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81)
雨笙。高明慧喊了一声,随即将一个手绢塞进她口袋里,低声道:路上收好。
赵雨笙立刻明白是什么了,道:妈,我们有钱,真不用您给。
快上车吧,要不来不及了。高明慧忙将她推上了火车。
火车缓缓开动,他们从窗户处跟高明慧挥手告别。
高明慧看着火车逐渐离开,不由自主的唉了一声。
所谓人生,大概就是小时候自己离开父母,长大后看着孩子离开自己。
当年自己也是这样在机场送别了大儿子,现在又再次送别了小儿子。
虽然宋安懿已经在琴岛工作两年,但是这次她知道他是真的回不来了,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虽然安慰却也不免惆怅。
但是现在女儿有身孕的事情,勉强能够安慰到她,想到这里,高明慧便打起精神往女儿家去。
到了车上将行李放置好,赵雨笙将高明慧塞给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将手绢打开,里面不出所料是钱和一些全国粮票。
赵雨笙拿着这些看了看宋安懿,宋安懿将赵雨笙的手合起来道:这既然是妈的一片心意,我们就收下吧。
王桂灵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这就是老人的心意,你们小两口刚结婚,自然要帮衬着点,一辈辈的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人们都是看着你们长大了,结婚了,有了孩子了,才能放下心来。
到了第二天下午火车站便驶进了琴岛火车站,三个人又带着大包小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下了车,然后又坐上公交车,等到到了厂里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呀,小懿你们单位这么大啊。王桂灵站在厂门口惊讶道。
自从他们结婚,王桂灵对宋安懿的称呼就从小宋变成小懿了,原因是她觉得这样更亲近。
妈,明天我带您好好的转转。宋安懿道,我们厂里除了办公区、车间,还有食堂,澡堂,甚至还有一个供销社呢,咱们买东西不用去外面,可方便了,而且现在厂里在修学校和工人俱乐部,到时候我跟雨笙带您去看电影去。
王桂灵闻言笑道:我可不去看电影,你们年轻人喜欢看,我不喜欢,不过盖学校好,等以后你们俩有了孩子也不用去别的地方上学了,又方便又安全。
宋工回来了。走进大门的时候,站岗的人看到他后打招呼道。
小刘你好,这是我爱人,这是我岳母。宋安懿说着从兜里掏出几块糖来递给小刘道,来,吃块喜糖。
宋工的喜糖我可就不客气了,祝宋工和嫂子白头到老,早生贵子。
谢谢啊。
这一路上陆续不断的跟人打招呼,当然也发出去不少的喜糖。
妈,我们就住这栋楼上,一号楼,一进大门就到了。宋安懿指着一号楼介绍道。
王桂灵看了看道:不错,真不错,我也享你们的福,住上楼房了。
宋安懿道:那您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宋工回来了。
宋工这是把新媳妇带回来了。
宋工新婚快乐啊。
这时候一号楼的工人差不多都搬进来了,而且又正是做晚饭的时候,看到他们就纷纷的打招呼。
这是我爱人,这位是我妈,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大家好,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相互照顾啊。
赵雨笙和宋安懿都扬着笑脸跟大家打招呼。
到了三楼,赵雨笙有些惊讶,上次来还算宽敞的走廊,突然就变得十分的拥挤了。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个灶台,门口则放着煤球,还有些别的杂物,还有几个小孩子在楼道里追跑打闹,虽然拥挤,但是却很有生活气息。
第190章 新家
一路上越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走廊的最里端,宋安懿拿出钥匙打开门,说道:妈,到了。
王桂灵拿着行礼包进来,只见这屋里亮堂堂的,原来是地上铺了木地板,小小的客厅放着两张单人沙发,但是王桂灵最关心的还是厨房。
