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九尾君上(269)
严国峰摇头,没有,小溪在,他们少有闹腾的时候。
那就好,辛苦小溪了。视线转向聂溪,朝她道谢,谢谢你,小溪。
聂溪红了脸,赧然开口,没,没事儿,我在这里白吃白喝;帮着照看弟弟们是应该的,要是没有严太爷爷,我也不可能吃得到那些好吃的东西。
家里的东西你随便吃,不用客气。钟毓秀开了口,严国峰也道:小溪这孩子就是太尊礼数了,什么都做到心里有数,小小年纪却长了一颗玲珑心肠。
钟毓秀朝聂溪莞尔一笑,到了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你王姨龚姨说;咱们家没那么多的事儿,也没那么多规矩礼数,自在一些。
我,我知道,谢谢钟阿姨。
聂溪满脸不自在又激动的样子,钟毓秀挪开了视线,人家在她面前这么不自在,她一直瞅着人反而不太好。
严太爷爷,钟阿姨,严叔叔回来了,我也先回家了。天天在这边吃饭,吃的还多;她都有点不敢在这边吃了,主要是吃的太好了,她即便是想吃点儿,可是太好吃她也忍不住。
严国峰扭头看向她,回去做什么?就在这里吃饭,吃了饭让人送你回去。
严太爷爷,我爸妈让我早点回家。
留不住聂溪,只能放她走了;严国峰站在堂屋门口,望着聂溪离去的背影,轻叹。
严如山夫妇望着老爷子,严如山出声问道:爷爷,你叹什么气呀?
严国峰扭头望着他们,垂眸望着曾孙们,缓缓走到孩子们身前,情绪低沉。
聂溪这样的孩子很多,家庭困难,又没法上学;格外懂事又听话,却得不到她这个年纪应有的童年,反而因为家庭教育原因格外懂事,这才是最让人心疼的。困难一些,没那么懂事的孩子,也许就没法让人这么疼着。
正因为太懂事,年纪又小才格外令人心疼;总想着这孩子是好孩子,耽误了可惜了。
钟毓秀对此深有体会,若是遇到特别懂事的孩子,家里确实困难的,她也会出手帮一帮;尽可能拉拔一把,不求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否回报,只求她能好好的,得到她这个年纪应该得到的教育和童年。
爷爷,有了资助名额,聂溪会越来越好的。能帮的也就这么多,其余的全看她是否争气了。
救急不救穷,能资助已是救急了。
严国峰点点头,眸光转向大孙子;严如山忙道:爷爷放心,您今天见到的是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他已经把这事儿跟我汇报过了;之后调查出来所有情况属实,资金很快便到位。
嗯。严国峰心里好过了点儿,然而,却免不得感慨,你们国家还是得继续努力啊!那么多孩子辍学,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说明我们还不够强大,我是退休了,未来得交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里。你的公司赚钱多,每年尽可能多做些善事吧;钱花了还能再赚。
严如山对老爷子的心理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忧国忧民的劲儿又犯了,爷爷,每年我和毓秀的分红大笔投进去,以现在每年收入递增的情况,分红只会越来越多,自然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留的钱财是必须留下来的,公司资金要周转,我们的生活要过;投资也要干,还得留一部分钱急用,能抽出来的,都已经投进基金会里了。
第651章 无题
严国峰大致了解一点,却不是全然了解;大孙子做的生意,他偶尔听一听,对运营和其他的并不是都知道,在这方面他没有发言权。
叹息颔首,严国峰道:知道你们心里有数,投入的资金也大;基金会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慈善资助呀,你们两个人投进去的钱能帮到的人还是太少了。
爷爷的意思是,募捐?老爷子一提,严如山就想到了这个。
募捐是长久发展之道。严国峰道。
严如山点头,是这个道理,整个基金会只靠我和毓秀两个人的分红能支撑几年,却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募捐涉及到的东西就多了。
严国峰反问他,怎么就多了?难道基金会的资金来往账目不透明?还是资助款到不了位?或者公司有人贪钱?
