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6)
走过两条街,看到书砚等在马车边上,江云康的步伐不由快了一点。
但经过一条小巷时,他看到了蜷缩在角落的一道身影,看着有些熟悉。走上前之后,才认出是木疆,赶忙叫来书砚帮忙抬人。
木疆一身酒气,脸颊也带了淤青,衣衫被扯破好几处。
江云康摸了摸木疆的额头,发现有些发烫后,立马把人送去医馆。
好在木疆身上没有严重的伤,一碗苦药灌下去后,人也随之醒来。
咳咳。木疆捂着嗓子狂咳,等看清四周环境,身子戒备地抖了下,却牵扯到身上的伤,疼得直抽冷气。
江云康自我介绍后,解释在路边捡到了他,这里是医馆,你有些发热,刚给你灌了一碗药。我还没派人去木家传话,你看看,是待会我送你回去,还是让木家的人来接你?
木疆昨晚喝得大醉,路上遇到几个要钱的混混,他自然不肯乖乖给钱,当即和混混打了起来,但醉酒后的他怎么打得过一群人,最后被抢了钱,还换来一身伤。他现在头昏脑涨,确认在医馆后,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稍微舒服了一点,才去看江云康,我记得你,那日你经过我家门口,正好我出去。多谢江兄弟了,这会家中只有伯母在,未免她担忧,待会我自个回去就好。
那还是我送你回去吧。江云康说完,书砚带了一身干净衣服进来,木兄一夜未归,衣衫也破了,换件干净的,我再送你回去。
木疆的衣衫坏得不能看,若是就这么回去,伯母指不定要怎么掉眼泪。江云康救了自己,还能这般细心,木疆对他顿时好感大增,心中记下了这份恩情。
第8章
江云康送木疆回到木府时,已经迟了上学的时辰,尽管成氏再三感激留他,也不敢多逗留。
到了族学时,里边已经响起朗朗读书声。
不出意外的,他被木须先生罚了。但他这会并没有解释,不管什么原因,迟到就是迟到。而且这会特意说救了木疆的事,道德绑架并不会给他带来好印象。
江云康被罚站门口,不时有人经过会看两眼,他倒是没不好意思,罚个站而已,没啥好脸红的。
到了正午用饭时,才得以坐下。
族学有专门用饭的地方,也有提供饭菜,不过大锅饭口味偏差,一般有点条件的,都会让家里送饭来。
书砚提着食盒进来时,左右顾盼下,到了主子跟前,才小声道,三爷,小的方才看见四爷提着食盒,进了木须先生休息的屋子。
族学里的人都知道木须先生要收关门学生,每个人都很心动,可木须先生向来不苟言笑,又要求严格,大部分人都有自知之明,不去碰壁。族学里拔尖的学子就那么几个,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让木须先生收他们为学生。江云杰也是其中之一,还是讨好最殷勤的一个。
不过好多人不知道,木须名扬万里,何止是江家子弟想拜师,京城里有不少名门望族也想拜师。江云杰自以为在江家族学是最好的,可在木须眼中根本不够看。
而江云康却很明白木须有多受追捧,所以才没上赶子去讨好,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正如江云康想的一样,江云杰每日都去送吃的,今儿就把木须给弄烦了。
他前脚进屋,看到江云杰后脚跟进来,当即黑了脸,你若是把巴结人的心思用在读书上,也不会排名如此之后!以后莫要再来送东西,不然我会亲自与你父亲说。
江云杰面如死灰地从屋里出来,木须的话十分不客气,等于绝了他拜师的希望。
他在族学人缘好、功课也拔尖,可木须却如此看不上他,这让他很愤怒。
带着满腔怒火回去,看到正在读书的三哥,心思一转,换上笑脸,过去道,三哥,我方才瞧见木须先生只用清粥淡菜,看着十分清苦,我这里刚好多买了些吃食,要不你给先生送去吧?
江云康不动声色地抬头,四弟的好意,还是四弟自己送去比较好,我不好抢了四弟的功劳。他才不会上当。
江云杰捂着肚子,皱眉道,我肚子有些疼,还是三哥去吧。先生可是打算收个关门学生,若是三哥能得先生青睐,往后定能连中三元!
四弟这是要害我吗?江云康突然放下脸,原主是个情商不高的,这会正好拿来立人设,你自个吃坏肚子的东西,却要我送去给先生吃,原以为你我关系最好,不曾想你竟然是这样的人!