不过好在她一眼望去,便看到了,跟客厅连接在一起的厨房,不算很大,放着一个大大的铁皮炉子,靠墙还放着一个橱柜,两口面缸,便说道:这个厨房不错,刚才我还在想咱们要是也在外面做饭就太不方便了。
宋安懿闻言道:多亏了雨笙运气好,一抓便抓到了最好的房子。
王桂灵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笑了笑没有说话。
沙发上放着好几个大包袱,这是赵雨笙前几天从京城寄过来的。
宋安懿见状道:我前几天给了老杜一把钥匙,东西应该是他帮我们拿回来的。
你跟妈先休息一会儿,我去食堂买饭。
宋安懿抬起手表看了看,道,要不一会儿就没饭了。
那你去吧。赵雨笙点了点头道。
接着赵雨笙和王桂灵又去别的房间看了看,两个小卧室都是只有一张床和一个书桌,不过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木箱子,可以用来装衣服啥的。
娘,你想住哪个房间?赵雨笙问道。
王桂灵指了指门口的那个道:就这个就行了呗,赶紧把东西放下,去烧点水。
好,我去隔壁借块煤球回来。
赵雨笙点点头,拿起撮箕装着一块煤球出了门。
她一出来,外面的人都安静了一下,不用怀疑,刚才大家伙肯定是在讨论他们。
赵雨笙却不在意,直接走到花大姐面前道:花大姐,我想引火,问您要块煤球。
花大姐闻言一笑道:好啊,不过你这就不用了,一块煤球而已,你拿回去引火就行了。
赵雨笙却将煤球放到他家门口道:我来让大姐帮我的忙,怎么还能让大姐吃亏呢。
花大姐笑笑从炉子里夹出一块烧的半红的煤球放到赵雨笙的撮箕里。
赵雨笙立刻就感觉到了火的灼烧感,然后对大家笑笑道:今天我们刚到,家里啥也没有,等过两天我把家里收拾好了,请大家来家里看看。
好,咱们都是邻居,还怕没有机会吗?花大姐爽朗的笑道,有啥需要帮忙的你可一定不要客气啊。
看到赵雨笙回去,大家又议论起来。
哎呦,说实话,我还挺想去他们家看看的,从我一般来宋工就在捯饬他们家了,听说还铺了地板,刷了大白,打了很多新家具,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啊。一个身材微胖的女人说道。
另外一个身材十分瘦削的女人闻言道:你家就跟她们家挨着,想进去看看还不容易啊。
人家宋工跟咱们家男人就是不一样,本事大,工资高,花得起这些钱啊。
花大姐闻言皱眉道:人家是刚结婚,这是新房,装修的好点也是应该的,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花大姐因为自己丈夫是厂长,再加上她自己为人公道大方,所以大家也都以她马首是瞻,所以她一说话,大家也都不议论了。
而是改成了其他的话题。
不知道宋工的爱人有没有工作?
过两天咱们不就知道了。
不过这带着娘家妈过来的情况还真不多见啊。
花大姐闻言又说道:人家有工作,而且是大夫,还天天的关心人家,人家小两口双职工,又都是好工作,养活一个老人怎么了,而且人家王大姐我看着还年轻呢,我看啊不但不给人家拖后腿,还能帮衬一二呢,人家家里的日子可比咱们好过,行了,别议论人家家里的事儿了,都赶紧盛饭吧,男人该下班了。
宋安懿将家里收拾的很好,东西置备的也很齐全,光是铁锅就有两口,一口大平底锅,一口炒锅。
赵雨笙和王桂灵将被子和衣服该铺的铺好,该放的放好。
宋安懿很快就回来了,道:幸亏我去的早,要是再晚一会儿,食堂都没饭了。
说着将饭盒一层层的打开,他打了三个菜,一个清炒黄瓜,一个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土豆炖鸡,还有五六个馍馍。
吃完饭后,外面的天就黑了,大家轮流着在卫生间里洗了个澡,就早早的睡了。
虽然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上厕所的,但是却不可以洗澡,毕竟淋浴这种东西真的很高级,所以宋安懿早早的订做了一个大木桶放在卫生间里,除了有点占地方之外,没有别的缺点。
等到第二天赵雨笙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大亮,她伸手一摸,宋安懿竟然不在旁边,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穿上一件浅色的短袖衣服,下身是一条深咖色的裤子,蹬着拖鞋出来,发现王桂灵正在拖地。
娘,你怎么起这么早?
