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53)
带砺寺名出自: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李成绮当时听到就很疑惑,既然出自此句,为何不干脆叫永宁寺?
琯朗无言片刻,问:殿下,难道不觉得永宁这个名字非常平常俗气吗?
李成绮点头,但是吉利。
李成绮似乎有点惊讶,盘中一整只烧鸡被顾无隅撕下大半,顾郎君还信佛?
时而信,时而不信,顾无隅道:比如现在到廷试结束,我就是信的。
李成绮笑,原来如此。
小郎君家在京中,想来带砺寺不知去过多少次了,秦博约温和道:文小郎君若有其他安排,我们绝不勉强。
没有。李成绮一笑,他弯眼睛,秦博约才注意到他眼睑上有一点红痣,在白皙的皮肤上显得格外艳丽,实不相瞒,我虽长住京中,但从未去过一次带砺寺。
顾无隅讶然道:哦?
连秦博约都有点惊讶地看他。
带砺寺闻名国内,就算不信佛,去赏景看花也是好的。
李成绮却没解释。
待顾无隅吃完,三人悠悠闲闲地向带砺寺走。
禁军跟得悄然无声。
寺在半山,山不高,青树翠竹,脚下石头早已磨得殊无棱角,边缘处泛着墨绿。
中州内平坦,这是唯一一座山,顾无隅一边往上走一边和李成绮介绍,他虽没生在京中,但比李成绮对这还熟悉,据说是寺中僧人感动上天,天降山,带砺寺便在山中。
李成绮颔首道:原来如此,我第一次知道。
毕竟他从前知道的都是他高祖大兴土木,这座山是先前修玉池,挖出的土堆的矮山。
秦博约给了顾无隅一个你适可而止的眼神。
山不高,三人爬得轻易。
带砺寺就在眼前。
这是一不大不小的寺庙,也并没有因为享誉各地而格外奢华,相反,只是常见的红墙黑瓦,袅袅烟香从院中升腾而出。
因为廷试将至的缘故,游人比往常还多。
三人往里走。
顾无隅过来就是为了求签,别的看也不看,直奔签筒,他把签筒拿在手里,往秦博约手中一塞,道:毋意,请。
秦博约疑惑道:求什么?
自然是求功名。顾无隅理所应当道。
秦博约摇头一笑,倘若三两竹签便可断人此生,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又有何意义,你若要求,你自己求。
顾无隅把签筒拿了过来,显然已经习惯了秦博约,点了点自己脑袋,说:书都读死了。他拿签筒随便一晃,即便尽人事,更需听天命。或许是因为过于用力,竹签竟然直接被他晃得飞了出去。
李成绮站在旁边看他狼狈地蹲下捡飞出去的一堆竹签,忍不住笑了出来。
秦博约找了另一个干净的签筒递给李成绮,道:文小郎君可要试试?
李成绮本想说我亦不必,他身为皇帝,于名位一事已加无可加,只能在谥号上以示区别了,然而他忽地想到了什么,接过签筒,道:多谢。
他晃也不晃,从中随意抽了一支出来。
这样抽签,令顾无隅都大开眼界。
李成绮翻过来,唯见四字:宗庙飨之。
秦博约含笑道:见之大吉,我在此提前恭喜文郎君了。
李成绮点头一笑。
顾无隅口中喃喃道:宗庙飨之?
他口无遮拦,开玩笑一般地对李成绮道: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是上上之签,然于仕途一门上有限,上代之福衍于本代,尤其惠于情,他接过李成绮手中的竹签,掷入筒中,这是支姻缘签啊,文小郎君。
作者有话说:
上章加了1.3k。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李成绮摇头, 遗憾道:原来如此,我却白高兴了, 以为能进士及第, 光宗耀祖,原来不过是姻缘罢了;
顾无隅大笑,毋意你看文小郎君,他分明欢喜, 还装得浑不在意。
李成绮道:我欢喜?
秦博约颔首笑道:笑一直没停。
李成绮以手碰了碰嘴唇, 方才意识到自己唇角一直翘起。
他晃了晃脑袋, 唇上笑容却愈发粲然。
寺外摆着小摊, 各色小东西摆着,卖什么都有。
李成绮看什么都新鲜, 在摊主滔滔不绝地赞美之下,买了两张写着进士及第的金符,四角压好, 放在锦囊中,李成绮买送给二人, 顾秦二人也没有多推辞, 笑着接过了。
秦博约调侃顾无隅, 有意道:你不是信佛吗,却改道门了?