爷爷说的有道理,募捐是最好的方法;上京不缺有钱人,开公司的大老板更不少。她之前就想过这事儿,还提过;只是,公司实在忙,严如山管理公司已经耗费去了大半时间,基金会一旦掺杂他人利益进来,必定会多出许多事儿来。
怎么让人家心甘情愿的捐赠?严如山提出了问题。
严国峰一时为难,若是国家有难,召集募捐那是没法不捐。
钟毓秀道:不如再开一个拍卖会,拍卖中的东西得拿出百分之十来做慈善;我们不占他们的慈善名头,有人拿出了钱就把名单和具体数目写进去。之后做了何种慈善再一次性出一个账单,账目明确透明,时间一长,想来会有人愿意的。
到那时,便是自主意愿,而不是他们用手段去吸引人了。
拍卖什么东西?
什么都拍,古董字画,甚至是成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凡是值钱的都可以拍,给拍卖会一定的手续费,支撑拍卖会的运转,在手续费之外再用百分之十做慈善。
严国峰喜爱那沉思道:这么一算,人家那些东西的主人愿意?
只要钱多,没什么不愿意的。钟毓秀到:拍卖的价格,往往比在懂行的行家手里价格高,谁会嫌钱多?
初期呢?初期可能没什么人愿意参与拍卖。
钟毓秀轻笑,只要宣传做的好,有足够多的好东西;还怕没人参加?恐怕到时候,拍卖会的位置供不应求。
从他们的谈话之中,严如山大脑运转飞快,已经模拟出了一套运营方式。
爷爷,我媳妇儿说的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之后我让人去办理拍卖会的事宜,咱们办这事儿简单,只需要出场地、安保、流程制定好,做好宣传便能开业。
严如山胸有成竹,严国峰看了他一眼,淡淡点头,那你看着办,拍卖会第一天我去看看。
成,您把您的战友都给拉上,我这边也昂兄弟们活动活动。不仅要快,还要人多;有大院这边的人出马,带动的只会是更多人。
基金会后续有了章程,第二天,严如山找来一个心腹将这事儿交给他去办;再把兄弟们召集起来,说了拍卖会的事宜,由吴超等人协助,事情很快办妥。
短短三天时间过去,不仅拍卖会成立了,还搜罗了许多名家古董字画收入拍卖会,只等拍卖会正式启动。
严如山这边忙的热火朝天,钟毓秀这边也在进行乙肝病毒特效药和预防疫苗的试验;大数据有,只要药材到位,她有狗蛋协助,几天时间便做出了乙肝特效药和疫苗,只等临床试验。
她这边没有可以做临床的病人,拖延了两天之后,她才联系了习年;因为成果出的太快,她还尽量拖延了两天。
习年紧赶慢赶到达红星村严家,下车后见严家大门敞开,他领着警卫员走到门口敲响了大门。
钟毓秀和严国峰正在堂屋跟孩子们玩,王大丫和龚招娣也在;当然,也少不得聂溪这孩子,有她在,孩子们比平日里安分很多。
大家听见敲门声,王大丫积极的道:严老,钟同志,我去看看是谁来了。
王大丫刚走出堂屋,入目便是习年和两名人高马大的警卫员。
严老,钟同志,是习年同志来了。王大丫说话的档口,还不忘对习年做请,习年同志请进。
习年笑了笑,踏进院中,他身后的警卫员紧随其后。
钟毓秀和严国峰听见动静,纷纷起身;严国峰叫上聂溪和龚招娣,抱着孩子们走出堂屋,与正要进屋的习年相遇。
严老好,毓秀同志好。习年笑眯眯的开口问好。
严国峰微微颔首,你们聊。
一行人出去了,堂屋只留下习年和两名警卫员,习年挥挥手,两名警卫员转身走出堂屋,在门口站定。
习年同志请坐。钟毓秀做请后,回身到左边首位落座。
习年在旁边落座,张口道:钟同志出成果的速度堪称神速,这才多长时间,又出了一项成果;这次是关于乙肝病毒的特效药对吗?
