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则避开早晚天冷风大的时候,待到太阳升得老高,外面石头开始发烫之时,再出去干活。
大姑娘小伙子们一开始还不同意,他们想抓紧时间多盖出几栋大棚来。
田蓝吓唬他们:你们要是受凉了,身体抵抗力下降,到时候染上流脑,那咱们整个新兵连都彻底垮了。
大家伙儿这才吓得不敢吱声。要是流脑大流行那肯定到处缺医少药,他们只有不生病,才能不给国家添乱。
冯祥生叹气,无比怀念当初他们做台田的时候农场调用的挖土机。有那玩意,他们见大棚的速度起码能提高10倍。
这样才能不浪费部队新打的井啊。
郝建设他们都按照往年的降水量和井水的供给量计算过了。这两口井起码可以供给50座大棚滴灌生长需求。要是不把大棚早点建好,真是对不起人家辛辛苦苦打出来的深井。
田蓝安慰他道:别着急,放心吧,只要咱们石头大棚能够稳定提供产量,最多过完年,农场肯定会给咱们派挖掘机。放眼整个大西北,大过年的,哪里有西红柿跟黄瓜还有茄子吃?除了咱们西大滩还是西大滩。
他们的蔬菜纯天然无污染,用的全是营养液,因为戈壁滩虫子少,他们连杀虫剂都没喷过。所以长出来的西红柿,茄子还有黄瓜都挺能保存的,放上半个月都不见坏,就是再往后会有些干瘪而已。
所以,他们拿这些作为知青连的礼物,送给农场军部。按照有来有往才是硬道理,农场可不得有点表示。
他们西大滩全是石头,不存在冻土的问题。正月里挖土机就可以开过来,欢欢地开始挖坑,盖新大棚啦。待到春暖花开,挖土机再回去做台田,两边都不耽误呢。
嘿,到时候,这一片军民的蔬菜瓜果,他们全能包了。
哎呀,不能想,一想她就忍不住乐开怀。
薛秀琴有些疑惑:现在又不挂果了,咱们真的不把西红柿根给挖掉吗?还留着呀。这有什么用?
不用挖。田蓝认真道,只要条件适合,西红柿其实是可以多年生长的。你留下这个根,等到温度适合的时候,它会自己冒出新芽。到时候我们再根据温度情况看是盖地膜还是加小拱棚。等春天来了,就有新的西红柿长出来。这比用种子繁殖要快很多,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西红柿的优良性状。
徐文秀赶紧放下铁锹,从口袋里摸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一边写还一边询问:也就是说西红柿除了可以用侧枝快速繁殖之外,还可以利用老根生芽?
对。田蓝点头,只要条件合适,这样长个三四年都不成问题。后面你会发现它长得跟树一样的了。但是老根时间长了,它的吸收养分的能力会下降。这时候要怎么办?用土把它给盖住,压条生出侧根繁殖。这样的侧根吸收能力强,长得也快。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合适,你一棵苗可以后面繁殖好几年时间。
哇,听着好神奇。难怪当初西红柿差点儿被划归为水果。人家分明就是能当水果的,而且还是当年种当年就能结果的那种水果,超级划算。
知青们集体对着大棚方向咽口水,他们的西红柿又酸又甜,口感一流。西大滩出品,品质保证。
田蓝哈哈笑,相当大方地发话:明年,等到明年,我保证大家每天都能有西红柿当水果吃。
嘁!又开始画大饼了。明年,开过年来还不晓得要把他们派到什么地方当垦荒牛去呢。
田蓝一本正经地强调:不可能的,我们的大棚还没盖好。最重要的是,明年夏天之前,估计流脑疫情都难真正缓解,农场不会让我们跑来跑去的。我们还是安安生生地在这里继续盖大棚吧。
她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庞诗云大喊大叫的声音:停止了,中央发命令了,停止串联了。
知青们抓着手上的铁锹,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
还是庞诗云拿着通知大声朗读: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传染病,影响了革.命师生的健康停止串联。
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大家发出欢呼声。天啦!成功了,他们成功了,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了,他们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可怕的瘟疫继续蔓延下去。
