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49)
他现在,最怕看到于景山。
江云康到远一点的地方等江云熠。
今日江云熠迟了点回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文渝和张博宇,他们坐在另一辆马车上。
张博宇隔窗和江云康打招呼,文渝则是静静坐着没说话。
等江云熠上马车后,江云康才知道文渝考试时,因为风把炉飞吹了点到试卷上,这会正心情不好。
林源啊了一声,遗憾道,好可惜啊,木须先生说过,这次最能和姐夫争头名的,便是文师兄。他这下卷面出了差错,岂不是要被比下去?
江云熠白了林源一眼,凶巴巴地道,你到底和谁一家的?虽说文渝很可惜,但你不是更该希望我三哥得头名吗?
林源这次倒是没和江云熠吵,因为他想的确实和江云熠一样。
江云康却道,一点炉灰而已,大家考试都会格外注意,肯定不会沾太多到卷面,不至于影响到文师兄的名次。就算因为卷面而赢的文师兄,那也胜之不武。
林源道,可运气也是实力嘛。希望文师兄别因为这场考试,而影响最后一场。以他的实力,考中前排并不难。
乡试一共三场,如今两场已过,只剩下最后一场考试。
而且考试时间安排密集,今日考完出考场,明日就要再进考场。
连着三场考下来,谁都要瘦两斤。
现在去和文渝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没用,文渝这会也不会想听安慰的话。事情已然发生,坦然去接受下一场就好。
不过这次中头名,那真的是运气在帮江云康了。
回到承安侯府时,江云熠会先去正院,和江云康并不顺路,两个人过了正堂后,便分开了。
江云康急着回去休息,但他回到三房时,只看到奶娘在带安儿,问过后,才知道大嫂又请了大夫,林氏过去探望了。
与此同时,林氏刚从大房的里屋出来,身边还跟着向氏。嫡母有话要问大夫,故而让其他人都出去。
向氏最近这段日子学管家,虽然很累,但心里却很嘚瑟,哎哟叹气道,大嫂这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以前我真不懂管家那么累,现在帮着母亲管家,我才知道太累了。
顿了下,目露羡慕地看着林氏,还是弟妹好,你只要养一个安儿就好,其余的什么事都不用管,我真的太羡慕你了。
林氏笑笑不说话。
这段日子向氏帮着管家,先是记账出了错,等稍微上手后,又开始吞公中的银子。因为管家的事,向氏不知道被孟氏骂了多少次。
现在听向氏明着说累,实际炫耀的话,林氏就觉得向氏这个人很好笑。
向氏没能得到满意的回应,无趣地撇嘴,弟妹,你说大嫂这个病还能不能好?
林氏滴水不漏地说着客套话,大嫂吉人自有天相,加上母亲日日关心,想来能好。
那你希望大嫂好吗?向氏突然小声一点,听得林氏愣了下才反应过来。
林氏撇开目光,不去看向氏探究的目光,我自然希望大嫂能好。
你可真大度。向氏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不对,你应该是到现在都不懂大嫂对你做了什么。
林氏好奇地朝向氏看去,直觉告诉她不要多问,但又很想知道向氏在指什么。
向氏说话不过大脑,但是她这个人小心思多,虽然很多时候没用在正事上,但总能歪打正着一些。
她让彩萍那些伺候的人先别跟上,她带着林氏往前走了一点,低声问,还记得你被烫伤的那次吧?
林氏点头说记得。
时至今日,想到那个事,她还很后怕。
我都派人查过了,大嫂把那个丫鬟送去庄子两个月后,丫鬟一家就全离开庄子。到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向氏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四周,要我说啊,那次肯定是大嫂指使的,不然何必要让那家人悄悄离开。她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怎么会容许你先生下侯府长孙,这才想要害你腹中孩子。只是没想到,你的丫鬟手脚太快,这才让你逃过一劫。
所以说啊,你应该恨大嫂才是。还好你当时没事,不然今日卧病在床的就是你。
第58章
江云康换完衣裳, 见林氏还没回来,朝院子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面色苍白的林氏, 当即被吓到,娘子,你怎么了?
