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46)
然而家境贫寒,这些事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虽然现在说搞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然而并不是每个大队都是一样的,在这年头,发家致富是资本主义思想,搞集体生产才是正确道路。
小宋村是幸运的,书记和大队长相比自己的权力,更看重社员的家庭状况。
然而并不是所有支队都支持,也不是支持了,立马就做出效果。
秋收后,家家户户上交了粮后,家里的粮食的确比以前多了点,可是贫困和饥寒交迫早就刻在骨子里,这些人即使手握粮食也不敢一下子放开了吃。
有的人因为过惯了这种早期的苦日子,一辈子也没扭过来,引发和新生代的家庭矛盾。
柳暄红打算过了年就盖座房子,建一个食堂和休息室。
食堂免费吃,休息室则放些床和桌椅板凳,晌午能让人歇会儿。
柳眉吃到新鲜的肉菜和素菜,就晓得她这位许久未见的妹妹回乡了。
唯有她才这么傻,白白浪费这么好的肉给工人吃。
柳眉大口咬着鸡腿儿,吃了个满嘴油,晌午大家歇息说笑时,她没如往常般加进去,扭着腰朝宋家去了。
宋家,柳暄红在听张文康汇报工作。
如今厂子里已经生产出了两种产品,一种是水果奶糖,这是柳暄红上辈子无意间得到的方子,味道极好,水果和奶香结合在一起,甜蜜滑溜溜,嚼着也有韧性。
另一种则是牛轧糖,牛轧糖多了密封包装和干燥剂,保质期比柳暄红手工制作的更长了,也更适应对外售卖。
张文康:我们现在做是做出来了,我对我们的产品也很有信心,然而老板,我们没有销售渠道。
这话说的的销售渠道,不是指的柳记,而是各大商场,供销社和小卖部。
尽管柳暄红以前做的吃食几乎都是在柳记售卖,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太狭窄了,柳记太小,她们必须把货铺到商场等其他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产品做好了,却不能推销出去,而柳记食品厂也没有组建销售部。
一切发展得太快,把柳暄红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没关系。
柳暄红原本的打算就是宋万水负责销售的。
她微微颔首,表示知道,正准备让人把宋万水喊来时,大门被推开,她隐约瞧见有个人影走了进来,她想着可能是厂子员工,先抱歉让她等等,自己有事要谈,顺便请她喊宋万水过来。
等宋万水来后,她们商谈了会儿,约定她先带一批货回县里,明儿去百货大楼推销试试。
宋万水一口答应了。
俩人出去后,柳暄红听到一声哀怨,嗓音还有点熟悉:小妹,你现在真是好大的威风,亲姐姐找你都四处找不着。
柳暄红这才发现,原来她方才顺手指挥的人是三姐柳眉。
她眉毛高挑,嘴角扬起一丝弧度:三姐说笑了,你要是找不到我,那现在又算什么。
你柳眉瞪眼,她这位四妹,真是发了财,架子就大了,一句亏也吃不得,偏生她还不能发作。
毕竟她现下是在妹妹的工厂干活儿。
若是惹恼了把自己开除了,就是找娘哭,大约也不能再进来了。
这位妹妹,去了县里就变了个模样,连娘的脸面都不管了,心里哪里还有她的位置。
柳眉一想到这阵子她娘家被砸的处境,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了。
她巴巴地挤出一个笑:三姐这是和你开玩笑,妹妹别放心上。
柳暄红懒得和她继续周旋,问她: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柳眉:前阵子娘让你回去,你咋不回?你不知道,娘丢了好大的脸,咱们家也被砸了!
