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九尾君上(197)
村长,您别说了,我们听着羞愧的慌;您的分配很合理,我们没意见,干多少得多少,我们都知道的。一中年汉子挠头羞惭,没人点破的时候不觉得;被王村长这么一训,一个个再想争也起不了那心了。
对,成三叔说的对,我们没意见。
没意见,没意见。
一群人跟着连连摇头,像极了墙头草,弄的王村长气笑了,虚指道:瞧你们这点出息,眼皮子浅的,就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是是是,我们眼皮子浅,没村长叔,我们还不知道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儿呢;所以,村长叔,您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村长,是我们拧不清,瞿家大小子,别和叔计较啊!是我们想岔了。
瞿家大小子笑着摇头,一脸憨厚老实,但笑不语。
王村长瞪了他们一眼,行了,没法没正行;就这么安排,你们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明天就开始开荒。
今天就开始也行。有人开了口,能赚钱,谁不想动?
对对,村长,我们今天就开始。
早点把荒地整出来,我们也能送口气,村长,您说呢?
可不是,我家田地还要我忙活呢。开荒地顶多耽误两天,早点做完,把钱拿到手,安安心心的回家种地。
一个个积极非常,王村长和村干部们对视一眼,点头便应了。
既然你们想干,那就干;先说话,荒地面积由会计分配,分给你们什么地方,你们就干什么地方,别想着找好地儿,没那好事儿。
一定一定。
听会计的。
您老放心,我们一准听话。
王村长这才满意点头,对村会计道:带他们过去吧,他们说的也没错儿;赶紧干完了顾着田地里的活计。两天耽误得去,天数多了心里发慌。
从古至今,农人们的心都在田地里。
能赚钱是好事儿,但田地里活儿关乎口粮,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村会计点头应是,抱着账本,领着一群人去了曹征买下的荒地;也不细量,约莫一亩田地划分一块儿,划分完就走了。
会计刚走,这些来清理荒地的人就回家拿家伙什过来干活。
红星村忙的热火朝天,曹征坐在车上头疼的厉害,头疼就算了,人清醒了闻到满身酒气;特别是在车上狭小的密封空间里,空气更难闻了。
曹总,您要不睡会儿,等到了再叫您?助理试探性询问。
行,我眯会儿,他家的酒好喝是好喝,后劲儿忒大。曹征吐槽一句,歪在车椅上就睡了过去。
助理嘴角抽了抽,难道不是您酒量不行?几个人一起喝,就你最惨;人家王村长起来就没事儿了,另外几个没看到,想来也没曹总这么严重。好歹是能不能沾光的人,比之曹总这种会喝酒,但喝酒劲儿大的就醉这种,那是半点不能跟人家时常能喝上一口的人比。
前面开车的司机扭头看了一眼,轻声问道:曹总睡着了?
嗯,开车慢点,平稳些。助理开口说道。
尽量吧,货车就这样儿,平稳的路也抖。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相较走坑洼不平的路,已经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货车车厢高,按理说没那么颠;不如意就不如意在国内的货车还没发展成后世的货车那么好。
在这个年代,开货车都是一项考验人的工作。
一路上,谁也没再说话,进了城;助理让司机将车开到大院外,这才去喊曹征。
曹总,曹总.......曹总,您醒醒,到大院了。
曹总?
