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沁的厂里,她负责出设计,但也另外招了两名设计师。
    柳师傅说,他们都去隔壁样品室了。
    许沁好奇地问,厂里这是要上新款啊?
    柳师傅笑笑,没有回答。
    许沁见他有了戒心,也就不再问了,她低头看了看柳师傅正在打版的小样,夸道,这衣服挺漂亮啊。
    过了一会儿,她溜出了设计室。
    隔壁的房门紧闭,她上前推了推,推不动,很显然里面上锁了。
    如果是正常的工作,按道理不应该是这样。
    当然,也不是没有别的可能。
    许沁大步流星的往外走,走到大门口,门卫还好奇地问,老板录用你了吗?
    她点点头,明天来办入职手续。
    许沁开车直接去了最近的派出所,这里还没出孙所长的辖区,还是孙所长领着几名警察来到了嫣然制衣。
    果然,和她预想的一模一样,丢的那五十件衣服,一件不少的挂在样品室里,那几个设计师以这个为灵感,画了不少图。
    所有的设计图都有一个特别,和她设计的衣服像是孪生姐妹,会有很多细节不同,但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子。
    许沁嘴角浮出一个讽刺的笑,这家老板,到底还是比张秋燕要高明一点,这样看似抄袭,实际上也是抄袭,但却不好判定,因为人家可以一口咬死不承认。
    因为细节不一样啊。
    那男青年叫马成圆,这厂子不是他的,是他二哥的,他二哥和采购员出差了,非要让他帮着照看两天,没想到一下子就出了事儿,他十分生气的说,警察同志,你们一定是弄错了,
    他自然是认出了许沁,指了指李沁,十分生气的说,警察同志,你们一定是弄错了,这个人刚刚还来应聘了,她肯定是个骗子!
    许沁说道,重新认识一下,我叫许沁,是微风制衣的老板,昨晚,我们厂仓库丢失了五十件衣服,没想到那么巧,这些衣服竟然都在你们厂里的样品室。
    马成圆今天早上才来厂里,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脑子还懵着呢,你瞎说什么呢,我哥都是从香港那边买衣服做样品!
    许沁憋不住,笑出了声,在场的几个设计师脸色都不太好看。
    马成圆不甘心的说道,你说这是你们厂的衣服,你有什么证据吗?
    许沁再次笑了,当然有证据了,这些款式都是我设计出来的最新款,我的制衣厂同款的衣服做了几千件,现在已经挂在门店销售了,而且,车间还在加班加点不停的生产。
    几个警察封锁了现场,把衣服全部打包拉到了警局。
    隔了一天,孙所长和手下又来到厂里,那三名工人放回来两名,在厂里里应外合的,是工人钱明勇。
    钱明勇是个很聪明的学徒,打版很快就能出师了,之前因为请假被扣工资的事儿,公然和刘主任吵了一架。
    他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有病,刘主任是个办事儿认真的人,觉得请假就是请假,因私事儿请假次数多了,就是要按照厂里的规矩扣钱。
    钱明勇为此十分生气。
    当有人找到他,并且给了他三百块,还许诺事情成了再给三百,他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那天晚上半夜两点来钟,钱明勇悄悄从宿舍出来,宿舍的围墙很低,很容易就跑出来了,他用偷配好的钥匙打开仓库的门,跑了两三个来回,把五十件衣服放到指定的地点,有人在围墙外接应,从外面扔了一根绳子进来,把捆好的衣服给带走了。
    这种盗窃方法实在算不上高明,但假如许沁不是依靠直觉找到了那家服装厂,及时制止住了,很有可能再过两天,嫣然制衣设计的这些孪生品就会上市了。
    为了杜绝后患,许沁一方面让崔厂长加强了安保,另一方面,要求所有的员工都签署了保密合约。
    林东听她说完,真没想到,为了偷设计,这些人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许沁笑道,这还算是小儿科的,不管如何,那些孪生品没有上市,已经算是很好了。
    出了这种事儿,嫣然制衣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一个采购员身上了,说厂里为了参考市场风向,会从很多店里采购样品,一切都是采购员的个人行为。
    但那采购员去了广东,因为涉案金额太小,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异地办案效率很低,能不能抓住,什么时候能抓到,就是另外一件事儿了。
    只有钱明勇和另外两个在外头接应的小混混被拘留了。
    嫣然制衣本身没付出任何代价,除了一点经济处罚,毫发未伤。
    第94章 、赚钱养娃
    当然了, 微风制衣也毫发未伤,而且年前上的这一批新货,销售特别火爆, 因为这一批冬衣里面,包括了各种款式的棉衣,丝绵袄和羽绒服。
    对于爱美的人来说,北京的冬天不太友好, 即便穿着厚羊毛衫,外面套上呢子大衣还是冷, 非得棉衣棉袄不可。
    许沁设计的这一系列的棉服, 都是美观兼具了保暖,款式都很大方简洁, 大部分都配有皮毛衣领, 给人的感觉,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而且丰俭由人,棉衣是最便宜,丝绵袄要贵, 最贵的是羽绒服。
