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87)
宋安懿一副不舍的样子看着她,道:要去多久啊?
赵雨笙转身抱住他道:很快的,不会超过一个月的。
宋安懿虽然舍不得,但是也知道不能阻拦赵雨笙,一来去公社义诊的确能够提升赵雨笙的技术,二来积极去义诊对赵雨笙的将来也有好处。
什么时候出发?
宋安懿低头亲了她一口,低声道:明天就走。
宋安懿闻言轻叹一口气,将赵雨笙紧紧的抱在怀里,道:真不想让你去啊。
赵雨笙轻轻的捶打了他两下,嘴里却十分的温柔,道:乖啦,我很快就回来了,你和娘在家里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啊。
宋安懿点点头道: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妈的。
第204章 向红公社
她们科里除了赵雨笙和丛佳红之外,还有三个护士跟着去,张文、李燕和杜清红。
张文的年纪最小,今年才来到医院里做护士,长得圆脸小虎牙倒是挺可爱的,就是爱看热闹,喜欢说话。
至于李燕,她在医院里工作了有些年头了,今天已经三十岁,连孩子都有三个了,长得不算是很好看,有些龅牙,但是性格很好,热心肠。
最后就是杜清红了,杜清红年纪也不大,二十三四岁的样子,长得很好看,在妇产科里,赵雨笙没来之前,她是大家公认长得最好看的姑娘,不过现在赵雨笙来了,她也就只好退位让贤了。
而且赵雨笙曾经和李卓敏一起八卦的时候听她说过,杜清红的名声不咋好听,在外面经常换对象。
医院里除了她们五个人,还有别的科室的,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多人,他们是坐着一辆大卡车出发的。
赵雨笙的脚下放着一个行李箱,里面有好几套衣服,甚至还有毛衣,因为她一去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王桂灵生怕这一个月就突然降温了,死活都让她带上。
对于下乡支援这件事情,大家都还是十分积极和认真的,而且大家都是抢着去,这是一个人人抢着奉献的时代。
三十多个人将车斗坐的满满登登的,还有十来个人拿着马扎坐在中间。
一个二十七八岁左右的方脸男子突然笑道:老肖你不是吧,公社里支援你还带着你的宝贝手术刀。
赵雨笙闻言看去,说话是外科的张大夫,平时就爱开玩笑爱说话。
被他称作老肖的是跟他同一个科室的肖大夫,肖大夫在他们医院里也算是个名人了。
无他,盖因为这位肖大夫是个技术狂魔。
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手术刀不说,还经常抢手术,毕竟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做手术的病人比较少,所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常常抢别的大夫的病人上手术。
肖铭看了他一眼道:说不定到时候就有用了呢。
赵雨笙心里也早赞同他的话,其实自己也带了一套,就放在淘宝仓库里,有备无患嘛。
张大夫道:你想多了,恐怕公社卫生所里连个手术室都没有吧。我看啊,你把这手术刀看的比你未来的媳妇还重要呢。
肖铭说不过他,只能闭着嘴不说话。
张大夫见状哈哈大笑两声,搂住肖铭的肩膀道:我跟你开玩笑呢。
我知道。肖铭也没有生气,认真的点了点头。
张大夫继续跟大家说道:你们听说了嘛,咱们这次啊要去的地方很可能是向红公社。
这话倒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家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呢,只说是上面有安排,等到了就知道了。
张良迪看到大家都看向自己,心里不禁有些得意,目光却似有若无的看向了杜清红。
其实赵雨笙比她更好看,但是无奈赵雨笙已经结婚了啊。
但是杜清红却还是单身,他盯着这朵花儿可是很久了。
这次也是悄悄的打听了杜清红也要去下乡义诊,所以才对他们科的主任求了好久,才将一个人的名字换成了自己的。
搞的主任还以为张良迪是个积极贡献的有志青年呢。
丛佳红听到张良迪的话看向他道:小张,你不会是随口糊弄我们的吧,你怎么知道的?
