有头牛耕地跟没牛耕地,差别太大了。再说我又学会了兽医,更不能眼睁睁看着牛生病不管。
邓林胜听懂了,不是听懂了邓琳琅说话的内容,而是听懂了她的潜台词:所以你想让我帮你打掩护,去治外头那个生产队的牛?
邓琳琅点头:哥你肯定帮我对不对,那可是四条生命,还是对农民有极大帮助的生命。哥你这么
没等邓琳琅吹完彩虹屁,邓林胜已经板着脸开口了:不行。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虎虎生风,威风八面。
◎最新评论:
【大大是换封面了吗】
【新年大吉】
【撒花】
【新年快乐】
【
【祝大家财运亨通,事事如意!】
【过年好!虎年大吉大利!】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大大,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完
◇ 第 52 章
◎体育老师教的吧◎
从来到小庄头探亲, 表现得处处关心爱护自己、兄长范十足的邓林胜,竟然对自己说不行?
邓琳琅想过邓林胜不赞同自己的作法,但没必要这么直白吧?她得问个明白:我治牛不光能让社员们种地省力气, 大家还因此对我印象更好。你知道我到大队部上工吧,都是因为我连着治好两个生产队的牛。
邓林胜仍摇头不同意:平山是不是有兽研所, 我根本都没听说过,回去还得现打听。我没打听出来的时候, 万一永安有人去平山打听着没有咋办?再说你刚学了一年的兽医,能保证每次都治好牛吗?生产队还有别的牲口呢,生病了你冶还是不治?
一连串的问题,邓琳琅只对其中的一个有把握:不管是啥牲口得病,我都能治。
教你的那个教授, 真有那么大本事,只教一年你就啥牲口的啥病都能治了?邓林胜明显不相信, 就连邓琳琅说的那个教授, 他心里还打问号呢。
教授自然真实存在过,人没受住打击已经去了也是事实, 邓琳琅跟他学兽医则是子虚乌有,人没去的话她万万不敢这么说。
外头陈老实觉的, 邓琳琅跟她哥说话的时间有点长,扬声问:小邓,你问好了没有,要不先跟许家贵一起去看看牛?
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邓琳琅只好利用邓家人对她的愧疚:不管咋说, 这四头牛我也得治, 不然以后别人会说我前两次治牛是投机取巧。说完留下邓林胜一个人发呆, 自己开门出去, 对陈老实二人说:走吧。
邓林胜伸手想阻止妹妹,却落在半空中,再看时除了大妮和二妮,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大妮好心的问:舅舅,你还做饭吗?
二妮已经摇头:舅舅笨,不会烧,不会。
邓林胜能咋办,二妮可是他带给妹妹的负担,自不能让她们饿着,认命的向厨房走,身边跟着不放心的大妮,拖着看热闹的二妮。
邓琳琅这边并不用自己走路,郑春山早套好了牛车,见陈老实把邓琳琅带来了,笑着说:我就说小邓是热心肠,听说牛病了肯定会去帮忙。说完招呼邓琳琅和许家贵上车。
陈老实只负责说动邓琳琅,并不用去前河大队五生产队,在挥手向许家贵告别前,小声提醒他:小邓可能还得到县城打电话,到时你给她准备一辆自行车,比牛车快点,她打电话的时候也方便。
许家贵听出陈老实对邓琳琅十分信任,心里的希望又提升了几分:只要小邓知道咋治牛,我让人骑车带她去县城都行。
邓琳琅只当没看到陈老实与许家贵咬耳朵,一路上除了回答郑春山关于是不是准备好过年的东西之外,没说几句话治完牛回去还得面对邓林胜,邓琳琅得再想想该如何说服他。
没等到五队村口,已经人远远的向牛车挥手,许家贵告诉邓琳琅和郑春山,挥手的是他们生产队的牛倌。牛倌跟郑老爹一样,养了大半辈子牛,因四头牛同时腹胀不吃饲料,开始掉膘,老头自责不已,巴不得快点把牛的病治好。肯定是算着许家贵快把人请来了,在牛棚呆不住,早早来等着他们呢。
走近村子,邓琳琅发现前河大队的五队,日子应该比小庄头好过一点小庄头除了她新盖的院子,一座砖房都没有,可五队却有两三处砖房,其余的房子也普遍比小庄头的高大宽阔一些。
来了来了。许家贵跟等着的牛倌打招呼:五叔,不是让你在牛棚等着吗,咋还站在这儿挨冻呢。
五叔眼巴巴看着车上的邓琳琅,失望的神情一闪而过:这小姑娘就是治牛的?