到大院了,您回家好好睡。
曹征动了动脖子,睡眼惺忪的伸了个懒腰,身上的衣服从昨天到今天已是皱巴巴的;他这会儿顾不上,困意上头,只想睡。
曹总,您醒了,到大院了。
曹征紧抿了一下眼,再睁眼往外看去,确实是大院外。
这么快就到了。
车在路上行了一个多小时。不快,很慢了。
太阳穴突突的不舒服,曹征抬手揉了揉,稍微舒服点儿就推开车门往下跳;货车高,下去的时候还一个仓促,差点跌跤,把助理也给吓了一跳。
助理忙打开另一边车门跳下去,小跑至曹征身侧扶着他走,曹总,您小心点儿。
不用扶,刚才是人没醒,现在没事儿。推开人,坚定的说道。
助理伸手也不是,收回来也不是;看曹征走路还有点偏,他都不知道该不该跟进去,等他下定决心跟上去时,曹征已经走进了大院。
大院那道大门不是谁都能进的,没人带着进去,会很麻烦。
由此,助理放弃了送曹征进去,进了大院就安全了;曹征从小在大院长大,应该不会出事儿,他还要回去处理公司的事儿,可不能再耽搁了。
第475章 荀家
曹征晕乎乎进大院,从小走这条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家;回到曹家小楼,发现,往日里冷清的小楼这会儿热闹非凡,里面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其中以他.妈妈苏蕴徽声音最是欢快。
这倒是稀奇了,他.妈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不知来的是何人。
踏进家门,往大厅走去,入眼的是曹家老爷子和曹家父母,以及两位老人,两位年过五十的一男一女,还有一位青年女子,大约二十出头,不超过二十五的样子。
他站定,大厅里欢声笑语骤然停摆,还是苏蕴徽反应快,愣神不过一息,脸上的笑意依然不减。
征儿回来了。
爸妈,爷爷,几位,你们继续;我先上楼洗洗睡一觉,昨天晚上没睡好,这会儿脑子还有点转不过弯儿来。好歹经商了几年,曹征在应对方面不露声色,不仅招呼了爷爷、父母,客人也没忽略。
苏蕴徽点头,去吧,好好睡一觉。
好,您和几位客人聊的开心。曹征应对一句便上楼而去。
曹征没看到,沙发上坐着的女青年眼神一直在他身上打转;头发没打理,衣服皱巴巴的,整个人显得很颓,就看不上眼。
曹征一走,苏蕴徽大大方方的说话,曹征这孩子忙着工作,昨天都没能回家,今儿个才回来,可能又去应酬了。
无妨,有正经事是好事,年轻人嘛,就该努力拼一把;等老了,可就没那心思了。说话的是对面的当家人,五十岁出头的男子。
另两位老人紧接着也道:男人有事业,肯拼搏是好事;你们有福气,不像我家这个,一天到晚就知道跟着朋友出去玩,家里的东西以后都不知道交给谁打理。
荀欢很好。苏蕴徽微笑着,心里是尴尬的,荀欢是聪明孩子,只要肯定下心去学,必定能应付得来;您二老就别担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说再多,做再多,都不如放手让儿孙施为。
这是她这些年领悟出来的道理,她生了两子一女,儿子两个,在曹家行一、行六,女儿行三;大儿子和大女儿都进了部队,小儿子进不进部队倒是无所谓。更何况,曹家还有另外两房,那两房的儿女都在体系里;曹家的子嗣算是兴旺的。
她是为小儿子操碎了心,当初刚跟着严家小子干的时候,她是不怎么认同的;生怕哪天政策又变了,也怕经商没出路。而今,她是彻底改观了,经商没什么不好的。
瞧瞧家里的生活条件上了一个档次,买个什么东西都能第一时间买到最好的,用到最好的,别提多舒心了;而,这些的来源,就是小儿子。
政策改变,国家扶持商人,好几年都没变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国,社会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想来不会再边。曹家有在体系的,小儿子经商;钱财权势,曹家都不缺了。
荀欢的父母笑了笑,是该如此,我家欢欢就是被我们给惯的太厉害了,以后可有得磨了。
到了这一步就体现出来子嗣多的好处了,一个不行还能另一个顶上;而荀家恰恰却的就是这一点,荀家在国外家大业大里,只得一女,从小娇生惯养,养出了一生小姐毛病。家业没人继承,等到他们走了,荀家可能要落寞了。
你家欢欢文文静静的多好呀,看我家曹静,给她取名静;结果怎么着,不爱红装爱武装,十八岁就迫不及待跑去部队了,那是拦都拦不住。你家欢欢在你们身边陪着多好啊!我是想见我家静静都见不着。
荀欢母亲讪讪笑了笑,若非知道好友的脾气,她都要以为苏蕴徽在炫耀了。
曹老爷子满头白发,皱纹起褶子,较之严老爷子来显老的多;这会儿淡淡开了口,咱们家静儿好的很,虽然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但身为我曹家的儿孙,就该为国效忠。
是是,您老说的是,我就是想静静了。苏蕴徽说着软话,曹老爷子莫莫叹气,他又何尝不想;儿孙一年到头不着家,还好有曹征在这边陪着他。
今天老大和老大媳妇在家是因为约好了人,也就是荀家这几口人;若非如此,今天也不能着家。
平日里小孙子在外忙着,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人老了,看着人家儿孙绕膝,孝子贤孙的,寂寞是难免的。
想静静了就给她打电话。曹老爷子说了一句就沉默下来了。
曹父没什么感触,接下了话茬,荀祁,国外的形式怎么样?
