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妙语说书的可不常说,在场的县城百姓就高声儿给他鼓起掌来,孙婆子也哈哈大笑,手都拍麻了,直喊:赶紧说说怎个治法儿?
谷二郎说了头句,第二句也就顺了,张嘴就说了一肚皮的话儿,将豆娘如何要死不活被抬到县里,家里备了白布,就差挖坑了,结果有人提议将就剩一口气的豆娘送到保和堂去看看,里头有个止血很厉害的大夫说不得能救豆娘一命。
说到这儿他想起那日豆娘的惨状,真忍不住流了些泪下来,歇口气又说,豆娘路上就留了一车的血,路上他们经过许多铺子人家都说救不了,结果高大夫一瞧就说能治,但男女授受不亲,他将针传给了全县唯一的小女医,不到半刻钟功夫两人就商量好怎么下针,一个在外头说,一个在里头扎,当场血就止住了。
半个月过去,豆娘都能坐在车上吃饼了。
谷二郎将这事说得惊醒动魄,一张黑脸又哭又笑。还有大病初愈的豆娘为实证,这故事风一般火速传开了。
大伙儿都跟着他一路往保和堂走去送锦旗,想见见大小神医。
孙婆子跟在后头诧异道:保和堂,鱼姐儿你不就是在保和堂么!你都成神医了?
不是,我还没出师呢,谷二郎是乱说的。张知鱼着急地解释,她这会儿有名头,那就是个花架子,不好说到底是祸事还是好事。
但赵掌柜还没想到那儿去,听伙计嘀嘀咕咕说得绘声绘色,直乐得合不拢嘴,见着鱼姐儿落在后头就想两人一齐拽上来接旗子。
张知鱼真没想到这里边还有自己的事,她并没有让豆娘说自己,是豆娘私心想帮她以后的路更好走些,才让谷二郎添上,本来鱼姐儿也是她的救命恩人,这也不算错。
但谷二郎不知道病理,说得神神秘秘,完全脱离实际情况,将两人吹成个药王再世。
这话张知鱼不敢接,高大夫也不敢接,躲在里头不肯出来。人堆有被鱼姐儿扎过的妇人眼尖,见到她咦一声就喊:这可不是那保和堂的小大夫么?
汹涌的人群一下就朝鱼姐儿挤过来,想沾沾小神医的福气保佑今年自家不得病,孙婆子唬得拼了老命才钻到铺子里跟伙计一起把门顶起来。
门被拍得嘎吱作响的门板,赵掌柜也心有余悸,但看着谷二郎把锦旗递给高大夫又很羡慕。
高大夫见谷二郎给自己扬名,对他也有了两分好脸色,笑着接过来又给豆娘看了看身子,道:没再反复,还是上次□□,你要记住,命是你自己的,干活前先想想还想不想活。
豆娘连连点头。
赵掌柜笑,你们倒会挑时候,今儿可是好日子。
人又多又喜庆。
豆娘道:都是鱼姐儿想的法子,但他嘴笨不会说,赵掌柜不嫌我们添麻烦就好。
赵掌柜这下是真合不拢嘴了,看着鱼姐儿的眼都要变成星星了。
孙婆子担忧地看着门道:咱们一路被人挤到这儿来,这会儿你娘肯定都到家了,不快些回去又吃竹笋炒肉。
赵掌柜笑:他们就是挤挤福,过会儿就挤到别家去了。
几人坐在铺子里吃了两盏茶,门外的人见拍不开铺子,果然逐渐又挤到另一条巷子去。
鱼姐儿将耳朵凑在门上听得没了动静,便转头拉着孙婆子和豆娘告别,一起悄悄从后门溜回家。
作者有话说:
昨天出门玩去了。而且这几天都有些卡文,这两天估计能恢复跟以前一样。大纲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今天还双更补偿大家。但要晚些,可能晚上□□点,我写完就放上来。
