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48)
这是怎么回事?沈娆指着那一小片布料问道。
岫月没料到主子会问出这么个问题来,想到晨起那一幕不由脸上泛红,她压低声音在沈娆耳边道:您早上拉着皇上不肯放手,万岁爷又着急出去议事,就拿匕首把寝衣割了。
岫月自认已经说得十分委婉了,至少已经把自家主子是如何撒娇痴缠和万岁爷又是怎么拥着她又疼又哄的过程略过了。
饶是如此,沈娆还是惊得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她不可置信道,明明是他缠着自己,自己又怎么会是不肯放手的那一个了。
但铁证如山,只见那明黄衣料上的皱皱巴巴的折痕,就知道自己握得有多用力了,她像是被烫着了似的,甩来那块布,匆匆梳洗过后就带人离开了御帐。
御帐前,一处紫红色长形营帐是专门为议事搭建的,此时康熙正端坐上首,礼部官员正在宣读早已准备多时的圣旨,从这个时候起,喀尔喀蒙古将被正式划入大清的版图,原本的两骥被拆分为三十四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行政建制上与此前的蒙古四十九旗划一。
康熙转着手中的佛珠,静静听着自己此时的心跳,他有些兴奋,浑身的血液似乎都沸腾了起来,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君主能够拒绝开疆拓土带来的成就感。
改制进行的十分顺利,毕竟拆分为三十四旗就意味着多出了三十四个官职,即使土谢图的表情有些勉强但架不住底下人摩拳擦掌的兴奋,康熙又借机宣布废除喀尔喀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
他在前面忙着,沈娆其实也不得闲,还没回到自己帐子里,她就被太后派来的嬷嬷叫走了。
到了太后那儿却发现不光惠妃、宜妃,就连之前的恩绰格格和昨日刚见过面的喀尔喀格格也都到齐了。
除了太后,众人纷纷起身给沈娆行礼,惠妃似乎是被昨日宴席上那一幕刺激到了,行过礼便阴阳怪气地开口道:没想到娘娘还能过来,都以为您忙着伺候皇上走不开呢。
沈娆瞥了她一眼,神情有些无奈,惠妃这人大部分时候还是清醒的,就是偶尔爱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来给她添堵。
沈娆懒得理会她,只对着太后解释道:万岁爷昨晚多喝了两杯,回去后有些不适,儿臣不放心便留了下来,今日来得晚了,还请皇额娘恕罪。
太后才不会在乎这些,她无所谓地摆摆手,却听惠妃继续道:万岁爷这么离不开妹妹,妹妹该在皇帐里等着才是呀,省得万岁爷回来找不着人,倒成了太后的不是了。
沈娆瞥了她一眼,轻笑道:不会,太子这会儿正跟着皇上议事呢,就算回去了,人家爷俩也有的是话要说,大约一时片刻的,也想不起我来。
宜妃闻言拿帕子捂住了嘴,这话说得,可真是正戳在惠妃心口上了。惠妃深吸一口气,却也说不出什么来,样子十分憋屈。
这位喀尔喀格格如何称呼呢?沈娆不欲再与惠妃磨缠,转而挑了别的话头。
那喀尔喀格格在太后身边坐了近一个时辰了,除了最初的请安还没开口说过一句话,这会儿突然被点到,不免有些慌乱,她茫然地抬起头看过来,张了张嘴,还没说出什么来,却被一旁的恩绰格格抢了先。
回娘娘的话,姐姐名叫宝音,她本就不爱说话,又见到娘娘您这般神仙似的人物,一时看住了也是有的,还望娘娘看在咱们满蒙相亲的份上,不要怪罪。恩绰说话间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天真灵动。
可沈娆却只淡淡地点了点头,并不想接话,这位恩绰格格最近总爱追着她一脸单纯地表达着喜爱之情,她长得本就显小些,嘴又甜,跑跑跳跳的像个活泼的小动物,可沈娆对她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大约是第一次见她时,她看向康熙的眼神太过热烈,她很难想象,一个渴望着他的女人,能同时毫无芥蒂地喜欢着自己,所以她越是热情,沈娆反而越是警惕。
