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白川要是对谁都和对她那么浪,她还能看得上白川吗?怕是白川长得再贴近她的审美,她也不会主动给白川宽衣治病的!
61.出山 [V]
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作妖。
这一场大雨过后,路面都是黄泥滩,太阳炙烤了两天才算勉强半干,骑着自行车不会陷进去,但要是靠着两条腿走,鞋都能陷进泥里拔不出来。
眼看中秋节马上就要到,白敏想着要烤一些月饼吃,便催促令泰岳去县城买面买油买其它配料。
令泰岳原本是打算同蒋芸一块儿去的,可是蒋芸想着确实是马上就要到中秋了,该做一些月饼给白川寄过去,好让白川尝尝她的手艺。
之前她觉得自己的厨艺一般,总是靠云厨做的东西来糊弄人,如今她的厨艺也靠着从李兰花身上刷下来的技能书提到了满级,自然是要露上一手的。
她装出一副相当嫌弃白敏和令泰岳的样子,你们俩去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俩的二人世界了,我自个儿走路过去!
白敏其实也有点想去县城,见蒋芸说不去,她也没再推脱,高高兴兴地坐在后车架上抱着令泰岳的腰便走了。
蒋芸闻着空气中飘来的丝丝缕缕的酸臭味,冲白敏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不就是谈恋爱马上就要结婚了吗?
她也快了!
她还马上就要脱离农村进城了!
白川是有津贴的人,她根据白川时不时给她寄来的钱和票估算了一下,白川的津贴应该不低,这不比找一个男知青香?
她还没嘚瑟呢,不知道白敏有啥好嘚瑟的。
蒋芸心里吹了一遍自己,仰着脖子回屋去了。
真当她需要借自行车吗?
如今太阳已经出来了,避难所需要的能源也已经充满了,她驾着避难所去,更快更便捷还不用溅自己一裤腿的泥!
下大雨的这段时间,避难所里的作物又成熟了不少,挤下来的牛奶全都做成了奶粉,鸡蛋也攒了好几筐。
饶是蒋芸的饭量很大,白天还时不时给自己加个餐,她吃掉的东西同收获的东西比起来,也只能算是个冰山一角。
正好进县城出一批这些东西。
蒋芸锁上屋子的门,院子里还有别的知青在,院门就没必要锁了,她在街上溜达了五十米左右,没见到人影儿,一闪身就进了避难所。
面黄肌瘦的中年男人再次上线。
蒋芸这回打算多出一些物资,没背着筐去木器厂的家属区,而是直奔县城外的板栗树林。
她到的时候,板栗树林里的人已经不少了,大家都蹲在灌木丛里暗搓搓的交易,明面上看不到人,可是时不时就有人骑车从远处进来,走着横穿过板栗树林的那条小路,还会吆喝一声,有面吗?有面吗?家里等着下面呢!
手头有面的人就会站起来露个脸,买面的那人便跟着蹲到灌木丛里去了。
交易都是在暗中进行的。
蒋芸利用避难所的扫描功能给板栗树林的方圆五百米建了个地形模型,还将有人占的灌木丛位置都标注了出来,找到一个地方略微偏的灌木丛蹲下,从避难所里掏出一筐东西来摆在面前。
一个头上裹着头巾的老太太走进了灌木丛,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地说,粮油店真是想钱想疯了,这就下了半个多月的雨,粮食价格都涨起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了呢!想买点米咋这么难?
蒋芸站起来,咳嗽了一声。
老太太猛地一回头,见蒋芸盯着她看,立马就快步走了过来,蹲到蒋芸跟前,伸手就要拨拉蒋芸盖在筐上的那块粗布。
蒋芸伸手按住筐,伸出一根手指来,先说要的量!
老太太看了蒋芸一眼,你先说价格!
两人谁都不让,蒋芸只知道原来粮油店的大米价格是多少,哪知道人家涨幅多少?得涨多少钱才能配得上涨疯了这三个字啊!