顾无隅把锦囊挂在腰间, 头也不抬地回嘴,我佛慈悲,想来不会在意这点无足轻重的小事。
对于顾无隅来说, 只要有用就行, 何必讲究佛道。
秦博约注意到李成绮只买了两个, 有些疑惑道:小郎君不求一个?
李成绮摸了摸鼻子, 道:我不思上进,像我这般,便是做官了也要为祸一方,百姓可怜,何必再添我这样一个负累,只是家中催逼不过,才过来的,来日廷试,胡乱答一同应付家中便是。
也是为了应付先生?顾无隅戏谑道。
我家先生却愿意让我过来。李成绮实话实说。
哪个来带砺寺求签的贡生不求高中?偏偏李成绮说了出这样的话,神情又真挚,叫人一眼看过去竟发现他是认真的,摊主笑着接口,想来小郎君家财万贯,才能说出这样洒脱的话来,郎君不求功名,又有家产,不知可缺个红袖添香的美人吗?他从旁边的盒子里拿出个嫩粉如桃花的锦囊,这姻缘符郎君可得收好。
李成绮迎着两人带着看热闹般笑意的目光,面色自然地接过,也好。
他要买,顾无隅反而抢着将钱付了,只道:权作方才的谢礼。
李成绮毫不扭捏地接了,却之不恭。他道。
香囊他没挂在腰上,只拿着盒子。
顾无隅又想过去看看,被秦博约踢了一脚才老实。
李成绮听到声音回头,见面色如常的秦博约和呲牙咧嘴的顾无隅,两位?
秦博约摆摆手,我与慎言有几句话说,请文小郎君自便。
李成绮颔首,特意往前多走了几步。
他如此知情实意,顾无隅喃喃道:你说,文小郎君是不是真是个姑娘?
秦博约已经懒得踹他了,他道:你方才一直凑过去看,是想看什么?
顾无隅露出向往的神色,道:我想看看他耳朵上有没有环痕。
秦博约攥紧了拳头,忍了忍,又忍了忍,最终还是没忍住,一脚踹在顾无隅小腿上,都说了让你多看书。
少看戏!
顾无隅疼得脸一青,忍不住嚷嚷道:秦毋意你怎么不踢死我!
秦博约望着前面李成绮在小摊前流连的身影,突然收敛了满面笑意,低声道:慎言,这位文小郎君来历不明,大约出身极显贵,你不要去招惹他。
顾无隅连连道:啊啊啊,知道知道。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旁边有一卖花老人,白发苍苍,头上却插着一朵颜色鲜亮的花,笑得眯眼睛,宛如任何一家都能见到的慈祥老祖母,顾无隅过去买了一篮子花,无甚名贵花,但开得都极大极鲜艳。
顾无隅摆弄着其中一朵红花,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身份显贵不正好,我生平只想做两件事,一是考中进士,二是娶个高门富贵的媳妇,若有后者,前者也不重他灵巧地一跳,躲开秦博约,哎,踢不着。
他快步朝李成绮跑过去,道:文小郎君,快过来簪花。
秦博约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
三人白日出去,夜晚方归,顾无隅颇意犹未尽,还想拉着李成绮喝酒,在秦博约和李成绮的一同拒绝下作罢,他俩目送李成绮上楼,然后两人在楼下喝酒。
李成绮累了一天,将装着姻缘符的锦囊往床上一扔,自己也没骨头一般地躺到床上。
他按了按脖子,瞥见门外有个人影,道:奉谨?
奉谨站在门口,询问道:臣他还没适应过来,赶紧改口,我可以进来吗?
李成绮懒散地嗯了一声。
床帐放下,奉谨也看不清其中光景,回身关上门,道:陛下,谢侯说宫中无事,请陛下在外一切小心。
李成绮半撑着起来,没了?
奉谨道:谢侯没再说其他。
除非气极了,不然让谢明月那样的人让奉谨传话说想他,实在太难。
不过若是谢明月气极了,此刻房中就该是李成绮与谢明月两个人了。
李成绮捏着锦囊,有点困倦地合上眼睛,然后忽地想起奉谨还在,他随口问道:禁军统领还是赵上行?