他的声音不小,刚好够书房里的人都听到。
众人一听这话,神色各异,有个把忍不住的,直接转头看过来。
江云杰被这么一问,当即热了脸,火气蹭蹭往上冒,可这会却不能生气,他竟然忘了三哥是个愣头青,只能笑着说误会,三哥,我不是
罢了,你不用再说,我该温书了。江云康打断江云杰的话,拿起书本,背对着江云杰看了起来,也不管江云杰的眼神是不是要穿透他。
江云杰恨得牙痒痒,又不好在书屋和三哥争执,只能没脸提着食盒出去。
等到了外头,他撒气地丢了食盒,对着散落在地上的吃食,咒骂道,什么玩意,小爷就不信了,没你木须当先生,爷还不能中举!
江云康没听到江云杰的骂声,他拿起书后,就心无旁骛地看起来。
而下午等先生来讲学,江云杰也没回来。
下学后,江云康绕到点心铺子,买了二姐喜欢的几样点心。
等他回府时,二姐正在他屋里和林氏说话,瞧见憔悴的二姐,他心里有些酸楚。
三个人坐下说了会话,眼看太阳要落山,二姐便起身告退。
三弟,姝儿都与我说了。江芸起身后顿住步子,抿了下唇,哽咽开口,我我真心感谢你们为我说的话,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牢记你们的这份恩情。我是性子软,可经过那么多事,也能看清好歹。若有来日,姐姐必定报答你们。
林氏单名一个姝字,她听完江芸说的,不由跟着落泪,二姐说什么呢,三爷和你一块长大,本都是浮萍无依的人,能帮你跳出苦海,自然该尽力。
江芸抱着林氏又哭了好一会儿,江云康也有些动容,但他不是个会哭的人,便静静看着她们。
江芸走后,林氏过了好一会儿才擦了眼泪。
江云康心事重重,直到书砚来回话,说大哥回来后就去了正院,这才舒展眉头,有食欲用饭。
正院的谈话,传不到三房这里。
但次日下学时,木须特意让江云康等一会。
木须走在前头,脊背微微弯曲。
江云康跟着木须往马厩走。
你昨日救了木疆?木须回头看了眼。
江云康点头说是。
那为何不与我解释?木须停下,定定地看着江云康。
迟了就是迟了,不管理由是什么,都该受罚。江云康浅浅笑着,没露出一丝不满,若是解释太多,自个会让人觉得不服教,也会让先生难做。
木须微微抬眉,继续往前走,等到马车边上,才悠悠开口,木疆说你是个极好的,极力和我推荐,要我收你为学生,你怎么看?
能得先生青睐,自然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江云康的气息很平稳,并没有因为木须的问话而激动,因为他知道木须并没有下定决心收他,但拜师也讲究缘分和实力,若是一块烂泥,名师也塑造不出好的花样。拜师与否,尽力就好,能成便是天大的好事,不能成也要更加勉励自己,查找不足。
你果真与你兄长说的,不太一样。木须的目光透露出赞赏。
但正如江云康说的一样,他收学生是有门槛的,以江云康现在的文章,就是他看到都嫌浪费时间。若没有读书的天分,再多名师辅导也没用。
木须现在,就想知道江云康是不是在藏拙。
江云康知道木须在考量自己,垂眸看着地面的小草,一脸谦虚。
明年开春院试,你可要参加?木须又问。
要的。江云康点头道。
院试前先要过童试,以你现在的能力,过童试并不难。木须也有收过白身的学生,但他想看看江云康真正的实力,如果你院试能中前三甲,我便收你为学生,你可愿意?