许家贵自己跳下牛车,指挥着郑春山方向,落后一点向五叔说:前进大队两个生产队的牛,都是她治好的。也不是,是她看了牛的症状之后,打电话回平山的啥兽研所,人家开方子后,小邓同志自己垫药钱抓药,给治好的。
我就说嘛。五叔佝偻着腰,两手背在后头:一个小姑娘,还能比公社兽医站的人能耐大。
可不敢这么说。许家贵小声制止五叔:不管人家能耐大小,能找到对症的方子治好咱们的牛,就是本事。
这么说也没错。
五叔抱了希望,走路的劲头都大了些,很快便随着牛车到了牛棚。四头牛一字排开拴在牛栏上,尾巴不安的东晃一下西摇一下,后蹄子不时的刨一下地,全对槽子里的饲料视而不见。
邓琳琅看着牛圆滚滚的肚子,上前挨个拍了两下,能听出空空的声音,是真的胀气。
许队长,这牛胀气几天了,兽医站给开的是啥药,灌下去后效果咋样?邓琳琅把手放到牛鼻子下试着呼气的热度问。
许家贵和五叔一起回想了一下,说:有四五天了,开始老是嗳气,多少还吃点东西。第二天开始就不吃饲料了。请了兽医站的人来看,给开的药灌下去后,能管个两三小时的事儿,然后肚子又胀起来了。这都灌过三四回了,回回都一样,我们才麻烦你跑一趟。
邓琳琅在治好光明生产队的牛后,是从商城里兑换了几本兽医书看的,免得担了会治牛的名声,对常见病却一无所知。听到五叔说兽医站的人开的药,只管几个小时的事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牛胀气是很常见的毛病,治起来也不难,按理说公社兽医站应该药到病除才对。她暗暗让系统扫描一下牛胃部是不是有肿瘤,不然真解释不通。
结果系统告诉邓琳琅,牛只是一般的胀气,只要灌的药量足够,再给牛添饲料的时候注意一些,肯定可以药到病除。邓琳琅便问:前几天是不是给牛喂了豆饼,而且还喂了不少,饲料铡的也有些粗?
牛倌连连点头:对,前些日子队里找门路买了些豆饼,我想着牛辛苦一年了,就多给喂了几口。又想着牛吃了豆饼,也吃不了几口饲料,铡饲料的时候就没往天细。
能把兽医站给牛开的方子给我看看吗?邓琳琅的目标是治牛,别人喂养牛的问题,她可以提醒却做不了主,毕竟有些人就认老经验,一听谁是从书上得到的知识,先存了三分排斥。
如果邓琳琅没有说出豆饼的问题,许家贵不见得把兽医站的方子拿得那么痛快,现在却直接掏出来给邓琳琅看。用药的品种没啥问题,问题出在药量太轻,连起效一半的量都不到,难怪只管几个小时的事儿。
邓琳琅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让许家贵直接安排人按系统给出的剂量去买药。
许家贵有些迟疑的问郑春山:她直接开方子能行吗,不是说得上县里往兽研所打电话后,才知道咋开方子。
郑春山倒没怀疑邓琳琅:人家自己拿的不准的问兽研所,自己都能开方子的病,还用特意跑县城打电话?不是浪费时间吗。
好象是这么个理儿。
许家贵二意三思的安排人去买药,也不能让邓琳琅和郑春山一直呆在牛棚里,把两人往生产队让。邓琳琅觉得这段时间正好跟牛倌聊一聊咋给牛喂料的问题,跟系统现学现卖的说了一遍,听的牛倌两眼放光:
恋耽美
许茂林赞许的看了王相臣一眼,觉得他的话再及时不过王相臣是木匠,在生产队很有威信,平时又不是多言多语的人,说出来的话大家本能的相信。
这就好办了。
许茂林严肃的看向一脸委屈的袁劲松:王相臣说的是真的,是你先骂的人?
