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笙闻言不禁给王桂灵鼓掌。
    王桂灵能说出这样一句看起来平常无奇的话,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她只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普通妇女,从小到大所有人告诉她的都是要孝顺,要守妇道,要听男人的话,要伺候好男人。
    在她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中,她大字不识一个,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县城,她能找到的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只有男人,孩子和干活。
    以传统的礼教看来,王桂灵的前半生是无可挑剔的,可能她做的最大胆也是最不符合礼教的事情就是送赵雨笙去念书吧。
    她的改变是从赵雨笙穿越过来之后开始的,赵雨笙考上大学,让她扬眉吐气,坚定了心里的想法,女孩子上学是对的!
    后来,来到京城之后,王桂灵努力的生活,用她的淳朴和勤劳打动了以纪大妈为首的邻居们,同时,这些邻居们的思想也慢慢的改变了王桂灵。
    在京城她看多了跟男人一样上班的女人,看见了穿着列宁服的女干部,看见了开公交车的女司机,看到了很多的进步女性,这些人也在一步步影响着她。
    直到现在,赵雨笙和宋安懿结婚之后,宋安懿的态度和想法也影响了她,让她明白了,原来在男人眼中,女人也是值得尊重的,宋安懿从来不会将家务理所应当的视作女人的义务,他那一双画图的手,下了班之后会主动地挽起袖子洗碗做饭,洗衣服,他也会给自己和雨笙盛饭,从来不觉得女人天生应当伺候男人。
    王桂灵就突然明白了赵雨笙经常说的那句话,只有没有本事的男人才在家里理所应当的使唤女人。
    没错,就是这样的,想想在老家的那些男人,他们下地干活回家之后就好像是大功臣一样,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是却忘了女人也跟他们一样下了地干活。
    下工之后,女人还要做饭洗衣,但是他们就可以坐在大门底下一起吹牛说话。
    有些事情若是意识不到,便没有什么,但是若是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第245章 争吵
    果然就像是赵雨笙说的那样,张芳杏是个特别聪明的女子,她当时就明白了赵雨笙是在帮自己的忙,所以也没有浪费赵雨笙的苦心。
    等到赵雨笙一家离开之后,顾家全虽然生气,但是却也不好直接训斥自己的弟媳妇,而是对弟弟顾家柱道:看看你们做的好事。
    春凤撇撇嘴,不服气道:俺也没说错啊,她不就是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呢,实话还不让人说了。
    张芳杏道:人家愿意咋过就咋过,跟咱有啥关系啊,用得着咱们在这里多嘴。
    顾老太太闻言道:你看着挺好是吧,改明儿也把你娘接过来是吧?
    张芳杏还没说话,顾家全道:娘,您这是说的啥话啊,孩子妈可没这个意思。
    顾老太太道:反正你们城里人没规矩的很,那天我就看到他们家老爷们扶着那个赵医生,丈母娘还赖在女婿家里过日子不像话,我把话撂倒这里,咱们老顾家可不能跟她学。
    说着顾老太太狠狠地瞪了一眼张芳杏,这说的显然就是她。
    张芳杏板着脸道:咱们家咋过日子不说,现在春凤得罪人家了。
    得罪就得罪呗,我还怕她咋的?春凤梗着脖子道。
    张芳杏道:你说的倒是轻松,人家宋工可是领导,厂长都看重的,你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我们难做人。
    啥,那个姓宋的还是领导?
    顾老太太不可置信道,他看着挺年轻的啊。
    张芳杏道:年轻咋啦,别看人家年轻,现在是厂里的副总工,是厂里的重要人物之一,算了,跟您说您也不懂。
    顾老太太这才真的怕了,道:那、那他会不会给全子小鞋穿呢。
    顾家全道:娘,您别担心了,宋工不是那种人。
    张芳杏却对他说道:你知道啊,人家宋工平时多心疼小赵你没看见啊?平时多尊重王大姐你不知道啊,你得罪了他兴许没事,但是咱们这次得罪的可是王大姐啊。
    顾家全闻言心里那时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是却也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便有些忧愁。
    顾老太太这下子可真是慌了,她虽然想拿捏儿子儿媳妇,但是却不想儿子真的丢了工作啊,便害怕的说道:那这咋办啊?要不、要不我跟他赔不是去。
    娘,您就别去了,本来人家没有那么生气的,万一看见你更生气了咋办。张芳杏道,然后又做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道:算了,娘您也别多想了,还真能把全子赶回家咋的。一会儿你想吃啥啊,家里还有半只鸡,给您炖了吧。
    但是张芳杏越是这样说,顾老太就越是不安,道:你咋还惦记着吃呢。
    春凤也有些心虚了,拉拉丈夫的袖子低声道:要不咱回家吧。
    顾家柱皱了皱眉没说话。
    顾老太太现在也萌生了回家的想法,但是她是肯定不肯这么空手回家的。
    吃午饭的时候,她看了看顾家全和张芳杏道:刚才我说的事儿,就这么定了,回去就把小昌送来。
    张芳杏闻言道:娘,您把小昌送来,弟妹舍得吗?
