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免费阅读(36)
闻言,皇帝浑浊的眼中忽然折射出诡异的神采,台州安王
传朕口谕,召陆怀海进宫觐见。
此番来京,只有陆虹是一心来玩儿的。
几人各自在不同的客房住下,那周起隆得知谢苗儿到了,重新和她一起验货、交付了货款,还盛情邀请她去他的铺子,问她需不需要他带着在京城转转。
谢苗儿婉拒了。
她回馆驿时,恰好碰上陆怀海回来。
谢苗儿道:你怎么就回来了?
按理说,他去左军都督府,今儿是头一日,应该有的忙呢。
今日都督府休沐。陆怀海道。
谢苗儿掐着指头算,廿三是最后期限,今儿是十九了,应该还是来得及的。
陆怀海隐瞒了一部分实情没说。
他抵达左军都督府时,看见有人当值。然而得知他的来意后,却摆出了今日免谈的架势。
至于何日能谈,那就更不清楚了。
陆怀海疑心有人故意刁难,刻意要卡他的时间。
怕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
未免她不必要的担心,他并没有告诉她。
然而当晚,天使带着皇帝的口谕,光临了这座不起眼的馆驿。
哪位是陆怀海?
听见宦官细声细气的腔调叫陆怀海的名字,谢苗儿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宦官要传达的是皇帝的旨意。
不对,她记得史书上陆怀海进京袭职不曾出现什么问题。
或者说,至少没有出现过值得记载的事件。
那怎么
是因为延误导致的变故吗?
谢苗儿提起防备,下意识就想站在陆怀海身前。
她身形纤细,连挡住他都做不到。就像面对天敌的雏鸟,徒劳无功地张开它的翅膀。
谢苗儿的反应陆怀海一览无余。他垂眸,收敛眼底漾起的细碎的光亮,安抚性地摸摸她的后脑勺,坦然走了出去。
正是在下。他拱手道。
天使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皇上召你进宫觐见,请随我来
第52章
宦官领着陆怀海进宫。
白身在宫中没有车辇可乘, 倒叫陆怀海有功夫好好打量这座古朴的宫殿。
很压抑。
金雕玉砌的宫殿,连檐瓦和脊兽都透露着精致,可是这样富丽堂皇的天地, 却给人不了任何美轮美奂以外的感受, 没有一点生气, 仿佛只是一个空壳。
再多的富贵也与他无关。不多时,陆怀海便收回了目光,而走在他斜前方的宦官, 一面给他引路, 一面观察着他的神色。
寻常人第一次进宫,不说诚惶诚恐, 在这天子居所,至少也是谨小慎微的。
连那才被寻回的安王, 初次入宫时也称得上手足无措。
而眼前这位却毫不拘谨,如果单看他的神情,甚至会以为他不是走在宫径上,而是走在乡间的泥巴路里。
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宦官提起了十分的小心,连与他说话的语气都更温和了起来:武英殿从此处走,向前一拐便到了。
这个宦官的年纪挺大, 在宫外人家,估计曾孙子都要出生了, 看到他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 陆怀海心中有一种微妙的不适。
武英殿很快便到了,殿门大敞。为陆怀海继续在殿内引路的, 居然还是个老太监。他抬眼一望, 除了他, 整座宫殿中竟没有一个年轻的面孔。
殿内洒扫侍候的大部分都是宦官,只有零星几个宫女,看起来也早该到了被放出去的年纪。
越往殿内走,压抑的感觉越盛。眼前的一切都是阴森森的,说起来竟比他从前在夜里伏击倭寇时感觉还要可怖。
黢黑的宫殿内,有人忽然挑亮了烛火。皇帝就坐在屏风前,等候他的到来。
陆怀海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礼,动作严谨到刻板。
老皇帝开了尊口:站着说话。
陆怀海一撩袍角,迎着皇帝浑浊双眼投向他的扫视,坦然站起:谢陛下。
皇帝想要看谁,当然不需要藏着掖着,他的眼神在陆怀海身上梭巡。
真真是年轻气盛啊,比他的几个儿子还要年轻。
即使皇帝手握大权,请来无数仙人道士,也没有办法让这种年轻气盛回到自己身上。
就像竹林中过了季节的竹,逐渐在风中被吹折,而一场春雨过后,又将会有无数的新笋破开土地,噌噌噌地往上窜。
皇帝最讨厌这种感觉。
所以在他近前侍奉的,都是老人,什么好颜色的小宫女、小太监,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而看到这位九五至尊的第一眼,陆怀海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极其冒犯的想法。
他不像好人。
皇帝结束了他的揣摩,终于开口:听闻你在嘉兴平寇有功,是何情形?同朕道来。
果然是因为此事。
陆怀海了然。他如实道来,没有添油加醋,涉及女眷的部分亦没有讳言。
这些话,皇帝早在唐百川的奏折上面读过了,不过眼下听来,他还是饶有兴致地撑着自己的头,道:我们邕朝人不论儿女,皆是忠勇之士,赏。
皇帝金口玉言,当然不必他再细说,自有底下的人再去细数、按成例分赏。
随后,陆怀海又听皇帝问起他先前在孟乘手下的经历。他回答着,心里的疑问却越来越多。
这些事情,皇帝本就是知道的,召他前来究竟为何?
