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朱砂痣他不干了(47)
钟延玉也好言相劝,微微勾唇道:陛下还是保重好身体,别太激动了。
说完了这句话,他也不顾景孤寒挽留的眼神,一步一步走出房门。
翌日清晨,景孤寒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了,他看到马车上只有一个暗卫和御医,面色有些不虞。
皇后呢?
暗卫连忙道:皇后怕牵扯到陛下伤口,去了另一辆马车
这次他们的队伍可以称得上重兵保护,绝对没有人再敢打他们的主意,暗卫并不担心刺客,只是担心两人争吵,陛下的伤口又崩开了,所以默认了皇后的分开马车。?
第八十七章 被爱的永远有恃无恐,钟延玉不疼他了
普陀寺内,身着素衣的中年妇女睁开了眼眸。
无他,旁侧的贴身嬷嬷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安太妃瞬间也顾不上吃斋念佛了,你快些给老身梳洗打扮,皇上怎么特意过来这边了。
她起身,立即朝内院而去
普陀寺不若其他普通寺庙,一半占据天云十三峰,可供寻常百姓供奉上香。
另一半据天云十二峰为庙,先朝妃子多在此处为皇家祈福烧香,除却贵族和皇族,其他人不得入内,否则格杀勿论。
安太妃在这里快待了十年,虽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景孤寒都来探望她,但终归是寂寞了些。
景孤寒毕竟是她唯一的孩子
安太妃的眼眸暗了暗。
寺庙乃清修之地,即使是安太妃想要好好打扮去见皇帝,衣裳和首饰也未免太过素净了些。
层层叠叠的庙宇,冲上云霄,远处钟声响起,佛经贯穿于耳,钟延玉抬眸望去,皆是回忆过往。
他们此行虽下江南,但对外宣称是去普陀寺内祈福,所以还需要走此一遭。
他身侧的男人见他直直地看着远处,有些不开心,亲着他的脸,延玉,外面有什么好看的?你看看朕好不好?
钟延玉默不作声地擦了擦脸,然后甩给他一巴掌。
听到声音,马车外的暗卫和御医都不敢大喘气。
他们谁都看得出来钟延玉不想和景孤寒同乘一辆马车,但后面景孤寒还是将人绑了过来
江南回京之路也走五六天了,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钟延玉的第几个巴掌了。
钟延玉冷冰冰地回眸督了景孤寒一眼,但狗东西似乎格外脸皮厚,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要不是怕人死了。
钟延玉真想再按上他的伤口试试
延玉。景孤寒讨好地蹭了蹭他的脖颈,你别不理朕好吗?
钟延玉没理他,合上车窗,开始闭目养神,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普陀寺内,安太妃不似旁的妃嫔那般简单,她可是当今天子的养母,是故庙内没人敢对她不恭敬,即使今日缺了午间祈福,也没人敢说些什么。
安太妃此时早就准备好了,她站在寺院门前,果然远远地就看见了阵容华贵强大的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为首的马车还挂着明黄色旗帜。
嬷嬷看了一眼,有意讨好,太妃娘娘,方才有几个仆人,说陛下去江南,还带了不少礼物给您,如今都提前搬到后院去了,您看,陛下还是惦念着您的。
安太妃闻言笑了笑,寒儿有心了她的养子,自然是要比旁人好。
景孤寒下了马车,远远便见到了那袭褐色身影,脚步加快了几分。
儿臣见过母后。
钟延玉随景孤寒一起行礼。
好好好,你们快起来。安太妃笑意盈盈,伸手扶起来景孤寒。
女人的脸上即使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眉眼间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华绝代。
