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湘这是背后长眼了吗?
    他在外头做什么,余小萍是肯定不知道的,就算要汇报也没有内容,但宋幼湘通过财务报表,就能句句问到点子上。
    简直吓死个人。
    行,贸易公司那边你盯着,下个月有时间我应该会过去一趟。宋幼湘道。
    好不容易把宋幼湘这尊神请走,黄科长麻溜地招来秘书,要是省里打电话来,就说我联系不上宋厂长,至于我,你就说我应酬去了,再打,你就说我应酬喝到胃穿孔住院去了。
    秘书老实应下,黄科长也不愿意在办公室多呆,免得电话直接找过来。
    对了,小余人去哪了?走到门口,黄科长转过身过。
    秘书刚替他把放歪的电话扶正放好,余姐说有个订单有眉目的,今天一早就带同事上门签单去了。
    黄科长磨了磨牙。
    要不是有余小萍这个拼命三娘作对比,他至于在外头那么拼吗?
    胃穿孔的例子,也是借过余小萍的真实经历,不过黄科长觉着,再这么应酬下去,下一个胃穿孔的就是他。
    本来黄科长也想跟宋幼湘告个状的,但余小萍挂着水把单签了下来,这个狠劲简直不是个女人,黄科长哪里还敢告状,只能卯足劲,想快点干出成绩来。
    现在摆在他面前就两条路,胃穿孔,屁股下面位置被抢。
    黄科长把包往腋下一夹,又转回来,给一直拖着他的老板打了个电话,老哥,你要再不给个准话,赶明儿我就只能给你打工去了,好美丽歌舞厅?行行行,我马上到
    厂房的承建工作最后交给了省里的老牌建筑公司。
    这事不是宋幼湘定的,是谭厂长定下来的,器械厂以前的厂房和宿舍,基本都是这家建筑公司承建,质量过硬的。
    宋幼湘对此没有意见,合同由她负责拟定,她只对工期和工程质量有要求。
    一旦这方面建筑公司达不到要求,器械厂随时可以更换建筑公司。
    第八百四十三章 收割对象
    工地上一片忙碌,邱太对这次投资很上心,港城来的团队每天都会在工地上跟进。
    宋幼湘其实可以不来,但来了就是她的态度。
    因为这次合资建厂有港方的资金,在风水方面也按着港方的习惯在搞,奠基仪式搞得十分盛大,工地旁边一堆堆红色垃圾,都是当天放的炮竹。
    问完情况出来,宋幼湘就注意到,垃圾堆旁边很多孩子要那里翻没有燃到的鞭炮。
    都是附近村里的孩子。建筑公司派来的工头是本地人,见宋幼湘的目光看着那边,笑着解释,我让人赶他们走。
    说着,立马有人过去轰那群孩子。
    宋幼湘点头,工地上环境杂乱,危险多,别让这些孩子在附近玩,最好围起围栏,或者建围墙,免得有孩子溜进来发生意外。
    工头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港城来的负责人就忙不迭地点头。
    两个主要负责人都点头了,那还说什么,建呗。
    建筑公司是国营企业,安全措施方面宋幼湘看了,还算到位,没有因为赶工期就放松这一块。
    宋幼湘从工地回来,还没顾得上喝口水,隔壁梅科长就跟她说,她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话音刚落,电话又响了起来。
    宋幼湘谢过梅科长,回办公室接电话,电话那头是侯福宝。
    他人已经到吉省好些天了,这几天也没歇着,都在外头打听消息。
    我这两天啥也没干,就光听故事了,太夸张了,神乎其神了都。侯福宝脑子嗡嗡的。
    宋幼湘让他到吉省打听君子兰的消息,结果哪里需要打听,从他下火车起,就听到不停有人主动跟他说起君子兰。
    这君子兰十来年前还是毒草呢,养它会被认为是有资产阶级思想,买卖更是不可能的。
    哪能想到突然之间,这花一下就成了硬通货。
    我晓得傅老师喜欢兰花,但这里的君子兰太贵了,咱们换个地方买行不行?侯福宝觉得这些人都疯了,花好几万去抢一盆不能吃也不能喝的花。
    现在侯福宝还以为宋幼湘是因为听说这边的君子兰好,才让他揣着钱来这边买花的。
    宋幼湘没理他,只问,现在君子兰的市价是多少?