娘娘,梁公公求见。
还没等这边说完话,就从外面打帘子进来一位嬷嬷,走到太后身前轻声回禀道。
谁都知道梁九功的万岁爷身边的人,他求见那不是求见,而是万岁爷有话吩咐,惠妃嗤笑一声,酸溜溜道:是来请皇贵妃的吧,皇上还真是惦记妹妹惦记得紧啊。
太后全当没听见一样,只叫人赶紧招呼梁九功进来。沈娆没接惠妃的茬儿,但她自己也以为康熙是找她的,不光她这么想,宜妃、太后也都是这么觉得的,太后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自己不会介意:这是好事,照顾好皇上才是最要紧的,哀家这儿都好说。
然而梁九功一进来便道:奴才该死,叨扰太后,只是万岁爷宣恩绰格格前去见驾。
哈,惠妃闻言,忍不住嗤笑出声:哦,原来不是叫皇贵妃啊。她一句话说得百转千回,得意的好像康熙召见的是她一样。
恩绰格格也一脸惊喜捂住嘴巴,然而短促的惊呼声还是不小心泻了出来,她似乎觉得自己心事太过,还隐晦地看了沈娆一眼才低下头去。
梁九功能在康熙身边屹立不倒这么多年,这点事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他连忙补充道:是科尔沁的图尔图汗前来面圣,提到恩绰格格,说是许久未见到格格了。
他这句话虽是对着太后说的,可余光却一直觑着沈娆这边的动静,然而这位祖宗近日跟着皇上学的,越来越有不动如山的气质了,心里想什么,一般人从面上根本看不出端倪来。
梁九功生怕因为自己一句话没传好,又给自家主子爷惹事,也顾不上还有旁人在场了,赶紧解释道:万岁一开始还说格格陪着太后不便劳动呢,是图尔图汗提了三回,实在抹不过去
沈娆见他越说越不像话,显得自己有多小心眼似的,连忙打断道:行了,既是万岁爷差事,就赶紧送格格过去吧。
梁九功陪着笑脸点头应是,那恭敬客气的模样看得惠妃牙疼,这奴才谨慎,从不会仗着是康熙的贴身太监就在宫里耀武扬威,可除了那位爷,还没见他这么巴着过谁。
惠妃只是偶尔气不过,又不是傻的,还看不明白其中的门道,不是梁九功怕皇贵妃,而是万岁爷怕皇贵妃生气,才能叫总管大太监这么小心翼翼的。
作者有话说:
晚点还有一更哈~
喀尔喀蒙古将被正式划入大清的版图,原本的两骥被拆分为三十四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行政建制上与此前的蒙古四十九旗划一。废除喀尔喀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
出自百度
感谢在20220418 18:31:29~20220419 17:54: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魔女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笛声何处36瓶;一世长安15瓶;ツ10瓶;鹿子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梁九功得了沈娆的吩咐也不敢耽搁,只想赶紧把恩绰格格送到了,再给自家主子报个信儿,然而偏偏有人不想如他的愿。
惠妃扶了扶鬓发,看着恩绰笑得十分和蔼:妹妹不是才打了个络子吗?好不容易有机会见着皇上,可别忘了。
恩绰脸色顿时有些尴尬,她不知道惠妃是怎么知道自己私下里打了络子的,但看着她笃定的神色也不敢反驳,毕竟那东西这会就在她身上,真闹开了拿出来,只那明黄的颜色就没法推说是给别人的。
是、是我们汗王,最近得了串极灵性的菩提想献给万岁爷,叫我帮着打个络子恩绰见太后脸色不太好急忙解释道。
太后这几日接连相看了好几位适龄的蒙古王公,是什么意思恩绰自己也清楚,可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叫她如何舍得就此放弃呢。