钟延玉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着对方,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安太妃了。
隔了一辈子
延玉这是怎么了?快些上来。安太妃扶起来人,这才发现钟延玉一直愣在原地。
不像太后那般疏离的皇后称呼,安太妃对他的称呼一直是亲昵的,越发坚定了他要劝人回宫的事情。
钟延玉微微一笑,母后,儿臣扶你上去。
台阶上,三人的背影格外和谐,宫人们替他们拿了行李,默默跟在后面。
景孤寒毕竟受着伤,陪安太妃闲聊了一番江南美景,便去普陀寺的客房内休息了。
钟延玉坐在安太妃的旁侧没有离开,安太妃便知他有事相问,甚至是避讳着景孤寒。
林嬷嬷,你下去让外面的宫女烧壶热茶来,再弄点点心。安太妃扶了扶额角散乱的鬓发。
支开了闲人,她这才抬眸看向钟延玉,打趣道:这一趟下江南,陛下偏偏带了延玉,想必是待您极好的。
她微微勾唇一笑,揉了揉青年的脸颊,若是论怜爱,景孤寒甚至都比不上钟延玉。
老身曾与你母亲便是闺中密友,手帕之交,以前还曾遗憾素娘生的都是儿子,不能做亲家,未曾想陛下却是排除万难也要立你为后,只能说都是缘分。
妇人侧颜美好,似有光沿着她的眉眼照下,添了几分静谧。
普陀寺的安静祥和影响下,倒是沾染上了慈悲喜舍之色。
钟延玉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他垂下眼帘,缓缓说道:母后,恐怕让您失望了。
失望?安太妃放下手,不明所以,可是景孤寒又惹你生气了?老身改日好好教导他。
她拍了拍青年的手,其实寒儿这孩子很在乎你的,只是他不知道,也不明白如何去表达,延玉可以耐心等等他
喜欢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当她第一次看见景孤寒小心翼翼地给钟延玉撑着伞,甚至没在意淋湿了的半臂肩膀之时,她就知道钟延玉在景孤寒心中的地位不一样
爱屋及乌,更何况这是素娘的孩子。
你跟素娘真是太过相像了。安太妃的眼眸中夹带着回忆。
当初素娘的美貌也是闻名于京城,若不是早就和钟府定下了娃娃亲,怕是媒人都要踩破苏府的门槛了
她清叹一声,眉眼间带着温柔。
钟延玉很少听及他人谈论上辈子的事情,母亲生产他之时,没过多久便大出血而亡,他从小便是奶娘养大的。
我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吧?他试探性地问道,要不然爹爹也不会这么怀念她,甚至在其身死后,也没有续弦纳妾。
安太妃想起那个眉目静雅的女子,轻轻点了点头,当年苏府还想毁了和钟府的亲事,让你娘入宫为妃,那般文雅的女子,刚烈到没人敢想象,直接偷乘一匹快马,前去边关寻找久无音讯的钟元帅去了。
再回京城之时,苏府人也不敢逼迫了,当即将素娘嫁了钟府。
联想此处,她都有些佩服好友的果敢,若是她当时也有这份勇敢便好了
但故事的最后,是素娘如愿嫁给了钟楚荀,而她无法忽视父母的期待,入宫成了妃嫔
钟延玉眉眼精致,听到安太妃的话,抿了抿红唇,在她面前跪了下来。
实不相瞒,儿臣此次前来,是有事恳请太妃娘娘。
少年郑重的态度和冷凝的脸色,让安太妃愣了一下。
好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也立即想起来,钟延玉还特地支开了景孤寒,这事岂不是连景孤寒都处理不了?
可皇帝都不能处理的话,她一个太妃的势力再强也越不过皇权呀
钟延玉垂下眼帘,眸光坚定,太后娘娘在宫中多次为难儿臣,儿臣实在没了办法,只能求到您的跟前了
儿臣请求太妃娘娘怜惜,能随儿臣一起回宫
安太妃手中的帕子掉落在地,眼眸瞪大,充斥震惊,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青年,突然不知所措。
许久
她叹息了一句,老身真未曾想到,延玉会是第一个请求老身回宫的。
她伸手扶起来青年,转而问起来另一个问题,陛下知道此事吗?