嗯,特效药和疫苗都出来了,只差临床。
临床好办,我这边给你安排;全国各地许多被乙肝病毒困扰的病人,这种病没法根治,很多人甚至是被传染都不知道。乙肝病毒分了很多类,有传染性的,有不传染的;有的是病毒数量不大,但也是病毒携带者,随时有病变的可能性,有了您的特效药和疫苗,未来几年实施下去,您可是造福了所有乙肝患者。
钟毓秀摇头,神色淡淡,言重了,只是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情罢了。
您太谦虚了,自从您站起来,不说其他人,就是我也深受您的恩德;国家最难的几年,是您的专利给我们得意喘息的机会,这几年您的专业更是层出不穷,赚的外汇已经不能用金钱来形容。
她给的不是金钱,而是底气!
属于大国的底气!
您可能觉得这都没什么,可是您实实在在做出了大贡献,放弃很多利益;您的这份心胸,上面很佩服您。没有几个人能在大利益面前无动于衷。
她做到了,面对庞大的钱财,她不动如山,反而将其让了大部分出来。
第652章 无题
单这些钱就已经帮了大忙,何况这份收益是源源不断的,并非一次性的收益。
钟同志,您看,我把时间安排在明天上午开始临床可以吗?病人我们从上京各家医院征召,同意做临床治疗的,我们会记录在册。您带着特效药和疫苗过来就成,或者,明天我派人过来接您。
明日我们开车过去,地点定下后烦劳习同志打电话说明一下。
习年连连点头,好说好说,是我该做的;您放心,定下来以后我会第一时间给您打电话。
那就这样,习同志稍坐,我去给你拿特效药和疫苗的大数据;你们可以拿去研究研究,因为特效药和疫苗的未经临床,不知药效和副作用等特性,这份大数据最好是秘密研究。
明白,您放心,这份数据我带回去存档;等到临床效果出来后,若是大数据无误,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申请专利。常规操作。
钟毓秀对此没有意见,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当然,有人想研究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份数据不能泄露。
她离开堂屋回了一趟卧房,避开众人,从储物戒中拿出了特效药和疫苗的大数据纸质资料;这种资料她不止一份,狗蛋做的时候,一律一式两份,还有一份要留着明日临床时用。
回到堂屋,她把东西交给了习年,习同志,这份资料还请你妥善保管。
好的,您放心。习年将其接过后,扬声道:你们进来一下。
两名警卫员走了进来,习年同志。
档案袋给我。
是。
左边的警卫员从随身袋子里拿出一个空档案袋给他,警卫员身上的挂着的随身袋子大,档案袋并没有被折叠过的痕迹。
习年接过档案袋,将钟毓秀给的纸质资料塞进档案袋,密封好后抬头对钟毓秀道。
钟同志,东西拿到了,我便先走了;安排好后给您电话。
好,习年同志和两位同志慢走。
钟毓秀亲自将人送出家门,目送他们上车远去,方才回转院中;没走几步就见到了严如山、严国峰、王大丫等人抱着孩子过来,龚招娣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里面装着两杯茶水。
他们走了?严国峰问道。
刚走,他们要回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不便久留。
严国峰老爷子了然颔首,是该回去安排一下,你也做做准备,他们那边定下来,你这里肯定是要过去的;要是特效药跟疫苗有用,你程爷爷和曹爷爷家的后辈就有救了。
嗯。钟毓秀没发表意见。
当天晚上,习年打来了电话,电话是严国峰老爷子接的;这会儿刚吃完饭,钟毓秀和严如山去休息了,老爷子陪着孩子们玩,正好接到了电话。
严老,是您啊!晚上好。
晚上好,习年同志。
习年笑着说道:严老,不知毓秀同志可在?
是定下来了?