    春凤刚想说啥,就看见了婆婆的脸色,道:舍得舍得,我咋不舍的,跟着你们总比跟着我们在乡下强啊。
    顾家全道:娘,您非要把小昌送来也不是个事儿啊,我们这里也捉襟见肘的。
    顾老太太将筷子一拍,瞪眼道:就是一个小孩儿,能吃你多少东西,你个丧良心的,你缺心眼儿不,宁愿供着你闺女去念书,也不供你侄子。
    听到她的话,小凤下意识的一个哆嗦,张芳杏拍拍她的后背,对婆婆说道:娘,您这话说的,小凤是我跟全子的孩子,全子是她爹,花她爹赚的钱是天经地义,至于小昌,我说句难听话,他是没爹还是没娘啊,要大爷大娘养着。
    这话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顾家瞬间就爆发了大战,好在顾家全还算是拎得清,知道护着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但是顾老太太也不好对付,一会哭一会儿骂的,最终因为张芳杏跟她对骂,再加上对赵雨笙和宋安懿的恐惧,还是离开了。
    走的时候,兜里揣着五十块钱,也算是没白来一趟。
    等到顾老太太离开,张芳杏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又想起刚才的五十块钱不由得心疼,要知道这五十块钱是她大半年来省吃俭用,一个月剩下七八块钱才攒起来的,现在都给了顾老太太,气得她不由得瞪了丈夫一眼。
    顾家全也很无奈,毕竟是自己老娘,总不能真的做到不管不顾吧。
    总的来说,这个年过得还是十分的有趣的,在过完年不久,赵雨笙就收到了老家的信,信上说大表嫂高秋梅生了,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起名王君柔。
    这个名字是王雪起的,比村里大多女孩子的什么小莲,小荷,红梅,翠芳好听多了。
    王桂灵知道这个消息也高兴的不得了,这算是王家第三代的头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受到大家的喜爱。
    看着王桂灵高兴的样子,赵雨笙道:娘,要不您回家一趟,去吃喜酒。
    王桂灵闻言眼中流露出意动之色,但是却摇头道:算了,这来回一趟可不方便,再说了你还怀着孕呢,我走了谁照顾你啊。
    我这还不到三个月,不影响我行动的,我自己就能照顾自己。赵雨笙道,而且你不想我大舅跟二舅吗?
    宋安懿也说道:就是啊妈,您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回家看看舅舅们,至于雨笙,我就可以照顾她,难道您还信不过我吗?
    王桂灵道:不是信不过你,你们毕竟年轻,没经验,我还是不放心。
    赵雨笙道:我可是妇产科的大夫,我经验丰富着呢,您想回家就回呗。
    经过赵雨笙和宋安懿的劝说,再加上王桂灵心里也的确想回家看看,就同意了,不过她强调自己只回去三天,加上路上的时间,四五天就回来了。
    第246章 回家
    既然决定了要回去,赵雨笙就开始准备东西了。
    现在家里有两个小孩儿,一个是小露露,还有一个就是君柔,所以赵雨笙在淘宝上准备了很多小孩子的东西,嫩黄色浅蓝色的棉布,粉红色的毛线,小孩子的小帽子和包被。
    还有很多婴儿奶粉,给露露准备的饼干奶糖等等的零食。
    还有表弟王保军,提起这个表弟,赵雨笙也够头疼的,表哥王保国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是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从他很快的掌握大卡车的架势和维修技巧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表妹王雪更不必说,初中毕业为人聪慧,而原主赵雨笙学习也一直很好,但是偏偏王保军这个孩子,似乎在学习上有某种障碍。
    都已经十四五岁了,最稍微复杂一点的乘除法都做不对,但是你要说他智商有问题,那倒也不是,因为平时涉及到生活,他也不笨不憨,就是学习不好。
    而且他本身有很强的厌学情绪,经常逃课,逃了课也不去玩,而是下地帮忙干活,才十四五岁,力气就大的吓人,干活拿全工分,比大多数成年男人还要厉害。
    所以家里面人虽然对他学习不好这件事挺着急的,但是也不过分担心,有这一把子力气也不愁饿死。
    给王保军在网上买了一双解放鞋,还有一个老式的军用包,现在这些东西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估计以他的性格也会喜欢的。
    然后给表嫂高秋梅买了一些适合产妇吃的保健品,装在最平常的药瓶子里,反正自己在医院工作,又是妇产科的大夫,他们也不会起疑。
    还有王雪,赵雨笙给她拿了两件新衣服,又买了一双小皮鞋,至于表哥王保国,赵雨笙在网上下单了一些膏药,毕竟开大车,时间长了肯定会腰肌劳损。
    还有大舅二舅,赵雨笙买了一些好酒好烟,至于两个妗子,赵雨笙也没有准备别的,就准备了一些黑色,深蓝色,深褐色的布,因为就算给她们准备鲜亮的颜色她们也不会穿的,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加起来两三个大包。
    宋安懿是干部,所以可以买卧铺票,因为火车站人多,赵雨笙又怀着孕,所以就没有去送。
    宋安懿将王桂灵和行李送上火车,道:妈,我已经给保国拍电报了,他会去车站接你的。
    行,你放心吧,我能行,你快回去吧。王桂灵摆手道,然后又不放心嘱咐道,雨笙那边你得多注意着点,现在外面还滑,别摔倒了。
