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栅栏的制衣店变得异常热闹了,顾客络绎不绝,比开业那天还热闹呢,很多人跑大老远来买衣服,还一买就是好几件。
    许敏和小李看着空荡荡的货架都有些发愁。
    以前,也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显现,但最起码店里还有一半的款式是有货的,这可倒好,一到下午,基本上就没有衣服可卖了。
    但她们也不好再催上货了,因为裁缝师傅们,已经连着好几天都加班加点干活了。
    何大姐和郭大姐还好,到底减轻,四个老师傅可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是真不容易。
    许沁这些天也是真忙,她狠了狠心,以孩子住院了为由,又请了一周的假,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这么做的确有点不地道,也忒不对,但除此之外她没别的办法。
    要是说了实情,周老师说不定很生气,也说不定让她延期毕业。
    人要是有分身术就好了。
    制衣店广告上也打了招聘,来应聘的师傅挺多的,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许沁选人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要求手艺好。
    手艺不好,说破天也白搭。
    最后选出来二十个人,十个师傅十个学徒,十个师傅里面,四个是老师傅,六个是手脚麻利的年轻师傅。
    这么着,人手一下子就多了,相应的机器设备也多了,家里的两间西厢房肯定装不下了。
    许沁托何大爷在隔壁胡同赁了一处院子,比现在住的大小差不多,亦有四间正房四间厢房,因为是一下子全租了的,租金不算贵,一个月四十块。
    简单收拾了一下,把微风制衣的牌子挪到那边大门口了。
    这天上午,一个小伙子过来送货,他姓范,是齐家军的一个小兄弟,看样子年龄也不大,也就二十出头。
    小范指着七八辆三轮车说道,姐,你看,这缝纫机,这锁边机,都是最新货,不但不要票,价格也和商场差不多!
    许沁仔细看了看,也挺满意,笑道,以后有你的好处,再买机器还找你。
    齐家军现在专攻进口电器,这样的活儿不爱接,但介绍了一个人,就是小范,这小伙儿挺机灵,没管其他二道贩子买,而是一张硬座火车票杀到了厂家。
    这回许沁一共要了十五台缝纫机和十五台锁边机,还有一个其他缝纫工具,小范跑这一趟,挣了五百多。
    小伙赶紧说,姐,你以后有什么需要都找我,保证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机器和人都到位了,她赶紧又去了一趟杭州,因为剩下的布料不多了。
    四月份进的那一批货早用完了,中间厂家也发来了两批,质地和花色都说的过去,但肯定还是不如她亲自去挑选。
    这回跟她一起去的是赵玲香。
    你不怕家里人知道啊?
    赵玲香笑着摇头,怕什么,我都跟我爸妈说了,他们都同意的!不但同意了,还嘱咐她了,让她一定跟着许沁多学一学。
    她的父母虽然都是国家干部,但跟杨岚的父母做派不一样,赵家父母不觉得做生意有什么好丢人的,杨岚在在大栅栏开了茶叶店,生意还挺好,这事儿赵玲香的妈妈心里还挺羡慕呢。
    有钱多好呀,可以吃好的穿好的,买东西不用看价钱,杨岚的妈妈,她还不了解,那是死要面子!
    做火车到了杭州,赵玲香简直开心死了,真没想到,原来南方城市这么漂亮的,比北京可漂亮多了!
    许沁笑笑,各有好处,不过咱们这几天可没有功夫玩儿,得抓紧看料子呢。
    转悠了三天,挑选了上百种花色,进了大约五千米的布料,一下子花掉了四万多块。
    这下把赵玲香吓了一大跳,许沁,做生意需要那么多本钱啊?
    本来许沁以为,夏季过了,秋老虎马上也过去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北京的秋天就来了,真丝衣服销路肯定就要差一些了。
    但这次广告之后,顾客群一下子就扩大了无数倍,不少人都是物质条件特别优越的,不说别人,就说胡同里的张画家,人一下子来买了好几套真丝睡衣,他的太太身条保持的还挺好,也买了好几条旗袍。
    真丝衣服,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
    也不是,这回情况特殊,我要多备点货,一般不需要那么多。
    赵玲香这回来杭州,也是带了不少钱的,她妈给了一千块,他爸后来又偷塞了三百块。
    一千三百块在她心里已经是一大笔钱了,当然了,和许沁一比就显得特别少了,简直少的可怜。
    不过赵玲香已经看准了一桩生意。
    许沁,我有个事儿先跟你商量一下。
    中午,俩人随便找了一家饭店吃饭,赵玲香一口气吃掉几个小笼包子,有些犹豫的说道。
    许沁早就猜到了,你是不是想进点真丝围巾回去啊?
    赵玲香有点不好意思的点头,是啊,会不会对你有影响?