柳暄红:谁让她胡乱应承的,被砸了也是活该。
而且她听说,其实人本来只是打算收送的礼物,然而她娘不肯,这些人就跑厨房砸了几个碗,老太太心疼了,去救碗,仓门打开,这些人就进屋拿礼物了。
她们心知,虽然老太太不能应承厂子的事儿,然这毕竟是柳暄红的娘家,还想去她那儿上班,拿东西时也不敢过多撒野,有些实在气不过的,就偷偷踢了桌椅板凳扫帚。
实际财产并没有损失多少。
就是那几个碗,在她碰见山哥儿时,也拿了钱让他买上。
山哥儿却不肯,因为他在跟着宋万水工作。
这令柳暄红微讶,她实在想不到这位被老太太养的不起眼的弟弟,竟然和宋万水有关系。
后来暖英说他们是同学,她更震惊了,因为山哥儿比宋万水还小几岁呢。
不过她仔细回忆一下,发现还真是有可能,因为老太太懒得带娃,便早早把山哥儿放学堂里,公社里只有一个小学,他们便恰好做了同学。
柳眉皱眉,不敢想象她的妹妹竟然会这么说,不过她来这,也不是为了帮自己娘讨公道的。
好好好,娘的事儿你不管,那我的事儿你该管管吧,妹妹,我晓得你现在忙,也没啥人可用,三姐你是清楚的,咱们一块长大,不说绝顶聪明也是有点小智慧,你可不能让我一辈子做女工。
柳暄红心想,我就是太清楚你了。
自私自利,连亲儿女都不顾,对血肉相连的妹妹幸灾乐祸,我就是提拔你闺女都不想提拔你。
她义正言辞道:三,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进了厂子就得守咱们厂子的规矩,你干的好,宋主任不会亏待你。
柳眉跺了跺脚:小妹,你少糊弄我,什么进了厂子就得守规矩,我是你亲姐姐,你不提拔我,亲我,还想提拔谁?你那两位宋家侄侄儿吗?
一说到这事儿,她就生气。
她这位妹妹,可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发了财没想着扒拉娘家,倒把宋家兄妹提了上去。
听说宋暖英在县里负责一家铺子,宋万水又在厂里工作,那她呢!
她可是柳暄红的亲姐姐,求一个小领导职位不过分吧。
柳眉:我也是为你好,这里是小宋村,那宋万水和宋莞平可是同村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蒙你,你没个帮手到时候可就是两眼一抹黑。
柳暄嗤笑,说到底,这柳眉就是想从她这里扒一份好处。
这并不奇怪。
时下人讲究人情,一个人发达了,因为没有可信任的人,会把亲戚提到自己公司,也不管合不合适,面子最重要。
柳暄红见过太多优秀的小企业,因为被亲戚吸血而倒塌。
她不排斥在出息后,帮扶亲朋好友,可是她也不眼瞎。
宋万水和宋暖英,是她考验过的好孩子,有上进心,不甘于困囿于农村这片天地,她不忍心看到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一辈子浑浑噩噩走上父辈的老路。
因此她伸手了。
可是柳眉?
柳暄红抬眼,仔细打量她这位姐姐。
然而无论她怎么看,都只能看到一片贪婪狡诈。
她听到她说。
我也不要求有个多好的去处,只要不做女工,去当个小领导,管理这些人,我就心满意足。
她不禁嗤笑。
她的这位三姐,可是好大的想头。
就是宋暖英和宋万水,也是从拉货当服务员做起。
她怎么敢想空口白牙一说,就要宋莞平的位置呢!
第54章 香芋肉丝焖饭
柳眉想的倒好, 可是她能干吗?
柳暄红双手交叉托着下巴,抬眸笑了:当领导?
柳眉猛点头。
她是不愿意再和那些女工一块干活了, 她可是老板亲姐姐啊!
柳暄红勾了勾唇:行, 我给你一个机会。
柳眉登时眉开眼笑,拍着胸脯骄傲道:小妹你尽管来,你三姐我要是不会, 就再也不来缠你了。
柳暄红轻哼,这可是你说的。
她把她带到了宋莞平的办公室,宋莞平迷惑抬头,柳暄红摆摆手,自己去办公桌上翻了个册子。
册子上是厂子员工的登记信息,字迹不一, 或整齐或歪歪扭扭,柳暄红把册子往她三姐面前一放, 告诉她:这是咱们员工的登记信息, 三姐您想当管人的小领导, 行, 先把这些名字和人对上再说吧。
柳眉低头, 对上那些歪扭仿佛蚯蚓的字体,两眼冒圈儿。
这, 这都是些什么呀!