张良迪一脸的冤枉道:丛姐你这就冤枉我了啊,我怎么可能会糊弄大家呢,这可是我从张副院长那里得来的消息。
听到他说起张副院长,大家都很惊讶。
丛佳红也啧啧了两声道:看不出来啊,小张你和张副院长还有关系。
这时候张良迪却一副说漏了嘴的模样,连连摆手道:丛姐你可别开我的玩笑了,我哪能跟张副院长有关系啊,这消息就是我不小心听张副院长说的。
虽然他这样说,但是他越是这样说,大家却越猜测他和张副院长有着某种关系。
虽然这个消息真的是他不小心在厕所听来的,但是让他这样一弄,真话反而没人相信了。
甚至还有人联想到他们的姓氏上去了,都姓张,难不成还是亲戚啥的。
张良迪却一直暗暗注视着杜清红,只见杜清红也在偷偷的看自己,杜清红看到张良迪看过来了,不由得脸一红低下了头。
张良迪见状却心中一喜。
而杜清红低下头后也琢磨起来了,以前她可从来都没有注意过张良迪,现在看来,难不成张良迪将来也能有个前途?
杜清红长得好看,这些年换了不少的对象,她心里其实是着急结婚的,但是又不愿意将就。
她总觉得凭借自己的容貌,要是嫁给一个普通人就亏了,总得嫁个干部啥的才对得起自己的这张脸。
之前她也经人介绍处了一个交通局的干部,那人虽然快三十了,但是手里有实权,职位也不低,她还是挺满意的。
但是谁承想他是个耳根子软的,那个男的在乡下的老娘写信来要钱,他竟然眼都不眨一下的把手里的钱全寄回去了。
这样的缺心眼儿,就算是个局长她也不敢嫁啊,就匆匆忙忙的找了个借口断了。
再往后,处的还不如那个缺心眼了呢。
杜清红想到这里看了一眼赵雨笙,听说赵大夫的丈夫是搞技术的,级别不低,工资也高,人长得也高大帅气,她在心里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找个比赵大夫的丈夫还好的。
赵雨笙一来就抢走了她的风头,虽然不至于让她怨恨赵雨笙,但是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就有了一比高下的念头。
等到了地方,张良迪果然没说错,的确是一个叫做向红公社的地方。
距离琴岛市区还挺远的,大卡车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大卡车直接开到了向红公社的卫生所里。
卫生所门口站着几个人,看到他们热情的迎了上来,跟他们院里带队的李主任热情的握了握手,道:感谢二院的同志们来到我们向红公社支援我们啊。
李主任也热情的说道:您就是杨所长吧,千万别这么说啊,大家是兄弟单位,相互帮助不是应该的吗?
杨所长闻言脸上露出了十分高兴的表情,道:对对对,我们是兄弟单位。快请进来。
第205章 接风
赵雨笙从车斗上跳下来,看着这个向红公社的卫生所,她知道现在基层的医疗条件差,但是没想到会差成这个样子。
所谓的卫生院其实就是大一些的院子坐北朝南的那一排充作病房,其他的三面的院子都是医生的办公室和就诊室。
杨所长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杨宝华已经下定决心了,不管这伙从大医院里来的大夫护士多难伺候,他都要把他们伺候满意了,有委屈也得打落了牙齿和血往肚里咽,不为别的,就因为向红公社的医疗条件差,医生的水平也不好,许多乡亲们得了病也看不好,他们只能不停的给乡亲们开止疼片,治标不治本,拖着拖着,这些人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
这次不管怎么说,都要让这些大医院的大夫将这些病看了,最好再让所里的大夫偷学两招。
杨所长指着自己身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说道:这是石克建,我们所里的一把刀,当然了,跟诸位肯定是不能比的。
石克建伸出手与李主任握了握道:李主任好,各位同志们好,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大家互相学习。
李主任笑道。
杨所长忙说道:大家伙坐了半天的车,都累了吧,明天再说下乡的事儿,今天我先把大家安顿好,再给大家接个风。
那就麻烦杨所长了。李主任道。
应该的应该的。杨所长说道。
说着将他们带到了卫生所后面的一个院子里,道:我们这里的条件不好,委屈大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了。
不委屈,这里就不错了。李主任打量了一番这里的环境道,再说了我们来到向红公社是来给乡亲们看病的,又不是来享福的。
说着李主任提高了声音对大家说道:都给我记住了,来到这里是给乡亲们看病的,别一整天的就知道嫌弃这嫌弃那的,要是让我知道了,一句话,收拾东西滚蛋,听见了吗?
