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搞潜伏穿书慕云秋(16)
就像一只灵巧的兔子, 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夜色中。
白辛夷一路跑到了堆满货物的码头, 已经是半夜时间了,码头上依然灯火通明,穿着粗布背心的码头工人扛着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穿梭于码头和船只之间。也有船主和货主,在一旁点货验货。
不管是货主船主,还是码头工人,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没有人注意到白辛夷。
白辛夷按照约好的来到一号渡头,找到了四大金刚之一的杜安。
杜宇轩手下的四大金刚分别叫杜平、杜安、杜喜、杜乐,简称平安喜乐,是杜敬亭收养的四个乞儿,对杜敬亭和杜宇轩父子忠心耿耿。
安哥。白辛夷往下压了压帽檐,刻意改变了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清越的少年音。
杜安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看着几个手下在做最后的检查。乍一看见白辛夷,差点没认出来。
白小杜安站起身,差点就喊出了白小姐三个字。
已经装船了吗?白辛夷压低了声音问。
放心吧,已经装船了,你的人乔装成船员已经上了船。杜安对白辛夷非常客气。小杜爷看重的朋友,他们当然要恭敬了。
这就好。白辛夷稍稍放了心。
还有十几分钟船就起锚了,等船一开走,这件事就算成了大半。
安爷,这个俊秀的小后生是谁啊?一个三十多岁瘦得跟猴子一样的男人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白辛夷问,眼神有些猥琐。
白辛夷装作一副被吓到了的样子,躲在杜安的身后。
杜安啐了他一口:呸,瘦猴,你是不是看见俊俏后生就走不动路?这是老子的远房小表弟,你要是再敢乱看,小心老子挖了你的眼睛。
看一眼都不行。瘦子小声嘀咕一声,悻悻地走了。
别生气,这是负责这一块码头的王老三的小舅子,不爱女人,就爱俊俏后生。杜安小声解释。
安哥平时也会来码头吗?白辛夷岔开了话题,随口问。
我平时都是跟着小杜爷的,不来码头。今天嘛,特殊情况。
安爷辛苦了,谢谢安爷,我欠了小杜爷一个大人情。杜安虽然没明说,但白辛夷知道,杜安能来码头,完全是因为帮她运货。
应该的,小杜爷看重你这个朋友。杜安一开始也和另外三个兄弟想的一样,认为小杜爷喜欢上白小姐了,所以才一次次帮她。他从小就跟着小杜爷,从没有见他对哪个女人这么好过。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小杜爷还是停留在听歌聊天的阶段,根本没什么进展,完全把白小姐当成好朋友的样子。
认识小杜爷,是我的幸运。
那当然了,.
安爷,货物都检查好了。一个穿着白衣黑裤的年轻人跑了过来,打断了白辛夷和杜安的对话。
好,时间到了就起锚。杜安也怕夜长梦多,小杜爷很重视白小姐的这批货,还特意安排他过来。
小杜爷以前也帮政府军运过药品,但都没有这次重视。
白辛夷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把这些药品运到根据地了,想想就觉得高兴。
安爷,不好了,警察局的车来了。就在白辛夷以为任务就要完成了的时候,有人飞奔着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他娘的,这帮孙子怎么来了?杜安一听就炸了,破口大骂。
不管他们,先开船。杜安当机立断,朝手下大喊一声。
可还没等船员们解开缆绳,两辆黑色的警车就一前一后的开了过来。
不许动,警察搜查。呼啦啦地从两辆车上下来十几个警察。
最后,一只锃亮的皮鞋,带着笔直的长腿,从车里伸了出来。
白辛夷从杜安身后看过去,待看到那条腿的主人时,立刻低下了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什么情况?傅靖之怎么来了?
警察局接到举报,说西外滩码头有人运送违禁物品。警察现在执行公务,还请你们配合。一个四十几岁的老警察对着杜安说。
杜安没有理会那个老警察,走到傅靖之跟前,讥诮道:傅处长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这把火要是烧到青帮头上,就别怪小杜爷不给傅处长情面了。
傅某职责所在,就算是小杜爷也不能不守法。傅靖之扫了一眼躲在杜安身后的瘦小身影,微不可查地勾了下嘴角。
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
从她在医院撞到他怀里顺手摸他的腰他就知道,这个姑娘绝不是一般人。她的动作就是下意识的,是用过枪的人下意识的防守动作。
傅处长在青帮面前谈法,是不是太不合时宜了?杜安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不屑道。
既然你们不配合,那就别怪傅某不讲情面了。傅靖之脸一沉,搜!
