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10)
第13章
王八蛋。
听着门外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原本熟睡着的沈娆,被门外的朔风吹得打了个喷嚏,裹了裹身上的被子,骂了一句。
那人大约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悄然无声,那浩浩荡荡的帝王銮驾,别说她这儿了,就连不远处,联排营房里的小宫女们十有八九也得被惊醒了。
更何况,他甫一进门就踢了条凳,让沈娆险些装都装不下,这会走的倒是利索,抬脚便走连门都没给她关好,一指宽的缝子,漏进来斗大的风,叫人想再睡都不行。
沈娆又等了会,人都走干净了,才下地关门,再躺回去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小汤婆子就那么大点,刚灌好的时候烫人,放到现在又半凉不热的,起不了什么作用,确实不如人的体温来的温暖绵长
那一夜过得兵荒马乱的,辗转无眠的人不知凡几,但过后却了然无痕,没引起半点波澜。
康熙依旧日夜宿在乾清宫,这让后宫才看到希望的娘娘们再一次陷入了失望,小太子别别扭扭地在她身边蹭了好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对不起来,只将他最珍爱翡翠松鼠摆件塞进了自己手里。
沈娆也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然而她自己不想找事,却拦不住别人都不去作死。
子夜时分,乾清宫中依旧灯火通明,康熙只着寝衣,埋首于书案之上,其实大部分奏疏所表事项,都是有定例可循的,例如年开春都要进行的劝耕等,这些事都先经由内阁票拟,到了他这儿,需在最后的拟定意见上朱笔一圈,以示同意即可。
还有些奏本,专为私事所用,大多是请安折子,竟也在他的奏章堆里占了半壁江山,他自己也是不胜其烦,没翻几本便气的把笔摔在了一边,这大半夜的不睡觉,难道就为了听他们废话不成?
抬头就见沈娆拥着被子,正坐在他的龙床上,喝茶吃点心。酥皮饽饽放到这会早就凉了,软踏踏的又噎人,她也不嫌弃,三两口就吃光了一个,然后再拿茶水往下顺,可见是真饿了。
饿了就叫膳房做,冷茶冷糕的,也不怕吃了伤胃。康熙皱眉道。
沈娆心说,我这都快低血糖了,还管的了那么多,赶紧垫补一口才是真的。
不妨事,已经饱了,不吃了。说着掸掸手里的点心渣子,准备下榻收拾。
再叫点热的吧。康熙还是有些不放心。
沈娆略想了下,点点头,推门吩咐外面的小太监,叫膳房煮碗碗馄饨来,看那折子的厚度,估计一时半会完不了,就是自己不吃,他待会也得饿。
皇上可是累了?那边还叫了东西,总也不能立时睡了,沈娆开始没话找话。
康熙睇了她一眼:可不累了,还能照你似的,大白天的,一睡就是两个时辰。
沈娆:
要不是你大白天里睡我,我能大白天里睡觉吗?!
自打那倒霉的罗刹使臣,进了面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后,她就彻底过上昼伏夜出的生活。
每日听政回来,便拉着她胡闹,还厚脸皮地说什么不能辜负大好天光,结果就是,把她累的,不到日落便沉沉睡去,然后自己再去同那些奏章缠磨到天明,也不知道是图什么。
总不睡子午觉,对身体不好眼看着他俩都快跟别人过出时差来了,沈娆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
康熙轻笑一声:那也是对朕身体不好,你该睡的觉可是一点不少。
沈娆又一窘,心想,我是睡得比您多了点,可您看不见吗?我这眼底青黑,是一日赛过一日,您老却还总这么精神矍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练什么采阴补阳的秘术呢。
皇上龙体要紧,确实不该,沈娆不自在道:不该那样
康熙嘴角一勾,压低声音道:那样是哪样?
沈娆在床上见得多了他这幅样子,那种时候他自是有办法非逼着她说出来不可,可这会她还能装听不见如今年轻不觉得,每日睡这么少,老了是要头疼的,到时候等病找上来了,再保养就来不及了
小小年纪怎么跟外头那些七老八十的御史言官似的?说着又合上了手里的折子,转头盯着她,冒出来一句:这么爱啰嗦,人家求到你头上叫你说的,怎么不说?
