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by(20)
说曹操曹操到,魏青筠这便帮着后厨端了一锅热粥进来。他听见了方才那伙计的讲话,但只听着了后半句,于是无比茫然地问:咋啦?有什么事要问我啊?
你瞧林小哥,伙计笑道:一看就是昨儿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了。
的确。魏青筠皱起眉:占愚,老实交代,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林占愚冷哼一声:你好好的,我就没有心事。
哎呦,你们听听,这小子能耐了。魏青筠觉得好笑,便对伙计们打趣:反过来还差不多吧,你别让我为你操心费力我就谢天谢地啦。
林占愚不想与他争辩,于是没再反驳。一顿饭吃完,他重新如往常一般,该干啥就干啥去了。
魏青筠以为他好得很,殊不知青年的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再也平静不下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挣扎与思考,他终于决定了一件事:不论将来能得个什么样的结局,他一定要找个时机把他在心底藏了许多年的心思跟他师哥说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占愚发现,乔鲤推荐他们来吴掌柜这里实在是个分外明智的选择:大伙儿少有闲暇专门去听人撂地出活,可若是吃饭的空档添些乐子,绝大部分人还是喜闻乐见的。
不仅如此,因为他们仨的吃住有了保证,他和魏青筠不必再像以往一般终日劳碌。空闲时间一多,魏师哥屋里的桌子上便再一次摞起了厚厚的一沓纸:不再是如往常一般的反思与记录,而是凭着印象和老收音机里偶尔播放的小段写出的玩艺儿本子。
对于一些传统老活,魏青筠当然不可能悉数尽善尽美地找出来,但也正因如此,为了让出活的效果更为流畅逗乐,他时常需要自行发挥。
这样一来,旧活的风骨与江淮一带的地方特色被他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反而有了极佳的效用。
林占愚除了出活与练功,还经常帮着菜馆里的伙计们做些抹桌子擦地的零碎事。每当看见魏青筠和账房先生坐在一起写写画画,林占愚就想,你如今说念着陆江嫂子的好不想续弦,那我便等着,我比你小了足足八岁,总不至于耗不过你。
然而他没等来魏青筠态度的转变,反而等来了这人找他商量新活。
占愚,跟我来。腊月的一天,吃过午饭,魏青筠招呼他:到我房里来一趟。
林占愚知道他这是又有想法了,心下奇怪:上星期的活看官们挺喜欢,他本以为魏青筠会等一阵子再琢磨新的。
师哥,进了屋,他问:你咋这么急着出新活?
我算了算日子,你小乔师哥快回来了。这活不好让他听见,怕触景伤情。魏青筠从一堆看似杂乱的宣纸里抽出了几张:你看看。
林占愚纳闷:啥活还能让他伤着情?
然而他只瞥着第一张纸的第一行字就明白了。只见那上面写着:南征梦。
我少时在济南城听过,依着记忆复原出了骨架,又加了些这边的方言。魏青筠向他解释:细节处实在想不来的就自己写了几段。
林占愚接着往下看,一上来是一首定场诗:
少年志气凌云霄,彩衣红楼望征遥。
三千世事实难料,一朝烟云惘梦桥。
辗转八方路迢迢,秦淮江岸飘蓬草。
素衣扇面映血袍,立马横刀仰天笑。
这是你自个儿写的吗?我以前没听过。他问。
魏青筠点点头:是我写的。
林占愚的视线在上面多停留了一会儿,默默地把最后一句念了好几遍。