赵上行长袖善舞,在李言隐那时便是禁军副统领,李成绮登基之后,李言隐所用之臣他大多弃置不用。
然而赵上行于他登基有功,为人又知进退,方从禁军副统领成了禁军统领。
奉谨道:回陛下,还是赵大人。
这么说话奉谨习惯多了。
李成绮点点头,纯粹是在没话找话。
外面忽然一阵骚乱,其中依稀听到了顾无隅的名字。
李成绮按了按太阳穴,道:奉谨,去看看怎么回事。
奉谨领命出去,却没有下楼,只在暗处看着。
楼下已分了两边,饭菜酒碗皆在地上,桌椅东倒西歪。
掌柜的抱着他那最名贵的酒躲在柜台下面,拿着帕子继续擦,一边账房缩在他旁边,正扒拉着算盘算账。
两边有人站着有人坐着,一喝得醉醺醺的贡生朝顾无隅笑骂道:先帝仁厚,给了你们这群东西一个跃龙门的机会,他冷哼一声,一口饮尽了杯中酒,呸!就你们那张八辈子穷酸脸也配面君!
李昭新政以试选官,然世家不事生产,且多腐书网,底蕴丰富。
无论是读书时间,还是所能读到的书,所能请到的先生,寒门士子自然远不能及,前几年选出来的多是世家子弟,寒门所出如凤毛麟角,新政几乎可有可无。
然之后李昭也意识到了这点,命各地大开县学,乡学,请地方有才德者做先生,俸禄待遇等同官身,这才慢慢转变局势。
今为新政第十四年,寒门子弟人数已占了有小半,对于朝中有荫封的人家来说不算什么,对于累世公卿的大家更不算什么。
因为哪怕寒门子弟占了大半,占了十中之九,与他们而言,都没有任何区别。
其中最不满的当属已落败,却还没全然破落的世家子,与不上不下,往上无人接纳,又拉不下脸向下的一些人家。
顾无隅是会试第三,为人又张扬随意,这春凤楼中欣赏他的人不少,看不上的就更多。
马上就要廷试,贡生中气氛愈发紧绷焦躁,有人喝多了酒,在大堂中就忍不住阴阳怪气,对顾无隅等多有讥讽之言。
顾无隅本不以为然,听到辱骂父母先祖,才笑着驳了,话中带刺,连本带利还了回去,令那人下不来台,便争吵起来。
奉谨过来时,旁边起哄的人刚刚扔完酒碗。
顾无隅欲要起身,却被秦博约一把按住了手。
那人愈发得意,正要再骂,忽听秦博约好声好气地询问:这位,自先帝新政始,士人在朝中愈多,这是陛下德政之功,你说我等不配面君,可是对先帝新政不满,他抬眼,温和的眼睛望过去,还是对先帝心怀不忿?
此言一出,原本沸腾的大堂忽地安静了下去。
那方才趾高气扬大骂的贡士听到对先帝不满,还没反应过来,他嘴比脑子快,当即道:你今日搬出谁来老子都不满!那先先帝本是世家出身,何必多此一举的话还没说出来,当即被旁边面色苍白的贡士捂住了嘴。
大堂内落针可闻。
那贡士挣扎了几下,被人一杯茶泼了脸才反应过来,脸由红转白,缓缓地凝出了一片青。
秦博约拍了拍顾无隅,走到柜台前敲了敲,道:掌柜的。
掌柜的听到要赔的数字发皱的老脸已经展开得像朵花似的,忙不迭从下面钻出来,道:这位郎君,这位郎君。
这些贡士用的都是真名,不怕找不到人,都有功名在身,若因为不赔这点钱,被革去功名,那就划不来了。
况且此地繁华,外面就有卫队巡逻,若是闹大了,老板站在门口大喊一声就会有人来管。
秦博约道:今日之事,起于卢郎君,他愿意赔,要多少钱,掌柜的请自去。
卢郎君就是方才挑衅的那个。
掌柜的点头哈腰,连声道:好嘞。
秦博约朝顾无隅点了下头,顾无隅把杯中剩酒酒喝尽,把空酒杯展示给身边人看了一圈,扔下酒杯,唱着曲儿上去了。
有人大笑,道:好!