我看谁敢?七八个身穿白衣黑裤的人齐刷刷拔出了枪,对准了十几个警察。
杜安也从腰间拔出两把枪,一手一个盒子炮。
白辛夷的手按在腰间的手抢上,随时准备拔出。只要警察搜到了药品,她就开枪,说什么都得护住这些用来救命的药品。
杜安将白辛夷护在身后,枪口朝下往后摆了摆,示意她离开。
白辛夷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离开,何况,这种情况下她也不好离开。
傅处长,你真要撕破脸吗?杜安忍住怒火,试探着问。他虽然不怕警察局的人,但不想节外生枝。
安爷,我们也是没办法,要不是有人举报说你们帮人运送违禁药品,我们何必和你们过不去。陈盛无奈地说。
陈盛现在是傅靖之的秘书,几乎和傅靖之形影不离。
杜安看傅靖之没有妥协的意思,便放弃了,已经做好了一场恶战。
正要开枪震慑这些黑皮时,却见一个船员模样的人冲他点了点头。
杜安立刻明白了,脸上一松,哼了一声:既然傅处长这么肯定我们运送违禁药品,那就搜吧。
傅靖之没有错过杜安脸上一闪而过的松弛,他朝着陈盛扬了扬下巴:带几个人上去搜,搜仔细点。
傅处长,怎么能劳累陈秘书,还是我带人去搜吧。那个四十几岁的老警察立刻请缨。
陈盛没有搭理他,带着两个人上了船,老警察也不甘落后,带着一个年轻的警察紧跟在陈盛身后也上了船。
等待的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白辛夷不知道过了多久,久到按在腰间的手都麻了,搜查的人还没有下船。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傅靖之认出了她。
和她同样着急的还有杜安,他在心里又默默地给傅靖之记下了一笔。
狗汉奸,等着吧!
好在,没有让他们再等多久,上船搜查的警察回来了。
长官,没有搜到违禁药品。陈盛冲傅靖之摇了摇头。
老警察有些沮丧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他娘的你什么意思?杜安的一个手下不高兴了,非得从我们的船上搜到违禁品才高兴?
既然是一场误会,改天我会和小杜爷解释,得罪了,我们走。傅靖之说完,便率先迈开大步朝前走。
走到白辛夷身旁时,脚步顿了一下,瞥了一眼白辛夷后,又继续朝前走。
第25章 怀疑
白辛夷将码头上发生的一切都汇报给了江云琛, 还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她怀疑傅靖之认出她了,却没有挑破,加上她以前的猜测, 她觉得傅靖之这一系列的行为可能没这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最近你都要小心。江云琛还是有些担心,要不,你这段时间先出去避一避?