感谢在20220403 08:07:19~20220404 08:21: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682897 50瓶;周丹溪、胡思亂想的河豚 10瓶;库迦六酱啾啾、<"mailto:niuniu@sharon">niuniu@sharon<> 5瓶;当时明月在 3瓶;明籽 2瓶;w0w0 、爱吃火锅的鱼、么么儿老干妈、乌龙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洗鼎童子
人潮虽散, 八卦永存,鱼姐儿拉着孙婆子一路紧赶慢赶走到竹枝巷子,就见慈姑穿了件蓝色绸衣如风中弱柳般浮在门口, 四月中旬,街上的姑娘早换了薄衫, 他的扣子还直抵下巴根,衬得脸更小更白, 浑身浮现出一点雨打梨花的病弱美态。
张知鱼心头一沉, 静静地看着顾慈,这才几天没见,怎么就成了这样?顾慈捂嘴咳嗽两声,脸上浮起一点红, 笑眯眯地看她,乐道:我还没掏钱呢, 就有人为你扬名了, 这下可省了一笔银子。
都是谷二郎胡说,而且主角也不是我是高大夫,就这样顺嘴说了我两句,今天都差点被挤破头去。张知鱼瞪他一眼,拉着人进张家门,不赞同道,身体本来就不好还站在门上吹风,你要是我娘的儿子。这会儿已经躺在床上摸着屁股嗷嗷哭了。说着手上就开始摸他的脉, 顾慈察觉到腕上触感,似乎想到了什么, 扭头对鱼姐儿露出一个笑, 道:不要紧, 每年春天我都有些咳嗽,今年已经好多了。
嘘。张知鱼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蹙眉细听,慈姑的脉她其实摸过不少次,以往都只觉得比平常人弱,不找好位置便很难摸出来,像她爹张大郎,看着清瘦,但大夫一搭手,强劲有力的心跳就会顺着血管一路传到人耳朵里,就是个赤脚野大夫知了也会面带微笑地笃定感叹壮牛当如是也。
这次或许有保和堂源源不断的病例可供参考,加上这半月间跟着闵大夫学了不少,鱼姐儿对脉相的感知更清晰了不少,敏锐地觉出了顾慈的不同寻常。
如果把她爹的脉比做高山流水,永远磅礴汹涌,普通人的脉就是平缓河道,不出众但长久。顾慈的脉却如寒冬里缓缓流淌的溪水,时不时就会被冻得凝滞一瞬,说不好哪天就彻底结冰。
七岁一坎儿,顾慈却是年年岁岁都是坎儿,不知顾家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让他活到现在,张知鱼问:你如今常吃的都是什么药?
顾慈久病成良医,对这些晓得的很清楚,不用多想就能说出来,道:往日我都要吃许多苦药,今年换了保济丸吃了效果还不错,一日吃上三丸,春天我都好好的能下地玩去了。
张知鱼不是第一次听到保济丸,但还从没见过真的长什么样子,这药太贵,要五两银子才得一拇指肚大,穷人家再生一个孩子比这还省些,除了富贵人家平日里很少有人来买,这半个月她没就见过有人来买过半丸,谁知竟真有如此神效,连其他药都不必吃了?
顾慈:还是要吃,只是吃得少些,我的保和丸被赵掌柜亲自调整过方子,只有我能吃,旁人吃了估计还不如普通的保和丸。但他的比普通的贵多了!他不知道究竟多少钱,但阮氏平日可不是个会心疼钱的主儿,都疼得龇牙咧嘴,可见保和丸威力。
我地乖乖,这一个月光吃药就能花了多少钱去。孙婆子见顾慈谈话间就去了几百两银子,深感顾家米缸丰厚,做它家的耗子倒比穷人家的孩儿还舒服些哩。
一天十几二十两的药都能给顾慈砸了当饭吃,顿时便在心里将顾家的财富估计往上提了好大一大截,劲头直逼县太爷。
赵老太爷走后他可多年不给人看病了。张阿公听了也很吃惊,连孙女扬名的事儿都暂放了一边,忍不住嘀咕道,明明那会儿医术那么好,怎就成了今天这样?
