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不代表无药可治,只是得她多花费一些力气了。
蒋芸抓着祝老的脉搏按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等祝老的全身体检报告扫描出来,看了一遍,说,祝老,我问您两个问题,确定一下我的判断是不是对的。
第一个,您的胸口以下,应该是已经发黄了吧,偶尔会出现皮下瘙痒的症状,但不会持续很久。
第二个,您注意过您的排便情况吗?是不是变成了不成型的灰白色。
祝老明显呆了三秒,这都是你靠两根手指就摸出来的?
蒋芸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您的问题有多么严重,想来不用我再说了。您的警卫员跟过来了吗?从今天开始,您的饮食情况,由我全权负责,我会指定菜谱和分量,找警卫员去与炊事班沟通,只能按照我的要求来,您内火很旺,旺得有些不正常了,想来是嗜辣的,从今天起,您的饮食必须清淡,辣一点都不能再吃。
还有就是您的用药,熬制的要求和工序很多,我亲自给您熬好,您找您的警务员来找我取就行。一天取三次,每次大概三百毫升。
为了让您放心,也让您对治疗效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给您提供治疗过程中见效的四个特征,第一是排便颜色正常,第二是不再瘙痒,第三是胸腹及以下的黄色消退,第四是排便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周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会给您用到散邪的药,褚老之前用过,效果不错,但您的问题要比褚老严重一些,需要用药效更猛的。
蒋芸看向褚老,褚老,我得请假去一趟杭城药材公司,有很多需要用到的药材是我们卫生队里没有采购的。
祝老与任昌明齐齐看向褚老。
褚老脸一黑,皱起眉,侧身同警卫员说,去把李登科叫来。
可怜的李登科被叫来后就挨了一顿劈头盖脸的骂,你们卫生队负责141基地这么多人,居然连药都备不齐?现在小蒋说需要用一些药,但卫生队的药房里居然没有,你就是这么干事的?你就是这样为141基地的所有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的?
李登科脑门上的汗唰地一下就出来了,他赶紧道:首长,我马上就补!缺什么我们立马补什么!我同杭城药材公司打电话,让他们立马备货,一个小时内务必备好,天黑前务必给我们送过来!
还等什么天黑?直接安排飞行员去杭城,备降蓬莱机场,让他们直接把药送去蓬莱机场。给你三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三个小时候见不到药材。
没有下文。
李登科都快哭出来了,他问蒋芸,蒋老师,需要哪些药材,您能不能给我个清单?
蒋芸轻飘飘地说,杭城药材公司药材名录上的所有药材,每种药材数量不下五十斤。
可我们的采购经费不够啊,就算把明年的采购经费都预支完,也没有这么多钱。李登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蒋芸,才会让蒋芸这样背刺他一刀。
褚老脸色黑的和锅底一样,特事特办这四个字,需要我教你怎么写?需要我教你怎么走流程?
李登科听到特事特办,全身打了一个激灵,立马冲褚老敬了个军礼,大声道:三小时内,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褚老的允许,他就方便给杭城药材公司加压,也有资格去同飞行员沟通,派出专员去杭城蓬莱机场取药了。
哪怕开的是速度稍微慢一点的运输机,从渠州到杭城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褚老给他留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已然绰绰有余。如果这都办不好,他只能引咎辞职了。
不到两个小时,卫生队就来了一批人,搬来了整整几十箱子的药材。
李登科气喘吁吁地跑进蒋芸办公室,蒋老师,你要的药材我都弄来了,你赶紧看看还缺什么。趁现在我还你能顶着特事特办的权利做事儿,你缺什么赶紧说,我立马安排。
蒋芸跟着李登科去药房看了一下,对照着进货单看了一遍,药材都能对得上,给祝老治病的药都有了。
现在够用了,但为了预防一些临时急用的药,我还是建议队长您多备点药,不只是常用药,那些比较少见的药平时也得备着。蒋芸好心建议道。
李登科说,应该用不着吧,咱这边备药还是以常用药为主的。
蒋芸同情地看了李登科几眼,问,李队长,您记得我的办公室门上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吗?李队长,您觉得复杂疾病这四个字,用常用药够吗?我那边确实是不怎么来人,目前也就是褚老、任老和祝老,可甭管是哪一个,我们敢耽搁一样?您要是敢耽搁,我给您个保证,随时准备给您做心脏复苏的抢救。
李登科:
我这几天就同全国各大药厂联系,为了给141基地所有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必须备足药!备全药!应备尽备,需备必备!
