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九尾君上(186)
严如山推门而入,双眼落在床上;媳妇一身宽松的睡衣趴在床上,因着衣裳薄,身段尽显,竟是有些意动。
听见动静的钟毓秀回头来看,这么快就洗好了?
媳妇在等我,能不快点?关上房门,走上前将人搂进怀里,一掀被子往里钻,媳妇,咱们好几天没亲近了,明天你不上班,今天晚上让我尽兴?
想什么呢?
一把撸他耳朵,半推半就间他的反应有些大,钟毓秀却道:再想也没用。
严如山不解,怎么没用?
我,大姨妈,来了。
严如山如遭雷劈,脸上懵了一会儿,沮丧的趴她身上不爱动弹了,媳妇,你家大姨妈来的真是时候。
每个月都这几天,你忘了?撇他一眼,将人从身上推开。
还真给忘了,这不是想着你不用上班,不怕折腾嘛!
钟毓秀忍不住红了脸,这都什么跟什么,你可悠着点,都三十出头的人了,年龄长了脸皮也跟着长了?
被媳妇这么一句话给打击到了,严如山平躺搂着媳妇,满目委屈。
媳妇这是嫌我老了?
是有点老了,硌牙。
严如山翻身将人压在身下,嗓音沙哑问道:瞧瞧,你瞧瞧,哪儿老了?脸上没皱纹,头发也没白,竟是现在就嫌弃我了。
别闹。毓秀推了一把,没推开,娇嗔一眼,真重,压的我难受。
让你说我老,要不是你日子来了,看我饶不饶得了你。
闹一闹也就罢了,钟毓秀敛去玩笑的心思,道:知道你不老,服用了修复液,身体里的暗疾痊愈了,你现在可是比以前更年前了,好不好?
就知道哄我。到底是侧身将人搂在怀中,没再压着她。
钟毓秀道:以前不知听谁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你还没四十岁呢,自然是好年纪。
严如山高兴的同时,嘴里还不忘批判,哪个混账说的?女人四十怎么就成豆腐渣了?
偶然听了一耳朵,我哪儿知道是谁。不正面回应他,毓秀问声细语:不过,女人是要老的快一些。
不怕。轻拍单薄的肩头哄着,等你四十岁,我也快五十了,比我年轻比我好看比我脸嫩。
钟毓秀冷眼撇之,我怕什么?只要注重保养,不管是四十还是五十,我一样是一枝花。
她没被影响,严如山反倒放心了,连连附和,说的对,媳妇说的都对,不对也是对的。
一通闲聊,严如山平息心中欲.望,反而一.夜安眠。
次日清晨,毓秀还在睡梦之中,严如山已然醒来;俯身在她眼角轻触一下,片刻起身起床。
钟毓秀睡的沉,直至他出了房间也没被惊醒。
大山醒了。刚下楼,严如山的脚步声惊动了正在看报纸的老爷子,严国峰抬头看他一眼,说话的功夫又将视线落在报纸上,毓秀呢?
严如山摇头,好不容易休息,让她多睡会儿。
是该多睡,你们年轻人觉多,就要多睡;睡的好身体才能好,毓秀忙起来就不注意身体,正好趁着休息这些日子补补眠。严国峰经过多年身居高位,见识的多了,性子较为开明。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日子要过,他们虽然住在一起,但,从不过问他们的私事;若是在日常有些个什么,老爷子也是先数落大孙子,而不是去数落孙媳妇。
智慧的老人,总能在无形之中化解与晚辈之间的尴尬和距离感;这样的相处,一开始更容易让嫁进家族的新妇融入家族,夫妻和谐,他们做老人的才安心嘛!
严国峰又道:咱们临出发没多长时间,你这些日子可要去公司安排一下?
要的,等会儿就去公司。严如山点头,爷爷,咱们先用早餐吧?
行,给毓秀留一份,等她起来了再用。严国峰点点头,目光扫过报纸上的小字,并未起身。
严如山则是起身去厨房和冯正说了一下早餐留一份,然后跟其他人一道将早餐送上桌。
第448章 粘人的小家伙们
一行人用过早餐,严如山赶去公司,严国峰抱着醒来的曾孙喂奶;王大丫、龚招娣二人一人抱一个,三个孩子都有奶喝,一个也没落下。
钟毓秀起来时,便见这一幕。
爷爷早。
毓秀醒了呀,给你留了早餐在厨房。严国峰抬头就笑,主要是对着清爽浅笑的孙媳妇,格外舒心。
毓秀含笑点头,好的,爷爷,您吃过了吗?
