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6)
年轻人拿着边走,边迫不及待地吹吹。
作为第一个顾客,周围人围住他,七嘴八舌询问:怎么样?好吃吗?
真是肉吗?
鸡心香辣鲜嫩,入口弹牙,年轻人顾不上说话,竖起一个大拇指。
大娘咬咬牙,领着孙女到小摊前:闺女,给我乖孙女也来一串香菇。
她孙女最爱吃香菇了。
好。
柳暄红烫了一串香菇,又取出一串土豆片,道:这是谢谢您的。
那天大娘的好心,她一直记着。
土豆片煮的软糯可口,却不黏牙,正适合大娘这个年纪的人。
大娘跟得了大便宜似的,美滋滋拉着孙女走了。
一旁的宋致远和宋秋骤然想到那天的事儿,俱抖了抖身子。
宋致远这辈子不想再剥玉米了。
而宋秋晚上回去还要继续做饭。
宋小果添完了糖葫芦,小鼻子嗅了嗅,扯着柳暄红的袖子嚷嚷:娘!我也要吃!
柳暄红给了他一串,小孩拿着就跑去大娘孙女那儿和人一起玩了。
不一会儿,俩孩子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柳暄红不得不感叹宋小果的交际能力。
铃铃铃,厂子铃声响了,大批工人涌出大门。
不光是毛纺织厂的,还有隔壁的服装厂和机械厂的工人。
摊主们也不围观了,吆喝着包子馒头,年轻人吆喝着糖葫芦,但是工人们一出门,就直奔柳暄红的小摊而来。
串串香的汤一烧开,那味儿不光馋摊主们,也馋待在厂里车间的他们呀。
有工人受不了,上厕所时特意往大门处溜达,一眼瞧见了新摊子,回去就宣扬开了。
一毛钱一串素菜,三毛一串虽然有点贵,但是对一个月工资几十块的他们来说,这点解馋的闲钱还是有的。
尤其是厂子里的大多数是未婚青年,没有养家压力,不舍得亏待嘴巴。
小摊彻底开张,大多人买上一串,吃到了那个味儿,又回来多买几串,少说也要花个五毛一块。
而柳暄红最大的客户,则是那群少年。
他们啥没有,就零花钱多,况且东西实在好吃,根本停不下来,少年人胃口大,净吃肉串,柳暄红粗粗盘算下来,光是他们一群人,就给她挣了二十块。
串串香的火爆,让其他摊主看傻眼。
他们曾断定这世上压根没有那么多冤大头肯花钱,然而柳暄红却是他们之中收摊最早的。
摊主们:脸疼。
摊主们羡慕的同时,一边暗想:看样子,这小摊暂时不会倒闭了,自己明天要不要也买一根尝尝呢。
柳暄红不知道摊主们的想法,她看卖完了,就把小摊收了,将炉子寄放在大娘家中,抱着铝锅和厚厚的钱袋回家!
一进宋家院子,柳暄红直奔三房,让兄弟仨人关门关窗,防止有人偷窥。
娘!数钱钱!
宋小果兴奋地爬上炕。
老大老二也激动地瞅向他们娘鼓鼓的钱袋子。
柳暄红不含糊,直接把袋子解开,花花绿绿的钱票堆了一小堆。
生平第一次瞅见这么多钱的宋小果眼睛都直了,小声嘟囔:娘,好多糖葫芦!
数钱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仨了。
柳暄红揉揉小孩的脑袋,伸了个懒腰,躺在一旁歇息。
自她成年后,许久没有这么忙碌了。
柳暄红的火锅店走上正轨后,请了职业经纪人管理,平时有合伙人看顾,她不用怎么操心,自己则专心一家私房菜馆,研究爷爷流传的菜谱。
私房菜馆没有菜单,全看她当日喜好,实行预约制度,待客人数也限制在个位数,纵然如此任性,也有大把土豪和老饕挥舞着钞票进菜馆,私房菜馆的座位千金难求。
娘!一共是八十八块六毛!
