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康不再多说,每个人坚守的底线都不一样,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的理解。
    到承安侯府后,林源迫不及待地去看安儿。他刚看到安儿,就抱住安儿,让安儿喊舅舅。
    安儿已经会认人,他记得谁是经常和自己玩的人,但林源最近来的少,他便有些认生,挣扎着小胖手,不让林源抱。
    姐,安儿怎么不要我了?林源丧气道。
    林氏拿了一颗糖放到林源手中,你用这个和他试试。
    林源把糖放在手心,不一会儿,安儿就朝他爬过去,成功抱住安儿后,林源笑道,姐,你们可不敢把安儿抱出去,他这小孩也太好骗了吧,一颗糖就能跟着走。
    江云康洗完手过来,对安儿伸手,来爹抱抱。
    安儿立马不要糖,张手要江云康抱。
    江云康得意地看着林源,你看,你有糖也不如我这个爹。
    诶,我还不信了,大家都说安儿像我,应该和我亲才是。林源又拿了几样吃的哄安儿,安儿眼巴巴地望着他,还流口水,过了会,到底没坚持住美食的诱惑,又被林源抱了过去。
    江云康看得直摇头,让林源抱着安儿去外间玩。
    等林源和安儿出去后,江云康说到了钟庆的事,钟师兄是个有风骨的人,他如今落魄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既然他今日愿意指点我,正好借着这个人情,明日让人送点年货和药材去,娘子觉得呢?
    我听你的。林氏没有意见,正好父亲前些日子送了人参那些来,正好送些过去。年货也容易,直接从临仙阁拿。
    想了想,林氏又补充道,钟师兄那里只有一个汀竹伺候,汀竹的手艺怕是一般。可以让厨子做点熟食和点心送去,现在是冬日,能吃久一点。
    还是娘子心细。江云康往后边的软垫靠去,辛苦几个月,今日还是先休息,读书也得劳逸结合,等过了冬天,钟师兄他们就会好一点。
    林氏叫来彩萍,让彩萍先去找药材,再给自个和江云康添茶,不过钟师兄家不在京城,如今辞了官,为何不回老家去?若是有个几亩田,每年收租子也够嚼用。
    应该有他自己的原因吧,我也不清楚。江云康刚说完,就听到外间传来安儿咯咯的笑声,放松地伸个懒腰,拉住林氏的手,我瞧娘子这些日子,好像瘦了?
    林氏看江云康的手不老实,害怕地往门的方向看一眼,快速抽出手,嗔道,你别乱来,源儿他们就在外边呢。
    行,那我晚上再说。江云康舒服地闭上眼睛,听着儿子的笑声,心里美滋滋。
    次日,书砚就带着东西去找了钟庆。
    书砚得了吩咐,知道钟庆不会要,抢先开口说是为了感谢钟庆和江云康讲解文章的谢礼。而且作为同门,送点年货给前辈,也是一种礼貌。
    说完这些后,书砚就立马带着人走了,生怕钟庆会说不要。
    而钟庆听完江云康送来的东西,愣住一会,转而笑了笑。
    汀竹摸不清楚老爷的意思,但他很想收下这些东西,因为他的日子太难了,犹豫道,江公子送来的都是些吃食,您昨儿也指点了他,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吧?
    看主子不说话,汀竹干脆道,以前来找您问学的人,礼金都是上百两银子,虽说您没要,但您真的值得这些东西。您要是不吃肉,我就继续煮青菜给你吃,那些肉我自个儿吃。
    我什么时候说不吃了?钟庆无奈笑道,三郎是个会做人的,他知道我不要金银财宝,才会以年货为理由。
    哼,您是清高了,一点银钱都不要,等开了春,咱们主仆两个干脆拿着碗出去要饭。汀竹又开始絮叨。
    不至于,真不至于。钟庆抬眉说完,回头看了眼书架,指着两套他珍藏的文史类书,你待会把那两套书送去承安侯府,就说是我的回礼,让三郎不要嫌弃,这些书虽然旧了一点,却是名家的手抄本。
    汀竹听得瞪大眼睛,您确定要送吗?之前有人出两千两银子,您都不肯卖。那可是著名诗人文聪的手抄本,您珍藏十几年的宝贝啊?