菩提?那可是十八子?惠妃饶有兴味地问道。
不用恩绰回答,众人也能猜到答应必然是肯定的,菩提在佛学中有特殊意义,一般以此为饰,也都会选择与佛法相关的珠数,不是一八零八就是十八,而一百零八的穿法是不会辅以璎珞的。
而惠妃此番明知故问是为了什么,众人心里也跟明镜似的,除了新来的恩绰和宝音,谁还不知道万岁爷那串极出名的迦南呀。
惠妃意味深长的目光一次次扫过沈娆左手腕上的珊瑚,那这帕子掩嘴笑:那快给万岁爷送去吧,别耽误了你们的一片心意。
沈娆虽说不上介意,但惠妃总这么阴阳怪气地也着实惹她心烦,梁九功觑着她不耐的神色,只觉得大事不好,也不敢耽搁,告了退便匆忙领着恩绰往御前去了。
人才走惠妃就又闲不住了:这图尔图还挺有心的,就是不知道万岁爷会不会收下。
也不知道是在说那串所谓极灵气的菩提还是在说恩绰,沈娆连一个眼神都没分过她,因为她突然发现宝音那双始终一潭死水般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她现在更好奇她在想什么。
宝音似乎也察觉到沈娆那探究的目光,她很不习惯被人注视,不自觉地低下头,让牛角头饰上的流苏珠串垂到前面来,尽量把自己的脸藏在发饰后面。
这套动作她做得十分熟练,沈娆有些好笑,又难免再次对她升起恻隐之心,她收回目光,轻声道:皇额娘,既然恩绰格格有事,不如先留宝音格格在您身边伺候吧。
太后闻言一怔,随即顺着沈娆的视线看向宝音,那个死气沉沉的姑娘似乎因为她这句话看到了一丝希望。
她犹豫着想做点什么,但大概太久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了,面对命运突如起来的眷顾,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宝音格格可会什么乐器?沈娆又问道,她的目光澄澈温柔,带着鼓励的意味。
宝音不知道这位画中仙似的皇贵妃是怎么知道自己擅弹琴的,只是被她这样看着便觉得心底一阵暖流涌动,她抿了抿嘴角道:我、我愿为太后弹奏
太后平日就最是仁善,其实比起恩绰,如今这个木讷胆小的宝音才更像当初的自己,看着她难掩惊恐的眼神,心不由也软了下来:那就弹一曲吧,左右咱们也没什么事做,就听你弹琴解解闷吧。
宝音也有自己的侍女,太后才发话,就把她惯用的火不思呈了上来,沈娆都没见过这种乐器,这项此时的国乐,民国时便失传了,看样子有些像后世的吉他,也同样是弹拨类乐器,这也是沈娆能看出她会弹琴的原因,她自己就善弹琵琶,对练琴留下的茧痕十分敏感。
只是不同于自己,鄂汉特地叮嘱过,不能在她身上留下半点印子,因此每每弹琴后都会有老嬷嬷用热水为她泡手,反复按揉后再涂上厚厚一层掺着玫瑰香露的洋脂油,细细保养下来不仅没有难看的茧子,反而使得一双素手更为纤细白嫩。
然而此时那双黝黑粗糙的手,却在火不思上灵活款动,拨弄出与宝音这个人截然不同的清亮声响来。
太后一开始只是为了给宝音个台阶下,这会听了这欢快灵动又极为熟悉的韵律来,不由出声跟着轻声哼唱,她身边的蒙古嬷嬷也笑着用手轻叩桌面合着拍子,倒是叫沈娆和宜妃、惠妃她们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融入了。
一曲终了,太后倒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又笑着叫宝音弹奏了一曲,大约是在做自己擅长的事儿,宝音瞧着比之前也放松了不少。
就这样又弹又唱的过了近一个时辰,太后也看出了沈娆和宜妃的意兴阑珊:你们昨夜跟着折腾一宿也累了,不用陪我这个老婆子干耗着,且都回去吧。
沈娆其实并不累,她靠在康熙身边比他睡得还香呢,但在这儿坐着确实没什么意思,眼见惠妃又要开口,她直接接话挡了她的话头:那就多谢皇额娘体谅,儿臣先退下了。
说着也不等惠妃、宜妃,只对着太后恭敬地福了福身,在得到太后的首肯后,径直退下了。
才一出门,却又被个小萝卜头儿扯了袖子,沈娆低头笑他:野回来了?还想得起我这个额娘啊?