足足恳谈了半刻钟,皇帝才终于切入今天的正题。
他状似随意地问着,一双昏黄的老眼中却几度闪过兴奋的神采:多年前,你陆家便迁到了台州。这些年经营下来,有没有在台州认识什么人?
顷刻间,陆怀海的脑中闪过皇帝无数可能的用意。
很快,他便想到了安王坐在马背上,向他投来的,那个带有歉意的眼神。
陆怀海没再迟疑,只道:台州不大不小,陛下想问的是谁,草民都会照实回答,不敢欺君。
皇帝既然会问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于安王早些年的经历,以及他与他的交谊是一清二楚。
这根本不是一个问句。
无从选择。
皇帝哈哈大笑,道:好孩子。既堪为栋梁之材,若从小小千户做起,岂非蹉跎?来人,传朕旨意,封陆卿为浙江都指挥佥事。
那都督府里的什么越沟射箭、骑马使枪,便免了吧,朕相信陆卿的本领,无须再经这些小家子气的考核。
陆怀海领旨、谢恩。
突如其来的馅饼没有把他砸晕,反倒让他愈发清醒。
皇帝想要给势单力薄的安王立一杆枪。
而他机缘巧合下,又同台州知府孟乘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孟乘背后,是仅次首辅柳载的阁臣吴渐鸿的浙党势力
既然无从选择,那只能全盘接受。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所思所想,只是一展自己的抱负,却也只能无可避免的被牵扯进去。
陆怀海眉目冷峻,直到皇帝摆手要他退下,他的表情也依旧定格。
送他出去的还是那个老宦官。
老宦官忍不住摇了摇头。
真是奇也怪哉,分明得了封赏,多了官做,怎么出来之后,脸色比之前还要森寒?
陆怀海才出武英殿,与另一位等着面见皇帝之人擦身而过。
他没在意,只拱了拱手以示尊敬,未曾停下离开的步伐。
武昌伯丁彦却顿住了脚,饶有兴致地多瞧了几眼陆怀海的背影,又拉住门口看门的宦官问道:这位是
皇帝的旨意,比陆怀海还先到了馆驿中。
谢苗儿震惊极了。
历史中,陆怀海这一次被授予的分明是台州卫指挥佥事。一年多后,才因守备有功,被晋为浙江都指挥佥事。
眼下,他居然跳过了这一年多,直接被授了这正三品的官衔?
谢苗儿的心始终突突地跳,几乎要从喉咙管里面跳出去,让她无瑕为他高兴。
冥冥中好像有一双大手,在催动着转盘不断向前。
他偏离了他原本的命运,到底是好还是坏?
对于未知的将来,谢苗儿很惶恐。
本就客似云来的馆驿中,因为传旨的宦官驾临,现下一楼的大堂内,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连楼梯上都扒着好几个,等着一睹陆怀海的真容。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陆怀海回来了。
拥挤的人群和吵闹的气氛让他下意识皱起眉,他目光在人群中穿梭、既而定格在安静的一个角落。
她的眼波如水,脉脉朝他涌来。
看热闹的人见陆怀海脸上没有那范进中举般的喜色,纷纷称奇,可是又畏惧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看过几眼后便散去了。
陆怀海平静地把来报喜的陆虹柏舟,还有零星几个这两日打过照面的人打发走,随即走向了她。
他的眼中没什么喜色:回来了。
谢苗儿深吸一口气,朝他笑笑,道:恭喜你,好事情。
陆怀海正色对她道:进去说。
他的声音很严肃,谢苗儿本就提起的心瞬间被捏得更紧了。
果然,是在宫里遇到了什么意外吗?
