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看着她白白净净脸蛋,精致的眉眼,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不由得有些恍惚,清醒过来,他眼神里带了丝疯狂,脸色阴沉了下来道:纳好,你就等着一辈子留在乡下当个乡巴佬吧。说完转身而去。
    马丽在张恒找到苏挽的时候就时时刻刻注意这边的动静,刚开始咬牙切齿的恨不得过来把苏挽吞了,听到最后一句话愣了一下后笑得脸都快烂了。
    苏挽只觉得莫名其妙,这关他什么事?好在没纠结多久就被其他事吸引了注意力,彻底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很快就到了婚期那天。
    最近砖厂办起来了,受到了外村人羡慕嫉妒,村里人更得意,正兴奋着呢,又恰巧遇到了这件喜事,都想着来凑个热闹。
    这年头吃席规矩没那么多,带点几个鸡蛋,青菜什么的来就行了,所以这场婚事可以说是办的轰轰烈烈的,村里大半数人都来了。
    宋延不是个小气的,早就换好了肉票,弄了猪肉回来,不多,但每桌都能见到肉腥,这在乡下是极大的体面了。
    挽挽,你真好看。月月惊叹的看着苏挽。
    这年头结婚没那么讲究,好些穿个好点的衣服跟着男方回去就那么嫁了,但宋延怕委屈了苏挽,特意扯了布请婶子们做了件红裙子。
    苏挽长的白净,这段时间吃的又好,脸色透着红晕,她五官精致,穿上红裙子,瞧着跟仙女似的。
    可不是,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俊的新娘子呢,宋小子也生的俊,以后你俩的娃一定好看。张大婶子喜得连忙说道。
    这让苏挽脸红的不行,低着头抿抿唇还是忍不住勾起了个笑容,应该会很好看吧?
    挽挽,我来接你了。今个宋延也是特意打扮了的,头发剪短了些,穿着这年头体面的军绿色衣服,五官端正,眼眸深邃,瞧着就精神。
    这说是接亲,实际上就是宋延来接苏挽从张家走到宋家,走个过场。
    好在是离不远,一会就到了。
    来了来了。
    啧,新娘子可真俊。
    这宋小子可是祖上积德了,娶了个城里人,还这么俊。
    一路上看热闹的人可不少,跟着一起走,还时不时低声议论两句。
    马丽本来喜坏了,想着苏挽马上就要成为乡下人了,可当看到苏挽身上穿着新的红裙子的时候,脸瞬间一僵。
    等坐在席上听着周围的人一会夸夸苏挽长的好看,一看就是文化人,一会夸夸宋延有本事巴拉巴拉,马丽脸上彻底没了笑意。
    凭什么?凭什么,马丽嫉妒极了,就连肉都没怎么吃,死死地盯着苏挽的背影。
    这场席面,有菜有肉还整了米酒,算是彻底让村里人振奋起来,一边吃一边唠,过年都没这么热闹过。
    苏知青,这是宋小子特意让我给你下的面,怕你饿着。张大婶把一碗面条递给苏挽,心里直啧声感叹,这宋小子可真是舍得,这一碗都是白面不说还卧了两鸡蛋,滴了香油,她坐月子都没这么吃过。
    不过又转念一想,强生那小子要是也能娶个知青回来,她也舍得给做。
    苏挽连忙接过碗,笑了笑道谢:谢谢婶子。
    张婶子摆摆手道:别客气,你快吃吧。说完就出去了。
    苏挽看着屋子里的衣柜、梳妆台,这都是新的,明显是刚让人打的,心里又暖了暖,环绕了屋子一周这才低头小口小口吃着面。
    宋延在外面被逮着灌酒,难得有酒喝,村里汉子自然不能放过他,和宋延关系好的张强挡酒都快哭出来了。
    真是辛苦你了兄弟。宋延瞧着双颊已经红晕的张强生,再看看依旧热情似火的大爷大叔伯伯们,同情的拍拍他的肩,然后自己果断的溜了。
    笑话,就算米酒不醉人,新婚夜,他能放着小娇妻不陪,在这陪这群大老爷们?