林氏摇摇头, 我们进屋说。
江云康扶着林氏进屋,听完林氏转述向氏的话, 眉头紧皱道,那次的事, 我也确实这么想过。
当时只是猜测,他也提醒过林氏,但后来大嫂的态度又很亲切,他们便没去追查。
不曾想,二嫂竟然会去查。
虽然安儿已经一周岁了,但现在想起被烫的那件事,林氏还是会害怕, 若不是二嫂说起这件事,我都快忘了。三爷, 你说这事大嫂真的是故意吗?
有八成的可能。江云康想了想道。
如果不是故意的,不至于把人给送走,既然悄悄送走人, 说明心虚。
现在想来, 大嫂从那之后,就对我关心得多, 想来是她自个害怕了。林氏抿了一大口茶, 但心跳还是很快, 想到大嫂现在的模样,她又叹气道,如果是真的,大嫂也遭到报应了。
之前我还想着,大嫂要是能好就好,毕竟大房三个孩子那么小,若是日后继室嫁进来,总不如亲生母亲尽心。但听完二嫂说的,我就没这种期望了。
江云康握住林氏的手,待会我也让人去查查,确认一下事情是不是真的。二嫂那个人的嘴你也知道,她的话就算是真的,那也是有目的。
这个我知道。林氏马上道,二嫂虽然表面和大嫂关系好,但二嫂跟着管家后,就不想把管家权还给大嫂。如果大嫂不在,往后大哥娶个门楣低的继室,也还是二嫂继续管家。她是想看我生气,跑去质问大嫂吧。
林氏不明白,承安侯府人多,是非也多,管理那么大一个家族,费心费力,还没什么好处。她宁愿管着自己的小院子,也不愿意去管那么大的侯府。
江云康却懂一些向氏的心理,二房的手头紧,日子不如大房,也不如三房。林氏是手中有钱,所以才不会想要管家时占便宜,但向氏不一样。
算了,不说这个,你明日还有考试,说这个只会让人心烦。林氏道。
江云康点头说好,但还是问了句大嫂现在怎么样。
看脸色就不太好,以前大嫂多贵气的一个人,现在面颊消瘦,一句话没说完,便出了一头的汗。林氏回想了一下,当时她都不敢多看,虽说母亲把我们给支出来,但我觉得,大嫂怕是难撑过这个冬天。
就是因为亲眼看到大嫂的病态,林氏这会才没气愤地去对峙,毕竟人都快死了,要是被她气死,她自己夜里也会睡得不踏实。
事实上,安和郡主的情况确实很不好。
大夫和孟氏说了油尽灯枯四个字。
一般还能好一点的情况,大夫都不会这么说。
孟氏听到时,当即两腿无力地坐下。
她千挑万选求来的儿媳妇,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日。
送走大夫后,孟氏再进里屋前,擦了会眼泪才进去。
安和躺在床上,她面色如纸,不仅头发稀疏,还有一些白发。
母亲,我我是不是不行了?安和眼角滑下一行泪,这一日日的卧病在床,她能感受到自己的状态。今年酷暑时节,她连冰块都不敢用,可见身体有多虚。
孟氏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坐在床边的矮凳上,你别多心,你还那么年轻,只要好好休养,一定可以养好。
您不用宽慰我,我心里都都懂。安和很费力地睁眼,她出身宗室,心里清楚等她走后,江家必定还会给大爷续弦,她奋力地伸手。
孟氏看安和快撑不住,赶忙握住安和的手。
母亲,我嫁进江家快十年,这么长的日子,我不敢说样样都做好,却不曾出过大差错。我求求您一件事。说着说着,安和的眼泪就忍不住往外流,我知道我自己快要不好了,最放不下的就是膝下三个孩子,大姐儿也才七岁。没了亲娘的庇佑,往后怕是多有艰难,还请母亲多多照拂,我求您了。
你别这样。看到安和哭,孟氏也忍不住流泪,你就是操心太多,才会有今日。要是没了你,我上哪去找那么好的儿媳。
这是孟氏的真心话,安和出身宗室,但当年的承安侯府已经在走下坡路,算起来,是承安侯府高攀了这门亲事。如今承安侯府彻底落魄,就算大郎有本事,那也再娶不到安和这么好门第的儿媳。
婆媳俩哭着说了好一会儿话,等安和撑不住后,孟氏才从里屋出来。
其实安和能不能好,孟氏心中也有数。
她活了四十几年,各种情况都见过,心中虽然不舍安和,但还是去找承安候商量以后的事。