听见了!
大家齐声说道。
其实也不用李主任特意说,现在大家都是比着干抢着干,不喊苦不叫累,争做先锋呢。
不过李主任现在这样说也是有他的用意的,一来给大家上上弦,免得自己的队伍里真的有那样好吃懒做的人,二来就是给杨所长吃下一颗定心丸,告诉他自己来这里是真的来看病的。
他们刚走进院子,两个穿着护士服的小姑娘就从一间屋子里出来了,看到他们走过来跟杨所长打了个招呼。
杨所长点点头道:屋里都打扫好了吗?
都打扫干净了,现在就能住进去了。
一个护士点点头道,眼睛却不时的看着赵雨笙他们,眼中充满了好奇之色。
屋子不多,赵雨笙和丛佳红、杜清红以及张文一个屋子。
屋里的并不是床,而是大炕,炕又大又宽,睡四个人绰绰有余。
最后经过商量,赵雨笙睡在最里头,杜清红挨着她,然后是丛佳红,张文睡在最外面。
大家将行李放好了,就到了中午的时间,就来到卫生院的食堂吃饭。
杨所长道:我们向红公社穷,也没有什么好招待大家的,都是一些土特产,大家不要嫌弃。
李主任道:老杨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来不是享福的,是来给乡亲们看病的,这些东西就今天一天就够了,再有的话那我可就生气了。
赵雨笙闻言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饭盒,里面是红烧肉,主食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馍馍,可以看出来是杨所长特意嘱咐了给他们做的。
但是卫生所里也不富裕,还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挤出来的东西给他们做了这一顿接风饭。
杨所长站起来道:首先,欢迎二院的同志们来到我们向红公社。
杨所长说完之后,大家都鼓起掌来,卫生所的人也不多,连护士加医生也就十来个,其中医生只有三个,剩下的都是护士。
其次,希望咱们所里的同志能够和二院的同志互帮互助,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也希望二院的同志不要嫌弃我们所里的人,我们的技术差,设备落后,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李主任忙道:当然不会当然不会,大家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多谢李主任。杨所长感动的说道。
接风宴之后,杨所长又带着他们了解了一下所里的情况。
杨所长刚才说的技术差,设备落后还真不是在谦虚,整个所里能做手术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位一把刀石克建,他曾经去省医学院进修了一年,学会了一些小手术,回来之后,杨所长接着这个名头,把公社书记办公室的椅子都坐塌了,才求来资金在所里修了一个小小的手术室。
将卫生所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下,大家就回各自的宿舍休息了,从明天开始大家就要分组去大队里给乡亲们看病了。
回到宿舍之后,赵雨笙从箱子里拿出了床单被套铺上,杜清红看见之后眼睛一亮道:我咋没想起来带个床单啊,不过你这个被套还真的挺方便的。
赵雨笙笑笑道:这是我娘想出来的,不然的话每年都得拆洗被子不方便,有了这个被套就只用把被套拆下来洗洗就行了。
是挺好的,就是费布。丛佳红看了一眼冷声道,一般人家里谁舍得用好好的布做被套啊。
所以说被套的出现不是因为以前的人傻,想不到这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而是因为穷。
赵雨笙听到丛佳红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方式,她家里不缺东西,不代表其他人家里不缺东西。
到了晚上大家准备洗漱的时候,却听见有人敲窗户。
丛佳红皱眉语气不善的问了一句:谁啊?
我,张良迪。
门口的人低声说道。
干啥呀?丛佳红问道。
丛姐,我有事找小杜。
丛佳红闻言不善的看了一眼杜清红,杜清红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张良迪。
站起身来走出去低声道:你找我什么事啊?