习年沉默了两息,道:是的,地点和人员都定下来了,地点在上京军区医院;人数有五名,其中一个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两个已经有肝硬化的征兆,另外两人是乙肝传染性患者。
好,等会儿我跟毓秀说,你们那边做好准备;隔离服也要准备好,既有传染性就要做好隔离工作。严国峰不放心的叮嘱道。
习年连连应声,您说的对,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已经彻底隔离,单独开辟的三间病房;隔离服医院有,钟同志研究出来的隔离服早就应用到各行各业了,您大可放心。
至少上京这边的各行各业都是有的,其他省份不一定有,那是因为隔得远,实施起来需要时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隔离服生产起来不比其他的快速,也需要时间去配备。
嗯。
那您老休息,晚安。
互相挂断电话,严国峰看向陪着孩子们玩的王大丫和龚招娣,聂溪回家了吗?
回了,今天小溪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近了,我亲自送她回去的。王大丫道。
严国峰微微颔首,并未再多询问,你们带孩子们去洗个澡,然后带回去睡觉吧;我去后院一趟,对了,孩子们洗完澡后要是哭闹,就把人抱去给狗蛋哄。
好的。
严国峰走到孩子们面前,伸手揉了揉他们的小脑袋,这才转身走了。
王大丫和龚招娣目送人出了堂屋,她们对视一眼,一人抱起一个团子,还剩下一个被王大丫伸手捞进了怀里;两个团子抱起来虽然吃力了点儿,好歹不是抱不动,去厨房的路上偶尔换一换手,暂时抱一抱还是行的。
严国峰到后院后,站在院子里,不曾去严如山的卧房门口。
大山,大山,出来一下。
来了。严如山听见呼唤,高声一应;掀开被子下床穿鞋,走到门口拉开门走了出去,爷爷,您叫我。
严国峰颔首,刚才习年同志打了电话过来,你跟毓秀说一声;地点定在上京军区医院,一共五个患者.......习年交代的情况,他也跟严如山说了一遍,记得,明天早点过去。
严如山微微颔首,早点晚点应该都没事儿吧?毓秀为了研究特效药和疫苗很累;多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再去。
你看着办。对大孙子找的借口,他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说,他也心疼大孙媳妇。
得咧,爷爷,您也早点睡;睡不着也要躺床上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恋耽美
那就好,辛苦小溪了。视线转向聂溪,朝她道谢,谢谢你,小溪。
聂溪红了脸,赧然开口,没,没事儿,我在这里白吃白喝;帮着照看弟弟们是应该的,要是没有严太爷爷,我也不可能吃得到那些好吃的东西。
家里的东西你随便吃,不用客气。钟毓秀开了口,严国峰也道:小溪这孩子就是太尊礼数了,什么都做到心里有数,小小年纪却长了一颗玲珑心肠。
钟毓秀朝聂溪莞尔一笑,到了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你王姨龚姨说;咱们家没那么多的事儿,也没那么多规矩礼数,自在一些。
我,我知道,谢谢钟阿姨。
聂溪满脸不自在又激动的样子,钟毓秀挪开了视线,人家在她面前这么不自在,她一直瞅着人反而不太好。
严太爷爷,钟阿姨,严叔叔回来了,我也先回家了。天天在这边吃饭,吃的还多;她都有点不敢在这边吃了,主要是吃的太好了,她即便是想吃点儿,可是太好吃她也忍不住。
严国峰扭头看向她,回去做什么?就在这里吃饭,吃了饭让人送你回去。
严太爷爷,我爸妈让我早点回家。
留不住聂溪,只能放她走了;严国峰站在堂屋门口,望着聂溪离去的背影,轻叹。
严如山夫妇望着老爷子,严如山出声问道:爷爷,你叹什么气呀?