    吃饱了吗?宋延回来正好瞧见苏挽放下碗,不由得问道。
    苏挽乖巧的坐在凳子上点点头,宋延心里软了软,眼神更加温柔了许多,以后他也是有老婆的人了,他们还会有孩子,他有家了!
    接下来的一切都很顺其自然......
    宋延醒来搂着软软的老婆,心里异常的满足,这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啊。
    我早就给你请好假了,不用去上工,今天咱们要去镇上扯结婚证。宋延扶住腿软差点跌倒的苏挽,连忙说道。
    都怪你。苏挽声音沙哑,脸都红透了。
    宋延心虚的咳了两声,那啥,母胎单身那么久有点控制不住也是正常吧?
    结婚第一天,宋延为了讨好,不对,补偿老婆,让苏挽继续休息,自己去开了肉罐头熬了汤煮了面条。
    等苏挽好些之后,借了牛车带着她进了镇,办完结婚证明也没回来直接去了国营饭店点了红烧肉、酱茄子和大米饭。
    回家了开了水果罐头给苏挽当下午甜点。
    而等着看苏挽结完婚过倒霉日子的知青,干着农活啃着饼子眼望穿了也没有等到苏挽来上工......
    作者有话说:
    本应该点存稿不小心点成了发表,发早了(哭唧唧)
    感谢仙女收藏评论阅读~
    第十一章
    结了婚的生活,对苏挽来说并没有多大变化,要真要说的话,那就是吃的更好了。
    以前没住在一起,多少有些不方便,如今结了婚住在了一起,宋延是彻底没了顾虑,早上要么打蛋汤泡饭要么就是打罐头汤,偶尔还做个哨子面变着法给苏挽补身子。
    白天有时候宋延忙,午饭和晚饭变成苏挽在做,她倒是想节省点。
    可宋延不干,而且家里都是白米白面,几顿下来,她也习惯下白面蒸米饭了。
    偶尔宋延还会带些鱼或者肉回来做了吃,这日子就是苏挽小时候在厂里吃大锅饭也没有的待遇。
    结婚短短几日,苏挽愣是胖了好几斤,愣是让她在这个物资稀缺的年代升起了减肥的念头。
    前两天,孙强国带了好消息回来,外面城里有个厂想建工人福利房,有意买些砖。
    宋延带人来看了砖之后,人家当即就要了好多,这下子村里的砖厂算是彻底的立住了。
    镇上书记还专门带了人来视察,看过之后更是大加夸赞了一番。
    这样,其他村里的大队长哪里坐的住,都厚着脸皮来求着参观一下。
    宋延这个负责人算是彻底忙碌起来了起来。
    终于送走了今天来参观的最后一批人,天已经暗下来了,宋延想着苏挽一个人在家里,连忙往家里赶。
    这会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还是用的煤油灯,苏挽这会正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缝补着宋延破了洞的衣服。
    宋延停住脚,只觉得内心一片滚烫。
    回来了?赶紧来吃饭吧。苏挽惊喜的说道,连忙把东西收了收,起来打算吃饭。
    饭菜早就做好了,就等着宋延回来了。
    苏挽做的菜都是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家常菜,但宋延却觉得很香,比顶级大厨都做的有食欲。
    下次我回来晚了你就先吃,别饿着了。
    苏挽摇摇头,看着她,眼神清澈道:家里就我们两个人,要一起吃。
    宋延心里一软,笑道:行,那我以后尽量都早点回来。
    苏挽莞尔,点了点头。
    村里又要来知青了。宋延一边吃着一边同她有的没的说着。