木须讲学数十年,门下学子各个皆有功名,前任宰相就是木须的学生。他的学生虽遍布天下,但他收学苛刻,且每次都只收三到五个人。
而这次,木须只打算收一名学生,作为他颐养天年前的收官。
假如能拜师成功,不仅仅是能得到木须的指点,还有那些师兄们,都能成为江云康日后行走官场的人脉。
眼下是五月初,下次童试在次年二月开始,还有八个多月的时间。虽比起别人寒窗苦读数十载,这点时间不算多,但江云康有原主的记忆,还有前世的经验。
他这才和木须扬唇笑出灿烂,拱手行礼,先生厚爱,学生一定会加倍刻苦。
嗯好,不过今日的谈话,切莫要与他人说起。木须不想给江云康带来麻烦,因为太多人想拜师了,你也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许诺于你,必定不会反悔。等这次讲学结束,我会离开京城,免得其他人叨唠。
摆摆手,木须示意他要走了。
江云康往后退了两步,等木须上了马车,才转身去找书砚。
一般到了下学的时辰,书砚都会牵着马车在族学附近等候,但江云康今日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书砚。
他绕着族学找了一圈,才找到躺在小巷的书砚。
书砚额顶破了好大一块,渗出好多血,看得人头皮发麻。他人还清醒着,嘴里一直在喊疼。
书砚,你这是怎么了?江云康扶起书砚,但书砚站不稳,他便背起书砚,听到书砚低声囔囔说了几个字,却听不清楚,只好飞奔去医馆。
江云康昨日才来医馆,今日又背了个人来,里头的大夫都眼熟了他。
看着榻上疼得眉头紧皱的书砚,江云康面色铁青。
等大夫检查了又上药后,书砚这才意识清明,看着主子疯狂落泪道,三爷,是一群蒙了脸的人,小的刚牵了马车出来,就被他们捂住口鼻,拖到小巷里打。
你可有注意到他们的脸,或者衣衫有什么特别的?江云康问。
衣衫都很普通,但小的拼死扯住一个人的面巾,飞快看到他的脸,在他右眼下边长了个痦子。要是再看到他,小的一定能认出来!书砚现在浑身都疼,特别是后背,那些人下了狠手打他,现在恨不得把那些人抓起来暴揍。
江云康问清话后,胸口闷闷的。
对方不为财,专门为打书砚而来,很显然是找他的仇家。
但他才穿越几日,能有什么仇人?
而原主是个只爱读书的书呆子,平日里是人缘不好,但也没得罪过人。
思来想去,能干出这事的,也就只有江云杰一人。
等大夫给书砚开了药后,江云康雇了辆马车,去府衙做了笔录。只把矛头指向书砚看到的那个人,只字没提江云杰,只要府衙快点抓到人。
他现在没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不能直接去府衙告江云杰。他们是一家子兄弟,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拿了证据也只能家里解决。可如果不上府衙留个档,以父亲对他的漠视,未必会给他做主,到时候云淡风轻地跪跪祠堂,实在难解心头之恨。
忙碌了小半天,等江云康回到侯府时,天已断黑。
本来得了木须先生的话,江云康很是高兴,但出了书砚的事,又让他进屋时表情凝重。
但林氏并没注意到江云康的脸色,因为她有好消息要说,等江云康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倒茶道,三爷,你知道吗?母亲去顾家提和离的事啦!
说完,她才注意到江云康面色不高兴,敛住笑容,问,三爷,你这是怎了?
第9章
江云康简单说了书砚遇到地痞的事,再问林氏,母亲去顾家,谈得怎么样了?
顾家自然不肯和离。林氏坐下给自己也倒了一盏茶,轻哼道,顾赫之出了这样的丑闻,他自个在军营里连个千户都没混出来,若是和离,往后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不会把女儿许配给他。顾家深谙这个道理,听跟去的大嫂说,顾夫人都快给母亲跪下了。
那结果呢?江云康更关心结果。
我听大嫂说顾夫人要跪下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就怕母亲一时心软。林氏眉飞色舞地道,不过我忘了咱们母亲是何等厉害的人,不管顾家人怎么哭闹,她都不动声色地说完江家的诉求。只说明儿个派人去顾家清点嫁妆,若是有什么缺漏,让顾家顾及下往后脸面。