后面便是老活的故事了:魏青筠作为逗哏,他要演一个好吃懒做却爱说大话的痴心妄想之人,与捧哏说自己参加了前朝军队打农民义军,说得天花乱坠宛如真事,顺便再讽刺几句只知邀功请赏的军官和临阵脱逃的兵痞,而林占愚作为捧哏,主要做的便是拆他的台,与他一起把看官逗乐。
林占愚看了两遍,基本掌握了细节,觉得这块活很适合魏青筠:这人身段干净利落,其中许多编造出来的战场之事定能被演得惟妙惟肖。
可他也看出了一些旁的东西,那是如今的魏青筠独属的印记。
譬如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被加在了形容战场惨烈的话后头:逗哏的故意装作胆小怕事模样,述说打仗有多可怕,量活的则以这一句回他,听起来没什么特别,可林占愚知道,魏青筠是在借插科打诨的故事怀人思旧。
如山的白骨与梦里的红妆,正是如今是这人百般想念的南京城。
我觉得可以。林占愚看了两遍:今儿晚上出么?我回去背背词。
去吧。魏青筠摆了摆手:有些仓促了,不过咱俩配合的时间久,默契还是有的,练一下午应该没问题。
他想的不错,俩人整整一下午没干别的,一直在磨合这个本子,在客人们开始往菜馆里走的时候他俩也从后院来到了前堂。
冬天天短,这个时候已经有点儿暗了。吴掌柜虽然没给后院装上电灯,但毕竟还没拮据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为了不委屈食客们,前堂里被他安了两个电灯泡,一到晚上就明晃晃的。
自打他俩来了,吴掌柜便让伙计单独收拾出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出活。
眼瞧着人渐渐多了,林占愚如往常一般走过去,把白天时被放在角落的小桌子搬出来,与魏青筠一同笑呵呵地鞠了个躬。
吴掌柜站在柜台里面,因为有灯光打在他脸上,从林占愚的视角看过去其实看不太真切,只能隐约看出他大概心情不错。
也对,毕竟他俩每晚固定在吴记菜馆出活,不但帮他们自己解决了一部分生计,也帮吴掌柜招揽了不少食客。他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活进行得很顺利,魏青筠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刀枪剑戟洋枪火炮都能用这扇子比划模仿,既轻巧灵活又不乏趣味。
他的习惯是出活前把一切细节都定好,这么多年过来,林占愚也随着他。然而青年没想到的是,最后他以为该鞠躬结束的时候,魏师哥却露出了些复杂的神色。
他们站的地方离着电灯泡有点远,魏青筠微微低头,一张脸埋在灯影里,看起来似是有些落寞。
林占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不能冷场,只能顺着底往下说:哎哟,原来都是假的,都是梦啊。
是,梦而已。魏青筠抬起头,轻轻挑眉:这金戈铁马,富贵热闹,没有一样是真的。
于我自身又何尝不是呢?曾经繁华的南京、严厉又和善的师父、还有我的妻,他们难道只出现在了我的梦中吗?
如果不是,为何如今我再也寻不见他们?如果是,为何一个梦竟会让我泪流满面呢?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可怜、可叹啊。
别这样讲。林占愚脑子还没转过弯来,嘴却本能地开始反驳:再不济我还在这儿呢。我这个人、还有我对你的心,如假包换。
魏青筠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由得愣了一下。趁着这个机会,林占愚赶忙拽着他鞠了个躬,而后说:各位,我师哥累了,让他下去歇会儿,我来给大伙儿露一手。唱段京戏怎么样?
