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康抬头时,看大哥眉眼清正,他也不做掩饰,木须先生说了,源儿的文章还不错,就是不算太稳定。若是再遇到个不好的考场位置,又可能会影响他发挥,所以不好说。
    考试位置纯靠运气,运气最不好的人,会被安排到厕屋附近,到时候难闻的气息一直萦绕着,得功底十分扎实的,才不会受影响。但除了之前府试前十的考生,其他人位置都是随机安排,所以坐哪里都是运气。
    江云帆说不至于一直倒霉,你多督促下他,好不容易撑过县试和府试,院试过了,身上便也是有功名的人。
    说到这里,江云帆又突然想到一个事,亲家夫人,是不是要来京城?
    江云康说是的,姝儿马上要生产,我紧接着又要参加院试,若是日子撞到一起,怕屋里没人照应,这才特意写信给岳母,应该明日就会到了。
    这样也好。江云帆也清楚母亲不会对林氏上心,又问了稳婆找好没,奶娘安排好没等问题,说得差不多了,最后再交代一句,若是三房缺了什么,就让丫鬟去找郡主,她眼下虽没当家,却也还清楚家里的事。
    让江云康去找安和郡主,而不是找孟氏,这便是江云帆的无奈了。但他也没办法,有些事他不好多说,毕竟他是小辈。
    江云康答了好,看大哥起身,他也跟着站起来。
    两个人一起往外走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从书院归家的江云熠。
    大哥,三哥。江云熠刚从正院请安过来,瞧了眼大哥,目光最后落在三哥身上。
    江云帆见五弟有话和三弟要说,便先告辞。
    等江云帆走远后,江云熠才往前走两步,他正是窜个子的时候,三个月没见,又高了一指,三哥,你要院试了。他用的肯定语气。
    是啊。江云康道。
    我前些日子,听到吕行死了。书院里顿了下,江云熠的浓眉皱了起来,眼神也黯了下去,语气突然变得强硬一些,书院的事我懒得说,但你可得争气点,不然再和我考县试,要被人笑死。
    江云康:臭小孩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他微微挑眉,说绝对不会,多谢五弟关心了,院试我会努力的。
    谁关心你了?江云熠不肯承认,微微昂着下巴道,我是怕你不过,连累我被书院的人嘲笑有个没用的兄长。你可别自作多情,我才不在意你院试能不能过。
    说话时,江云熠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面颊比平常要红一些。
    那五弟也要努力,我也不想被人说有个屡次不中的弟弟哦。江云康学着五弟说话。
    看到江云熠脸更红一点,倒觉得有趣,和他说了句慢走,再转身回去。
    因为岳母要来,林源住的院子,又多收拾出一间屋子。小院远不如林府的宽敞,江云康只能从细节入手。
    同样的,林家的宅院也让人先打扫了。等他院试结束,岳母和林源就会搬过去。
    回到三房时,听丫鬟说林氏去了林源的院子,江云康又转身出去。
    刚到隔壁,便听到林源在和林氏抱怨。
    侯府那么大,为何偏偏要让母亲与我住一个院子?林源绕着姐姐转,眉头紧拧,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母亲那是多么凶悍的一个人,若是她和我住一个院子,往后我三更天就得被叫起来背书。
    林氏拍了下弟弟的手,警告道,你都是过了两场考试的人了,说话还这般没遮拦,等明儿母亲来了,小心我告你去。
    可别,千万别。林源怂了,转头时看到院门口笑眯眯的姐夫,不由叹气,姐夫,你可算回来了。你看看我姐姐,她越发凶悍了。
    江云康笑着走到林氏边上,看林氏的茶盏空了,帮着倒茶,也不去看林源,只问林氏累不累,这次要带累岳母了,辛苦她特意跑一趟。
    母亲心里肯定是高兴的,她得知我有喜时,都好些天没睡着。林氏的眼里也只有夫君,连余光都没去看边上的弟弟,而且你这次院试把握极大,她也愿意来。
    我是觉得院子太小,委屈岳母了。江云康道。
    不碍事,母亲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林氏也给江云康倒茶。
    林源:当他不存在吗?
    他走过去,抢过姐姐给姐夫倒的茶,赌气似地喝完,你们两个,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江云康啊了一声,诧异转头,你说什么?
    林氏也是一副不解的表情,夫妇俩一起望着林源。
    林源感觉头顶要冒烟了都,看看姐姐,又看看姐夫,放话道,你们等着,总有一天,我也会有娘子的!还会比姐姐好看,比姐姐温柔!