吃了,如山赶着去公司上班,我们都跟他一起吃过了。
那行,我先去厨房吃早饭,等会儿出来再和您聊。
严国峰眼底带笑,自从退休以后,他越发像个享清福的富家翁,万事不管,有吃有喝,儿孙小孙;日日抱着曾孙炫耀,自从孙媳妇给他们严家生了三胞胎,他在大院里老一辈儿中好一番得意。
先吃饭,其他的等你吃完再说。
好的,爷爷。迈下楼梯,先去卫生间梳头刷牙洗脸,一套整理下来,神清气爽地走出卫生间;本想直接去厨房,三个孩子伸着手啊啊的叫,就想让她抱。
严国峰忙抱怀里的宝贝蛋子哄,我的乖乖哟,可不能缠着妈妈;你们是吃饱了,你.妈妈还没吃呢。
啊?礼记仰着小脑袋,扭着小身子,伸出短臂往钟毓秀面前伸;被禁锢着没法子,还哼哼唧唧的挣扎,就想让妈妈抱抱。
血缘真的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亲生爸妈就算半年几个月不在家;孩子都不记得了,一旦他们回来,总是不由自主的涌起亲近的感觉,从而使得孩子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
有礼记在前,后面的礼明礼真也往她的方向扑;王大丫和龚招娣没严国峰放的开,对两个孩子的束缚力较弱,差点让两个孩子栽倒。幸而她们眼疾手快,将孩子拦腰搂进怀里,避免了孩子们栽倒。
今天是怎么了?以往没见他们这么赖着她。
小孩子都这样,想一出是一出的。严国峰本想说不必管他们,让她去吃饭;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始终是从出生就一直在他身边的曾孙啊!疼到骨子里了,哪儿舍得他们受委屈。
那我抱抱他们再去吃。
计划赶不上变化,钟毓秀放弃了去吃早饭的念头,走到严国峰身边,爷爷,孩子给我抱会儿,哄哄他们就好了;您也趁着这会儿休息一下,等我吃饭去了还有您劳累的。
哄哄吧,这么蹦跶也不是办法。终究是心疼占据上风,严国峰把怀里的曾孙交给了她,他们的力气越来越大,有时候我都抱不住了。
钟毓秀并不奇怪,孩子们在逐渐长体格,力气也会随之增长。
您觉得累了就把他们放下来,不要一直抱着,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
严国峰道:倒也没有一直抱,大多数时候还是放在小床上的;再说了,还有王同志和龚同志在,我累不着。
钟毓秀对此点头应了,又和两位保姆道谢。
王大丫和龚招娣哪里敢应,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啊啊啊。礼真在龚招娣怀里不安分,王大丫怀里的礼明也在往她钟毓秀的方向扑。
啊呜。
两个小家伙腰身有劲儿,蹦跶着要她抱。
毓秀着实为难,刚抱到大儿子,又去抱另外两个?臣妾做不到啊!