她伸出一根手指,没有吭声。
老太太就好像踩到地雷一样,眼看着脾气就要炸了,她强压下来,咬牙切齿地同蒋芸说,小兄弟,你不厚道!粮油店的价格一斤才收九毛钱,你怎么好意思要一块?
蒋芸当场就被口水给呛住了。
她记得上回去粮油店买大米的时候,才四毛五。
合着下了这么大的一场雨,大米的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蒋芸已经能够大致猜到其它粮食的价格了。
她递给老太太一个安抚的眼神,大姐,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我的大米比粮油店的大米便宜一毛钱。一斤只要八毛,要的票和粮油店一样,你看行不?
老太太的心都在滴血,八毛也很贵了啊!
不过她听粮油店的营业员解释说,这场大雨有好多地方遭了灾,种的粮食还没收割进粮仓就被水冲跑了,猜到很多地方都要闹饥荒。
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只能从别的地方抽调粮食过去应急。可各地的粮食都不富裕,就算是那些没遭灾的地方,粮食又能多到什么地方去?
铁定是要全国上下都勒紧裤腰带来渡过这一次难关的。
老太太凭借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已经能够做预判了,这粮食价格怕是会一直高到来年秋收后,如果来年秋收能有个好收成,粮食的价格应该会降一降,但绝对不可能降到涨价前的那价位了。
涨上去的价格,哪可能降回去?
老太太一咬牙,给我来五十斤!
蒋芸变戏法一样从身子后面抽出一杆秤来,从筐里数出两个大袋的大米一个小袋的大米来,当着老太太的面过了称,大姐你看,这五十斤可是足量的。
老太太原本还想说那三个布袋也占了分量,可是看蒋芸手里的秤挑的高高的,这刺儿她也就不敢再挑了。
还有别的东西吗?老太太问。
蒋芸眯了眯眼,觉得自己遇到了大客户,其它粮食也能弄到,不过你得等我一会儿,我去找人给我送来。你还想要啥?
粉条有吗?土豆有吗?红薯有吗?这些各要三十斤,还想要二十斤的小米,你能给弄到不?这鸡贼老太太也在试探蒋芸的本事。
她要的这些东西,蒋芸避难所里都有,粉条还是蒋芸吩咐云厨做的地道红薯粉,里面用的都是正经红薯淀粉,不是那种勾兑木薯淀粉做出来的残次品。
都有,你先把这些粮食弄回家去,再来一趟,我都能给你搞到。
老太太心里有些不信,真假?你本事这么厉害呢?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东西?
蒋芸翻了个白眼,大姐,你别打听了,送上门来的买卖,我没有不做的道理。我要是做不了,直接同你说不能做就行,我还诓你干什么?你要是想打听我搞这些东西的渠道,就趁早歇了心思吧,我嘴很严实的。
老太太恨恨地走了,她要是真能套出这病脸早夭鬼的上线来,不就能省一笔被中间商二道贩子赚走的差价了?
老太太一走,蒋芸就从避难所里又倒腾出了三个筐,把面前的四个筐都装满。
没多久,三个中年妇女结伴而来,一进板栗树林,她们三个的说话声音都大了起来,你说这粮食涨价是天灾闹得,奶粉涨啥价?难道那场大雨把奶牛都给冲跑了?奇了怪了,奶粉的价格都要翻一番了!