    几百块吧,我也不懂,有的能卖到七八百,有的就一百多,市场上两三百的那种比较多。这也是侯福宝觉得神奇的一个点。
    吉省竟然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专门买卖君子兰的市场。
    原谅他这个粗人,完全不懂吉省人对君子兰的情结,不就是一盆草么。
    价格杂乱,看来当地政府还没有出手管控,宋幼湘垂下眼睛,脑子转得飞快。
    这是一件她完全没有前世记忆的事,唯一可以借鉴的只有几百年前的郁金香事件。
    它什么时候达到巅峰,能持续多久,什么时候会急转直下,宋幼湘只能依靠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对了,她带着侯福宝赢下第一桶金。
    要是输了,就得重头再来。
    而从侯福宝打听到的情况,还有市场情绪来看,现在应该还只是在酝酿阶段,发酵还需要一段时间。
    你先不急着买,跟着君子兰玩家混,先学着怎么品鉴君子兰。宋幼湘道。
    侯福宝不明所以,内心虽然对学这些有些不以为然,但宋幼湘说了,他就听着。
    好好学,学好了到时候开厂的资金就有了。宋幼湘怕他消极怠工不上心。
    果然,大棒萝卜一吊,侯福宝就来了精神。
    能赚钱的东西,他肯定学,还得往精里学,不就是几盆草么,他就不信自己研究不明白。
    那我什么时候再联系你?侯福宝问。
    他没有到吉省就给宋幼湘汇报行踪,就是因为宋幼湘让他不要频繁联系她。
    等市场失去一定理智,政府出手的时候。宋幼湘道。
    同时宋幼湘还提醒侯福宝,她没开口之前,不要盲目更风去买卖,但有了一定眼力后,可以试着下场玩一玩。
    侯福宝认真听到心里。
    挂断电话后,宋幼湘仔细把侯福宝给的消息记录下来,开始推算下一个关键点出现的时间。
    这不是偶然随机发生的事件,背后肯定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炒卖,一旦达到预期,他们就会进行下一步。
    宋幼湘在郑省推算,吉省这边,侯福宝每天都在刷新认知。
    因为没过多久,他见到了为了买君子兰,把家里的收音机和缝纫机偷偷卖掉的,为此还差点和家里老婆闹离婚。
    有去偷君子兰,被人打断腿的。
    当然,各种神奇的小道消息层出穷,说有人随便买了盆君子兰,结果是稀有品种,被港商看中,直接卖了八万块,那人连市场都没有走出去,都不用一夜,瞬间暴富。
    侯福宝天天听着这种消息,又成天跟一群倒卖君子兰的人混在一起,被他们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被他们鼓动,真的几次差点脑子一热。
    但还不行,他什么也不懂呢,懂点行情再说。
    侯福宝脑子难得清醒,很快因为价格连续爆涨,政府出台限价规定,每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两百元。
    就连报纸上也天天报道这些。侯福宝不急着一股脑跟着冲,反而要清醒一些,大部分传言是假的,哪有那么多天随便买盆花就大赚特赚。
    宋幼湘不急着发表意见,等着侯福宝说。
    当然,卖出高价的也是真的,但根本不是传言中那样,品种稀有,如何如何,就是很普通的品种。这也是侯福宝觉得奇怪的地方。
    前几天,他就刚好碰到一个。
    一盆偷偷卖了四千元,扭头就回去鼓动亲戚凑钱,决定多囤几盆君子兰,等着奇货可居发财的人。
    侯福宝看着他卖,看着他揣着钱,眼睛也不眨地把好几倍的钱再砸进去。
    跟魔怔了似的,拉都拉不住。侯福宝说起来都很唏嘘。
    好歹以前也是混过的人,侯福宝觉得,这些人不是在买花卖花,简直就是进了赌场。
    你赚了多少。宋幼湘问。