胤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他这几天确实没顾得上给沈娆请安,皇阿玛不管是与朝臣议事还是会见蒙古王公都喜欢带着太子,而太子又喜欢事事都带上他。
都是自己的儿子,康熙也不想太过偏心,何况胤禛本就是个能静得下来的性子,也不怕他捣乱,就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这个小跟屁虫。
后来见他总是听得十分用心,康熙还挺高兴,在教导太子的时候也会时不时问他几句,胤禛答得算不上面面俱到,但能看出来这孩子对人对事,都有种别人没有的认真劲儿,康熙便更满意了,下次议事叫人传太子的时候还会主动提到他。
没野,跟着二哥在皇阿玛跟前听政来着。胤禛小声解释道。
沈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么厉害呐,那今儿怎么没去呀?
胤禛被她这明显哄小孩的语气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自认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却又舍不得额娘的疼爱,不想阻止她,只能红着脸解释道:明日就大阅了,皇阿玛叫二哥看着兵部是如何布置的,儿子儿子没跟着,就想去给您请安,听伺候的奴才们说您来了皇祖母的帐子就寻了过来。
真乖。沈娆随口哄了一句,也没深究他为什么不跟着胤礽了,只牵着他往回走,走到一半却听胤禛提议道:额娘,您带儿子去骑射吧,行吗?
这孩子不想胤礽,甚少提要求,看着他期待的小眼神,沈娆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你先去马场,等额娘回帐子换身衣裳就去寻你。沈娆答应道。
胤禛甜甜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来,只说了句谢谢额娘,就带着小太监跑走了。
等她穿着一身银红色骑装来到马场的时候,就见到胤禛已经守在先景的马厩前头等了。
你还想骑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沈娆问了一句。
没等胤禛回话,却见先景不满地嘶嘶两声,沈娆挥舞着康熙龙首藤鞭毫不客气地打在它身上:还不服气?
但她不曾用力,先景自然也不会怕,反而原地踢踏两下似乎是想出来,沈娆借机跟它谈条件:出来可以,你得记着是谁放你出来的,知道吗?
经过上次的事儿,她彻底明白了这马绝对能听懂人话。果然先景又咧着大嘴嘶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沈娆也就是逗逗它,骑过先景其他的马儿还真就看不上了,把胤禛揽到身后又把先景放了出来。
去给四阿哥把逐月牵来。沈娆吩咐道。
胤禛一听这话有些傻眼:额娘,儿子还想跟着您
沈娆瞥了他一眼,是还想骑先景吧,但她这回没有心软,这孩子样样都好,可就是不擅长骑射,这会儿特地来寻自己,主动央自己带他骑马,八成就是临时抱佛脚怕在明日的大阅上出了错。
老跟人骑一匹能学出什么来,听话,自己骑去。沈娆拍了拍他的背道。
胤禛被戳中心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乖乖走到踏月身边,叫奴才抱他上去。他说是不善骑射,那也只是同他那几个人间龙凤的兄弟比有些不如罢了,若是放到外头,在同年龄段的孩子里也能算是佼佼者了。
受制于短小的身量,上下马还得叫人抱,但坐上之后骑得也算是有模有样了。沈娆见他骑得不错鼓励道:挺好的,就这么骑,明儿也叫他们瞧瞧我们四阿哥的能耐。
恋耽美
岫月没料到主子会问出这么个问题来,想到晨起那一幕不由脸上泛红,她压低声音在沈娆耳边道:您早上拉着皇上不肯放手,万岁爷又着急出去议事,就拿匕首把寝衣割了。
