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70)
不过杂志真能批准下来,陆杰心底是高兴的。
他昂着下巴,神情骄傲:我们这是省级期刊,会在全国发行,第一期内容,我打算重点推咱们的柳记,老柳你就准备给我谢礼吧。
柳暄红:我还没答应呢。
陆杰洋洋得意:我们这是面对广大群众的诚实期刊,探索商家的服务,品尝美食,你们同意与否无关紧要。
柳暄红睨他一眼:难道不是因为你最近没出县城,死皮赖脸只能在柳记取材吗?
陆杰:看破不说破,我们还是好朋友。
不过不管怎么说,风流浪荡的陆杰要上岸从良,认真创业,柳暄红还是由衷为他感到高兴的。
陆杰是她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食客。
在其他人轻蔑于她的时候,唯独他发现了她的天赋。
他是天生的美食家。
当初也是因为如此,她才开玩笑似的建议他开办美食杂志。
现在杂志办成,整个柳记敞开,欢迎他的探访。
吃过肥嫩浓郁的糟蒸鸭肝,绵甜不腻的八宝饭,软糯Q弹的糯米团子,香味扑鼻的核桃酪,陆杰心满意足地带着他的团队和素材走了。
厨房的陆大叔揪着自己的厨师服,叹息着这小子不早点过来打招呼,他回家换套好看的衣裳过来。
陆杰是挂着照相机过来的,不光给食物拍了照,还笑嘻嘻地和菜馆里的员工合影了。
因他这么一来,菜馆里人心浮躁,大家盼着,期待着,看他能把杂志弄成什么模样。
柳暄红没太在意,说到底,这是朋友的事业,她行了方便就过去了,至于陆杰的美食杂志能不能成?她自然是希望杂志能红火的,但是菜馆能不能被带火,她并没什么期待。
菜馆的口碑逐渐传了开来,生意虽然不到红火的地步,但是因为限定的营业时间,已经有了排队需求。
本周还接了县医院院长家老太君的生日宴。
柳暄红本不打算接宴席,但是黄院长亲自请她,是宋渊的领导,那位老太君是历经动乱曾经上过战场的英雄人物,柳暄红答应了。
黄院长是真心实意为自家老祖母祝寿,没有请外人,只吩咐了他这一支的兄弟姐妹和老祖母家的几个尚在走动的娘家亲戚。
因为老人高寿,已经没了牙,吃不得什么东西,柳暄红为这场寿宴准备的是全鱼宴。
十二道菜的全鱼宴,有炸的金黄酥嫩仿若红花绽放的松鼠桂鱼,切的菱形的刀功精妙无比,油炸后浇上酸甜可口的番茄汁,端上桌后,吱吱叫着,仿佛松鼠呼唤。
黄家人稀奇地看着桌面:这是什么菜?怎么会叫?
服务生微笑介绍:这是松鼠桂鱼,是江苏名菜,传闻是乾隆帝下江南最爱吃的鱼。
什么乾隆帝最爱吃的鱼菜自然是假的,但是黄家人听着新奇又满足,纷纷动起筷子品尝。
别看它外表酥脆,但是吃进嘴巴,鱼肉竟是嫩的,滑溜溜,就是老人也能吃,黄院长忙给自家的祖母夹了块尝尝,老人家半信半疑地吃了进去,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口腔炸开,极为开胃,老人笑着说好,竟然主动伸出筷子要夹吃。
黄院长对柳暄红的贴心安排升起了感激之情。
老人家活了这么久,黄院长之前差不多为她举办了寿宴,但是回回都是在席面上象征性地吃口菜,老人家就回去休息了。
那些席面不差,道道全全,什么四干四鲜四盘、四冷荤,四大件,八大碗的,荤素俱全,席面热闹,然而给客人吃得畅快的,真正的寿宴主人却吃不下。
现在看祖母有了胃口和兴致,黄院长高兴得同时,不禁感叹宋渊的好运气,竟然有这么一个面面俱到的媳妇,真是走了大运。
投桃报李,他回去以后要好好照顾他一番。
他曾扫过宋渊刚来时的履历,上面写着好像是搞什么研究的,黄院长并没有在意,但是他想,可以分配一些研究性的工作给他,发挥他的本来优势。
宴席没完,一道道佳肴美馔如行云流水般送了上来,有清淡的西湖醋溜鱼,香辣的水煮鱼,鲜美的梅花鲤鱼等等。
众人惊叹连连,大开眼界。
小小的一条鱼,竟然能做出这般多的花样来。
每吃一道,都是不同的滋味。
全鱼宴,全鱼宴。
一开始寿宴的客人还觉得光吃鱼他们会腻味,然而柳暄红用实力表明,吃腻?