柳眉是不识字的, 或者说,她不是不识字, 而是不会太多, 这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周老太太不待见四个女儿, 大姐出生早, 那会儿乡下贫困, 便没送去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睁眼瞎。
二姐长到九岁,那会儿村里来了扫盲班,家家户户需要人去学习,老太太便把二姐送去了。
等到了三姐柳眉和柳暄红出生时,她们日子过得更贫困了,但是这年头,不念书不行,大队里是抓着娃娃去念小学,不用学费,只需出本子笔墨就行了。
俩人能去念书。
可是柳眉是个有几分小聪明的。
老太太说念书没用,又遇上那年头搞运动,文化人处境不太好,柳眉就听进去了,别人念书她也背着书包出门,不过不是去学堂,而是去帮人放牛换些吃的,玩的。
老太太又不管,等到三年级,无论老师如何劝她是死活不肯去学堂了,当了名正言顺的放牛娃。
学历就这么停留在了小学三年级。
一眨眼过去了这么多年,她孩子都能上初中了,她瞅着这些名字,是字认得她,她不认得字。
柳眉干瞪眼了好半晌:小妹,你是故意的吗?你明知道你三姐我不识字。
柳暄红冷笑:是你说要管人的,你要管人,连人家名字都对不上,怎么管?
你就给我派个简单的活儿!就,就当小组长!
柳暄红:小组长也得认人,还得算出货量,生产量。三姐,我记得你算数也不咋地。
你要是有心,就回去,晚上和小霞学学字,算算数。
对了,咱们这儿有的是按字母排序的,你还得学学字母。
柳暄红这话是认真的,柳眉想往上走,必须得学习,不然她一个文盲,就是给了职位也是个睁眼瞎。
她认不得人,员工请假对不上,小组生产看不懂,就是贴个标签,她也辨别不出贴正贴反或者字写错了。
车间的生产线里的媳妇们可以不识字,凭记忆认图什么的,但是小组长不行。
小组长可是管着自己生产线和上一级对接的。
柳眉想当小领导,想要机会,不懂就得学习。
然而她说的真心实意,柳眉却觉得她是在刁难她,她不就是想要一个小领导!不想干和别人一样的活儿,咋就不行呢!
她想,她这妹妹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净帮扶外人,连姐姐都不管。
柳暄红没空再和她瞎扯,把她打发出去,话她说出去了,她爱听不听。
柳眉想要不干活,当个舒舒服服的白领工资。凭什么呢?
她自己都得辛辛苦苦看店看厂子呢。
白养一闲人,她是钱多烧的慌啊呀。
何况要是安排了柳眉,她娘家还有一对爹娘和四个姐妹弟弟呢。
老太太要说想和老头一块来帮她看门,她给不给?
姐妹们说帮扶了三妹,不能厚此薄彼,她要不要再把几个姐姐也给养了。
姐姐们还生了一大堆儿女,大的也十几岁念完初高中了,这要不要安排一下。
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厂子都塞不下!
她今天如了柳眉的意,就是给自己添麻烦,柳暄红才不管她呢!