她在此处待了近十年,景孤寒虽每年都来看她,但却从未提及过请求她回宫之事。
安太妃心中知晓,即使自己养了对方这么多年,恐怕在他心中,亲生母亲更要分量重些
儿臣会说服陛下,此事太妃娘娘不用担心。钟延玉搭着她的手起来,眉眼柔和。
普陀寺条件简陋,比不上宫中,太妃娘娘回去,也好颐养天年才是。
安太妃知道这是劝说,只是她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和那位太后的关系,最后叹息一声,只道:若是你能劝说好陛下,那老身便随你回去
钟延玉闻言,像是终于拨开乌云,心中的阴霾去了些。
此时,林嬷嬷也携带着宫女回来了,他见安太妃疲倦,便不打扰她休息了。
回到客房内,钟延玉始终惦记着此事,连景孤寒叫他都没反应。
延玉。
景孤寒不乐意了,伸手抱起来他,你在想什么,我都叫你好几声了。
他亲了亲青年,眸中全是他的身影,仿佛他们回到了往昔。
但刀疤永远不会消失,钟延玉抬眸看他,开门见山道:
陛下,臣想念安太妃,想要她回宫。
景孤寒的手一顿,眸光发生了变化,但这次他没有犹豫。
延玉想念母妃,那便让她回宫吧。
他亲吻着青年的指尖,眼眸紧盯着青年,延玉,你消气好吗?
钟延玉见他同意,收回来手,开始闭目养神,懒得理踩男人。
景孤寒的心更加难受,他勾勾手指,想要解开钟延玉的衣带。
他都大半个月没跟青年亲热了,他很想念延玉的温柔体贴,可如今延玉老是抗拒他。
正想着呢,脸上不出意料的又挨了一巴掌,景孤寒只好停下了动作。
延玉
钟延玉:闭嘴!
景孤寒被扯开了手,有些幽怨地看着青年。
明明他们躺在同一张软塌上,可却什么也做不了。
钟延玉不疼他了?
第八十八章 分明只有他才能这般唤延玉,他不许有人威胁他的地位
两人在普陀寺只待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回去之时,声势倒是格外浩大。
慈宁宫内,太后摔碎了茶盏,面上均是狰狞之色,安素清那个贱人!怎么敢回来?!
雪嬷嬷跪在地上,想必是安太妃自己要求的,陛下不可能将太后娘娘于不顾
她走过去,给太后锤了锤背,安抚道:即使安太妃回来,也不会威胁到您的地位,毕竟您可是皇上的亲生母亲呀。
太后的脸色依旧是不好看,皇上准备将人安置到哪里?
宫里面已经有人在打扫翊宁宫,离太后娘娘的慈宁宫远着呢。雪嬷嬷连忙说道,陛下知道您不喜,连安排安太妃都稍稍远些。
太后闻言,那双眼眸暗沉,捏紧了手,哀家就怕皇帝心软,本就不该留她的
另一边,钟延玉打开车帘,朝外看去,巍峨宏伟的皇宫就在眼前,只是他眸中全无喜色。
华丽的外表掩盖不了囚牢的本质
景孤寒轻柔地抚摸着青年的玉手,快回宫了,延玉高不高兴?
钟延玉却提出了一个请求,眼波流转,臣想先去钟府跟父兄报声平安,陛下准否?
景孤寒愣了一下,那张冷静的面孔上划过一丝紊乱,待会儿让他们两个人进宫不就好了?
延玉用不着回去的
钟延玉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臣作为儿子和弟弟,多日不见,他们定为担忧,哪能让他们再辛劳过来一趟?
他抽出来手,关上车帘,陛下不想让臣过去,直说便是,不用寻说法找借口,反正陛下说的,臣都不会反驳。
朕不是这般想的。
景孤寒察觉到他的不信任,轻柔地上前抱住了人,闷声道:朕依你便是。
言罢,他朝马车处的暗卫说了几句话,不一会儿,马车便拐了个弯,朝着钟府而去。
临白亦看着钟延清身边的蓝衣少年,脸色有些异样,大堂哥,这位是谁呀?怎么我都没见过?
这是你二堂哥的朋友,也是前来投奔钟府的。钟延清笑了笑说道。
他今日收到自家弟弟的消息,让他一定要把人带过来,蓝衣青年不过是个琴师,他想不出阿玉为什么想要带他进宫?