    宋安懿完全没有不耐烦,耐性的听王桂灵嘱咐完点了点头道:妈我都知道,您放心吧。
    赵雨笙站在阳台上,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是王桂灵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出门。
    但是毕竟只是从琴岛回家,距离短,而且王桂灵已经非吴下阿蒙了,现在王桂灵基本上已经可以自己读报纸了,所以也不担心她会走错地方,上错车。
    等到火车开了,王桂灵坐在位置上,心里也有些不安,但是慢慢的就平复下来了。
    从琴岛到高场的时间不久,天黑之前就到了,王保国就在车站等着。
    大姑,大姑。
    王保国看到王桂灵招手道。
    王桂灵也看到他了,王保国接过行李道:大姑你咋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王桂灵道:都是给孩子的,先回家吧。
    王保国点头道:我骑车了。
    将行李绑在车上,王桂灵坐在后座,王保国稳稳的骑着车往家走。
    你媳妇咋样,生孩子的时候受罪了吗?王桂灵问道。
    王保国嘿嘿笑了两声道:疼了半天就生下来了,我娘说算快的了。大姑你不知道小柔可好看了,长得俊还白生。
    王桂灵道:你跟秋梅长得都好,孩子也差不了。
    回到家的时候,葛银环早就做好了饭菜等着她呢。
    在月光下看到自行车骑回来,葛银环迎上去,道:可算到家了,一路上冷不,桂灵快进屋暖和暖和。
    王桂灵笑笑跟葛银环进了屋。
    大姑,你来了。王雪看见王桂灵高兴地冲上来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道,我可想你了。
    王桂灵点了点头她的脑袋道:这孩子,就跟长不大似的,大姑也想你了。
    然后看到王保军站在屋里,看见她喊了一声大姑就不说话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王桂灵走上去摸了摸他的脑袋道:保军长高了,都比大姑高了。
    葛银环道:保军这孩子都快赶上他哥了,将来肯定比他哥高。
    先吃饭吧。王建平道。
    王桂灵道:先不急,我先去看看秋梅跟孩子。
    说着王桂灵将大棉袄脱了,道:别带了寒气过去。
    进了里屋,就感到屋里暖呼呼的,高秋梅躺在炕上,旁边放着个小包被。
    王桂灵压低了声音道:睡了?
    高秋梅的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点头道:刚睡着,大姑一路上顺利吗?
    王桂灵点头道:顺利,下了火车就看见保国了。
    王桂灵凑上去看了看小孩儿,只见这孩子闭着眼睛,嘴里吐着泡泡,小脸红彤彤的,圆乎乎的,一看就是个健康胖乎的小孩儿。
    生下来几斤,看着怪胖乎的?王桂灵低声问道。
    葛银环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孙女道:一生下来就六斤,哭的声音可响亮了。
    王桂灵又问了些其他的问题,然后将赵雨笙准备的药拿出来道:这是雨笙给你拿来的,上面都写了咋吃,说是对你的身体恢复有好处,你别忘了吃。
    高秋梅闻言脸上露出感激和一些不好意思的神色道:我自从怀了孕,大姑和雨笙妹子就没断了给我寄东西,吃的用的都有,现在还给我拿了药,我都不好意思了。
    王桂灵将保健品递给她,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葛银环也笑道:你雨笙妹子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说了几句话,看着高秋梅的精神也有些不济,王桂灵出来吃饭,就看见王建安已经把酒瓶子拿出来开开了,正一脸满足的喝着酒,怀里还抱着小女儿露露,旁边王建平一脸的恨铁不成钢,王桂灵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有些无奈,没正行了几十年了,想改也不容易。
    第247章 回赵家庙大队
    第二天王桂灵吃过早饭之后,就去了赵家庙大队。
    她刚刚回来的时候,有人看着她愣了半天,一直觉得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是谁。
    等到王桂灵走近了,对他笑了笑,他才不可置信的说道:桂灵婶子?!
    王桂灵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是我。
    其他几个认出了王桂灵的人也不由得在心里啧啧称奇,都在心里纳闷,正常人都是越来越老,这王桂灵怎么越来越年轻呢,那时候还在大队的时候,看着跟五十岁差不多,现在一看顶多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
    就这模样,说她的闺女已经二十多,眼看着就要做姥姥了,谁信啊?
    而且看看现在人家穿的,还有这气派,竟然也越来越像个城里人了。
    桂灵咋回来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林觉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林觉觉并收藏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