不过她留下对宋莞平叮嘱,让她注意下三姐的女儿小霞。
小霞已经初中毕业,没继续念书,回乡劳动,这会儿也跟着娘报名进厂子了,她让宋莞平瞧瞧,小霞行事如何,要是没问题,就安排她进办公室来帮忙。
一个厂子想发展,需要新生代的力量。
柳暄红上辈子就听她暑假去厂子打工的同学说过,一到毕业季,工厂的人会在开学前询问那些高三毕业生有没有考上大学,能不能留下工作,不是干生产线,而是在办公室里当小文员做起。
然而和现在以进厂子为荣不同,现代以进厂为耻,视为没本事儿,即使是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的,也没应。
交待了宋莞平,柳暄红就带着的二十袋水果牛奶糖和二十盒牛轧糖回县里了。
这些糖能不能卖出去还得看她在县里能不能打开局面。
晚上,柳暄红回去时已经是七点了,宋致远他们早就下学回来,宋秋在做饭,宋致远盯着小月儿和宋小果,富贵写作业。
见她回来,大家都很惊喜。
柳姨好。小富贵乖乖站起来打了个招呼,柳暄红把货放下,让宋致远搬回仓房,随手揉了揉他的脑袋,你娘近日怎么样?
富贵:最近好多人找她做衣裳 ,可忙了。
快过年了,就是再穷苦的人都得咬牙扯块布做件新衣裳,高婶子的裁缝铺子经过小半年的打拼,已经把名声宣扬出去,在附近和小学初中远近闻名。
这不太忙了,连饭也顾不上做了,偏生厂子到年底也忙,几个大人没空回家,富贵就被撵到柳家吃饭了。
宋小果挤到她身边:娘,老师说考完了得开家长会。
什么时候?
下周五。
行了,我记下了。柳暄红想,家长会她是要去的,不过乖乖听着开会是不成了。
她家四个孩子呢,去哪个班级听都不好,柳暄红打算当天就去找他们各自的班主任聊聊。
晚饭是宋秋做的香芋肉丝焖饭,香芋削皮切成小块和腌制过的肉丝,大米一块煮,焖饭自带一股芋头的芳香,因为肉丝酱汁的浸润,米饭也不会寡淡无味。
除了一锅饭,宋秋还炒个猪油渣炒小白菜,猪肉渣焦焦冒油,小白菜鲜嫩可口,两者搭配口清新不腻。
第二天早饭也是宋秋负责,熬的满满当当的一锅粥,炒了葱花炒蛋和手撕包菜。
柳暄红吃完没急着带糖果去百货大楼和供销社推销,先去了柳记。
柳记的小货架上已经上了两种糖果,时髦透明的包装袋,花花绿绿,吸引人眼球。
这是宋万水一大早送食材过来时顺便稍带的。
山哥儿留在柳记搬货,柳暄红则领着宋万水去了火锅店,视察过后,她看了看旁边的百货大楼,招招手,让宋万水跟她一起进去。
这厂子的销售部以后要交给宋万水管理,宋万水必须跟着她学习如何谈判。
不过说学习,柳暄红其实也没什么好经验。
她上辈子就是开火锅店的 ,火锅可不需要进商场卖货,反而是其他饮料厂家找她要求进驻。
这辈子倒是她去求人了。
但是干销售的,说到底无非就是要脸皮厚点,没门路新人就上门一个个推销。
柳暄红也打算采取这种笨办法。
好在她在松山县还有点名声,进了百货大楼说了大名,别人一听是柳记的老板要找主任,立马就有人给她传话了。
胖乎乎的刘主任走了出来,一见面就握住了她的手:柳老板,久仰久仰,不知您来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
柳暄红一看,笑了。
这位刘主任正巧是柳记的熟客,平时不爱高谈阔论,只喜欢窝在一个小角落吃点卤味就着小酒,小日子过得舒坦,柳暄红对他有些印象。
她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儿嘛。
柳暄红一提是要在百货大楼的零食货柜里摆上柳记食品厂新出的两种糖果,并且采取卖出一份才收一份钱的法子,刘主任思索了下就应下了。
不过在一个货柜里摆上两种糖果,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他们不用出钱,这主他自己就能做。