不用,我相信我的判断, 傅靖之应该不会为难我。他要是真想为难我, 在码头上就是抓我的最好机会。
而且她怀疑,陈盛带人搜查时有可能放水了。虽然杜安事后告诉她, 船上的人将药品藏在了货仓的夹层,但若是真想找, 不可能找不到。
当时,陈盛说的是要不是有人举报说你们帮人运送违禁药品,而不是像那个年纪大的警察说的警察局接到举报,说西外滩码头有人运送违禁物品。
违禁物品和违禁药品还有有区别的,有人运送和帮人运送也有区别。细琢磨一下, 陈盛的那句话仿佛是在暗示杜安,青帮有人泄密。否则, 警察不会连帮人运送违禁药品这么机密的事情都知道。
行,你有分寸就好。鉴于你的出色表现, 组织经过研究决定, 吸收你为中G党员,由我作为你的入党介绍人, 希望你尽快写一份入党申请交给我。
好的, 谢谢江老师。白辛夷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虽然她大学期间就入了党, 但再次被组织肯定火线入党,还是让她很兴奋。
白辛夷回家后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并仔细斟酌了好久,才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由江云琛转交给了组织。
接下来的时间,白辛夷一边继续工作潜伏,一边满怀期待的等着组织的批准。
时间很快进入了全年最热的天气,天气热得人都快化了,根本没什么胃口。这时候要是能吃上一碗清凉酸甜的冰粉,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因此,白家的冰粉生意更加好了,成了附近有名的小吃。
小吃摊刚开张时每天能卖个三四十碗,生意好的时候能卖五六十碗,现在一天至少卖一百碗。小孩子买纯素粉的少,基本都是买那种带果脯和水果丁的粉,一天下来纯利就有三四块大洋。
上午有白辛夷帮忙,中午时白良杰将东西收回家吃午饭,饭后再歇个午觉,下午和傍晚忙不过来了还有杨爱娣帮忙,白良杰一点也不觉得累。
他都想好了,等到天气凉了不能卖冰粉了,就卖包子。不光有住在附近的居民买,路过的行人也能买了带走。
虽然马五爷没有收他们家三成利的保护费,但他也懂得上道。月底,他会带着一些精美的糕点和十个大洋过去,再说上几句好听的。最后,马五爷只收下了糕点,大洋让他拿回去了。
马五爷虽然心里不舒服,但碍于杜宇轩的面子,只能忍下来。后来白辛夷机缘巧合地帮了马五爷的三姨太一次,让三姨太非常感激。
有了三姨太的枕头风,马五爷对白家的态度温和了不少,还特地交待手下不许为难白家人。因此,白家的小吃摊再也没有地痞流氓来闹事了,就连那些巡捕对白良杰也比以前客气了。
除了白辛夷每个月赚的一两百大洋,每个月还有六十块大洋的房租进账,加上白家的小吃摊,一个月下来有三四百个大洋的收入。虽然比不上那些有钱人,但也能吃饱穿暖,孩子有学上,病了有钱看病。
白家的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变好,杨爱娣还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因为尝过没钱的苦,所以她最热衷的就是存钱。
她和丈夫商量好了,等女儿的合约到期就从舞厅辞职,不管是继续上学,还是嫁人,他们都支持女儿。
杨爱娣发现,最近几天周太太见了她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旁敲侧击的问了几次,周太太又什么也不说。
周家和谢家是前后只差几天搬来的,这个月底租约都要到期。
杨爱娣想着,是不是周太太一家不想续约了。要是真不续约了就赶紧说一声,也好让他们提前招租啊。
虽然租界的房子有很多人抢着租,可他们也想好好挑个租客啊。
忍了两天,杨爱娣还是问了出来:周太太,房子你们还续租吗?还有十来天就到期了,你们要是继续租,咱们就再写个续租合同,要是不续租,我们就招租。
周太太一家租他们家房子有五年了,相处的也很融洽,如果能续租更好,不续租也没关系。这五年间,别家都涨过三次房租了,他们家只涨过一次,算是有良心了。
租,当然租,只是这房租?周太太忐忑地问。
周太太放心,房租还和以前一样,但必须是大洋。
应该的。周太太悬了几天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周围同样的房子都涨到四十块法币了,折合成大洋差不多三十四块,白家只收三十块大洋,已经很良心了。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早几年男人一个月小两百大洋,现在虽然还是两百块,但换成了法币,一下子就缩水了。家里两个孩子,还有父母要供养,日子渐渐有些紧巴起来。
周太太放心,我家孩子爸说了,三年之内不涨房租。还说人与人之间,除了钱,还有情分在的。杨爱娣将白良杰私底下说的话说给了周太太听。
当初辛夷受伤急等着用钱,良杰的腿还没好,家里连三十块钱都拿不出来。她只能半夜去敲周先生一家的门,周先生二话不说就拿出五十块钱出来。
事后,白家用两个月房租相抵。
周先生一家租的是前厢连着客堂,一个月租金三十块大洋,五十块钱抵两个月房租,白家哪怕是吃亏了,仍然很感谢周先生。毕竟,愿意借钱给你的,都要记住人家的情意。
杨爱娣说完,又好心提醒周太太:周先生在公董局工作,认识的人多,尽量把法币换成大洋和小黄鱼吧。我家辛夷听一个小姐妹说,法币以后还会继续贬值。
周太太苦笑:我晓得了,可哪还有多少余钱啊!