临白亦看着眼前的青年,产生了一股危机感。
影六一眼便看了出来,他微微勾唇,堂少爷不必担忧,我只是延玉的故交好友,是要随他一起的。
毕竟钟延玉在暗影阁花了不少钱,可算是他们最大的雇主。
他犯不着引起金.主家人的敌意
临白亦并未放下戒心,只是目光收敛了许多,还故意站得十分靠近钟延清。
影六微微挑眉,看出了临白亦的不正常。
他们在门前守候,没过一会儿,一辆马车停在了钟府门前。
阿玉。
二堂哥。
两个人迎了上去。
钟延玉戴着斗笠下来,上前抱了抱自家大哥,大哥,我们进去说话。
对着钟延清,钟延玉的语气可比对景孤寒好太多了。
跟在身后的景孤寒清咳一声,几人才看向他。
钟延玉微微拧眉,我们先进府再说吧。
门外人多嘴杂,哪怕景孤寒戴着面具,没人认出来他。
景孤寒看见搭过来的手,微微轻哼了一声,这才进去。
他这是给延玉面子,否则就凭钟延清无视他的态度,他就能治对方个不敬之罪!
然而进府之后,钟延玉便甩开了他的手,让管家去招待了。
爹爹呢?钟延玉小声地问道。
钟延清的脚步一顿,父亲生病了,本想去外面接你的,但还咳嗽着,我便让他在房间里好好躺着。
钟延玉一听,立刻紧张了起来,生了什么病,严重吗?怎么写信的时候,你都不告诉我?
说着,他便抬步往钟楚荀的院子快步走去。
钟延清拉住了人的袖子,放心,父亲只是感染了风寒,怕你担心就没告诉,大夫已经看过了,并无大碍,只是要好生修养几天。
倒是父亲比较担心你,他已经知道景孤寒伪造书信的事情了
钟延清也有些担忧,钟家失势,你在宫中可还好?
钟延玉眼眸含泪,抱住了人,大哥,我没想到景孤寒竟然那么卑鄙,竟然骗走了兵权。
大哥和爹爹没怪罪自己,反倒担心他的安危,这让他更是愧疚,这两人从始至终像是前世般给予他温暖与关怀,而他却无法给两个人庇佑,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们担忧
别哭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和父亲都没有发现。钟延清给他轻柔地擦干了眼泪,扶着人走过去。
恋耽美
说完了这句话,他也不顾景孤寒挽留的眼神,一步一步走出房门。
翌日清晨,景孤寒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了,他看到马车上只有一个暗卫和御医,面色有些不虞。
皇后呢?
暗卫连忙道:皇后怕牵扯到陛下伤口,去了另一辆马车
这次他们的队伍可以称得上重兵保护,绝对没有人再敢打他们的主意,暗卫并不担心刺客,只是担心两人争吵,陛下的伤口又崩开了,所以默认了皇后的分开马车。?
第八十七章 被爱的永远有恃无恐,钟延玉不疼他了
普陀寺内,身着素衣的中年妇女睁开了眼眸。
无他,旁侧的贴身嬷嬷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安太妃瞬间也顾不上吃斋念佛了,你快些给老身梳洗打扮,皇上怎么特意过来这边了。
她起身,立即朝内院而去
普陀寺不若其他普通寺庙,一半占据天云十三峰,可供寻常百姓供奉上香。
另一半据天云十二峰为庙,先朝妃子多在此处为皇家祈福烧香,除却贵族和皇族,其他人不得入内,否则格杀勿论。
安太妃在这里快待了十年,虽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景孤寒都来探望她,但终归是寂寞了些。
景孤寒毕竟是她唯一的孩子
安太妃的眼眸暗了暗。
寺庙乃清修之地,即使是安太妃想要好好打扮去见皇帝,衣裳和首饰也未免太过素净了些。
层层叠叠的庙宇,冲上云霄,远处钟声响起,佛经贯穿于耳,钟延玉抬眸望去,皆是回忆过往。
他们此行虽下江南,但对外宣称是去普陀寺内祈福,所以还需要走此一遭。
他身侧的男人见他直直地看着远处,有些不开心,亲着他的脸,延玉,外面有什么好看的?你看看朕好不好?