赵掌柜还看病?张知鱼想着那老奸商的样儿,实在看不出他年轻的时候给人老老实实看病的样子。
张阿公就笑:保和堂这几代人,学得最好的就是他,那会儿保和堂都要关门了,赵掌柜一个人撑起铺子没两手怎么行,他也不会别的,就小儿症看得好,他家有赵太医的手记,再差也比旁人强些,往日还有人说他就是下一个赵太医呐。
后来怎不看了?鱼姐儿问。
张阿公也不是很清楚,本来仁安堂的掌柜和赵老爷是师兄弟,都是从赵家曾祖门下出来的师兄弟,从小关系便好似一个人,十六年前两家人似一夜之间便翻了脸,突然就再没来往,如今甚至还有隐成死敌之势,他这个旁观者见了也直呼世事无常,深感惋惜。
惋惜吗?赵掌柜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病患都美上天了,陈年旧事再提它干什么去?
自过了吕洞宾诞辰,保和堂大小神医勇救弱妇人的事儿就逐渐流传开,最近门槛儿都被踩薄一层,妇人听说这家铺子有女医,也有摸过来请鱼姐儿看的。
如今豆娘住过的那间屋子已经专挪出来给闵大夫和鱼姐儿做了妇人病房。
闵大夫绕着屋子转了一圈十分高兴,烂船也有三斤钉,保和堂再不成气,这房子却是赵太医修的,样样比着太医院,虽没那么气势恢宏,但也比别家铺子收拾得好,每间屋子都格外大,中间摆了大屏风隔成内外室,闵大夫在外间看诊,鱼姐儿便能在里头给妇人扎针,止血针本来只有高大夫一个人会,外科的大夫常为了争高大夫打起来,如今有鱼姐儿在。高大夫没空时大家也用得着她。
张知鱼看的病人就多起来,日日都竖起耳朵听各位大夫开方看病,这可是药铺,每天都得望闻问切,说的话比吃的饭还多,再把着医术,能藏的也只有独门绝技,鱼姐儿混在里头便是如鱼得水,堪称进步神速。
张阿公不让鱼姐儿凑在自己跟前了,小声道:我不喊你就别来,咱们张家是热心淳朴的良善之家,阿公不许你自私地只照顾自家人。
张知鱼听了简直害臊!但她还想抽空去问赵掌柜保和丸的事儿,这可不是偷摸学两手,而是要抄赵掌柜的老底,所以也生不出词来反驳,便默默地收拾了桌椅做事去。
当然名声带来的也不全是好事儿,每天还有专门不看病来唠嗑的婆子,排到她就拉住鱼姐儿问:你就是那个活死人肉白骨的小神医?
三人成虎,经过这许多日的发酵,这故事发展越来越玄乎,每天她都得被人捉住问好几次。
婆婆你看我像神医吗?张知鱼笑着反问。
婆子睁了眼不住地扫她,鱼姐儿在保和堂外头套了发下来的学徒大衣,这衣服有些像道袍,灰扑扑的很耐脏,她人小又被家里养得白白胖胖的,看着倒不像什么神医,像什么呢?婆子盯着两个跟自家孙女一样的丫髻,忽然嘿嘿一笑,鼓励道:能给药王做个洗鼎童子,也是造化,年头久了准成!
作者有话说:
补觉,今晚不更,明早放。
感谢在20220404 08:21:22~20220404 21:18: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语 50瓶;不瘦到96斤不改名、lynn1212 10瓶;尔期 6瓶;绝不混吃等死 5瓶;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巅峰
闵大夫在旁边也听笑起来, 道:张年年轻时候也生得好,你们家人都一个样,穿上这身袍子倒真有些道家的味道, 那时候药铺来看病的女病人都要多些。
但张阿公在家里一直是最丑的那个,最好看的反而是好吃懒做的老三, 要不是人太混,乡里有的是姑娘想嫁, 老张头也觉得老二这孩子跟自己生得不像, 比家里人都要黑些,年年让他在家捂冬,就怕他太黑找不着婆娘。在亲爹的嫌弃下,张阿公从不觉得自个儿长得俊, 日日风吹日晒地糟蹋自己,好不快活, 没得多少年就把自己折腾成一精神小老头儿, 再没有为他登门的女病患,早就人老珠黄喽~
好言送走婆子,小天取了新纸给师父换上,鱼姐儿便给他磨新墨,招呼下一个病人道:快过来吧,到你了。
新病患是个年轻妇人,看样子和李氏差不多大,一直捂着胸口显得有点儿局促, 闵大夫就笑着问:你有哪里不舒服?