什么?沈娆一愣,接着眼前被扔过来一本折子,她不解地看向康熙,就见他不甚在意地扬了扬下巴,指着那本折子说道:看看吧。
沈娆连忙摇头,身子往后缩了缩,示意自己是坚决不会碰那本奏折的。后宫不得干政,不管自己算不算后宫,但干政绝对是他的底线。
看吧,还等着朕去给你读不成?
见他正认真的盯着自己,好像真的随时要过来读给她听似的,沈娆犹豫了片刻拿起那本奏折看了起来。
她自打穿过来就没正经读过什么书,这会,面对这些繁体字也是连蒙带猜的,不过她还是很快就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因为折子上写的内容,她三日前已经听人说起过一次了
皇上沈娆吓得扑通跪到了地上。
康熙却神色不变,似乎根本没看见折子上的内容一般:躺回去,地上凉。
沈娆哪敢回去,依旧规矩地跪在地上,正想着怎么把自己摘出去,就看见他径直朝自己走了过来。
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放回到榻上,还埋怨了一句:又没穿鞋,还乱跑。
沈娆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袖口,不让他离开,不管是谈什么事,两人偎床上说,总比跪在地上,离得八丈远多了分情谊。
万岁,奴婢前几日确实收到家人传信,让奴婢向皇上求情,为沈娆一狠心干脆道:为荣亲王过继子息、以承后嗣,但是奴婢以为不妥,便没有理会。
康熙半倚在软枕上,拉起她一缕长发绕在指尖把玩:朕知道,给无子的王爷过继宗室子承嗣又不是个例,你怕什么?
沈娆抿了下唇,还是决定据实以告:怕您不喜欢提起荣亲王
呵,康熙轻笑一声,扯了扯她的头发,没良心,那还是你亲表哥呢。
他话是这样说,但语气十分轻快,显然很受用沈娆这种自觉同他不喜欢的人划清界限的态度。
沈娆见他似乎真的没有动怒,大着胆子去拉他的手,主要是为了解救自己那缕可怜的头发。
他放开了那缕带着幽香的长发,转而握住她的小手,揉捏她白皙软嫩的指节。
朕确实不喜欢他,他出生时,皇阿玛曾昭告天下,说那是他的第一子
这事,沈娆是知道的,她在鄂汉府上的时候,就常听额娘他们说起,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悦,谈论着那时董鄂氏一族的风光,虽然那时的她也觉得她们聒噪,也不曾想过,当日的皇三子,是以怎样的心情看着这一切的。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皇第四子生。
初八日,帝亲谕礼部: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尔部即察例速议具奏。
初九日告祭,于天坛用帛、酒、果品、鹿、兔,点香烛,读祝文。遣尚书加一级车克行礼。
十一日,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等,俱上马匹、缎帛,以贺帝生第一子之喜;
二十六日,遣官告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礼成,是日清晨,皇上卤薄大驾全设,和硕亲王以下,辅国公以上,俱穿朝服集于常朝处,礼部官率领本部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刊刻诏书,颁布天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
大赦天下那天,额娘把景仁宫里能砸的东西都砸光了,朕那时也不懂事,被吓着了只会哭,她正在气头上,又被朕哭得心烦,就顺手拿起一把镇尺扔了过来,要不是朕当时反应快,如今这龙椅坐的就不定是谁了
康熙说着拉起她的手,摸在自己额角上,但还是没全躲开,被擦到了一点,喏,就是这儿。
那是一处很小的浅色凸起,不过黄豆大,到现在已经很淡了,但沈娆却好像已经看见了,那个年仅三岁的小阿哥是如何头破血流的,站在偌大的皇宫里,哭得撕心裂肺的。
还疼吗?
沈娆问完也觉得自己有点傻,康熙却笑笑,柔声道:早不疼了其实额娘挺疼朕的。当初荣亲王满月礼上,皇阿玛抱着他给老祖宗看,跟老祖宗说:这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看着朕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不像玄烨都这么大了,还不懂认人,八成是个傻的。老祖宗也不乐意了,直说他偏心,皇阿玛就当着诸位王公对朕说:过来,皇阿玛抱抱。朕当时畏在额娘怀里,死活不愿过去,他就说,您看,他就是什么都不懂。别人都不敢说话,只有额娘说了句玄烨不傻。
他没有告诉沈娆的是,后来,他始终不愿过去,佟妃也急了,一把将他搡到地上,恶狠狠地骂道:现在不过去,当心这辈子都没人抱你了!