承安候听到安和不太好,也是叹气惋惜,他坐在躺椅上,眉头紧皱,如今大郎是整个侯府的希望,就算安和真撑不住,你也要和元家维系好关系,往后还是要当亲戚来往。
顿了下,他又道,你可以开始看看,若是有门第好,能帮到大郎的姑娘,便多留心。大郎迟早要继承家业,大房不能没人打理。
侯爷说得对,我也是这样觉得。孟氏擦了眼泪,傍晚江云帆回来时,孟氏就把江云帆叫了过来。
江云帆今日虽然很忙,但作为夫君,他还是知道安和的病情。
听到母亲商量该找什么人家续弦时,江云帆当即黑了脸,少有地失态,如今安和还在,母亲就和我说续弦的事,实在太不该。您还是先别操心这个,就算安和真撑不住,我也会为她守两年。她嫁到我们家那么多年,总有辛劳在。
放下话后,江云康就从正院走了。
公务繁忙不说,家中又有好些事。
江云帆最近明显地憔悴,但又不敢松懈。
回到大房,去看了眼安和,见安和还睡着,便又去了书房。
青岸端来安神茶,劝道,大爷早些歇息吧,大奶奶病了,您可不能再病倒。
江云帆看着岳家送来的拜帖,皱眉叹气道,安和这个病哎,你明日去元家一趟,请岳母过来看看吧,就算她再怎么说,也该请她过来。
岳母对外传的话,江云帆多少有听到一些,但他也无可奈何,安和嫁他多年,就算为了安和,他也要继续尊敬岳母他们。
青岸犹豫地动动嘴唇,最后还是说了好。
明儿个便是乡试第三场的日子,好些人都在夸三爷的学问,大爷可以想想这个,心里能轻松些。
说到乡试,江云帆唇角才有点笑意,最近是有几个同僚问过三郎,之前三郎去江陵书院就大放异彩,希望他这次也能考个好名次。
光是自个一个人撑着家族,江云帆觉得太累了。
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事,还有叔叔和亲戚们要应付。
若是三郎也能有所成就,他身上的担子也能轻一些。想到这里,江云帆又拿起书卷看起来,这会躺下也是睡不着,不如多读点书。
次日,江云帆让青岸特意留下。
青岸等天亮后,再去三房传话,都是江云帆叮嘱的一些考试注意事项。
大爷说了,三爷只管安心考,这次您要是中了,正好和安儿的周岁酒一块办。青岸道。
多谢大哥为我操心。江云康道,也请大哥多注意身体,前几日我见到他,看他好疲惫。再忙,也要注意休息。
本朝官员上九休一,在没有节假日时,便要连续上值九日,是一件让人很疲惫的事。
江云帆要忙翰林院的事,又有不断的旁支亲戚找来,侯府里也是事务不断。每次想到这个,江云康也庆幸不需要继承承安侯府,好处不多,却累死个人。
用过饭后,林氏心情忐忑地送江云康往外走。
熬过这最后一场考试,便是举人老爷,比秀才要好太多。即使后面的会试没过,也有机会选官。
三爷到了考场,不要搭理其他人,也不要吃别人送来的东西。我听人说,有些心坏的,就会在考试前给对手下泻药。林氏自个不上考场,反而更焦虑。
这几日江云康去考场,林氏都翻来覆去不会睡。
娘子放心,我就在马车里等着。江云康和林氏笑了下,伸手刚抱住林氏,就听到一声轻咳,转身看到江云熠。
三哥,你快一点。江云熠说完,就大步往外走。
林氏不好意思地推开江云康,都是你,下次别这样了,都让别人看到。
江云康笑呵呵地道,我抱自个娘子,还是家里头,谁也管不着。
说着,江云康又抱了下林氏,才依依不舍地出门去。
等上了马车后,江云康刚坐下,便听到江云熠切了一声。
五弟今年十五了吧,你不用羡慕我,再过几年,你也会有娘子疼你。江云康得意地笑。
你!三哥你不害臊!江云熠不好意思地撇开头,我才不要什么娘子,没有考中进士前,我都不成亲。
行,这话我记下了,你最好是真做到。江云康看江云熠红了脸,便不再多言。
马车经过林家时,又停下接了林源。
等他们到考场外,正好遇到文渝和张博宇。
文渝今日的气色不错,他昨日和木须长叹后,才放松心态。
看到江云康他们,主动过来打招呼,三郎,五郎,林公子,大家早啊。
第59章
江云康看文渝气色不错, 才放心下来。
五个人一起往考场走去,不少人都认识江云康和文渝,来问好的也有许多。
等江云康他们走远后, 就有人开始谈论。
你们说,这次的头名会是江三郎,还是文渝?