谢苗儿和陆怀海一起回了客房。
他关上门,带上窗,沉着脸走到她身前。
见陆怀海如此,谢苗儿越发严阵以待,手都不知往哪放才好。
这从未有过的架势,得是说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谢苗儿还在做心理准备呢,结果下一瞬,眼前的人忽然俯下身。
属于他的气息将她层层包裹
他猝不及防地抱住了她。
作者有话说:
陆怀海:充电中.jpg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笑作春温 5瓶;狗式面包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刚抱上, 谢苗儿就被陆怀海怀里的什么东西硌了一硌。
陆怀海自己也感受到了,他不得已松开她,满目不耐地把怀揣着的一只簇新簇新的荷包掷到了地上。
馆驿的地面似乎不太实心, 这么一撞, 发出了哐啷哐啷的响声。
谢苗儿被唬了一跳, 她手还抵在他的胸口,就这么回头望去,只见地上那御赐纹样的荷包的束口已经散开, 露出了里面黄澄澄的几锭金子。
谢苗儿惊了:这是
她惊叹着, 想起了传旨的宦官提到的那句赐百金。
陆怀海似乎倦极,不曾把眼神分给地上的金子, 而是扳过了谢苗儿的肩头,就这么顺势伏在了她的肩上。
以两人的身量差距来说, 这个动作的难度着实有一点高了。
谢苗儿消化了一会儿,才从错愕中回过神来。
他把所有人都打发走,又是关门又是关窗,这一连串下来,她还以为他要和她说什么紧要的东西。
结果,只是抱住了她。
不过嘛谢苗儿想,眼下也确实是一件很紧要的事情。
谢苗儿能感受到他周身散发着的低落情绪, 于是,她努力掂了掂脚, 试图把自己肩膀和他的下颌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
可还是有点难。
陆怀海发觉了她的小心思, 将她的一把纤腰揽得更紧,几乎要把她从原地提起来。
全身的重量, 似乎都依托在了她腰间的宽厚手掌上, 谢苗儿愈发紧绷。
而确认她无处可逃之后, 陆怀海低下头,肆无忌惮地蹭了蹭她。
把她蹭得毛骨悚然。
春天的衣料不比厚实的冬装,谢苗儿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英挺的鼻梁划过颈窝。
他额前的碎发生命力极其旺盛,支棱在她的鬓边,把她弄的痒兮兮,不自在得很。
谢苗儿怕痒,下意识缩缩脑袋想推开他,可是这样的气氛又实在让她乐于沉溺其中,她的手便从推推他变成了戳戳他。
长年累月的习武,让他的肩背和她简直有天壤之别。
松下力时,再结实的肌肉也是软的,但是眼下他正用了点劲搂着她,肩胛往上都是紧实的,她戳都戳不动。
她在他面前,单薄得就像纸做的。
陆怀海眸色深沉,他拉住谢苗儿的手腕,把她不断作乱的手从背上挪开,循循善诱,引导她勾住自己的脖子:别乱动。
谢苗儿不服气地嘟囔,手背抵在他的后劲:你说不动就不动,我又不是木头人。
她偏动。
她的叛逆期延误了一辈子,终于姗姗来迟。
陆怀海决定静观其变。
谢苗儿的手绕过他的脖子,大着胆子去戳他的脸,完了还模仿他方才的举动,埋头,狠狠地蹭了蹭他。
咦?
谢苗儿忽然发觉,陆怀海整个人都好像僵硬了起来,像一块铁板一样,绷得笔直。
他个子高,如此以来,谢苗儿简直是挂在了他脖子上。
谢苗儿本能地觉得这个姿势很危险。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小动物都知道趋利避害,更别提人了。所以这回不必陆怀海再说什么,谢苗儿就已经非常乖觉地停住了动作,贴在他怀里。
谢苗儿眨眨眼,试图从危险的氛围中脱离开来,她侧过脸,转移话题:今日进宫,很累吗?