    江云康淡淡地哦了一声,摇头说不可能,那你可能要做梦才行了,世上再没比我娘子更好的人了。
    林氏抿唇偷笑,看着弟弟气急败坏地进屋,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再次确认屋子里没有缺的,林氏才和江云康回去。
    林氏的月份大了,虽说是在月底生产,但就怕这几日情绪太激动,这才提早把林夫人请来。
    两人回去说了一会话,很快到了第二日。
    天刚蒙蒙亮,江云康便去隔壁把林源叫了起来。
    他们一起去西城门外等着。
    城外雾水中,远处的路都看不清有来人,林源是既害怕,又有点期待,毕竟离家几个月,临近重逢的时间,到底有些不安。
    林源下了马车,绕着马车转来转去,不时伸长脖颈往远处眺望。
    江云康带了个小马扎,坐在马车边上,手里拿着茶壶,他倒是不急,既然岳母在路上,总是会到。
    姐夫,你说我母亲,会不会带个十几车的东西来啊?林源有点担心。上次他来京城时,母亲就让他带皮草和珍品,但他觉得那样太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商贾。
    江云康对岳母的印象,都是来自原主的记忆,他想了想,点头说有可能,岳母是个大方的人,她出门时,确实可能带上许多礼品。
    事实上,陆氏确实带了好几车的礼物。
    她想着,儿子在承安侯府住了几个月,怎么说也要多送点礼物来,往后若是来了京城,互相也是照应。况且,林家多的就是补品和古董,一些身外之物能帮女儿撑撑面子,她是一点都不吝啬。
    故而快正午时,太阳晒走了雾气,林源远远地看到林家一排的马车时,当即就有些无力。
    我不是说了,别带那么多东西的么!林源叹气跺脚,带了那么多,侯爷也不会对咱们改观,何必呢!
    江云康也觉得没必要送那么多东西,他起身拍干净衣衫,等林家的马车停到跟前后,再和林源一同走过去。
    帘布被迫不及待地掀开,陆氏自个儿先跳下马车,目光在江云康可林源身上来回转悠,最后笑道,好啊小四,你长高了,快转个身让娘看仔细一点。
    陆氏有些高,和林氏一样的杏眼,但她笑起来时,更多的是打量。
    林源不太情愿地被拉着转了一圈,神色惆怅道,母亲,这里风沙大,咱们进城说话吧。
    陆氏说不急,再转头去看女婿,见女婿眉眼弯弯,想到女婿连着两次中了头名,心中更是欢喜,眼神仿佛能滴出蜜来,三郎,辛苦你来接我啦。
    是岳母辛苦了,劳烦您特意上京城一趟,实在是有劳您了。江云康一边说,一遍行礼,余光看到四周进城的人往他们这里张望,也开口道,您一路奔波疲惫,咱们先回侯府吧。
    不累,这点路程算不了什么。想当年我与你岳父去巴蜀买蜀绣的时候,连着翻山越岭大半个月,我都没喊累。不过我也确实想姝儿了,咱们快些回去吧。陆氏道。
    回侯府时,林源就跟陆氏一辆马车,江云康则是自己一辆。
    前面三辆马车坐了人,后面还跟了七辆车马,还真是浩浩荡荡。
    马车停在承安侯府门口,陆氏再下来时,面色便不如最开始的那般轻快。再看江云康,也没了最开始的热切。
    不用想,江云康就知道林源说了最近承安侯府的事。
    孟氏好歹是亲家太太,陆氏再不愿,刚上门也得去正院打声招呼。
    他们到正院的时候,林氏也在这里。
    看到陆氏时,林氏抿着唇,眼眶红红的,忍着泪水哽咽道,母亲,您辛苦了。
    陆氏看到女儿,心头不由软了几分,抱住女儿哭了一会,再看女儿面色红润,气色极好,才放下心中的巨石,去和孟氏问安。
    这段日子,辛苦侯夫人照顾我家姑娘了。陆氏坐下后,大致扫了眼屋子里的人,都是见过的,心中也有数,这次来京城,又要叨唠侯夫人。我让人准备了一些鹿茸补品,都是补血益气最好的药材,最适合侯夫人。
    说到照顾两个字时,陆氏特意拖长了语调。她本来还准备了古董字画,但孟氏待自己女儿不好,他才不要拿出来。
    孟氏面上的笑意很浅,语气也是强挤出来的平和,看着陆氏道,许久没见,亲家夫人倒是圆润不少,近来可好?