王大丫看出了钟毓秀的为难,出言道:钟同志,不然,把孩子们放到沙发上;您陪着他们玩一会儿?孩子们现在想和您亲近,不一定非得抱。
思虑再三,钟毓秀点了头,行,抱去沙发上。
一行人转移地方,将孩子们都放到沙发上,严国峰坐在原位没动;王大丫和龚招娣放下孩子的那一刻,也蹲在地上护着,生怕一个疏忽忽略了孩子。
钟毓秀坐到沙发上,将三个孩子圈在怀里,三个小娃娃这才不闹腾了。
啊.......礼真把小爪子放到了妈妈的手臂,不知要说什么,钟毓秀也不懂,便看着他,等他下一步动作;果不其然,礼真攀着想站起来,他们都是正在学走路的年岁,好动了些。
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三胞胎本身就有一定默契,可能是心灵感应,也可能是他们在娘胎里相伴十月,因此在行事上很有默契。
钟毓秀护着一个还行,护着三个就有点吃力;可三个小娃娃在亲妈身边兴奋高兴的忘乎所以,好动程度猛升,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毓秀,咱们是不是得买张大地毯回来,把他们放地上随他们爬?严国峰问道。
钟毓秀点头,也行,和如山说医生,他买东西方便。
嗯。严国峰心里有计较,走到电话机旁,往严如山的公司打了一通电话;接电话的人就是严如山,严国峰开门见山说明要买的东西,得了回应才挂断,回身便与孙媳妇说道:大山下班带回来。
忙着护三个孩子,钟毓秀唯有匆匆点头,都不能严国峰回应一句。
陪着三个孩子玩了半个多小时,眼看时间快十点了,严国峰不得不出声。
毓秀,你先去吃饭,早餐温在蒸笼里太久可就没法吃了。粥也是会融的,适当的融是好喝,太融就没发喝,王同志,龚同志,咱们带着孩子们出去走走,让毓秀吃饭。
王大丫和龚招娣歇了一会儿,好歹轻松了,忙应声;一人一个抱起来,严国峰走上前就剩下的礼明给抱起来往外走,一边走还不忘叮嘱毓秀。
赶紧吃饭去,饿的太狠当心中午吃不下。
辛苦爷爷了,王同志、龚同志,辛苦你们了。钟毓秀出言道谢。
王大丫和龚招娣忙摇头,连说不敢当。
严国峰看不过眼,抱着孩子已经走出了家门,王大丫跟龚招娣不得不跟上去;一行人到了外面,天光正好,日头不算太大,在林间小道上走着倒也舒坦。
钟毓秀得了自由,进了厨房,顾令国、方国忠跟冯正忙着炖汤;灶台上已经摆放上好些食材,兔子剁块、生姜、洋葱、辣椒、泡椒、蒜、嫩姜、花椒.......不论是食材,还是调料都十分齐全。
第449章 世事两难全
钟同志,您起来了呀,早饭在蒸笼里温着;您拿出来就能吃,需要我们给您端出去吗?顾令国出言询问。
不用,谢谢。行至灶台前,揭开蒸笼盖,今天的早饭很丰盛啊!
不是清粥,是用红豆、薏米、燕麦、红枣、枸杞煮的粥,种类繁多;小包子馒头,凉拌一个小菜,还有孩子们的肉糜和蛋羹。
顾令国扭头笑道:冯正做的好,自从他来了,咱们的伙食都更好了;再这么吃下去,我和方同志怕是要多长几斤了。
不怕,你们不是每天都在锻炼嘛!长不胖的。钟毓秀轻笑,一边将蒸笼里的粥碗端出来,小包子小馒头拿出来放在灶台上,又重新合上盖子,孩子们没吃早饭吗?蛋羹和肉糜都还在。
蒸笼里不仅有她的早饭,还有六碗辅食;肉糜和蛋羹一样三碗,正好三个孩子都有的吃。
方国忠点头,他们早上吃的奶粉,没吃辅食。
这样啊!钟毓秀了然颔首,一手粥碗一手包子馒头放到厨房的小桌上,这张小桌是用来切菜准备材料的地方,平日里时不时在这里吃顿饭也是可以的。
吃过早饭,腹中没了饥饿之感,钟毓秀满足的收拾了东西离开。
吃过了?她刚走到沙发前,严国峰便抬头看来。
钟毓秀颔首,吃了,爷爷早上吃的怎么样?
还行。
我看他们又准备了好些食材,其中还有兔子,不知是凉拌还是炒着吃;还有牛蛙呢,应该会做个大菜。冯正等人准备的食材,多数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的。
严国峰点头,知道,大山临走时叮嘱他们了,让他们记得多准备些你爱吃的;早上特意让人送了些牛蛙过来,就为了让你多吃点儿。
我的胃口挺好的,没牛蛙也能吃得下饭。
严国峰:......突然有点心疼大孙子了。
钟毓秀又道:怎么没和如山说让人送些您爱吃的过来?这两天有点热,您好似胃口有所下降。
还好,不管怎么样都比以前吃的多了。天气热了没胃口,正常的。
那让他们做个开胃菜?