    羽绒服起源于中国, 最早记载是周朝,是用羽毛直接制成羽衣, 后来唐朝拿来做衣服的絮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羽绒服了。
    为了做这一批羽绒服, 最难得倒不是工艺,也不是合适的布料,而是寻找合适的羽绒原料。
    羽绒服最理想的原料是鸭绒或鹅绒, 北京昌平那一带倒是有养鸭子的, 但不成规模, 还是许沁派了厂里的采购员,跑了一趟高邮,南方养鸭子的很多,尤以高邮最多,采购员不到那收上来一批优质的鸭绒和鹅绒,还采购了一批大米,腊鸭和咸鸭蛋,许沁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都送到了厂里的食堂。
    收上来的鸭绒经过清洗,高温消毒和晾晒,就可以做衣服了。
    当然了,要是按照比较严格的标准,这个工序不太合格,但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相关的设备,也只能这么做了。
    而且因为没有充绒机,全部都是人工充绒,速度就慢了很多,最终各种款式出货加起来也就一千件。
    十九个门店,每家能分到的也就是五十来件。
    相比羽绒服,棉衣和丝绵袄算是比较容易做的了,所以,羽绒服价格最高,尤其是鹅绒服,一件价格都要两百多块左右了。
    但没过几天,全线冬衣都脱销了。
    小杨经理利用职权,用员工价也买到了一件羽绒服,他没舍得买鹅绒服,买的普通的羽绒服,黑色的衣服配上灰色的毛毛领,倒显得他的脸更白了,更帅气了,昨天他蹬着自行车去东单的时候,还被一个热情的大妈问有没有对象了。
    他当时可得意了,告诉人家孩子都三岁了。
    小杨经理春风满面,拿着销售清单给许沁看,老板,明天咱真的都放假,门店也都关门啊?
    许沁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对啊,不早早就下通知了?
    小杨经理搓了搓手,笑道,这些天店里的生意可真好,要是多开两天,就能多挣不少钱呢?
    许沁笑了笑,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人总得休息,大家伙儿都跟着忙了好几个月了,趁着过年,多乐呵乐呵也是应该的!
    小杨经理以前在国营单位上班,国家前几年要求三十不停产初一照常干,过年能放一天假就不错了,许沁可倒好,年二十七就要放假,年后初十才上班。
    而且休假期间,工资是找照发的。
    他以前不知道,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私人厂子,他才不在原来的单位受那种鸟气呢!
    许沁这样的老板,真是世间少有的好人啊。
    小杨经理点了点头,问,我也初十上班,要不我初九上班吧,总得提前看看各店有什么闪失吧?
    许沁还不知道自己被发了世间少有的好人卡,笑道,行啊,你愿意初九上班就初九,反正没有加班费啊!
    小杨经理笑得挺憨厚,我不要加班费!
    许沁接过他手里的存折,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不是给你的,是给秋杏和两个孩子的!
    她都这么说了,小杨经理还是不伸手,老板,给我开得工资挺高了,我不能再拿了!
    许沁说,不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发,既然你来了,就先给你吧。
    小杨经理这才有些惶恐的接过来了,许沁给的红包挺厚的,他是会计,不用数也能猜出来,至少得有四五百块钱了。
    许沁又问,秋杏最近身体怎么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单位,磁场和气运都变了,他对象最近这两个月,身体也好了很多,最起码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孩子没问题了。
    小杨经理高兴的说,好多了,大夫说,再养一段时间就能停药了。
    许沁问,你对象,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杨经理回答,她以前在塑料厂办上班,写写算算都没问题,因为一直请病假,厂里也不乐意让她回去上班了。
    许沁说,要是愿意来咱们厂里上班,随时欢迎,不过不一定是厂办,明年厂里会设立一个后勤部。
    小杨经理高兴的说,好啊,等她养好了身体,就来厂里上班。
    许沁这么看重小杨经理,当然是有原因的,小杨经理实际上现在负责了两个岗位的工作,一个是门店经理,另一个是主管会计。
    根据她的观察,小杨经理其实更合适的岗位是主管会计,明年如果能再招到合适的门店经理,她就把小杨经理调出来,专门负责厂里的财务。
    第二天一大早,许沁和林东一起来到银行,取了一袋子现金,然后又去商店买了红包,一个个的分装好了,然后去了工厂。
    一个星期前,所有的职工都被通知,今天到厂里来领年底奖金,大家都不清楚会发多少钱,但都挺高兴,早早的就到了。
    刘主任指挥食堂的几个员工,把一袋袋大米,还有一桶桶芝麻油都放到院子的空地上了。
    大米是十斤装,芝麻油是一公斤装。
    许沁把封好的红包交给崔厂长,由他一一分发,当然了,最厚的红包是给崔厂长的,里面是整整齐齐一千块。
    崔厂长觉得受之有愧,小许啊,前些天咱们厂里险些出了大事儿,这个奖金我不能拿。
    许沁笑道,崔叔,你不拿奖金,是明年不想干了?想回家看孙子了?