而且他在柳记吃饭,自然知道柳记的零食有多欢迎,那牛轧糖他当初也想给自己闺女儿子买呢,不过只看一眼,就被小孩们就抢光了。
恋耽美
虽然现在说搞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然而并不是每个大队都是一样的,在这年头,发家致富是资本主义思想,搞集体生产才是正确道路。
小宋村是幸运的,书记和大队长相比自己的权力,更看重社员的家庭状况。
然而并不是所有支队都支持,也不是支持了,立马就做出效果。
秋收后,家家户户上交了粮后,家里的粮食的确比以前多了点,可是贫困和饥寒交迫早就刻在骨子里,这些人即使手握粮食也不敢一下子放开了吃。
有的人因为过惯了这种早期的苦日子,一辈子也没扭过来,引发和新生代的家庭矛盾。
柳暄红打算过了年就盖座房子,建一个食堂和休息室。
食堂免费吃,休息室则放些床和桌椅板凳,晌午能让人歇会儿。
柳眉吃到新鲜的肉菜和素菜,就晓得她这位许久未见的妹妹回乡了。
唯有她才这么傻,白白浪费这么好的肉给工人吃。
柳眉大口咬着鸡腿儿,吃了个满嘴油,晌午大家歇息说笑时,她没如往常般加进去,扭着腰朝宋家去了。
宋家,柳暄红在听张文康汇报工作。
如今厂子里已经生产出了两种产品,一种是水果奶糖,这是柳暄红上辈子无意间得到的方子,味道极好,水果和奶香结合在一起,甜蜜滑溜溜,嚼着也有韧性。
另一种则是牛轧糖,牛轧糖多了密封包装和干燥剂,保质期比柳暄红手工制作的更长了,也更适应对外售卖。
张文康:我们现在做是做出来了,我对我们的产品也很有信心,然而老板,我们没有销售渠道。
这话说的的销售渠道,不是指的柳记,而是各大商场,供销社和小卖部。
尽管柳暄红以前做的吃食几乎都是在柳记售卖,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太狭窄了,柳记太小,她们必须把货铺到商场等其他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产品做好了,却不能推销出去,而柳记食品厂也没有组建销售部。
一切发展得太快,把柳暄红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没关系。
柳暄红原本的打算就是宋万水负责销售的。
她微微颔首,表示知道,正准备让人把宋万水喊来时,大门被推开,她隐约瞧见有个人影走了进来,她想着可能是厂子员工,先抱歉让她等等,自己有事要谈,顺便请她喊宋万水过来。
等宋万水来后,她们商谈了会儿,约定她先带一批货回县里,明儿去百货大楼推销试试。
宋万水一口答应了。
俩人出去后,柳暄红听到一声哀怨,嗓音还有点熟悉:小妹,你现在真是好大的威风,亲姐姐找你都四处找不着。
柳暄红这才发现,原来她方才顺手指挥的人是三姐柳眉。
她眉毛高挑,嘴角扬起一丝弧度:三姐说笑了,你要是找不到我,那现在又算什么。
你柳眉瞪眼,她这位四妹,真是发了财,架子就大了,一句亏也吃不得,偏生她还不能发作。
毕竟她现下是在妹妹的工厂干活儿。
若是惹恼了把自己开除了,就是找娘哭,大约也不能再进来了。
这位妹妹,去了县里就变了个模样,连娘的脸面都不管了,心里哪里还有她的位置。
柳眉一想到这阵子她娘家被砸的处境,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了。
她巴巴地挤出一个笑:三姐这是和你开玩笑,妹妹别放心上。
柳暄红懒得和她继续周旋,问她: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柳眉:前阵子娘让你回去,你咋不回?你不知道,娘丢了好大的脸,咱们家也被砸了!