张良迪心中一喜,拿出个饭盒来,道:中午的肉我没吃完,我不喜欢吃肉,给你吧。
杜清红知道他是想跟自己处对象,现在哪有人不爱吃肉的,虽然心里有些得意,但是却说道:你自己留着吃吧,现在肉可不多见,我现在不饿。
张良迪闻言心里有些失望,却听见杜清红又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咱们明天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呢。明天见!
第206章 焦树大队
第二天起床后简单吃了早餐,李主任就将分配好的名单拿了出来。
赵雨笙和肖铭一组,并且给他们配了四个护士,杜清红,张文,高茹云和王翠翠,其中王翠翠是卫生所里的护士。
他们要去的是焦树大队,这次可没有车接送他们了,他们要靠自己的脚走过去。
王翠翠负责给他们领路,王翠翠指着前面的路道:我们大队离公社不远,咱们走一个多钟头就到了。
赵雨笙闻言惊讶道:你家就是焦树大队的?
王翠翠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要不怎么让我跟着你们呢。
翠翠,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张文道。
王翠翠道:啥问题啊你问吧?
就是你们大队为啥叫焦树大队啊,这个名字怪怪的。张文好奇的问道。
王翠翠一笑道:你说这个问题啊,我们大队原先叫做大槐树村,因为我们村里有一颗好几百年的老槐树,但是听老人说大概七八十年前吧,一次打雷直接把我们村的老槐树劈成焦炭了,但是最神奇的是,那棵老槐树竟然没有倒下去,还好好的在我们村里竖着呢,然后久而久之的,别的村都喊我们村焦树村了,我们也就改了名儿,所以现在就成了焦树大队。
肖铭听了之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道:被雷劈过之后竟然没有倒下,真的好神奇,一会我要去研究一下。
肖大夫怎么什么都要研究一下。张文闻言转头调侃道,肖大夫现在升级了,都不光研究病人了,,连死了的树都要研究研究。
大家闻言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恋耽美
赵雨笙转身抱住他道:很快的,不会超过一个月的。
宋安懿虽然舍不得,但是也知道不能阻拦赵雨笙,一来去公社义诊的确能够提升赵雨笙的技术,二来积极去义诊对赵雨笙的将来也有好处。
什么时候出发?
宋安懿低头亲了她一口,低声道:明天就走。
宋安懿闻言轻叹一口气,将赵雨笙紧紧的抱在怀里,道:真不想让你去啊。
赵雨笙轻轻的捶打了他两下,嘴里却十分的温柔,道:乖啦,我很快就回来了,你和娘在家里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啊。
宋安懿点点头道: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妈的。
第204章 向红公社
她们科里除了赵雨笙和丛佳红之外,还有三个护士跟着去,张文、李燕和杜清红。
张文的年纪最小,今年才来到医院里做护士,长得圆脸小虎牙倒是挺可爱的,就是爱看热闹,喜欢说话。
至于李燕,她在医院里工作了有些年头了,今天已经三十岁,连孩子都有三个了,长得不算是很好看,有些龅牙,但是性格很好,热心肠。
最后就是杜清红了,杜清红年纪也不大,二十三四岁的样子,长得很好看,在妇产科里,赵雨笙没来之前,她是大家公认长得最好看的姑娘,不过现在赵雨笙来了,她也就只好退位让贤了。
而且赵雨笙曾经和李卓敏一起八卦的时候听她说过,杜清红的名声不咋好听,在外面经常换对象。
医院里除了她们五个人,还有别的科室的,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多人,他们是坐着一辆大卡车出发的。
赵雨笙的脚下放着一个行李箱,里面有好几套衣服,甚至还有毛衣,因为她一去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王桂灵生怕这一个月就突然降温了,死活都让她带上。
对于下乡支援这件事情,大家都还是十分积极和认真的,而且大家都是抢着去,这是一个人人抢着奉献的时代。
三十多个人将车斗坐的满满登登的,还有十来个人拿着马扎坐在中间。
一个二十七八岁左右的方脸男子突然笑道:老肖你不是吧,公社里支援你还带着你的宝贝手术刀。