    想到要用书去当回礼,汀竹突然觉得好亏,要是拿去卖钱,可以买更多东西。
    钟庆却一脸淡定,好书也要有人看,跟着我也是蒙尘在那,还不如送给有才学的人。你别叨叨了,之前你不是说我嗜书如命,现在我要送人,你就快点去吧。
    他摆摆手,示意不想多说了。
    汀竹无奈,只好去拿书。
    出门前,特意给钟庆换新的汤婆子,又交代了好些事,才出去承安侯府。
    江云康收到书时,很讶异,因为他知道这些书都是钟庆珍藏的,每一本对钟庆来说都很珍贵。
    我家老爷说了,不能让好书蒙尘,江公子一定要好好爱惜这些书,随便一本都可值钱了。汀竹心疼地看了眼书砚怀里的书。
    江云康点头说会的,接过书砚手中的书,让书砚送汀竹出去。
    因为得了钟庆送的十本书,江云康暂时放下木须先生布置的功课,花了三天才把书看完。
    过年前,江云康打算去徐国公府送趟年礼,但去的前一日,大哥叫他去大房,说长公主殿下被皇上训斥,并下了禁足的旨意。
    至于缘由是什么,大哥却还不清楚。
    第66章
    江云帆猜可能和太子有关。
    长公主虽然和太子不是一母同胞, 但年岁差不多,往日来往并不多,但多少还是有些感情。前些日子太子被训斥, 有可能是帮太子说了话。
    不过这也是江云帆的猜测,目前还没其他消息传来。
    我的意思是,年礼还是要送, 但你就别亲自去了吧?江云帆建议道,这个时候上徐国公府去, 要是被有心人利用,对你也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心意送去就行。
    江云康沉思片刻,摇头说不好,过去都是亲自送年礼,现在人刚有点事,我就不去了,岂不让人心寒?
    江云帆沉眸不说话。
    况且长公主和徐国公向来不站队,也可能不是太子的事。江云康分析道, 长公主能获荣宠多年,不可能突然冒失落罪。既然不清楚, 还是去一趟比较好。我还没入朝为官,也不用太担心被人说拉党结派。
    行吧,你注意已定, 那就听你的。江云帆摊手道。
    他最近忙于公务, 从安和过世后,有在刻意回避府里的事。但现在坐下来说话, 就难免想多问几句, 这点他与安和倒是挺像, 听说林氏把园子管得很好?
    好像还可以。江云康道,母亲要带三个孩子,还要打理家务,林氏能帮点小忙,也算为府里出力了。
    江云帆感叹道,林氏品行还是不错的,比他想说比向氏要好,但想到都是弟妹,这么比较不好,便停住不说这个,咱们侯府流传百年,好些老人倚老卖老,弊端太多。林氏能把园子整顿好,确实有些本事。
    说到这里,他认真打量了眼三弟,见三弟气宇轩昂,欣慰道,往后三弟有好前程时,少不了要有一个忙里忙外的女人,林氏能撑起来,我也能放心。
    说完后,江云帆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似在宣泄最近憋在心底的沉闷。
    江云康离开大房时,已是深夜。
    大哥压抑了许多话,不能和承安侯和孟氏说,二哥又听不懂,便拉着他说了许多。
    所谓长兄如父,其实就像大哥现在这样。
    次日一早,江云康就带着年礼去徐国公府。
    今年徐放还是不能回来,听说又立功了,在军营越发出色,就是不懂具体如何。
    江云康到徐国公府时,门房看到他来,明显地愣了下。
    门房说长公主殿下身子不太舒服,带他去见徐国公。
    江云康到前厅时,徐国公正在写字,看到江云康来,淡定地让江云康等一等。
    三郎先坐下喝口茶,我还两个字就写完。徐国公道。
    江云康没有坐,而是走到徐国公边上,看到徐国公在写《青云赋》,识趣地没在这个时候多问。
    徐国公放下笔后,一边洗手,一边道,三郎又送年礼来了?
    江云康点头说是,徐世子去从军前特意交代,并不敢忘。
    三郎是个有心的。徐国公笑着邀江云康一起坐下,他也没提长公主被训斥的事,只是说起徐放,徐放那小子,做得最好的事就是交了你这个朋友。
    叹了口气,徐国公又道,不过他再不回来一趟,张侍郎得把我吃了。
    张家姑娘还在等徐放。明明说好一年,现在一年多了,还不见徐放回来。
    张侍郎眼看着女儿的岁数一天天变大,心急如焚地找了徐国公好几次。不过他是女方家长,又不好先提婚事。
    而徐放不回来,徐国公也不好多提。
    江云康离上次收到徐放的信,已经过去三个月,如今徐放在军中任值,事务也多起来,写信的时间都很少。
    徐世子上回来信,说等开春后,可能可以回来。江云康道,春日万物复苏,办喜宴最好。
    哈哈,说到春日,三郎二月也要参加会试了。徐国公和长公主早就在准备徐放成亲要用的东西,只要徐放回来,马上就能成亲,三郎可曾谋划过,高中后的官路?
    江云康摇头说想的并不多,不过大哥已在翰林院,他便不想去翰林院。
    也该想想了。
    徐国公若有所思地道,你大哥在翰林院,你可以往其他地方想想。若是你往后想外放,倒是不用怕没有门路,这点忙我们还是可以帮的。
    外放也很有讲究,若是去了个能干事的地方,功绩才能好,往后升迁也能更好一点。但去了个穷乡僻壤,或者是上司不好的地方,便不好做事了。
    徐国公这个话,便算是对江云康的一个承诺,这可是天大的人情。
    江云康当即表示感激。如果没有徐国公的帮忙,现在的承安侯府可使不上力。
    在徐国公府坐了一会后,江云康离开时,长公主派人送来一些小孩玩意,说是给安儿的年礼。江云康大致看了一眼,即使是小孩玩的,也镀了金。
    今日上门一趟,他也安心不少,徐国公还能气定神闲地写字,说明问题不大。
    还有几十便是年三十,除了去徐国公府送礼,江云康还要去林府。
    木须先生要回老家过年,江云康的年礼早早就送去了。
    他回承安侯府接了林氏和安儿,再一同去的林府。
    陆氏早就备好了茶点,等江云康抱着安儿刚进屋,林全福就接手抱过安儿。
    你轻点抱!陆氏看林全福举起安儿,逗得安儿哈哈笑,赶忙过去道,都一把年纪了,也不怕闪到腰。
    林全福笑着说没事,安儿才多大,我就是抛起来也能接得住!