几日未睡时,陆怀海也不曾如方才那般流露出如此明显的倦意。
陆怀海确实很累。
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对于种种争斗的厌倦。他还年轻,除非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他想走的路是避免不了这些的,今日的场景,在往后也依旧会重现。
就像渔民,打一天鱼未必会多疲惫,可若想到往后数几十年都得这般打渔,怎么能不心累。
谢苗儿能感知到他的情绪,是以她就这么偎在他怀里说话。
她既不抗拒,陆怀海当然不会把她推开,他淡淡道:还好。
这个人是受伤也不喊一声疼的,会说出一句还好,而不是回呛,反倒是在应她的那句话。
谢苗儿已经熟知他说话的风格,就在他的耳边问:可是发生了什么?
她的气息萦绕在他身边。陆怀海抬手,把她鬓边一缕散落的发丝捋回耳后,用一板一眼的小动作掩饰心情。
他存心试探:你猜猜看。
这个时候居然还要卖关子,谢苗儿有些愤懑地捶他一拳,道:我不猜。
叛逆期就是难搞。陆怀海正思索着该如何同她解释,就听得她开口。
是不是和安王有关?谢苗儿试探性地说,没有听陆怀海反驳,压低了声音继续道:他如今在朝中势单力薄,有违皇帝借他回京的本意。
见陆怀海看着她,眼神闪烁,谢苗儿下意识就想把刚刚的话收回去,她忙道:我我是听喝茶的人说嘴,耳闻了几句,胡乱猜的。
只一瞬,陆怀海就把眼中复杂的情绪用旁的东西掩了过去,心中对她的身世隐隐有了一些猜疑。
闲汉所说么?
不太可能。
市井中人更关心的是那些绯色的、下三路的传闻,譬如安王的生母当时是如何的受宠,又是如何突然被厌弃,猜着猜着就开始猜帽子的颜色。
官场制衡、朝野党争?他们说闲话也不敢谈,更不会谈。
没见过海的人,没有办法分清海与天,纵然她聪颖、灵慧,如若对朝中情形一无所知,也是分辨不出皇帝此番的用意的。
他从未和她谈起过朝堂之事,她对于这些事情的了解,不可能是从他这里得来。
那么,说谁告诉她这些的呢?
陆怀海心里忽然升起一个荒谬的猜想。
恋耽美
传朕口谕,召陆怀海进宫觐见。
此番来京,只有陆虹是一心来玩儿的。
几人各自在不同的客房住下,那周起隆得知谢苗儿到了,重新和她一起验货、交付了货款,还盛情邀请她去他的铺子,问她需不需要他带着在京城转转。
谢苗儿婉拒了。
她回馆驿时,恰好碰上陆怀海回来。
谢苗儿道:你怎么就回来了?
按理说,他去左军都督府,今儿是头一日,应该有的忙呢。
今日都督府休沐。陆怀海道。
谢苗儿掐着指头算,廿三是最后期限,今儿是十九了,应该还是来得及的。
陆怀海隐瞒了一部分实情没说。
他抵达左军都督府时,看见有人当值。然而得知他的来意后,却摆出了今日免谈的架势。
至于何日能谈,那就更不清楚了。
陆怀海疑心有人故意刁难,刻意要卡他的时间。
怕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
未免她不必要的担心,他并没有告诉她。
然而当晚,天使带着皇帝的口谕,光临了这座不起眼的馆驿。
哪位是陆怀海?
听见宦官细声细气的腔调叫陆怀海的名字,谢苗儿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宦官要传达的是皇帝的旨意。
不对,她记得史书上陆怀海进京袭职不曾出现什么问题。
或者说,至少没有出现过值得记载的事件。
那怎么
是因为延误导致的变故吗?