柳暄红拧了拧眉心,淡淡点头。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她只准备了三百素串和两百肉串,一共能挣九十,她心中有数。
扣掉的一块四毛,是她们吃掉的串串。
仨人没算错。
足足八十多块,四舍五入就是一百,宋家村一月就挣五块,城里工人一月普遍工资三四十块,柳暄红一天就挣了工人俩月的工资,摆摊真挣钱!
一家人乐疯了!
不过这都是头一天新鲜,后续如何不好说,但是她今天只是卖些素菜和鸡胗鸭胗,没有加上豆腐和牛肉鸡肉等食品,后续慢慢开发新食材,应该能持续维持些新鲜感。
挣了钱,柳暄红心情爽快,大方地给老大老二一人一块工资,给宋小果五分钱买糖。
宋致远和宋秋连忙摆手不要,柳暄红斜睨他们一眼:收着吧,这些钱不是给你们胡乱挥霍的,是新学期上初中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们还能读书?
宋秋惊呼。
怎么不能?一个学期五块钱,老宋家怎么就供不起了。
原主被宋家人忽悠着,说读书没出息,宋致远和宋秋念完小学就回家务农,早点帮衬家里,柳暄红全当他们是在放屁。
读书没出息,老宋家怎么就在前几年那么困难的时候,也要咬牙供宋老四读书呢?
不过是想哄三房给老宋家的人做牛做马。
提前留意好消息去报名,甭管你奶她们说什么。现在她手里有宋渊的存款,还能摆摊,老宋家别想拿捏她们,迟早要搬出去。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想个好法子。
傍晚,宋家人回来了,晚饭是宋秋煮的土豆炖粉条。
若是以往,宋二嫂就这么将就了,然而她今早上亲眼瞧见了老三媳妇熬的骨头汤,心里头呀,念叨了一整天。
宋二嫂戳了戳柳暄红:老三媳妇,你们早上的汤没拿回来?第一天摆摊,应该卖不出几碗吧,拿回来还能让爹娘补补身子。
宋老太太耳朵动了动。
柳暄红没正经告诉她们要做什么买卖,宋家人怕连累,也做出不关心的样子,她一本正经瞎编道:汤是茜红姐的,就算卖不出去,也是茜红姐家喝,和我们宋家有什么关系?二嫂要是馋了,可以,我立刻拿碗去茜红姐家买两碗。
宋二嫂当即摇头:三弟妹啊,我可没有钱买汤,还是不了。
宋老太太失望地垂下眼,怒道:行了行了,吃饭就吃饭,瞎嘀咕什么!
宋二嫂一僵,柳暄红闷笑。
末了,老太太自己嘀咕:都是一群不孝的东西。
娘!谁惹你生气了!
一道爽朗的男声传来,宋家人纷纷停了筷子,惊喜地看向门口。
老四!你回来了!
宋老四大包小包地出现在门口,神采奕奕道:娘,我不光自己回来了。
众人这才发现,在他身后,跟着一个比他稍矮些的女人,脸颊消瘦,小腹微凸。
柳暄红眯了眯眼,机会来了。
第9章 红糖水
宋老四不光自己回来,还把他在城里的对象也带回来了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宋家村。
城里人来村!这可是新鲜事儿!
大人小孩倚着门槛,趴着墙头,一串串脑袋挤挤囔囔围着宋家的小院子看热闹。
邻居们摇着蒲扇,八卦地口沫横飞。
去去去!回家玩去!