岫月自认已经说得十分委婉了,至少已经把自家主子是如何撒娇痴缠和万岁爷又是怎么拥着她又疼又哄的过程略过了。
饶是如此,沈娆还是惊得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她不可置信道,明明是他缠着自己,自己又怎么会是不肯放手的那一个了。
但铁证如山,只见那明黄衣料上的皱皱巴巴的折痕,就知道自己握得有多用力了,她像是被烫着了似的,甩来那块布,匆匆梳洗过后就带人离开了御帐。
御帐前,一处紫红色长形营帐是专门为议事搭建的,此时康熙正端坐上首,礼部官员正在宣读早已准备多时的圣旨,从这个时候起,喀尔喀蒙古将被正式划入大清的版图,原本的两骥被拆分为三十四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行政建制上与此前的蒙古四十九旗划一。
康熙转着手中的佛珠,静静听着自己此时的心跳,他有些兴奋,浑身的血液似乎都沸腾了起来,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君主能够拒绝开疆拓土带来的成就感。
改制进行的十分顺利,毕竟拆分为三十四旗就意味着多出了三十四个官职,即使土谢图的表情有些勉强但架不住底下人摩拳擦掌的兴奋,康熙又借机宣布废除喀尔喀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
他在前面忙着,沈娆其实也不得闲,还没回到自己帐子里,她就被太后派来的嬷嬷叫走了。
到了太后那儿却发现不光惠妃、宜妃,就连之前的恩绰格格和昨日刚见过面的喀尔喀格格也都到齐了。
除了太后,众人纷纷起身给沈娆行礼,惠妃似乎是被昨日宴席上那一幕刺激到了,行过礼便阴阳怪气地开口道:没想到娘娘还能过来,都以为您忙着伺候皇上走不开呢。
沈娆瞥了她一眼,神情有些无奈,惠妃这人大部分时候还是清醒的,就是偶尔爱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来给她添堵。
沈娆懒得理会她,只对着太后解释道:万岁爷昨晚多喝了两杯,回去后有些不适,儿臣不放心便留了下来,今日来得晚了,还请皇额娘恕罪。
太后才不会在乎这些,她无所谓地摆摆手,却听惠妃继续道:万岁爷这么离不开妹妹,妹妹该在皇帐里等着才是呀,省得万岁爷回来找不着人,倒成了太后的不是了。
沈娆瞥了她一眼,轻笑道:不会,太子这会儿正跟着皇上议事呢,就算回去了,人家爷俩也有的是话要说,大约一时片刻的,也想不起我来。
宜妃闻言拿帕子捂住了嘴,这话说得,可真是正戳在惠妃心口上了。惠妃深吸一口气,却也说不出什么来,样子十分憋屈。
这位喀尔喀格格如何称呼呢?沈娆不欲再与惠妃磨缠,转而挑了别的话头。
那喀尔喀格格在太后身边坐了近一个时辰了,除了最初的请安还没开口说过一句话,这会儿突然被点到,不免有些慌乱,她茫然地抬起头看过来,张了张嘴,还没说出什么来,却被一旁的恩绰格格抢了先。
回娘娘的话,姐姐名叫宝音,她本就不爱说话,又见到娘娘您这般神仙似的人物,一时看住了也是有的,还望娘娘看在咱们满蒙相亲的份上,不要怪罪。恩绰说话间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天真灵动。
可沈娆却只淡淡地点了点头,并不想接话,这位恩绰格格最近总爱追着她一脸单纯地表达着喜爱之情,她长得本就显小些,嘴又甜,跑跑跳跳的像个活泼的小动物,可沈娆对她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大约是第一次见她时,她看向康熙的眼神太过热烈,她很难想象,一个渴望着他的女人,能同时毫无芥蒂地喜欢着自己,所以她越是热情,沈娆反而越是警惕。
娘娘,梁公公求见。
还没等这边说完话,就从外面打帘子进来一位嬷嬷,走到太后身前轻声回禀道。