钟延玉默不作声地擦了擦脸,然后甩给他一巴掌。
听到声音,马车外的暗卫和御医都不敢大喘气。
他们谁都看得出来钟延玉不想和景孤寒同乘一辆马车,但后面景孤寒还是将人绑了过来
江南回京之路也走五六天了,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钟延玉的第几个巴掌了。
钟延玉冷冰冰地回眸督了景孤寒一眼,但狗东西似乎格外脸皮厚,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要不是怕人死了。
钟延玉真想再按上他的伤口试试
延玉。景孤寒讨好地蹭了蹭他的脖颈,你别不理朕好吗?
钟延玉没理他,合上车窗,开始闭目养神,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普陀寺内,安太妃不似旁的妃嫔那般简单,她可是当今天子的养母,是故庙内没人敢对她不恭敬,即使今日缺了午间祈福,也没人敢说些什么。
安太妃此时早就准备好了,她站在寺院门前,果然远远地就看见了阵容华贵强大的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为首的马车还挂着明黄色旗帜。
嬷嬷看了一眼,有意讨好,太妃娘娘,方才有几个仆人,说陛下去江南,还带了不少礼物给您,如今都提前搬到后院去了,您看,陛下还是惦念着您的。
安太妃闻言笑了笑,寒儿有心了她的养子,自然是要比旁人好。
景孤寒下了马车,远远便见到了那袭褐色身影,脚步加快了几分。
儿臣见过母后。
钟延玉随景孤寒一起行礼。
好好好,你们快起来。安太妃笑意盈盈,伸手扶起来景孤寒。
女人的脸上即使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眉眼间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华绝代。
钟延玉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看着对方,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安太妃了。
隔了一辈子
延玉这是怎么了?快些上来。安太妃扶起来人,这才发现钟延玉一直愣在原地。
不像太后那般疏离的皇后称呼,安太妃对他的称呼一直是亲昵的,越发坚定了他要劝人回宫的事情。
钟延玉微微一笑,母后,儿臣扶你上去。
台阶上,三人的背影格外和谐,宫人们替他们拿了行李,默默跟在后面。
景孤寒毕竟受着伤,陪安太妃闲聊了一番江南美景,便去普陀寺的客房内休息了。
钟延玉坐在安太妃的旁侧没有离开,安太妃便知他有事相问,甚至是避讳着景孤寒。
林嬷嬷,你下去让外面的宫女烧壶热茶来,再弄点点心。安太妃扶了扶额角散乱的鬓发。
支开了闲人,她这才抬眸看向钟延玉,打趣道:这一趟下江南,陛下偏偏带了延玉,想必是待您极好的。
她微微勾唇一笑,揉了揉青年的脸颊,若是论怜爱,景孤寒甚至都比不上钟延玉。
老身曾与你母亲便是闺中密友,手帕之交,以前还曾遗憾素娘生的都是儿子,不能做亲家,未曾想陛下却是排除万难也要立你为后,只能说都是缘分。
妇人侧颜美好,似有光沿着她的眉眼照下,添了几分静谧。
普陀寺的安静祥和影响下,倒是沾染上了慈悲喜舍之色。
钟延玉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他垂下眼帘,缓缓说道:母后,恐怕让您失望了。
失望?安太妃放下手,不明所以,可是景孤寒又惹你生气了?老身改日好好教导他。
她拍了拍青年的手,其实寒儿这孩子很在乎你的,只是他不知道,也不明白如何去表达,延玉可以耐心等等他
喜欢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当她第一次看见景孤寒小心翼翼地给钟延玉撑着伞,甚至没在意淋湿了的半臂肩膀之时,她就知道钟延玉在景孤寒心中的地位不一样
爱屋及乌,更何况这是素娘的孩子。
你跟素娘真是太过相像了。安太妃的眼眸中夹带着回忆。
当初素娘的美貌也是闻名于京城,若不是早就和钟府定下了娃娃亲,怕是媒人都要踩破苏府的门槛了
她清叹一声,眉眼间带着温柔。
钟延玉很少听及他人谈论上辈子的事情,母亲生产他之时,没过多久便大出血而亡,他从小便是奶娘养大的。
我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吧?他试探性地问道,要不然爹爹也不会这么怀念她,甚至在其身死后,也没有续弦纳妾。
安太妃想起那个眉目静雅的女子,轻轻点了点头,当年苏府还想毁了和钟府的亲事,让你娘入宫为妃,那般文雅的女子,刚烈到没人敢想象,直接偷乘一匹快马,前去边关寻找久无音讯的钟元帅去了。
再回京城之时,苏府人也不敢逼迫了,当即将素娘嫁了钟府。
联想此处,她都有些佩服好友的果敢,若是她当时也有这份勇敢便好了
但故事的最后,是素娘如愿嫁给了钟楚荀,而她无法忽视父母的期待,入宫成了妃嫔
钟延玉眉眼精致,听到安太妃的话,抿了抿红唇,在她面前跪了下来。
实不相瞒,儿臣此次前来,是有事恳请太妃娘娘。
少年郑重的态度和冷凝的脸色,让安太妃愣了一下。
好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也立即想起来,钟延玉还特地支开了景孤寒,这事岂不是连景孤寒都处理不了?