形式好多了,华侨在外面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这边这几年源源不断的出好东西,从武器到其他方面,外面见识到了这边的发展前景,慢慢开始放下对咱们的轻视。荀祁说的十分中肯,以前刚出去的时候,日子是真不好过;很多华侨在外面的日子艰难到一日三餐都是问题,他们对黄皮肤抱有很深的偏见歧视,日子太难了。
七九年之后逐渐有了改善,我们做生意也顺利了很多;还得多谢你们牵线,让我们在国外占据了一席之地,自从争取到了国内产品的售卖权,我家的公司地位明显提升了很多。
荀母含笑点头,谢谢你们,那时候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
是你们有能耐,力挽狂澜。苏蕴徽知道荀家公司在九八年底遭过一次重创,也是那一次,断信多年的荀母重新给她写信;请她帮忙牵线接头,她利用曹家的人脉帮了荀家一把。
要是没有你和老爷子帮忙,我们就是想挽回也难了;国外那些商人太多没人情味,利益至上,那段时间我们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人情冷暖。有钱没事儿的时候,大家和睦共处,一起吃喝玩乐。
一开始有颓势,马上就有人落井下石;关键是,落井下石的还不在少数,那时候他们荀家太难了。
荀欢听了这话,眼底的不喜不耐都少了一些;身在那样的氛围中,切身体会过,曹家的帮助简直是及时雨,是甘霖。经了那些事儿后,荀家就打算把公司迁回来,她也回来嫁人。
第476章 不是良配
经历过才明白,那些曾经的朋友,不过是酒肉朋友;真正帮助他们的,还是父母十几年没联系的朋友。
一切都过去了,就不说这些了;你们这次回来,是暂住?一直提什么帮助恩情,并不会让彼此心里舒坦;反而会提一次便让人记住一次,这种情况下,少有不产生别样情绪的人。
真正记住恩情的方式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苏蕴徽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看得开,当初帮他们的时候也没想过回报。
荀母笑道:不走了,我们打算在上京定居,这不,全家都回来了;等买到合适的房子就搬进去,今日前来拜访,也想拜托你帮帮忙,打听一所好房子。我们多年未回国,对上京都陌生了,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打搅你。
小事,不就是房子嘛!你想买一所什么样的房子?苏蕴徽打量了他们一眼,又道:你们回来也看到了,国内的房子跟国外还没法比,条件如此;要是想买西式的房子,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就想买一座四合院,四合院住着好,宽敞接地气。荀母扭头看了一眼荀家老爷子老太太,这两位以前是苦出身;经过拼搏才有后来的钱财,到了国外还能东山再起。
而今,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国家。
曹老爷子点头,对荀家温和了些,四合院住着舒坦,特别是宽敞大气的四合院;你们有眼光,国外的什么洋楼,哪儿有咱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四合院好住。买四合院,最好是买两三进的,买小了以后可有得麻烦了。
曹伯伯说的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荀祁笑着开口,要是有四进的就更好了,我们家人口是不多,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买大点好。曹老爷子说了这么一句后,直至他们走都没再开口。
荀家人离开后,苏蕴徽问道:爸,您不喜欢荀家人吗?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第一次见面的人,讨厌又能有多讨厌?不必多想。曹老爷子摆摆手,只是,作为曹家的大家长,有句话我得提醒你。
爸,您说,我听着。
曹老爷子浅浅颔首,荀家人有荀家人的想法,房子方面可以帮,其他的就别想了;我们曹家不会联姻,曹家时至今日,走的不容易,靠的是家里爷们一步步踩在刀尖上走下来的。
苏蕴徽愣怔了一下,不过,老爷子多精明的人,从她嫁进家里来就没见过老爷子哪句话是无的放矢,既如此,荀家相亲的事儿拒了就是。
爸,我知道怎么做了,您放心;我们曹家还没走到联姻的地步,之前荀家是有把女儿说给咱们家的意思。我觉着吧,荀家一直在国外,见识多,他们家的女儿必定差不了;这才顺势应了,没别的意思。
知道你做事有分寸。曹老爷子对这答案还算满意,荀家想回国安家,一些小事能帮就帮了;但,不能和荀家扯上关系。
意思是要她和荀家断了联系?