蒋芸笑了一声。
药品当然是需要备的足足的。
她回办公室写好了方子,进了药房,把写好的那三张药方交到苗二妹手上,我来取药吧,一张是西药方子,两张是中药方子,你看着点。
西药比较容易取,多数都是从瓶子里倒出来,数够颗粒就行,少数是拿盒装或者板装的。
中药得用小秤去量,好在蒋芸有医疗模块作弊,可以用手抓出不多不少刚刚好的分量来,因此也不算特别费事。
所有药材抓好之后,大大小小的纸包不仅把药房内的桌子给占满了,连地上都摆了不少。
苗二妹帮着蒋芸把药物和药材拿去蒋芸的办公室,这才回去登记药物支出明细。
蒋芸把药材收进医疗模块中,做好药物配伍之后,悉数萃炼成药剂。
又将药渣分成三十等份,每份都均匀地烘干,用纸包装了起来。
真正给祝老喝的是药剂,这些药渣也能用来熬药,但效果就淡了许多,蒋芸打算拿这些药渣来掩人耳目。
天天熬药,熬药的砂锅里总得飘出点药味儿的,不然肯定会招人怀疑。
至于砂锅里熬出来的东西因为药材的精华都已经熬出来了,所以不要也罢。如果实在不想浪费,那就拿去当水喝,总会起一些效果的,只是略微微弱了一点而已。
治表症容易,治内症难。
蒋芸给祝老连着熬了一周的药,每天都把卫生队弄得苦味缭绕,效果自然是有的。
一周之后,祝老就明显感觉到身体在好转,就连吃饭的胃口都比之前好了不少。
只可惜他的每一餐都是蒋芸给配的菜谱,一共八张菜谱,八天一轮地换着来。这八天里的每一顿都是精确到克的,而且一点点辣椒都不给放,嘴里都快淡出毛病来了。
最明显的是蒋芸当初承诺给他解决的四个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慢慢去内调身体内部的病灶。
天天啃西红柿吃黄瓜,一天让我啃俩西红柿,这几天都快赶上之前几十年吃的西红柿量了!你们没和她说我不爱吃这个祝老心里有了点怨气,倒不是那种真心实意地怨,而是上了年纪之后都会有的返老还童的性格变化。
警卫员小心翼翼地说,说了,可蒋医生说吃西红柿对您的身体有好处,不喜欢吃也得吃。蒋老师还说这个是最好吃的药。
祝老气得胡子上翘,走,我们去她家看看,看看她每天吃多么素淡的东西。
警卫员哪里敢反驳?只能一前一后地跟在祝老身侧。
刚走到第二栋家属院,祝老和他的两位警卫员就闻到了扑鼻的食物香味,等三人爬上三楼时,都不用进屋就看到了香味的来源。
蒋芸和白川在楼道里支了一张小方桌,这会儿正吃饭呢。
蒋医生,你们这是吃啥啊?闻着这么香呢?
蒋芸指了一下桌子上摆着的油焖大虾和麻辣蟹肉煲,满脸惋惜地说,确实挺好吃的,就是您不能吃,这都是发物。
祝老:
他生平第一次这么讨厌发物这两个字。
作者有话说:
三更送到,晚安。
136.睡不着啊~ [V]
祝老同任昌明不一样,任昌明来了141基地之后也没闲着,说是疗养,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工作。
尤其是风湿和类风湿已经影响不到他的正常作息之后,任昌明又开始了爆肝模式。
祝老则是完完全全来141基地治病的,他已经退了大半,很少再参与到实际作战、演练的安排中去了,更多的是参与高层建设,提提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他整天在141基地里转悠,尤其是喜欢到新兵营那边去看,看着生龙活虎的新兵营,心里有些着急。
空军的新兵都这么卷了吗?