好!坐着的看官纷纷捧场。
因为先前一病,林占愚的身体一直不算特别好,魏青筠护着他,向来不敢让他受累。这是他头一次在吴记菜馆的晚场使柳。
至于反响,自然是很好的。这是他的长处,从小到大就没人说过他嗓子的不是,即便在他倒仓的那段时间唱腔也从没失过韵味。
唱完了一段,魏青筠也差不多回过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冲林占愚笑了笑,示意对方开始下一块活。
师哥,那个,瞧着魏青筠不太高兴,林占愚晚上便直接跟在他身后回了他的屋,青年在哄人这方面实在没多少经验,所作所为在对方看来实在有些没话找话的意味:你以后有没有写本书的打算?就收录你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留给后面说南京白话的人看,省得他们以后想到哪块活了连个查的地方都没有。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魏青筠帮睡得正香的魏学颐把被子拽整齐,快步走出了里间:师哥今天状态不太好,麻烦你了。
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林占愚皱起眉:我小时候啥都不懂,那会儿是你亲自教我,还带着我出活。你对我来说就是半个师父,我为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这话让魏青筠觉得很奇怪,他发觉自家小师弟最近说话好像总有那么一点言过其实。他望向坐在床边的林占愚,只见这人也正无比真挚地望着他。
烛火映着青年炯炯有神的眼睛,让屋里的一切都显得温暖而安定。
可魏青筠知道这不过是错觉,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想要求个安稳度日,那才是最大的痴心妄想。
师哥,林占愚轻声唤他:我说的是真,我真是这么想的。
魏青筠笑了:知道了。我没事,你快回去歇着吧。
南征梦
注释:
一段相声,行话称一块活或一块活儿。一块完整的活可拆为四个结构: 垫话,瓢把儿,正活,底。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来自苏轼~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来自曹雪芹~
第29章 表心迹
经此一事,林占愚觉得凭魏青筠现在的状态,的确不可能太快续弦。
他打定主意要等,说到做到,只是他没想到,再次看见转机已经是足足一年之后的事情。
那会儿是民国二十八年冬,两岁半的魏学颐已经能满院子跑了。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他俩晚上出完了活,林占愚刚把桌子搬回墙角,转头便看见有个年轻俊俏的姑娘在和魏青筠搭话。
这样的场景他太熟悉了,当年在乔鲤的婚宴上便是如此。林占愚有些懵,许多乱七八糟的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为了一句话:
当初我少不更事,已经错过他一次了,不能再有第二次。
他这般想着,心里坚定了不少。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伸手拽住魏青筠的袖子:师哥,我有话对你说。
他冷着一张讨债一样的脸,实在是太过唐突无礼。见状,魏青筠赶忙跟那姑娘说了一声,而后把青年推去了后院。
怎么了?魏青筠以为他遇上了事。
那位姑娘是谁?林占愚不想看他,故而微微低下头,却还是忍不住递过去几分目光,只见月光之下魏青筠的神色有些许焦急,看来是真的在担心。
这让青年的心绪缓和了些许: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今儿晚上刚认识。魏青筠不明所以地望着他:你到底想问什么?
原来如此。林占愚意识到是自己太过敏感,脸上顿时挂不住了:没事,我先走了。
回来!魏青筠怎肯轻易让他走,厉声呵斥道:你今天若是不把话说清楚,休想回去。
魏小哥,别吵啦。有个伙计听见了他们的争执,披着外衣从屋里走了出来:林小哥还年轻,就算犯了错,你也要多容忍他一点嘛。
魏青筠知道是自己吵到了人家休息,于是点了点头,拽着林占愚快步回了屋。
说吧。魏青筠把门关上,冷冷盯着他:当年我跟陆江成婚的时候,你也闹了许久的脾气,这两年才稍微好了一点,今日你又开始了。这么多年过去你应该知道,师哥就算成了婚也是你的师哥,待你的好不会有丝毫减损。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
林占愚无力地倚在冰凉的墙上,抬眼对上这人的视线。他发现他师哥的模样实在周正,一双微微上挑的凤眼就算此刻含了怒意,也让他觉得分外赏心悦目。
思虑至此,他自嘲地笑了,心道:林占愚啊林占愚,都这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思想这些?
说话。魏青筠愈发生气:别在这儿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林占愚想:你以为我不想说?我要是真说了,只怕你要气得恨不得打死我。
你走吧。见他油盐不进,魏青筠觉得分外疲累:等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来找我。
不必。林占愚拽住他的手腕: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吗?我全都告诉你。
他冷笑了几声,伸手指向对方,听见自己一字一句地说:魏青筠,你给我听好了。老子看上你了,老子早就看上你了。
这些陈年的心思在他心里埋着,如今骤然见了天日,就像尘封的老酒开了坛,气味止不住地四溢而去。
林占愚神情凄恻:在你认识陆江之前我就看上你了,我不想让你娶媳妇,我想让你跟我在一块儿。这是你逼我说的,你满意了吗?