蒋芸敏锐地从这三个中年妇女的话语中捕捉到了都要翻一番这五个字,心中大概猜到了奶粉现在的价格,多半是八块九块一袋,确实不便宜了。
她从避难所里掏出三十袋奶粉放在筐里,这奶粉都是云厨产的,包装是蒋芸之前找云厨统一定制的那种伪装苏联奶粉的包装,放在筐里特能唬人。
蒋芸再度站起了身,那三个中年妇女一窝蜂地涌了过来。
有个头发躺着羊毛卷的妇女手相当快,一把就掀开蒋芸盖在筐上的布,她看到那么多的奶粉以及奶粉包装上的俄语时,眼睛都亮了。
终于又找到这奶粉了啊,这奶粉的奶香味浓,喝着还不恶心,之前从我们那边的二道贩子手里买过一袋,我儿子自打喝了这个奶粉之后就再也不喝别的奶粉了,说别的奶粉里有牛屎味。
这个奶粉我也喝过,确实好喝得厉害。就是不知道该从哪儿买,我去过外汇商店和华侨商店,根本买不到。我爱人托他那些跑采购的人出去买也没找到类似的奶粉。
蒋芸听着这对话,有些心虚。
要是真被人找出来类似的奶粉,那乐子可就大发了这个年代应该没有山寨盗版这么一说,况且就算能盗版了他这苏联奶粉的包装,难不成还能盗版了云厨从顶级牛奶中以顶级的工艺提炼出来的顶级乳粉?
要是真有企业能做到这个水平,蒋芸觉得自己不卖这种奶粉也行。
可惜没有企业能做到。
大兄弟,你这奶粉是从哪儿买的?为哈我们问百货大楼和外汇商店、华侨商店,都说没见过这种奶粉?
蒋芸睁眼说瞎话,这是苏联的奶粉啊他们没见过很正常,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这么大,我们很多时候连个外省的东西都没见过,咋可能对国外的东西了如指掌?再者,苏联那么大,谁知道这奶粉是苏联的哪个工厂生产出来的?
这位大妹子,我听你说话的意思,之前应该喝过这种奶粉,味道咋样就不用我说了吧,你比谁都清楚。
这种奶粉质量,在老毛子那边都属于顶尖的货,咋可能摆到华侨商店和外汇商店里去卖?人家工厂的生产量都跟不上。我上头的那几位大哥想方设法才搞到这么点儿货,你们爱要要不要拉倒。
那三个中年妇女一听蒋芸那丁点儿不像是想做生意的语气,瞬间就哑炮了。
作者有话说:
第一更,剩下的两更在白天mua
62.我闪! [V]
这年头,市场上的新鲜物事已经渐渐多了起来,外汇商店里多的是没见过的好东西。
蒋芸拿出来的这牛乳粉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喝过的人都知道,就连鼻涕挂在脸上甩的小屁孩都知道喝完这种乳粉之后不喝别的,大人们就都是傻子?
这种牛乳粉蒋芸收了九块钱一袋,同样是比外汇商店略便宜一点的价格,她本以为这三个妇女只会一人要一两袋,哪知道其中两个妇女都是七袋八袋的拿,另外一个妇女直接把她剩下的牛乳粉给包圆了。
蒋芸这才意识到,这年头的城里人其实口袋里已经不怎么缺钱了,尤其是那些双职工家庭,夫妻俩都能赚钱,花钱的地方却不算多,大家口袋里有富余。
送走这三个妇女,蒋芸再次蹲了下去。
她在板栗树林里蹲了一上午,时不时就会有人鬼鬼祟祟地走进板栗树林,有些人要的东西是粗粮,比如红薯玉米这些,蒋芸的避难所里也没种植多少,卖完之后她便没再接应这些买粗粮的人,但是那些想买细粮的人,蒋芸是一个都没漏下。
她避难所里种植的细粮多啊,大米小米白面,多到仓库都要塞满了,可不得出一批?
蒋芸感觉自个儿就像是打地鼠游戏里面的那个地鼠,一会儿蹲下去一会儿站起来,要不是练魔改版的军用格斗术把腿给练出来了,她蹲这么一上午,这两条腿得废掉。
不过战绩也是相当丰富的,她卖了这么一上午,比之前在木器厂那边卖的总和还要高。
蒋芸算了算自己身上的钱和票,加上白川给她寄过来的,手头差不多有六千块了。
在成为万元户的道路上,她才走了一半出头,还得继续努力。
就在蒋芸犹豫要不要留下来继续卖的时候,她突然发现避难所地形模型上有几个红点正在朝她靠拢,那几个红点都是与她在这板栗树林里待了一上午的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干什么的。
这些人突然朝她围过来,难道是想打劫她?