孟氏出身世家大族,自小就是按当家主母来培养,手段心计都不差。对付起身份地位差多了的顾家,可谓是得心应手。
而且孟氏本就不情愿为江芸出头,即使和顾家闹个没脸,她也不在意,反正她自个的面子兜住了,也就不愿管其他。
江云康想到嫡母那张自带威严的脸,不由替顾家人打了个寒颤,顾家人若是聪明点,就该及时放手,不要再闹出事来,不然他们顾家真要在京城立不住脚了。
林氏点头说是,长睫下的双眸映着明亮的烛光,余光羞涩地往江云康那撇了撇。
江云康心里却记挂着书砚的伤,去看了看后,便习惯性地回书房住了。
之后和顾家的事,就没什么意外了。
尽管顾赫之被打得走不了,还是由顾家下人背来给江芸赔罪,可孟氏没给他好脸色,还是派人去顾家清点嫁妆。
事情都到这个地步,顾家人看实在挽回不了,只能憋着气办了和离。
前后一共花了五天时间,自此两家人没了姻亲关系,也成了半个仇家。
而江芸拿到和离书后,颤抖地哭了好一会儿,再跪到父亲和嫡母跟前,说愿意去带发修行。
承安侯虽然对江芸这个女儿疼爱一般,可看江芸哭着感谢自个,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便拿目光去询问夫人。
孟氏对于庶子庶女向来是漠视的态度,只要不到她跟前蹦跶,倒也不会刻意刁难,故而江芸说要去修行,她便懒得操心。
不过,安和郡主得知是自家大爷劝的爹娘后,觉得大爷还是比较在意家中的弟弟妹妹,就笑着提议,说修行这个事也不必去什么庵里,只要有心,在哪里都一样。
安和郡主说当初给江芸陪嫁了好几处农庄,有处僻静且离京城不远,一日的脚程就能跑个来回。倒不如让江芸去庄子里修行,自个的庄子住着舒服些,对外也能有个好名声。
孟氏听了,是越发满意安和郡主这个长媳,当即同意就这么定了。
江芸听到能去自己的庄子,对嫡母和安和郡主是千恩万谢,等回屋后,才抚着胸口,长吸了好几口气。
翠喜端着茶进来,主子能有个好结果,她也为主子高兴,湿着眼道,姑娘可别流泪了,能脱离顾家那样的苦海,该高兴才是。幸好夫人和大奶奶愿意帮您,不然顾家也没那么容易松嘴,咱们应当好好谢谢她们。
是该高兴。江芸看着清亮的茶汤,却没喝,不过你说错了,我最该感谢的还是三弟和三弟妹。若不是三弟特意去求了大哥,母亲怎么会愿意去顾家。
翠喜啊,我在顾家忍气吞声过了五年,虽不是个聪明的,却也懂看人脸色。母亲眼中的不耐烦,大嫂的算计,我都看得清。只有三弟夫妇待我是真心,他们自个都不容易,还要来帮我。这份恩情,我得记一辈子。
恋耽美
但经过一条小巷时,他看到了蜷缩在角落的一道身影,看着有些熟悉。走上前之后,才认出是木疆,赶忙叫来书砚帮忙抬人。
木疆一身酒气,脸颊也带了淤青,衣衫被扯破好几处。
江云康摸了摸木疆的额头,发现有些发烫后,立马把人送去医馆。
好在木疆身上没有严重的伤,一碗苦药灌下去后,人也随之醒来。
咳咳。木疆捂着嗓子狂咳,等看清四周环境,身子戒备地抖了下,却牵扯到身上的伤,疼得直抽冷气。
江云康自我介绍后,解释在路边捡到了他,这里是医馆,你有些发热,刚给你灌了一碗药。我还没派人去木家传话,你看看,是待会我送你回去,还是让木家的人来接你?
木疆昨晚喝得大醉,路上遇到几个要钱的混混,他自然不肯乖乖给钱,当即和混混打了起来,但醉酒后的他怎么打得过一群人,最后被抢了钱,还换来一身伤。他现在头昏脑涨,确认在医馆后,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稍微舒服了一点,才去看江云康,我记得你,那日你经过我家门口,正好我出去。多谢江兄弟了,这会家中只有伯母在,未免她担忧,待会我自个回去就好。
那还是我送你回去吧。江云康说完,书砚带了一身干净衣服进来,木兄一夜未归,衣衫也破了,换件干净的,我再送你回去。
木疆的衣衫坏得不能看,若是就这么回去,伯母指不定要怎么掉眼泪。江云康救了自己,还能这般细心,木疆对他顿时好感大增,心中记下了这份恩情。
第8章
江云康送木疆回到木府时,已经迟了上学的时辰,尽管成氏再三感激留他,也不敢多逗留。
到了族学时,里边已经响起朗朗读书声。
不出意外的,他被木须先生罚了。但他这会并没有解释,不管什么原因,迟到就是迟到。而且这会特意说救了木疆的事,道德绑架并不会给他带来好印象。
江云康被罚站门口,不时有人经过会看两眼,他倒是没不好意思,罚个站而已,没啥好脸红的。