这次严国峰没拒绝,孙媳妇的心意,他领;主要是他也想吃些开胃菜,夏天爱吃凉菜开胃,是多数人的习惯,严国峰也不例外。
钟毓秀在沙发上落座,屁.股还没坐热,三个胖小子就伸手要抱;她是暖心又好笑,走到老爷子跟前接过他怀里的胖小子礼明,不搭理另外两个想扑上来的动作,两个小子憋着嘴,两眼瞬间盈满润泽。
钟同志,他们也想要您抱呢。龚招娣终究是心疼孩子,好歹是从他们出生没多久就照顾的孩子,哪儿舍得让他们受大委屈。
王大丫不悦撇她一眼,我们抱着孩子去外面走走,钟同志就一个人,就算力气再大也不可能一次性抱起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胖乎,体型差不离,一双手臂能把他们全都抱在怀里哄?
龚招娣脸色一顿,没再开口,低头哄着怀里的礼真。
王大丫又道:钟同志,您刚吃了饭,可要一起出去走走,消消食?
也好。钟毓秀扭头问道:爷爷,您要去吗?
去。
严国峰就没有不去的,一行四人加三个崽崽,走在林间小道上;穿过小道,走上能让小车行驶的大道,人渐渐多了起来。大院里该上班的早就去上班了,没班上的都是老人和在家带孩子的妇女,还有小孩儿;有人的地方,就有喧嚷,孩子一多更是吵吵不休。
这些人里有一位老人看到了严国峰,朝他直招手。
老严,这里,过来坐。
严国峰也看到了招手的人,笑着回应,又低头与钟毓秀道:毓秀,咱们过去坐坐,那位老人是我的老领导;比我先退休,身子骨还算硬朗。另一位也是大院里的退休老干部,你一起见见。
成。
钟毓秀看了凉亭里的两人,点了头,严国峰领着人往不远处的凉亭走;到了地儿,凉亭内的两位老人哈哈笑道。
老严啊!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大孙子接你去乡下了?率先开口问的人是之前招手的老人,别看这位老人头发全白,皮肤皱着偏黑,精气神倒是不错。
另一人稍微好一点儿,但也是中度小麦色。
严国峰乐呵呵的开口,这不是我家大孙子跟大孙媳妇孝顺嘛!体恤我这个做爷爷的退休了没事做,怕我在大院里太无聊;带我去乡下住一段时间,你们还真别说,乡下空气好,住着舒坦,闲了出去跟村里人说说话,一起转转田坎,别提多舒心了。
恋耽美
听见动静的钟毓秀回头来看,这么快就洗好了?
媳妇在等我,能不快点?关上房门,走上前将人搂进怀里,一掀被子往里钻,媳妇,咱们好几天没亲近了,明天你不上班,今天晚上让我尽兴?
想什么呢?
一把撸他耳朵,半推半就间他的反应有些大,钟毓秀却道:再想也没用。
严如山不解,怎么没用?
我,大姨妈,来了。
严如山如遭雷劈,脸上懵了一会儿,沮丧的趴她身上不爱动弹了,媳妇,你家大姨妈来的真是时候。
每个月都这几天,你忘了?撇他一眼,将人从身上推开。
还真给忘了,这不是想着你不用上班,不怕折腾嘛!
钟毓秀忍不住红了脸,这都什么跟什么,你可悠着点,都三十出头的人了,年龄长了脸皮也跟着长了?
被媳妇这么一句话给打击到了,严如山平躺搂着媳妇,满目委屈。
媳妇这是嫌我老了?
是有点老了,硌牙。
严如山翻身将人压在身下,嗓音沙哑问道:瞧瞧,你瞧瞧,哪儿老了?脸上没皱纹,头发也没白,竟是现在就嫌弃我了。
别闹。毓秀推了一把,没推开,娇嗔一眼,真重,压的我难受。
让你说我老,要不是你日子来了,看我饶不饶得了你。
闹一闹也就罢了,钟毓秀敛去玩笑的心思,道:知道你不老,服用了修复液,身体里的暗疾痊愈了,你现在可是比以前更年前了,好不好?
就知道哄我。到底是侧身将人搂在怀中,没再压着她。
钟毓秀道:以前不知听谁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你还没四十岁呢,自然是好年纪。
严如山高兴的同时,嘴里还不忘批判,哪个混账说的?女人四十怎么就成豆腐渣了?