是不存在的!
直至寿宴最后,菜全吃光了,碟子里没有一丝剩菜,不光黄家的老祖母吃得心满意足,参宴的客人也是尽兴而归,宴会一结束,食客们酒酣微饱时,柳暄红就收到了许多宴席邀请。
客人们吃了一场别致生面,难以忘怀的宴席,也想自家也能有黄院长的风采。
宴席做起来其实并不轻松,而且麻烦,柳暄红并不打算承接,她稍微扫了眼,让前台继续拒绝解释。
不过没一会儿,门外响起小秦急切的声音:先生,请您等等,我向老板通报一下,您再进去。
柳暄红抬眸,小秦告诉她,黄家老太君的娘家人非要和她见一面,说有要事商量。
柳暄红挑眉,请人进来。
对方年约三十,自信满满:柳老板是吧,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在省城或者其他县开连锁店?
柳暄红唇角微翘。
她撒了两年的鱼饵,终于有人上钩了。
第75章 蟹黄汤包
参加全鱼宴的客人陆陆续续回去了, 菜馆里的员工开始打扫卫生。
小秦坐在前台,一手撑着脸, 忐忑地望着柳暄红的办公室方向。
小言纳闷问:你们今天还没下班?
小秦欢喜地喊了声姐姐, 然后指了指办公室,有人在和暄红姐谈话哩,大家不想走。
反正菜馆平时营业比较早, 时间短迟一会儿下班也无妨。
小言微微颔首,她本来是打算过来喊堂妹去逛街的,小言节俭,即使来了县城也舍不得买衣服,每天就穿工作服,她实在看不下去。
不过店里既然有事儿, 她也不放心下来,陪坐在菜馆一块等。
一刻钟后, 办公室出来一个陌生男人。
大家面面相觑, 期待地目光看向柳暄红。
柳暄红摆摆手:没事, 大家下班吧。
众人只好叽叽喳喳地离开。
徐慎是黄家老祖宗的娘家晚辈。
他随父母过来赴宴, 对柳记起了兴趣, 但是却气冲冲得回去。
徐母一阵担心。
徐父瞥了一眼,淡淡道:你不用操心, 这小子说要和人家柳记的老板做生意, 我看是人老板没同意。
徐母便劝自家儿子:这做买卖的讲究你情我愿,既然人家看不上咱家, 就寻其他人, 或者你那几个黄家表兄弟也不错, 我听说黄院长儿子开了个医疗器械厂
徐慎听着母亲的絮絮叨叨, 简直头大, 偏生他还不知道要如何和母亲解释这件事儿。
而且他自己也有些不理解。
若说柳记看不上他,不想合作,但是柳暄红待他的态度又不像,可是徐慎一开口说要在省城也开一家同样的菜馆,柳暄红立刻说不可能。
徐慎回想起柳暄红的话,仍然觉得她高傲极了。
柳暄红说菜馆的复制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有她这样的手艺。
柳记也在培养能接班的大厨,但是至今还没培养出来。
徐慎不禁冷笑。
他觉得柳暄红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过是一家小菜馆,味道做的不错,怎么就不能复制了?
他在省城的好地段开间菜馆,请几个好厨子,写几个精致的菜单,标上昂贵的价格,档次上来了,还能没人买单?