宋老太太赶走扒着门缝看热闹的小孩,砰地关上院门,对墙头的调笑充耳不闻,板着脸回屋去。
柳暄红和其他妯娌匆忙吃完饭,收拾桌子招待这位第一回 上门的城里姑娘。
宋老太太瞪了宋老四一眼,男人轻轻安抚了下对象钱桂英,跟上老太太回屋。
宋大嫂和宋二嫂立时给自己的几个孩子使眼色。
柳暄红没动,她撑着下巴,眼皮懒懒地阖着,仿佛并不关注这件宋家人看来的大事。
宋致远留了个心眼儿,捏捏宋小果的小肉手。
小家伙机灵一笑,悄不溜声出去了。
宋老太太的窗子底下已经猫着俩和他一样肩负重任的小孩,宋小果挤在哥哥姐姐间偷听。
屋内,宋老太太敛了不喜,急急忙忙打量了一圈许久不见的小儿子,心疼道:老四,你瘦了。
宋老四还以为老太太把他喊来是训一顿呢,闻言松了口气,惭愧道:娘,我对不起你。
钱桂英的肚子长了眼睛的都能瞧出不对劲,没等宋老太太反应,随之进屋的宋老头敲起他的水筒烟杆,追着他打:混小子,老子让你读书有份个好工作,你竟不珍惜,在外面欺负起姑娘!老子今天就打断你的腿!
宋老太太忙护着小儿子,不满道:老头子胡咧咧啥呢。一个巴掌拍不响,城里姑娘要是不乐意,他能一个人干那档子事儿?哪能怪的了咱儿子!
慈母多败儿!宋老头愤愤指着俩人,身体颤抖。
宋老太太拽着宋老四的胳膊翻看:没打着吧。她嗔了自己儿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
你也是,处对象就处对象,咋还整出个娃来了!我看这城里人也没多好,那闺女这么容易就跟了你,指不定原来就是个浪货!我的儿啊,咱们老宋家可不能娶一个放荡的媳妇。
宋老头也皱起眉头:不成,这闺女一看就不是正经人,不能娶。
宋老四眼里闪过一丝烦躁:爹,娘,你们越讲越离谱!桂英跟我之前可是个清白人,让你们说成什么样儿了。
总之,这事儿是我对不起她,她怀孕了,我么必须尽快结婚!不然,厂子里的人怎么看我!大家可是都晓得我俩处对象的。
他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宋老太太急了:结!咱们明儿就办喜事儿!娘今晚就请人杀猪。
说到这,宋老太太一脸肉痛。
如今除了自留地种的菜,家里养的两头猪就是老宋家最大的财产了,往前几年的时候,宋老四念书的钱和一家子的嚼用都指望着这白白胖胖的大肥猪。
现下这俩头小猪不过养了五个月,还没贴肥膘,就要提前宰杀,就算是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宋老太太也心疼死了。
不行,宋老四摇头,娘,明天办事也太急了,财礼什么的都没有,不说和城里比,就是连大哥二哥他们的婚事都比不上,我不能让桂英受委屈,她可是从城里下嫁到咱们家!
什么下嫁不下嫁的。老太太满脸不高兴,她是身娇肉贵的城里姑娘,可再金贵,不是怀了嘛,跑不了。
在老太太的人生经验里,女人有了孩子就跑不了,像她年轻那会儿,同村有个姑娘被赖皮子玷污了,寻死觅活了一段时间,可查出怀孕后,不也老老实实地被自家亲爹一张红盖头就打发到赖皮子家了。
老太太腰杆挺直,语气骄傲:现在可不是俺们上赶着求娶她,合该是她怕丢人,求着咱家娶!
一想到她以后能享受城里媳妇的伺候,老太太心里别提多美了,这可是宋家村独一份儿!
娘,您这话可不能再说了,咱们不能因为桂英怀了就糟践她,惹急了,桂英去医院打掉孩子,我咋办呐。
啥?孩子还能打掉?宋老太太懵了。
可不是,钱家可不差这点手术费。
这城里的姑娘,也太狠心了。宋老太太嘀咕,咋说也是肚子的一块肉,她也舍得?