是因为她卖的太多,妨碍了这些人的生意吗?
蒋芸心思赚了一圈,拎上摆在面前的筐,直接闪身进了避难所。
还是不见为好,见了难免会露出什么马脚。
从板栗树林出来,蒋芸在县城内找了一个没人的胡同里出来,又往木器厂家属区去了一趟,她这回没打算卖多少东西,卖个几十一百都行。
她没想到的是,她才在木器厂家属楼去露了脸,就被她涉足黑市的第一个大客户二梅给撞见了。
二梅正挎着个篮子急匆匆地往外走,猛地一下就看到一张蜡黄的脸,她往蒋芸背后一看,看到了熟悉的筐,就好像是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一样。
碍于路上还有别的婆娘在闲聊,二梅压下心中的喜色,喊了一声,表哥,你来了?我姑这是让你给我送啥来了?
蒋芸一愣,想到家属区那个我亲戚的梗,立马就反应了过来,我妈说下了那么大的雨,怕你在城里买不到粮食,让我给你送点上来。
二梅放下心来,心里的焦躁被蒋芸这话给三两下就抹平了,哎呀,还是我姑疼我。快到家里去!
蒋芸跟着二梅上了楼。
一进家门,二梅脸上的笑意就没了,小哥,你咋才来啊!你这回都有啥?还有鸡蛋吗?我家里的祖宗因为饭里没鸡蛋,都搞绝食抗议,快愁死我了!
有有有有有有,我拿了三十斤的鸡蛋,你要多少?蒋芸笑呵呵地问。
她避难所里存的鸡蛋有六百多斤,上午在板栗树林买了五百斤出头,只剩下一百斤不到了,这会儿在木器厂家属区转悠一圈,要是卖不完的话,再去县人民一样旁边的黑市走走,绝对不愁卖。
二梅问,还是原来的价格吗?
蒋芸没好气地说,想啥好事呢?外面的价格都涨上天了,你还让我按原来的价格卖?你把我当傻子啊!一斤比副食品店的价格便宜一毛钱,不要讲价了,这是最低价,我这些东西真不愁卖,想压价是不可能的。
二梅:
这人怎么这样做生意啊,她还没开口压价呢,就把话给说死了。
三十斤我要不了,我家吃不完,放都能放坏。你等我一下,我问问对门去。对了,你还有啥,一并拿出来。粗粮细粮都有吧
蒋芸摇头,细粮有,粗粮没。现在大家粮食不够吃,都是拿细粮换粗粮的,细粮反倒不受待见了。
粗粮她是一把都没剩下
二梅想了想,说,细粮就细粮吧,我家那祖宗难伺候,只吃白面,不然就又哭又闹。你等我一下,我给你喊人去。
二梅去敲对门的门,蒋芸就借着筐的掩护从避难所里往外掏东西。
白面和大米各掏出二十斤来,两壶十斤重的菜籽油,再加上三十斤鸡蛋,摆在面前好大一堆。
蒋芸觉得自己背着的那筐不像是能塞下这么多东西的,就又把那两壶十斤重的菜籽油收了起来。
粮食拎着沉,但很压分量,一筐背个四五十斤的粮食外加三十斤鸡蛋,硬塞是能塞得下的。
二梅很快就把蒋芸之前见过的那个老太太喊过来了,想来是二梅已经同那老太太说过价格的事了,老太太都没问,只是打开大米和白面的布袋看了一下里面的粮食,便同二梅说,都要下吧,咱两家分一分,这些东西能吃得下。等天开了之后,价格应该会降一降的,没必要买太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量,蒋芸对这老太太说的话不置可否。
她就是一个卖货的,又不是来打辩论争短长的,说太多干什么?
把货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就够了。
二梅与这老太太嘀嘀咕咕地说了几句,二梅回屋拿出钱来,交给蒋芸数清楚,把蒋芸送出了门。
路上遇到的人对蒋芸的身份心知肚明,要是真有这么一个好姑妈好亲戚,谁不会拿出来嘚瑟嘚瑟?能是大家都没怎么见过的生面孔?