柳暄红:谁让她胡乱应承的,被砸了也是活该。
而且她听说,其实人本来只是打算收送的礼物,然而她娘不肯,这些人就跑厨房砸了几个碗,老太太心疼了,去救碗,仓门打开,这些人就进屋拿礼物了。
她们心知,虽然老太太不能应承厂子的事儿,然这毕竟是柳暄红的娘家,还想去她那儿上班,拿东西时也不敢过多撒野,有些实在气不过的,就偷偷踢了桌椅板凳扫帚。
实际财产并没有损失多少。
就是那几个碗,在她碰见山哥儿时,也拿了钱让他买上。
山哥儿却不肯,因为他在跟着宋万水工作。
这令柳暄红微讶,她实在想不到这位被老太太养的不起眼的弟弟,竟然和宋万水有关系。
后来暖英说他们是同学,她更震惊了,因为山哥儿比宋万水还小几岁呢。
不过她仔细回忆一下,发现还真是有可能,因为老太太懒得带娃,便早早把山哥儿放学堂里,公社里只有一个小学,他们便恰好做了同学。
柳眉皱眉,不敢想象她的妹妹竟然会这么说,不过她来这,也不是为了帮自己娘讨公道的。
好好好,娘的事儿你不管,那我的事儿你该管管吧,妹妹,我晓得你现在忙,也没啥人可用,三姐你是清楚的,咱们一块长大,不说绝顶聪明也是有点小智慧,你可不能让我一辈子做女工。
柳暄红心想,我就是太清楚你了。
自私自利,连亲儿女都不顾,对血肉相连的妹妹幸灾乐祸,我就是提拔你闺女都不想提拔你。
她义正言辞道:三,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进了厂子就得守咱们厂子的规矩,你干的好,宋主任不会亏待你。
柳眉跺了跺脚:小妹,你少糊弄我,什么进了厂子就得守规矩,我是你亲姐姐,你不提拔我,亲我,还想提拔谁?你那两位宋家侄侄儿吗?
一说到这事儿,她就生气。
她这位妹妹,可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发了财没想着扒拉娘家,倒把宋家兄妹提了上去。
听说宋暖英在县里负责一家铺子,宋万水又在厂里工作,那她呢!
她可是柳暄红的亲姐姐,求一个小领导职位不过分吧。
柳眉:我也是为你好,这里是小宋村,那宋万水和宋莞平可是同村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蒙你,你没个帮手到时候可就是两眼一抹黑。
柳暄嗤笑,说到底,这柳眉就是想从她这里扒一份好处。
这并不奇怪。
时下人讲究人情,一个人发达了,因为没有可信任的人,会把亲戚提到自己公司,也不管合不合适,面子最重要。
柳暄红见过太多优秀的小企业,因为被亲戚吸血而倒塌。
她不排斥在出息后,帮扶亲朋好友,可是她也不眼瞎。
宋万水和宋暖英,是她考验过的好孩子,有上进心,不甘于困囿于农村这片天地,她不忍心看到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一辈子浑浑噩噩走上父辈的老路。
因此她伸手了。
可是柳眉?
柳暄红抬眼,仔细打量她这位姐姐。
然而无论她怎么看,都只能看到一片贪婪狡诈。
她听到她说。
我也不要求有个多好的去处,只要不做女工,去当个小领导,管理这些人,我就心满意足。
她不禁嗤笑。
她的这位三姐,可是好大的想头。
就是宋暖英和宋万水,也是从拉货当服务员做起。
她怎么敢想空口白牙一说,就要宋莞平的位置呢!
第54章 香芋肉丝焖饭
柳眉想的倒好, 可是她能干吗?
柳暄红双手交叉托着下巴,抬眸笑了:当领导?
柳眉猛点头。
她是不愿意再和那些女工一块干活了, 她可是老板亲姐姐啊!
柳暄红勾了勾唇:行, 我给你一个机会。
柳眉登时眉开眼笑,拍着胸脯骄傲道:小妹你尽管来,你三姐我要是不会, 就再也不来缠你了。
柳暄红轻哼,这可是你说的。
她把她带到了宋莞平的办公室,宋莞平迷惑抬头,柳暄红摆摆手,自己去办公桌上翻了个册子。
册子上是厂子员工的登记信息,字迹不一, 或整齐或歪歪扭扭,柳暄红把册子往她三姐面前一放, 告诉她:这是咱们员工的登记信息, 三姐您想当管人的小领导, 行, 先把这些名字和人对上再说吧。
柳眉低头, 对上那些歪扭仿佛蚯蚓的字体,两眼冒圈儿。
这, 这都是些什么呀!