可皇帝都不能处理的话,她一个太妃的势力再强也越不过皇权呀
钟延玉垂下眼帘,眸光坚定,太后娘娘在宫中多次为难儿臣,儿臣实在没了办法,只能求到您的跟前了
儿臣请求太妃娘娘怜惜,能随儿臣一起回宫
安太妃手中的帕子掉落在地,眼眸瞪大,充斥震惊,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青年,突然不知所措。
许久
她叹息了一句,老身真未曾想到,延玉会是第一个请求老身回宫的。
她伸手扶起来青年,转而问起来另一个问题,陛下知道此事吗?
她在此处待了近十年,景孤寒虽每年都来看她,但却从未提及过请求她回宫之事。
安太妃心中知晓,即使自己养了对方这么多年,恐怕在他心中,亲生母亲更要分量重些
儿臣会说服陛下,此事太妃娘娘不用担心。钟延玉搭着她的手起来,眉眼柔和。
普陀寺条件简陋,比不上宫中,太妃娘娘回去,也好颐养天年才是。
安太妃知道这是劝说,只是她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和那位太后的关系,最后叹息一声,只道:若是你能劝说好陛下,那老身便随你回去
钟延玉闻言,像是终于拨开乌云,心中的阴霾去了些。
此时,林嬷嬷也携带着宫女回来了,他见安太妃疲倦,便不打扰她休息了。
回到客房内,钟延玉始终惦记着此事,连景孤寒叫他都没反应。
延玉。
景孤寒不乐意了,伸手抱起来他,你在想什么,我都叫你好几声了。
他亲了亲青年,眸中全是他的身影,仿佛他们回到了往昔。
但刀疤永远不会消失,钟延玉抬眸看他,开门见山道:
陛下,臣想念安太妃,想要她回宫。
景孤寒的手一顿,眸光发生了变化,但这次他没有犹豫。
延玉想念母妃,那便让她回宫吧。
他亲吻着青年的指尖,眼眸紧盯着青年,延玉,你消气好吗?
钟延玉见他同意,收回来手,开始闭目养神,懒得理踩男人。
景孤寒的心更加难受,他勾勾手指,想要解开钟延玉的衣带。
他都大半个月没跟青年亲热了,他很想念延玉的温柔体贴,可如今延玉老是抗拒他。
正想着呢,脸上不出意料的又挨了一巴掌,景孤寒只好停下了动作。
延玉
钟延玉:闭嘴!
景孤寒被扯开了手,有些幽怨地看着青年。
明明他们躺在同一张软塌上,可却什么也做不了。
钟延玉不疼他了?
第八十八章 分明只有他才能这般唤延玉,他不许有人威胁他的地位
两人在普陀寺只待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回去之时,声势倒是格外浩大。
慈宁宫内,太后摔碎了茶盏,面上均是狰狞之色,安素清那个贱人!怎么敢回来?!
雪嬷嬷跪在地上,想必是安太妃自己要求的,陛下不可能将太后娘娘于不顾
她走过去,给太后锤了锤背,安抚道:即使安太妃回来,也不会威胁到您的地位,毕竟您可是皇上的亲生母亲呀。
太后的脸色依旧是不好看,皇上准备将人安置到哪里?