    崔厂长虽然六十岁了,但身体好的很,他一共有六个孙子,成天闹闹哄哄的挺烦人,他可不爱看。
    他笑道,看孙子又没人开工资,气死人也不偿命,还不如在工厂里呆着呢。
    许沁把红包塞给他,说,对啊,明年咱们厂子还要扩大规模,这个时候您可不能撂挑子!
    发完红包,食堂也做完年前最后一顿饭了,做的挺丰盛,荤菜有炒鸭子和红烧肉。
    许沁和林东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林三刚十分不满的说道,爸,妈,你们真的不负责任,为什么中午不回来不提前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准备中午的饭?我们中午是去郑大哥家吃的,他做饭可真难吃!
    许沁有点意外,你们没去周婶家吃饭啊?
    许支书两口子和许大哥还有许敏前天都已经坐火车回家了,许沁和林东早上出门的时候,拜托了对面的邻居周婶照看一下孩子。
    临到中午,周婶要回家做饭,预备让孩子们过去吃饭,正好被郑立方看到了,他觉得他和许敏订婚了,那就差不多算是一家人了,理应他帮着照管孩子。
    他年底早就不接活了,成天闲得没事儿,赶紧去附近的副食店买了一堆孩子们爱吃的零食,然后把四个孩子都叫到自己家了。
    但孩子们吃了零食吃不饱,他还得做饭。
    郑立方虽然一个人过惯了,但做饭水平也就一般,能吃的水平,家里有肉,他炒了一个白菜肉片,一个大葱煎鸡蛋,还凉拌了一个白菜心。
    两个白菜都弄得还行,但鸡蛋炒的有点糊了。
    因为许沁做饭水平很不错,王婶子也是如此,几个孩子现在的嘴巴都有点叼,四丽说凉拌菜心咸了,二强说白菜肉片里肉片炒老了,三刚说,炒糊的鸡蛋有毒,吃了对身体不好。
    唯有大国什么也没说,但夹菜的速度也是很慢。
    很显然,也不对他的胃口。
    最后桌子上大部分的饭菜,都进了郑立方自己的肚子里。
    林二强说,本来要去的,郑大哥让我们去他家了,他做饭可难吃了!
    四丽张开胳膊扑向许沁,也说,妈妈,郑大哥炒的肉咬不动,鸡蛋也都糊了!
    林东笑道,好了,都别说了,你们郑大哥也是好心,晚上爸爸做饭,做好吃的给你们吃啊!
    二强问,爸爸,你都打算做什么呀?
    林东看了看许沁,说,你妈爱吃排骨,用砂锅炖个山药排骨,你们不都爱吃虾吗,做一个葱爆虾,芹菜炒豆腐干,再做一个大米南瓜粥,行不行?
    二强不太满意,我最喜欢吃的是糖醋虾仁,不是葱爆虾。
    三刚说,我喜欢虾仁韭菜的饺子。
    四丽倒是喜欢葱爆虾,也喜欢炖排骨,好!
    大国也点了点头,爸,这些菜都是我喜欢的。
    倒是许沁笑道,大国其实最喜欢吃红烧肉了,不过今天不做,明天再做好不好?
    二强立即说,妈,明天也做糖醋虾仁!
    三刚还没说出要吃虾仁的饺子,许沁笑道,后天咱们就要回老家了,明天妈妈要收拾东西,可能会有点忙,这些菜我都记下了,回到宁县再做可以吧?
    林大国很懂事儿的说道,妈,红烧肉明天也别做了,回家做,要是你和爸爸忙,明天我来做饭吧!
    这孩子真是太懂事了,让人有些心疼。
    许沁摸了摸他的头,笑道,不用你,明天你带着弟弟妹妹玩儿就行了!
    回家过年,要带回家的年货特别多,幸而吉普车后面空间很大,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去,还不算太挤。
    少了许敏,座位也宽敞多了。
    林东坐副驾,四个孩子都做到后面,三人座坐四个孩子,不算挤但也不算宽敞,就正合适。
    大国和二强坐在两边,两个小的坐在中间,倒也算是挺和谐的。
    因为路况比较好,许沁一路上开得挺快,第二天中午,他们就回到了宁县。
    许支书和王美兰都穿着许沁给买的新衣服,看起来容光焕发的,王美兰早就准备好饭食了,腊鸭提前蒸好撕好了,炸藕盒炸酥肉炸虾仁热一热就行了,现炒了两个青菜,最后就是煮饺子了。
    许沁也跟到厨房,这边锅灶还是柴火灶,她要帮着烧火,王美兰赶紧说,不用你不用你,别弄脏了衣服!
    许沁穿的是一件白色的羽绒服,大毛领子也是白色的。
    没事儿,白衣服也没那么讲究。
    这羽绒服是活里活面的,脏了拆下来清洗很方便。
    王美兰拉了一下风箱说,真不用你,你帮着点水行了!
    很快,胖乎乎的饺子煮好了,王美兰一边盛饺子,看看左右无人,一边小声说,小沁,前两天大国的叔叔还来打听了,要不,咱们明天就回村里吧?
    许沁觉得,不碰面也不是办法,不然很难弄清楚对方的用意,他原话是怎么说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雪上一枝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雪上一枝刀并收藏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