林占愚发现在他的话出口的一瞬间,他魏师哥茫然了一瞬,似是全然没想到他会说这些。
看来师哥的确从没往那方面想过。林占愚有些落寞。
然而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便结结实实地挨了魏青筠一巴掌。
胡闹!魏青筠显然已经气急败坏:这都是谁教你的?
没人教我。林占愚也豁出去了:我就是喜欢你,还用人教吗?
魏青筠不再说话,而是走到门口,试图借冬日的冷气让自己平静一些。不知过了多久,再转过身来时他已经看起来非常平静:咱们出去走走吧,有些事我得和你谈一谈。
闻言,青年绝望地闭上眼:好。
林占愚顺从地跟在他身后,走了不知道多久多远,魏青筠终于停了脚步。
占愚啊,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依旧竭力让自己显得温和一些,哪怕他说出口的尽是冷冰冰的言语:你怎会有这样的心思?
林占愚依旧不想看他,但还是忍不住,偏偏被他一双眼睛吸引了去:那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温暖与实实在在的关切,自父亲过世后,这是林占愚生命里为数不多的慰藉。
师哥,林占愚话说得极为艰难:自打我记事,这世上肯最最真心待我好的,除了爹爹便只有你和师父。我想和你做一家人,想以后加倍对你好,尽我所能地让你和学颐过上好日子。
咱们现在难道不是一家人吗?魏青筠反问。
不一样。林占愚矢口否认:我想和你最亲近,想成为你的唯一,而不是像我和北平的张小哥那样,做彼此渐行渐远的过客、十年八年才去一封书信的旧友。
他忽而笑了:其实我也知道,这都是我一厢情愿罢了。但我从没后悔认识你。
那什么龙阳之好的,我没了解过多少,只知道那是有钱人家爱玩的花样。魏青筠望着他,心里阵阵生疼:咱们小老百姓能活下来、能有口吃的、有衣裳穿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如今也渐渐大了,早晚找个姑娘家生儿育女,老了也有子孙后辈在跟前尽孝,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吗?
这近乎是苦口婆心了。林占愚没作声,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更让他难受的是,他发现他师哥是对的,对方这些年待他的好从没变过分毫。这人事事为他着想,护着他念着他,宛如亲生的兄长。
恋耽美
你瞧林小哥,伙计笑道:一看就是昨儿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了。
的确。魏青筠皱起眉:占愚,老实交代,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林占愚冷哼一声:你好好的,我就没有心事。
哎呦,你们听听,这小子能耐了。魏青筠觉得好笑,便对伙计们打趣:反过来还差不多吧,你别让我为你操心费力我就谢天谢地啦。
林占愚不想与他争辩,于是没再反驳。一顿饭吃完,他重新如往常一般,该干啥就干啥去了。
魏青筠以为他好得很,殊不知青年的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再也平静不下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挣扎与思考,他终于决定了一件事:不论将来能得个什么样的结局,他一定要找个时机把他在心底藏了许多年的心思跟他师哥说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占愚发现,乔鲤推荐他们来吴掌柜这里实在是个分外明智的选择:大伙儿少有闲暇专门去听人撂地出活,可若是吃饭的空档添些乐子,绝大部分人还是喜闻乐见的。
不仅如此,因为他们仨的吃住有了保证,他和魏青筠不必再像以往一般终日劳碌。空闲时间一多,魏师哥屋里的桌子上便再一次摞起了厚厚的一沓纸:不再是如往常一般的反思与记录,而是凭着印象和老收音机里偶尔播放的小段写出的玩艺儿本子。
对于一些传统老活,魏青筠当然不可能悉数尽善尽美地找出来,但也正因如此,为了让出活的效果更为流畅逗乐,他时常需要自行发挥。
这样一来,旧活的风骨与江淮一带的地方特色被他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反而有了极佳的效用。
林占愚除了出活与练功,还经常帮着菜馆里的伙计们做些抹桌子擦地的零碎事。每当看见魏青筠和账房先生坐在一起写写画画,林占愚就想,你如今说念着陆江嫂子的好不想续弦,那我便等着,我比你小了足足八岁,总不至于耗不过你。
然而他没等来魏青筠态度的转变,反而等来了这人找他商量新活。
占愚,跟我来。腊月的一天,吃过午饭,魏青筠招呼他:到我房里来一趟。
林占愚知道他这是又有想法了,心下奇怪:上星期的活看官们挺喜欢,他本以为魏青筠会等一阵子再琢磨新的。
师哥,进了屋,他问:你咋这么急着出新活?