恋耽美
61.出山 [V]
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作妖。
这一场大雨过后,路面都是黄泥滩,太阳炙烤了两天才算勉强半干,骑着自行车不会陷进去,但要是靠着两条腿走,鞋都能陷进泥里拔不出来。
眼看中秋节马上就要到,白敏想着要烤一些月饼吃,便催促令泰岳去县城买面买油买其它配料。
令泰岳原本是打算同蒋芸一块儿去的,可是蒋芸想着确实是马上就要到中秋了,该做一些月饼给白川寄过去,好让白川尝尝她的手艺。
之前她觉得自己的厨艺一般,总是靠云厨做的东西来糊弄人,如今她的厨艺也靠着从李兰花身上刷下来的技能书提到了满级,自然是要露上一手的。
她装出一副相当嫌弃白敏和令泰岳的样子,你们俩去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俩的二人世界了,我自个儿走路过去!
白敏其实也有点想去县城,见蒋芸说不去,她也没再推脱,高高兴兴地坐在后车架上抱着令泰岳的腰便走了。
蒋芸闻着空气中飘来的丝丝缕缕的酸臭味,冲白敏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不就是谈恋爱马上就要结婚了吗?
她也快了!
她还马上就要脱离农村进城了!
白川是有津贴的人,她根据白川时不时给她寄来的钱和票估算了一下,白川的津贴应该不低,这不比找一个男知青香?
她还没嘚瑟呢,不知道白敏有啥好嘚瑟的。
蒋芸心里吹了一遍自己,仰着脖子回屋去了。
真当她需要借自行车吗?
如今太阳已经出来了,避难所需要的能源也已经充满了,她驾着避难所去,更快更便捷还不用溅自己一裤腿的泥!
下大雨的这段时间,避难所里的作物又成熟了不少,挤下来的牛奶全都做成了奶粉,鸡蛋也攒了好几筐。
饶是蒋芸的饭量很大,白天还时不时给自己加个餐,她吃掉的东西同收获的东西比起来,也只能算是个冰山一角。
正好进县城出一批这些东西。
蒋芸锁上屋子的门,院子里还有别的知青在,院门就没必要锁了,她在街上溜达了五十米左右,没见到人影儿,一闪身就进了避难所。
面黄肌瘦的中年男人再次上线。
蒋芸这回打算多出一些物资,没背着筐去木器厂的家属区,而是直奔县城外的板栗树林。
她到的时候,板栗树林里的人已经不少了,大家都蹲在灌木丛里暗搓搓的交易,明面上看不到人,可是时不时就有人骑车从远处进来,走着横穿过板栗树林的那条小路,还会吆喝一声,有面吗?有面吗?家里等着下面呢!
手头有面的人就会站起来露个脸,买面的那人便跟着蹲到灌木丛里去了。
交易都是在暗中进行的。
蒋芸利用避难所的扫描功能给板栗树林的方圆五百米建了个地形模型,还将有人占的灌木丛位置都标注了出来,找到一个地方略微偏的灌木丛蹲下,从避难所里掏出一筐东西来摆在面前。
一个头上裹着头巾的老太太走进了灌木丛,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地说,粮油店真是想钱想疯了,这就下了半个多月的雨,粮食价格都涨起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了呢!想买点米咋这么难?
蒋芸站起来,咳嗽了一声。
老太太猛地一回头,见蒋芸盯着她看,立马就快步走了过来,蹲到蒋芸跟前,伸手就要拨拉蒋芸盖在筐上的那块粗布。
蒋芸伸手按住筐,伸出一根手指来,先说要的量!
老太太看了蒋芸一眼,你先说价格!
两人谁都不让,蒋芸只知道原来粮油店的大米价格是多少,哪知道人家涨幅多少?得涨多少钱才能配得上涨疯了这三个字啊!