徐慎自认自己很诚心诚意,纵使柳暄红委婉拒绝,他还是把自己的态度拿了出来,菜馆可以由他承担成本经营,柳记这方面只需要出技术就好。
然而柳暄红却笑着和他说:徐先生,我想您应该是第一次来柳记,来松山县,不妨多待几天,到时候我们再谈,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徐慎恼怒又迷惑。
她这么说,到底是拒绝还是不拒绝?
凭什么她那么自信!
第二天,徐慎逛了逛松山县,发现柳记在松山县,真的无处不在。
他去路边小商店买瓶水,瓶身印着柳记大大的标志。
他随便找个路人询问吃饭的地方,对方介绍了一个小饭馆,他一看,又是柳记。
饭馆还特热闹,徐慎瞅着排队的人群,没进去。
他打算在商场买点零食饼干填肚子,嘿,柳记竟然也卖糕点零食。
直到他路过一家熙熙攘攘的火锅店,起了兴致要尝尝,再看到柳记的招牌时,他已经麻木了。
徐慎卸下了自己隐隐约约的省城优越感,又来了一次菜馆。
和开业时的情形相比,柳记已经今非昔比。
徐慎觉得他来的时候已经够早了,毕竟这时候柳记还没开门,但是他的前面已经排了好好几个气息沉稳的中年人和青春活泼的小年轻。
这个时候其实还没到下班时间,徐慎想不明白这些小年轻是怎么比他还早的。
他在后面排着队,须臾之间,后面又来了一群人,看样子是前面的年轻人的同事。
呼呼,赶上了赶上了,我这次终于能吃上柳记了。
徐慎纳闷,柳记这么火爆的吗??
他只昨晚在柳记吃过一顿全鱼宴,不清楚柳记的规矩。
他又听几个年轻人抱怨:柳记是越来越难排了,你听菜馆的小秦说了吗?有的人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
听说了,真不愧是柳记。年轻人们赞叹。
得亏柳老板会做人,没有把菜馆的席位全订了出去,还留一半的位置给咱们现吃,否则咱们现在哪里还能尝得了柳记的滋味。
唉,就算柳老板这么干,每天还是得抢着过来排队,真的太难了。
还不是因为那些人,自己预订后就算了,每天还抢着和我们排队。
前面的中年人们不乐意了。
柳记都没发话,证明这是允许的,咱们也是凭本事儿吃饭。
再说了,预订后就非得乖乖等预订时间过来吃吗?柳记这么好,一个月吃一顿怎么能行。
年轻人们哑口无言。
是啊,要是真让他们一个月只吃一顿柳记,那是万万不行的。
太少了!
气氛沉默了,良久,徐慎听见一个年轻人感叹:若是柳记也能像饭馆一样整天营业就好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现在的营业时间太少了,中午俩小时,晚上俩小时,这么大的菜馆,一天就四个小时开着,简直是暴殄天物!柳老板也不心疼钱!
你看柳老板开饭馆,办工厂,像是缺钱的人吗?
众人不禁心头凄凄。
柳暄红不缺钱,她开菜馆只为满足自己上辈子的遗憾,食客们虽然不知,但是瞧她这样,只能昧着良心夸一句:柳老板淡泊名利。
柳老板不是那些只爱挣钱的商人,她是一位大师。
一旁的徐慎目瞪口呆。
柳记就这么好?
说着说着,都不舍得骂老板,还得为柳暄红描补夸赞。
他不理解!
只是没等他谋思清楚,风铃铃铃,菜馆开门了。
大家迅速沉稳有序地排好队,一点闲话的功夫也没有,从服务生手里接过牌子的人哈哈大笑后,兴奋得进去了。
徐慎也跟着拿到了号码牌。
他来的不早不晚,菜馆里面还有位置,他被引到了大堂处,隔窗就是后院,能看到槐树下的小秋千,窗棂下是一缸水莲,荷叶曼妙,亭亭玉立,清香袅袅。
高家的寿宴其实是安排在傍晚,徐慎从省城赶过来时,天色已黑,他直接进入了包厢,并没有欣赏过柳记的环境。
此刻,坐在窗边,徐慎不禁想,夜晚的柳记和白日的柳记当真不一样,夜晚的柳记神秘高贵,白天则气氛悠闲。
徐慎翻开菜单,饶是有了心理准备,他也被昂贵的价格吓了一跳。
一道八宝鸭十九块!