柳眉是不识字的, 或者说,她不是不识字, 而是不会太多, 这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周老太太不待见四个女儿, 大姐出生早, 那会儿乡下贫困, 便没送去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睁眼瞎。
二姐长到九岁,那会儿村里来了扫盲班,家家户户需要人去学习,老太太便把二姐送去了。
等到了三姐柳眉和柳暄红出生时,她们日子过得更贫困了,但是这年头,不念书不行,大队里是抓着娃娃去念小学,不用学费,只需出本子笔墨就行了。
俩人能去念书。
可是柳眉是个有几分小聪明的。
老太太说念书没用,又遇上那年头搞运动,文化人处境不太好,柳眉就听进去了,别人念书她也背着书包出门,不过不是去学堂,而是去帮人放牛换些吃的,玩的。
老太太又不管,等到三年级,无论老师如何劝她是死活不肯去学堂了,当了名正言顺的放牛娃。
学历就这么停留在了小学三年级。
一眨眼过去了这么多年,她孩子都能上初中了,她瞅着这些名字,是字认得她,她不认得字。
柳眉干瞪眼了好半晌:小妹,你是故意的吗?你明知道你三姐我不识字。
柳暄红冷笑:是你说要管人的,你要管人,连人家名字都对不上,怎么管?
你就给我派个简单的活儿!就,就当小组长!
柳暄红:小组长也得认人,还得算出货量,生产量。三姐,我记得你算数也不咋地。
你要是有心,就回去,晚上和小霞学学字,算算数。
对了,咱们这儿有的是按字母排序的,你还得学学字母。
柳暄红这话是认真的,柳眉想往上走,必须得学习,不然她一个文盲,就是给了职位也是个睁眼瞎。
她认不得人,员工请假对不上,小组生产看不懂,就是贴个标签,她也辨别不出贴正贴反或者字写错了。
车间的生产线里的媳妇们可以不识字,凭记忆认图什么的,但是小组长不行。
小组长可是管着自己生产线和上一级对接的。
柳眉想当小领导,想要机会,不懂就得学习。
然而她说的真心实意,柳眉却觉得她是在刁难她,她不就是想要一个小领导!不想干和别人一样的活儿,咋就不行呢!
她想,她这妹妹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净帮扶外人,连姐姐都不管。
柳暄红没空再和她瞎扯,把她打发出去,话她说出去了,她爱听不听。
柳眉想要不干活,当个舒舒服服的白领工资。凭什么呢?
她自己都得辛辛苦苦看店看厂子呢。
白养一闲人,她是钱多烧的慌啊呀。
何况要是安排了柳眉,她娘家还有一对爹娘和四个姐妹弟弟呢。
老太太要说想和老头一块来帮她看门,她给不给?
姐妹们说帮扶了三妹,不能厚此薄彼,她要不要再把几个姐姐也给养了。
姐姐们还生了一大堆儿女,大的也十几岁念完初高中了,这要不要安排一下。
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厂子都塞不下!
她今天如了柳眉的意,就是给自己添麻烦,柳暄红才不管她呢!