庞诗云一开始还挺替他们高兴的,结果瞧见他们兴高采烈的模样,再想想自己眼下的遭遇,她又忍不住阴阳怪气起来:也没你们什么事呀,本来中央在去年11月份跟12月份都发过了暂缓串联的通知,这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当时他们还庆幸的不得了,得亏他们出来的早。后面去京城的人,可没有他们的好运气,能受到领袖的接见啦。
知青们齐齐发出嘘声,毫不客气地怼她:你懂个屁,人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冯祥生带头背起了鲁迅的句子: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知青们跟在他后面大声诵读: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啊哈,他们是光哩,发热的光,追逐太阳的光。能做事就做事,能发声就发声,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第34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1967年的腊月, 知青们过得真快活。
腊八节那天,他们甚至还喝了腊八粥呢。
各种五谷杂粮是大家一早就留下来的,平常大家就吃小黄米、玉米碜和高粱米这些。至于那豆子, 像豇豆米、扁豆米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小红豆还有花生米是跟部队换的, 没有红枣就用沙枣代替,咕咚咕咚熬了几大锅,所有人都喝得肚子滚圆。
田蓝吃的好说的好,信誓旦旦地跟大家保证:等到明年, 我们的腊八粥肯定品种更丰富,起码能凑出20多种原料。
众人直接扭过头, 这个吹大牛画大饼的家伙, 每次都让大家望梅止渴。
田蓝笑眯眯的:我向来言必行, 行必果呀。我说今年大家能吃上自己种的菜,现在不就实现了吗?
好吧好吧,勉勉强强可以接受。起码现在大家一天三顿都能看到绿菜叶了。啊, 必须得夸一夸, 他们大棚长出来的蔬菜不仅好看而且还好吃。
就是那个, 到底是谁说跟着她有肉吃来吃?同志,请问肉在哪里?
田蓝狡辩:鱼肉跟鹅肉不都是肉啊。这不是疫情期间,情况特殊, 所以我们才没办法回去吃大餐嘛。你们问问高连长, 咱们的鱼跟鸭子还有鹅是不是长得特别好?今年都丰收了, 农场冬天还分了鱼呢。
啊, 不要说了, 越说越感觉好悲催啊。他们人在团部农场的时候, 因为鱼虾还处于生长中, 大家基本都没怎么吃过。
现在想想鱼汤的味道,假如是他们大棚出产的萝卜来炖鱼汤,那该有多美呀。
高连长看了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今年秋收秋种过后,整个军部农场都在挖台田。
苍天啊,真的吗?所有人都忍不住要尖叫啦。那他们的10万亩盐碱地变良田计划成功在望啊。
啊啊啊,请允许大家尖叫,假如每亩地双季产量能够达到1000斤。那就是国家能增加1亿斤粮食呢。
这些还不算果树,不算水里的鱼、鸭子还有鹅。
徐文秀抱着田蓝,激动地喊:这是真的吗?这个事情真的是从我们开始的吗?
田蓝的小心脏也在扑通扑通直跳。毕竟看前辈们的辉煌成就,跟自己亲手开始做事,差别还是很大的。就算后者只是星星之火米粒之光,那也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事啊。
不过,她还是要保持住大佬的傲娇,努力做出淡定的模样:这才是刚开始,全国有那么多盐碱地呢,每一处我们都可以战胜。全国有那么多戈壁滩,每一片我们都能够变成绿洲。
她还想再努力一把,凑成个排比句,好加强气势。
结果高连长不配合,他直接打断了她的抒情,询问知青们:你们还有没有材料可以做纺车?有牧民愿意拿肉过来换。
众人先是对视一眼,然后邵明嗷的一声叫出来,激动得原地翻了个跟头。他们能吃上肉了,自己挣的肉。
田蓝煞有介事:我说了吧,跟着我,有肉吃。
大家伙儿都不好意思说她了。有她什么事呢?纺车也不是她做出来的。
杜忠江跟司徒磊都拼命点头:有材料,可以,要多少架?