肯定是江三郎, 他之前可是小三元,这次乡试, 我瞧他也是不错。
那可不一定,江三郎可不如文渝厉害。文渝跟着邱杰院长十几年, 江三郎才跟木须先生两年不到。你们想想江三郎之前可是两次府试没过,他这次要能赢文渝,我给你们当小二伺候喝酒!
孙哲从这群人身边经过,听到谈论时停下,你们说的江三郎,可是承安侯府的三郎?
有人和他说是,问他怎么了。
孙哲笑了笑, 咳了两声才道,那个江三郎是个铁石心肠的, 这种人就算中了头名,往后也不会是个好官。
众人听到这话,立马问孙哲是不是知道什么。
但孙哲看到于景山从远处走来, 赶忙摆手说还有事, 不好多说。
但是他抛出了一个点,就引得其他人开始思索。
有人说江云康是庶子, 品行难以端正。也有人说江云康的娘子是商贾出身, 所以江云康肯定一身铜臭味。
几个人猜来猜去, 也没个结论,但说得很起劲,直到考官们从考场里出来,才听住不说话。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乡试的文章要求比院试更高,不仅仅体现在字数要更多,还有文章的深度上。
江云康看到题目是浅谈漕运。
恋耽美
江云康到远一点的地方等江云熠。
今日江云熠迟了点回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文渝和张博宇,他们坐在另一辆马车上。
张博宇隔窗和江云康打招呼,文渝则是静静坐着没说话。
等江云熠上马车后,江云康才知道文渝考试时,因为风把炉飞吹了点到试卷上,这会正心情不好。
林源啊了一声,遗憾道,好可惜啊,木须先生说过,这次最能和姐夫争头名的,便是文师兄。他这下卷面出了差错,岂不是要被比下去?
江云熠白了林源一眼,凶巴巴地道,你到底和谁一家的?虽说文渝很可惜,但你不是更该希望我三哥得头名吗?
林源这次倒是没和江云熠吵,因为他想的确实和江云熠一样。
江云康却道,一点炉灰而已,大家考试都会格外注意,肯定不会沾太多到卷面,不至于影响到文师兄的名次。就算因为卷面而赢的文师兄,那也胜之不武。
林源道,可运气也是实力嘛。希望文师兄别因为这场考试,而影响最后一场。以他的实力,考中前排并不难。
乡试一共三场,如今两场已过,只剩下最后一场考试。
而且考试时间安排密集,今日考完出考场,明日就要再进考场。
连着三场考下来,谁都要瘦两斤。
现在去和文渝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没用,文渝这会也不会想听安慰的话。事情已然发生,坦然去接受下一场就好。
不过这次中头名,那真的是运气在帮江云康了。
回到承安侯府时,江云熠会先去正院,和江云康并不顺路,两个人过了正堂后,便分开了。
江云康急着回去休息,但他回到三房时,只看到奶娘在带安儿,问过后,才知道大嫂又请了大夫,林氏过去探望了。
与此同时,林氏刚从大房的里屋出来,身边还跟着向氏。嫡母有话要问大夫,故而让其他人都出去。
向氏最近这段日子学管家,虽然很累,但心里却很嘚瑟,哎哟叹气道,大嫂这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以前我真不懂管家那么累,现在帮着母亲管家,我才知道太累了。
顿了下,目露羡慕地看着林氏,还是弟妹好,你只要养一个安儿就好,其余的什么事都不用管,我真的太羡慕你了。
林氏笑笑不说话。
这段日子向氏帮着管家,先是记账出了错,等稍微上手后,又开始吞公中的银子。因为管家的事,向氏不知道被孟氏骂了多少次。
现在听向氏明着说累,实际炫耀的话,林氏就觉得向氏这个人很好笑。
向氏没能得到满意的回应,无趣地撇嘴,弟妹,你说大嫂这个病还能不能好?