杨爱娣不好说什么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又等了两天,谢太太告诉杨爱娣说房子不续租了,月底就搬走。
周太太告诉杨爱娣,说是谢先生谢太太嫌原来的薪水低,谢先生不做小学老师了,去了一家日本人控制的报纸做文字编辑,谢太太去了一家中日联营的纱厂,两口子在虹口租了房子。
最后,周太太还撇了撇嘴:帮日本人做事,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周太太,你这话以后可不能在外面说。我家辛夷说,宪兵队的眼线到处都是。
周太太一听,顿时吓得直拍胸口,一脸说了好几个罪过。
很快就到了月底,谢太太一家忙着打包行李,这时候也不好让人来看房子,白良杰决定等谢太太一家搬走了再招租。
也到了彦彦申请入学的时间,白良杰和杨爱娣商量了一下,决定让白辛夷带着彦彦去。这大半年的时间,夫妻俩习惯把女儿当成了主心骨。
吃过早饭,白辛夷换上一身薄棉布的灰蓝色短袖A型旗袍,像个清清爽爽的女学生。
快七岁的彦彦也换上了一身新做的裤褂,灰蓝色的短袖褂,黑色的及膝短裤。因为天气热,前几天白辛夷带着他去理发店给他推了个平头。
白辛夷牵着他的小手,小家伙背上江云琛送给他的帆布书包,一蹦一跳地去了离家不远的教会学校。
双胞胎也在这所学校读书,离家近,学费也不算贵。但必须是住在附近的孩子,有点像后世的学区房。
姐弟俩很快就到了学校,这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会学校,占地面积很大,环境闹中取静。
问了门口的保卫,保卫告诉白辛夷,教务处在东南方向那栋爬满绿藤的三层小楼。
原身在这上了两年小学,小学毕业才进了一家女中上中学。按理说,她应该知道教务处在哪才对,为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白辛夷牵着彦彦的手,姐弟俩朝教务处所在的小楼走去,路上遇到了好几个带着孩子来报名的家长。
恋耽美
白辛夷一路跑到了堆满货物的码头, 已经是半夜时间了,码头上依然灯火通明,穿着粗布背心的码头工人扛着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穿梭于码头和船只之间。也有船主和货主,在一旁点货验货。
不管是货主船主,还是码头工人,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没有人注意到白辛夷。
白辛夷按照约好的来到一号渡头,找到了四大金刚之一的杜安。
杜宇轩手下的四大金刚分别叫杜平、杜安、杜喜、杜乐,简称平安喜乐,是杜敬亭收养的四个乞儿,对杜敬亭和杜宇轩父子忠心耿耿。
安哥。白辛夷往下压了压帽檐,刻意改变了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清越的少年音。
杜安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看着几个手下在做最后的检查。乍一看见白辛夷,差点没认出来。
白小杜安站起身,差点就喊出了白小姐三个字。
已经装船了吗?白辛夷压低了声音问。
放心吧,已经装船了,你的人乔装成船员已经上了船。杜安对白辛夷非常客气。小杜爷看重的朋友,他们当然要恭敬了。
这就好。白辛夷稍稍放了心。
还有十几分钟船就起锚了,等船一开走,这件事就算成了大半。
安爷,这个俊秀的小后生是谁啊?一个三十多岁瘦得跟猴子一样的男人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白辛夷问,眼神有些猥琐。
白辛夷装作一副被吓到了的样子,躲在杜安的身后。
杜安啐了他一口:呸,瘦猴,你是不是看见俊俏后生就走不动路?这是老子的远房小表弟,你要是再敢乱看,小心老子挖了你的眼睛。
看一眼都不行。瘦子小声嘀咕一声,悻悻地走了。
别生气,这是负责这一块码头的王老三的小舅子,不爱女人,就爱俊俏后生。杜安小声解释。
安哥平时也会来码头吗?白辛夷岔开了话题,随口问。
我平时都是跟着小杜爷的,不来码头。今天嘛,特殊情况。
安爷辛苦了,谢谢安爷,我欠了小杜爷一个大人情。杜安虽然没明说,但白辛夷知道,杜安能来码头,完全是因为帮她运货。
应该的,小杜爷看重你这个朋友。杜安一开始也和另外三个兄弟想的一样,认为小杜爷喜欢上白小姐了,所以才一次次帮她。他从小就跟着小杜爷,从没有见他对哪个女人这么好过。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小杜爷还是停留在听歌聊天的阶段,根本没什么进展,完全把白小姐当成好朋友的样子。
认识小杜爷,是我的幸运。
那当然了,.