严国峰扭头望着他们,垂眸望着曾孙们,缓缓走到孩子们身前,情绪低沉。
聂溪这样的孩子很多,家庭困难,又没法上学;格外懂事又听话,却得不到她这个年纪应有的童年,反而因为家庭教育原因格外懂事,这才是最让人心疼的。困难一些,没那么懂事的孩子,也许就没法让人这么疼着。
正因为太懂事,年纪又小才格外令人心疼;总想着这孩子是好孩子,耽误了可惜了。
钟毓秀对此深有体会,若是遇到特别懂事的孩子,家里确实困难的,她也会出手帮一帮;尽可能拉拔一把,不求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否回报,只求她能好好的,得到她这个年纪应该得到的教育和童年。
爷爷,有了资助名额,聂溪会越来越好的。能帮的也就这么多,其余的全看她是否争气了。
救急不救穷,能资助已是救急了。
严国峰点点头,眸光转向大孙子;严如山忙道:爷爷放心,您今天见到的是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他已经把这事儿跟我汇报过了;之后调查出来所有情况属实,资金很快便到位。
嗯。严国峰心里好过了点儿,然而,却免不得感慨,你们国家还是得继续努力啊!那么多孩子辍学,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说明我们还不够强大,我是退休了,未来得交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里。你的公司赚钱多,每年尽可能多做些善事吧;钱花了还能再赚。
严如山对老爷子的心理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忧国忧民的劲儿又犯了,爷爷,每年我和毓秀的分红大笔投进去,以现在每年收入递增的情况,分红只会越来越多,自然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留的钱财是必须留下来的,公司资金要周转,我们的生活要过;投资也要干,还得留一部分钱急用,能抽出来的,都已经投进基金会里了。
第651章 无题
严国峰大致了解一点,却不是全然了解;大孙子做的生意,他偶尔听一听,对运营和其他的并不是都知道,在这方面他没有发言权。
叹息颔首,严国峰道:知道你们心里有数,投入的资金也大;基金会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慈善资助呀,你们两个人投进去的钱能帮到的人还是太少了。
爷爷的意思是,募捐?老爷子一提,严如山就想到了这个。
募捐是长久发展之道。严国峰道。
严如山点头,是这个道理,整个基金会只靠我和毓秀两个人的分红能支撑几年,却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募捐涉及到的东西就多了。
严国峰反问他,怎么就多了?难道基金会的资金来往账目不透明?还是资助款到不了位?或者公司有人贪钱?
爷爷说的有道理,募捐是最好的方法;上京不缺有钱人,开公司的大老板更不少。她之前就想过这事儿,还提过;只是,公司实在忙,严如山管理公司已经耗费去了大半时间,基金会一旦掺杂他人利益进来,必定会多出许多事儿来。
怎么让人家心甘情愿的捐赠?严如山提出了问题。
严国峰一时为难,若是国家有难,召集募捐那是没法不捐。
钟毓秀道:不如再开一个拍卖会,拍卖中的东西得拿出百分之十来做慈善;我们不占他们的慈善名头,有人拿出了钱就把名单和具体数目写进去。之后做了何种慈善再一次性出一个账单,账目明确透明,时间一长,想来会有人愿意的。
到那时,便是自主意愿,而不是他们用手段去吸引人了。
拍卖什么东西?
什么都拍,古董字画,甚至是成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凡是值钱的都可以拍,给拍卖会一定的手续费,支撑拍卖会的运转,在手续费之外再用百分之十做慈善。
严国峰喜爱那沉思道:这么一算,人家那些东西的主人愿意?
只要钱多,没什么不愿意的。钟毓秀到:拍卖的价格,往往比在懂行的行家手里价格高,谁会嫌钱多?