林氏滴水不漏地说着客套话,大嫂吉人自有天相,加上母亲日日关心,想来能好。
那你希望大嫂好吗?向氏突然小声一点,听得林氏愣了下才反应过来。
林氏撇开目光,不去看向氏探究的目光,我自然希望大嫂能好。
你可真大度。向氏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不对,你应该是到现在都不懂大嫂对你做了什么。
林氏好奇地朝向氏看去,直觉告诉她不要多问,但又很想知道向氏在指什么。
向氏说话不过大脑,但是她这个人小心思多,虽然很多时候没用在正事上,但总能歪打正着一些。
她让彩萍那些伺候的人先别跟上,她带着林氏往前走了一点,低声问,还记得你被烫伤的那次吧?
林氏点头说记得。
时至今日,想到那个事,她还很后怕。
我都派人查过了,大嫂把那个丫鬟送去庄子两个月后,丫鬟一家就全离开庄子。到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向氏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四周,要我说啊,那次肯定是大嫂指使的,不然何必要让那家人悄悄离开。她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怎么会容许你先生下侯府长孙,这才想要害你腹中孩子。只是没想到,你的丫鬟手脚太快,这才让你逃过一劫。
所以说啊,你应该恨大嫂才是。还好你当时没事,不然今日卧病在床的就是你。
第58章
江云康换完衣裳, 见林氏还没回来,朝院子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面色苍白的林氏, 当即被吓到,娘子,你怎么了?
林氏摇摇头, 我们进屋说。
江云康扶着林氏进屋,听完林氏转述向氏的话, 眉头紧皱道,那次的事, 我也确实这么想过。
当时只是猜测,他也提醒过林氏,但后来大嫂的态度又很亲切,他们便没去追查。
不曾想,二嫂竟然会去查。
虽然安儿已经一周岁了,但现在想起被烫的那件事,林氏还是会害怕, 若不是二嫂说起这件事,我都快忘了。三爷, 你说这事大嫂真的是故意吗?
有八成的可能。江云康想了想道。
如果不是故意的,不至于把人给送走,既然悄悄送走人, 说明心虚。
现在想来, 大嫂从那之后,就对我关心得多, 想来是她自个害怕了。林氏抿了一大口茶, 但心跳还是很快, 想到大嫂现在的模样,她又叹气道,如果是真的,大嫂也遭到报应了。
之前我还想着,大嫂要是能好就好,毕竟大房三个孩子那么小,若是日后继室嫁进来,总不如亲生母亲尽心。但听完二嫂说的,我就没这种期望了。
江云康握住林氏的手,待会我也让人去查查,确认一下事情是不是真的。二嫂那个人的嘴你也知道,她的话就算是真的,那也是有目的。
这个我知道。林氏马上道,二嫂虽然表面和大嫂关系好,但二嫂跟着管家后,就不想把管家权还给大嫂。如果大嫂不在,往后大哥娶个门楣低的继室,也还是二嫂继续管家。她是想看我生气,跑去质问大嫂吧。
林氏不明白,承安侯府人多,是非也多,管理那么大一个家族,费心费力,还没什么好处。她宁愿管着自己的小院子,也不愿意去管那么大的侯府。
江云康却懂一些向氏的心理,二房的手头紧,日子不如大房,也不如三房。林氏是手中有钱,所以才不会想要管家时占便宜,但向氏不一样。
算了,不说这个,你明日还有考试,说这个只会让人心烦。林氏道。
江云康点头说好,但还是问了句大嫂现在怎么样。
看脸色就不太好,以前大嫂多贵气的一个人,现在面颊消瘦,一句话没说完,便出了一头的汗。林氏回想了一下,当时她都不敢多看,虽说母亲把我们给支出来,但我觉得,大嫂怕是难撑过这个冬天。