看起来身体素质不比陆军差,甚至还超过了绝大多数的陆军,能与代表陆军巅峰战力的尖刀营掰手腕了。
祝老到底还是偏向陆军的,看着看着心里就着急上火了起来。
可他人在141基地治病,偏心也不能偏得太明显。再者,他现在的位置不允许他太偏心了,得考虑海陆空综合发展,一条腿的胖子是走不远的。
祝老后来索性来了个眼不见心为净,每天都在家属院这边溜达,尤其是对蒋芸吃什么比较关注。
油焖大虾、蟹肉煲、红烧肉、糖醋排骨、麻辣牛肉全都是他不能吃的。
一连围观了好几天,祝老人都酸了,小蒋啊,你说我这什么时候才能好?再不好,我的嘴巴都要淡出毛病来了。
蒋芸哭笑不得,快了快了,等我娃生出来办满月酒的时候,你就不用忌口了。
祝老的一双眼都在发光,他问,你什么时候生?
农历九月底吧,办满月酒估计得十月底了。
祝老站起来转身就走,你画的这个饼一点都没有安慰到我。
蒋芸看着把老头儿给馋成了这样,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当天晚上做饭的时候,就特地做了三道不是发物但在口味上能满足老头儿的菜,让白川给祝老送了过去。
偶尔给祝老开开小灶,蒋芸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
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祝老就领着两个警卫员过来了,他手里还拿着自己的铝饭盒。
蒋芸:
白川:
所以,这叫引狼入室?
还是个饿狼。
褚老点拨过蒋芸几句,蒋芸知道祝老暗地里帮过她几回,而且祝老的能量放在那儿,白川将来能走多高,多一个领路人总归是没错的。
有她这么一个贤惠的妻子,这不就已经给白川抱到三条大.腿了?白川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不会混的太差。
蒋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行吧,您要留就留吧,我之后多给您炒俩菜的事儿。
她招呼祝老的那两个警卫员道,你们也坐下吃吧。
祝老大手一摆,他们咋好意思让你个孕妇给他们做饭?让他们去食堂吃去,141基地食堂的饭菜可比我们那边好吃多了,花样也多。就是全都是你不让我吃的发物!
哪怕已经在蒋芸这儿蹭到了饭,祝老依旧怨念满满,就是不知道他的怨念是对发物,还是对蒋芸。
既然都答应给祝老做饭了,蒋芸肯定不会瞎糊弄。她原先给祝老列的菜谱都是保证祝老的身体不会被营养不足而拖后腿的,目的是保证营养均衡,这会儿她亲自动手做,要求自然会拔高一些,调整成了食疗的档次。
每天还会给祝老冲一杯牛奶,包装桶是北疆乳粉,实际上是避难所里产出的鲜乳粉冲泡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秋前,《百姓文艺报》与《百姓日报》联合打造的知青三部曲成套上市,出现在了各地的书报亭。
当蒋芸看到白川买了一套摆放到次卧的书架上时,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书封面是谁找人做的?
为什么上面会有她本人的照片?
尴尬到脚趾都快抠穿脚下的底板,垂直落入谢万军家里去了!
你从哪儿买的这书?蒋芸问白川,眼神里都快喷出火来了。
白川无辜地说,书报亭里看到的,欧正问我说不打算买一套留家里做个纪念?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买了一套。
蒋芸的太阳穴突突突得跳个没完,你的意思是,咱基地里头的书报亭都卖这三本书?
可不嘛!我看到有好多人都在买!你写的书卖这么多,是不是又能赚不少?