    上回杨岚跟着来,是进了很多龙井回去,她这跟着转了好几天,杭州好东西倒是不少,但在她看来,没有比真丝围巾更合适的了。
    一般都是丝绸厂用下脚料做的,成本不高,批发价也挺便宜,她早就问过了,大的三元一条,小的才两块。
    回去翻倍估计都很好卖。
    许沁笑道,没有影响,这能有什么影响,明天咱们就得回去了,下午就赶紧去买吧!
    从杭州回来,许沁又赶紧去了一趟第二毛纺厂,订了一批混纺和薄呢子布料。
    此时王府井的门头房已经收拾好了,四面雪白,地面铺上了瓷砖,门窗也都换了新的。
    就连订制的鎏铜招牌也挂好了。
    许沁很满意,说道,小郑,真是辛苦你了啊!
    郑立方笑了笑,应该的。
    最近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大栅栏那边很多店铺开张,都找他收拾房子,有的甚至连货架都要他帮着订。
    这可比原来盘炕盘灶修墙挣钱多了。
    当然了,很多时候活儿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一个人速度太慢,他时不时得找两个小工,但刨除了这些,挣得钱还是很多。
    不算许沁这个活儿,这个月他都挣了三百多了。
    许沁问,一共多少钱?
    郑立方递给她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上面一项一项写的很清楚,所有加起来一共花了五百多。
    之前她已经给了五百订金,现在只需要再支付几十块钱就行了。
    不过,这纸上没写他的工钱。
    小郑,你这账单不对啊,工钱多少没算啊?
    郑立方有些不好意思,不用算了,我不收。
    许沁笑了笑,为什么不收啊,你这么做不对啊,即便咱们是邻居,也不能这样啊!
    郑立方瞅了一眼专心擦玻璃的售货员,低声说道,姑,我,我想问,我想问,你们宁县那边,订婚都需要准备什么?
    他和许敏已经好了一段时间了,经常一起出去玩儿,但许敏没提订婚的事儿,他也不好提,本来郑立方也是不着急的。
    但最近他有些着急了。
    他经常骑着三轮车去前门等着许敏下班,但好几回了,发现总有一个男青年去店里找许敏,两人还有说有笑的。
    郑立方暗中打听了好几天,打听清楚了,男青年就是附近茶叶店的,也是北京本市人,家里条件一般,但人家父母双全。
    不像他,虽然有独门独院的院子,但家里长辈都去世了,用北京老话说,就是他特别命硬,会克人,很多人家忌讳呢。
    他这条件,综合起来并不好。
    许沁瞟了他一眼,五大三粗的小伙子那紧张的样子,让人看了觉得有些好笑,订婚?你要订婚了,和谁啊?
    郑立方一愣,忽然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不,没有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
    订婚之前,总得先提亲吧,你托了媒人提亲吗?
    郑立方涨红了脸,摇了摇头。
    老板,货架到了! 一个新来的售货员跑过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崭新的实木货架很漂亮,往屋子里这么一放,立马感觉不一样了。
    许沁从包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培训资料,人手一份,回去都仔细看看啊,明天八点半准时来上班!
    这一批除了招收裁缝,还招了一批售货员,面试的时候,已经在语言表带和记忆力方面做了筛查,留下的都是脑子好使,挺机灵的年轻姑娘。
    相貌也都在中上。
    她之前请的一周假期,实在是不够用,又让赵玲香帮着续了三天,但明天也已经是最后一天了。
    次日上午,她在新店给员工上培训课,由于店里已经挂上了第一批衣服,不少路人觉得好奇,还有一部分人注意到了招牌,微风制衣,不就是最近在报纸上打广告的那家吗?
    服装店本身就凤毛麟角,特别的少,店里的衣服件件精美,更是少见,百货商场里也没有这么上档次还洋气的衣服。
    很多人都很想买。
    但许沁给出的答复一律都是,还没有正式开业,不售卖。
    然后顺便给姑娘们讲了讲什么是饥饿营销,当然了,饥饿营销必须是适当的,比如开业之前是可以的,但倘若开业之后,还是三天两头断货,那恐怕是要流失很多顾客的。
    店正式营业是第二天,恰好是个周末,一大早许沁就去了王府井,这边儿商场还没开门,但已经有不少人等在外面了。
    许沁从车上搬下来一摞一摞的衣服,都是刚刚做好的,此时小李和另外一个售货员也倒了,赶紧帮着抬到店里。
    最后一个箱子不大,但死沉死沉的,小李问,老板,这里面是什么啊?