谁都知道梁九功的万岁爷身边的人,他求见那不是求见,而是万岁爷有话吩咐,惠妃嗤笑一声,酸溜溜道:是来请皇贵妃的吧,皇上还真是惦记妹妹惦记得紧啊。
太后全当没听见一样,只叫人赶紧招呼梁九功进来。沈娆没接惠妃的茬儿,但她自己也以为康熙是找她的,不光她这么想,宜妃、太后也都是这么觉得的,太后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自己不会介意:这是好事,照顾好皇上才是最要紧的,哀家这儿都好说。
然而梁九功一进来便道:奴才该死,叨扰太后,只是万岁爷宣恩绰格格前去见驾。
哈,惠妃闻言,忍不住嗤笑出声:哦,原来不是叫皇贵妃啊。她一句话说得百转千回,得意的好像康熙召见的是她一样。
恩绰格格也一脸惊喜捂住嘴巴,然而短促的惊呼声还是不小心泻了出来,她似乎觉得自己心事太过,还隐晦地看了沈娆一眼才低下头去。
梁九功能在康熙身边屹立不倒这么多年,这点事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他连忙补充道:是科尔沁的图尔图汗前来面圣,提到恩绰格格,说是许久未见到格格了。
他这句话虽是对着太后说的,可余光却一直觑着沈娆这边的动静,然而这位祖宗近日跟着皇上学的,越来越有不动如山的气质了,心里想什么,一般人从面上根本看不出端倪来。
梁九功生怕因为自己一句话没传好,又给自家主子爷惹事,也顾不上还有旁人在场了,赶紧解释道:万岁一开始还说格格陪着太后不便劳动呢,是图尔图汗提了三回,实在抹不过去
沈娆见他越说越不像话,显得自己有多小心眼似的,连忙打断道:行了,既是万岁爷差事,就赶紧送格格过去吧。
梁九功陪着笑脸点头应是,那恭敬客气的模样看得惠妃牙疼,这奴才谨慎,从不会仗着是康熙的贴身太监就在宫里耀武扬威,可除了那位爷,还没见他这么巴着过谁。
惠妃只是偶尔气不过,又不是傻的,还看不明白其中的门道,不是梁九功怕皇贵妃,而是万岁爷怕皇贵妃生气,才能叫总管大太监这么小心翼翼的。
作者有话说:
晚点还有一更哈~
喀尔喀蒙古将被正式划入大清的版图,原本的两骥被拆分为三十四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行政建制上与此前的蒙古四十九旗划一。废除喀尔喀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
出自百度
感谢在20220418 18:31:29~20220419 17:54: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魔女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笛声何处36瓶;一世长安15瓶;ツ10瓶;鹿子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梁九功得了沈娆的吩咐也不敢耽搁,只想赶紧把恩绰格格送到了,再给自家主子报个信儿,然而偏偏有人不想如他的愿。
惠妃扶了扶鬓发,看着恩绰笑得十分和蔼:妹妹不是才打了个络子吗?好不容易有机会见着皇上,可别忘了。
恩绰脸色顿时有些尴尬,她不知道惠妃是怎么知道自己私下里打了络子的,但看着她笃定的神色也不敢反驳,毕竟那东西这会就在她身上,真闹开了拿出来,只那明黄的颜色就没法推说是给别人的。
是、是我们汗王,最近得了串极灵性的菩提想献给万岁爷,叫我帮着打个络子恩绰见太后脸色不太好急忙解释道。
太后这几日接连相看了好几位适龄的蒙古王公,是什么意思恩绰自己也清楚,可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叫她如何舍得就此放弃呢。
菩提?那可是十八子?惠妃饶有兴味地问道。