正想到这儿,一双藕臂揽住了他的脖子,少女的身体柔软馨香,热乎乎软绵绵的,小小一只,却想把自己搂到怀里去。
于是他乖顺地低下头,放任自己躺到了她的臂弯里,任由将她的双臂环在自己胸前,把他牢牢锁在怀里。
皇上本来就不傻沈娆声音闷闷的。
康熙枕着她柔软的手臂闭着眼睛,根本不去听她的傻话,他只是想着,额娘说错了,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找到了愿意接纳他的怀抱。
皇上,真的不必理会那些人,就那个上折子的常格,奴婢从小到大就没见他办过一件正经事,满京城的纨绔子弟,要是想比比谁最能败家、最不学无术,他绝对能保三争一沈娆愤愤道。
常格是她小叔,一个连她那败家子阿玛都看了都嫌弃的人物,成日里提笼架鸟地闲逛,养戏子包粉头、斗蛐蛐摇骰子,凡是能糟蹋银子的事儿,他都喜欢,早早就将分家时得的财产挥霍干净了,就来其他几房打秋风,不给就闹,比泼皮无赖还要缠人。
往常她虽也嫌弃这人,但看着他每每将鄂汉气的头风发作的样子,又觉得还颇为解气,如今真的只剩下无尽的厌恶了。
康熙笑着拉裹她的手,软声道:傻丫头,你以为他为什么要给荣亲王出头?
沈娆马上反应过来,荣亲王只活了不到三个月就去了,而那时常格都还没出生呢,能有什么情谊?就算是有点血缘在,他又不傻,难道不知道上表此事会得罪康熙吗?他又怎么会为了个死人,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除非能得到好处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干,就是这么理儿。康熙一顿又循循善诱道:那你猜是谁给了他好处,来干这杀头的买卖呢?
沈娆将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叔伯在脑海里挨个过了一遍,实在想不出是谁这么重情重义来。
是佟国维。康熙贴着她,声音却冷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顺便问一句大家,我的文名真的很拉跨吗(哭)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皇第四子生。
初八日,帝亲谕礼部: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尔部即察例速议具奏。
初九日告祭,于天坛用帛、酒、果品、鹿、兔,点香烛,读祝文。遣尚书加一级车克行礼。
十一日,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等,俱上马匹、缎帛,以贺帝生第一子之喜;
二十六日,遣官告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礼成,是日清晨,皇上卤薄大驾全设,和硕亲王以下,辅国公以上,俱穿朝服集于常朝处,礼部官率领本部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刊刻诏书,颁布天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出自百度感谢在20220227 10:50:49~20220228 18:29: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老虎的兔子50瓶;江悦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时值仲春,皇贵妃娘娘欲在春分时节,邀各家女眷入宫赏花。
那御花园可等不及开春就得收拾起来了,饶是如此,日前娘娘巡园时,还是发了老大的脾气。
倒不是皇贵妃挑剔,北方冬日难捱,主子们显少来园子里溜达,是以底下人照管起来也就没那么上心了,加之草木不长,这会看着确实有些荒凉。
掌管御园的太监受了罚,可活儿还得有人干,但御花园里现成的人多是伺候草木或洒扫的粗使,一时竟找不出个能管事儿的来。