就是因为亲眼看到大嫂的病态,林氏这会才没气愤地去对峙,毕竟人都快死了,要是被她气死,她自己夜里也会睡得不踏实。
事实上,安和郡主的情况确实很不好。
大夫和孟氏说了油尽灯枯四个字。
一般还能好一点的情况,大夫都不会这么说。
孟氏听到时,当即两腿无力地坐下。
她千挑万选求来的儿媳妇,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日。
送走大夫后,孟氏再进里屋前,擦了会眼泪才进去。
安和躺在床上,她面色如纸,不仅头发稀疏,还有一些白发。
母亲,我我是不是不行了?安和眼角滑下一行泪,这一日日的卧病在床,她能感受到自己的状态。今年酷暑时节,她连冰块都不敢用,可见身体有多虚。
孟氏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坐在床边的矮凳上,你别多心,你还那么年轻,只要好好休养,一定可以养好。
您不用宽慰我,我心里都都懂。安和很费力地睁眼,她出身宗室,心里清楚等她走后,江家必定还会给大爷续弦,她奋力地伸手。
孟氏看安和快撑不住,赶忙握住安和的手。
母亲,我嫁进江家快十年,这么长的日子,我不敢说样样都做好,却不曾出过大差错。我求求您一件事。说着说着,安和的眼泪就忍不住往外流,我知道我自己快要不好了,最放不下的就是膝下三个孩子,大姐儿也才七岁。没了亲娘的庇佑,往后怕是多有艰难,还请母亲多多照拂,我求您了。
你别这样。看到安和哭,孟氏也忍不住流泪,你就是操心太多,才会有今日。要是没了你,我上哪去找那么好的儿媳。
这是孟氏的真心话,安和出身宗室,但当年的承安侯府已经在走下坡路,算起来,是承安侯府高攀了这门亲事。如今承安侯府彻底落魄,就算大郎有本事,那也再娶不到安和这么好门第的儿媳。
婆媳俩哭着说了好一会儿话,等安和撑不住后,孟氏才从里屋出来。
其实安和能不能好,孟氏心中也有数。
她活了四十几年,各种情况都见过,心中虽然不舍安和,但还是去找承安候商量以后的事。
承安候听到安和不太好,也是叹气惋惜,他坐在躺椅上,眉头紧皱,如今大郎是整个侯府的希望,就算安和真撑不住,你也要和元家维系好关系,往后还是要当亲戚来往。
顿了下,他又道,你可以开始看看,若是有门第好,能帮到大郎的姑娘,便多留心。大郎迟早要继承家业,大房不能没人打理。
侯爷说得对,我也是这样觉得。孟氏擦了眼泪,傍晚江云帆回来时,孟氏就把江云帆叫了过来。
江云帆今日虽然很忙,但作为夫君,他还是知道安和的病情。
听到母亲商量该找什么人家续弦时,江云帆当即黑了脸,少有地失态,如今安和还在,母亲就和我说续弦的事,实在太不该。您还是先别操心这个,就算安和真撑不住,我也会为她守两年。她嫁到我们家那么多年,总有辛劳在。
放下话后,江云康就从正院走了。
公务繁忙不说,家中又有好些事。
江云帆最近明显地憔悴,但又不敢松懈。
回到大房,去看了眼安和,见安和还睡着,便又去了书房。
青岸端来安神茶,劝道,大爷早些歇息吧,大奶奶病了,您可不能再病倒。
江云帆看着岳家送来的拜帖,皱眉叹气道,安和这个病哎,你明日去元家一趟,请岳母过来看看吧,就算她再怎么说,也该请她过来。
岳母对外传的话,江云帆多少有听到一些,但他也无可奈何,安和嫁他多年,就算为了安和,他也要继续尊敬岳母他们。
青岸犹豫地动动嘴唇,最后还是说了好。
明儿个便是乡试第三场的日子,好些人都在夸三爷的学问,大爷可以想想这个,心里能轻松些。
说到乡试,江云帆唇角才有点笑意,最近是有几个同僚问过三郎,之前三郎去江陵书院就大放异彩,希望他这次也能考个好名次。
光是自个一个人撑着家族,江云帆觉得太累了。