一碗百合面八块!
即使是在省城生活的徐慎也想大喊一声:抢钱呐!
然而他环顾四周,菜馆里除了几个明显和他一样是新客的人一脸咋舌,其余食客一脸淡定,他隔壁的小年轻一边吐槽着自己这月又要吃土,一边熟练地点菜。
这让徐慎觉得自己是在大惊小怪。
他本想出去,但是他不知道昨夜见过的服务生有没有认出他,徐慎只好坐了回去,按耐住肉痛的心,点了三个菜。
等待的时候他暗暗咬牙,发誓要是吃的菜没有昨夜全鱼宴的水平,他立刻收拾行李回省城。
不在小小的松山县浪费时间。
然而等到服务生端着他的菜上桌。
盖子掀开,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忍不住咽口水。
徐慎早已没了淡定的表情,他迫不及待地拿上筷子,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是被香味勾的,他只是逛了一天,肚子饿了。
第一道菜上的是蟹黄汤包。
小巧玲珑的小汤包热气腾腾,皮薄如玉,莹莹剔透,仿佛吹弹可破。
徐慎矜持地用筷子夹上精致的包子皱褶,然而不等他送进嘴巴,包子皮儿下坠,筷子眨眼就戳了个口子,汤汁外溢,顺着筷子流下,徐慎立刻顾不上矜持了,忙把包子刷地放进嘴巴。
顿时,鲜美的汤汁在嘴巴里爆发。
这一瞬间,徐慎仿佛又回到昨夜的全鱼宴,他吃上第一口鱼肉时,感到了极致的美味和畅快,那一瞬间,他知道了什么叫做美味!
现在的他,亦是如此想法,甚至更加强烈!
仿佛是旅途荒野的野蛮人吃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口热食,他的人生霎时间有了形形色色色彩,他尝到了人生最宝贵的滋味!
他顾不上发烫的汤汁,一边斯哈,一边拼着烫伤舌头的风险把汤包囫囵吞了吃完。
不过吃了俩包子,徐慎就掌握了汤包一抓一吸的快速技巧,轻轻吮着甜美的汤汁,完了晶莹剔透的包子皮沾上醋咬着,微韧的口感,鲜香的馅料,嫩而不腻。
吃过了汤包,徐慎开始吃别的菜,无论是热腾腾,酱香鲜亮的元宝肘子,还是精致漂亮的荷花豆腐,徐慎不停地吃着,内心什么昂贵啊,轻蔑的想法全部没了,他脑海里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吃!
把面前的食物吃光!
老板,再给我来一份米饭和四喜丸子汤!
寂静的菜馆里,徐慎的声音特别响亮。
周围食客纷纷侧目,徐慎红了脸,抿了抿嘴重新坐下。
不过是被人看两眼,有什么了不起的。
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美味才是正经事儿。
隔壁桌的小年轻们也纷纷喊:老板!加菜!
服务生,再来一份!
徐慎听着菜馆里此起彼伏的叫唤声,心里舒坦了。
这才对嘛,这么好吃的菜,只吃一份怎么够呢!
这时候的徐慎,完全忘记了自己来柳记的目的,他单纯的被美食所俘虏,一顿饭吃了俩小时,直至菜馆的营业时间要结束,柳暄红从厨房出来,他冲柳暄红竖起大拇指道:柳老板,你说的没错,除非你亲自去,省城不可能复制第二个柳记菜馆!