高连长露出了点儿笑模样:十架,先做十架纺车吧,他们一直都纺羊毛的。
十架纺车换两头羊,很划算的买卖。知青们算过了,到时候宰了两只羊,羊杂烧汤,羊肉加上胡萝卜还有大葱,可以包饺子。这就是一个痛痛快快的新年啦。
他们吃的都是自己挣的哦。
结果事情的发展比他们想象的更美好,那就是牧民会织会纺羊毛,但他们从来不织毛衣,他们都是做毛毯来着。可有人见到了高连长身上穿的毛衣,就心动了,愿意再出羊,请知青们帮他们加工成毛衣。
知青们都欢喜得要疯了。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团部不打算过来给他们送新年的补给,而是让知青先跟西大滩的驻军赊欠一些,还允许他们用大棚里的产出和群众交换物资。
结果他们还没上蔬菜呢,居然就已经弄来了羊。这日子美的要冒泡泡了吧。
男知青们天天扯着嗓子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女卫兵们抬头看天空,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也不晓得这些人究竟从哪儿看出来是明朗的天,眼神够瘸的。
男知青就开始喊:你们准备什么节目啊?别大过年的,你们到时候就是埋头吃。
女卫兵们都要气疯了,这些人就从来没对她们有过好话。说的好像她们光吃饭不做事一样。也不看看他们身上穿的毛衣有多少是她们织的。
男知青也是嘴欠,直接怼回头:那毛衣机跟纺车还是我们做的呢。不然就你们的速度,猴年马月都成不了。
外头传来了吆喝声,打断了他们的没事找茬。
羊,牧民跟他们换的羊来了。
女卫兵顿时个个挺高了胸脯,头也昂得高高的。这可是她们挣的好东西,给牧民的毛衣都是她们织的。
美食当前,男知青也懒得跟她们计较了,全都嗷嗷叫着往外面跑。
哎呀呀,这好几只羊呢。到时候,篝火一点架子一杠,穿上肥羊,就是大漠男儿的标配烤全羊。
深吸一口气,现在都能闻出羊肉的香。
田蓝无语,这么香,你们抱着羊睡觉吧。分明是一股浓郁的膻味。
男知青已经开始报菜谱:我们杀两只包饺子,烤一只全羊,再红烧一只吧。
现在他们可是坐拥好几座蔬菜大棚的人,直接搞个羊肉火锅,完全不用愁配菜。以前没菜的时候觉得一天到晚吃粉丝粉条,烦死了。现在,这些都是下火锅的宝贝呀。
冯祥生还转头跟田蓝商量: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养点蘑菇木耳什么的,这个烫火锅也是一流。
田蓝无语,《山海情》吗?不过她还真因为刷剧,特地去了解了一下菌草技术。毕竟是学这行的人。
于是她勉强点头:也不是不可以。
哇!大家又开心到飞起。菌菇这玩意儿你要是会烧,那能够烧出肉味来,可香了。
邵明还在琢磨着提建议:要不咱们弄点竹签子,把肉串起来,烤羊肉串?
他的小伙伴们集体点头,感觉这方案很可以。
结果女知青们听到了却尖叫,坚决不许他们动羊。
看看这些羊多可爱多温顺啊。它们能长毛呢,它们长的毛都穿在了他们身上。他们也好意思吃人家。
男知青试图跟女同胞们讲道理:这不是人家,是羊家。羊本来就是给人吃的。
女知青们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还振振有词: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拿石头跟人换了土回来,铺好了就种草,到时候养羊。现在羊回来了就是为了养的,不是给你们吃的。不然到时候到哪儿找羊去。
男知青气急败坏:到时候我们再跟人换不就结了。
女知青毫不客气地回怼:草长好了天都热了,你大夏天的穿毛衣呀。
男知青们气得团团转,最后还是找田蓝:你给评评理,有这样的吗?大过年的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女知青不甘示弱:到底谁不会过日子呀?你们一张嘴就知道杀了吃了,怎么就不知道要繁衍呢?
田蓝悲伤地承认自己也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因为她看到这几只羊的反应就是,啊,宁甘的滩羊天下闻名,绝对好吃。
现在她也只能咳嗽两声,各打50大板:好了好了,这个事情先不着急。这不过年还有几天吗?咱们赶紧的,先把节目排了才是真的呀。
女卫兵们奇怪:我们又不回农场过年还排什么节目啊?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男知青和女知青,瞬间又抱团了,集体不耐烦:我们自己就不能过节了吗?当然是表演节目给自己看。
女卫兵们都要被气死了,这些人就是故意的,一天天的阴阳怪气。
所以,当广播里传出1967年的春节取消,所有人原地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时,她们都忍不住幸灾乐祸。
好啊,过年哎,过年开心呗。你们自己好好开心吧。看你们敢不敢违反运动精神,过这个春节。
没想到知青们半点儿沮丧的情绪都没有,所有人都激动地又蹦又跳。国家为什么说春节不放假,各地抓紧生产劳动啊。这代表他们践行的革命道路才是正确的,重点是要在生产中革命。
薛秀琴认真地问小伙伴:你们说国家不让过春节,是不是怕大家都各处串门到处拜年还要回老家,造成流脑的进一步传播呀。
田蓝一听,感觉这事儿还真不是全没道理。毕竟新冠的时候,国家就号召大家就地过年,线上拜年。
权当是这样吧,不管什么目的,只要能减少人口流动,降低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那就好。
只是,他们的年还过不过?