赵雨笙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道。
王桂灵看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看看这都几点了,人家小懿都买回来早餐去上班了,走之前还跟我说不要让我叫醒你,让你多睡一会儿。
宋安懿就请了五天假,最近厂里有军事任务,多一天假都请不下来,所以今天就去上班了。
赵雨笙拿起手表看了看,已经十点多了,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这不是昨天太累了嘛,娘你也应该多睡一会儿。
你当我跟你一样啊,你赶快去洗脸刷牙吧,饭在锅里热着呢。
王桂灵说着将拖把放到一边,去厨房给她拿早餐。
早餐很简单,小咸菜,一个白煮蛋,一碗小米粥还有一个馍馍。
王桂灵道:我刚才尝了尝这个咸菜,腌的还没我腌的好吃,等会儿咱们出去买两个坛子,咱们自己腌点咸菜。
赵雨笙吃了一口鸡蛋道:行啊,娘,咱们再腌点咸鸡蛋呗。
王桂灵道:成啊。
等到赵雨笙吃完早餐,她们母女二人就收拾好准备出门了。
第191章 供销社
小赵,王大姐,这是要出门去啊。门口走廊底下坐着几个闲聊的人,看到她们问道。
王桂灵点了点头道:出去转转认认路,顺便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家里啥也没有,总不能天天都吃食堂吧。
那个胖点的女人说道:是这个理,对了,我姓张,就住在这家。
她说着指了指赵雨笙家隔壁的那家门。
赵雨笙笑道: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那以后咱们相互关照。
呵呵,对,相互关照。
张芳杏眯着眼笑着点了点头,又指着她身边跟她说话的瘦点的女人道,这是住在3号的李小花,她家男人是车间的轧钢工。
李嫂子你好。赵雨笙也轻轻点了点头。
唉,你好。李小花不轻不重的点了点头道,赵雨笙见状道:那我们就先过去了,等我们回来再聊。
好。
回来找你拉呱。
王桂灵下了楼道:这邻里邻居的能处的近一点那当然好,就跟我和你二大娘似的,你二大娘当年照应咱们多少,但要是处不来,那也没法子,好在咱们自己家里有厨房,她们也不能见天的盯着咱们。
赵雨笙摆摆手道:反正过两天我就得去单位报到了,能跟她们相处多长时间,还不是您跟她们相处的多,不管怎么样,能处的好点就好点,总不能让您在家里呆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王桂灵闻言噗嗤一笑道:你这孩子,还怪操心呢,你还别小看了你娘我,你瞧瞧你娘我在老家跟大家伙相处的也不错,到了京城跟你纪大妈也说得来。
赵雨笙闻言抱住她的胳膊笑道:是是是,我娘为人实在又会说话,大家伙都稀罕跟你做朋友。
王桂灵哭笑不得,拿手指点了赵雨笙的额头一下。
走到大门处,赵雨笙却看到了一个熟人,不,算是半个熟人,正是杨利生的爱人涂永凤。
涂永凤手里拿着一大把干粉条,看到她们俩冷哼一声,赵雨笙也不理她拉着王桂灵便径直过去了。
王桂灵低声问道:这谁啊,看着跟咱们不对付。
赵雨笙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王桂灵皱眉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你抽你的,我抽我的,全凭运气,干啥跟咱们家过去不啊。
这世界上盼着人家倒霉的人多着呢,这算什么呀,娘您看着吧,接下来几年都没个消停的时候。赵雨笙无奈的说道。
供销社距离居住区不远,找人问了路便到了。
咦,花大姐,你在这上班啊?赵雨笙一进来就看到花大姐站在柜台后面收拾东西呢。
花大姐抬起头一看,道:可不是,前段时间厂里开了这个供销社,正好我还识几个大字,也会写写算算的,就给我安排到这里上班来了,也就是个临时工。
赵雨笙笑道:瞧花大姐说的,不管是个啥,能给家里贴补点就是好的呗。
我也是这样想的。花大姐笑道。
赵雨笙道:我们刚来,很多事情都还不懂,花大姐你给我们说说呗。
花大姐笑着点了点头,道:你们刚来,想必粮本还没拿到手吧。
赵雨笙点了点头,王桂灵更是竖起耳朵听,以后买粮买菜啥的都是她的任务了。
对了,我还没问,王大姐也是城市户口?花大姐问道。
王桂灵摆摆手道:我可不是城市户口,我是农业户口。
这辈分也够乱的,赵雨笙喊花大姐,花大姐又喊王桂灵为王大姐,不过反正也没有啥血缘关系,就这样各论各的呗。
哦,不过也没事,宋工和小赵是双职工。花大姐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估计过两天你们家的粮本就下来了,咱们厂的粮店就在我们供销社后头,粮、油、菜、鸡蛋啥的都在粮店买,虽说一个月三十天都能去买粮,但是最好每月的上旬就去将粮食买了,到后面不一定能买到,但是要是有票的话也能买。
赵雨笙和王桂灵听了之后都感谢花大姐跟她们说这些,要不她们还得抓瞎一段时间呢。
对了,你们来是想买点啥?