白川的这个问题成功地引歪了蒋芸的注意。
她记得《百姓文艺报》的投稿说明里面有一个条目单独说这个,在报纸上发行是按千字记稿费,如果整理成册当作书去卖的话,每卖一本还会再另算分红的钱。
她突然就开心了。
哎,我早就停该习惯的算了算了,接下来几天深居简出就是了。
蒋芸决定少到外面去转悠,她眼下挺着个大肚子也不适合再去外面溜达了,等这阵风头过去应该就没事了。
她哪能想到,祝老来吃饭的时候,手里就拿了一本《麦田里的希望》,还一边吃一边看那顿饭吃的蒋芸如坐针毡。
赶在端午节前,蒋芸又收到了两个包裹。
一个是原城寄来的,一个是赶海县寄来的。
原城那个包裹是赵红梅寄的,里面有蒋正代笔的信,字里行间都是赵红梅的语气。
二丫头,妈算着日子,你也快生孩子了,给孩子和你都做了两件衣裳,还有妈给孩子缝好的尿布,你别嫌弃。你快生的时候同妈说一声,妈去给你坐月子。
妈和正子在家里挺好的,你姐看着也从年初的事情里走出来了,时不时会回家看看转转。旺子长得也挺好的,长相随了你姐。
寄去的东西里,有几件小衣服是你姐给你娃儿做的,因为不知道你娃儿个头大不大,所以我和你姐给做小衣服的时候,都做的稍微偏大了一些。如果一开始不能穿的话,那就放一阵儿,等孩子大一点之后就能穿了。
蒋芸心头发暖,却也有一丝丝的愧疚。
蒋苗家儿子齐旺出生后,她这个做二姨的,应该给小孩表表心意的,结果她却什么都没给。这点她不如蒋苗,得承认。
不过这事儿也好办,给寄回去一些棉布和棉花就能补偿。
要是让她给齐旺做衣裳,万一大了或是小了,那还得蒋苗返工,不如直接多寄点原材料回去,蒋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做成什么样的就做成什么样儿的。
中秋节快到了,也是时候做些月饼给赵红梅和蒋正寄回去了。
这会儿反省一下自己,去年因为同蒋爱国关系不好,做了那么多的月饼都没让赵红梅尝一个,她的气性确实也是够大的。
蒋芸没有谴责自己的想法,事情都已经做下了,谴责能管什么用?有那个时间自我反省,不如今年多寄一点,给补偿回来。
恋耽美
蒋芸抓着祝老的脉搏按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等祝老的全身体检报告扫描出来,看了一遍,说,祝老,我问您两个问题,确定一下我的判断是不是对的。
第一个,您的胸口以下,应该是已经发黄了吧,偶尔会出现皮下瘙痒的症状,但不会持续很久。
第二个,您注意过您的排便情况吗?是不是变成了不成型的灰白色。
祝老明显呆了三秒,这都是你靠两根手指就摸出来的?
蒋芸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您的问题有多么严重,想来不用我再说了。您的警卫员跟过来了吗?从今天开始,您的饮食情况,由我全权负责,我会指定菜谱和分量,找警卫员去与炊事班沟通,只能按照我的要求来,您内火很旺,旺得有些不正常了,想来是嗜辣的,从今天起,您的饮食必须清淡,辣一点都不能再吃。
还有就是您的用药,熬制的要求和工序很多,我亲自给您熬好,您找您的警务员来找我取就行。一天取三次,每次大概三百毫升。
为了让您放心,也让您对治疗效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给您提供治疗过程中见效的四个特征,第一是排便颜色正常,第二是不再瘙痒,第三是胸腹及以下的黄色消退,第四是排便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周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会给您用到散邪的药,褚老之前用过,效果不错,但您的问题要比褚老严重一些,需要用药效更猛的。
蒋芸看向褚老,褚老,我得请假去一趟杭城药材公司,有很多需要用到的药材是我们卫生队里没有采购的。
祝老与任昌明齐齐看向褚老。
褚老脸一黑,皱起眉,侧身同警卫员说,去把李登科叫来。
可怜的李登科被叫来后就挨了一顿劈头盖脸的骂,你们卫生队负责141基地这么多人,居然连药都备不齐?现在小蒋说需要用一些药,但卫生队的药房里居然没有,你就是这么干事的?你就是这样为141基地的所有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的?