    侯福宝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没赚多少,一千块的本钱,翻了四十倍。
    限价就是明面上限,私底下反而因为限价更加疯狂。
    趁着市场限价,你屯一批品相品种好的花在手里,不要急着出手,多注意市场上出现的那群资本雄厚的人。宋幼湘没有说得太直接。
    她让侯福宝盯的,其实就是以蒙华强为代表的那一帮人。
    这才是她的收割对象。
    第八百四十四章 人情社会
    这事不用宋幼湘说,侯福宝其实也注意到了。
    要知道他背后可是站着宋幼湘,深入学习君子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侯福宝也在观察市场上活跃的几波人。
    这里头煽风点火的是一波,不计成本高价买入的是一波,尝了甜头,砸锅卖铁的又是一波,还有一波是手里握着雄厚资本偶尔小试牛刀在观望的。
    这些人里,肯定是有交织的情况在的,眼睛看见的未必都是真的。
    侯福宝没想那么深,但有宋幼湘提醒啊。
    砸锅卖铁的,可能和煽风点火的是一波人,演戏要演全套嘛,不然怎么叫人丧失理智。
    我这些天倒也弄到几盆稀有的君子兰,已经托人往京市捎了。侯福宝同宋幼湘道。
    学得多了解得多,侯福宝倒真还爱上了,趁着限价,在市场挑了点好货,往京市送了几盆,还往家里送了几盆。
    留在手里炒肯定能炒出好价,但不靠这几盆发财。
    宋幼湘听笑了,难得地夸了侯福宝一句,觉悟越来越高了,不错!
    能得宋幼湘一句夸,侯福宝乐得跟什么似的。
    这边挂侯福宝的电话,没两天京市那边的电话又打到宋幼湘这里来。
    原来侯福宝不光送了君子兰,还弄了不少吉省那边的土特产,魏林川接到电报和姜沪生去火车站拉货,直接拉了一三轮车回去。
    宋幼湘听魏林川形容,听得眼睛直抽抽,侯福宝这家伙真是有钱烧的。
    钱来得太快,就有点不拿钱当钱了。
    你把东西分一分,让沪生哥带着安宁给师伯师叔他们送过去。东西太多,除了干货外,还有一些没有处理的鲜货,不赶紧送人肯定会坏。
    师母让打电话也是这个意思,但这东西是侯福宝送来的,不问一声直接送人总归有些不好。
    有宋幼湘的准话就好好办啦。
    宋幼湘打电话过去说侯福宝,侯福宝就嘿嘿傻乐,还拿王臹出来当挡箭牌,我这都跟臹叔学的,我们可是娘家人。
    这不每年过年王臹都会给准备老些东西么,王臹一个人弄不了,都是提前找侯福宝帮忙送到火车站的。
    宋幼湘叫侯福宝给气笑了,倒也没再说他,只让他注意着点,财不露白。
    别傻不愣登,吉省这桶金没捞着,反倒叫人给劫了。
    不贵,就那人参,我以前都以为得老贵老贵的,结果这边大把的,几毛钱一根,根本就不值钱,松子什么的就跟别说了,便宜得很。侯福宝忙道。
    也是到了这里侯福宝才知道,人参还分人工种植和野生的,他以前以为这大宝贝只在深山老林里才有呢。
    人工种植的不值钱,野生的才值钱。
    野生的不好弄,但侯福宝想办法搞了两颗,同君子兰一起,分别送到京市和家里。
    在这里呆着,侯福宝就觉得可以干点干货买卖。
    这些东西在吉省这边烂便宜,在江省还是很卖得上价的,尤其是人参,好好包装,绝对好卖。
    你囤好货,想干就去干,多注意君子兰市场的风向就行。宋幼湘继续感到欣慰。
    能够自己发现商机,并且有计划地去深入了解货源和市场,侯福宝出来一趟进步很大。
    不过这回宋幼湘没夸他,怕他经不住夸,要飘。
    蒙华强一行到吉省其实远比侯福宝要早,但他们在吉省转了一圈后,又回了沪市。
    回沪市干嘛,当然是筹钱去了。
    这浑水他们不光要淌,还要在里头搅风搅雨,利益最大化。
    这一次再出行,蒙华强没忍住,给宋幼湘去了个电话。