奉谨把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李成绮听。
李成绮摆摆手,示意他出去。
李成绮下床,正在换衣服,安静了不到一刻,外面又一顿喧嚣,似乎是有人砸门的声音。
那卢姓郎君在下面被掌柜追帐,看了看外面正操刀走过去的卫队,又担忧闹到了自己的话传到御前,方忍气吞声地结了,被人安抚回房,越想越气,想到顾无隅说的冢中枯骨的话更是气得坐不住,没过的酒劲上头,竟冲了出去,踹开顾无隅的门,要和他比个高低。
什么高低?
顾无隅看他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道道青筋鼓起,觉得很好笑,问道。
那人怒声道:你辱我先祖,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若就在廷试比个高低,看看谁的文章更得圣上心意,名次低者就从带砺寺,磕头到春凤楼!
饶是顾无隅无拘的人,都觉得这赌注有些大,他倒不怕下跪,下跪的人一定不会是他。
他刚要开口,那人便厉声打断,你敢不敢!
顾无隅方才那点顾虑顿时烟消云散,道:有何不敢?
那人点点头,看着顾无隅冷笑一声,推门而去。
顾无隅摸了摸下巴,喃喃道: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不年不节上赶着给人磕头的。他走出去,走廊里不少人往他这看。
李成绮刚打开门,就看见顾无隅站在门口。
顾无隅见他白衣散发,站在有些昏暗的走廊中竟愈发冷艳逼人。
出什么事了?李成绮像是什么都不清楚似地问。
顾无隅朝他一笑,摇头道:无事。明日小郎君有事吗?鹿鸣馆的鹿肉不错,不若明日一道去吃鹿肉?
作者有话说:
周一五节课,晚上再更新。
周二日六打底。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李成绮不期得了这样的回答, 失笑道:朝廷取士十数年,要寻的或许就是顾郎君这般的英才。
顾无隅摸了摸鼻子,我却觉得小郎君在调侃我。不过须臾, 他就放下手,收敛了脸上浅淡的尴尬,如何?小郎君可要和我们一道去?
恋耽美
李成绮当时听到就很疑惑,既然出自此句,为何不干脆叫永宁寺?
琯朗无言片刻,问:殿下,难道不觉得永宁这个名字非常平常俗气吗?
李成绮点头,但是吉利。
李成绮似乎有点惊讶,盘中一整只烧鸡被顾无隅撕下大半,顾郎君还信佛?
时而信,时而不信,顾无隅道:比如现在到廷试结束,我就是信的。
李成绮笑,原来如此。
小郎君家在京中,想来带砺寺不知去过多少次了,秦博约温和道:文小郎君若有其他安排,我们绝不勉强。
没有。李成绮一笑,他弯眼睛,秦博约才注意到他眼睑上有一点红痣,在白皙的皮肤上显得格外艳丽,实不相瞒,我虽长住京中,但从未去过一次带砺寺。
顾无隅讶然道:哦?
连秦博约都有点惊讶地看他。
带砺寺闻名国内,就算不信佛,去赏景看花也是好的。
李成绮却没解释。
待顾无隅吃完,三人悠悠闲闲地向带砺寺走。
禁军跟得悄然无声。
寺在半山,山不高,青树翠竹,脚下石头早已磨得殊无棱角,边缘处泛着墨绿。
中州内平坦,这是唯一一座山,顾无隅一边往上走一边和李成绮介绍,他虽没生在京中,但比李成绮对这还熟悉,据说是寺中僧人感动上天,天降山,带砺寺便在山中。
李成绮颔首道:原来如此,我第一次知道。
毕竟他从前知道的都是他高祖大兴土木,这座山是先前修玉池,挖出的土堆的矮山。
秦博约给了顾无隅一个你适可而止的眼神。
山不高,三人爬得轻易。
带砺寺就在眼前。
这是一不大不小的寺庙,也并没有因为享誉各地而格外奢华,相反,只是常见的红墙黑瓦,袅袅烟香从院中升腾而出。
因为廷试将至的缘故,游人比往常还多。
三人往里走。
顾无隅过来就是为了求签,别的看也不看,直奔签筒,他把签筒拿在手里,往秦博约手中一塞,道:毋意,请。
秦博约疑惑道:求什么?