花大姐道。
赵雨笙道:就买点家里常用的东西呗,先看看布吧。
家里还是挺需要布的,弄个沙发罩桌布啥的,所以也不需要买太好的,就扯了几大块深色的布就行了。
然后还有香皂牙刷啥的日用品,还有坛子什么的,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大堆,赵雨笙直接将宋安懿给她的各类票据用的差不多了。
然后又去了粮店,今天是二十五号,花大姐说的果然没错,粮店里已经没有多少粮了,粮店的工作人员也是带搭不理的。
赵雨笙手里的粮票不少,有宋安懿这两年攒下的本地粮票,还有来这里之前她换的全国粮票,以及高明慧给的那些,加起来统共有三百多斤。
不过赵雨笙自然不敢一下子买这么多,那也太扎眼了,就买了二十斤白面,三十斤玉米面,还有十斤的大米,王桂灵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特别不习惯吃大米,每次吃白米饭都会胃胀不舒服,所以买大米就是为了煮个粥啥的。
油票啥的她也有,又买了一斤油,她倒是想多买,但是在现在这个人均每月一两油的时代,一斤油就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量了,再多就太夸张了。
恋耽美
赵雨笙立刻明白是什么了,道:妈,我们有钱,真不用您给。
快上车吧,要不来不及了。高明慧忙将她推上了火车。
火车缓缓开动,他们从窗户处跟高明慧挥手告别。
高明慧看着火车逐渐离开,不由自主的唉了一声。
所谓人生,大概就是小时候自己离开父母,长大后看着孩子离开自己。
当年自己也是这样在机场送别了大儿子,现在又再次送别了小儿子。
虽然宋安懿已经在琴岛工作两年,但是这次她知道他是真的回不来了,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虽然安慰却也不免惆怅。
但是现在女儿有身孕的事情,勉强能够安慰到她,想到这里,高明慧便打起精神往女儿家去。
到了车上将行李放置好,赵雨笙将高明慧塞给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将手绢打开,里面不出所料是钱和一些全国粮票。
赵雨笙拿着这些看了看宋安懿,宋安懿将赵雨笙的手合起来道:这既然是妈的一片心意,我们就收下吧。
王桂灵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这就是老人的心意,你们小两口刚结婚,自然要帮衬着点,一辈辈的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人们都是看着你们长大了,结婚了,有了孩子了,才能放下心来。
到了第二天下午火车站便驶进了琴岛火车站,三个人又带着大包小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下了车,然后又坐上公交车,等到到了厂里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呀,小懿你们单位这么大啊。王桂灵站在厂门口惊讶道。
自从他们结婚,王桂灵对宋安懿的称呼就从小宋变成小懿了,原因是她觉得这样更亲近。
妈,明天我带您好好的转转。宋安懿道,我们厂里除了办公区、车间,还有食堂,澡堂,甚至还有一个供销社呢,咱们买东西不用去外面,可方便了,而且现在厂里在修学校和工人俱乐部,到时候我跟雨笙带您去看电影去。
王桂灵闻言笑道:我可不去看电影,你们年轻人喜欢看,我不喜欢,不过盖学校好,等以后你们俩有了孩子也不用去别的地方上学了,又方便又安全。
宋工回来了。走进大门的时候,站岗的人看到他后打招呼道。
小刘你好,这是我爱人,这是我岳母。宋安懿说着从兜里掏出几块糖来递给小刘道,来,吃块喜糖。
宋工的喜糖我可就不客气了,祝宋工和嫂子白头到老,早生贵子。
谢谢啊。
这一路上陆续不断的跟人打招呼,当然也发出去不少的喜糖。
妈,我们就住这栋楼上,一号楼,一进大门就到了。宋安懿指着一号楼介绍道。
王桂灵看了看道:不错,真不错,我也享你们的福,住上楼房了。