宫里面已经有人在打扫翊宁宫,离太后娘娘的慈宁宫远着呢。雪嬷嬷连忙说道,陛下知道您不喜,连安排安太妃都稍稍远些。
太后闻言,那双眼眸暗沉,捏紧了手,哀家就怕皇帝心软,本就不该留她的
另一边,钟延玉打开车帘,朝外看去,巍峨宏伟的皇宫就在眼前,只是他眸中全无喜色。
华丽的外表掩盖不了囚牢的本质
景孤寒轻柔地抚摸着青年的玉手,快回宫了,延玉高不高兴?
钟延玉却提出了一个请求,眼波流转,臣想先去钟府跟父兄报声平安,陛下准否?
景孤寒愣了一下,那张冷静的面孔上划过一丝紊乱,待会儿让他们两个人进宫不就好了?
延玉用不着回去的
钟延玉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臣作为儿子和弟弟,多日不见,他们定为担忧,哪能让他们再辛劳过来一趟?
他抽出来手,关上车帘,陛下不想让臣过去,直说便是,不用寻说法找借口,反正陛下说的,臣都不会反驳。
朕不是这般想的。
景孤寒察觉到他的不信任,轻柔地上前抱住了人,闷声道:朕依你便是。
言罢,他朝马车处的暗卫说了几句话,不一会儿,马车便拐了个弯,朝着钟府而去。
临白亦看着钟延清身边的蓝衣少年,脸色有些异样,大堂哥,这位是谁呀?怎么我都没见过?
这是你二堂哥的朋友,也是前来投奔钟府的。钟延清笑了笑说道。
他今日收到自家弟弟的消息,让他一定要把人带过来,蓝衣青年不过是个琴师,他想不出阿玉为什么想要带他进宫?
临白亦看着眼前的青年,产生了一股危机感。
影六一眼便看了出来,他微微勾唇,堂少爷不必担忧,我只是延玉的故交好友,是要随他一起的。
毕竟钟延玉在暗影阁花了不少钱,可算是他们最大的雇主。
他犯不着引起金.主家人的敌意
临白亦并未放下戒心,只是目光收敛了许多,还故意站得十分靠近钟延清。
影六微微挑眉,看出了临白亦的不正常。
他们在门前守候,没过一会儿,一辆马车停在了钟府门前。
阿玉。
二堂哥。
两个人迎了上去。
钟延玉戴着斗笠下来,上前抱了抱自家大哥,大哥,我们进去说话。
对着钟延清,钟延玉的语气可比对景孤寒好太多了。
跟在身后的景孤寒清咳一声,几人才看向他。
钟延玉微微拧眉,我们先进府再说吧。
门外人多嘴杂,哪怕景孤寒戴着面具,没人认出来他。
景孤寒看见搭过来的手,微微轻哼了一声,这才进去。
他这是给延玉面子,否则就凭钟延清无视他的态度,他就能治对方个不敬之罪!
然而进府之后,钟延玉便甩开了他的手,让管家去招待了。
爹爹呢?钟延玉小声地问道。
钟延清的脚步一顿,父亲生病了,本想去外面接你的,但还咳嗽着,我便让他在房间里好好躺着。
钟延玉一听,立刻紧张了起来,生了什么病,严重吗?怎么写信的时候,你都不告诉我?
说着,他便抬步往钟楚荀的院子快步走去。
钟延清拉住了人的袖子,放心,父亲只是感染了风寒,怕你担心就没告诉,大夫已经看过了,并无大碍,只是要好生修养几天。
倒是父亲比较担心你,他已经知道景孤寒伪造书信的事情了
钟延清也有些担忧,钟家失势,你在宫中可还好?
钟延玉眼眸含泪,抱住了人,大哥,我没想到景孤寒竟然那么卑鄙,竟然骗走了兵权。
大哥和爹爹没怪罪自己,反倒担心他的安危,这让他更是愧疚,这两人从始至终像是前世般给予他温暖与关怀,而他却无法给两个人庇佑,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们担忧
别哭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和父亲都没有发现。钟延清给他轻柔地擦干了眼泪,扶着人走过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