苏蕴徽满目疑惑,爸,您这话什么意思?是荀家有问题?
是也不是。曹老爷子轻叹,起身负手来回行走,慢慢悠悠言,你们说话的时候可能没注意,荀家那荀欢不是良配,不能把我的孙儿搭进去,哪一个都不行。
他的孙子一个个不说多有出息,但绝对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
欢欢?苏蕴徽更疑惑了,不确定道:她没做什么吧?
是没做什么,可她还太嫩了。曹老爷子说完就走了,一个年轻姑娘家知道来拜访有相亲的意思,不乐意不奇怪;不耐烦也没什么,怕就怕这姑娘日后不安分。
老爷子走了,苏蕴徽转头看向丈夫,爸那话是说欢欢那孩子文静乖巧是装的?
你跟荀家当家主母聊的开心,没注意到,荀欢那姑娘确实不什么良配;咱们征儿回来时,她脸上没什么眼里都是嫌弃和不耐。曹父曹丰收不由摇头,对荀家的姑娘有些失望,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不上咱们儿子。
这姑娘眼皮子有点浅,估摸着是打听到曹征在曹家是个异类;不走体系,偏去经商。荀家在国家是真家大业大,就算外国人歧视华侨,也不能磨灭荀家在金钱方面堆积起来的地位。
恋耽美
对,成三叔说的对,我们没意见。
没意见,没意见。
一群人跟着连连摇头,像极了墙头草,弄的王村长气笑了,虚指道:瞧你们这点出息,眼皮子浅的,就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是是是,我们眼皮子浅,没村长叔,我们还不知道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儿呢;所以,村长叔,您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村长,是我们拧不清,瞿家大小子,别和叔计较啊!是我们想岔了。
瞿家大小子笑着摇头,一脸憨厚老实,但笑不语。
王村长瞪了他们一眼,行了,没法没正行;就这么安排,你们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明天就开始开荒。
今天就开始也行。有人开了口,能赚钱,谁不想动?
对对,村长,我们今天就开始。
早点把荒地整出来,我们也能送口气,村长,您说呢?
可不是,我家田地还要我忙活呢。开荒地顶多耽误两天,早点做完,把钱拿到手,安安心心的回家种地。
一个个积极非常,王村长和村干部们对视一眼,点头便应了。
既然你们想干,那就干;先说话,荒地面积由会计分配,分给你们什么地方,你们就干什么地方,别想着找好地儿,没那好事儿。
一定一定。
听会计的。
您老放心,我们一准听话。
王村长这才满意点头,对村会计道:带他们过去吧,他们说的也没错儿;赶紧干完了顾着田地里的活计。两天耽误得去,天数多了心里发慌。
从古至今,农人们的心都在田地里。
能赚钱是好事儿,但田地里活儿关乎口粮,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村会计点头应是,抱着账本,领着一群人去了曹征买下的荒地;也不细量,约莫一亩田地划分一块儿,划分完就走了。
会计刚走,这些来清理荒地的人就回家拿家伙什过来干活。
红星村忙的热火朝天,曹征坐在车上头疼的厉害,头疼就算了,人清醒了闻到满身酒气;特别是在车上狭小的密封空间里,空气更难闻了。
曹总,您要不睡会儿,等到了再叫您?助理试探性询问。
行,我眯会儿,他家的酒好喝是好喝,后劲儿忒大。曹征吐槽一句,歪在车椅上就睡了过去。
助理嘴角抽了抽,难道不是您酒量不行?几个人一起喝,就你最惨;人家王村长起来就没事儿了,另外几个没看到,想来也没曹总这么严重。好歹是能不能沾光的人,比之曹总这种会喝酒,但喝酒劲儿大的就醉这种,那是半点不能跟人家时常能喝上一口的人比。
前面开车的司机扭头看了一眼,轻声问道:曹总睡着了?