她伸出一根手指,没有吭声。
老太太就好像踩到地雷一样,眼看着脾气就要炸了,她强压下来,咬牙切齿地同蒋芸说,小兄弟,你不厚道!粮油店的价格一斤才收九毛钱,你怎么好意思要一块?
蒋芸当场就被口水给呛住了。
她记得上回去粮油店买大米的时候,才四毛五。
合着下了这么大的一场雨,大米的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蒋芸已经能够大致猜到其它粮食的价格了。
她递给老太太一个安抚的眼神,大姐,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我的大米比粮油店的大米便宜一毛钱。一斤只要八毛,要的票和粮油店一样,你看行不?
老太太的心都在滴血,八毛也很贵了啊!
不过她听粮油店的营业员解释说,这场大雨有好多地方遭了灾,种的粮食还没收割进粮仓就被水冲跑了,猜到很多地方都要闹饥荒。
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只能从别的地方抽调粮食过去应急。可各地的粮食都不富裕,就算是那些没遭灾的地方,粮食又能多到什么地方去?
铁定是要全国上下都勒紧裤腰带来渡过这一次难关的。
老太太凭借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已经能够做预判了,这粮食价格怕是会一直高到来年秋收后,如果来年秋收能有个好收成,粮食的价格应该会降一降,但绝对不可能降到涨价前的那价位了。
涨上去的价格,哪可能降回去?
老太太一咬牙,给我来五十斤!
蒋芸变戏法一样从身子后面抽出一杆秤来,从筐里数出两个大袋的大米一个小袋的大米来,当着老太太的面过了称,大姐你看,这五十斤可是足量的。
老太太原本还想说那三个布袋也占了分量,可是看蒋芸手里的秤挑的高高的,这刺儿她也就不敢再挑了。
还有别的东西吗?老太太问。
蒋芸眯了眯眼,觉得自己遇到了大客户,其它粮食也能弄到,不过你得等我一会儿,我去找人给我送来。你还想要啥?
粉条有吗?土豆有吗?红薯有吗?这些各要三十斤,还想要二十斤的小米,你能给弄到不?这鸡贼老太太也在试探蒋芸的本事。
她要的这些东西,蒋芸避难所里都有,粉条还是蒋芸吩咐云厨做的地道红薯粉,里面用的都是正经红薯淀粉,不是那种勾兑木薯淀粉做出来的残次品。
都有,你先把这些粮食弄回家去,再来一趟,我都能给你搞到。
老太太心里有些不信,真假?你本事这么厉害呢?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东西?
蒋芸翻了个白眼,大姐,你别打听了,送上门来的买卖,我没有不做的道理。我要是做不了,直接同你说不能做就行,我还诓你干什么?你要是想打听我搞这些东西的渠道,就趁早歇了心思吧,我嘴很严实的。
老太太恨恨地走了,她要是真能套出这病脸早夭鬼的上线来,不就能省一笔被中间商二道贩子赚走的差价了?
老太太一走,蒋芸就从避难所里又倒腾出了三个筐,把面前的四个筐都装满。
没多久,三个中年妇女结伴而来,一进板栗树林,她们三个的说话声音都大了起来,你说这粮食涨价是天灾闹得,奶粉涨啥价?难道那场大雨把奶牛都给冲跑了?奇了怪了,奶粉的价格都要翻一番了!
蒋芸敏锐地从这三个中年妇女的话语中捕捉到了都要翻一番这五个字,心中大概猜到了奶粉现在的价格,多半是八块九块一袋,确实不便宜了。
她从避难所里掏出三十袋奶粉放在筐里,这奶粉都是云厨产的,包装是蒋芸之前找云厨统一定制的那种伪装苏联奶粉的包装,放在筐里特能唬人。
蒋芸再度站起了身,那三个中年妇女一窝蜂地涌了过来。
有个头发躺着羊毛卷的妇女手相当快,一把就掀开蒋芸盖在筐上的布,她看到那么多的奶粉以及奶粉包装上的俄语时,眼睛都亮了。
终于又找到这奶粉了啊,这奶粉的奶香味浓,喝着还不恶心,之前从我们那边的二道贩子手里买过一袋,我儿子自打喝了这个奶粉之后就再也不喝别的奶粉了,说别的奶粉里有牛屎味。
这个奶粉我也喝过,确实好喝得厉害。就是不知道该从哪儿买,我去过外汇商店和华侨商店,根本买不到。我爱人托他那些跑采购的人出去买也没找到类似的奶粉。
蒋芸听着这对话,有些心虚。
要是真被人找出来类似的奶粉,那乐子可就大发了这个年代应该没有山寨盗版这么一说,况且就算能盗版了他这苏联奶粉的包装,难不成还能盗版了云厨从顶级牛奶中以顶级的工艺提炼出来的顶级乳粉?