柳暄红微微一笑。
徐慎在菜馆里吃了这么久,清楚地认识到,菜馆就是依附柳暄红而生的。
她的高超手艺,她吊着人胃口的经营技巧。
柳记能走到今天,柳暄红功不可没。
徐慎的脸上涌上深深的遗憾:可惜我不能把你拐去省城,你暂时也应该不会想去省城发展,我们的合作不成了。
恋耽美
他昂着下巴,神情骄傲:我们这是省级期刊,会在全国发行,第一期内容,我打算重点推咱们的柳记,老柳你就准备给我谢礼吧。
柳暄红:我还没答应呢。
陆杰洋洋得意:我们这是面对广大群众的诚实期刊,探索商家的服务,品尝美食,你们同意与否无关紧要。
柳暄红睨他一眼:难道不是因为你最近没出县城,死皮赖脸只能在柳记取材吗?
陆杰:看破不说破,我们还是好朋友。
不过不管怎么说,风流浪荡的陆杰要上岸从良,认真创业,柳暄红还是由衷为他感到高兴的。
陆杰是她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食客。
在其他人轻蔑于她的时候,唯独他发现了她的天赋。
他是天生的美食家。
当初也是因为如此,她才开玩笑似的建议他开办美食杂志。
现在杂志办成,整个柳记敞开,欢迎他的探访。
吃过肥嫩浓郁的糟蒸鸭肝,绵甜不腻的八宝饭,软糯Q弹的糯米团子,香味扑鼻的核桃酪,陆杰心满意足地带着他的团队和素材走了。
厨房的陆大叔揪着自己的厨师服,叹息着这小子不早点过来打招呼,他回家换套好看的衣裳过来。
陆杰是挂着照相机过来的,不光给食物拍了照,还笑嘻嘻地和菜馆里的员工合影了。
因他这么一来,菜馆里人心浮躁,大家盼着,期待着,看他能把杂志弄成什么模样。
柳暄红没太在意,说到底,这是朋友的事业,她行了方便就过去了,至于陆杰的美食杂志能不能成?她自然是希望杂志能红火的,但是菜馆能不能被带火,她并没什么期待。
菜馆的口碑逐渐传了开来,生意虽然不到红火的地步,但是因为限定的营业时间,已经有了排队需求。
本周还接了县医院院长家老太君的生日宴。
柳暄红本不打算接宴席,但是黄院长亲自请她,是宋渊的领导,那位老太君是历经动乱曾经上过战场的英雄人物,柳暄红答应了。
黄院长是真心实意为自家老祖母祝寿,没有请外人,只吩咐了他这一支的兄弟姐妹和老祖母家的几个尚在走动的娘家亲戚。
因为老人高寿,已经没了牙,吃不得什么东西,柳暄红为这场寿宴准备的是全鱼宴。
十二道菜的全鱼宴,有炸的金黄酥嫩仿若红花绽放的松鼠桂鱼,切的菱形的刀功精妙无比,油炸后浇上酸甜可口的番茄汁,端上桌后,吱吱叫着,仿佛松鼠呼唤。
黄家人稀奇地看着桌面:这是什么菜?怎么会叫?
服务生微笑介绍:这是松鼠桂鱼,是江苏名菜,传闻是乾隆帝下江南最爱吃的鱼。
什么乾隆帝最爱吃的鱼菜自然是假的,但是黄家人听着新奇又满足,纷纷动起筷子品尝。
别看它外表酥脆,但是吃进嘴巴,鱼肉竟是嫩的,滑溜溜,就是老人也能吃,黄院长忙给自家的祖母夹了块尝尝,老人家半信半疑地吃了进去,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口腔炸开,极为开胃,老人笑着说好,竟然主动伸出筷子要夹吃。
黄院长对柳暄红的贴心安排升起了感激之情。
老人家活了这么久,黄院长之前差不多为她举办了寿宴,但是回回都是在席面上象征性地吃口菜,老人家就回去休息了。
那些席面不差,道道全全,什么四干四鲜四盘、四冷荤,四大件,八大碗的,荤素俱全,席面热闹,然而给客人吃得畅快的,真正的寿宴主人却吃不下。
现在看祖母有了胃口和兴致,黄院长高兴得同时,不禁感叹宋渊的好运气,竟然有这么一个面面俱到的媳妇,真是走了大运。
投桃报李,他回去以后要好好照顾他一番。
他曾扫过宋渊刚来时的履历,上面写着好像是搞什么研究的,黄院长并没有在意,但是他想,可以分配一些研究性的工作给他,发挥他的本来优势。
宴席没完,一道道佳肴美馔如行云流水般送了上来,有清淡的西湖醋溜鱼,香辣的水煮鱼,鲜美的梅花鲤鱼等等。
众人惊叹连连,大开眼界。
小小的一条鱼,竟然能做出这般多的花样来。
每吃一道,都是不同的滋味。
全鱼宴,全鱼宴。
一开始寿宴的客人还觉得光吃鱼他们会腻味,然而柳暄红用实力表明,吃腻?