宋老四暗忖,有什么舍不舍得的,要是她有这么一个闺女还没嫁人就要被婆家糟践,他也选择棒打鸳鸯。
成吧,结婚就结婚,不能害了我苦命的孙孙。
宋老四笑了:娘,先说好了呀,我和桂英结婚,办事儿不能比哥哥们差。桂英是城里姑娘,要五百块财礼,三大件也少不了。
宋老太太尖叫:五百块财礼就算了,咋还要三大件!咱家哪里买的起!
结婚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每样至少需要一百块,不光价钱贵,有钱还买不起,需要票。
宋老四皱眉:娘,这是为了咱们宋家的面子和诚意,我家境差,又干出丑事,钱家对我不满意,结婚再不出点血,送些诚意,人家凭啥要把闺女嫁给我。
再说了,人家钱家不贪图这些东西,说好了,将来会原封不动陪嫁回来,不过是左手转右手,不亏。
宋老太太嘟囔:要是真不贪,不如不折腾。
她也明白,这事儿没有别的余地了,儿子铁了心要娶人家闺女,遂闪了闪眼神:那你媳妇陪嫁?
宋老四皱眉:娘,我不是那些眼巴巴地盯着媳妇陪嫁的没出息男人。
宋老太太讪讪:你娘我也不惦记,就是打听打听。
您放心吧。宋老四张开十根手指。
十根手指头?就算是农家嫁闺女也不可能给十块,需要给个一两百的,钱家可是城里人,难不成是陪嫁一千?
宋老太太乐开了花,一拍大腿:成!三大件就三大件,娘肯定给你攒着。你看你,你要娶媳妇你娘我能不同意?咱们说了这么久,你媳妇也累了,我出去给她煮碗红糖水补补,她可是第一次来,怀着孩子呢。你快也去看看吧,你那几个嫂子也不是善人,也不怕被欺负。
宋老四哭笑不得,不过他从小到大,也熟悉她娘的性子了。
趁着俩人出去的功夫,宋小果忙跑回堂屋,朝他娘和哥哥们招手,凑耳朵讲了里面的事儿。
听到宋老太太一口应了结婚三大件的事儿,柳暄红迷惑,宋老太太是哪儿来的自信应承呢?
宋家最有钱的是三房,她手里就五十,对于差不多上千块的财礼来说,杯水车薪。
老太太莫不是有其他来钱的路子?或者存款?
也是,宋老太太抠门了一辈子,攒个千儿八百的棺材本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老宋家不打她的主意,她随他们去。
不过这事儿,注定和柳暄红扯上关系。
宋小果偷听到的事儿,大房二房也晓得,她们也想到棺材本儿的事儿,但也担心老太太没攒那么多钱,打起三房的主意。
我看娘挺宝贝老四的媳妇,红糖水说煮就煮,还下了俩鸡蛋,说不准真要买三大件,就算娘真的有一千块,那结婚需要置办的家什和摆宴,哪样不需要钱?而且娘花了大价钱出财礼,指定要办的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少不了花大钱,她能不盯着三弟妹的五十元。
宋二嫂可不信,将心比心,她兜里就算有私房钱,给闺女买个头绳也得向三房伸手呢。
指望老太太放过三房,不可能!
那你想怎么办?宋老二不耐烦地翻了个身,回头看她。
宋二嫂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张口:钱落到老太太手里,可就要不回了,反正在老太太手里是花,给我们妞妞买条裙子也是花,我明儿就找三弟妹借钱去。
无独有偶,大房屋里也正谈论着相同的话题。
宋大嫂眉头深深,唉声叹气:过俩月就是秋季了,小宝又要犯咳嗽,可是三弟妹处没钱了,到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弟妹那儿怎么会没钱。宋大哥挨着给三个孩子擦脸,你别操心了,我去年找了野蜂蜜在春子家存着呢,听说野蜂蜜对咳嗽好,咱小宝也能治好。
要万一不成呢?宋大嫂不放心。
而且她的几个孩子,除了小宝会秋季犯咳嗽,其他孩子也不省心,每年冬天总有一个爱发烧。
家里没点钱应急,那哪成。
恋耽美
作为第一个顾客,周围人围住他,七嘴八舌询问:怎么样?好吃吗?