宋安懿道:那您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宋工回来了。
宋工这是把新媳妇带回来了。
宋工新婚快乐啊。
这时候一号楼的工人差不多都搬进来了,而且又正是做晚饭的时候,看到他们就纷纷的打招呼。
这是我爱人,这位是我妈,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大家好,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相互照顾啊。
赵雨笙和宋安懿都扬着笑脸跟大家打招呼。
到了三楼,赵雨笙有些惊讶,上次来还算宽敞的走廊,突然就变得十分的拥挤了。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个灶台,门口则放着煤球,还有些别的杂物,还有几个小孩子在楼道里追跑打闹,虽然拥挤,但是却很有生活气息。
第190章 新家
一路上越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走廊的最里端,宋安懿拿出钥匙打开门,说道:妈,到了。
王桂灵拿着行礼包进来,只见这屋里亮堂堂的,原来是地上铺了木地板,小小的客厅放着两张单人沙发,但是王桂灵最关心的还是厨房。
不过好在她一眼望去,便看到了,跟客厅连接在一起的厨房,不算很大,放着一个大大的铁皮炉子,靠墙还放着一个橱柜,两口面缸,便说道:这个厨房不错,刚才我还在想咱们要是也在外面做饭就太不方便了。
宋安懿闻言道:多亏了雨笙运气好,一抓便抓到了最好的房子。
王桂灵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笑了笑没有说话。
沙发上放着好几个大包袱,这是赵雨笙前几天从京城寄过来的。
宋安懿见状道:我前几天给了老杜一把钥匙,东西应该是他帮我们拿回来的。
你跟妈先休息一会儿,我去食堂买饭。
宋安懿抬起手表看了看,道,要不一会儿就没饭了。
那你去吧。赵雨笙点了点头道。
接着赵雨笙和王桂灵又去别的房间看了看,两个小卧室都是只有一张床和一个书桌,不过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木箱子,可以用来装衣服啥的。
娘,你想住哪个房间?赵雨笙问道。
王桂灵指了指门口的那个道:就这个就行了呗,赶紧把东西放下,去烧点水。
好,我去隔壁借块煤球回来。
赵雨笙点点头,拿起撮箕装着一块煤球出了门。
她一出来,外面的人都安静了一下,不用怀疑,刚才大家伙肯定是在讨论他们。
赵雨笙却不在意,直接走到花大姐面前道:花大姐,我想引火,问您要块煤球。
花大姐闻言一笑道:好啊,不过你这就不用了,一块煤球而已,你拿回去引火就行了。
赵雨笙却将煤球放到他家门口道:我来让大姐帮我的忙,怎么还能让大姐吃亏呢。
花大姐笑笑从炉子里夹出一块烧的半红的煤球放到赵雨笙的撮箕里。
赵雨笙立刻就感觉到了火的灼烧感,然后对大家笑笑道:今天我们刚到,家里啥也没有,等过两天我把家里收拾好了,请大家来家里看看。
好,咱们都是邻居,还怕没有机会吗?花大姐爽朗的笑道,有啥需要帮忙的你可一定不要客气啊。
看到赵雨笙回去,大家又议论起来。
哎呦,说实话,我还挺想去他们家看看的,从我一般来宋工就在捯饬他们家了,听说还铺了地板,刷了大白,打了很多新家具,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啊。一个身材微胖的女人说道。
另外一个身材十分瘦削的女人闻言道:你家就跟她们家挨着,想进去看看还不容易啊。
人家宋工跟咱们家男人就是不一样,本事大,工资高,花得起这些钱啊。
花大姐闻言皱眉道:人家是刚结婚,这是新房,装修的好点也是应该的,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花大姐因为自己丈夫是厂长,再加上她自己为人公道大方,所以大家也都以她马首是瞻,所以她一说话,大家也都不议论了。
而是改成了其他的话题。
不知道宋工的爱人有没有工作?