要是真有企业能做到这个水平,蒋芸觉得自己不卖这种奶粉也行。
可惜没有企业能做到。
大兄弟,你这奶粉是从哪儿买的?为哈我们问百货大楼和外汇商店、华侨商店,都说没见过这种奶粉?
蒋芸睁眼说瞎话,这是苏联的奶粉啊他们没见过很正常,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这么大,我们很多时候连个外省的东西都没见过,咋可能对国外的东西了如指掌?再者,苏联那么大,谁知道这奶粉是苏联的哪个工厂生产出来的?
这位大妹子,我听你说话的意思,之前应该喝过这种奶粉,味道咋样就不用我说了吧,你比谁都清楚。
这种奶粉质量,在老毛子那边都属于顶尖的货,咋可能摆到华侨商店和外汇商店里去卖?人家工厂的生产量都跟不上。我上头的那几位大哥想方设法才搞到这么点儿货,你们爱要要不要拉倒。
那三个中年妇女一听蒋芸那丁点儿不像是想做生意的语气,瞬间就哑炮了。
作者有话说:
第一更,剩下的两更在白天mua
62.我闪! [V]
这年头,市场上的新鲜物事已经渐渐多了起来,外汇商店里多的是没见过的好东西。
蒋芸拿出来的这牛乳粉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喝过的人都知道,就连鼻涕挂在脸上甩的小屁孩都知道喝完这种乳粉之后不喝别的,大人们就都是傻子?
这种牛乳粉蒋芸收了九块钱一袋,同样是比外汇商店略便宜一点的价格,她本以为这三个妇女只会一人要一两袋,哪知道其中两个妇女都是七袋八袋的拿,另外一个妇女直接把她剩下的牛乳粉给包圆了。
蒋芸这才意识到,这年头的城里人其实口袋里已经不怎么缺钱了,尤其是那些双职工家庭,夫妻俩都能赚钱,花钱的地方却不算多,大家口袋里有富余。
送走这三个妇女,蒋芸再次蹲了下去。
她在板栗树林里蹲了一上午,时不时就会有人鬼鬼祟祟地走进板栗树林,有些人要的东西是粗粮,比如红薯玉米这些,蒋芸的避难所里也没种植多少,卖完之后她便没再接应这些买粗粮的人,但是那些想买细粮的人,蒋芸是一个都没漏下。
她避难所里种植的细粮多啊,大米小米白面,多到仓库都要塞满了,可不得出一批?
蒋芸感觉自个儿就像是打地鼠游戏里面的那个地鼠,一会儿蹲下去一会儿站起来,要不是练魔改版的军用格斗术把腿给练出来了,她蹲这么一上午,这两条腿得废掉。
不过战绩也是相当丰富的,她卖了这么一上午,比之前在木器厂那边卖的总和还要高。
蒋芸算了算自己身上的钱和票,加上白川给她寄过来的,手头差不多有六千块了。
在成为万元户的道路上,她才走了一半出头,还得继续努力。
就在蒋芸犹豫要不要留下来继续卖的时候,她突然发现避难所地形模型上有几个红点正在朝她靠拢,那几个红点都是与她在这板栗树林里待了一上午的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干什么的。
这些人突然朝她围过来,难道是想打劫她?
是因为她卖的太多,妨碍了这些人的生意吗?