真是肉吗?
鸡心香辣鲜嫩,入口弹牙,年轻人顾不上说话,竖起一个大拇指。
大娘咬咬牙,领着孙女到小摊前:闺女,给我乖孙女也来一串香菇。
她孙女最爱吃香菇了。
好。
柳暄红烫了一串香菇,又取出一串土豆片,道:这是谢谢您的。
那天大娘的好心,她一直记着。
土豆片煮的软糯可口,却不黏牙,正适合大娘这个年纪的人。
大娘跟得了大便宜似的,美滋滋拉着孙女走了。
一旁的宋致远和宋秋骤然想到那天的事儿,俱抖了抖身子。
宋致远这辈子不想再剥玉米了。
而宋秋晚上回去还要继续做饭。
宋小果添完了糖葫芦,小鼻子嗅了嗅,扯着柳暄红的袖子嚷嚷:娘!我也要吃!
柳暄红给了他一串,小孩拿着就跑去大娘孙女那儿和人一起玩了。
不一会儿,俩孩子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柳暄红不得不感叹宋小果的交际能力。
铃铃铃,厂子铃声响了,大批工人涌出大门。
不光是毛纺织厂的,还有隔壁的服装厂和机械厂的工人。
摊主们也不围观了,吆喝着包子馒头,年轻人吆喝着糖葫芦,但是工人们一出门,就直奔柳暄红的小摊而来。
串串香的汤一烧开,那味儿不光馋摊主们,也馋待在厂里车间的他们呀。
有工人受不了,上厕所时特意往大门处溜达,一眼瞧见了新摊子,回去就宣扬开了。
一毛钱一串素菜,三毛一串虽然有点贵,但是对一个月工资几十块的他们来说,这点解馋的闲钱还是有的。
尤其是厂子里的大多数是未婚青年,没有养家压力,不舍得亏待嘴巴。
小摊彻底开张,大多人买上一串,吃到了那个味儿,又回来多买几串,少说也要花个五毛一块。
而柳暄红最大的客户,则是那群少年。
他们啥没有,就零花钱多,况且东西实在好吃,根本停不下来,少年人胃口大,净吃肉串,柳暄红粗粗盘算下来,光是他们一群人,就给她挣了二十块。
串串香的火爆,让其他摊主看傻眼。
他们曾断定这世上压根没有那么多冤大头肯花钱,然而柳暄红却是他们之中收摊最早的。
摊主们:脸疼。
摊主们羡慕的同时,一边暗想:看样子,这小摊暂时不会倒闭了,自己明天要不要也买一根尝尝呢。
柳暄红不知道摊主们的想法,她看卖完了,就把小摊收了,将炉子寄放在大娘家中,抱着铝锅和厚厚的钱袋回家!
一进宋家院子,柳暄红直奔三房,让兄弟仨人关门关窗,防止有人偷窥。
娘!数钱钱!
宋小果兴奋地爬上炕。
老大老二也激动地瞅向他们娘鼓鼓的钱袋子。
柳暄红不含糊,直接把袋子解开,花花绿绿的钱票堆了一小堆。
生平第一次瞅见这么多钱的宋小果眼睛都直了,小声嘟囔:娘,好多糖葫芦!
数钱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仨了。
柳暄红揉揉小孩的脑袋,伸了个懒腰,躺在一旁歇息。
自她成年后,许久没有这么忙碌了。
柳暄红的火锅店走上正轨后,请了职业经纪人管理,平时有合伙人看顾,她不用怎么操心,自己则专心一家私房菜馆,研究爷爷流传的菜谱。
私房菜馆没有菜单,全看她当日喜好,实行预约制度,待客人数也限制在个位数,纵然如此任性,也有大把土豪和老饕挥舞着钞票进菜馆,私房菜馆的座位千金难求。
娘!一共是八十八块六毛!