过两天咱们不就知道了。
不过这带着娘家妈过来的情况还真不多见啊。
花大姐闻言又说道:人家有工作,而且是大夫,还天天的关心人家,人家小两口双职工,又都是好工作,养活一个老人怎么了,而且人家王大姐我看着还年轻呢,我看啊不但不给人家拖后腿,还能帮衬一二呢,人家家里的日子可比咱们好过,行了,别议论人家家里的事儿了,都赶紧盛饭吧,男人该下班了。
宋安懿将家里收拾的很好,东西置备的也很齐全,光是铁锅就有两口,一口大平底锅,一口炒锅。
赵雨笙和王桂灵将被子和衣服该铺的铺好,该放的放好。
宋安懿很快就回来了,道:幸亏我去的早,要是再晚一会儿,食堂都没饭了。
说着将饭盒一层层的打开,他打了三个菜,一个清炒黄瓜,一个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土豆炖鸡,还有五六个馍馍。
吃完饭后,外面的天就黑了,大家轮流着在卫生间里洗了个澡,就早早的睡了。
虽然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上厕所的,但是却不可以洗澡,毕竟淋浴这种东西真的很高级,所以宋安懿早早的订做了一个大木桶放在卫生间里,除了有点占地方之外,没有别的缺点。
等到第二天赵雨笙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大亮,她伸手一摸,宋安懿竟然不在旁边,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穿上一件浅色的短袖衣服,下身是一条深咖色的裤子,蹬着拖鞋出来,发现王桂灵正在拖地。
娘,你怎么起这么早?
赵雨笙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道。
王桂灵看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看看这都几点了,人家小懿都买回来早餐去上班了,走之前还跟我说不要让我叫醒你,让你多睡一会儿。
宋安懿就请了五天假,最近厂里有军事任务,多一天假都请不下来,所以今天就去上班了。
赵雨笙拿起手表看了看,已经十点多了,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这不是昨天太累了嘛,娘你也应该多睡一会儿。
你当我跟你一样啊,你赶快去洗脸刷牙吧,饭在锅里热着呢。
王桂灵说着将拖把放到一边,去厨房给她拿早餐。
早餐很简单,小咸菜,一个白煮蛋,一碗小米粥还有一个馍馍。
王桂灵道:我刚才尝了尝这个咸菜,腌的还没我腌的好吃,等会儿咱们出去买两个坛子,咱们自己腌点咸菜。
赵雨笙吃了一口鸡蛋道:行啊,娘,咱们再腌点咸鸡蛋呗。
王桂灵道:成啊。
等到赵雨笙吃完早餐,她们母女二人就收拾好准备出门了。
第191章 供销社
小赵,王大姐,这是要出门去啊。门口走廊底下坐着几个闲聊的人,看到她们问道。
王桂灵点了点头道:出去转转认认路,顺便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家里啥也没有,总不能天天都吃食堂吧。
那个胖点的女人说道:是这个理,对了,我姓张,就住在这家。
她说着指了指赵雨笙家隔壁的那家门。
赵雨笙笑道: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那以后咱们相互关照。
呵呵,对,相互关照。
张芳杏眯着眼笑着点了点头,又指着她身边跟她说话的瘦点的女人道,这是住在3号的李小花,她家男人是车间的轧钢工。
李嫂子你好。赵雨笙也轻轻点了点头。
唉,你好。李小花不轻不重的点了点头道,赵雨笙见状道:那我们就先过去了,等我们回来再聊。
好。
回来找你拉呱。
王桂灵下了楼道:这邻里邻居的能处的近一点那当然好,就跟我和你二大娘似的,你二大娘当年照应咱们多少,但要是处不来,那也没法子,好在咱们自己家里有厨房,她们也不能见天的盯着咱们。