到了正午用饭时,才得以坐下。
族学有专门用饭的地方,也有提供饭菜,不过大锅饭口味偏差,一般有点条件的,都会让家里送饭来。
书砚提着食盒进来时,左右顾盼下,到了主子跟前,才小声道,三爷,小的方才看见四爷提着食盒,进了木须先生休息的屋子。
族学里的人都知道木须先生要收关门学生,每个人都很心动,可木须先生向来不苟言笑,又要求严格,大部分人都有自知之明,不去碰壁。族学里拔尖的学子就那么几个,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让木须先生收他们为学生。江云杰也是其中之一,还是讨好最殷勤的一个。
不过好多人不知道,木须名扬万里,何止是江家子弟想拜师,京城里有不少名门望族也想拜师。江云杰自以为在江家族学是最好的,可在木须眼中根本不够看。
而江云康却很明白木须有多受追捧,所以才没上赶子去讨好,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正如江云康想的一样,江云杰每日都去送吃的,今儿就把木须给弄烦了。
他前脚进屋,看到江云杰后脚跟进来,当即黑了脸,你若是把巴结人的心思用在读书上,也不会排名如此之后!以后莫要再来送东西,不然我会亲自与你父亲说。
江云杰面如死灰地从屋里出来,木须的话十分不客气,等于绝了他拜师的希望。
他在族学人缘好、功课也拔尖,可木须却如此看不上他,这让他很愤怒。
带着满腔怒火回去,看到正在读书的三哥,心思一转,换上笑脸,过去道,三哥,我方才瞧见木须先生只用清粥淡菜,看着十分清苦,我这里刚好多买了些吃食,要不你给先生送去吧?
江云康不动声色地抬头,四弟的好意,还是四弟自己送去比较好,我不好抢了四弟的功劳。他才不会上当。
江云杰捂着肚子,皱眉道,我肚子有些疼,还是三哥去吧。先生可是打算收个关门学生,若是三哥能得先生青睐,往后定能连中三元!
四弟这是要害我吗?江云康突然放下脸,原主是个情商不高的,这会正好拿来立人设,你自个吃坏肚子的东西,却要我送去给先生吃,原以为你我关系最好,不曾想你竟然是这样的人!
他的声音不小,刚好够书房里的人都听到。
众人一听这话,神色各异,有个把忍不住的,直接转头看过来。
江云杰被这么一问,当即热了脸,火气蹭蹭往上冒,可这会却不能生气,他竟然忘了三哥是个愣头青,只能笑着说误会,三哥,我不是
罢了,你不用再说,我该温书了。江云康打断江云杰的话,拿起书本,背对着江云杰看了起来,也不管江云杰的眼神是不是要穿透他。
江云杰恨得牙痒痒,又不好在书屋和三哥争执,只能没脸提着食盒出去。
等到了外头,他撒气地丢了食盒,对着散落在地上的吃食,咒骂道,什么玩意,小爷就不信了,没你木须当先生,爷还不能中举!
江云康没听到江云杰的骂声,他拿起书后,就心无旁骛地看起来。
而下午等先生来讲学,江云杰也没回来。
下学后,江云康绕到点心铺子,买了二姐喜欢的几样点心。
等他回府时,二姐正在他屋里和林氏说话,瞧见憔悴的二姐,他心里有些酸楚。
三个人坐下说了会话,眼看太阳要落山,二姐便起身告退。
三弟,姝儿都与我说了。江芸起身后顿住步子,抿了下唇,哽咽开口,我我真心感谢你们为我说的话,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牢记你们的这份恩情。我是性子软,可经过那么多事,也能看清好歹。若有来日,姐姐必定报答你们。
林氏单名一个姝字,她听完江芸说的,不由跟着落泪,二姐说什么呢,三爷和你一块长大,本都是浮萍无依的人,能帮你跳出苦海,自然该尽力。
江芸抱着林氏又哭了好一会儿,江云康也有些动容,但他不是个会哭的人,便静静看着她们。
江芸走后,林氏过了好一会儿才擦了眼泪。
江云康心事重重,直到书砚来回话,说大哥回来后就去了正院,这才舒展眉头,有食欲用饭。
正院的谈话,传不到三房这里。
但次日下学时,木须特意让江云康等一会。
木须走在前头,脊背微微弯曲。
江云康跟着木须往马厩走。
你昨日救了木疆?木须回头看了眼。
江云康点头说是。
那为何不与我解释?木须停下,定定地看着江云康。
迟了就是迟了,不管理由是什么,都该受罚。江云康浅浅笑着,没露出一丝不满,若是解释太多,自个会让人觉得不服教,也会让先生难做。
木须微微抬眉,继续往前走,等到马车边上,才悠悠开口,木疆说你是个极好的,极力和我推荐,要我收你为学生,你怎么看?