    苏挽有些惊讶,但想想又觉得正常,她已经来了快一年了,也是时候该来新的知青了,不由得有些感慨道:我都来这快一年了,好快。
    宋延一听,倒是想起了其他事,说道:等过年的时候闲下来,到时候我带你回趟家看看。娶了人家姑娘,说什么也得去拜访一下,知青不能回城,但结了婚,过年开个证明去探亲却是可行的。
    真的吗?苏挽惊喜的差点蹦起来。
    宋延揉揉她的头发,宠溺的意味很明显,反问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苏挽喜的扑在宋延怀里,搂着他的腰,靠在他胸膛,亲昵的蹭蹭:谢谢。
    傻丫头。宋延无奈的ruarua她头发,这些明明都是他应该做的啊。
    没多久,新的知青就陆续下乡了。
    说实话,各村的队长都不愿意接手这些知青。
    得给他找住的地儿不说,还得凑粮食接济,村里人都不乐意,搞得他们也很无奈。
    而且这些知青什么活也不会,还喜欢指手画脚,搞事情,偏偏你还不能处分的太过。
    几个大队长带着人往接人的地儿一站,都不咋高兴。
    其中张大根尤其的不高兴,今年因为村里建了砖厂,上面分配给他们村的知青比其他村多了一倍,说是给他们村找知识性人才,实际上就是别的村养不起了。
    知识性人才,不给添乱都不错了,张大根心里嘀咕着,可他也没法拒绝,这是上面分配的任务。
    十几个人刚来兴奋劲没过,觉得自己是下乡建设农村的人才,幻想着自己在村里大展身手,创立一片新天地,嘀嘀咕咕说个没完。
    张大根黑着脸没人敢往前凑,宋延生的高又壮,没有表情的时候,一双眼睛深邃很有压迫感,其他人也不敢去招惹,可怜其他几个人被拉着被迫听了一路,不切实际的想法。
    把人一带到知青点,张大根就带着人走了,他们忙着呢,可没空应付这些知青,反正知青点留了人接待。
    欢迎新同志们的到来。杜磊是知青里的老大哥,好些知青点的事都是他决定的,这次自然是要留下来迎接新同志的。
    能偷懒,马丽自然不能放过,很积极的自愿留下来了。
    一顿简单认识之后,杜磊就带着男知青去放东西,而马丽带着女知青去放东西。
    咱们这批知青一共有十个,男知青五个,女知青五个。
    不过呢,咱们有个女知青嫁给了村民了,所以现在只有四个人住,刚好你们有一个人可以和我们住,其他五个人可以住在这间屋子。
    显然,女知青的关注点非常的一致,不在住哪里,而且在其他感兴趣的地方。
    嫁给村民?那......那岂不是以后都不能回城了?
    当然了,就成了农村人了,这位知青可真傻。
    马丽听着这些话,乐得都快要见不着眼睛了,从小到大,她听到的都是苏挽多么多么好看,乖巧,聪明,如今呢?还不是嫁给个乡下人,要在村里待一辈子!
    唉,村里生活苦,那乡下汉子帮她干点活给点吃的,她可不就嫁了吗?这也是没办法。唉,说来她也是傻,这村里的汉子那是那么好相处的,又不识字,嫁给他们,天天在家洗衣做饭干活不说,还要去干农活,最重要的是有些男人还打媳妇勒。马丽叹口气一脸同情的模样。
    看着女知青们脸上露出的鄙夷的神情,马丽只觉得浑身舒爽,对待她们又热情了几分,让几个女知青对她又多了几分感激。
    然而等晚上见到了苏挽,她们就都懵了。
    他们想象中的苏挽应该是穿着粗布补丁衣,头发毛燥,皮肤蜡黄粗糙的模样。
    可实际上呢?苏挽穿着一身深色的衣服,看上去是新作的,头发上扎着紫色的头绳,皮肤白皙,眉眼弯弯,双眸含笑,怎么也不像是天天劳作的村妇啊?