    宋姐,你手里有多少是多少,几百块都行,我带你玩。蒙华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直觉,总觉着拉上宋幼湘要安心一点。
    公款不行,那宋幼湘总有工资的吧。
    多少无所谓,能把宋幼湘绑上船,给他当军师就行,实在不行,蒙华强都想直接自己给宋幼湘垫了。
    但这显然不可能,有贿赂的嫌疑。
    宋幼湘再次婉言拒绝,事不过三,蒙华强直觉再强烈,也不可能再劝。
    那我到时候能跟你请教吗?蒙华强问。
    这回宋幼湘倒是没有拒绝,怎么着在沪市时蒙华强也帮了她大忙。
    但到时候蒙华强听不听她的话,就不是她能决定的。
    吉省的事不是这一两个月能结束的,宋幼湘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器械厂这边。
    月初宋幼湘去省里开会,会议结束后例行去机关食堂蹭饭,结果才坐下,就莫名被人给内涵了。
    要我说啊,改革可以搞,但要统一步调嘛,现在放权放得,地方政府连点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了,那些试点企业的领导啊,个个拽得二五八万似的,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没有指名道姓,但这句句都是冲着宋幼湘去的。
    同志,你说的谁啊?告诉我,我好去学习学习,跟人取取经。宋幼湘眼睛一亮,端着饭盆,笑眯眯地就坐了过去。
    说话的人,
    机关单位也不是个个是领导的,至少这位宋幼湘就很面生,会议上没见着过这张脸,对了,您怎么称呼。
    这位是住建局的小蒋,蒋副科长。旁边的人笑着介绍。
    宋幼湘拖成了声音,哦,是蒋科长,幸会幸会,您说的是谁来着?
    竟然紧咬着不放,还有完没完了!
    蒋科长面呈猪肝色,看了宋幼湘一眼,冷着脸起身,我吃饱了,你们慢吃。
    这样就气走了,宋幼湘扬了扬眉,半点不受影响,继续吃饭。
    蒋科长有个兄弟,以前也是他们单位的,后来出去自己成立了个建筑公司。旁边有人给宋幼湘提醒。
    不过就算是提醒,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往深里说。
    但有这两句,宋幼湘就明白啦,这位估计就是找上黄科长的那位小领导。
    从局里出去的,那就是自己人嘛。
    人情社会,就是人情关系加面子嘛,内部很多工程,走走关系,基本都能拿下。
    宋幼湘算是他们难得遇到的难啃骨头,托关系想见面,结果宋幼湘压根没漏面,拍着胸脯应承他们的黄科长也玩起了失踪。
    人黄科长远在深市,电话打过去找不到人,他们总不能去深市把人找回来。
    真要这么干,黄花菜都凉了,蒋同山准备找器械厂内部的人,郑市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拐着弯总能找到用得上的关系。
    不过最后他们也没来得及。
    器械厂速度前所未有地迅速,直接定下建筑公司,火速就开了工。
    他们准备去活动拜访的烟酒和红包,现在都还堆放在家里呢,简直是看一眼头疼一眼。
    第八百四十五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
    宋幼湘想通了就把这事丢到了脑后,一点小事,不值当影响心情。
    吃过饭,宋幼湘去领导办公室坐了坐,就准备回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京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京墨并收藏女配她以身许祖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