李登科脑门上的汗唰地一下就出来了,他赶紧道:首长,我马上就补!缺什么我们立马补什么!我同杭城药材公司打电话,让他们立马备货,一个小时内务必备好,天黑前务必给我们送过来!
还等什么天黑?直接安排飞行员去杭城,备降蓬莱机场,让他们直接把药送去蓬莱机场。给你三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三个小时候见不到药材。
没有下文。
李登科都快哭出来了,他问蒋芸,蒋老师,需要哪些药材,您能不能给我个清单?
蒋芸轻飘飘地说,杭城药材公司药材名录上的所有药材,每种药材数量不下五十斤。
可我们的采购经费不够啊,就算把明年的采购经费都预支完,也没有这么多钱。李登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蒋芸,才会让蒋芸这样背刺他一刀。
褚老脸色黑的和锅底一样,特事特办这四个字,需要我教你怎么写?需要我教你怎么走流程?
李登科听到特事特办,全身打了一个激灵,立马冲褚老敬了个军礼,大声道:三小时内,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褚老的允许,他就方便给杭城药材公司加压,也有资格去同飞行员沟通,派出专员去杭城蓬莱机场取药了。
哪怕开的是速度稍微慢一点的运输机,从渠州到杭城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褚老给他留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已然绰绰有余。如果这都办不好,他只能引咎辞职了。
不到两个小时,卫生队就来了一批人,搬来了整整几十箱子的药材。
李登科气喘吁吁地跑进蒋芸办公室,蒋老师,你要的药材我都弄来了,你赶紧看看还缺什么。趁现在我还你能顶着特事特办的权利做事儿,你缺什么赶紧说,我立马安排。
蒋芸跟着李登科去药房看了一下,对照着进货单看了一遍,药材都能对得上,给祝老治病的药都有了。
现在够用了,但为了预防一些临时急用的药,我还是建议队长您多备点药,不只是常用药,那些比较少见的药平时也得备着。蒋芸好心建议道。
李登科说,应该用不着吧,咱这边备药还是以常用药为主的。
蒋芸同情地看了李登科几眼,问,李队长,您记得我的办公室门上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吗?李队长,您觉得复杂疾病这四个字,用常用药够吗?我那边确实是不怎么来人,目前也就是褚老、任老和祝老,可甭管是哪一个,我们敢耽搁一样?您要是敢耽搁,我给您个保证,随时准备给您做心脏复苏的抢救。
李登科:
我这几天就同全国各大药厂联系,为了给141基地所有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必须备足药!备全药!应备尽备,需备必备!
蒋芸笑了一声。
药品当然是需要备的足足的。
她回办公室写好了方子,进了药房,把写好的那三张药方交到苗二妹手上,我来取药吧,一张是西药方子,两张是中药方子,你看着点。
西药比较容易取,多数都是从瓶子里倒出来,数够颗粒就行,少数是拿盒装或者板装的。
中药得用小秤去量,好在蒋芸有医疗模块作弊,可以用手抓出不多不少刚刚好的分量来,因此也不算特别费事。
所有药材抓好之后,大大小小的纸包不仅把药房内的桌子给占满了,连地上都摆了不少。
苗二妹帮着蒋芸把药物和药材拿去蒋芸的办公室,这才回去登记药物支出明细。
蒋芸把药材收进医疗模块中,做好药物配伍之后,悉数萃炼成药剂。
又将药渣分成三十等份,每份都均匀地烘干,用纸包装了起来。
真正给祝老喝的是药剂,这些药渣也能用来熬药,但效果就淡了许多,蒋芸打算拿这些药渣来掩人耳目。
天天熬药,熬药的砂锅里总得飘出点药味儿的,不然肯定会招人怀疑。
至于砂锅里熬出来的东西因为药材的精华都已经熬出来了,所以不要也罢。如果实在不想浪费,那就拿去当水喝,总会起一些效果的,只是略微微弱了一点而已。
治表症容易,治内症难。
蒋芸给祝老连着熬了一周的药,每天都把卫生队弄得苦味缭绕,效果自然是有的。
一周之后,祝老就明显感觉到身体在好转,就连吃饭的胃口都比之前好了不少。