赵雨笙闻言看去,说话是外科的张大夫,平时就爱开玩笑爱说话。
被他称作老肖的是跟他同一个科室的肖大夫,肖大夫在他们医院里也算是个名人了。
无他,盖因为这位肖大夫是个技术狂魔。
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手术刀不说,还经常抢手术,毕竟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做手术的病人比较少,所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常常抢别的大夫的病人上手术。
肖铭看了他一眼道:说不定到时候就有用了呢。
赵雨笙心里也早赞同他的话,其实自己也带了一套,就放在淘宝仓库里,有备无患嘛。
张大夫道:你想多了,恐怕公社卫生所里连个手术室都没有吧。我看啊,你把这手术刀看的比你未来的媳妇还重要呢。
肖铭说不过他,只能闭着嘴不说话。
张大夫见状哈哈大笑两声,搂住肖铭的肩膀道:我跟你开玩笑呢。
我知道。肖铭也没有生气,认真的点了点头。
张大夫继续跟大家说道:你们听说了嘛,咱们这次啊要去的地方很可能是向红公社。
这话倒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家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呢,只说是上面有安排,等到了就知道了。
张良迪看到大家都看向自己,心里不禁有些得意,目光却似有若无的看向了杜清红。
其实赵雨笙比她更好看,但是无奈赵雨笙已经结婚了啊。
但是杜清红却还是单身,他盯着这朵花儿可是很久了。
这次也是悄悄的打听了杜清红也要去下乡义诊,所以才对他们科的主任求了好久,才将一个人的名字换成了自己的。
搞的主任还以为张良迪是个积极贡献的有志青年呢。
丛佳红听到张良迪的话看向他道:小张,你不会是随口糊弄我们的吧,你怎么知道的?
张良迪一脸的冤枉道:丛姐你这就冤枉我了啊,我怎么可能会糊弄大家呢,这可是我从张副院长那里得来的消息。
听到他说起张副院长,大家都很惊讶。
丛佳红也啧啧了两声道:看不出来啊,小张你和张副院长还有关系。
这时候张良迪却一副说漏了嘴的模样,连连摆手道:丛姐你可别开我的玩笑了,我哪能跟张副院长有关系啊,这消息就是我不小心听张副院长说的。
虽然他这样说,但是他越是这样说,大家却越猜测他和张副院长有着某种关系。
虽然这个消息真的是他不小心在厕所听来的,但是让他这样一弄,真话反而没人相信了。
甚至还有人联想到他们的姓氏上去了,都姓张,难不成还是亲戚啥的。
张良迪却一直暗暗注视着杜清红,只见杜清红也在偷偷的看自己,杜清红看到张良迪看过来了,不由得脸一红低下了头。
张良迪见状却心中一喜。
而杜清红低下头后也琢磨起来了,以前她可从来都没有注意过张良迪,现在看来,难不成张良迪将来也能有个前途?
杜清红长得好看,这些年换了不少的对象,她心里其实是着急结婚的,但是又不愿意将就。
她总觉得凭借自己的容貌,要是嫁给一个普通人就亏了,总得嫁个干部啥的才对得起自己的这张脸。
之前她也经人介绍处了一个交通局的干部,那人虽然快三十了,但是手里有实权,职位也不低,她还是挺满意的。
但是谁承想他是个耳根子软的,那个男的在乡下的老娘写信来要钱,他竟然眼都不眨一下的把手里的钱全寄回去了。
这样的缺心眼儿,就算是个局长她也不敢嫁啊,就匆匆忙忙的找了个借口断了。
再往后,处的还不如那个缺心眼了呢。
杜清红想到这里看了一眼赵雨笙,听说赵大夫的丈夫是搞技术的,级别不低,工资也高,人长得也高大帅气,她在心里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找个比赵大夫的丈夫还好的。
赵雨笙一来就抢走了她的风头,虽然不至于让她怨恨赵雨笙,但是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就有了一比高下的念头。
等到了地方,张良迪果然没说错,的确是一个叫做向红公社的地方。
距离琴岛市区还挺远的,大卡车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大卡车直接开到了向红公社的卫生所里。
卫生所门口站着几个人,看到他们热情的迎了上来,跟他们院里带队的李主任热情的握了握手,道:感谢二院的同志们来到我们向红公社支援我们啊。
李主任也热情的说道:您就是杨所长吧,千万别这么说啊,大家是兄弟单位,相互帮助不是应该的吗?