不用恩绰回答,众人也能猜到答应必然是肯定的,菩提在佛学中有特殊意义,一般以此为饰,也都会选择与佛法相关的珠数,不是一八零八就是十八,而一百零八的穿法是不会辅以璎珞的。
而惠妃此番明知故问是为了什么,众人心里也跟明镜似的,除了新来的恩绰和宝音,谁还不知道万岁爷那串极出名的迦南呀。
惠妃意味深长的目光一次次扫过沈娆左手腕上的珊瑚,那这帕子掩嘴笑:那快给万岁爷送去吧,别耽误了你们的一片心意。
沈娆虽说不上介意,但惠妃总这么阴阳怪气地也着实惹她心烦,梁九功觑着她不耐的神色,只觉得大事不好,也不敢耽搁,告了退便匆忙领着恩绰往御前去了。
人才走惠妃就又闲不住了:这图尔图还挺有心的,就是不知道万岁爷会不会收下。
也不知道是在说那串所谓极灵气的菩提还是在说恩绰,沈娆连一个眼神都没分过她,因为她突然发现宝音那双始终一潭死水般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她现在更好奇她在想什么。
宝音似乎也察觉到沈娆那探究的目光,她很不习惯被人注视,不自觉地低下头,让牛角头饰上的流苏珠串垂到前面来,尽量把自己的脸藏在发饰后面。
这套动作她做得十分熟练,沈娆有些好笑,又难免再次对她升起恻隐之心,她收回目光,轻声道:皇额娘,既然恩绰格格有事,不如先留宝音格格在您身边伺候吧。
太后闻言一怔,随即顺着沈娆的视线看向宝音,那个死气沉沉的姑娘似乎因为她这句话看到了一丝希望。
她犹豫着想做点什么,但大概太久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了,面对命运突如起来的眷顾,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宝音格格可会什么乐器?沈娆又问道,她的目光澄澈温柔,带着鼓励的意味。
宝音不知道这位画中仙似的皇贵妃是怎么知道自己擅弹琴的,只是被她这样看着便觉得心底一阵暖流涌动,她抿了抿嘴角道:我、我愿为太后弹奏
太后平日就最是仁善,其实比起恩绰,如今这个木讷胆小的宝音才更像当初的自己,看着她难掩惊恐的眼神,心不由也软了下来:那就弹一曲吧,左右咱们也没什么事做,就听你弹琴解解闷吧。
宝音也有自己的侍女,太后才发话,就把她惯用的火不思呈了上来,沈娆都没见过这种乐器,这项此时的国乐,民国时便失传了,看样子有些像后世的吉他,也同样是弹拨类乐器,这也是沈娆能看出她会弹琴的原因,她自己就善弹琵琶,对练琴留下的茧痕十分敏感。
只是不同于自己,鄂汉特地叮嘱过,不能在她身上留下半点印子,因此每每弹琴后都会有老嬷嬷用热水为她泡手,反复按揉后再涂上厚厚一层掺着玫瑰香露的洋脂油,细细保养下来不仅没有难看的茧子,反而使得一双素手更为纤细白嫩。
然而此时那双黝黑粗糙的手,却在火不思上灵活款动,拨弄出与宝音这个人截然不同的清亮声响来。
太后一开始只是为了给宝音个台阶下,这会听了这欢快灵动又极为熟悉的韵律来,不由出声跟着轻声哼唱,她身边的蒙古嬷嬷也笑着用手轻叩桌面合着拍子,倒是叫沈娆和宜妃、惠妃她们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融入了。
一曲终了,太后倒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又笑着叫宝音弹奏了一曲,大约是在做自己擅长的事儿,宝音瞧着比之前也放松了不少。
就这样又弹又唱的过了近一个时辰,太后也看出了沈娆和宜妃的意兴阑珊:你们昨夜跟着折腾一宿也累了,不用陪我这个老婆子干耗着,且都回去吧。
沈娆其实并不累,她靠在康熙身边比他睡得还香呢,但在这儿坐着确实没什么意思,眼见惠妃又要开口,她直接接话挡了她的话头:那就多谢皇额娘体谅,儿臣先退下了。
说着也不等惠妃、宜妃,只对着太后恭敬地福了福身,在得到太后的首肯后,径直退下了。
才一出门,却又被个小萝卜头儿扯了袖子,沈娆低头笑他:野回来了?还想得起我这个额娘啊?