妇人没搭话,伸着脖子四下看看像在找什么东西, 最后定睛在鱼姐儿身上, 又摇摇头看闵大夫问:听说保和堂来了女医, 我想请她给我瞧瞧。
这几日十个人里有七个都得提起这事儿,大家都习以为常,闵大夫一指鱼姐儿道:她就是,你有何话自去与她说。
妇人看着刚到自己腰的孩子错愕道:你竟然真的这么小。
我本来就这么大,外头现在已经把我传成大人了?鱼姐儿也很好奇现在外头究竟有多少版本的民间传说,每个过来的人讲的都不太一样,她都当故事会似的听,好些还真挺好玩儿的。
妇人回想一下道:反正我听到的那个已经十七八要嫁人了。
说话间她一直捂住胸口的手就微微移开了点儿,露出上头沁出的一小片黄水,张知鱼脸色一正,领着妇人往内室去,道:我人小也能看病,不用等嫁人,你哪儿不舒服,进来我给你看看。
妇人有些迟疑,抬头看了看闵大夫和小天。
大夫的眼都尖,望闻问切,望字可在第一项,师徒两个也早就看到她衣衫上的一点黄,闵大夫道:先让我看也使得,身上有什么不舒服再让鱼姐儿给你看。妇人想着来都来了,先让老大夫摸个脉也不妨事,小天看着越来越近的一点黄,没忍住朝后退了半步。
病人本就心思敏感,妇人见了这半步心头就有了气,谁也不想上赶着找不痛快,又不是满县里再没有第二个大夫,便顿住脚咬咬牙转到内室去。
里头张知鱼也问伙计要了一套桌椅板凳,见妇人进来就让她坐在上头,拿过手仔细把脉,又道:你把衣裳掀开给我看看。
妇人看着屏风挡得紧密,便掀开衣服露出左边胸脯,上头好大一个疮,都烂得不成形状了,张知鱼问:这是毒虫爬的?
南水县湿热,地上的蜈蚣都比别的地方大些,春天走在路上四处都是交尾的水蛇,还不到端午叶知县就已经派了大量的人手每日里熏艾驱虫。就这也时常有毒虫爬上床咬伤人,保和堂最近每天都得治几个这样的病人,鱼姐儿见得多了,一眼就能认出伤口。
妇人点点头道:前几日就被咬了,我家本来有些药粉,我撒了些上去便没当回事,谁家一年不被虫子咬几次?不成想这次肿烂得厉害。
张知鱼又问了她些话儿,出门新取了清水药酒给她消毒,用小刀一点一点将发白溃烂的肉剜下来,妇人看得心惊,但那些都是死肉,实际上并不怎么疼,等重新取了保和堂的药上好,妇人便合拢衣衫跟着鱼姐儿出门找闵大夫开方子。
小天就低着头快步进去收拾东西,见到盘子里一小圈有些臭的烂肉心头一阵反胃,只强忍了没吭声,闵大夫老远就瞧见他的脸色,摇摇头开了方子交给他道:你去抓药回来。
等他再转回来,这时张知鱼已经把盘子清得干干净净,小天见着就松了老长一口气。
闵大夫却有些失望,妇人病大多都不会太干净,有些凑近了还有味道,他从小学的是金疮、金镟科,给人看刀剑利刃伤,所以在这上头很有些抵抗力,后头保和堂没女科大夫,赵掌柜便将他放了过来专看妇人病。
二十年过去,闵大夫对妇人病的拿手程度已经远胜从前,甚至可以说这条道上凝聚了他半辈子的心血,二十年,普通人的一生也就六十年,但小天这孩子却害怕看不干净的病,这么几年他都只能教他些刀剑伤,这都是战伤,江南如今太太平平的,哪去找这样的病人?除非投军,不然糊口都呛。
小天却觉着此乃上天恩赐,佛祖吃了他的糕应了他的话儿才专让他学些没病人的医术,至今儿还常去还愿。
恋耽美
谷二郎说了头句,第二句也就顺了,张嘴就说了一肚皮的话儿,将豆娘如何要死不活被抬到县里,家里备了白布,就差挖坑了,结果有人提议将就剩一口气的豆娘送到保和堂去看看,里头有个止血很厉害的大夫说不得能救豆娘一命。
说到这儿他想起那日豆娘的惨状,真忍不住流了些泪下来,歇口气又说,豆娘路上就留了一车的血,路上他们经过许多铺子人家都说救不了,结果高大夫一瞧就说能治,但男女授受不亲,他将针传给了全县唯一的小女医,不到半刻钟功夫两人就商量好怎么下针,一个在外头说,一个在里头扎,当场血就止住了。
半个月过去,豆娘都能坐在车上吃饼了。
谷二郎将这事说得惊醒动魄,一张黑脸又哭又笑。还有大病初愈的豆娘为实证,这故事风一般火速传开了。
大伙儿都跟着他一路往保和堂走去送锦旗,想见见大小神医。
孙婆子跟在后头诧异道:保和堂,鱼姐儿你不就是在保和堂么!你都成神医了?