    安儿虽然只有一周多,但个子可不轻,林氏虽然有注意安儿的饮食,但安儿能吃会睡,还是白白胖胖的。
    现在被外祖父抱着,安儿也很配合,就是没过多久,便伸着上身要出门玩。
    林全福抱着安儿出去玩,江云康被林海、林源叫去看鱼。
    林氏则是留在屋里和母亲他们说话。
    朱氏坐在林氏边上,仔细地把林氏瞧了一遍,我瞧妹妹这气色越发好了,想来三郎对你很不错吧?
    林氏娇羞地点点头,端起茶盏想略过这个话题。
    朱氏是林氏大嫂,颇为精明能干,之前林氏管园子,朱氏就帮着出了不少主意,妹妹如今能插手管家是好,不过可别太累了自己。承安侯府再大再好,往后也是江家大房继承。你现在管理得再好,也是帮人做嫁衣。
    关于利益上的事,朱氏心里门清,半点亏都不愿让自己家人吃。
    还有,我瞧着安儿也大了,你不如趁这个时候,和三郎再生一个哥儿。有两个哥儿傍身,你手中又有钱,日子就安定了。朱氏最近在备孕,看到林氏面色红润,便提醒道。
    林氏更不好意思说这个了,陆氏帮着搭话道,安儿到底还小,这会再生太累了,还是过一年再说。不过再有了,就随缘便好。
    如今女儿的日子越来越好,陆氏只希望女儿的身子好。
    屋子里女人们在说话,江云康被带着去看锦鲤。
    林海最近得了六尾锦鲤,宝贝似地养在屋子里,还烧了地暖。
    锦鲤有胳膊长,每条都被养得胖胖的。
    林全福抱着安儿进来时,安儿就盯着锦鲤流口水,开心地拍手,鱼!鱼好吃!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林海接过安儿抱住,捏了捏安儿白嫩的小脸蛋,你个小家伙,和你小舅一个样,最是贪吃好玩。这个鱼可不能吃,一条鱼比得上一根金条呢。
    话说到这里,林海立马去喊人炖鱼,要给安儿吃。
    安儿伸手想抓鱼,但被林海抱着,他便想下地去玩。
    他人虽小,力气却大。最后还是林源把他抱走,说带他去玩其他的。
    在林家的时间比较轻松,大家也没给江云康灌酒,说等着江云康下次高中后再灌。
    从林家出来时,月牙已高高挂起,江云康让书砚快些回去,他们都累了。
    在年二十九那天,皇上又下旨解除了长公主的禁足,江云康听到消息时,也印证了之前的想法,长公主做事还是很有分寸。
    今年因为安和过世,过年的气氛少了许多。
    守岁时,林氏带着安儿和顺顺玩,两个小孩差不多大,除了偶尔抢吃的,相处得倒是比较融洽。
    大房的两位姑娘则文静得多,夜里林氏和江云康说到她们时,总觉得有些可怜。
    不过她们有孟氏照料,轮不到三房插手。
    冬去春又来,京城今年很快就迎来了春风。
    在一场春雨的洗礼下,池塘边的垂柳抽出新芽,过完元宵后,江云康也要回木府读书,做最后一段时间的冲刺。
    在去木府读书前,江云康要先去木府送礼。
    他和林源约了一块儿去,林源过个年胖了一圈,原本清瘦的面颊,现在肉嘟嘟的。
    姐夫你别这样看我,用不了多久,我又会瘦的。林源靠在木板上,想到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又要在木须先生的严厉监督下读书,他就觉得日子没有盼头。
    确实,你要是不认真读,先生现在只会更严厉。江云康道。
    呜呜,我好惨。林源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又道,最近大哥在给和正找启蒙先生,姐夫你有推荐吗?
    和正是林海的儿子,过了新年便有五岁。林海自个自会打算盘记账,诗书那些并不通,便想托江云康找个启蒙先生。
    给家中孩子启蒙,才学和品行都很重要。好的先生,可能会影响孩子往后好多年。
    但江云康想了想,他以前在江家族学时,人缘就不好,也不知道哪个同窗品行可以。
    你知道的,我认识的人并不多。江云康道,不如待会到木府,我们去问问先生,看看他有没有哪个学生适合。
    这个好。林源立马同意道,先生选学生的眼光好,若是先生愿意举荐一个,肯定好。往后这家里又多一个读书人,也就不止我一个人被骂喽。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