但帖子既然已经发出去了,事出从权,便先由各宫掌事监理,这才有了今日几位大掌事一同巡检御花园的场景。
沈娆在里面年纪最小,却被几位嬷嬷尊着走到了最前面,先不论她与康熙的关系,只说乾清宫的掌事,那就是比别的地方来的,说话好使。
沈娆也不敢托大,且因着沈嬷嬷之前的周旋引荐,几位掌事同她也算得上熟络,略客套了几句,最后还是拥着年岁最长的老嬷嬷上了前。
姐姐,这就是御花园啊,看着也不怎么样嘛。岫月跟在她身后,小声嘀咕。这丫头之前在茶房得罪了人,受了不少闲气,沈娆升任掌事后,便跟沈嬷嬷说,把她从茶房要了过来。
沈娆笑着摇头:这儿有不是你们真江南,可没有一江烟水照晴岚,京里春秋苦短、冬夏绵长,大约要等到三月,才能略有些景色。
岫月是南边来的姑娘,秋深时入宫,才听了秋蝉衰弱的残声,尝过鸽蛋似的秋枣颗儿,就被轩辕台上的燕山雪闷在了屋内,还没见过北国春日草长莺飞的的繁茂景象。
后面有爱说的嬷嬷,马上就跟着接话,讲京中的四时景色、讲御花园里的旧人旧事,气氛十分热络融洽。
性情活泼的岫月,顺利地加入了她们的话题:亏的入宫前,我娘还跟我说,这宫里头,雕栏画栋、金玉如堆,可不比戏台子上的仙宫还雅致,结果等我来了才知道,这里头哪哪儿都是四四方方、绳直矩圆的,他们都管这个叫磅礴大气,我却觉得实在无趣得很,更没有什么仙气儿。
沈娆打上辈子就是京城人,见惯了北方的天高云阔、红墙碧瓦,也习惯了这里秋冬的凉芜,只出言提醒道:今日没有外人,咱们私底下嚼嚼舌头也就罢了,回去可不许再说了。
虽是在叮嘱自己身边人,但话里话外的回护之意,这些个人精哪会听不出来,都只笑着说小丫头实诚、敢说话,倒也没人说什么不好。
那是自然,再说了,宫里也不是没有全然没有宛如仙界的地方的。岫月又说道。
沈娆见她一脸古灵精怪,忍不住出言打趣:哪儿啊?别是御膳房吧?你且消停些吧,前日里才吃了人家两罐子的荔枝蜜,害的皇上叫酥的时候差点进不上去,这会子,就是借来御马拉上两大车的好话过去,人家不会再叫咱们登门了。
恋耽美
王八蛋。
听着门外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原本熟睡着的沈娆,被门外的朔风吹得打了个喷嚏,裹了裹身上的被子,骂了一句。
那人大约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悄然无声,那浩浩荡荡的帝王銮驾,别说她这儿了,就连不远处,联排营房里的小宫女们十有八九也得被惊醒了。
更何况,他甫一进门就踢了条凳,让沈娆险些装都装不下,这会走的倒是利索,抬脚便走连门都没给她关好,一指宽的缝子,漏进来斗大的风,叫人想再睡都不行。
沈娆又等了会,人都走干净了,才下地关门,再躺回去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小汤婆子就那么大点,刚灌好的时候烫人,放到现在又半凉不热的,起不了什么作用,确实不如人的体温来的温暖绵长
那一夜过得兵荒马乱的,辗转无眠的人不知凡几,但过后却了然无痕,没引起半点波澜。
康熙依旧日夜宿在乾清宫,这让后宫才看到希望的娘娘们再一次陷入了失望,小太子别别扭扭地在她身边蹭了好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对不起来,只将他最珍爱翡翠松鼠摆件塞进了自己手里。
沈娆也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然而她自己不想找事,却拦不住别人都不去作死。
子夜时分,乾清宫中依旧灯火通明,康熙只着寝衣,埋首于书案之上,其实大部分奏疏所表事项,都是有定例可循的,例如年开春都要进行的劝耕等,这些事都先经由内阁票拟,到了他这儿,需在最后的拟定意见上朱笔一圈,以示同意即可。
还有些奏本,专为私事所用,大多是请安折子,竟也在他的奏章堆里占了半壁江山,他自己也是不胜其烦,没翻几本便气的把笔摔在了一边,这大半夜的不睡觉,难道就为了听他们废话不成?