初期呢?初期可能没什么人愿意参与拍卖。
钟毓秀轻笑,只要宣传做的好,有足够多的好东西;还怕没人参加?恐怕到时候,拍卖会的位置供不应求。
从他们的谈话之中,严如山大脑运转飞快,已经模拟出了一套运营方式。
爷爷,我媳妇儿说的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之后我让人去办理拍卖会的事宜,咱们办这事儿简单,只需要出场地、安保、流程制定好,做好宣传便能开业。
严如山胸有成竹,严国峰看了他一眼,淡淡点头,那你看着办,拍卖会第一天我去看看。
成,您把您的战友都给拉上,我这边也昂兄弟们活动活动。不仅要快,还要人多;有大院这边的人出马,带动的只会是更多人。
基金会后续有了章程,第二天,严如山找来一个心腹将这事儿交给他去办;再把兄弟们召集起来,说了拍卖会的事宜,由吴超等人协助,事情很快办妥。
短短三天时间过去,不仅拍卖会成立了,还搜罗了许多名家古董字画收入拍卖会,只等拍卖会正式启动。
严如山这边忙的热火朝天,钟毓秀这边也在进行乙肝病毒特效药和预防疫苗的试验;大数据有,只要药材到位,她有狗蛋协助,几天时间便做出了乙肝特效药和疫苗,只等临床试验。
她这边没有可以做临床的病人,拖延了两天之后,她才联系了习年;因为成果出的太快,她还尽量拖延了两天。
习年紧赶慢赶到达红星村严家,下车后见严家大门敞开,他领着警卫员走到门口敲响了大门。
钟毓秀和严国峰正在堂屋跟孩子们玩,王大丫和龚招娣也在;当然,也少不得聂溪这孩子,有她在,孩子们比平日里安分很多。
大家听见敲门声,王大丫积极的道:严老,钟同志,我去看看是谁来了。
王大丫刚走出堂屋,入目便是习年和两名人高马大的警卫员。
严老,钟同志,是习年同志来了。王大丫说话的档口,还不忘对习年做请,习年同志请进。
习年笑了笑,踏进院中,他身后的警卫员紧随其后。
钟毓秀和严国峰听见动静,纷纷起身;严国峰叫上聂溪和龚招娣,抱着孩子们走出堂屋,与正要进屋的习年相遇。
严老好,毓秀同志好。习年笑眯眯的开口问好。
严国峰微微颔首,你们聊。
一行人出去了,堂屋只留下习年和两名警卫员,习年挥挥手,两名警卫员转身走出堂屋,在门口站定。
习年同志请坐。钟毓秀做请后,回身到左边首位落座。
习年在旁边落座,张口道:钟同志出成果的速度堪称神速,这才多长时间,又出了一项成果;这次是关于乙肝病毒的特效药对吗?
嗯,特效药和疫苗都出来了,只差临床。
临床好办,我这边给你安排;全国各地许多被乙肝病毒困扰的病人,这种病没法根治,很多人甚至是被传染都不知道。乙肝病毒分了很多类,有传染性的,有不传染的;有的是病毒数量不大,但也是病毒携带者,随时有病变的可能性,有了您的特效药和疫苗,未来几年实施下去,您可是造福了所有乙肝患者。
钟毓秀摇头,神色淡淡,言重了,只是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情罢了。
您太谦虚了,自从您站起来,不说其他人,就是我也深受您的恩德;国家最难的几年,是您的专利给我们得意喘息的机会,这几年您的专业更是层出不穷,赚的外汇已经不能用金钱来形容。
她给的不是金钱,而是底气!
属于大国的底气!
您可能觉得这都没什么,可是您实实在在做出了大贡献,放弃很多利益;您的这份心胸,上面很佩服您。没有几个人能在大利益面前无动于衷。
她做到了,面对庞大的钱财,她不动如山,反而将其让了大部分出来。
第652章 无题
单这些钱就已经帮了大忙,何况这份收益是源源不断的,并非一次性的收益。
钟同志,您看,我把时间安排在明天上午开始临床可以吗?病人我们从上京各家医院征召,同意做临床治疗的,我们会记录在册。您带着特效药和疫苗过来就成,或者,明天我派人过来接您。
明日我们开车过去,地点定下后烦劳习同志打电话说明一下。
习年连连点头,好说好说,是我该做的;您放心,定下来以后我会第一时间给您打电话。
那就这样,习同志稍坐,我去给你拿特效药和疫苗的大数据;你们可以拿去研究研究,因为特效药和疫苗的未经临床,不知药效和副作用等特性,这份大数据最好是秘密研究。
明白,您放心,这份数据我带回去存档;等到临床效果出来后,若是大数据无误,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申请专利。常规操作。
钟毓秀对此没有意见,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当然,有人想研究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份数据不能泄露。