自然是求功名。顾无隅理所应当道。
秦博约摇头一笑,倘若三两竹签便可断人此生,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又有何意义,你若要求,你自己求。
顾无隅把签筒拿了过来,显然已经习惯了秦博约,点了点自己脑袋,说:书都读死了。他拿签筒随便一晃,即便尽人事,更需听天命。或许是因为过于用力,竹签竟然直接被他晃得飞了出去。
李成绮站在旁边看他狼狈地蹲下捡飞出去的一堆竹签,忍不住笑了出来。
秦博约找了另一个干净的签筒递给李成绮,道:文小郎君可要试试?
李成绮本想说我亦不必,他身为皇帝,于名位一事已加无可加,只能在谥号上以示区别了,然而他忽地想到了什么,接过签筒,道:多谢。
他晃也不晃,从中随意抽了一支出来。
这样抽签,令顾无隅都大开眼界。
李成绮翻过来,唯见四字:宗庙飨之。
秦博约含笑道:见之大吉,我在此提前恭喜文郎君了。
李成绮点头一笑。
顾无隅口中喃喃道:宗庙飨之?
他口无遮拦,开玩笑一般地对李成绮道: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是上上之签,然于仕途一门上有限,上代之福衍于本代,尤其惠于情,他接过李成绮手中的竹签,掷入筒中,这是支姻缘签啊,文小郎君。
作者有话说:
上章加了1.3k。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李成绮摇头, 遗憾道:原来如此,我却白高兴了, 以为能进士及第, 光宗耀祖,原来不过是姻缘罢了;
顾无隅大笑,毋意你看文小郎君,他分明欢喜, 还装得浑不在意。
李成绮道:我欢喜?
秦博约颔首笑道:笑一直没停。
李成绮以手碰了碰嘴唇, 方才意识到自己唇角一直翘起。
他晃了晃脑袋, 唇上笑容却愈发粲然。
寺外摆着小摊, 各色小东西摆着,卖什么都有。
李成绮看什么都新鲜, 在摊主滔滔不绝地赞美之下,买了两张写着进士及第的金符,四角压好, 放在锦囊中,李成绮买送给二人, 顾秦二人也没有多推辞, 笑着接过了。
秦博约调侃顾无隅, 有意道:你不是信佛吗,却改道门了?
顾无隅把锦囊挂在腰间, 头也不抬地回嘴,我佛慈悲,想来不会在意这点无足轻重的小事。
对于顾无隅来说, 只要有用就行, 何必讲究佛道。
秦博约注意到李成绮只买了两个, 有些疑惑道:小郎君不求一个?
李成绮摸了摸鼻子, 道:我不思上进,像我这般,便是做官了也要为祸一方,百姓可怜,何必再添我这样一个负累,只是家中催逼不过,才过来的,来日廷试,胡乱答一同应付家中便是。
也是为了应付先生?顾无隅戏谑道。
我家先生却愿意让我过来。李成绮实话实说。
哪个来带砺寺求签的贡生不求高中?偏偏李成绮说了出这样的话,神情又真挚,叫人一眼看过去竟发现他是认真的,摊主笑着接口,想来小郎君家财万贯,才能说出这样洒脱的话来,郎君不求功名,又有家产,不知可缺个红袖添香的美人吗?他从旁边的盒子里拿出个嫩粉如桃花的锦囊,这姻缘符郎君可得收好。
李成绮迎着两人带着看热闹般笑意的目光,面色自然地接过,也好。
他要买,顾无隅反而抢着将钱付了,只道:权作方才的谢礼。
李成绮毫不扭捏地接了,却之不恭。他道。
香囊他没挂在腰上,只拿着盒子。
顾无隅又想过去看看,被秦博约踢了一脚才老实。
李成绮听到声音回头,见面色如常的秦博约和呲牙咧嘴的顾无隅,两位?
秦博约摆摆手,我与慎言有几句话说,请文小郎君自便。
李成绮颔首,特意往前多走了几步。
他如此知情实意,顾无隅喃喃道:你说,文小郎君是不是真是个姑娘?
秦博约已经懒得踹他了,他道:你方才一直凑过去看,是想看什么?