柳暄红拧了拧眉心,淡淡点头。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她只准备了三百素串和两百肉串,一共能挣九十,她心中有数。
扣掉的一块四毛,是她们吃掉的串串。
仨人没算错。
足足八十多块,四舍五入就是一百,宋家村一月就挣五块,城里工人一月普遍工资三四十块,柳暄红一天就挣了工人俩月的工资,摆摊真挣钱!
一家人乐疯了!
不过这都是头一天新鲜,后续如何不好说,但是她今天只是卖些素菜和鸡胗鸭胗,没有加上豆腐和牛肉鸡肉等食品,后续慢慢开发新食材,应该能持续维持些新鲜感。
挣了钱,柳暄红心情爽快,大方地给老大老二一人一块工资,给宋小果五分钱买糖。
宋致远和宋秋连忙摆手不要,柳暄红斜睨他们一眼:收着吧,这些钱不是给你们胡乱挥霍的,是新学期上初中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们还能读书?
宋秋惊呼。
怎么不能?一个学期五块钱,老宋家怎么就供不起了。
原主被宋家人忽悠着,说读书没出息,宋致远和宋秋念完小学就回家务农,早点帮衬家里,柳暄红全当他们是在放屁。
读书没出息,老宋家怎么就在前几年那么困难的时候,也要咬牙供宋老四读书呢?
不过是想哄三房给老宋家的人做牛做马。
提前留意好消息去报名,甭管你奶她们说什么。现在她手里有宋渊的存款,还能摆摊,老宋家别想拿捏她们,迟早要搬出去。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想个好法子。
傍晚,宋家人回来了,晚饭是宋秋煮的土豆炖粉条。
若是以往,宋二嫂就这么将就了,然而她今早上亲眼瞧见了老三媳妇熬的骨头汤,心里头呀,念叨了一整天。
宋二嫂戳了戳柳暄红:老三媳妇,你们早上的汤没拿回来?第一天摆摊,应该卖不出几碗吧,拿回来还能让爹娘补补身子。
宋老太太耳朵动了动。
柳暄红没正经告诉她们要做什么买卖,宋家人怕连累,也做出不关心的样子,她一本正经瞎编道:汤是茜红姐的,就算卖不出去,也是茜红姐家喝,和我们宋家有什么关系?二嫂要是馋了,可以,我立刻拿碗去茜红姐家买两碗。
宋二嫂当即摇头:三弟妹啊,我可没有钱买汤,还是不了。
宋老太太失望地垂下眼,怒道:行了行了,吃饭就吃饭,瞎嘀咕什么!
宋二嫂一僵,柳暄红闷笑。
末了,老太太自己嘀咕:都是一群不孝的东西。
娘!谁惹你生气了!
一道爽朗的男声传来,宋家人纷纷停了筷子,惊喜地看向门口。
老四!你回来了!
宋老四大包小包地出现在门口,神采奕奕道:娘,我不光自己回来了。
众人这才发现,在他身后,跟着一个比他稍矮些的女人,脸颊消瘦,小腹微凸。
柳暄红眯了眯眼,机会来了。
第9章 红糖水
宋老四不光自己回来,还把他在城里的对象也带回来了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宋家村。
城里人来村!这可是新鲜事儿!
大人小孩倚着门槛,趴着墙头,一串串脑袋挤挤囔囔围着宋家的小院子看热闹。
邻居们摇着蒲扇,八卦地口沫横飞。
去去去!回家玩去!