抬头就见沈娆拥着被子,正坐在他的龙床上,喝茶吃点心。酥皮饽饽放到这会早就凉了,软踏踏的又噎人,她也不嫌弃,三两口就吃光了一个,然后再拿茶水往下顺,可见是真饿了。
饿了就叫膳房做,冷茶冷糕的,也不怕吃了伤胃。康熙皱眉道。
沈娆心说,我这都快低血糖了,还管的了那么多,赶紧垫补一口才是真的。
不妨事,已经饱了,不吃了。说着掸掸手里的点心渣子,准备下榻收拾。
再叫点热的吧。康熙还是有些不放心。
沈娆略想了下,点点头,推门吩咐外面的小太监,叫膳房煮碗碗馄饨来,看那折子的厚度,估计一时半会完不了,就是自己不吃,他待会也得饿。
皇上可是累了?那边还叫了东西,总也不能立时睡了,沈娆开始没话找话。
康熙睇了她一眼:可不累了,还能照你似的,大白天的,一睡就是两个时辰。
沈娆:
要不是你大白天里睡我,我能大白天里睡觉吗?!
自打那倒霉的罗刹使臣,进了面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后,她就彻底过上昼伏夜出的生活。
每日听政回来,便拉着她胡闹,还厚脸皮地说什么不能辜负大好天光,结果就是,把她累的,不到日落便沉沉睡去,然后自己再去同那些奏章缠磨到天明,也不知道是图什么。
总不睡子午觉,对身体不好眼看着他俩都快跟别人过出时差来了,沈娆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
康熙轻笑一声:那也是对朕身体不好,你该睡的觉可是一点不少。
沈娆又一窘,心想,我是睡得比您多了点,可您看不见吗?我这眼底青黑,是一日赛过一日,您老却还总这么精神矍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练什么采阴补阳的秘术呢。
皇上龙体要紧,确实不该,沈娆不自在道:不该那样
康熙嘴角一勾,压低声音道:那样是哪样?
沈娆在床上见得多了他这幅样子,那种时候他自是有办法非逼着她说出来不可,可这会她还能装听不见如今年轻不觉得,每日睡这么少,老了是要头疼的,到时候等病找上来了,再保养就来不及了
小小年纪怎么跟外头那些七老八十的御史言官似的?说着又合上了手里的折子,转头盯着她,冒出来一句:这么爱啰嗦,人家求到你头上叫你说的,怎么不说?
什么?沈娆一愣,接着眼前被扔过来一本折子,她不解地看向康熙,就见他不甚在意地扬了扬下巴,指着那本折子说道:看看吧。
沈娆连忙摇头,身子往后缩了缩,示意自己是坚决不会碰那本奏折的。后宫不得干政,不管自己算不算后宫,但干政绝对是他的底线。
看吧,还等着朕去给你读不成?
见他正认真的盯着自己,好像真的随时要过来读给她听似的,沈娆犹豫了片刻拿起那本奏折看了起来。
她自打穿过来就没正经读过什么书,这会,面对这些繁体字也是连蒙带猜的,不过她还是很快就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因为折子上写的内容,她三日前已经听人说起过一次了
皇上沈娆吓得扑通跪到了地上。
康熙却神色不变,似乎根本没看见折子上的内容一般:躺回去,地上凉。
沈娆哪敢回去,依旧规矩地跪在地上,正想着怎么把自己摘出去,就看见他径直朝自己走了过来。
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放回到榻上,还埋怨了一句:又没穿鞋,还乱跑。
沈娆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袖口,不让他离开,不管是谈什么事,两人偎床上说,总比跪在地上,离得八丈远多了分情谊。
万岁,奴婢前几日确实收到家人传信,让奴婢向皇上求情,为沈娆一狠心干脆道:为荣亲王过继子息、以承后嗣,但是奴婢以为不妥,便没有理会。
康熙半倚在软枕上,拉起她一缕长发绕在指尖把玩:朕知道,给无子的王爷过继宗室子承嗣又不是个例,你怕什么?