    我这是心宽体胖,家里人口简单,没有什么糟心事,两个儿媳也是管家厉害的,不用我操心。陆氏笑眯眯地看着孟氏,两人的视线对上,又都很快移开,也都看出对方的厌恶。
    陆氏在正院坐了一会,把带来的东西分配后,再勾着林氏的手去三房。
    等陆氏一走,向氏就拖长语调,冷哼道,上不了台面的臭商人,随便拿点药材和皮子,当打发穷亲戚呢。
    安和郡主淡淡开口,陆氏送你的那张火狐皮,毛色发亮,颜色纯正,光是一张皮子,就得几十两银子。方才秋菊出去看了一眼,说林家的人抬了十几箱去三房。
    承安侯府最近用度吃紧,从裁减下人,到吃穿都在缩减。安和郡主自己有钱,所以影响并不大,拿私房出来补贴就好。但向氏的嫁妆不如安和郡主丰厚,日子便也跟着紧一些,这会看到陆氏带了那么多东西,却只送他们零头一点,便有些眼热。
    人也见完了,安和郡主如今身子沉,她又是个做不到不操心的,孕像比起林氏差多了,起身和孟氏告辞。
    你注意身子。孟氏也有些乏了,摆手让张嬷嬷送他们出去。
    向氏本还想多说几句,但母亲都摆手了,她也只好跟着大嫂往外走。
    出了正院,向氏就忍不住感叹道,还是大嫂好啊,自个手中有钱,大哥又是个上进的,不像我家那位,成日里不务正业,反而越发肆无忌惮。
    二爷又宠红梅了?安和郡主不是很在意地随口问。
    红梅一个破败身子,他哪里会稀罕那么久。向氏撇撇嘴,想到屋子里多出来的其他女人,眼神恶狠狠地道,他看上我屋里的其他人喽,以前他哪敢有这个心思,现在全变了,我命苦啊。
    安和郡主眼珠转了转,不动声色道,我劝你别和二爷硬着干了,对三丫头也好些吧,日子是你自己过的,不把屋里收拾干净,我们也不好帮你。说实话,安和郡主觉得向氏是咎由自取,完全不懂得夫妻的相处之道。不过这都和她无关,现在先得平安生下孩子,那才是最重要的。
    这边向氏和安和郡主回去,陆氏也到了三房。
    刚三房的正屋,陆氏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林氏坐下,仔仔细细地打量完林氏,才松手去拿茶盏。
    江云康坐在她们对面,见岳母喝茶,便起身道,我去隔壁看看,还有没有缺的,岳母和姝儿先坐会。
    陆氏说辛苦了,看着江云康走后,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看姑爷对你倒是不错,就是你那个嫡母和妯娌们,看着不太行。方才林源都和我说了,他们办的叫什么事,庶子就不是人了吗?这般对待庶出的,那当初承安候还生什么庶子,干嘛把那玩意绑孟氏身上,还纳妾干什么,真是奇了怪了!
    林氏听得眉头直跳,赶忙摇头让母亲别说了。
    你呀你,就是这般小心谨慎,一点也不像我和你父亲。陆氏嫌弃完,又心疼女儿,你家这个嫡母,看着就不好相处。还有那两个妯娌,算了,不说这些糟心事了。听你兄长说,你肯开铺子了?
    林氏点头说是,以前太在意别人的说话,可现在看到他们过得紧巴巴的,觉得没必要让自己吃那份苦,又不是手中没铺面。
    这就对了嘛,你要自己能立得住,往后才能挺直腰板。陆氏想到女儿吃的那些苦,有些后悔了,早知今日,当初我就不该同意这门婚事。那会还是承安候自己提的结亲,我还以为他是真心感激我们林家,不曾想是这般随意。
    林氏却说不后悔,如今三爷有成绩,对我也好,屋里还没其他人,我很知足。
    对于女婿屋里没其他人,陆氏倒是很满意,光是这一点,就比承安候强上许多。
    母女俩一直说到晚饭,江云康和林源才回来。
    小厨房另外开火做了一桌子的菜,江云康还让书砚去外头买了菜回来,大家一块坐下,陆氏擅饮,江云康陪着多喝了几杯。
    夜里大家各自去休息,江云康洗漱回来,看到林氏拿着一个木盒在笑,走过去后,看到里面放了一份清单,是陆氏这才带来的礼物。
    他让林氏好好收起来,你匀一些好的出来,这段日子徐国公看着面色憔悴,我改日给他送一点去。
    林氏说好,盖上木盒,再转身时,便看到江云康脱了外衣,露出修长的两腿,本来这里有一半,母亲都打算送给嫂嫂她们,但后来母亲又不愿意了,便让我自己处理。我想着,也给二姐送些去,你觉得呢?
    自从江芸和离去了庄子,侯府里的其他人便鲜少提到她,只有林氏还和她保持着来往。前些日子,江芸还托人送来一些小孩衣裳,都是江芸亲手做的。
    江云康没有意见,等我院试结束,亲自给二姐送去吧。她在庄子虽然自在,但一个人久了,难免也会想我们。
    都听你的。林氏看江云康伸手来扶,便拉着他的手,一块去歇下了。
    从陆氏来承安侯府后,三房的小厨房就没停火过。大多时候,都是陆氏自己下厨,给一家人做饭。她说味道可能不是最好,但自从林氏出嫁后就没吃过她做的饭,便坚持给大家做饭。侯府的下人都以为陆氏本该衣来伸手,反倒是很意外。
    而这几日,江云康才觉得多些家庭的氛围。
    没过几天,便到了院试这日。
    江云康和林源天不亮就起床,他没让林氏来送,因为林氏身子重,但陆氏坚持送他们到大门口。
    都好好写,想清楚再作答。陆氏看着两个小辈,其实手心已经紧张得出汗,但面上还是装着很淡定的样子,也别紧张啊,木须先生那么出名的人,你们好歹跟他读了那么久,不用有压力。我今天做烧鹅,等你们回来吃鹅腿。
    林源本来很不安,但听到能吃烧鹅,注意力又被分散去一些,不由咽口水道,娘,你挑一只肥一点的,那样才好吃。
    行,就挑肥的。陆氏看着儿子和女婿上了马车,依旧不舍回去,等彩萍催了句,才叹气道,这俩小子,可一定要中啊,不然我这日日洗手做饭,岂不是白费功夫。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