我算了算日子,你小乔师哥快回来了。这活不好让他听见,怕触景伤情。魏青筠从一堆看似杂乱的宣纸里抽出了几张:你看看。
林占愚纳闷:啥活还能让他伤着情?
然而他只瞥着第一张纸的第一行字就明白了。只见那上面写着:南征梦。
我少时在济南城听过,依着记忆复原出了骨架,又加了些这边的方言。魏青筠向他解释:细节处实在想不来的就自己写了几段。
林占愚接着往下看,一上来是一首定场诗:
少年志气凌云霄,彩衣红楼望征遥。
三千世事实难料,一朝烟云惘梦桥。
辗转八方路迢迢,秦淮江岸飘蓬草。
素衣扇面映血袍,立马横刀仰天笑。
这是你自个儿写的吗?我以前没听过。他问。
魏青筠点点头:是我写的。
林占愚的视线在上面多停留了一会儿,默默地把最后一句念了好几遍。
后面便是老活的故事了:魏青筠作为逗哏,他要演一个好吃懒做却爱说大话的痴心妄想之人,与捧哏说自己参加了前朝军队打农民义军,说得天花乱坠宛如真事,顺便再讽刺几句只知邀功请赏的军官和临阵脱逃的兵痞,而林占愚作为捧哏,主要做的便是拆他的台,与他一起把看官逗乐。
林占愚看了两遍,基本掌握了细节,觉得这块活很适合魏青筠:这人身段干净利落,其中许多编造出来的战场之事定能被演得惟妙惟肖。
可他也看出了一些旁的东西,那是如今的魏青筠独属的印记。
譬如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被加在了形容战场惨烈的话后头:逗哏的故意装作胆小怕事模样,述说打仗有多可怕,量活的则以这一句回他,听起来没什么特别,可林占愚知道,魏青筠是在借插科打诨的故事怀人思旧。
如山的白骨与梦里的红妆,正是如今是这人百般想念的南京城。
我觉得可以。林占愚看了两遍:今儿晚上出么?我回去背背词。
去吧。魏青筠摆了摆手:有些仓促了,不过咱俩配合的时间久,默契还是有的,练一下午应该没问题。
他想的不错,俩人整整一下午没干别的,一直在磨合这个本子,在客人们开始往菜馆里走的时候他俩也从后院来到了前堂。
冬天天短,这个时候已经有点儿暗了。吴掌柜虽然没给后院装上电灯,但毕竟还没拮据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为了不委屈食客们,前堂里被他安了两个电灯泡,一到晚上就明晃晃的。
自打他俩来了,吴掌柜便让伙计单独收拾出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出活。
眼瞧着人渐渐多了,林占愚如往常一般走过去,把白天时被放在角落的小桌子搬出来,与魏青筠一同笑呵呵地鞠了个躬。
吴掌柜站在柜台里面,因为有灯光打在他脸上,从林占愚的视角看过去其实看不太真切,只能隐约看出他大概心情不错。
也对,毕竟他俩每晚固定在吴记菜馆出活,不但帮他们自己解决了一部分生计,也帮吴掌柜招揽了不少食客。他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活进行得很顺利,魏青筠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刀枪剑戟洋枪火炮都能用这扇子比划模仿,既轻巧灵活又不乏趣味。
他的习惯是出活前把一切细节都定好,这么多年过来,林占愚也随着他。然而青年没想到的是,最后他以为该鞠躬结束的时候,魏师哥却露出了些复杂的神色。
他们站的地方离着电灯泡有点远,魏青筠微微低头,一张脸埋在灯影里,看起来似是有些落寞。
林占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不能冷场,只能顺着底往下说:哎哟,原来都是假的,都是梦啊。
是,梦而已。魏青筠抬起头,轻轻挑眉:这金戈铁马,富贵热闹,没有一样是真的。
于我自身又何尝不是呢?曾经繁华的南京、严厉又和善的师父、还有我的妻,他们难道只出现在了我的梦中吗?