沈娆抿了下唇,还是决定据实以告:怕您不喜欢提起荣亲王
呵,康熙轻笑一声,扯了扯她的头发,没良心,那还是你亲表哥呢。
他话是这样说,但语气十分轻快,显然很受用沈娆这种自觉同他不喜欢的人划清界限的态度。
沈娆见他似乎真的没有动怒,大着胆子去拉他的手,主要是为了解救自己那缕可怜的头发。
他放开了那缕带着幽香的长发,转而握住她的小手,揉捏她白皙软嫩的指节。
朕确实不喜欢他,他出生时,皇阿玛曾昭告天下,说那是他的第一子
这事,沈娆是知道的,她在鄂汉府上的时候,就常听额娘他们说起,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悦,谈论着那时董鄂氏一族的风光,虽然那时的她也觉得她们聒噪,也不曾想过,当日的皇三子,是以怎样的心情看着这一切的。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皇第四子生。
初八日,帝亲谕礼部: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尔部即察例速议具奏。
初九日告祭,于天坛用帛、酒、果品、鹿、兔,点香烛,读祝文。遣尚书加一级车克行礼。
十一日,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等,俱上马匹、缎帛,以贺帝生第一子之喜;
二十六日,遣官告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礼成,是日清晨,皇上卤薄大驾全设,和硕亲王以下,辅国公以上,俱穿朝服集于常朝处,礼部官率领本部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刊刻诏书,颁布天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
大赦天下那天,额娘把景仁宫里能砸的东西都砸光了,朕那时也不懂事,被吓着了只会哭,她正在气头上,又被朕哭得心烦,就顺手拿起一把镇尺扔了过来,要不是朕当时反应快,如今这龙椅坐的就不定是谁了
康熙说着拉起她的手,摸在自己额角上,但还是没全躲开,被擦到了一点,喏,就是这儿。
那是一处很小的浅色凸起,不过黄豆大,到现在已经很淡了,但沈娆却好像已经看见了,那个年仅三岁的小阿哥是如何头破血流的,站在偌大的皇宫里,哭得撕心裂肺的。
还疼吗?
沈娆问完也觉得自己有点傻,康熙却笑笑,柔声道:早不疼了其实额娘挺疼朕的。当初荣亲王满月礼上,皇阿玛抱着他给老祖宗看,跟老祖宗说:这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看着朕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不像玄烨都这么大了,还不懂认人,八成是个傻的。老祖宗也不乐意了,直说他偏心,皇阿玛就当着诸位王公对朕说:过来,皇阿玛抱抱。朕当时畏在额娘怀里,死活不愿过去,他就说,您看,他就是什么都不懂。别人都不敢说话,只有额娘说了句玄烨不傻。
他没有告诉沈娆的是,后来,他始终不愿过去,佟妃也急了,一把将他搡到地上,恶狠狠地骂道:现在不过去,当心这辈子都没人抱你了!
正想到这儿,一双藕臂揽住了他的脖子,少女的身体柔软馨香,热乎乎软绵绵的,小小一只,却想把自己搂到怀里去。
于是他乖顺地低下头,放任自己躺到了她的臂弯里,任由将她的双臂环在自己胸前,把他牢牢锁在怀里。
皇上本来就不傻沈娆声音闷闷的。
康熙枕着她柔软的手臂闭着眼睛,根本不去听她的傻话,他只是想着,额娘说错了,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找到了愿意接纳他的怀抱。
皇上,真的不必理会那些人,就那个上折子的常格,奴婢从小到大就没见他办过一件正经事,满京城的纨绔子弟,要是想比比谁最能败家、最不学无术,他绝对能保三争一沈娆愤愤道。
常格是她小叔,一个连她那败家子阿玛都看了都嫌弃的人物,成日里提笼架鸟地闲逛,养戏子包粉头、斗蛐蛐摇骰子,凡是能糟蹋银子的事儿,他都喜欢,早早就将分家时得的财产挥霍干净了,就来其他几房打秋风,不给就闹,比泼皮无赖还要缠人。
往常她虽也嫌弃这人,但看着他每每将鄂汉气的头风发作的样子,又觉得还颇为解气,如今真的只剩下无尽的厌恶了。
康熙笑着拉裹她的手,软声道:傻丫头,你以为他为什么要给荣亲王出头?
沈娆马上反应过来,荣亲王只活了不到三个月就去了,而那时常格都还没出生呢,能有什么情谊?就算是有点血缘在,他又不傻,难道不知道上表此事会得罪康熙吗?他又怎么会为了个死人,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除非能得到好处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干,就是这么理儿。康熙一顿又循循善诱道:那你猜是谁给了他好处,来干这杀头的买卖呢?