不是,我还没出师呢,谷二郎是乱说的。张知鱼着急地解释,她这会儿有名头,那就是个花架子,不好说到底是祸事还是好事。
但赵掌柜还没想到那儿去,听伙计嘀嘀咕咕说得绘声绘色,直乐得合不拢嘴,见着鱼姐儿落在后头就想两人一齐拽上来接旗子。
张知鱼真没想到这里边还有自己的事,她并没有让豆娘说自己,是豆娘私心想帮她以后的路更好走些,才让谷二郎添上,本来鱼姐儿也是她的救命恩人,这也不算错。
但谷二郎不知道病理,说得神神秘秘,完全脱离实际情况,将两人吹成个药王再世。
这话张知鱼不敢接,高大夫也不敢接,躲在里头不肯出来。人堆有被鱼姐儿扎过的妇人眼尖,见到她咦一声就喊:这可不是那保和堂的小大夫么?
汹涌的人群一下就朝鱼姐儿挤过来,想沾沾小神医的福气保佑今年自家不得病,孙婆子唬得拼了老命才钻到铺子里跟伙计一起把门顶起来。
门被拍得嘎吱作响的门板,赵掌柜也心有余悸,但看着谷二郎把锦旗递给高大夫又很羡慕。
高大夫见谷二郎给自己扬名,对他也有了两分好脸色,笑着接过来又给豆娘看了看身子,道:没再反复,还是上次□□,你要记住,命是你自己的,干活前先想想还想不想活。
豆娘连连点头。
赵掌柜笑,你们倒会挑时候,今儿可是好日子。
人又多又喜庆。
豆娘道:都是鱼姐儿想的法子,但他嘴笨不会说,赵掌柜不嫌我们添麻烦就好。
赵掌柜这下是真合不拢嘴了,看着鱼姐儿的眼都要变成星星了。
孙婆子担忧地看着门道:咱们一路被人挤到这儿来,这会儿你娘肯定都到家了,不快些回去又吃竹笋炒肉。
赵掌柜笑:他们就是挤挤福,过会儿就挤到别家去了。
几人坐在铺子里吃了两盏茶,门外的人见拍不开铺子,果然逐渐又挤到另一条巷子去。
鱼姐儿将耳朵凑在门上听得没了动静,便转头拉着孙婆子和豆娘告别,一起悄悄从后门溜回家。
作者有话说:
昨天出门玩去了。而且这几天都有些卡文,这两天估计能恢复跟以前一样。大纲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今天还双更补偿大家。但要晚些,可能晚上□□点,我写完就放上来。
感谢在20220403 08:07:19~20220404 08:21: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682897 50瓶;周丹溪、胡思亂想的河豚 10瓶;库迦六酱啾啾、<"mailto:niuniu@sharon">niuniu@sharon<> 5瓶;当时明月在 3瓶;明籽 2瓶;w0w0 、爱吃火锅的鱼、么么儿老干妈、乌龙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洗鼎童子
人潮虽散, 八卦永存,鱼姐儿拉着孙婆子一路紧赶慢赶走到竹枝巷子,就见慈姑穿了件蓝色绸衣如风中弱柳般浮在门口, 四月中旬,街上的姑娘早换了薄衫, 他的扣子还直抵下巴根,衬得脸更小更白, 浑身浮现出一点雨打梨花的病弱美态。