如果不是,为何如今我再也寻不见他们?如果是,为何一个梦竟会让我泪流满面呢?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可怜、可叹啊。
别这样讲。林占愚脑子还没转过弯来,嘴却本能地开始反驳:再不济我还在这儿呢。我这个人、还有我对你的心,如假包换。
魏青筠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由得愣了一下。趁着这个机会,林占愚赶忙拽着他鞠了个躬,而后说:各位,我师哥累了,让他下去歇会儿,我来给大伙儿露一手。唱段京戏怎么样?
好!坐着的看官纷纷捧场。
因为先前一病,林占愚的身体一直不算特别好,魏青筠护着他,向来不敢让他受累。这是他头一次在吴记菜馆的晚场使柳。
至于反响,自然是很好的。这是他的长处,从小到大就没人说过他嗓子的不是,即便在他倒仓的那段时间唱腔也从没失过韵味。
唱完了一段,魏青筠也差不多回过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冲林占愚笑了笑,示意对方开始下一块活。
师哥,那个,瞧着魏青筠不太高兴,林占愚晚上便直接跟在他身后回了他的屋,青年在哄人这方面实在没多少经验,所作所为在对方看来实在有些没话找话的意味:你以后有没有写本书的打算?就收录你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留给后面说南京白话的人看,省得他们以后想到哪块活了连个查的地方都没有。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魏青筠帮睡得正香的魏学颐把被子拽整齐,快步走出了里间:师哥今天状态不太好,麻烦你了。
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林占愚皱起眉:我小时候啥都不懂,那会儿是你亲自教我,还带着我出活。你对我来说就是半个师父,我为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这话让魏青筠觉得很奇怪,他发觉自家小师弟最近说话好像总有那么一点言过其实。他望向坐在床边的林占愚,只见这人也正无比真挚地望着他。
烛火映着青年炯炯有神的眼睛,让屋里的一切都显得温暖而安定。
可魏青筠知道这不过是错觉,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想要求个安稳度日,那才是最大的痴心妄想。
师哥,林占愚轻声唤他:我说的是真,我真是这么想的。
魏青筠笑了:知道了。我没事,你快回去歇着吧。
南征梦
注释:
一段相声,行话称一块活或一块活儿。一块完整的活可拆为四个结构: 垫话,瓢把儿,正活,底。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来自苏轼~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来自曹雪芹~
第29章 表心迹
经此一事,林占愚觉得凭魏青筠现在的状态,的确不可能太快续弦。
他打定主意要等,说到做到,只是他没想到,再次看见转机已经是足足一年之后的事情。
那会儿是民国二十八年冬,两岁半的魏学颐已经能满院子跑了。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他俩晚上出完了活,林占愚刚把桌子搬回墙角,转头便看见有个年轻俊俏的姑娘在和魏青筠搭话。
这样的场景他太熟悉了,当年在乔鲤的婚宴上便是如此。林占愚有些懵,许多乱七八糟的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为了一句话:
当初我少不更事,已经错过他一次了,不能再有第二次。
他这般想着,心里坚定了不少。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伸手拽住魏青筠的袖子:师哥,我有话对你说。
他冷着一张讨债一样的脸,实在是太过唐突无礼。见状,魏青筠赶忙跟那姑娘说了一声,而后把青年推去了后院。
怎么了?魏青筠以为他遇上了事。
那位姑娘是谁?林占愚不想看他,故而微微低下头,却还是忍不住递过去几分目光,只见月光之下魏青筠的神色有些许焦急,看来是真的在担心。
这让青年的心绪缓和了些许: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今儿晚上刚认识。魏青筠不明所以地望着他:你到底想问什么?