别过了,女知青们趁机保护羔羊,反正国家都说今年不放假,没什么春节,那也不必非得搞除夕大餐啊。大家多吃几个蛋,多换点儿牛奶,羊奶,再弄点好吃的,不也同样会餐了吗?
男知青们绝不允许。
到了大年三十的那天,他们索性先斩后奏,磨刀霍霍向羔羊。
女知青们尖叫着,拦在前面,坚决不允许他们当刽子手。
男知青们都要气到原地爆.炸,哪有这样的道理?还让不让人过了。辛辛苦苦一年,连口肉都不让吃。
高连长在旁边抽烟,摆明了置身事外。
杜老师哪边都不好帮,索性去厨房烧水。等他们吵完了估计也口干舌燥了,要喝个水的。
田蓝干脆连门都没敢出,就趴在房间里写稿子。写啥呢?写屋顶无土栽培。
现在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是老大难。因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粮食与蔬菜用地矛盾突出,加上规划存在问题,城市的蔬菜供应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像徐文秀他们家,蔬菜淡季,菜场里根本就找不到菜卖。家里人只能靠盐水泡饭吃。
大城市如此,小城镇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吃菜难题,就是在解决自己和家人乃至国家的困局。
现在大部分城市居民住的都不是楼房,大量平房屋顶就是现成的菜地。不用费尽心思运土上去,在屋顶垫上不透水的塑料膜,然后使用培养基与营养液,不仅可以减少渗水的可能性,还能提高蔬菜产量。
恋耽美
大姑娘小伙子们一开始还不同意,他们想抓紧时间多盖出几栋大棚来。
田蓝吓唬他们:你们要是受凉了,身体抵抗力下降,到时候染上流脑,那咱们整个新兵连都彻底垮了。
大家伙儿这才吓得不敢吱声。要是流脑大流行那肯定到处缺医少药,他们只有不生病,才能不给国家添乱。
冯祥生叹气,无比怀念当初他们做台田的时候农场调用的挖土机。有那玩意,他们见大棚的速度起码能提高10倍。
这样才能不浪费部队新打的井啊。
郝建设他们都按照往年的降水量和井水的供给量计算过了。这两口井起码可以供给50座大棚滴灌生长需求。要是不把大棚早点建好,真是对不起人家辛辛苦苦打出来的深井。
田蓝安慰他道:别着急,放心吧,只要咱们石头大棚能够稳定提供产量,最多过完年,农场肯定会给咱们派挖掘机。放眼整个大西北,大过年的,哪里有西红柿跟黄瓜还有茄子吃?除了咱们西大滩还是西大滩。
他们的蔬菜纯天然无污染,用的全是营养液,因为戈壁滩虫子少,他们连杀虫剂都没喷过。所以长出来的西红柿,茄子还有黄瓜都挺能保存的,放上半个月都不见坏,就是再往后会有些干瘪而已。
所以,他们拿这些作为知青连的礼物,送给农场军部。按照有来有往才是硬道理,农场可不得有点表示。
他们西大滩全是石头,不存在冻土的问题。正月里挖土机就可以开过来,欢欢地开始挖坑,盖新大棚啦。待到春暖花开,挖土机再回去做台田,两边都不耽误呢。
嘿,到时候,这一片军民的蔬菜瓜果,他们全能包了。
哎呀,不能想,一想她就忍不住乐开怀。
薛秀琴有些疑惑:现在又不挂果了,咱们真的不把西红柿根给挖掉吗?还留着呀。这有什么用?