安爷,货物都检查好了。一个穿着白衣黑裤的年轻人跑了过来,打断了白辛夷和杜安的对话。
好,时间到了就起锚。杜安也怕夜长梦多,小杜爷很重视白小姐的这批货,还特意安排他过来。
小杜爷以前也帮政府军运过药品,但都没有这次重视。
白辛夷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把这些药品运到根据地了,想想就觉得高兴。
安爷,不好了,警察局的车来了。就在白辛夷以为任务就要完成了的时候,有人飞奔着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他娘的,这帮孙子怎么来了?杜安一听就炸了,破口大骂。
不管他们,先开船。杜安当机立断,朝手下大喊一声。
可还没等船员们解开缆绳,两辆黑色的警车就一前一后的开了过来。
不许动,警察搜查。呼啦啦地从两辆车上下来十几个警察。
最后,一只锃亮的皮鞋,带着笔直的长腿,从车里伸了出来。
白辛夷从杜安身后看过去,待看到那条腿的主人时,立刻低下了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什么情况?傅靖之怎么来了?
警察局接到举报,说西外滩码头有人运送违禁物品。警察现在执行公务,还请你们配合。一个四十几岁的老警察对着杜安说。
杜安没有理会那个老警察,走到傅靖之跟前,讥诮道:傅处长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这把火要是烧到青帮头上,就别怪小杜爷不给傅处长情面了。
傅某职责所在,就算是小杜爷也不能不守法。傅靖之扫了一眼躲在杜安身后的瘦小身影,微不可查地勾了下嘴角。
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
从她在医院撞到他怀里顺手摸他的腰他就知道,这个姑娘绝不是一般人。她的动作就是下意识的,是用过枪的人下意识的防守动作。
傅处长在青帮面前谈法,是不是太不合时宜了?杜安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不屑道。
既然你们不配合,那就别怪傅某不讲情面了。傅靖之脸一沉,搜!
我看谁敢?七八个身穿白衣黑裤的人齐刷刷拔出了枪,对准了十几个警察。
杜安也从腰间拔出两把枪,一手一个盒子炮。
白辛夷的手按在腰间的手抢上,随时准备拔出。只要警察搜到了药品,她就开枪,说什么都得护住这些用来救命的药品。
杜安将白辛夷护在身后,枪口朝下往后摆了摆,示意她离开。
白辛夷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离开,何况,这种情况下她也不好离开。
傅处长,你真要撕破脸吗?杜安忍住怒火,试探着问。他虽然不怕警察局的人,但不想节外生枝。
安爷,我们也是没办法,要不是有人举报说你们帮人运送违禁药品,我们何必和你们过不去。陈盛无奈地说。
陈盛现在是傅靖之的秘书,几乎和傅靖之形影不离。
杜安看傅靖之没有妥协的意思,便放弃了,已经做好了一场恶战。
正要开枪震慑这些黑皮时,却见一个船员模样的人冲他点了点头。
杜安立刻明白了,脸上一松,哼了一声:既然傅处长这么肯定我们运送违禁药品,那就搜吧。
傅靖之没有错过杜安脸上一闪而过的松弛,他朝着陈盛扬了扬下巴:带几个人上去搜,搜仔细点。
傅处长,怎么能劳累陈秘书,还是我带人去搜吧。那个四十几岁的老警察立刻请缨。
陈盛没有搭理他,带着两个人上了船,老警察也不甘落后,带着一个年轻的警察紧跟在陈盛身后也上了船。
等待的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白辛夷不知道过了多久,久到按在腰间的手都麻了,搜查的人还没有下船。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傅靖之认出了她。
和她同样着急的还有杜安,他在心里又默默地给傅靖之记下了一笔。
狗汉奸,等着吧!