我袁劲松更委屈了,他就说了句窝囊玩意,咋就成骂人了?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许茂林辩解的。
围观的人一下子议论开了:这还不叫骂人?
我管你叫窝囊玩意,你愿意听不?
你说谁窝囊呢,你才窝囊呢,你一家都窝囊。天天帮着媳妇做饭洗衣裳,你还真窝囊。
你少帮你媳妇干了?我帮我媳妇干活,她能踏实缝鞋垫给家里挣钱,这算啥窝囊。
议论的不止男人们,还有缝鞋垫、织手套织累了,借机歇会的妇女们。她们更加直白的站在邓琳琅一边,觉得小邓脾气那么好,不把她惹急了她能不拦着亲哥打人?
脾气软和的小邓都被惹急眼了,袁劲松一定说了王相臣没听到的、更难听的话。
对,一定是这样。脾气好的人急眼了,比一般人更暴躁,理解,很好理解。
一面倒的舆论,让袁劲松本就有些发红的脸色紫胀得要滴血,更看不出被打的痕迹了。许茂林见邓琳琅向自己摇头,带着息事宁人的口吻问:小邓,你哥没受伤吧?
袁劲松想哭一哭,明明挨拳头的是他,许茂林竟问邓林胜受伤了没有。
邓琳琅一脸沉重:冬天穿得厚,身上可能没有啥伤。可我哥大老远来看我,竟然被人打骂,心里肯定难受,会以为我在小庄头,天天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
不能不能。许茂林的叔伯弟妹李招弟高声大嚷的向邓林胜解释:我们跟小邓都好着呢,小邓哥哥你可别上当受骗。
袁劲松
许茂林也想安抚邓林胜两句,一直没说话的成静然却走到邓林胜面前:林胜,你知道劲松一直是急脾气。咱们都是同学,见面开句玩笑,你咋还当真了呢。都怪我,刚才应该劝劲松别跟你开玩笑的。当然,谁开玩笑都有闹急眼的时候,说开了就好了。你跟劲松一向关系好,可别因为这么点小矛盾就生分了。
邓琳琅看着成静然唱念做打,连开口的兴致都没有:大姐,你可是女主来的,咱们能不能与时俱进有点进步,把茶艺精进一下。
邓林胜这个钢铁直男,更是完全没接收到成静然混淆是非的点,开口就是:上回我就跟他说过了,以后大家见面直接装不认识就行,谁跟他开玩笑了。张口就管人叫窝囊玩意,那叫开玩笑?再说咱们只是同学,你该叫我邓林胜,不提姓只叫名,让人误会。
成静然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
许茂林却尽责的把自己的话说出口:袁劲松破坏团结,这样的人应该好好在生产队接受教育,今年就别回家过年了,留在知青点认真反思,好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吧。
本想绕过知青点,直接跟许茂林请假的袁劲松和成静然,看着地上因与邓林胜打架而散落一地碎成渣的点心,心中同时闪出一个词:偷鸡不成蚀把米。
两人愤怒的目光都在寻找邓琳琅,却发现邓琳琅被村里的婶子大娘团团围住,无不在安慰她别因袁劲松的无礼生气,要高高兴兴过个好年。
究竟谁该生气,谁过不好年呀?!