偶然听了一耳朵,我哪儿知道是谁。不正面回应他,毓秀问声细语:不过,女人是要老的快一些。
不怕。轻拍单薄的肩头哄着,等你四十岁,我也快五十了,比我年轻比我好看比我脸嫩。
钟毓秀冷眼撇之,我怕什么?只要注重保养,不管是四十还是五十,我一样是一枝花。
她没被影响,严如山反倒放心了,连连附和,说的对,媳妇说的都对,不对也是对的。
一通闲聊,严如山平息心中欲.望,反而一.夜安眠。
次日清晨,毓秀还在睡梦之中,严如山已然醒来;俯身在她眼角轻触一下,片刻起身起床。
钟毓秀睡的沉,直至他出了房间也没被惊醒。
大山醒了。刚下楼,严如山的脚步声惊动了正在看报纸的老爷子,严国峰抬头看他一眼,说话的功夫又将视线落在报纸上,毓秀呢?
严如山摇头,好不容易休息,让她多睡会儿。
是该多睡,你们年轻人觉多,就要多睡;睡的好身体才能好,毓秀忙起来就不注意身体,正好趁着休息这些日子补补眠。严国峰经过多年身居高位,见识的多了,性子较为开明。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日子要过,他们虽然住在一起,但,从不过问他们的私事;若是在日常有些个什么,老爷子也是先数落大孙子,而不是去数落孙媳妇。
智慧的老人,总能在无形之中化解与晚辈之间的尴尬和距离感;这样的相处,一开始更容易让嫁进家族的新妇融入家族,夫妻和谐,他们做老人的才安心嘛!
严国峰又道:咱们临出发没多长时间,你这些日子可要去公司安排一下?
要的,等会儿就去公司。严如山点头,爷爷,咱们先用早餐吧?
行,给毓秀留一份,等她起来了再用。严国峰点点头,目光扫过报纸上的小字,并未起身。
严如山则是起身去厨房和冯正说了一下早餐留一份,然后跟其他人一道将早餐送上桌。
第448章 粘人的小家伙们
一行人用过早餐,严如山赶去公司,严国峰抱着醒来的曾孙喂奶;王大丫、龚招娣二人一人抱一个,三个孩子都有奶喝,一个也没落下。
钟毓秀起来时,便见这一幕。
爷爷早。
毓秀醒了呀,给你留了早餐在厨房。严国峰抬头就笑,主要是对着清爽浅笑的孙媳妇,格外舒心。
毓秀含笑点头,好的,爷爷,您吃过了吗?
吃了,如山赶着去公司上班,我们都跟他一起吃过了。
那行,我先去厨房吃早饭,等会儿出来再和您聊。
严国峰眼底带笑,自从退休以后,他越发像个享清福的富家翁,万事不管,有吃有喝,儿孙小孙;日日抱着曾孙炫耀,自从孙媳妇给他们严家生了三胞胎,他在大院里老一辈儿中好一番得意。
先吃饭,其他的等你吃完再说。
好的,爷爷。迈下楼梯,先去卫生间梳头刷牙洗脸,一套整理下来,神清气爽地走出卫生间;本想直接去厨房,三个孩子伸着手啊啊的叫,就想让她抱。
严国峰忙抱怀里的宝贝蛋子哄,我的乖乖哟,可不能缠着妈妈;你们是吃饱了,你.妈妈还没吃呢。
啊?礼记仰着小脑袋,扭着小身子,伸出短臂往钟毓秀面前伸;被禁锢着没法子,还哼哼唧唧的挣扎,就想让妈妈抱抱。
血缘真的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亲生爸妈就算半年几个月不在家;孩子都不记得了,一旦他们回来,总是不由自主的涌起亲近的感觉,从而使得孩子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
有礼记在前,后面的礼明礼真也往她的方向扑;王大丫和龚招娣没严国峰放的开,对两个孩子的束缚力较弱,差点让两个孩子栽倒。幸而她们眼疾手快,将孩子拦腰搂进怀里,避免了孩子们栽倒。
今天是怎么了?以往没见他们这么赖着她。
小孩子都这样,想一出是一出的。严国峰本想说不必管他们,让她去吃饭;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始终是从出生就一直在他身边的曾孙啊!疼到骨子里了,哪儿舍得他们受委屈。
那我抱抱他们再去吃。
计划赶不上变化,钟毓秀放弃了去吃早饭的念头,走到严国峰身边,爷爷,孩子给我抱会儿,哄哄他们就好了;您也趁着这会儿休息一下,等我吃饭去了还有您劳累的。
哄哄吧,这么蹦跶也不是办法。终究是心疼占据上风,严国峰把怀里的曾孙交给了她,他们的力气越来越大,有时候我都抱不住了。
钟毓秀并不奇怪,孩子们在逐渐长体格,力气也会随之增长。
您觉得累了就把他们放下来,不要一直抱着,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
严国峰道:倒也没有一直抱,大多数时候还是放在小床上的;再说了,还有王同志和龚同志在,我累不着。
钟毓秀对此点头应了,又和两位保姆道谢。
王大丫和龚招娣哪里敢应,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啊啊啊。礼真在龚招娣怀里不安分,王大丫怀里的礼明也在往她钟毓秀的方向扑。
啊呜。
两个小家伙腰身有劲儿,蹦跶着要她抱。
毓秀着实为难,刚抱到大儿子,又去抱另外两个?臣妾做不到啊!