能得先生青睐,自然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江云康的气息很平稳,并没有因为木须的问话而激动,因为他知道木须并没有下定决心收他,但拜师也讲究缘分和实力,若是一块烂泥,名师也塑造不出好的花样。拜师与否,尽力就好,能成便是天大的好事,不能成也要更加勉励自己,查找不足。
你果真与你兄长说的,不太一样。木须的目光透露出赞赏。
但正如江云康说的一样,他收学生是有门槛的,以江云康现在的文章,就是他看到都嫌浪费时间。若没有读书的天分,再多名师辅导也没用。
木须现在,就想知道江云康是不是在藏拙。
江云康知道木须在考量自己,垂眸看着地面的小草,一脸谦虚。
明年开春院试,你可要参加?木须又问。
要的。江云康点头道。
院试前先要过童试,以你现在的能力,过童试并不难。木须也有收过白身的学生,但他想看看江云康真正的实力,如果你院试能中前三甲,我便收你为学生,你可愿意?
木须讲学数十年,门下学子各个皆有功名,前任宰相就是木须的学生。他的学生虽遍布天下,但他收学苛刻,且每次都只收三到五个人。
而这次,木须只打算收一名学生,作为他颐养天年前的收官。
假如能拜师成功,不仅仅是能得到木须的指点,还有那些师兄们,都能成为江云康日后行走官场的人脉。
眼下是五月初,下次童试在次年二月开始,还有八个多月的时间。虽比起别人寒窗苦读数十载,这点时间不算多,但江云康有原主的记忆,还有前世的经验。
他这才和木须扬唇笑出灿烂,拱手行礼,先生厚爱,学生一定会加倍刻苦。
嗯好,不过今日的谈话,切莫要与他人说起。木须不想给江云康带来麻烦,因为太多人想拜师了,你也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许诺于你,必定不会反悔。等这次讲学结束,我会离开京城,免得其他人叨唠。
摆摆手,木须示意他要走了。
江云康往后退了两步,等木须上了马车,才转身去找书砚。
一般到了下学的时辰,书砚都会牵着马车在族学附近等候,但江云康今日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书砚。
他绕着族学找了一圈,才找到躺在小巷的书砚。
书砚额顶破了好大一块,渗出好多血,看得人头皮发麻。他人还清醒着,嘴里一直在喊疼。
书砚,你这是怎么了?江云康扶起书砚,但书砚站不稳,他便背起书砚,听到书砚低声囔囔说了几个字,却听不清楚,只好飞奔去医馆。
江云康昨日才来医馆,今日又背了个人来,里头的大夫都眼熟了他。
看着榻上疼得眉头紧皱的书砚,江云康面色铁青。
等大夫检查了又上药后,书砚这才意识清明,看着主子疯狂落泪道,三爷,是一群蒙了脸的人,小的刚牵了马车出来,就被他们捂住口鼻,拖到小巷里打。
你可有注意到他们的脸,或者衣衫有什么特别的?江云康问。
衣衫都很普通,但小的拼死扯住一个人的面巾,飞快看到他的脸,在他右眼下边长了个痦子。要是再看到他,小的一定能认出来!书砚现在浑身都疼,特别是后背,那些人下了狠手打他,现在恨不得把那些人抓起来暴揍。
江云康问清话后,胸口闷闷的。
对方不为财,专门为打书砚而来,很显然是找他的仇家。
但他才穿越几日,能有什么仇人?
而原主是个只爱读书的书呆子,平日里是人缘不好,但也没得罪过人。
思来想去,能干出这事的,也就只有江云杰一人。
等大夫给书砚开了药后,江云康雇了辆马车,去府衙做了笔录。只把矛头指向书砚看到的那个人,只字没提江云杰,只要府衙快点抓到人。
他现在没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不能直接去府衙告江云杰。他们是一家子兄弟,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拿了证据也只能家里解决。可如果不上府衙留个档,以父亲对他的漠视,未必会给他做主,到时候云淡风轻地跪跪祠堂,实在难解心头之恨。
忙碌了小半天,等江云康回到侯府时,天已断黑。
本来得了木须先生的话,江云康很是高兴,但出了书砚的事,又让他进屋时表情凝重。
但林氏并没注意到江云康的脸色,因为她有好消息要说,等江云康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倒茶道,三爷,你知道吗?母亲去顾家提和离的事啦!