被安慰的邓琳琅与邓林胜,一路跟婶子大娘们说着没营养的安慰与反安慰话语,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想请大家到屋里坐一会儿,懂事的婶子大娘们都说还得回去缝鞋垫织手套,可没工夫扯闲话。
跟人扯了一路闲话的邓林胜
看到邓琳琅得到社员们的维护,邓林胜还是十分高兴的,甚至提出中午饭由他来做,让邓琳琅好好休息一下。虽然对邓林胜的厨艺水平有怀疑,邓琳琅不是打击别人积极性的人,拿过棉线装成织手套的样子,心里想的是如何再给邓林胜洗洗脑。
还没结几行,院门外陈老实的声音就传来了:小邓,在家没?
在呢,邓琳琅放下手里的线团,迎了出去。
陈老实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跟着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一脸焦急的车轴汉子。一见邓琳琅开口就是:你就是小邓,你会治牛?快跟我走,我们生产队的四头牛突然都不吃东西了。
妹妹会治牛,他怎么从来不知道?听到声音来看情况的邓林胜,伸手想挠脑袋,发现两只手全是面,自己尴尬的停在半空。
陈老实拉了车轴汉子一把,给邓琳琅介绍:这是前河大队五队队长许家贵,他们生产队的牛全病了,你能不能帮忙看看去?
前河大队是前进大队相邻的大队,他们的五队更是跟前进大队七队相接。许同样是整个生产队的大姓,据说跟小庄头是同一个祖宗,咋分开的因这些年闹运动没人提过,可两个生产队间关系仍然比较近,邓琳琅插队两年,还是有所耳闻的。
牛除了不吃东西,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拉稀或是吐白沫或者表现烦燥?邓琳琅问眼前的车轴汉子。
许家贵摇头:就是不吃东西,肚子胀得老大。兽医站的给开了管消化的药,灌下去还是胀。都三四天了,牛眼看着往下掉膘。生产队有来小庄头走亲戚的人听说你会治牛,我们寻思着万一你能治好呢。
倒也不必如此信任。
邓琳琅觉得有些为难:她给小庄头和光明生产队牛吃的药,用的都是家里人从兽研所找到的旗号,可现在邓林胜就站在边上呢,她还能再打这个旗号吗?
不打兽研所的旗号,她的药就没法拿出来,咋给牛治病。
哥,邓琳琅叫一声听呆了的邓林胜。
陈老实看着邓林胜眼睛一亮,显然也想起邓琳琅药的来路。不过邓琳琅没给他跟邓林胜说话的机会,直接拉着人进屋,还把门给关上了。
许家贵有些不满的看向陈老实:大队长,小邓给不给我们治牛,咋没个准话呢?
陈老实向他摇头:小邓治牛,都是打电话回平山,向兽研所问方子。刚才那个是她哥,可能小邓向她哥要兽研所的电话呢。
屋里邓琳琅的确在向邓林胜说兽研所的事儿,内容却是:哥,事情是这样的。我来头一年,生产队有一个被打倒的老教授,教我一些兽医知识。老教授没了以后,我自己也看了些书,生产队的牛病了,我就试着给牛治病。
在外人眼里我从来没学过兽医,我怕人不相信耽误了给牛治病的最好时机,只好说药是从平山兽研所找的。后来光明生产队的牛病了,我给牛抓药,都说是打电话回家后,你们帮我到兽研所问的。
邓林胜从一个震惊走向另一个震惊的路途太短,完全反应不过来,愣愣的问:平山有兽研所吗?
应该有,公社还有兽医站呢。邓琳琅十分肯定的给邓林胜吃定心丸后,又道:哥,对农民来说,有头牛耕地跟没牛耕地,差别太大了。再说我又学会了兽医,更不能眼睁睁看着牛生病不管。
邓林胜听懂了,不是听懂了邓琳琅说话的内容,而是听懂了她的潜台词:所以你想让我帮你打掩护,去治外头那个生产队的牛?