只可惜他的每一餐都是蒋芸给配的菜谱,一共八张菜谱,八天一轮地换着来。这八天里的每一顿都是精确到克的,而且一点点辣椒都不给放,嘴里都快淡出毛病来了。
最明显的是蒋芸当初承诺给他解决的四个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慢慢去内调身体内部的病灶。
天天啃西红柿吃黄瓜,一天让我啃俩西红柿,这几天都快赶上之前几十年吃的西红柿量了!你们没和她说我不爱吃这个祝老心里有了点怨气,倒不是那种真心实意地怨,而是上了年纪之后都会有的返老还童的性格变化。
警卫员小心翼翼地说,说了,可蒋医生说吃西红柿对您的身体有好处,不喜欢吃也得吃。蒋老师还说这个是最好吃的药。
祝老气得胡子上翘,走,我们去她家看看,看看她每天吃多么素淡的东西。
警卫员哪里敢反驳?只能一前一后地跟在祝老身侧。
刚走到第二栋家属院,祝老和他的两位警卫员就闻到了扑鼻的食物香味,等三人爬上三楼时,都不用进屋就看到了香味的来源。
蒋芸和白川在楼道里支了一张小方桌,这会儿正吃饭呢。
蒋医生,你们这是吃啥啊?闻着这么香呢?
蒋芸指了一下桌子上摆着的油焖大虾和麻辣蟹肉煲,满脸惋惜地说,确实挺好吃的,就是您不能吃,这都是发物。
祝老:
他生平第一次这么讨厌发物这两个字。
作者有话说:
三更送到,晚安。
136.睡不着啊~ [V]
祝老同任昌明不一样,任昌明来了141基地之后也没闲着,说是疗养,其实就是换了个地方工作。
尤其是风湿和类风湿已经影响不到他的正常作息之后,任昌明又开始了爆肝模式。
祝老则是完完全全来141基地治病的,他已经退了大半,很少再参与到实际作战、演练的安排中去了,更多的是参与高层建设,提提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他整天在141基地里转悠,尤其是喜欢到新兵营那边去看,看着生龙活虎的新兵营,心里有些着急。
空军的新兵都这么卷了吗?
看起来身体素质不比陆军差,甚至还超过了绝大多数的陆军,能与代表陆军巅峰战力的尖刀营掰手腕了。
祝老到底还是偏向陆军的,看着看着心里就着急上火了起来。
可他人在141基地治病,偏心也不能偏得太明显。再者,他现在的位置不允许他太偏心了,得考虑海陆空综合发展,一条腿的胖子是走不远的。
祝老后来索性来了个眼不见心为净,每天都在家属院这边溜达,尤其是对蒋芸吃什么比较关注。
油焖大虾、蟹肉煲、红烧肉、糖醋排骨、麻辣牛肉全都是他不能吃的。
一连围观了好几天,祝老人都酸了,小蒋啊,你说我这什么时候才能好?再不好,我的嘴巴都要淡出毛病来了。
蒋芸哭笑不得,快了快了,等我娃生出来办满月酒的时候,你就不用忌口了。
祝老的一双眼都在发光,他问,你什么时候生?
农历九月底吧,办满月酒估计得十月底了。
祝老站起来转身就走,你画的这个饼一点都没有安慰到我。
蒋芸看着把老头儿给馋成了这样,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当天晚上做饭的时候,就特地做了三道不是发物但在口味上能满足老头儿的菜,让白川给祝老送了过去。
偶尔给祝老开开小灶,蒋芸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
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祝老就领着两个警卫员过来了,他手里还拿着自己的铝饭盒。
蒋芸:
白川:
所以,这叫引狼入室?
还是个饿狼。
褚老点拨过蒋芸几句,蒋芸知道祝老暗地里帮过她几回,而且祝老的能量放在那儿,白川将来能走多高,多一个领路人总归是没错的。
有她这么一个贤惠的妻子,这不就已经给白川抱到三条大.腿了?白川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不会混的太差。
蒋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行吧,您要留就留吧,我之后多给您炒俩菜的事儿。
她招呼祝老的那两个警卫员道,你们也坐下吃吧。
祝老大手一摆,他们咋好意思让你个孕妇给他们做饭?让他们去食堂吃去,141基地食堂的饭菜可比我们那边好吃多了,花样也多。就是全都是你不让我吃的发物!