顾无隅露出向往的神色,道:我想看看他耳朵上有没有环痕。
秦博约攥紧了拳头,忍了忍,又忍了忍,最终还是没忍住,一脚踹在顾无隅小腿上,都说了让你多看书。
少看戏!
顾无隅疼得脸一青,忍不住嚷嚷道:秦毋意你怎么不踢死我!
秦博约望着前面李成绮在小摊前流连的身影,突然收敛了满面笑意,低声道:慎言,这位文小郎君来历不明,大约出身极显贵,你不要去招惹他。
顾无隅连连道:啊啊啊,知道知道。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旁边有一卖花老人,白发苍苍,头上却插着一朵颜色鲜亮的花,笑得眯眼睛,宛如任何一家都能见到的慈祥老祖母,顾无隅过去买了一篮子花,无甚名贵花,但开得都极大极鲜艳。
顾无隅摆弄着其中一朵红花,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身份显贵不正好,我生平只想做两件事,一是考中进士,二是娶个高门富贵的媳妇,若有后者,前者也不重他灵巧地一跳,躲开秦博约,哎,踢不着。
他快步朝李成绮跑过去,道:文小郎君,快过来簪花。
秦博约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
三人白日出去,夜晚方归,顾无隅颇意犹未尽,还想拉着李成绮喝酒,在秦博约和李成绮的一同拒绝下作罢,他俩目送李成绮上楼,然后两人在楼下喝酒。
李成绮累了一天,将装着姻缘符的锦囊往床上一扔,自己也没骨头一般地躺到床上。
他按了按脖子,瞥见门外有个人影,道:奉谨?
奉谨站在门口,询问道:臣他还没适应过来,赶紧改口,我可以进来吗?
李成绮懒散地嗯了一声。
床帐放下,奉谨也看不清其中光景,回身关上门,道:陛下,谢侯说宫中无事,请陛下在外一切小心。
李成绮半撑着起来,没了?
奉谨道:谢侯没再说其他。
除非气极了,不然让谢明月那样的人让奉谨传话说想他,实在太难。
不过若是谢明月气极了,此刻房中就该是李成绮与谢明月两个人了。
李成绮捏着锦囊,有点困倦地合上眼睛,然后忽地想起奉谨还在,他随口问道:禁军统领还是赵上行?
赵上行长袖善舞,在李言隐那时便是禁军副统领,李成绮登基之后,李言隐所用之臣他大多弃置不用。
然而赵上行于他登基有功,为人又知进退,方从禁军副统领成了禁军统领。
奉谨道:回陛下,还是赵大人。
这么说话奉谨习惯多了。
李成绮点点头,纯粹是在没话找话。
外面忽然一阵骚乱,其中依稀听到了顾无隅的名字。
李成绮按了按太阳穴,道:奉谨,去看看怎么回事。
奉谨领命出去,却没有下楼,只在暗处看着。
楼下已分了两边,饭菜酒碗皆在地上,桌椅东倒西歪。
掌柜的抱着他那最名贵的酒躲在柜台下面,拿着帕子继续擦,一边账房缩在他旁边,正扒拉着算盘算账。
两边有人站着有人坐着,一喝得醉醺醺的贡生朝顾无隅笑骂道:先帝仁厚,给了你们这群东西一个跃龙门的机会,他冷哼一声,一口饮尽了杯中酒,呸!就你们那张八辈子穷酸脸也配面君!
李昭新政以试选官,然世家不事生产,且多腐书网,底蕴丰富。
无论是读书时间,还是所能读到的书,所能请到的先生,寒门士子自然远不能及,前几年选出来的多是世家子弟,寒门所出如凤毛麟角,新政几乎可有可无。
然之后李昭也意识到了这点,命各地大开县学,乡学,请地方有才德者做先生,俸禄待遇等同官身,这才慢慢转变局势。
今为新政第十四年,寒门子弟人数已占了有小半,对于朝中有荫封的人家来说不算什么,对于累世公卿的大家更不算什么。
因为哪怕寒门子弟占了大半,占了十中之九,与他们而言,都没有任何区别。
其中最不满的当属已落败,却还没全然破落的世家子,与不上不下,往上无人接纳,又拉不下脸向下的一些人家。
顾无隅是会试第三,为人又张扬随意,这春凤楼中欣赏他的人不少,看不上的就更多。
马上就要廷试,贡生中气氛愈发紧绷焦躁,有人喝多了酒,在大堂中就忍不住阴阳怪气,对顾无隅等多有讥讽之言。
顾无隅本不以为然,听到辱骂父母先祖,才笑着驳了,话中带刺,连本带利还了回去,令那人下不来台,便争吵起来。
奉谨过来时,旁边起哄的人刚刚扔完酒碗。
顾无隅欲要起身,却被秦博约一把按住了手。
那人愈发得意,正要再骂,忽听秦博约好声好气地询问:这位,自先帝新政始,士人在朝中愈多,这是陛下德政之功,你说我等不配面君,可是对先帝新政不满,他抬眼,温和的眼睛望过去,还是对先帝心怀不忿?