邓琳琅点头:哥你肯定帮我对不对,那可是四条生命,还是对农民有极大帮助的生命。哥你这么
没等邓琳琅吹完彩虹屁,邓林胜已经板着脸开口了:不行。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虎虎生风,威风八面。
◎最新评论:
【大大是换封面了吗】
【新年大吉】
【撒花】
【新年快乐】
【
【祝大家财运亨通,事事如意!】
【过年好!虎年大吉大利!】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大大,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完
◇ 第 52 章
◎体育老师教的吧◎
从来到小庄头探亲, 表现得处处关心爱护自己、兄长范十足的邓林胜,竟然对自己说不行?
邓琳琅想过邓林胜不赞同自己的作法,但没必要这么直白吧?她得问个明白:我治牛不光能让社员们种地省力气, 大家还因此对我印象更好。你知道我到大队部上工吧,都是因为我连着治好两个生产队的牛。
邓林胜仍摇头不同意:平山是不是有兽研所, 我根本都没听说过,回去还得现打听。我没打听出来的时候, 万一永安有人去平山打听着没有咋办?再说你刚学了一年的兽医,能保证每次都治好牛吗?生产队还有别的牲口呢,生病了你冶还是不治?
一连串的问题,邓琳琅只对其中的一个有把握:不管是啥牲口得病,我都能治。
教你的那个教授, 真有那么大本事,只教一年你就啥牲口的啥病都能治了?邓林胜明显不相信, 就连邓琳琅说的那个教授, 他心里还打问号呢。
教授自然真实存在过,人没受住打击已经去了也是事实, 邓琳琅跟他学兽医则是子虚乌有,人没去的话她万万不敢这么说。
外头陈老实觉的, 邓琳琅跟她哥说话的时间有点长,扬声问:小邓,你问好了没有,要不先跟许家贵一起去看看牛?
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邓琳琅只好利用邓家人对她的愧疚:不管咋说, 这四头牛我也得治, 不然以后别人会说我前两次治牛是投机取巧。说完留下邓林胜一个人发呆, 自己开门出去, 对陈老实二人说:走吧。
邓林胜伸手想阻止妹妹,却落在半空中,再看时除了大妮和二妮,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大妮好心的问:舅舅,你还做饭吗?
二妮已经摇头:舅舅笨,不会烧,不会。
邓林胜能咋办,二妮可是他带给妹妹的负担,自不能让她们饿着,认命的向厨房走,身边跟着不放心的大妮,拖着看热闹的二妮。
邓琳琅这边并不用自己走路,郑春山早套好了牛车,见陈老实把邓琳琅带来了,笑着说:我就说小邓是热心肠,听说牛病了肯定会去帮忙。说完招呼邓琳琅和许家贵上车。
陈老实只负责说动邓琳琅,并不用去前河大队五生产队,在挥手向许家贵告别前,小声提醒他:小邓可能还得到县城打电话,到时你给她准备一辆自行车,比牛车快点,她打电话的时候也方便。
许家贵听出陈老实对邓琳琅十分信任,心里的希望又提升了几分:只要小邓知道咋治牛,我让人骑车带她去县城都行。
邓琳琅只当没看到陈老实与许家贵咬耳朵,一路上除了回答郑春山关于是不是准备好过年的东西之外,没说几句话治完牛回去还得面对邓林胜,邓琳琅得再想想该如何说服他。
没等到五队村口,已经人远远的向牛车挥手,许家贵告诉邓琳琅和郑春山,挥手的是他们生产队的牛倌。牛倌跟郑老爹一样,养了大半辈子牛,因四头牛同时腹胀不吃饲料,开始掉膘,老头自责不已,巴不得快点把牛的病治好。肯定是算着许家贵快把人请来了,在牛棚呆不住,早早来等着他们呢。
走近村子,邓琳琅发现前河大队的五队,日子应该比小庄头好过一点小庄头除了她新盖的院子,一座砖房都没有,可五队却有两三处砖房,其余的房子也普遍比小庄头的高大宽阔一些。
来了来了。许家贵跟等着的牛倌打招呼:五叔,不是让你在牛棚等着吗,咋还站在这儿挨冻呢。
五叔眼巴巴看着车上的邓琳琅,失望的神情一闪而过:这小姑娘就是治牛的?