是不存在的!
直至寿宴最后,菜全吃光了,碟子里没有一丝剩菜,不光黄家的老祖母吃得心满意足,参宴的客人也是尽兴而归,宴会一结束,食客们酒酣微饱时,柳暄红就收到了许多宴席邀请。
客人们吃了一场别致生面,难以忘怀的宴席,也想自家也能有黄院长的风采。
宴席做起来其实并不轻松,而且麻烦,柳暄红并不打算承接,她稍微扫了眼,让前台继续拒绝解释。
不过没一会儿,门外响起小秦急切的声音:先生,请您等等,我向老板通报一下,您再进去。
柳暄红抬眸,小秦告诉她,黄家老太君的娘家人非要和她见一面,说有要事商量。
柳暄红挑眉,请人进来。
对方年约三十,自信满满:柳老板是吧,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在省城或者其他县开连锁店?
柳暄红唇角微翘。
她撒了两年的鱼饵,终于有人上钩了。
第75章 蟹黄汤包
参加全鱼宴的客人陆陆续续回去了, 菜馆里的员工开始打扫卫生。
小秦坐在前台,一手撑着脸, 忐忑地望着柳暄红的办公室方向。
小言纳闷问:你们今天还没下班?
小秦欢喜地喊了声姐姐, 然后指了指办公室,有人在和暄红姐谈话哩,大家不想走。
反正菜馆平时营业比较早, 时间短迟一会儿下班也无妨。
小言微微颔首,她本来是打算过来喊堂妹去逛街的,小言节俭,即使来了县城也舍不得买衣服,每天就穿工作服,她实在看不下去。
不过店里既然有事儿, 她也不放心下来,陪坐在菜馆一块等。
一刻钟后, 办公室出来一个陌生男人。
大家面面相觑, 期待地目光看向柳暄红。
柳暄红摆摆手:没事, 大家下班吧。
众人只好叽叽喳喳地离开。
徐慎是黄家老祖宗的娘家晚辈。
他随父母过来赴宴, 对柳记起了兴趣, 但是却气冲冲得回去。
徐母一阵担心。
徐父瞥了一眼,淡淡道:你不用操心, 这小子说要和人家柳记的老板做生意, 我看是人老板没同意。
徐母便劝自家儿子:这做买卖的讲究你情我愿,既然人家看不上咱家, 就寻其他人, 或者你那几个黄家表兄弟也不错, 我听说黄院长儿子开了个医疗器械厂
徐慎听着母亲的絮絮叨叨, 简直头大, 偏生他还不知道要如何和母亲解释这件事儿。
而且他自己也有些不理解。
若说柳记看不上他,不想合作,但是柳暄红待他的态度又不像,可是徐慎一开口说要在省城也开一家同样的菜馆,柳暄红立刻说不可能。
徐慎回想起柳暄红的话,仍然觉得她高傲极了。
柳暄红说菜馆的复制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有她这样的手艺。
柳记也在培养能接班的大厨,但是至今还没培养出来。
徐慎不禁冷笑。
他觉得柳暄红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过是一家小菜馆,味道做的不错,怎么就不能复制了?
他在省城的好地段开间菜馆,请几个好厨子,写几个精致的菜单,标上昂贵的价格,档次上来了,还能没人买单?