张知鱼心头一沉, 静静地看着顾慈,这才几天没见,怎么就成了这样?顾慈捂嘴咳嗽两声,脸上浮起一点红, 笑眯眯地看她,乐道:我还没掏钱呢, 就有人为你扬名了, 这下可省了一笔银子。
都是谷二郎胡说,而且主角也不是我是高大夫,就这样顺嘴说了我两句,今天都差点被挤破头去。张知鱼瞪他一眼,拉着人进张家门,不赞同道,身体本来就不好还站在门上吹风,你要是我娘的儿子。这会儿已经躺在床上摸着屁股嗷嗷哭了。说着手上就开始摸他的脉, 顾慈察觉到腕上触感,似乎想到了什么, 扭头对鱼姐儿露出一个笑, 道:不要紧, 每年春天我都有些咳嗽,今年已经好多了。
嘘。张知鱼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蹙眉细听,慈姑的脉她其实摸过不少次,以往都只觉得比平常人弱,不找好位置便很难摸出来,像她爹张大郎,看着清瘦,但大夫一搭手,强劲有力的心跳就会顺着血管一路传到人耳朵里,就是个赤脚野大夫知了也会面带微笑地笃定感叹壮牛当如是也。
这次或许有保和堂源源不断的病例可供参考,加上这半月间跟着闵大夫学了不少,鱼姐儿对脉相的感知更清晰了不少,敏锐地觉出了顾慈的不同寻常。
如果把她爹的脉比做高山流水,永远磅礴汹涌,普通人的脉就是平缓河道,不出众但长久。顾慈的脉却如寒冬里缓缓流淌的溪水,时不时就会被冻得凝滞一瞬,说不好哪天就彻底结冰。
七岁一坎儿,顾慈却是年年岁岁都是坎儿,不知顾家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让他活到现在,张知鱼问:你如今常吃的都是什么药?
顾慈久病成良医,对这些晓得的很清楚,不用多想就能说出来,道:往日我都要吃许多苦药,今年换了保济丸吃了效果还不错,一日吃上三丸,春天我都好好的能下地玩去了。
张知鱼不是第一次听到保济丸,但还从没见过真的长什么样子,这药太贵,要五两银子才得一拇指肚大,穷人家再生一个孩子比这还省些,除了富贵人家平日里很少有人来买,这半个月她没就见过有人来买过半丸,谁知竟真有如此神效,连其他药都不必吃了?
顾慈:还是要吃,只是吃得少些,我的保和丸被赵掌柜亲自调整过方子,只有我能吃,旁人吃了估计还不如普通的保和丸。但他的比普通的贵多了!他不知道究竟多少钱,但阮氏平日可不是个会心疼钱的主儿,都疼得龇牙咧嘴,可见保和丸威力。
我地乖乖,这一个月光吃药就能花了多少钱去。孙婆子见顾慈谈话间就去了几百两银子,深感顾家米缸丰厚,做它家的耗子倒比穷人家的孩儿还舒服些哩。
一天十几二十两的药都能给顾慈砸了当饭吃,顿时便在心里将顾家的财富估计往上提了好大一大截,劲头直逼县太爷。
赵老太爷走后他可多年不给人看病了。张阿公听了也很吃惊,连孙女扬名的事儿都暂放了一边,忍不住嘀咕道,明明那会儿医术那么好,怎就成了今天这样?