嗯,开车慢点,平稳些。助理开口说道。
尽量吧,货车就这样儿,平稳的路也抖。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相较走坑洼不平的路,已经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货车车厢高,按理说没那么颠;不如意就不如意在国内的货车还没发展成后世的货车那么好。
在这个年代,开货车都是一项考验人的工作。
一路上,谁也没再说话,进了城;助理让司机将车开到大院外,这才去喊曹征。
曹总,曹总.......曹总,您醒醒,到大院了。
曹总?
到大院了,您回家好好睡。
曹征动了动脖子,睡眼惺忪的伸了个懒腰,身上的衣服从昨天到今天已是皱巴巴的;他这会儿顾不上,困意上头,只想睡。
曹总,您醒了,到大院了。
曹征紧抿了一下眼,再睁眼往外看去,确实是大院外。
这么快就到了。
车在路上行了一个多小时。不快,很慢了。
太阳穴突突的不舒服,曹征抬手揉了揉,稍微舒服点儿就推开车门往下跳;货车高,下去的时候还一个仓促,差点跌跤,把助理也给吓了一跳。
助理忙打开另一边车门跳下去,小跑至曹征身侧扶着他走,曹总,您小心点儿。
不用扶,刚才是人没醒,现在没事儿。推开人,坚定的说道。
助理伸手也不是,收回来也不是;看曹征走路还有点偏,他都不知道该不该跟进去,等他下定决心跟上去时,曹征已经走进了大院。
大院那道大门不是谁都能进的,没人带着进去,会很麻烦。
由此,助理放弃了送曹征进去,进了大院就安全了;曹征从小在大院长大,应该不会出事儿,他还要回去处理公司的事儿,可不能再耽搁了。
第475章 荀家
曹征晕乎乎进大院,从小走这条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家;回到曹家小楼,发现,往日里冷清的小楼这会儿热闹非凡,里面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其中以他.妈妈苏蕴徽声音最是欢快。
这倒是稀奇了,他.妈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不知来的是何人。
踏进家门,往大厅走去,入眼的是曹家老爷子和曹家父母,以及两位老人,两位年过五十的一男一女,还有一位青年女子,大约二十出头,不超过二十五的样子。
他站定,大厅里欢声笑语骤然停摆,还是苏蕴徽反应快,愣神不过一息,脸上的笑意依然不减。
征儿回来了。
爸妈,爷爷,几位,你们继续;我先上楼洗洗睡一觉,昨天晚上没睡好,这会儿脑子还有点转不过弯儿来。好歹经商了几年,曹征在应对方面不露声色,不仅招呼了爷爷、父母,客人也没忽略。
苏蕴徽点头,去吧,好好睡一觉。
好,您和几位客人聊的开心。曹征应对一句便上楼而去。
曹征没看到,沙发上坐着的女青年眼神一直在他身上打转;头发没打理,衣服皱巴巴的,整个人显得很颓,就看不上眼。
曹征一走,苏蕴徽大大方方的说话,曹征这孩子忙着工作,昨天都没能回家,今儿个才回来,可能又去应酬了。
无妨,有正经事是好事,年轻人嘛,就该努力拼一把;等老了,可就没那心思了。说话的是对面的当家人,五十岁出头的男子。
另两位老人紧接着也道:男人有事业,肯拼搏是好事;你们有福气,不像我家这个,一天到晚就知道跟着朋友出去玩,家里的东西以后都不知道交给谁打理。
荀欢很好。苏蕴徽微笑着,心里是尴尬的,荀欢是聪明孩子,只要肯定下心去学,必定能应付得来;您二老就别担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说再多,做再多,都不如放手让儿孙施为。
这是她这些年领悟出来的道理,她生了两子一女,儿子两个,在曹家行一、行六,女儿行三;大儿子和大女儿都进了部队,小儿子进不进部队倒是无所谓。更何况,曹家还有另外两房,那两房的儿女都在体系里;曹家的子嗣算是兴旺的。
她是为小儿子操碎了心,当初刚跟着严家小子干的时候,她是不怎么认同的;生怕哪天政策又变了,也怕经商没出路。而今,她是彻底改观了,经商没什么不好的。