不用挖。田蓝认真道,只要条件适合,西红柿其实是可以多年生长的。你留下这个根,等到温度适合的时候,它会自己冒出新芽。到时候我们再根据温度情况看是盖地膜还是加小拱棚。等春天来了,就有新的西红柿长出来。这比用种子繁殖要快很多,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西红柿的优良性状。
徐文秀赶紧放下铁锹,从口袋里摸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一边写还一边询问:也就是说西红柿除了可以用侧枝快速繁殖之外,还可以利用老根生芽?
对。田蓝点头,只要条件合适,这样长个三四年都不成问题。后面你会发现它长得跟树一样的了。但是老根时间长了,它的吸收养分的能力会下降。这时候要怎么办?用土把它给盖住,压条生出侧根繁殖。这样的侧根吸收能力强,长得也快。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合适,你一棵苗可以后面繁殖好几年时间。
哇,听着好神奇。难怪当初西红柿差点儿被划归为水果。人家分明就是能当水果的,而且还是当年种当年就能结果的那种水果,超级划算。
知青们集体对着大棚方向咽口水,他们的西红柿又酸又甜,口感一流。西大滩出品,品质保证。
田蓝哈哈笑,相当大方地发话:明年,等到明年,我保证大家每天都能有西红柿当水果吃。
嘁!又开始画大饼了。明年,开过年来还不晓得要把他们派到什么地方当垦荒牛去呢。
田蓝一本正经地强调:不可能的,我们的大棚还没盖好。最重要的是,明年夏天之前,估计流脑疫情都难真正缓解,农场不会让我们跑来跑去的。我们还是安安生生地在这里继续盖大棚吧。
她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庞诗云大喊大叫的声音:停止了,中央发命令了,停止串联了。
知青们抓着手上的铁锹,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
还是庞诗云拿着通知大声朗读: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传染病,影响了革.命师生的健康停止串联。
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大家发出欢呼声。天啦!成功了,他们成功了,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了,他们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可怕的瘟疫继续蔓延下去。
庞诗云一开始还挺替他们高兴的,结果瞧见他们兴高采烈的模样,再想想自己眼下的遭遇,她又忍不住阴阳怪气起来:也没你们什么事呀,本来中央在去年11月份跟12月份都发过了暂缓串联的通知,这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当时他们还庆幸的不得了,得亏他们出来的早。后面去京城的人,可没有他们的好运气,能受到领袖的接见啦。
知青们齐齐发出嘘声,毫不客气地怼她:你懂个屁,人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冯祥生带头背起了鲁迅的句子: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知青们跟在他后面大声诵读: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啊哈,他们是光哩,发热的光,追逐太阳的光。能做事就做事,能发声就发声,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第34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1967年的腊月, 知青们过得真快活。
腊八节那天,他们甚至还喝了腊八粥呢。
各种五谷杂粮是大家一早就留下来的,平常大家就吃小黄米、玉米碜和高粱米这些。至于那豆子, 像豇豆米、扁豆米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小红豆还有花生米是跟部队换的, 没有红枣就用沙枣代替,咕咚咕咚熬了几大锅,所有人都喝得肚子滚圆。
田蓝吃的好说的好,信誓旦旦地跟大家保证:等到明年, 我们的腊八粥肯定品种更丰富,起码能凑出20多种原料。
众人直接扭过头, 这个吹大牛画大饼的家伙, 每次都让大家望梅止渴。
田蓝笑眯眯的:我向来言必行, 行必果呀。我说今年大家能吃上自己种的菜,现在不就实现了吗?
好吧好吧,勉勉强强可以接受。起码现在大家一天三顿都能看到绿菜叶了。啊, 必须得夸一夸, 他们大棚长出来的蔬菜不仅好看而且还好吃。
就是那个, 到底是谁说跟着她有肉吃来吃?同志,请问肉在哪里?