她离开堂屋回了一趟卧房,避开众人,从储物戒中拿出了特效药和疫苗的大数据纸质资料;这种资料她不止一份,狗蛋做的时候,一律一式两份,还有一份要留着明日临床时用。
回到堂屋,她把东西交给了习年,习同志,这份资料还请你妥善保管。
好的,您放心。习年将其接过后,扬声道:你们进来一下。
两名警卫员走了进来,习年同志。
档案袋给我。
是。
左边的警卫员从随身袋子里拿出一个空档案袋给他,警卫员身上的挂着的随身袋子大,档案袋并没有被折叠过的痕迹。
习年接过档案袋,将钟毓秀给的纸质资料塞进档案袋,密封好后抬头对钟毓秀道。
钟同志,东西拿到了,我便先走了;安排好后给您电话。
好,习年同志和两位同志慢走。
钟毓秀亲自将人送出家门,目送他们上车远去,方才回转院中;没走几步就见到了严如山、严国峰、王大丫等人抱着孩子过来,龚招娣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里面装着两杯茶水。
他们走了?严国峰问道。
刚走,他们要回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不便久留。
严国峰老爷子了然颔首,是该回去安排一下,你也做做准备,他们那边定下来,你这里肯定是要过去的;要是特效药跟疫苗有用,你程爷爷和曹爷爷家的后辈就有救了。
嗯。钟毓秀没发表意见。
当天晚上,习年打来了电话,电话是严国峰老爷子接的;这会儿刚吃完饭,钟毓秀和严如山去休息了,老爷子陪着孩子们玩,正好接到了电话。
严老,是您啊!晚上好。
晚上好,习年同志。
习年笑着说道:严老,不知毓秀同志可在?
是定下来了?
习年沉默了两息,道:是的,地点和人员都定下来了,地点在上京军区医院;人数有五名,其中一个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两个已经有肝硬化的征兆,另外两人是乙肝传染性患者。
好,等会儿我跟毓秀说,你们那边做好准备;隔离服也要准备好,既有传染性就要做好隔离工作。严国峰不放心的叮嘱道。
习年连连应声,您说的对,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已经彻底隔离,单独开辟的三间病房;隔离服医院有,钟同志研究出来的隔离服早就应用到各行各业了,您大可放心。
至少上京这边的各行各业都是有的,其他省份不一定有,那是因为隔得远,实施起来需要时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隔离服生产起来不比其他的快速,也需要时间去配备。
嗯。
那您老休息,晚安。
互相挂断电话,严国峰看向陪着孩子们玩的王大丫和龚招娣,聂溪回家了吗?
回了,今天小溪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近了,我亲自送她回去的。王大丫道。
严国峰微微颔首,并未再多询问,你们带孩子们去洗个澡,然后带回去睡觉吧;我去后院一趟,对了,孩子们洗完澡后要是哭闹,就把人抱去给狗蛋哄。
好的。
严国峰走到孩子们面前,伸手揉了揉他们的小脑袋,这才转身走了。
王大丫和龚招娣目送人出了堂屋,她们对视一眼,一人抱起一个团子,还剩下一个被王大丫伸手捞进了怀里;两个团子抱起来虽然吃力了点儿,好歹不是抱不动,去厨房的路上偶尔换一换手,暂时抱一抱还是行的。
严国峰到后院后,站在院子里,不曾去严如山的卧房门口。
大山,大山,出来一下。
来了。严如山听见呼唤,高声一应;掀开被子下床穿鞋,走到门口拉开门走了出去,爷爷,您叫我。
严国峰颔首,刚才习年同志打了电话过来,你跟毓秀说一声;地点定在上京军区医院,一共五个患者.......习年交代的情况,他也跟严如山说了一遍,记得,明天早点过去。
严如山微微颔首,早点晚点应该都没事儿吧?毓秀为了研究特效药和疫苗很累;多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再去。
你看着办。对大孙子找的借口,他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说,他也心疼大孙媳妇。
得咧,爷爷,您也早点睡;睡不着也要躺床上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