谢苗儿提起防备,下意识就想站在陆怀海身前。
她身形纤细,连挡住他都做不到。就像面对天敌的雏鸟,徒劳无功地张开它的翅膀。
谢苗儿的反应陆怀海一览无余。他垂眸,收敛眼底漾起的细碎的光亮,安抚性地摸摸她的后脑勺,坦然走了出去。
正是在下。他拱手道。
天使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皇上召你进宫觐见,请随我来
第52章
宦官领着陆怀海进宫。
白身在宫中没有车辇可乘, 倒叫陆怀海有功夫好好打量这座古朴的宫殿。
很压抑。
金雕玉砌的宫殿,连檐瓦和脊兽都透露着精致,可是这样富丽堂皇的天地, 却给人不了任何美轮美奂以外的感受, 没有一点生气, 仿佛只是一个空壳。
再多的富贵也与他无关。不多时,陆怀海便收回了目光,而走在他斜前方的宦官, 一面给他引路, 一面观察着他的神色。
寻常人第一次进宫,不说诚惶诚恐, 在这天子居所,至少也是谨小慎微的。
连那才被寻回的安王, 初次入宫时也称得上手足无措。
而眼前这位却毫不拘谨,如果单看他的神情,甚至会以为他不是走在宫径上,而是走在乡间的泥巴路里。
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宦官提起了十分的小心,连与他说话的语气都更温和了起来:武英殿从此处走,向前一拐便到了。
这个宦官的年纪挺大, 在宫外人家,估计曾孙子都要出生了, 看到他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 陆怀海心中有一种微妙的不适。
武英殿很快便到了,殿门大敞。为陆怀海继续在殿内引路的, 居然还是个老太监。他抬眼一望, 除了他, 整座宫殿中竟没有一个年轻的面孔。
殿内洒扫侍候的大部分都是宦官,只有零星几个宫女,看起来也早该到了被放出去的年纪。
越往殿内走,压抑的感觉越盛。眼前的一切都是阴森森的,说起来竟比他从前在夜里伏击倭寇时感觉还要可怖。
黢黑的宫殿内,有人忽然挑亮了烛火。皇帝就坐在屏风前,等候他的到来。
陆怀海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礼,动作严谨到刻板。
老皇帝开了尊口:站着说话。
陆怀海一撩袍角,迎着皇帝浑浊双眼投向他的扫视,坦然站起:谢陛下。
皇帝想要看谁,当然不需要藏着掖着,他的眼神在陆怀海身上梭巡。
真真是年轻气盛啊,比他的几个儿子还要年轻。
即使皇帝手握大权,请来无数仙人道士,也没有办法让这种年轻气盛回到自己身上。
就像竹林中过了季节的竹,逐渐在风中被吹折,而一场春雨过后,又将会有无数的新笋破开土地,噌噌噌地往上窜。
皇帝最讨厌这种感觉。
所以在他近前侍奉的,都是老人,什么好颜色的小宫女、小太监,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而看到这位九五至尊的第一眼,陆怀海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极其冒犯的想法。
他不像好人。
皇帝结束了他的揣摩,终于开口:听闻你在嘉兴平寇有功,是何情形?同朕道来。
果然是因为此事。
陆怀海了然。他如实道来,没有添油加醋,涉及女眷的部分亦没有讳言。
这些话,皇帝早在唐百川的奏折上面读过了,不过眼下听来,他还是饶有兴致地撑着自己的头,道:我们邕朝人不论儿女,皆是忠勇之士,赏。
皇帝金口玉言,当然不必他再细说,自有底下的人再去细数、按成例分赏。
随后,陆怀海又听皇帝问起他先前在孟乘手下的经历。他回答着,心里的疑问却越来越多。
这些事情,皇帝本就是知道的,召他前来究竟为何?
足足恳谈了半刻钟,皇帝才终于切入今天的正题。
他状似随意地问着,一双昏黄的老眼中却几度闪过兴奋的神采:多年前,你陆家便迁到了台州。这些年经营下来,有没有在台州认识什么人?
顷刻间,陆怀海的脑中闪过皇帝无数可能的用意。
很快,他便想到了安王坐在马背上,向他投来的,那个带有歉意的眼神。
陆怀海没再迟疑,只道:台州不大不小,陛下想问的是谁,草民都会照实回答,不敢欺君。
皇帝既然会问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于安王早些年的经历,以及他与他的交谊是一清二楚。
这根本不是一个问句。
无从选择。
皇帝哈哈大笑,道:好孩子。既堪为栋梁之材,若从小小千户做起,岂非蹉跎?来人,传朕旨意,封陆卿为浙江都指挥佥事。
那都督府里的什么越沟射箭、骑马使枪,便免了吧,朕相信陆卿的本领,无须再经这些小家子气的考核。
陆怀海领旨、谢恩。
突如其来的馅饼没有把他砸晕,反倒让他愈发清醒。
皇帝想要给势单力薄的安王立一杆枪。
而他机缘巧合下,又同台州知府孟乘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孟乘背后,是仅次首辅柳载的阁臣吴渐鸿的浙党势力
既然无从选择,那只能全盘接受。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所思所想,只是一展自己的抱负,却也只能无可避免的被牵扯进去。
陆怀海眉目冷峻,直到皇帝摆手要他退下,他的表情也依旧定格。
送他出去的还是那个老宦官。
老宦官忍不住摇了摇头。
真是奇也怪哉,分明得了封赏,多了官做,怎么出来之后,脸色比之前还要森寒?