赵掌柜还看病?张知鱼想着那老奸商的样儿,实在看不出他年轻的时候给人老老实实看病的样子。
张阿公就笑:保和堂这几代人,学得最好的就是他,那会儿保和堂都要关门了,赵掌柜一个人撑起铺子没两手怎么行,他也不会别的,就小儿症看得好,他家有赵太医的手记,再差也比旁人强些,往日还有人说他就是下一个赵太医呐。
后来怎不看了?鱼姐儿问。
张阿公也不是很清楚,本来仁安堂的掌柜和赵老爷是师兄弟,都是从赵家曾祖门下出来的师兄弟,从小关系便好似一个人,十六年前两家人似一夜之间便翻了脸,突然就再没来往,如今甚至还有隐成死敌之势,他这个旁观者见了也直呼世事无常,深感惋惜。
惋惜吗?赵掌柜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病患都美上天了,陈年旧事再提它干什么去?
自过了吕洞宾诞辰,保和堂大小神医勇救弱妇人的事儿就逐渐流传开,最近门槛儿都被踩薄一层,妇人听说这家铺子有女医,也有摸过来请鱼姐儿看的。
如今豆娘住过的那间屋子已经专挪出来给闵大夫和鱼姐儿做了妇人病房。
闵大夫绕着屋子转了一圈十分高兴,烂船也有三斤钉,保和堂再不成气,这房子却是赵太医修的,样样比着太医院,虽没那么气势恢宏,但也比别家铺子收拾得好,每间屋子都格外大,中间摆了大屏风隔成内外室,闵大夫在外间看诊,鱼姐儿便能在里头给妇人扎针,止血针本来只有高大夫一个人会,外科的大夫常为了争高大夫打起来,如今有鱼姐儿在。高大夫没空时大家也用得着她。
张知鱼看的病人就多起来,日日都竖起耳朵听各位大夫开方看病,这可是药铺,每天都得望闻问切,说的话比吃的饭还多,再把着医术,能藏的也只有独门绝技,鱼姐儿混在里头便是如鱼得水,堪称进步神速。
张阿公不让鱼姐儿凑在自己跟前了,小声道:我不喊你就别来,咱们张家是热心淳朴的良善之家,阿公不许你自私地只照顾自家人。
张知鱼听了简直害臊!但她还想抽空去问赵掌柜保和丸的事儿,这可不是偷摸学两手,而是要抄赵掌柜的老底,所以也生不出词来反驳,便默默地收拾了桌椅做事去。
当然名声带来的也不全是好事儿,每天还有专门不看病来唠嗑的婆子,排到她就拉住鱼姐儿问:你就是那个活死人肉白骨的小神医?
三人成虎,经过这许多日的发酵,这故事发展越来越玄乎,每天她都得被人捉住问好几次。
婆婆你看我像神医吗?张知鱼笑着反问。
婆子睁了眼不住地扫她,鱼姐儿在保和堂外头套了发下来的学徒大衣,这衣服有些像道袍,灰扑扑的很耐脏,她人小又被家里养得白白胖胖的,看着倒不像什么神医,像什么呢?婆子盯着两个跟自家孙女一样的丫髻,忽然嘿嘿一笑,鼓励道:能给药王做个洗鼎童子,也是造化,年头久了准成!
作者有话说:
补觉,今晚不更,明早放。
感谢在20220404 08:21:22~20220404 21:18: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语 50瓶;不瘦到96斤不改名、lynn1212 10瓶;尔期 6瓶;绝不混吃等死 5瓶;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巅峰
闵大夫在旁边也听笑起来, 道:张年年轻时候也生得好,你们家人都一个样,穿上这身袍子倒真有些道家的味道, 那时候药铺来看病的女病人都要多些。
但张阿公在家里一直是最丑的那个,最好看的反而是好吃懒做的老三, 要不是人太混,乡里有的是姑娘想嫁, 老张头也觉得老二这孩子跟自己生得不像, 比家里人都要黑些,年年让他在家捂冬,就怕他太黑找不着婆娘。在亲爹的嫌弃下,张阿公从不觉得自个儿长得俊, 日日风吹日晒地糟蹋自己,好不快活, 没得多少年就把自己折腾成一精神小老头儿, 再没有为他登门的女病患,早就人老珠黄喽~
好言送走婆子,小天取了新纸给师父换上,鱼姐儿便给他磨新墨,招呼下一个病人道:快过来吧,到你了。
新病患是个年轻妇人,看样子和李氏差不多大,一直捂着胸口显得有点儿局促, 闵大夫就笑着问:你有哪里不舒服?