蒋芸心思赚了一圈,拎上摆在面前的筐,直接闪身进了避难所。
还是不见为好,见了难免会露出什么马脚。
从板栗树林出来,蒋芸在县城内找了一个没人的胡同里出来,又往木器厂家属区去了一趟,她这回没打算卖多少东西,卖个几十一百都行。
她没想到的是,她才在木器厂家属楼去露了脸,就被她涉足黑市的第一个大客户二梅给撞见了。
二梅正挎着个篮子急匆匆地往外走,猛地一下就看到一张蜡黄的脸,她往蒋芸背后一看,看到了熟悉的筐,就好像是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一样。
碍于路上还有别的婆娘在闲聊,二梅压下心中的喜色,喊了一声,表哥,你来了?我姑这是让你给我送啥来了?
蒋芸一愣,想到家属区那个我亲戚的梗,立马就反应了过来,我妈说下了那么大的雨,怕你在城里买不到粮食,让我给你送点上来。
二梅放下心来,心里的焦躁被蒋芸这话给三两下就抹平了,哎呀,还是我姑疼我。快到家里去!
蒋芸跟着二梅上了楼。
一进家门,二梅脸上的笑意就没了,小哥,你咋才来啊!你这回都有啥?还有鸡蛋吗?我家里的祖宗因为饭里没鸡蛋,都搞绝食抗议,快愁死我了!
有有有有有有,我拿了三十斤的鸡蛋,你要多少?蒋芸笑呵呵地问。
她避难所里存的鸡蛋有六百多斤,上午在板栗树林买了五百斤出头,只剩下一百斤不到了,这会儿在木器厂家属区转悠一圈,要是卖不完的话,再去县人民一样旁边的黑市走走,绝对不愁卖。
二梅问,还是原来的价格吗?
蒋芸没好气地说,想啥好事呢?外面的价格都涨上天了,你还让我按原来的价格卖?你把我当傻子啊!一斤比副食品店的价格便宜一毛钱,不要讲价了,这是最低价,我这些东西真不愁卖,想压价是不可能的。
二梅:
这人怎么这样做生意啊,她还没开口压价呢,就把话给说死了。
三十斤我要不了,我家吃不完,放都能放坏。你等我一下,我问问对门去。对了,你还有啥,一并拿出来。粗粮细粮都有吧
蒋芸摇头,细粮有,粗粮没。现在大家粮食不够吃,都是拿细粮换粗粮的,细粮反倒不受待见了。
粗粮她是一把都没剩下
二梅想了想,说,细粮就细粮吧,我家那祖宗难伺候,只吃白面,不然就又哭又闹。你等我一下,我给你喊人去。
二梅去敲对门的门,蒋芸就借着筐的掩护从避难所里往外掏东西。
白面和大米各掏出二十斤来,两壶十斤重的菜籽油,再加上三十斤鸡蛋,摆在面前好大一堆。
蒋芸觉得自己背着的那筐不像是能塞下这么多东西的,就又把那两壶十斤重的菜籽油收了起来。
粮食拎着沉,但很压分量,一筐背个四五十斤的粮食外加三十斤鸡蛋,硬塞是能塞得下的。
二梅很快就把蒋芸之前见过的那个老太太喊过来了,想来是二梅已经同那老太太说过价格的事了,老太太都没问,只是打开大米和白面的布袋看了一下里面的粮食,便同二梅说,都要下吧,咱两家分一分,这些东西能吃得下。等天开了之后,价格应该会降一降的,没必要买太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量,蒋芸对这老太太说的话不置可否。
她就是一个卖货的,又不是来打辩论争短长的,说太多干什么?
把货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就够了。
二梅与这老太太嘀嘀咕咕地说了几句,二梅回屋拿出钱来,交给蒋芸数清楚,把蒋芸送出了门。
路上遇到的人对蒋芸的身份心知肚明,要是真有这么一个好姑妈好亲戚,谁不会拿出来嘚瑟嘚瑟?能是大家都没怎么见过的生面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