说完,她才注意到江云康面色不高兴,敛住笑容,问,三爷,你这是怎了?
第9章
江云康简单说了书砚遇到地痞的事,再问林氏,母亲去顾家,谈得怎么样了?
顾家自然不肯和离。林氏坐下给自己也倒了一盏茶,轻哼道,顾赫之出了这样的丑闻,他自个在军营里连个千户都没混出来,若是和离,往后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不会把女儿许配给他。顾家深谙这个道理,听跟去的大嫂说,顾夫人都快给母亲跪下了。
那结果呢?江云康更关心结果。
我听大嫂说顾夫人要跪下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就怕母亲一时心软。林氏眉飞色舞地道,不过我忘了咱们母亲是何等厉害的人,不管顾家人怎么哭闹,她都不动声色地说完江家的诉求。只说明儿个派人去顾家清点嫁妆,若是有什么缺漏,让顾家顾及下往后脸面。
孟氏出身世家大族,自小就是按当家主母来培养,手段心计都不差。对付起身份地位差多了的顾家,可谓是得心应手。
而且孟氏本就不情愿为江芸出头,即使和顾家闹个没脸,她也不在意,反正她自个的面子兜住了,也就不愿管其他。
江云康想到嫡母那张自带威严的脸,不由替顾家人打了个寒颤,顾家人若是聪明点,就该及时放手,不要再闹出事来,不然他们顾家真要在京城立不住脚了。
林氏点头说是,长睫下的双眸映着明亮的烛光,余光羞涩地往江云康那撇了撇。
江云康心里却记挂着书砚的伤,去看了看后,便习惯性地回书房住了。
之后和顾家的事,就没什么意外了。
尽管顾赫之被打得走不了,还是由顾家下人背来给江芸赔罪,可孟氏没给他好脸色,还是派人去顾家清点嫁妆。
事情都到这个地步,顾家人看实在挽回不了,只能憋着气办了和离。
前后一共花了五天时间,自此两家人没了姻亲关系,也成了半个仇家。
而江芸拿到和离书后,颤抖地哭了好一会儿,再跪到父亲和嫡母跟前,说愿意去带发修行。
承安侯虽然对江芸这个女儿疼爱一般,可看江芸哭着感谢自个,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便拿目光去询问夫人。
孟氏对于庶子庶女向来是漠视的态度,只要不到她跟前蹦跶,倒也不会刻意刁难,故而江芸说要去修行,她便懒得操心。
不过,安和郡主得知是自家大爷劝的爹娘后,觉得大爷还是比较在意家中的弟弟妹妹,就笑着提议,说修行这个事也不必去什么庵里,只要有心,在哪里都一样。
安和郡主说当初给江芸陪嫁了好几处农庄,有处僻静且离京城不远,一日的脚程就能跑个来回。倒不如让江芸去庄子里修行,自个的庄子住着舒服些,对外也能有个好名声。
孟氏听了,是越发满意安和郡主这个长媳,当即同意就这么定了。
江芸听到能去自己的庄子,对嫡母和安和郡主是千恩万谢,等回屋后,才抚着胸口,长吸了好几口气。
翠喜端着茶进来,主子能有个好结果,她也为主子高兴,湿着眼道,姑娘可别流泪了,能脱离顾家那样的苦海,该高兴才是。幸好夫人和大奶奶愿意帮您,不然顾家也没那么容易松嘴,咱们应当好好谢谢她们。
是该高兴。江芸看着清亮的茶汤,却没喝,不过你说错了,我最该感谢的还是三弟和三弟妹。若不是三弟特意去求了大哥,母亲怎么会愿意去顾家。
翠喜啊,我在顾家忍气吞声过了五年,虽不是个聪明的,却也懂看人脸色。母亲眼中的不耐烦,大嫂的算计,我都看得清。只有三弟夫妇待我是真心,他们自个都不容易,还要来帮我。这份恩情,我得记一辈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