妇人没搭话,伸着脖子四下看看像在找什么东西, 最后定睛在鱼姐儿身上, 又摇摇头看闵大夫问:听说保和堂来了女医, 我想请她给我瞧瞧。
这几日十个人里有七个都得提起这事儿,大家都习以为常,闵大夫一指鱼姐儿道:她就是,你有何话自去与她说。
妇人看着刚到自己腰的孩子错愕道:你竟然真的这么小。
我本来就这么大,外头现在已经把我传成大人了?鱼姐儿也很好奇现在外头究竟有多少版本的民间传说,每个过来的人讲的都不太一样,她都当故事会似的听,好些还真挺好玩儿的。
妇人回想一下道:反正我听到的那个已经十七八要嫁人了。
说话间她一直捂住胸口的手就微微移开了点儿,露出上头沁出的一小片黄水,张知鱼脸色一正,领着妇人往内室去,道:我人小也能看病,不用等嫁人,你哪儿不舒服,进来我给你看看。
妇人有些迟疑,抬头看了看闵大夫和小天。
大夫的眼都尖,望闻问切,望字可在第一项,师徒两个也早就看到她衣衫上的一点黄,闵大夫道:先让我看也使得,身上有什么不舒服再让鱼姐儿给你看。妇人想着来都来了,先让老大夫摸个脉也不妨事,小天看着越来越近的一点黄,没忍住朝后退了半步。
病人本就心思敏感,妇人见了这半步心头就有了气,谁也不想上赶着找不痛快,又不是满县里再没有第二个大夫,便顿住脚咬咬牙转到内室去。
里头张知鱼也问伙计要了一套桌椅板凳,见妇人进来就让她坐在上头,拿过手仔细把脉,又道:你把衣裳掀开给我看看。
妇人看着屏风挡得紧密,便掀开衣服露出左边胸脯,上头好大一个疮,都烂得不成形状了,张知鱼问:这是毒虫爬的?
南水县湿热,地上的蜈蚣都比别的地方大些,春天走在路上四处都是交尾的水蛇,还不到端午叶知县就已经派了大量的人手每日里熏艾驱虫。就这也时常有毒虫爬上床咬伤人,保和堂最近每天都得治几个这样的病人,鱼姐儿见得多了,一眼就能认出伤口。
妇人点点头道:前几日就被咬了,我家本来有些药粉,我撒了些上去便没当回事,谁家一年不被虫子咬几次?不成想这次肿烂得厉害。
张知鱼又问了她些话儿,出门新取了清水药酒给她消毒,用小刀一点一点将发白溃烂的肉剜下来,妇人看得心惊,但那些都是死肉,实际上并不怎么疼,等重新取了保和堂的药上好,妇人便合拢衣衫跟着鱼姐儿出门找闵大夫开方子。
小天就低着头快步进去收拾东西,见到盘子里一小圈有些臭的烂肉心头一阵反胃,只强忍了没吭声,闵大夫老远就瞧见他的脸色,摇摇头开了方子交给他道:你去抓药回来。
等他再转回来,这时张知鱼已经把盘子清得干干净净,小天见着就松了老长一口气。
闵大夫却有些失望,妇人病大多都不会太干净,有些凑近了还有味道,他从小学的是金疮、金镟科,给人看刀剑利刃伤,所以在这上头很有些抵抗力,后头保和堂没女科大夫,赵掌柜便将他放了过来专看妇人病。
二十年过去,闵大夫对妇人病的拿手程度已经远胜从前,甚至可以说这条道上凝聚了他半辈子的心血,二十年,普通人的一生也就六十年,但小天这孩子却害怕看不干净的病,这么几年他都只能教他些刀剑伤,这都是战伤,江南如今太太平平的,哪去找这样的病人?除非投军,不然糊口都呛。
小天却觉着此乃上天恩赐,佛祖吃了他的糕应了他的话儿才专让他学些没病人的医术,至今儿还常去还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