好在,没有让他们再等多久,上船搜查的警察回来了。
长官,没有搜到违禁药品。陈盛冲傅靖之摇了摇头。
老警察有些沮丧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他娘的你什么意思?杜安的一个手下不高兴了,非得从我们的船上搜到违禁品才高兴?
既然是一场误会,改天我会和小杜爷解释,得罪了,我们走。傅靖之说完,便率先迈开大步朝前走。
走到白辛夷身旁时,脚步顿了一下,瞥了一眼白辛夷后,又继续朝前走。
第25章 怀疑
白辛夷将码头上发生的一切都汇报给了江云琛, 还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她怀疑傅靖之认出她了,却没有挑破,加上她以前的猜测, 她觉得傅靖之这一系列的行为可能没这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最近你都要小心。江云琛还是有些担心,要不,你这段时间先出去避一避?
不用,我相信我的判断, 傅靖之应该不会为难我。他要是真想为难我, 在码头上就是抓我的最好机会。
而且她怀疑,陈盛带人搜查时有可能放水了。虽然杜安事后告诉她, 船上的人将药品藏在了货仓的夹层,但若是真想找, 不可能找不到。
当时,陈盛说的是要不是有人举报说你们帮人运送违禁药品,而不是像那个年纪大的警察说的警察局接到举报,说西外滩码头有人运送违禁物品。
违禁物品和违禁药品还有有区别的,有人运送和帮人运送也有区别。细琢磨一下, 陈盛的那句话仿佛是在暗示杜安,青帮有人泄密。否则, 警察不会连帮人运送违禁药品这么机密的事情都知道。
行,你有分寸就好。鉴于你的出色表现, 组织经过研究决定, 吸收你为中G党员,由我作为你的入党介绍人, 希望你尽快写一份入党申请交给我。
好的, 谢谢江老师。白辛夷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虽然她大学期间就入了党, 但再次被组织肯定火线入党,还是让她很兴奋。
白辛夷回家后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并仔细斟酌了好久,才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由江云琛转交给了组织。
接下来的时间,白辛夷一边继续工作潜伏,一边满怀期待的等着组织的批准。
时间很快进入了全年最热的天气,天气热得人都快化了,根本没什么胃口。这时候要是能吃上一碗清凉酸甜的冰粉,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因此,白家的冰粉生意更加好了,成了附近有名的小吃。
小吃摊刚开张时每天能卖个三四十碗,生意好的时候能卖五六十碗,现在一天至少卖一百碗。小孩子买纯素粉的少,基本都是买那种带果脯和水果丁的粉,一天下来纯利就有三四块大洋。
上午有白辛夷帮忙,中午时白良杰将东西收回家吃午饭,饭后再歇个午觉,下午和傍晚忙不过来了还有杨爱娣帮忙,白良杰一点也不觉得累。
他都想好了,等到天气凉了不能卖冰粉了,就卖包子。不光有住在附近的居民买,路过的行人也能买了带走。
虽然马五爷没有收他们家三成利的保护费,但他也懂得上道。月底,他会带着一些精美的糕点和十个大洋过去,再说上几句好听的。最后,马五爷只收下了糕点,大洋让他拿回去了。
马五爷虽然心里不舒服,但碍于杜宇轩的面子,只能忍下来。后来白辛夷机缘巧合地帮了马五爷的三姨太一次,让三姨太非常感激。
有了三姨太的枕头风,马五爷对白家的态度温和了不少,还特地交待手下不许为难白家人。因此,白家的小吃摊再也没有地痞流氓来闹事了,就连那些巡捕对白良杰也比以前客气了。
除了白辛夷每个月赚的一两百大洋,每个月还有六十块大洋的房租进账,加上白家的小吃摊,一个月下来有三四百个大洋的收入。虽然比不上那些有钱人,但也能吃饱穿暖,孩子有学上,病了有钱看病。
白家的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变好,杨爱娣还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因为尝过没钱的苦,所以她最热衷的就是存钱。
她和丈夫商量好了,等女儿的合约到期就从舞厅辞职,不管是继续上学,还是嫁人,他们都支持女儿。