赵雨笙摆摆手道:反正过两天我就得去单位报到了,能跟她们相处多长时间,还不是您跟她们相处的多,不管怎么样,能处的好点就好点,总不能让您在家里呆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王桂灵闻言噗嗤一笑道:你这孩子,还怪操心呢,你还别小看了你娘我,你瞧瞧你娘我在老家跟大家伙相处的也不错,到了京城跟你纪大妈也说得来。
赵雨笙闻言抱住她的胳膊笑道:是是是,我娘为人实在又会说话,大家伙都稀罕跟你做朋友。
王桂灵哭笑不得,拿手指点了赵雨笙的额头一下。
走到大门处,赵雨笙却看到了一个熟人,不,算是半个熟人,正是杨利生的爱人涂永凤。
涂永凤手里拿着一大把干粉条,看到她们俩冷哼一声,赵雨笙也不理她拉着王桂灵便径直过去了。
王桂灵低声问道:这谁啊,看着跟咱们不对付。
赵雨笙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王桂灵皱眉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你抽你的,我抽我的,全凭运气,干啥跟咱们家过去不啊。
这世界上盼着人家倒霉的人多着呢,这算什么呀,娘您看着吧,接下来几年都没个消停的时候。赵雨笙无奈的说道。
供销社距离居住区不远,找人问了路便到了。
咦,花大姐,你在这上班啊?赵雨笙一进来就看到花大姐站在柜台后面收拾东西呢。
花大姐抬起头一看,道:可不是,前段时间厂里开了这个供销社,正好我还识几个大字,也会写写算算的,就给我安排到这里上班来了,也就是个临时工。
赵雨笙笑道:瞧花大姐说的,不管是个啥,能给家里贴补点就是好的呗。
我也是这样想的。花大姐笑道。
赵雨笙道:我们刚来,很多事情都还不懂,花大姐你给我们说说呗。
花大姐笑着点了点头,道:你们刚来,想必粮本还没拿到手吧。
赵雨笙点了点头,王桂灵更是竖起耳朵听,以后买粮买菜啥的都是她的任务了。
对了,我还没问,王大姐也是城市户口?花大姐问道。
王桂灵摆摆手道:我可不是城市户口,我是农业户口。
这辈分也够乱的,赵雨笙喊花大姐,花大姐又喊王桂灵为王大姐,不过反正也没有啥血缘关系,就这样各论各的呗。
哦,不过也没事,宋工和小赵是双职工。花大姐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估计过两天你们家的粮本就下来了,咱们厂的粮店就在我们供销社后头,粮、油、菜、鸡蛋啥的都在粮店买,虽说一个月三十天都能去买粮,但是最好每月的上旬就去将粮食买了,到后面不一定能买到,但是要是有票的话也能买。
赵雨笙和王桂灵听了之后都感谢花大姐跟她们说这些,要不她们还得抓瞎一段时间呢。
对了,你们来是想买点啥?
花大姐道。
赵雨笙道:就买点家里常用的东西呗,先看看布吧。
家里还是挺需要布的,弄个沙发罩桌布啥的,所以也不需要买太好的,就扯了几大块深色的布就行了。
然后还有香皂牙刷啥的日用品,还有坛子什么的,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大堆,赵雨笙直接将宋安懿给她的各类票据用的差不多了。
然后又去了粮店,今天是二十五号,花大姐说的果然没错,粮店里已经没有多少粮了,粮店的工作人员也是带搭不理的。
赵雨笙手里的粮票不少,有宋安懿这两年攒下的本地粮票,还有来这里之前她换的全国粮票,以及高明慧给的那些,加起来统共有三百多斤。
不过赵雨笙自然不敢一下子买这么多,那也太扎眼了,就买了二十斤白面,三十斤玉米面,还有十斤的大米,王桂灵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特别不习惯吃大米,每次吃白米饭都会胃胀不舒服,所以买大米就是为了煮个粥啥的。
油票啥的她也有,又买了一斤油,她倒是想多买,但是在现在这个人均每月一两油的时代,一斤油就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量了,再多就太夸张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