徐慎自认自己很诚心诚意,纵使柳暄红委婉拒绝,他还是把自己的态度拿了出来,菜馆可以由他承担成本经营,柳记这方面只需要出技术就好。
然而柳暄红却笑着和他说:徐先生,我想您应该是第一次来柳记,来松山县,不妨多待几天,到时候我们再谈,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徐慎恼怒又迷惑。
她这么说,到底是拒绝还是不拒绝?
凭什么她那么自信!
第二天,徐慎逛了逛松山县,发现柳记在松山县,真的无处不在。
他去路边小商店买瓶水,瓶身印着柳记大大的标志。
他随便找个路人询问吃饭的地方,对方介绍了一个小饭馆,他一看,又是柳记。
饭馆还特热闹,徐慎瞅着排队的人群,没进去。
他打算在商场买点零食饼干填肚子,嘿,柳记竟然也卖糕点零食。
直到他路过一家熙熙攘攘的火锅店,起了兴致要尝尝,再看到柳记的招牌时,他已经麻木了。
徐慎卸下了自己隐隐约约的省城优越感,又来了一次菜馆。
和开业时的情形相比,柳记已经今非昔比。
徐慎觉得他来的时候已经够早了,毕竟这时候柳记还没开门,但是他的前面已经排了好好几个气息沉稳的中年人和青春活泼的小年轻。
这个时候其实还没到下班时间,徐慎想不明白这些小年轻是怎么比他还早的。
他在后面排着队,须臾之间,后面又来了一群人,看样子是前面的年轻人的同事。
呼呼,赶上了赶上了,我这次终于能吃上柳记了。
徐慎纳闷,柳记这么火爆的吗??
他只昨晚在柳记吃过一顿全鱼宴,不清楚柳记的规矩。
他又听几个年轻人抱怨:柳记是越来越难排了,你听菜馆的小秦说了吗?有的人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
听说了,真不愧是柳记。年轻人们赞叹。
得亏柳老板会做人,没有把菜馆的席位全订了出去,还留一半的位置给咱们现吃,否则咱们现在哪里还能尝得了柳记的滋味。
唉,就算柳老板这么干,每天还是得抢着过来排队,真的太难了。
还不是因为那些人,自己预订后就算了,每天还抢着和我们排队。
前面的中年人们不乐意了。
柳记都没发话,证明这是允许的,咱们也是凭本事儿吃饭。
再说了,预订后就非得乖乖等预订时间过来吃吗?柳记这么好,一个月吃一顿怎么能行。
年轻人们哑口无言。
是啊,要是真让他们一个月只吃一顿柳记,那是万万不行的。
太少了!
气氛沉默了,良久,徐慎听见一个年轻人感叹:若是柳记也能像饭馆一样整天营业就好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现在的营业时间太少了,中午俩小时,晚上俩小时,这么大的菜馆,一天就四个小时开着,简直是暴殄天物!柳老板也不心疼钱!
你看柳老板开饭馆,办工厂,像是缺钱的人吗?
众人不禁心头凄凄。
柳暄红不缺钱,她开菜馆只为满足自己上辈子的遗憾,食客们虽然不知,但是瞧她这样,只能昧着良心夸一句:柳老板淡泊名利。
柳老板不是那些只爱挣钱的商人,她是一位大师。
一旁的徐慎目瞪口呆。
柳记就这么好?
说着说着,都不舍得骂老板,还得为柳暄红描补夸赞。
他不理解!
只是没等他谋思清楚,风铃铃铃,菜馆开门了。
大家迅速沉稳有序地排好队,一点闲话的功夫也没有,从服务生手里接过牌子的人哈哈大笑后,兴奋得进去了。
徐慎也跟着拿到了号码牌。
他来的不早不晚,菜馆里面还有位置,他被引到了大堂处,隔窗就是后院,能看到槐树下的小秋千,窗棂下是一缸水莲,荷叶曼妙,亭亭玉立,清香袅袅。
高家的寿宴其实是安排在傍晚,徐慎从省城赶过来时,天色已黑,他直接进入了包厢,并没有欣赏过柳记的环境。
此刻,坐在窗边,徐慎不禁想,夜晚的柳记和白日的柳记当真不一样,夜晚的柳记神秘高贵,白天则气氛悠闲。
徐慎翻开菜单,饶是有了心理准备,他也被昂贵的价格吓了一跳。
一道八宝鸭十九块!