杨爱娣发现,最近几天周太太见了她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旁敲侧击的问了几次,周太太又什么也不说。
周家和谢家是前后只差几天搬来的,这个月底租约都要到期。
杨爱娣想着,是不是周太太一家不想续约了。要是真不续约了就赶紧说一声,也好让他们提前招租啊。
虽然租界的房子有很多人抢着租,可他们也想好好挑个租客啊。
忍了两天,杨爱娣还是问了出来:周太太,房子你们还续租吗?还有十来天就到期了,你们要是继续租,咱们就再写个续租合同,要是不续租,我们就招租。
周太太一家租他们家房子有五年了,相处的也很融洽,如果能续租更好,不续租也没关系。这五年间,别家都涨过三次房租了,他们家只涨过一次,算是有良心了。
租,当然租,只是这房租?周太太忐忑地问。
周太太放心,房租还和以前一样,但必须是大洋。
应该的。周太太悬了几天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周围同样的房子都涨到四十块法币了,折合成大洋差不多三十四块,白家只收三十块大洋,已经很良心了。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早几年男人一个月小两百大洋,现在虽然还是两百块,但换成了法币,一下子就缩水了。家里两个孩子,还有父母要供养,日子渐渐有些紧巴起来。
周太太放心,我家孩子爸说了,三年之内不涨房租。还说人与人之间,除了钱,还有情分在的。杨爱娣将白良杰私底下说的话说给了周太太听。
当初辛夷受伤急等着用钱,良杰的腿还没好,家里连三十块钱都拿不出来。她只能半夜去敲周先生一家的门,周先生二话不说就拿出五十块钱出来。
事后,白家用两个月房租相抵。
周先生一家租的是前厢连着客堂,一个月租金三十块大洋,五十块钱抵两个月房租,白家哪怕是吃亏了,仍然很感谢周先生。毕竟,愿意借钱给你的,都要记住人家的情意。
杨爱娣说完,又好心提醒周太太:周先生在公董局工作,认识的人多,尽量把法币换成大洋和小黄鱼吧。我家辛夷听一个小姐妹说,法币以后还会继续贬值。
周太太苦笑:我晓得了,可哪还有多少余钱啊!
杨爱娣不好说什么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又等了两天,谢太太告诉杨爱娣说房子不续租了,月底就搬走。
周太太告诉杨爱娣,说是谢先生谢太太嫌原来的薪水低,谢先生不做小学老师了,去了一家日本人控制的报纸做文字编辑,谢太太去了一家中日联营的纱厂,两口子在虹口租了房子。
最后,周太太还撇了撇嘴:帮日本人做事,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周太太,你这话以后可不能在外面说。我家辛夷说,宪兵队的眼线到处都是。
周太太一听,顿时吓得直拍胸口,一脸说了好几个罪过。
很快就到了月底,谢太太一家忙着打包行李,这时候也不好让人来看房子,白良杰决定等谢太太一家搬走了再招租。
也到了彦彦申请入学的时间,白良杰和杨爱娣商量了一下,决定让白辛夷带着彦彦去。这大半年的时间,夫妻俩习惯把女儿当成了主心骨。
吃过早饭,白辛夷换上一身薄棉布的灰蓝色短袖A型旗袍,像个清清爽爽的女学生。
快七岁的彦彦也换上了一身新做的裤褂,灰蓝色的短袖褂,黑色的及膝短裤。因为天气热,前几天白辛夷带着他去理发店给他推了个平头。
白辛夷牵着他的小手,小家伙背上江云琛送给他的帆布书包,一蹦一跳地去了离家不远的教会学校。
双胞胎也在这所学校读书,离家近,学费也不算贵。但必须是住在附近的孩子,有点像后世的学区房。
姐弟俩很快就到了学校,这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会学校,占地面积很大,环境闹中取静。
问了门口的保卫,保卫告诉白辛夷,教务处在东南方向那栋爬满绿藤的三层小楼。
原身在这上了两年小学,小学毕业才进了一家女中上中学。按理说,她应该知道教务处在哪才对,为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白辛夷牵着彦彦的手,姐弟俩朝教务处所在的小楼走去,路上遇到了好几个带着孩子来报名的家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