宋老太太赶走扒着门缝看热闹的小孩,砰地关上院门,对墙头的调笑充耳不闻,板着脸回屋去。
柳暄红和其他妯娌匆忙吃完饭,收拾桌子招待这位第一回 上门的城里姑娘。
宋老太太瞪了宋老四一眼,男人轻轻安抚了下对象钱桂英,跟上老太太回屋。
宋大嫂和宋二嫂立时给自己的几个孩子使眼色。
柳暄红没动,她撑着下巴,眼皮懒懒地阖着,仿佛并不关注这件宋家人看来的大事。
宋致远留了个心眼儿,捏捏宋小果的小肉手。
小家伙机灵一笑,悄不溜声出去了。
宋老太太的窗子底下已经猫着俩和他一样肩负重任的小孩,宋小果挤在哥哥姐姐间偷听。
屋内,宋老太太敛了不喜,急急忙忙打量了一圈许久不见的小儿子,心疼道:老四,你瘦了。
宋老四还以为老太太把他喊来是训一顿呢,闻言松了口气,惭愧道:娘,我对不起你。
钱桂英的肚子长了眼睛的都能瞧出不对劲,没等宋老太太反应,随之进屋的宋老头敲起他的水筒烟杆,追着他打:混小子,老子让你读书有份个好工作,你竟不珍惜,在外面欺负起姑娘!老子今天就打断你的腿!
宋老太太忙护着小儿子,不满道:老头子胡咧咧啥呢。一个巴掌拍不响,城里姑娘要是不乐意,他能一个人干那档子事儿?哪能怪的了咱儿子!
慈母多败儿!宋老头愤愤指着俩人,身体颤抖。
宋老太太拽着宋老四的胳膊翻看:没打着吧。她嗔了自己儿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
你也是,处对象就处对象,咋还整出个娃来了!我看这城里人也没多好,那闺女这么容易就跟了你,指不定原来就是个浪货!我的儿啊,咱们老宋家可不能娶一个放荡的媳妇。
宋老头也皱起眉头:不成,这闺女一看就不是正经人,不能娶。
宋老四眼里闪过一丝烦躁:爹,娘,你们越讲越离谱!桂英跟我之前可是个清白人,让你们说成什么样儿了。
总之,这事儿是我对不起她,她怀孕了,我么必须尽快结婚!不然,厂子里的人怎么看我!大家可是都晓得我俩处对象的。
他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宋老太太急了:结!咱们明儿就办喜事儿!娘今晚就请人杀猪。
说到这,宋老太太一脸肉痛。
如今除了自留地种的菜,家里养的两头猪就是老宋家最大的财产了,往前几年的时候,宋老四念书的钱和一家子的嚼用都指望着这白白胖胖的大肥猪。
现下这俩头小猪不过养了五个月,还没贴肥膘,就要提前宰杀,就算是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宋老太太也心疼死了。
不行,宋老四摇头,娘,明天办事也太急了,财礼什么的都没有,不说和城里比,就是连大哥二哥他们的婚事都比不上,我不能让桂英受委屈,她可是从城里下嫁到咱们家!
什么下嫁不下嫁的。老太太满脸不高兴,她是身娇肉贵的城里姑娘,可再金贵,不是怀了嘛,跑不了。
在老太太的人生经验里,女人有了孩子就跑不了,像她年轻那会儿,同村有个姑娘被赖皮子玷污了,寻死觅活了一段时间,可查出怀孕后,不也老老实实地被自家亲爹一张红盖头就打发到赖皮子家了。
老太太腰杆挺直,语气骄傲:现在可不是俺们上赶着求娶她,合该是她怕丢人,求着咱家娶!
一想到她以后能享受城里媳妇的伺候,老太太心里别提多美了,这可是宋家村独一份儿!
娘,您这话可不能再说了,咱们不能因为桂英怀了就糟践她,惹急了,桂英去医院打掉孩子,我咋办呐。
啥?孩子还能打掉?宋老太太懵了。
可不是,钱家可不差这点手术费。
这城里的姑娘,也太狠心了。宋老太太嘀咕,咋说也是肚子的一块肉,她也舍得?