    然而让他们更懵的是,苏挽还拎着一条几斤的大鱼,对着杜磊道:杜哥,这是今早宋延刚捞上来的鱼,我带来给大伙加个菜。
    鱼虽然比不上肉,但绝对也算的上是好东西了,对城里来说,甚至比肉还珍贵。
    杜磊连忙接过,笑着道:我这还正愁菜不够呢。
    为了迎接新知青,他们准备了晚会,说是晚会其实也就是和村里人换了鸡蛋、蔬菜,做了几个丰盛点的菜。
    有了苏挽带来的鱼,一桌菜总算看着是那么回事了。
    不论大伙心里咋想的,这顿饭倒是吃挺和谐的,毕竟大家也不傻,难得吃那么好,谁还有闲心管其他的。
    天色不早了,我就回去了。夜路不好走,苏挽见天暗了,也不再多待,就和大家告辞。
    大伙神情迥异的和她告了辞。
    苏挽一出门就看不远处宋延打着手电筒等着呢。
    宋延。苏挽高兴的只差蹦着走了。
    宋延怕她摔了,连忙接住她,拉着她手,带她往回走:怎么样?吃饱了吗?
    苏挽被养的有些娇了,嘟嘟嘴有些委屈:不好吃。
    宋延做饭从不吝啬油和调料,其他人哪里舍得,做出来的味道自然不算好。
    特别是鱼腥味又重,让吃过好吃的苏挽着实有些难以下咽。
    宋延拉着她带着她慢慢走,听她这样说,笑道:家里炖了鱼汤,回去喝点。
    苏挽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不知道宋延的鱼怎么做的,反正就是很好吃,鱼汤也好喝。
    苏挽这几天就喜欢吃这个,所以宋延天天上工前或者下工后都会去河里看看。
    门开着,其他人自然看到了这一幕,虽然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能看出来宋延那珍视的样子,见多了的人还好,有了抵抗力,不觉得太难受。
    而没见过的新知青都懵了,这村民长的一点不丑,俊朗帅气,气宇轩昂,而且对待苏知青那样子,宠闺女都没有这样的。
    提前听马丽说过的女知青更是目瞪口呆,互相对视了一眼,又看看马丽不知道该说什么。
    马丽咬牙切齿,心里不断默念,她以后都回不了城,一辈子回不了城,如此默念几次之后,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原本雄心壮志的知青们来了不过两天就彻底沉寂了。
    他们除了来的那天之外,之后每天吃不饱,还要干好多农活,还要被村里人嫌弃,这让他们心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宋小子,你说这些知青咋办?张大根这几天愁的头发都揪掉了好些,这些知青干活不成,赚不到工分就只能队里接济,这么多张嘴,哪能都靠着村里养活?
    让他们进砖厂。宋延倒是不含糊,直截了当回答道。
    那可不成,他们这群奶娃娃能干啥,别帮倒忙。张大根连忙摆手,砖厂可是他命根子,谁也别想捣乱。
    做个测试考考他们,能过就进,他们好歹读过书,脑子里有东西,要是真发挥出来对砖厂有好处。宋延倒没觉得知青都没用,有些脑子还是灵活的,又读过书,干活不行,其他方面有行的呢?
    张大根眼睛一亮,哈哈笑道:还是你小子聪明,就这样。干活不行,技术总得有点吧,不然下乡纯属来吃干饭的。
    第十二章
    咱们村的砖厂算是立住了,等粮食再一丰收,今年咱们指定能过个好年。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这会下点子苦力气,来年就饿不了肚子了,所以大家都振作起精神,好好干活,可别给我搞那偷懒耍滑的一套。
    今年咱们村可是先进村子......
    村里组织开大会,知青们也都来了,上百号人聚集在打谷场。
    张大根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话,村里人在下面听着昏昏欲睡。
    来,喝点水。宋延偷偷将水壶递到苏挽面前。
    每年大队长都会开次大会,主要目的就是鼓舞人心。
    前两年大家伙听了还热血沸腾的,可每年都是差不多的说辞,听多了也就没啥感觉了,自个在下面偷偷摸摸干别的事。
    没有经验的知青们可就苦了,刚开始听着还挺振奋,听久了太阳一晒就只剩下祈求盼望这讲话快点结束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之宠老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萌萌的月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萌萌的月饼并收藏六零年代之宠老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