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事,还有叔叔和亲戚们要应付。
若是三郎也能有所成就,他身上的担子也能轻一些。想到这里,江云帆又拿起书卷看起来,这会躺下也是睡不着,不如多读点书。
次日,江云帆让青岸特意留下。
青岸等天亮后,再去三房传话,都是江云帆叮嘱的一些考试注意事项。
大爷说了,三爷只管安心考,这次您要是中了,正好和安儿的周岁酒一块办。青岸道。
多谢大哥为我操心。江云康道,也请大哥多注意身体,前几日我见到他,看他好疲惫。再忙,也要注意休息。
本朝官员上九休一,在没有节假日时,便要连续上值九日,是一件让人很疲惫的事。
江云帆要忙翰林院的事,又有不断的旁支亲戚找来,侯府里也是事务不断。每次想到这个,江云康也庆幸不需要继承承安侯府,好处不多,却累死个人。
用过饭后,林氏心情忐忑地送江云康往外走。
熬过这最后一场考试,便是举人老爷,比秀才要好太多。即使后面的会试没过,也有机会选官。
三爷到了考场,不要搭理其他人,也不要吃别人送来的东西。我听人说,有些心坏的,就会在考试前给对手下泻药。林氏自个不上考场,反而更焦虑。
这几日江云康去考场,林氏都翻来覆去不会睡。
娘子放心,我就在马车里等着。江云康和林氏笑了下,伸手刚抱住林氏,就听到一声轻咳,转身看到江云熠。
三哥,你快一点。江云熠说完,就大步往外走。
林氏不好意思地推开江云康,都是你,下次别这样了,都让别人看到。
江云康笑呵呵地道,我抱自个娘子,还是家里头,谁也管不着。
说着,江云康又抱了下林氏,才依依不舍地出门去。
等上了马车后,江云康刚坐下,便听到江云熠切了一声。
五弟今年十五了吧,你不用羡慕我,再过几年,你也会有娘子疼你。江云康得意地笑。
你!三哥你不害臊!江云熠不好意思地撇开头,我才不要什么娘子,没有考中进士前,我都不成亲。
行,这话我记下了,你最好是真做到。江云康看江云熠红了脸,便不再多言。
马车经过林家时,又停下接了林源。
等他们到考场外,正好遇到文渝和张博宇。
文渝今日的气色不错,他昨日和木须长叹后,才放松心态。
看到江云康他们,主动过来打招呼,三郎,五郎,林公子,大家早啊。
第59章
江云康看文渝气色不错, 才放心下来。
五个人一起往考场走去,不少人都认识江云康和文渝,来问好的也有许多。
等江云康他们走远后, 就有人开始谈论。
你们说,这次的头名会是江三郎,还是文渝?
肯定是江三郎, 他之前可是小三元,这次乡试, 我瞧他也是不错。
那可不一定,江三郎可不如文渝厉害。文渝跟着邱杰院长十几年, 江三郎才跟木须先生两年不到。你们想想江三郎之前可是两次府试没过,他这次要能赢文渝,我给你们当小二伺候喝酒!
孙哲从这群人身边经过,听到谈论时停下,你们说的江三郎,可是承安侯府的三郎?
有人和他说是,问他怎么了。
孙哲笑了笑, 咳了两声才道,那个江三郎是个铁石心肠的, 这种人就算中了头名,往后也不会是个好官。
众人听到这话,立马问孙哲是不是知道什么。
但孙哲看到于景山从远处走来, 赶忙摆手说还有事, 不好多说。
但是他抛出了一个点,就引得其他人开始思索。
有人说江云康是庶子, 品行难以端正。也有人说江云康的娘子是商贾出身, 所以江云康肯定一身铜臭味。
几个人猜来猜去, 也没个结论,但说得很起劲,直到考官们从考场里出来,才听住不说话。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乡试的文章要求比院试更高,不仅仅体现在字数要更多,还有文章的深度上。
江云康看到题目是浅谈漕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