哪怕已经在蒋芸这儿蹭到了饭,祝老依旧怨念满满,就是不知道他的怨念是对发物,还是对蒋芸。
既然都答应给祝老做饭了,蒋芸肯定不会瞎糊弄。她原先给祝老列的菜谱都是保证祝老的身体不会被营养不足而拖后腿的,目的是保证营养均衡,这会儿她亲自动手做,要求自然会拔高一些,调整成了食疗的档次。
每天还会给祝老冲一杯牛奶,包装桶是北疆乳粉,实际上是避难所里产出的鲜乳粉冲泡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秋前,《百姓文艺报》与《百姓日报》联合打造的知青三部曲成套上市,出现在了各地的书报亭。
当蒋芸看到白川买了一套摆放到次卧的书架上时,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书封面是谁找人做的?
为什么上面会有她本人的照片?
尴尬到脚趾都快抠穿脚下的底板,垂直落入谢万军家里去了!
你从哪儿买的这书?蒋芸问白川,眼神里都快喷出火来了。
白川无辜地说,书报亭里看到的,欧正问我说不打算买一套留家里做个纪念?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买了一套。
蒋芸的太阳穴突突突得跳个没完,你的意思是,咱基地里头的书报亭都卖这三本书?
可不嘛!我看到有好多人都在买!你写的书卖这么多,是不是又能赚不少?
白川的这个问题成功地引歪了蒋芸的注意。
她记得《百姓文艺报》的投稿说明里面有一个条目单独说这个,在报纸上发行是按千字记稿费,如果整理成册当作书去卖的话,每卖一本还会再另算分红的钱。
她突然就开心了。
哎,我早就停该习惯的算了算了,接下来几天深居简出就是了。
蒋芸决定少到外面去转悠,她眼下挺着个大肚子也不适合再去外面溜达了,等这阵风头过去应该就没事了。
她哪能想到,祝老来吃饭的时候,手里就拿了一本《麦田里的希望》,还一边吃一边看那顿饭吃的蒋芸如坐针毡。
赶在端午节前,蒋芸又收到了两个包裹。
一个是原城寄来的,一个是赶海县寄来的。
原城那个包裹是赵红梅寄的,里面有蒋正代笔的信,字里行间都是赵红梅的语气。
二丫头,妈算着日子,你也快生孩子了,给孩子和你都做了两件衣裳,还有妈给孩子缝好的尿布,你别嫌弃。你快生的时候同妈说一声,妈去给你坐月子。
妈和正子在家里挺好的,你姐看着也从年初的事情里走出来了,时不时会回家看看转转。旺子长得也挺好的,长相随了你姐。
寄去的东西里,有几件小衣服是你姐给你娃儿做的,因为不知道你娃儿个头大不大,所以我和你姐给做小衣服的时候,都做的稍微偏大了一些。如果一开始不能穿的话,那就放一阵儿,等孩子大一点之后就能穿了。
蒋芸心头发暖,却也有一丝丝的愧疚。
蒋苗家儿子齐旺出生后,她这个做二姨的,应该给小孩表表心意的,结果她却什么都没给。这点她不如蒋苗,得承认。
不过这事儿也好办,给寄回去一些棉布和棉花就能补偿。
要是让她给齐旺做衣裳,万一大了或是小了,那还得蒋苗返工,不如直接多寄点原材料回去,蒋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做成什么样的就做成什么样儿的。
中秋节快到了,也是时候做些月饼给赵红梅和蒋正寄回去了。
这会儿反省一下自己,去年因为同蒋爱国关系不好,做了那么多的月饼都没让赵红梅尝一个,她的气性确实也是够大的。
蒋芸没有谴责自己的想法,事情都已经做下了,谴责能管什么用?有那个时间自我反省,不如今年多寄一点,给补偿回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