杨所长闻言脸上露出了十分高兴的表情,道:对对对,我们是兄弟单位。快请进来。
第205章 接风
赵雨笙从车斗上跳下来,看着这个向红公社的卫生所,她知道现在基层的医疗条件差,但是没想到会差成这个样子。
所谓的卫生院其实就是大一些的院子坐北朝南的那一排充作病房,其他的三面的院子都是医生的办公室和就诊室。
杨所长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杨宝华已经下定决心了,不管这伙从大医院里来的大夫护士多难伺候,他都要把他们伺候满意了,有委屈也得打落了牙齿和血往肚里咽,不为别的,就因为向红公社的医疗条件差,医生的水平也不好,许多乡亲们得了病也看不好,他们只能不停的给乡亲们开止疼片,治标不治本,拖着拖着,这些人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
这次不管怎么说,都要让这些大医院的大夫将这些病看了,最好再让所里的大夫偷学两招。
杨所长指着自己身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说道:这是石克建,我们所里的一把刀,当然了,跟诸位肯定是不能比的。
石克建伸出手与李主任握了握道:李主任好,各位同志们好,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大家互相学习。
李主任笑道。
杨所长忙说道:大家伙坐了半天的车,都累了吧,明天再说下乡的事儿,今天我先把大家安顿好,再给大家接个风。
那就麻烦杨所长了。李主任道。
应该的应该的。杨所长说道。
说着将他们带到了卫生所后面的一个院子里,道:我们这里的条件不好,委屈大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了。
不委屈,这里就不错了。李主任打量了一番这里的环境道,再说了我们来到向红公社是来给乡亲们看病的,又不是来享福的。
说着李主任提高了声音对大家说道:都给我记住了,来到这里是给乡亲们看病的,别一整天的就知道嫌弃这嫌弃那的,要是让我知道了,一句话,收拾东西滚蛋,听见了吗?
听见了!
大家齐声说道。
其实也不用李主任特意说,现在大家都是比着干抢着干,不喊苦不叫累,争做先锋呢。
不过李主任现在这样说也是有他的用意的,一来给大家上上弦,免得自己的队伍里真的有那样好吃懒做的人,二来就是给杨所长吃下一颗定心丸,告诉他自己来这里是真的来看病的。
他们刚走进院子,两个穿着护士服的小姑娘就从一间屋子里出来了,看到他们走过来跟杨所长打了个招呼。
杨所长点点头道:屋里都打扫好了吗?