王大丫看出了钟毓秀的为难,出言道:钟同志,不然,把孩子们放到沙发上;您陪着他们玩一会儿?孩子们现在想和您亲近,不一定非得抱。
思虑再三,钟毓秀点了头,行,抱去沙发上。
一行人转移地方,将孩子们都放到沙发上,严国峰坐在原位没动;王大丫和龚招娣放下孩子的那一刻,也蹲在地上护着,生怕一个疏忽忽略了孩子。
钟毓秀坐到沙发上,将三个孩子圈在怀里,三个小娃娃这才不闹腾了。
啊.......礼真把小爪子放到了妈妈的手臂,不知要说什么,钟毓秀也不懂,便看着他,等他下一步动作;果不其然,礼真攀着想站起来,他们都是正在学走路的年岁,好动了些。
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三胞胎本身就有一定默契,可能是心灵感应,也可能是他们在娘胎里相伴十月,因此在行事上很有默契。
钟毓秀护着一个还行,护着三个就有点吃力;可三个小娃娃在亲妈身边兴奋高兴的忘乎所以,好动程度猛升,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毓秀,咱们是不是得买张大地毯回来,把他们放地上随他们爬?严国峰问道。
钟毓秀点头,也行,和如山说医生,他买东西方便。
嗯。严国峰心里有计较,走到电话机旁,往严如山的公司打了一通电话;接电话的人就是严如山,严国峰开门见山说明要买的东西,得了回应才挂断,回身便与孙媳妇说道:大山下班带回来。
忙着护三个孩子,钟毓秀唯有匆匆点头,都不能严国峰回应一句。
陪着三个孩子玩了半个多小时,眼看时间快十点了,严国峰不得不出声。
毓秀,你先去吃饭,早餐温在蒸笼里太久可就没法吃了。粥也是会融的,适当的融是好喝,太融就没发喝,王同志,龚同志,咱们带着孩子们出去走走,让毓秀吃饭。
王大丫和龚招娣歇了一会儿,好歹轻松了,忙应声;一人一个抱起来,严国峰走上前就剩下的礼明给抱起来往外走,一边走还不忘叮嘱毓秀。
赶紧吃饭去,饿的太狠当心中午吃不下。
辛苦爷爷了,王同志、龚同志,辛苦你们了。钟毓秀出言道谢。
王大丫和龚招娣忙摇头,连说不敢当。
严国峰看不过眼,抱着孩子已经走出了家门,王大丫跟龚招娣不得不跟上去;一行人到了外面,天光正好,日头不算太大,在林间小道上走着倒也舒坦。
钟毓秀得了自由,进了厨房,顾令国、方国忠跟冯正忙着炖汤;灶台上已经摆放上好些食材,兔子剁块、生姜、洋葱、辣椒、泡椒、蒜、嫩姜、花椒.......不论是食材,还是调料都十分齐全。
第449章 世事两难全
钟同志,您起来了呀,早饭在蒸笼里温着;您拿出来就能吃,需要我们给您端出去吗?顾令国出言询问。
不用,谢谢。行至灶台前,揭开蒸笼盖,今天的早饭很丰盛啊!