瞧瞧家里的生活条件上了一个档次,买个什么东西都能第一时间买到最好的,用到最好的,别提多舒心了;而,这些的来源,就是小儿子。
政策改变,国家扶持商人,好几年都没变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国,社会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想来不会再边。曹家有在体系的,小儿子经商;钱财权势,曹家都不缺了。
荀欢的父母笑了笑,是该如此,我家欢欢就是被我们给惯的太厉害了,以后可有得磨了。
到了这一步就体现出来子嗣多的好处了,一个不行还能另一个顶上;而荀家恰恰却的就是这一点,荀家在国外家大业大里,只得一女,从小娇生惯养,养出了一生小姐毛病。家业没人继承,等到他们走了,荀家可能要落寞了。
你家欢欢文文静静的多好呀,看我家曹静,给她取名静;结果怎么着,不爱红装爱武装,十八岁就迫不及待跑去部队了,那是拦都拦不住。你家欢欢在你们身边陪着多好啊!我是想见我家静静都见不着。
荀欢母亲讪讪笑了笑,若非知道好友的脾气,她都要以为苏蕴徽在炫耀了。
曹老爷子满头白发,皱纹起褶子,较之严老爷子来显老的多;这会儿淡淡开了口,咱们家静儿好的很,虽然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但身为我曹家的儿孙,就该为国效忠。
是是,您老说的是,我就是想静静了。苏蕴徽说着软话,曹老爷子莫莫叹气,他又何尝不想;儿孙一年到头不着家,还好有曹征在这边陪着他。
今天老大和老大媳妇在家是因为约好了人,也就是荀家这几口人;若非如此,今天也不能着家。
平日里小孙子在外忙着,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人老了,看着人家儿孙绕膝,孝子贤孙的,寂寞是难免的。
想静静了就给她打电话。曹老爷子说了一句就沉默下来了。
曹父没什么感触,接下了话茬,荀祁,国外的形式怎么样?
形式好多了,华侨在外面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这边这几年源源不断的出好东西,从武器到其他方面,外面见识到了这边的发展前景,慢慢开始放下对咱们的轻视。荀祁说的十分中肯,以前刚出去的时候,日子是真不好过;很多华侨在外面的日子艰难到一日三餐都是问题,他们对黄皮肤抱有很深的偏见歧视,日子太难了。
七九年之后逐渐有了改善,我们做生意也顺利了很多;还得多谢你们牵线,让我们在国外占据了一席之地,自从争取到了国内产品的售卖权,我家的公司地位明显提升了很多。
荀母含笑点头,谢谢你们,那时候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
是你们有能耐,力挽狂澜。苏蕴徽知道荀家公司在九八年底遭过一次重创,也是那一次,断信多年的荀母重新给她写信;请她帮忙牵线接头,她利用曹家的人脉帮了荀家一把。
要是没有你和老爷子帮忙,我们就是想挽回也难了;国外那些商人太多没人情味,利益至上,那段时间我们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人情冷暖。有钱没事儿的时候,大家和睦共处,一起吃喝玩乐。
一开始有颓势,马上就有人落井下石;关键是,落井下石的还不在少数,那时候他们荀家太难了。
荀欢听了这话,眼底的不喜不耐都少了一些;身在那样的氛围中,切身体会过,曹家的帮助简直是及时雨,是甘霖。经了那些事儿后,荀家就打算把公司迁回来,她也回来嫁人。
第476章 不是良配
经历过才明白,那些曾经的朋友,不过是酒肉朋友;真正帮助他们的,还是父母十几年没联系的朋友。
一切都过去了,就不说这些了;你们这次回来,是暂住?一直提什么帮助恩情,并不会让彼此心里舒坦;反而会提一次便让人记住一次,这种情况下,少有不产生别样情绪的人。
真正记住恩情的方式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苏蕴徽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看得开,当初帮他们的时候也没想过回报。