都打扫干净了,现在就能住进去了。
一个护士点点头道,眼睛却不时的看着赵雨笙他们,眼中充满了好奇之色。
屋子不多,赵雨笙和丛佳红、杜清红以及张文一个屋子。
屋里的并不是床,而是大炕,炕又大又宽,睡四个人绰绰有余。
最后经过商量,赵雨笙睡在最里头,杜清红挨着她,然后是丛佳红,张文睡在最外面。
大家将行李放好了,就到了中午的时间,就来到卫生院的食堂吃饭。
杨所长道:我们向红公社穷,也没有什么好招待大家的,都是一些土特产,大家不要嫌弃。
李主任道:老杨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来不是享福的,是来给乡亲们看病的,这些东西就今天一天就够了,再有的话那我可就生气了。
赵雨笙闻言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饭盒,里面是红烧肉,主食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馍馍,可以看出来是杨所长特意嘱咐了给他们做的。
但是卫生所里也不富裕,还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挤出来的东西给他们做了这一顿接风饭。
杨所长站起来道:首先,欢迎二院的同志们来到我们向红公社。
杨所长说完之后,大家都鼓起掌来,卫生所的人也不多,连护士加医生也就十来个,其中医生只有三个,剩下的都是护士。
其次,希望咱们所里的同志能够和二院的同志互帮互助,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也希望二院的同志不要嫌弃我们所里的人,我们的技术差,设备落后,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李主任忙道:当然不会当然不会,大家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多谢李主任。杨所长感动的说道。
接风宴之后,杨所长又带着他们了解了一下所里的情况。
杨所长刚才说的技术差,设备落后还真不是在谦虚,整个所里能做手术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位一把刀石克建,他曾经去省医学院进修了一年,学会了一些小手术,回来之后,杨所长接着这个名头,把公社书记办公室的椅子都坐塌了,才求来资金在所里修了一个小小的手术室。
将卫生所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一下,大家就回各自的宿舍休息了,从明天开始大家就要分组去大队里给乡亲们看病了。
回到宿舍之后,赵雨笙从箱子里拿出了床单被套铺上,杜清红看见之后眼睛一亮道:我咋没想起来带个床单啊,不过你这个被套还真的挺方便的。
赵雨笙笑笑道:这是我娘想出来的,不然的话每年都得拆洗被子不方便,有了这个被套就只用把被套拆下来洗洗就行了。
是挺好的,就是费布。丛佳红看了一眼冷声道,一般人家里谁舍得用好好的布做被套啊。
所以说被套的出现不是因为以前的人傻,想不到这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而是因为穷。
赵雨笙听到丛佳红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方式,她家里不缺东西,不代表其他人家里不缺东西。
到了晚上大家准备洗漱的时候,却听见有人敲窗户。
丛佳红皱眉语气不善的问了一句:谁啊?
我,张良迪。
门口的人低声说道。
干啥呀?丛佳红问道。
丛姐,我有事找小杜。
丛佳红闻言不善的看了一眼杜清红,杜清红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张良迪。
站起身来走出去低声道:你找我什么事啊?
张良迪心中一喜,拿出个饭盒来,道:中午的肉我没吃完,我不喜欢吃肉,给你吧。
杜清红知道他是想跟自己处对象,现在哪有人不爱吃肉的,虽然心里有些得意,但是却说道:你自己留着吃吧,现在肉可不多见,我现在不饿。
张良迪闻言心里有些失望,却听见杜清红又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咱们明天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呢。明天见!
第206章 焦树大队
第二天起床后简单吃了早餐,李主任就将分配好的名单拿了出来。
赵雨笙和肖铭一组,并且给他们配了四个护士,杜清红,张文,高茹云和王翠翠,其中王翠翠是卫生所里的护士。
他们要去的是焦树大队,这次可没有车接送他们了,他们要靠自己的脚走过去。
王翠翠负责给他们领路,王翠翠指着前面的路道:我们大队离公社不远,咱们走一个多钟头就到了。
赵雨笙闻言惊讶道:你家就是焦树大队的?
王翠翠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啊,要不怎么让我跟着你们呢。
翠翠,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张文道。
王翠翠道:啥问题啊你问吧?
就是你们大队为啥叫焦树大队啊,这个名字怪怪的。张文好奇的问道。
王翠翠一笑道:你说这个问题啊,我们大队原先叫做大槐树村,因为我们村里有一颗好几百年的老槐树,但是听老人说大概七八十年前吧,一次打雷直接把我们村的老槐树劈成焦炭了,但是最神奇的是,那棵老槐树竟然没有倒下去,还好好的在我们村里竖着呢,然后久而久之的,别的村都喊我们村焦树村了,我们也就改了名儿,所以现在就成了焦树大队。
肖铭听了之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道:被雷劈过之后竟然没有倒下,真的好神奇,一会我要去研究一下。
肖大夫怎么什么都要研究一下。张文闻言转头调侃道,肖大夫现在升级了,都不光研究病人了,,连死了的树都要研究研究。
大家闻言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