此言一出,原本沸腾的大堂忽地安静了下去。
那方才趾高气扬大骂的贡士听到对先帝不满,还没反应过来,他嘴比脑子快,当即道:你今日搬出谁来老子都不满!那先先帝本是世家出身,何必多此一举的话还没说出来,当即被旁边面色苍白的贡士捂住了嘴。
大堂内落针可闻。
那贡士挣扎了几下,被人一杯茶泼了脸才反应过来,脸由红转白,缓缓地凝出了一片青。
秦博约拍了拍顾无隅,走到柜台前敲了敲,道:掌柜的。
掌柜的听到要赔的数字发皱的老脸已经展开得像朵花似的,忙不迭从下面钻出来,道:这位郎君,这位郎君。
这些贡士用的都是真名,不怕找不到人,都有功名在身,若因为不赔这点钱,被革去功名,那就划不来了。
况且此地繁华,外面就有卫队巡逻,若是闹大了,老板站在门口大喊一声就会有人来管。
秦博约道:今日之事,起于卢郎君,他愿意赔,要多少钱,掌柜的请自去。
卢郎君就是方才挑衅的那个。
掌柜的点头哈腰,连声道:好嘞。
秦博约朝顾无隅点了下头,顾无隅把杯中剩酒酒喝尽,把空酒杯展示给身边人看了一圈,扔下酒杯,唱着曲儿上去了。
有人大笑,道:好!
奉谨把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李成绮听。
李成绮摆摆手,示意他出去。
李成绮下床,正在换衣服,安静了不到一刻,外面又一顿喧嚣,似乎是有人砸门的声音。
那卢姓郎君在下面被掌柜追帐,看了看外面正操刀走过去的卫队,又担忧闹到了自己的话传到御前,方忍气吞声地结了,被人安抚回房,越想越气,想到顾无隅说的冢中枯骨的话更是气得坐不住,没过的酒劲上头,竟冲了出去,踹开顾无隅的门,要和他比个高低。
什么高低?
顾无隅看他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道道青筋鼓起,觉得很好笑,问道。
那人怒声道:你辱我先祖,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若就在廷试比个高低,看看谁的文章更得圣上心意,名次低者就从带砺寺,磕头到春凤楼!
饶是顾无隅无拘的人,都觉得这赌注有些大,他倒不怕下跪,下跪的人一定不会是他。
他刚要开口,那人便厉声打断,你敢不敢!
顾无隅方才那点顾虑顿时烟消云散,道:有何不敢?
那人点点头,看着顾无隅冷笑一声,推门而去。
顾无隅摸了摸下巴,喃喃道: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不年不节上赶着给人磕头的。他走出去,走廊里不少人往他这看。
李成绮刚打开门,就看见顾无隅站在门口。
顾无隅见他白衣散发,站在有些昏暗的走廊中竟愈发冷艳逼人。
出什么事了?李成绮像是什么都不清楚似地问。
顾无隅朝他一笑,摇头道:无事。明日小郎君有事吗?鹿鸣馆的鹿肉不错,不若明日一道去吃鹿肉?
作者有话说:
周一五节课,晚上再更新。
周二日六打底。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李成绮不期得了这样的回答, 失笑道:朝廷取士十数年,要寻的或许就是顾郎君这般的英才。
顾无隅摸了摸鼻子,我却觉得小郎君在调侃我。不过须臾, 他就放下手,收敛了脸上浅淡的尴尬,如何?小郎君可要和我们一道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