胤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他这几天确实没顾得上给沈娆请安,皇阿玛不管是与朝臣议事还是会见蒙古王公都喜欢带着太子,而太子又喜欢事事都带上他。
都是自己的儿子,康熙也不想太过偏心,何况胤禛本就是个能静得下来的性子,也不怕他捣乱,就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这个小跟屁虫。
后来见他总是听得十分用心,康熙还挺高兴,在教导太子的时候也会时不时问他几句,胤禛答得算不上面面俱到,但能看出来这孩子对人对事,都有种别人没有的认真劲儿,康熙便更满意了,下次议事叫人传太子的时候还会主动提到他。
没野,跟着二哥在皇阿玛跟前听政来着。胤禛小声解释道。
沈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么厉害呐,那今儿怎么没去呀?
胤禛被她这明显哄小孩的语气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自认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却又舍不得额娘的疼爱,不想阻止她,只能红着脸解释道:明日就大阅了,皇阿玛叫二哥看着兵部是如何布置的,儿子儿子没跟着,就想去给您请安,听伺候的奴才们说您来了皇祖母的帐子就寻了过来。
真乖。沈娆随口哄了一句,也没深究他为什么不跟着胤礽了,只牵着他往回走,走到一半却听胤禛提议道:额娘,您带儿子去骑射吧,行吗?
这孩子不想胤礽,甚少提要求,看着他期待的小眼神,沈娆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你先去马场,等额娘回帐子换身衣裳就去寻你。沈娆答应道。
胤禛甜甜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来,只说了句谢谢额娘,就带着小太监跑走了。
等她穿着一身银红色骑装来到马场的时候,就见到胤禛已经守在先景的马厩前头等了。
你还想骑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沈娆问了一句。
没等胤禛回话,却见先景不满地嘶嘶两声,沈娆挥舞着康熙龙首藤鞭毫不客气地打在它身上:还不服气?
但她不曾用力,先景自然也不会怕,反而原地踢踏两下似乎是想出来,沈娆借机跟它谈条件:出来可以,你得记着是谁放你出来的,知道吗?
经过上次的事儿,她彻底明白了这马绝对能听懂人话。果然先景又咧着大嘴嘶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沈娆也就是逗逗它,骑过先景其他的马儿还真就看不上了,把胤禛揽到身后又把先景放了出来。
去给四阿哥把逐月牵来。沈娆吩咐道。
胤禛一听这话有些傻眼:额娘,儿子还想跟着您
沈娆瞥了他一眼,是还想骑先景吧,但她这回没有心软,这孩子样样都好,可就是不擅长骑射,这会儿特地来寻自己,主动央自己带他骑马,八成就是临时抱佛脚怕在明日的大阅上出了错。
老跟人骑一匹能学出什么来,听话,自己骑去。沈娆拍了拍他的背道。
胤禛被戳中心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乖乖走到踏月身边,叫奴才抱他上去。他说是不善骑射,那也只是同他那几个人间龙凤的兄弟比有些不如罢了,若是放到外头,在同年龄段的孩子里也能算是佼佼者了。
受制于短小的身量,上下马还得叫人抱,但坐上之后骑得也算是有模有样了。沈娆见他骑得不错鼓励道:挺好的,就这么骑,明儿也叫他们瞧瞧我们四阿哥的能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