许家贵自己跳下牛车,指挥着郑春山方向,落后一点向五叔说:前进大队两个生产队的牛,都是她治好的。也不是,是她看了牛的症状之后,打电话回平山的啥兽研所,人家开方子后,小邓同志自己垫药钱抓药,给治好的。
我就说嘛。五叔佝偻着腰,两手背在后头:一个小姑娘,还能比公社兽医站的人能耐大。
可不敢这么说。许家贵小声制止五叔:不管人家能耐大小,能找到对症的方子治好咱们的牛,就是本事。
这么说也没错。
五叔抱了希望,走路的劲头都大了些,很快便随着牛车到了牛棚。四头牛一字排开拴在牛栏上,尾巴不安的东晃一下西摇一下,后蹄子不时的刨一下地,全对槽子里的饲料视而不见。
邓琳琅看着牛圆滚滚的肚子,上前挨个拍了两下,能听出空空的声音,是真的胀气。
许队长,这牛胀气几天了,兽医站给开的是啥药,灌下去后效果咋样?邓琳琅把手放到牛鼻子下试着呼气的热度问。
许家贵和五叔一起回想了一下,说:有四五天了,开始老是嗳气,多少还吃点东西。第二天开始就不吃饲料了。请了兽医站的人来看,给开的药灌下去后,能管个两三小时的事儿,然后肚子又胀起来了。这都灌过三四回了,回回都一样,我们才麻烦你跑一趟。
邓琳琅在治好光明生产队的牛后,是从商城里兑换了几本兽医书看的,免得担了会治牛的名声,对常见病却一无所知。听到五叔说兽医站的人开的药,只管几个小时的事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牛胀气是很常见的毛病,治起来也不难,按理说公社兽医站应该药到病除才对。她暗暗让系统扫描一下牛胃部是不是有肿瘤,不然真解释不通。
结果系统告诉邓琳琅,牛只是一般的胀气,只要灌的药量足够,再给牛添饲料的时候注意一些,肯定可以药到病除。邓琳琅便问:前几天是不是给牛喂了豆饼,而且还喂了不少,饲料铡的也有些粗?
牛倌连连点头:对,前些日子队里找门路买了些豆饼,我想着牛辛苦一年了,就多给喂了几口。又想着牛吃了豆饼,也吃不了几口饲料,铡饲料的时候就没往天细。
能把兽医站给牛开的方子给我看看吗?邓琳琅的目标是治牛,别人喂养牛的问题,她可以提醒却做不了主,毕竟有些人就认老经验,一听谁是从书上得到的知识,先存了三分排斥。
如果邓琳琅没有说出豆饼的问题,许家贵不见得把兽医站的方子拿得那么痛快,现在却直接掏出来给邓琳琅看。用药的品种没啥问题,问题出在药量太轻,连起效一半的量都不到,难怪只管几个小时的事儿。
邓琳琅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让许家贵直接安排人按系统给出的剂量去买药。
许家贵有些迟疑的问郑春山:她直接开方子能行吗,不是说得上县里往兽研所打电话后,才知道咋开方子。
郑春山倒没怀疑邓琳琅:人家自己拿的不准的问兽研所,自己都能开方子的病,还用特意跑县城打电话?不是浪费时间吗。
好象是这么个理儿。
许家贵二意三思的安排人去买药,也不能让邓琳琅和郑春山一直呆在牛棚里,把两人往生产队让。邓琳琅觉得这段时间正好跟牛倌聊一聊咋给牛喂料的问题,跟系统现学现卖的说了一遍,听的牛倌两眼放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