田蓝狡辩:鱼肉跟鹅肉不都是肉啊。这不是疫情期间,情况特殊, 所以我们才没办法回去吃大餐嘛。你们问问高连长, 咱们的鱼跟鸭子还有鹅是不是长得特别好?今年都丰收了, 农场冬天还分了鱼呢。
啊, 不要说了, 越说越感觉好悲催啊。他们人在团部农场的时候, 因为鱼虾还处于生长中, 大家基本都没怎么吃过。
现在想想鱼汤的味道,假如是他们大棚出产的萝卜来炖鱼汤,那该有多美呀。
高连长看了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今年秋收秋种过后,整个军部农场都在挖台田。
苍天啊,真的吗?所有人都忍不住要尖叫啦。那他们的10万亩盐碱地变良田计划成功在望啊。
啊啊啊,请允许大家尖叫,假如每亩地双季产量能够达到1000斤。那就是国家能增加1亿斤粮食呢。
这些还不算果树,不算水里的鱼、鸭子还有鹅。
徐文秀抱着田蓝,激动地喊:这是真的吗?这个事情真的是从我们开始的吗?
田蓝的小心脏也在扑通扑通直跳。毕竟看前辈们的辉煌成就,跟自己亲手开始做事,差别还是很大的。就算后者只是星星之火米粒之光,那也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事啊。
不过,她还是要保持住大佬的傲娇,努力做出淡定的模样:这才是刚开始,全国有那么多盐碱地呢,每一处我们都可以战胜。全国有那么多戈壁滩,每一片我们都能够变成绿洲。
她还想再努力一把,凑成个排比句,好加强气势。
结果高连长不配合,他直接打断了她的抒情,询问知青们:你们还有没有材料可以做纺车?有牧民愿意拿肉过来换。
众人先是对视一眼,然后邵明嗷的一声叫出来,激动得原地翻了个跟头。他们能吃上肉了,自己挣的肉。
田蓝煞有介事:我说了吧,跟着我,有肉吃。
大家伙儿都不好意思说她了。有她什么事呢?纺车也不是她做出来的。
杜忠江跟司徒磊都拼命点头:有材料,可以,要多少架?
高连长露出了点儿笑模样:十架,先做十架纺车吧,他们一直都纺羊毛的。
十架纺车换两头羊,很划算的买卖。知青们算过了,到时候宰了两只羊,羊杂烧汤,羊肉加上胡萝卜还有大葱,可以包饺子。这就是一个痛痛快快的新年啦。
他们吃的都是自己挣的哦。
结果事情的发展比他们想象的更美好,那就是牧民会织会纺羊毛,但他们从来不织毛衣,他们都是做毛毯来着。可有人见到了高连长身上穿的毛衣,就心动了,愿意再出羊,请知青们帮他们加工成毛衣。
知青们都欢喜得要疯了。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团部不打算过来给他们送新年的补给,而是让知青先跟西大滩的驻军赊欠一些,还允许他们用大棚里的产出和群众交换物资。
结果他们还没上蔬菜呢,居然就已经弄来了羊。这日子美的要冒泡泡了吧。
男知青们天天扯着嗓子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女卫兵们抬头看天空,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也不晓得这些人究竟从哪儿看出来是明朗的天,眼神够瘸的。
男知青就开始喊:你们准备什么节目啊?别大过年的,你们到时候就是埋头吃。
女卫兵们都要气疯了,这些人就从来没对她们有过好话。说的好像她们光吃饭不做事一样。也不看看他们身上穿的毛衣有多少是她们织的。
男知青也是嘴欠,直接怼回头:那毛衣机跟纺车还是我们做的呢。不然就你们的速度,猴年马月都成不了。
外头传来了吆喝声,打断了他们的没事找茬。
羊,牧民跟他们换的羊来了。
女卫兵顿时个个挺高了胸脯,头也昂得高高的。这可是她们挣的好东西,给牧民的毛衣都是她们织的。
美食当前,男知青也懒得跟她们计较了,全都嗷嗷叫着往外面跑。
哎呀呀,这好几只羊呢。到时候,篝火一点架子一杠,穿上肥羊,就是大漠男儿的标配烤全羊。
深吸一口气,现在都能闻出羊肉的香。
田蓝无语,这么香,你们抱着羊睡觉吧。分明是一股浓郁的膻味。
男知青已经开始报菜谱:我们杀两只包饺子,烤一只全羊,再红烧一只吧。
现在他们可是坐拥好几座蔬菜大棚的人,直接搞个羊肉火锅,完全不用愁配菜。以前没菜的时候觉得一天到晚吃粉丝粉条,烦死了。现在,这些都是下火锅的宝贝呀。
冯祥生还转头跟田蓝商量: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养点蘑菇木耳什么的,这个烫火锅也是一流。
田蓝无语,《山海情》吗?不过她还真因为刷剧,特地去了解了一下菌草技术。毕竟是学这行的人。
于是她勉强点头:也不是不可以。
哇!大家又开心到飞起。菌菇这玩意儿你要是会烧,那能够烧出肉味来,可香了。
邵明还在琢磨着提建议:要不咱们弄点竹签子,把肉串起来,烤羊肉串?