    小李就是前门店里的小李,全名叫李玉萍。
    许沁笑了一下,交代道,是宣传海报,一会儿人到齐了,派两个人去路口发一发。
    这么多张,当然不可能一张张手绘,找了一家印刷厂印刷的。
    小李答应了一声,带着两个售货员麻利的上好了货。
    七点五十,所有的员工都到齐了,许沁简短的说了几句,然后指了指小李,李玉萍以后是店里的店长。
    小李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以前她有些内向,现在性格开朗多了,她落落大方的说道,大家好,我的工作经验也不是很多,希望以后咱们互相帮忙,团结友爱,一起把这个店做的红红火火。
    八点半,整个王府井大街,一直到东单这一大片,都变得特别热闹了,街头巷口到处都有摆摊子卖东西的。
    当然了,人最多的当然还是王府井商场,各边柜台上人满为患,结账都要排很长的队伍。
    微风制衣也不逞多让,顾客络绎不绝,以至于许沁都变成了专门收钱的,因为其他售货员实在是太忙了。
    有些人是好奇路过,还有一部分人看过报纸上的广告,看到店里的衣服比图片上还要漂亮,还要精致。
    这么有档次的衣服,在别处是没有卖的,就连王府井商场里面都没有,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里买衣服,不需要成衣票,只需要付钱就可以了。
    进来的顾客,很少有空着手走的,没人至少都要买上一两件。
    临近中午,货架子上已经空了一大半,而且进店的客人,也没有明显减少。
    看来不可能有时间去外面吃饭了。
    许沁让小李去附近的国营饭店买了不少肉包子,自己则开车回了一趟家。
    这次新店开业,成衣备货是非常充足的。
    孙师傅笑眯眯的问,小许,今天王府井新店生意怎么样? 早上拉走的那一批新衣服,里头有七八件旗袍都是她做的。
    许沁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一半左右都被卖光了,旗袍一件也没剩。
    孙师傅心满意足,真没想到,现在竟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旗袍!
    只是不知道,买旗袍的人穿着合适不合适,以前做旗袍,可都是量体定做的。
    许沁将几大箱子衣服装上车,在胡同口碰到一个学徒拎着一兜热馒头和一兜肉包子回来了。
    温师傅和马师傅住的不算远,中午还可以回家吃饭,郭大姐和何大姐也可以回去,其他人就不行了。
    就得出去买点对付一顿。
    要想雇个人做饭也是不行的,因为原来的厨房,是其中一间东厢房,她和房主商量了,已经把锅灶给拆了。
    中午这顿饭钱,等回头发工资的时候,她一定得给额外补足了。
    许沁把衣服送到王府井,小李心细,还留了两个肉包子,只是早就凉透了。
    她就着热水啃包子,此时已经下午一点多了,一波波的顾客进店,感觉比上午还多了。
    许沁站在柜台后专心收钱找钱,忽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赶紧低了低头。
    她想赶紧溜到店外,但现在所有的售货员都在忙,她也不能这么转身就走。
    只能把头低了又低。
    有时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很快,售货员领着周老师和一个老年妇女过来了,老板,一件连衣裙,六十,结账!
    许沁不抬头不行了,她笑得特别甜,态度特别好,周老师,您来店里买东西了,不知道您能来,不然我就开车接您去了,您来了真是逢毕生辉啊,还有没有喜欢的,再挑两件吧!
    周老师不近视,也不花眼,今年才三十来岁,刚才进店的时候,许沁没看到他,但他是一眼认出来了自己的学生。
    原来说请病假,而且还说孩子住院了,其实都是撒谎,跑这儿卖衣服来了。
    倒是没想到,他这学生竟然是老板。
    周老师黑着脸,递过来几张大团结。
    许沁不肯收,周老师,感谢您一直对我的照顾,这衣服送您了!
    周老师可不吃这糖衣炮弹,扔下钱就走了。
    ****************************************************
    第二天许沁去上课,不用说,挨了一顿训,周老师还说,如果再有下次,他就向向系里反映,到时候学校肯定会让她延迟毕业。
    一整天,许沁的心情都有点郁闷,其实,兼顾学业和事业,她也觉得挺累的,而且还要操心几个孩子。
    只是,她也没有别的选择,除非,能请到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替她打理裁缝店和两个服装店。
    但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而且服装业也有行业堡垒,也不可能这么快上手的。
    放下午她顺道把四个孩子接回家,大国和二强两个在讨论学习上的事儿,三刚则是兴致勃勃的跟妈妈分享学习里的趣事。
    四丽手里拿着两个弹珠,不停的在两个手掌中倒来倒去。
    回到家,王婶子已经做好了饭,四丽见有煮好的五香鹌鹑蛋,赶紧给许沁剥了一个,妈妈,你今天是不是不高兴啊?
    许沁一愣,笑道,没有。
    三刚此时也忽然想起来,今天回来的路上,妈妈都没说几句话,他也赶紧说道,妈妈,要是有不高兴的事儿,说出来就好了,闷到肚子里不好!
    林二强给妈妈夹了一块他最喜欢的红烧肉,妈,你说吧,谁欺负你了,我和大哥去狠狠的教训他!
    林大国点了点头,妈,我们替你教训他!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13 22:44:14~20220114 20:04: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灰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xh 5瓶;27238738 2瓶;看书乐无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赚钱养娃
    许沁笑了笑, 没什么,妈妈在发愁,温爷爷和孙奶奶他们没地方吃午饭, 得再赁一个院子才行!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雪上一枝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雪上一枝刀并收藏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