沈娆将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叔伯在脑海里挨个过了一遍,实在想不出是谁这么重情重义来。
是佟国维。康熙贴着她,声音却冷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顺便问一句大家,我的文名真的很拉跨吗(哭)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皇第四子生。
初八日,帝亲谕礼部:朕第一子生,皇贵妃出,应行典礼,尔部即察例速议具奏。
初九日告祭,于天坛用帛、酒、果品、鹿、兔,点香烛,读祝文。遣尚书加一级车克行礼。
十一日,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等,俱上马匹、缎帛,以贺帝生第一子之喜;
二十六日,遣官告祭圜丘、方泽、太庙、社稷礼成,是日清晨,皇上卤薄大驾全设,和硕亲王以下,辅国公以上,俱穿朝服集于常朝处,礼部官率领本部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刊刻诏书,颁布天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出自百度感谢在20220227 10:50:49~20220228 18:29: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老虎的兔子50瓶;江悦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时值仲春,皇贵妃娘娘欲在春分时节,邀各家女眷入宫赏花。
那御花园可等不及开春就得收拾起来了,饶是如此,日前娘娘巡园时,还是发了老大的脾气。
倒不是皇贵妃挑剔,北方冬日难捱,主子们显少来园子里溜达,是以底下人照管起来也就没那么上心了,加之草木不长,这会看着确实有些荒凉。
掌管御园的太监受了罚,可活儿还得有人干,但御花园里现成的人多是伺候草木或洒扫的粗使,一时竟找不出个能管事儿的来。
但帖子既然已经发出去了,事出从权,便先由各宫掌事监理,这才有了今日几位大掌事一同巡检御花园的场景。
沈娆在里面年纪最小,却被几位嬷嬷尊着走到了最前面,先不论她与康熙的关系,只说乾清宫的掌事,那就是比别的地方来的,说话好使。
沈娆也不敢托大,且因着沈嬷嬷之前的周旋引荐,几位掌事同她也算得上熟络,略客套了几句,最后还是拥着年岁最长的老嬷嬷上了前。
姐姐,这就是御花园啊,看着也不怎么样嘛。岫月跟在她身后,小声嘀咕。这丫头之前在茶房得罪了人,受了不少闲气,沈娆升任掌事后,便跟沈嬷嬷说,把她从茶房要了过来。
沈娆笑着摇头:这儿有不是你们真江南,可没有一江烟水照晴岚,京里春秋苦短、冬夏绵长,大约要等到三月,才能略有些景色。
岫月是南边来的姑娘,秋深时入宫,才听了秋蝉衰弱的残声,尝过鸽蛋似的秋枣颗儿,就被轩辕台上的燕山雪闷在了屋内,还没见过北国春日草长莺飞的的繁茂景象。
后面有爱说的嬷嬷,马上就跟着接话,讲京中的四时景色、讲御花园里的旧人旧事,气氛十分热络融洽。
性情活泼的岫月,顺利地加入了她们的话题:亏的入宫前,我娘还跟我说,这宫里头,雕栏画栋、金玉如堆,可不比戏台子上的仙宫还雅致,结果等我来了才知道,这里头哪哪儿都是四四方方、绳直矩圆的,他们都管这个叫磅礴大气,我却觉得实在无趣得很,更没有什么仙气儿。
沈娆打上辈子就是京城人,见惯了北方的天高云阔、红墙碧瓦,也习惯了这里秋冬的凉芜,只出言提醒道:今日没有外人,咱们私底下嚼嚼舌头也就罢了,回去可不许再说了。
虽是在叮嘱自己身边人,但话里话外的回护之意,这些个人精哪会听不出来,都只笑着说小丫头实诚、敢说话,倒也没人说什么不好。
那是自然,再说了,宫里也不是没有全然没有宛如仙界的地方的。岫月又说道。
沈娆见她一脸古灵精怪,忍不住出言打趣:哪儿啊?别是御膳房吧?你且消停些吧,前日里才吃了人家两罐子的荔枝蜜,害的皇上叫酥的时候差点进不上去,这会子,就是借来御马拉上两大车的好话过去,人家不会再叫咱们登门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