陆怀海才出武英殿,与另一位等着面见皇帝之人擦身而过。
他没在意,只拱了拱手以示尊敬,未曾停下离开的步伐。
武昌伯丁彦却顿住了脚,饶有兴致地多瞧了几眼陆怀海的背影,又拉住门口看门的宦官问道:这位是
皇帝的旨意,比陆怀海还先到了馆驿中。
谢苗儿震惊极了。
历史中,陆怀海这一次被授予的分明是台州卫指挥佥事。一年多后,才因守备有功,被晋为浙江都指挥佥事。
眼下,他居然跳过了这一年多,直接被授了这正三品的官衔?
谢苗儿的心始终突突地跳,几乎要从喉咙管里面跳出去,让她无瑕为他高兴。
冥冥中好像有一双大手,在催动着转盘不断向前。
他偏离了他原本的命运,到底是好还是坏?
对于未知的将来,谢苗儿很惶恐。
本就客似云来的馆驿中,因为传旨的宦官驾临,现下一楼的大堂内,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连楼梯上都扒着好几个,等着一睹陆怀海的真容。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陆怀海回来了。
拥挤的人群和吵闹的气氛让他下意识皱起眉,他目光在人群中穿梭、既而定格在安静的一个角落。
她的眼波如水,脉脉朝他涌来。
看热闹的人见陆怀海脸上没有那范进中举般的喜色,纷纷称奇,可是又畏惧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看过几眼后便散去了。
陆怀海平静地把来报喜的陆虹柏舟,还有零星几个这两日打过照面的人打发走,随即走向了她。
他的眼中没什么喜色:回来了。
谢苗儿深吸一口气,朝他笑笑,道:恭喜你,好事情。
陆怀海正色对她道:进去说。
他的声音很严肃,谢苗儿本就提起的心瞬间被捏得更紧了。
果然,是在宫里遇到了什么意外吗?
谢苗儿和陆怀海一起回了客房。
他关上门,带上窗,沉着脸走到她身前。
见陆怀海如此,谢苗儿越发严阵以待,手都不知往哪放才好。
这从未有过的架势,得是说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谢苗儿还在做心理准备呢,结果下一瞬,眼前的人忽然俯下身。
属于他的气息将她层层包裹
他猝不及防地抱住了她。
作者有话说:
陆怀海:充电中.jpg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笑作春温 5瓶;狗式面包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刚抱上, 谢苗儿就被陆怀海怀里的什么东西硌了一硌。
陆怀海自己也感受到了,他不得已松开她,满目不耐地把怀揣着的一只簇新簇新的荷包掷到了地上。
馆驿的地面似乎不太实心, 这么一撞, 发出了哐啷哐啷的响声。
谢苗儿被唬了一跳, 她手还抵在他的胸口,就这么回头望去,只见地上那御赐纹样的荷包的束口已经散开, 露出了里面黄澄澄的几锭金子。
谢苗儿惊了:这是
她惊叹着, 想起了传旨的宦官提到的那句赐百金。
陆怀海似乎倦极,不曾把眼神分给地上的金子, 而是扳过了谢苗儿的肩头,就这么顺势伏在了她的肩上。
以两人的身量差距来说, 这个动作的难度着实有一点高了。
谢苗儿消化了一会儿,才从错愕中回过神来。
他把所有人都打发走,又是关门又是关窗,这一连串下来,她还以为他要和她说什么紧要的东西。
结果,只是抱住了她。
不过嘛谢苗儿想,眼下也确实是一件很紧要的事情。
谢苗儿能感受到他周身散发着的低落情绪, 于是,她努力掂了掂脚, 试图把自己肩膀和他的下颌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
可还是有点难。
陆怀海发觉了她的小心思, 将她的一把纤腰揽得更紧,几乎要把她从原地提起来。
全身的重量, 似乎都依托在了她腰间的宽厚手掌上, 谢苗儿愈发紧绷。