荀母笑道:不走了,我们打算在上京定居,这不,全家都回来了;等买到合适的房子就搬进去,今日前来拜访,也想拜托你帮帮忙,打听一所好房子。我们多年未回国,对上京都陌生了,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打搅你。
小事,不就是房子嘛!你想买一所什么样的房子?苏蕴徽打量了他们一眼,又道:你们回来也看到了,国内的房子跟国外还没法比,条件如此;要是想买西式的房子,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就想买一座四合院,四合院住着好,宽敞接地气。荀母扭头看了一眼荀家老爷子老太太,这两位以前是苦出身;经过拼搏才有后来的钱财,到了国外还能东山再起。
而今,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国家。
曹老爷子点头,对荀家温和了些,四合院住着舒坦,特别是宽敞大气的四合院;你们有眼光,国外的什么洋楼,哪儿有咱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四合院好住。买四合院,最好是买两三进的,买小了以后可有得麻烦了。
曹伯伯说的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荀祁笑着开口,要是有四进的就更好了,我们家人口是不多,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买大点好。曹老爷子说了这么一句后,直至他们走都没再开口。
荀家人离开后,苏蕴徽问道:爸,您不喜欢荀家人吗?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第一次见面的人,讨厌又能有多讨厌?不必多想。曹老爷子摆摆手,只是,作为曹家的大家长,有句话我得提醒你。
爸,您说,我听着。
曹老爷子浅浅颔首,荀家人有荀家人的想法,房子方面可以帮,其他的就别想了;我们曹家不会联姻,曹家时至今日,走的不容易,靠的是家里爷们一步步踩在刀尖上走下来的。
苏蕴徽愣怔了一下,不过,老爷子多精明的人,从她嫁进家里来就没见过老爷子哪句话是无的放矢,既如此,荀家相亲的事儿拒了就是。
爸,我知道怎么做了,您放心;我们曹家还没走到联姻的地步,之前荀家是有把女儿说给咱们家的意思。我觉着吧,荀家一直在国外,见识多,他们家的女儿必定差不了;这才顺势应了,没别的意思。
知道你做事有分寸。曹老爷子对这答案还算满意,荀家想回国安家,一些小事能帮就帮了;但,不能和荀家扯上关系。
意思是要她和荀家断了联系?
苏蕴徽满目疑惑,爸,您这话什么意思?是荀家有问题?
是也不是。曹老爷子轻叹,起身负手来回行走,慢慢悠悠言,你们说话的时候可能没注意,荀家那荀欢不是良配,不能把我的孙儿搭进去,哪一个都不行。
他的孙子一个个不说多有出息,但绝对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
欢欢?苏蕴徽更疑惑了,不确定道:她没做什么吧?
是没做什么,可她还太嫩了。曹老爷子说完就走了,一个年轻姑娘家知道来拜访有相亲的意思,不乐意不奇怪;不耐烦也没什么,怕就怕这姑娘日后不安分。
老爷子走了,苏蕴徽转头看向丈夫,爸那话是说欢欢那孩子文静乖巧是装的?
你跟荀家当家主母聊的开心,没注意到,荀欢那姑娘确实不什么良配;咱们征儿回来时,她脸上没什么眼里都是嫌弃和不耐。曹父曹丰收不由摇头,对荀家的姑娘有些失望,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不上咱们儿子。
这姑娘眼皮子有点浅,估摸着是打听到曹征在曹家是个异类;不走体系,偏去经商。荀家在国家是真家大业大,就算外国人歧视华侨,也不能磨灭荀家在金钱方面堆积起来的地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