原来如此。林占愚意识到是自己太过敏感,脸上顿时挂不住了:没事,我先走了。
回来!魏青筠怎肯轻易让他走,厉声呵斥道:你今天若是不把话说清楚,休想回去。
魏小哥,别吵啦。有个伙计听见了他们的争执,披着外衣从屋里走了出来:林小哥还年轻,就算犯了错,你也要多容忍他一点嘛。
魏青筠知道是自己吵到了人家休息,于是点了点头,拽着林占愚快步回了屋。
说吧。魏青筠把门关上,冷冷盯着他:当年我跟陆江成婚的时候,你也闹了许久的脾气,这两年才稍微好了一点,今日你又开始了。这么多年过去你应该知道,师哥就算成了婚也是你的师哥,待你的好不会有丝毫减损。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
林占愚无力地倚在冰凉的墙上,抬眼对上这人的视线。他发现他师哥的模样实在周正,一双微微上挑的凤眼就算此刻含了怒意,也让他觉得分外赏心悦目。
思虑至此,他自嘲地笑了,心道:林占愚啊林占愚,都这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思想这些?
说话。魏青筠愈发生气:别在这儿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林占愚想:你以为我不想说?我要是真说了,只怕你要气得恨不得打死我。
你走吧。见他油盐不进,魏青筠觉得分外疲累:等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来找我。
不必。林占愚拽住他的手腕: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吗?我全都告诉你。
他冷笑了几声,伸手指向对方,听见自己一字一句地说:魏青筠,你给我听好了。老子看上你了,老子早就看上你了。
这些陈年的心思在他心里埋着,如今骤然见了天日,就像尘封的老酒开了坛,气味止不住地四溢而去。
林占愚神情凄恻:在你认识陆江之前我就看上你了,我不想让你娶媳妇,我想让你跟我在一块儿。这是你逼我说的,你满意了吗?
林占愚发现在他的话出口的一瞬间,他魏师哥茫然了一瞬,似是全然没想到他会说这些。
看来师哥的确从没往那方面想过。林占愚有些落寞。
然而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便结结实实地挨了魏青筠一巴掌。
胡闹!魏青筠显然已经气急败坏:这都是谁教你的?
没人教我。林占愚也豁出去了:我就是喜欢你,还用人教吗?
魏青筠不再说话,而是走到门口,试图借冬日的冷气让自己平静一些。不知过了多久,再转过身来时他已经看起来非常平静:咱们出去走走吧,有些事我得和你谈一谈。
闻言,青年绝望地闭上眼:好。
林占愚顺从地跟在他身后,走了不知道多久多远,魏青筠终于停了脚步。
占愚啊,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他依旧竭力让自己显得温和一些,哪怕他说出口的尽是冷冰冰的言语:你怎会有这样的心思?
林占愚依旧不想看他,但还是忍不住,偏偏被他一双眼睛吸引了去:那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温暖与实实在在的关切,自父亲过世后,这是林占愚生命里为数不多的慰藉。
师哥,林占愚话说得极为艰难:自打我记事,这世上肯最最真心待我好的,除了爹爹便只有你和师父。我想和你做一家人,想以后加倍对你好,尽我所能地让你和学颐过上好日子。
咱们现在难道不是一家人吗?魏青筠反问。
不一样。林占愚矢口否认:我想和你最亲近,想成为你的唯一,而不是像我和北平的张小哥那样,做彼此渐行渐远的过客、十年八年才去一封书信的旧友。
他忽而笑了:其实我也知道,这都是我一厢情愿罢了。但我从没后悔认识你。
那什么龙阳之好的,我没了解过多少,只知道那是有钱人家爱玩的花样。魏青筠望着他,心里阵阵生疼:咱们小老百姓能活下来、能有口吃的、有衣裳穿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如今也渐渐大了,早晚找个姑娘家生儿育女,老了也有子孙后辈在跟前尽孝,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吗?
这近乎是苦口婆心了。林占愚没作声,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更让他难受的是,他发现他师哥是对的,对方这些年待他的好从没变过分毫。这人事事为他着想,护着他念着他,宛如亲生的兄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