他的小伙伴们集体点头,感觉这方案很可以。
结果女知青们听到了却尖叫,坚决不许他们动羊。
看看这些羊多可爱多温顺啊。它们能长毛呢,它们长的毛都穿在了他们身上。他们也好意思吃人家。
男知青试图跟女同胞们讲道理:这不是人家,是羊家。羊本来就是给人吃的。
女知青们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还振振有词: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拿石头跟人换了土回来,铺好了就种草,到时候养羊。现在羊回来了就是为了养的,不是给你们吃的。不然到时候到哪儿找羊去。
男知青气急败坏:到时候我们再跟人换不就结了。
女知青毫不客气地回怼:草长好了天都热了,你大夏天的穿毛衣呀。
男知青们气得团团转,最后还是找田蓝:你给评评理,有这样的吗?大过年的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女知青不甘示弱:到底谁不会过日子呀?你们一张嘴就知道杀了吃了,怎么就不知道要繁衍呢?
田蓝悲伤地承认自己也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因为她看到这几只羊的反应就是,啊,宁甘的滩羊天下闻名,绝对好吃。
现在她也只能咳嗽两声,各打50大板:好了好了,这个事情先不着急。这不过年还有几天吗?咱们赶紧的,先把节目排了才是真的呀。
女卫兵们奇怪:我们又不回农场过年还排什么节目啊?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男知青和女知青,瞬间又抱团了,集体不耐烦:我们自己就不能过节了吗?当然是表演节目给自己看。
女卫兵们都要被气死了,这些人就是故意的,一天天的阴阳怪气。
所以,当广播里传出1967年的春节取消,所有人原地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时,她们都忍不住幸灾乐祸。
好啊,过年哎,过年开心呗。你们自己好好开心吧。看你们敢不敢违反运动精神,过这个春节。
没想到知青们半点儿沮丧的情绪都没有,所有人都激动地又蹦又跳。国家为什么说春节不放假,各地抓紧生产劳动啊。这代表他们践行的革命道路才是正确的,重点是要在生产中革命。
薛秀琴认真地问小伙伴:你们说国家不让过春节,是不是怕大家都各处串门到处拜年还要回老家,造成流脑的进一步传播呀。
田蓝一听,感觉这事儿还真不是全没道理。毕竟新冠的时候,国家就号召大家就地过年,线上拜年。
权当是这样吧,不管什么目的,只要能减少人口流动,降低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那就好。
只是,他们的年还过不过?
别过了,女知青们趁机保护羔羊,反正国家都说今年不放假,没什么春节,那也不必非得搞除夕大餐啊。大家多吃几个蛋,多换点儿牛奶,羊奶,再弄点好吃的,不也同样会餐了吗?
男知青们绝不允许。
到了大年三十的那天,他们索性先斩后奏,磨刀霍霍向羔羊。
女知青们尖叫着,拦在前面,坚决不允许他们当刽子手。
男知青们都要气到原地爆.炸,哪有这样的道理?还让不让人过了。辛辛苦苦一年,连口肉都不让吃。
高连长在旁边抽烟,摆明了置身事外。
杜老师哪边都不好帮,索性去厨房烧水。等他们吵完了估计也口干舌燥了,要喝个水的。
田蓝干脆连门都没敢出,就趴在房间里写稿子。写啥呢?写屋顶无土栽培。
现在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是老大难。因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粮食与蔬菜用地矛盾突出,加上规划存在问题,城市的蔬菜供应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像徐文秀他们家,蔬菜淡季,菜场里根本就找不到菜卖。家里人只能靠盐水泡饭吃。
大城市如此,小城镇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吃菜难题,就是在解决自己和家人乃至国家的困局。
现在大部分城市居民住的都不是楼房,大量平房屋顶就是现成的菜地。不用费尽心思运土上去,在屋顶垫上不透水的塑料膜,然后使用培养基与营养液,不仅可以减少渗水的可能性,还能提高蔬菜产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