一碗百合面八块!
即使是在省城生活的徐慎也想大喊一声:抢钱呐!
然而他环顾四周,菜馆里除了几个明显和他一样是新客的人一脸咋舌,其余食客一脸淡定,他隔壁的小年轻一边吐槽着自己这月又要吃土,一边熟练地点菜。
这让徐慎觉得自己是在大惊小怪。
他本想出去,但是他不知道昨夜见过的服务生有没有认出他,徐慎只好坐了回去,按耐住肉痛的心,点了三个菜。
等待的时候他暗暗咬牙,发誓要是吃的菜没有昨夜全鱼宴的水平,他立刻收拾行李回省城。
不在小小的松山县浪费时间。
然而等到服务生端着他的菜上桌。
盖子掀开,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忍不住咽口水。
徐慎早已没了淡定的表情,他迫不及待地拿上筷子,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是被香味勾的,他只是逛了一天,肚子饿了。
第一道菜上的是蟹黄汤包。
小巧玲珑的小汤包热气腾腾,皮薄如玉,莹莹剔透,仿佛吹弹可破。
徐慎矜持地用筷子夹上精致的包子皱褶,然而不等他送进嘴巴,包子皮儿下坠,筷子眨眼就戳了个口子,汤汁外溢,顺着筷子流下,徐慎立刻顾不上矜持了,忙把包子刷地放进嘴巴。
顿时,鲜美的汤汁在嘴巴里爆发。
这一瞬间,徐慎仿佛又回到昨夜的全鱼宴,他吃上第一口鱼肉时,感到了极致的美味和畅快,那一瞬间,他知道了什么叫做美味!
现在的他,亦是如此想法,甚至更加强烈!
仿佛是旅途荒野的野蛮人吃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口热食,他的人生霎时间有了形形色色色彩,他尝到了人生最宝贵的滋味!
他顾不上发烫的汤汁,一边斯哈,一边拼着烫伤舌头的风险把汤包囫囵吞了吃完。
不过吃了俩包子,徐慎就掌握了汤包一抓一吸的快速技巧,轻轻吮着甜美的汤汁,完了晶莹剔透的包子皮沾上醋咬着,微韧的口感,鲜香的馅料,嫩而不腻。
吃过了汤包,徐慎开始吃别的菜,无论是热腾腾,酱香鲜亮的元宝肘子,还是精致漂亮的荷花豆腐,徐慎不停地吃着,内心什么昂贵啊,轻蔑的想法全部没了,他脑海里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吃!
把面前的食物吃光!
老板,再给我来一份米饭和四喜丸子汤!
寂静的菜馆里,徐慎的声音特别响亮。
周围食客纷纷侧目,徐慎红了脸,抿了抿嘴重新坐下。
不过是被人看两眼,有什么了不起的。
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美味才是正经事儿。
隔壁桌的小年轻们也纷纷喊:老板!加菜!
服务生,再来一份!
徐慎听着菜馆里此起彼伏的叫唤声,心里舒坦了。
这才对嘛,这么好吃的菜,只吃一份怎么够呢!
这时候的徐慎,完全忘记了自己来柳记的目的,他单纯的被美食所俘虏,一顿饭吃了俩小时,直至菜馆的营业时间要结束,柳暄红从厨房出来,他冲柳暄红竖起大拇指道:柳老板,你说的没错,除非你亲自去,省城不可能复制第二个柳记菜馆!
柳暄红微微一笑。
徐慎在菜馆里吃了这么久,清楚地认识到,菜馆就是依附柳暄红而生的。
她的高超手艺,她吊着人胃口的经营技巧。
柳记能走到今天,柳暄红功不可没。
徐慎的脸上涌上深深的遗憾:可惜我不能把你拐去省城,你暂时也应该不会想去省城发展,我们的合作不成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