而确认她无处可逃之后, 陆怀海低下头,肆无忌惮地蹭了蹭她。
把她蹭得毛骨悚然。
春天的衣料不比厚实的冬装,谢苗儿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英挺的鼻梁划过颈窝。
他额前的碎发生命力极其旺盛,支棱在她的鬓边,把她弄的痒兮兮,不自在得很。
谢苗儿怕痒,下意识缩缩脑袋想推开他,可是这样的气氛又实在让她乐于沉溺其中,她的手便从推推他变成了戳戳他。
长年累月的习武,让他的肩背和她简直有天壤之别。
松下力时,再结实的肌肉也是软的,但是眼下他正用了点劲搂着她,肩胛往上都是紧实的,她戳都戳不动。
她在他面前,单薄得就像纸做的。
陆怀海眸色深沉,他拉住谢苗儿的手腕,把她不断作乱的手从背上挪开,循循善诱,引导她勾住自己的脖子:别乱动。
谢苗儿不服气地嘟囔,手背抵在他的后劲:你说不动就不动,我又不是木头人。
她偏动。
她的叛逆期延误了一辈子,终于姗姗来迟。
陆怀海决定静观其变。
谢苗儿的手绕过他的脖子,大着胆子去戳他的脸,完了还模仿他方才的举动,埋头,狠狠地蹭了蹭他。
咦?
谢苗儿忽然发觉,陆怀海整个人都好像僵硬了起来,像一块铁板一样,绷得笔直。
他个子高,如此以来,谢苗儿简直是挂在了他脖子上。
谢苗儿本能地觉得这个姿势很危险。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小动物都知道趋利避害,更别提人了。所以这回不必陆怀海再说什么,谢苗儿就已经非常乖觉地停住了动作,贴在他怀里。
谢苗儿眨眨眼,试图从危险的氛围中脱离开来,她侧过脸,转移话题:今日进宫,很累吗?
几日未睡时,陆怀海也不曾如方才那般流露出如此明显的倦意。
陆怀海确实很累。
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对于种种争斗的厌倦。他还年轻,除非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他想走的路是避免不了这些的,今日的场景,在往后也依旧会重现。
就像渔民,打一天鱼未必会多疲惫,可若想到往后数几十年都得这般打渔,怎么能不心累。
谢苗儿能感知到他的情绪,是以她就这么偎在他怀里说话。
她既不抗拒,陆怀海当然不会把她推开,他淡淡道:还好。
这个人是受伤也不喊一声疼的,会说出一句还好,而不是回呛,反倒是在应她的那句话。
谢苗儿已经熟知他说话的风格,就在他的耳边问:可是发生了什么?
她的气息萦绕在他身边。陆怀海抬手,把她鬓边一缕散落的发丝捋回耳后,用一板一眼的小动作掩饰心情。
他存心试探:你猜猜看。
这个时候居然还要卖关子,谢苗儿有些愤懑地捶他一拳,道:我不猜。
叛逆期就是难搞。陆怀海正思索着该如何同她解释,就听得她开口。
是不是和安王有关?谢苗儿试探性地说,没有听陆怀海反驳,压低了声音继续道:他如今在朝中势单力薄,有违皇帝借他回京的本意。
见陆怀海看着她,眼神闪烁,谢苗儿下意识就想把刚刚的话收回去,她忙道:我我是听喝茶的人说嘴,耳闻了几句,胡乱猜的。
只一瞬,陆怀海就把眼中复杂的情绪用旁的东西掩了过去,心中对她的身世隐隐有了一些猜疑。
闲汉所说么?
不太可能。
市井中人更关心的是那些绯色的、下三路的传闻,譬如安王的生母当时是如何的受宠,又是如何突然被厌弃,猜着猜着就开始猜帽子的颜色。
官场制衡、朝野党争?他们说闲话也不敢谈,更不会谈。
没见过海的人,没有办法分清海与天,纵然她聪颖、灵慧,如若对朝中情形一无所知,也是分辨不出皇帝此番的用意的。
他从未和她谈起过朝堂之事,她对于这些事情的了解,不可能是从他这里得来。
那么,说谁告诉她这些的呢?
陆怀海心里忽然升起一个荒谬的猜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