不过她留下对宋莞平叮嘱,让她注意下三姐的女儿小霞。
小霞已经初中毕业,没继续念书,回乡劳动,这会儿也跟着娘报名进厂子了,她让宋莞平瞧瞧,小霞行事如何,要是没问题,就安排她进办公室来帮忙。
一个厂子想发展,需要新生代的力量。
柳暄红上辈子就听她暑假去厂子打工的同学说过,一到毕业季,工厂的人会在开学前询问那些高三毕业生有没有考上大学,能不能留下工作,不是干生产线,而是在办公室里当小文员做起。
然而和现在以进厂子为荣不同,现代以进厂为耻,视为没本事儿,即使是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的,也没应。
交待了宋莞平,柳暄红就带着的二十袋水果牛奶糖和二十盒牛轧糖回县里了。
这些糖能不能卖出去还得看她在县里能不能打开局面。
晚上,柳暄红回去时已经是七点了,宋致远他们早就下学回来,宋秋在做饭,宋致远盯着小月儿和宋小果,富贵写作业。
见她回来,大家都很惊喜。
柳姨好。小富贵乖乖站起来打了个招呼,柳暄红把货放下,让宋致远搬回仓房,随手揉了揉他的脑袋,你娘近日怎么样?
富贵:最近好多人找她做衣裳 ,可忙了。
快过年了,就是再穷苦的人都得咬牙扯块布做件新衣裳,高婶子的裁缝铺子经过小半年的打拼,已经把名声宣扬出去,在附近和小学初中远近闻名。
这不太忙了,连饭也顾不上做了,偏生厂子到年底也忙,几个大人没空回家,富贵就被撵到柳家吃饭了。
宋小果挤到她身边:娘,老师说考完了得开家长会。
什么时候?
下周五。
行了,我记下了。柳暄红想,家长会她是要去的,不过乖乖听着开会是不成了。
她家四个孩子呢,去哪个班级听都不好,柳暄红打算当天就去找他们各自的班主任聊聊。
晚饭是宋秋做的香芋肉丝焖饭,香芋削皮切成小块和腌制过的肉丝,大米一块煮,焖饭自带一股芋头的芳香,因为肉丝酱汁的浸润,米饭也不会寡淡无味。
除了一锅饭,宋秋还炒个猪油渣炒小白菜,猪肉渣焦焦冒油,小白菜鲜嫩可口,两者搭配口清新不腻。
第二天早饭也是宋秋负责,熬的满满当当的一锅粥,炒了葱花炒蛋和手撕包菜。
柳暄红吃完没急着带糖果去百货大楼和供销社推销,先去了柳记。
柳记的小货架上已经上了两种糖果,时髦透明的包装袋,花花绿绿,吸引人眼球。
这是宋万水一大早送食材过来时顺便稍带的。
山哥儿留在柳记搬货,柳暄红则领着宋万水去了火锅店,视察过后,她看了看旁边的百货大楼,招招手,让宋万水跟她一起进去。
这厂子的销售部以后要交给宋万水管理,宋万水必须跟着她学习如何谈判。
不过说学习,柳暄红其实也没什么好经验。
她上辈子就是开火锅店的 ,火锅可不需要进商场卖货,反而是其他饮料厂家找她要求进驻。
这辈子倒是她去求人了。
但是干销售的,说到底无非就是要脸皮厚点,没门路新人就上门一个个推销。
柳暄红也打算采取这种笨办法。
好在她在松山县还有点名声,进了百货大楼说了大名,别人一听是柳记的老板要找主任,立马就有人给她传话了。
胖乎乎的刘主任走了出来,一见面就握住了她的手:柳老板,久仰久仰,不知您来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
柳暄红一看,笑了。
这位刘主任正巧是柳记的熟客,平时不爱高谈阔论,只喜欢窝在一个小角落吃点卤味就着小酒,小日子过得舒坦,柳暄红对他有些印象。
她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儿嘛。
柳暄红一提是要在百货大楼的零食货柜里摆上柳记食品厂新出的两种糖果,并且采取卖出一份才收一份钱的法子,刘主任思索了下就应下了。
不过在一个货柜里摆上两种糖果,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他们不用出钱,这主他自己就能做。
而且他在柳记吃饭,自然知道柳记的零食有多欢迎,那牛轧糖他当初也想给自己闺女儿子买呢,不过只看一眼,就被小孩们就抢光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