不是清粥,是用红豆、薏米、燕麦、红枣、枸杞煮的粥,种类繁多;小包子馒头,凉拌一个小菜,还有孩子们的肉糜和蛋羹。
顾令国扭头笑道:冯正做的好,自从他来了,咱们的伙食都更好了;再这么吃下去,我和方同志怕是要多长几斤了。
不怕,你们不是每天都在锻炼嘛!长不胖的。钟毓秀轻笑,一边将蒸笼里的粥碗端出来,小包子小馒头拿出来放在灶台上,又重新合上盖子,孩子们没吃早饭吗?蛋羹和肉糜都还在。
蒸笼里不仅有她的早饭,还有六碗辅食;肉糜和蛋羹一样三碗,正好三个孩子都有的吃。
方国忠点头,他们早上吃的奶粉,没吃辅食。
这样啊!钟毓秀了然颔首,一手粥碗一手包子馒头放到厨房的小桌上,这张小桌是用来切菜准备材料的地方,平日里时不时在这里吃顿饭也是可以的。
吃过早饭,腹中没了饥饿之感,钟毓秀满足的收拾了东西离开。
吃过了?她刚走到沙发前,严国峰便抬头看来。
钟毓秀颔首,吃了,爷爷早上吃的怎么样?
还行。
我看他们又准备了好些食材,其中还有兔子,不知是凉拌还是炒着吃;还有牛蛙呢,应该会做个大菜。冯正等人准备的食材,多数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的。
严国峰点头,知道,大山临走时叮嘱他们了,让他们记得多准备些你爱吃的;早上特意让人送了些牛蛙过来,就为了让你多吃点儿。
我的胃口挺好的,没牛蛙也能吃得下饭。
严国峰:......突然有点心疼大孙子了。
钟毓秀又道:怎么没和如山说让人送些您爱吃的过来?这两天有点热,您好似胃口有所下降。
还好,不管怎么样都比以前吃的多了。天气热了没胃口,正常的。
那让他们做个开胃菜?
这次严国峰没拒绝,孙媳妇的心意,他领;主要是他也想吃些开胃菜,夏天爱吃凉菜开胃,是多数人的习惯,严国峰也不例外。
钟毓秀在沙发上落座,屁.股还没坐热,三个胖小子就伸手要抱;她是暖心又好笑,走到老爷子跟前接过他怀里的胖小子礼明,不搭理另外两个想扑上来的动作,两个小子憋着嘴,两眼瞬间盈满润泽。
钟同志,他们也想要您抱呢。龚招娣终究是心疼孩子,好歹是从他们出生没多久就照顾的孩子,哪儿舍得让他们受大委屈。
王大丫不悦撇她一眼,我们抱着孩子去外面走走,钟同志就一个人,就算力气再大也不可能一次性抱起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胖乎,体型差不离,一双手臂能把他们全都抱在怀里哄?
龚招娣脸色一顿,没再开口,低头哄着怀里的礼真。
王大丫又道:钟同志,您刚吃了饭,可要一起出去走走,消消食?
也好。钟毓秀扭头问道:爷爷,您要去吗?
去。
严国峰就没有不去的,一行四人加三个崽崽,走在林间小道上;穿过小道,走上能让小车行驶的大道,人渐渐多了起来。大院里该上班的早就去上班了,没班上的都是老人和在家带孩子的妇女,还有小孩儿;有人的地方,就有喧嚷,孩子一多更是吵吵不休。
这些人里有一位老人看到了严国峰,朝他直招手。
老严,这里,过来坐。
严国峰也看到了招手的人,笑着回应,又低头与钟毓秀道:毓秀,咱们过去坐坐,那位老人是我的老领导;比我先退休,身子骨还算硬朗。另一位也是大院里的退休老干部,你一起见见。
成。
钟毓秀看了凉亭里的两人,点了头,严国峰领着人往不远处的凉亭走;到了地儿,凉亭内的两位老人哈哈笑道。
老严啊!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大孙子接你去乡下了?率先开口问的人是之前招手的老人,别看这位老人头发全白,皮肤皱着偏黑,精气神倒是不错。
另一人稍微好一点儿,但也是中度小麦色。
严国峰乐呵呵的开口,这不是我家大孙子跟大孙媳妇孝顺嘛!体恤我这个做爷爷的退休了没事做,怕我在大院里太无聊;带我去乡下住一段时间,你们还真别说,乡下空气好,住着舒坦,闲了出去跟村里人说说话,一起转转田坎,别提多舒心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