宋老四暗忖,有什么舍不舍得的,要是她有这么一个闺女还没嫁人就要被婆家糟践,他也选择棒打鸳鸯。
成吧,结婚就结婚,不能害了我苦命的孙孙。
宋老四笑了:娘,先说好了呀,我和桂英结婚,办事儿不能比哥哥们差。桂英是城里姑娘,要五百块财礼,三大件也少不了。
宋老太太尖叫:五百块财礼就算了,咋还要三大件!咱家哪里买的起!
结婚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每样至少需要一百块,不光价钱贵,有钱还买不起,需要票。
宋老四皱眉:娘,这是为了咱们宋家的面子和诚意,我家境差,又干出丑事,钱家对我不满意,结婚再不出点血,送些诚意,人家凭啥要把闺女嫁给我。
再说了,人家钱家不贪图这些东西,说好了,将来会原封不动陪嫁回来,不过是左手转右手,不亏。
宋老太太嘟囔:要是真不贪,不如不折腾。
她也明白,这事儿没有别的余地了,儿子铁了心要娶人家闺女,遂闪了闪眼神:那你媳妇陪嫁?
宋老四皱眉:娘,我不是那些眼巴巴地盯着媳妇陪嫁的没出息男人。
宋老太太讪讪:你娘我也不惦记,就是打听打听。
您放心吧。宋老四张开十根手指。
十根手指头?就算是农家嫁闺女也不可能给十块,需要给个一两百的,钱家可是城里人,难不成是陪嫁一千?
宋老太太乐开了花,一拍大腿:成!三大件就三大件,娘肯定给你攒着。你看你,你要娶媳妇你娘我能不同意?咱们说了这么久,你媳妇也累了,我出去给她煮碗红糖水补补,她可是第一次来,怀着孩子呢。你快也去看看吧,你那几个嫂子也不是善人,也不怕被欺负。
宋老四哭笑不得,不过他从小到大,也熟悉她娘的性子了。
趁着俩人出去的功夫,宋小果忙跑回堂屋,朝他娘和哥哥们招手,凑耳朵讲了里面的事儿。
听到宋老太太一口应了结婚三大件的事儿,柳暄红迷惑,宋老太太是哪儿来的自信应承呢?
宋家最有钱的是三房,她手里就五十,对于差不多上千块的财礼来说,杯水车薪。
老太太莫不是有其他来钱的路子?或者存款?
也是,宋老太太抠门了一辈子,攒个千儿八百的棺材本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老宋家不打她的主意,她随他们去。
不过这事儿,注定和柳暄红扯上关系。
宋小果偷听到的事儿,大房二房也晓得,她们也想到棺材本儿的事儿,但也担心老太太没攒那么多钱,打起三房的主意。
我看娘挺宝贝老四的媳妇,红糖水说煮就煮,还下了俩鸡蛋,说不准真要买三大件,就算娘真的有一千块,那结婚需要置办的家什和摆宴,哪样不需要钱?而且娘花了大价钱出财礼,指定要办的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少不了花大钱,她能不盯着三弟妹的五十元。
宋二嫂可不信,将心比心,她兜里就算有私房钱,给闺女买个头绳也得向三房伸手呢。
指望老太太放过三房,不可能!
那你想怎么办?宋老二不耐烦地翻了个身,回头看她。
宋二嫂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张口:钱落到老太太手里,可就要不回了,反正在老太太手里是花,给我们妞妞买条裙子也是花,我明儿就找三弟妹借钱去。
无独有偶,大房屋里也正谈论着相同的话题。
宋大嫂眉头深深,唉声叹气:过俩月就是秋季了,小宝又要犯咳嗽,可是三弟妹处没钱了,到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弟妹那儿怎么会没钱。宋大哥挨着给三个孩子擦脸,你别操心了,我去年找了野蜂蜜在春子家存着呢,听说野蜂蜜对咳嗽好,咱小宝也能治好。
要万一不成呢?宋大嫂不放心。
而且她的几个孩子,除了小宝会秋季犯咳嗽,其他孩子也不省心,每年冬天总有一个爱发烧。
家里没点钱应急,那哪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