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早就跟送信的魏阿大说好了,只要他们趁夜偷偷破坏公路就行。等到这段路破坏完毕,他们立刻撤退。此事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结果王友志上午赶过来时,这群人居然还没走。
魏阿大给的理由是,他带人破坏完了公路,看见县城起了火,就怀疑游击队已经得手了。
他害怕日本鬼子会趁着夜色开车从公路逃出去,就在旁边等着,准备痛打落水狗。
结果把游击队员都等来了,日本鬼子还没露脸。
王友志好说歹说才把这群人劝走。
谁知没过两个时辰他们又回来了,手里还抓着猎.枪和火.铳。前者是用来打鸟打兔子的,后者是用来打野猪的。虽然比不上正儿八经的枪,但也是那么个意思。
他们为什么回来啊?因为他们前思后想,觉得光让日本人的车在公路上趴火还不够,他们应该趁机好好打一打,不让这群人这么顺当的就重新占领了县城。
王友志都不晓得该说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要夸奖他们勇敢无畏。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反而不能再让这群人走了。因为人多口杂,万一走漏了风声,日本鬼子或者汉奸知道游击队在这里打伏击的事,这被伏击的对象恐怕就要变成他们自己了。
他想了又想,索性安排这群胆大包天的农民去前面山头砍竹子,这样不仅能用竹枝竹叶戴在头上作伪装,还能明目张胆地监视日本人的车子,好让这边做好准备。
结果陈长官一来,看到他们砍下的竹子,立刻夸奖他们有眼光。搞得王友志都云里雾里,不明白竹子有什么用。
他以前听打仗故事说过,滚木从山上滚下去,可以阻止敌人爬山。可这帮日本鬼子的目标并不是他们游击队藏身的小土包啊。难不成陈长官是打算用竹子挡住了前进的路?好叫日本人的车子没办法继续往前开?
陈立恒眼睛盯着公路,脸上带了点笑意:你马上就知道了。快点,把煤油桶准备好。
他们不仅要火烧日本人的仓库,还要烧了日本人的车。
远处响起了卡车的轰鸣声,日本鬼子来了。
所有人各就各位,谁都不敢大声喘气。原本被太阳晒得有些昏昏欲睡的农民们也瞬间警觉起来,抓紧了手上的火铳。
来了来了,汽车来了。
汽车在过拐弯处的时候,因为车速过快,司机来不及刹车,车子前轮陷进大坑中之后,车身没能稳住,居然直接一个狮子甩尾,侧翻了。
土坡后面隐藏着的游击队员都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一出。
煤油桶滚下去的时候,王友志还小声嘀咕了一句:白浪费了我们的油。
就这情况,他们直接将点了火的竹竿丢下去,即便没有煤油,撞上车子也能烧起来。
刘成武当真没脾气了,他就没见过比游击队更抠门的人。
但王友志也得承认,有了这一桶煤油,大火瞬间就吞噬了整辆卡车。车身爆炸的时候,别说跟在它后面的卡车,就是远在土坡后的众人,感觉一股热浪朝自己的脸上扑来,还有人身上挨了碎片,疼得哎呦。
这爆.炸的威力,完全不逊色一个巨型的□□包啊。
跟在后面的卡车意识到不对,立刻抓起枪射击。
游击队员们反应也极快,他们迅速转移了阵地,直接将杆子手榴.弹对准了后面的车,具体点儿讲,是车窗。
杆子手.榴.弹的准头比不上直接丢手.榴.弹。但在机枪火力的帮助下,它们还是接二连三撞到了卡车周边,炸出了一片硝烟。
魏阿大在旁边看得急死了,忍不住朝陈立恒吼:长官,让我试试。
他怎么试?他把竹竿当成标枪,像原始人狩猎投掷一样,用力往前一抛,那竹竿居然直接撞进了车窗,然后爆.炸开来。
车上的士兵见状,赶紧下车躲避。他们不想遭受前面车上同僚们同样的命运。
失去了卡车的掩护,公路上的日本兵就相当于陷入了众目睽睽之下,完全处于游击队的火力包围圈里。
但不得不说,能够在华夏大地长驱直入的日本兵战斗力相当惊人。他们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就立刻表现出强悍的作战能力。
魏阿大还想再往他们身上招呼竹竿,结果被日本人发现了方向,立刻一梭子子.弹过来。
也是他命大,他投掷手榴弹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整个人往前倾倒,滚了好几米远才被同伴拉住。还没等他稳住心神,他就瞧见刚才自己呆的位置已经被打出了碗大的一个坑。
妈呀,这日本鬼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枪手了。
但即便如此,游击队员们也没退缩。
机.枪手躲在高地的巨石后面,利用石块之间的缝隙架着机枪就开始突突突。
他们居高临下,用的又是从日本人手上收缴来的机枪,威力不比这群日本兵带来的小。从天而降的子弹让日本鬼子吃足了苦头,他们想要抬头瞄准射击,结果太阳都不帮他们的忙,刺眼的阳光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瞄准能力。
而机.枪没扫射到的地方,手榴.弹又不断,此起彼伏地在他们脚下炸开。这种爆.炸相当阴毒,因为他们想要回撤的退路也滚来了油桶。这些油桶就是移动的炸.药包,一旦碰上火,火舌能够蹿上10米高。身上沾了煤油的日本兵一旦碰上火,就连原地打滚也压不住,谁让地上到处都是煤油呢。
正因为如此,这场伏击战连同前面攻打应县县城的战斗,在史书上虽然被称之为应县大捷,但在民间口口相传中,它却有个专属名词叫做火烧连营。指挥这场战斗的陈立恒本人,从此以后也得了个花名叫做祝融将军。
虽然他就是一个游击队的队长,手下连着女兵,不过带了100来号人。
严格来说,这场大捷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大捷。因为两波被消灭的日本兵加在一起也不足300人。比起动辄成千上万斩杀中国军人的日本部队,这个战果当真有限。
只是,它的意义远远不止消灭了300多个敌人。
应县大捷,打响了江南地区敌后抗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枪。它不仅是敌后武装第一次正儿八经主动攻击日军占领的县城,游击队还从此之后便牢牢地把控住了应县地区。
就连国民政府获悉此次战斗的结果之后,都特地电告全国,予以嘉奖。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当游击队不存在的。
这场战斗,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志气。让沦陷区的老百姓真正认识到了他们有敢打日本鬼子的部队,他们有能打赢日本鬼子的队伍。从此以后,聚龙山根据地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心理依靠。原先信奉好男不当兵的本地人也渐渐从同情抗日到支持抗日,再到最终投身抗日。
从它开始,星火燎原,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它们如星星,照亮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希望,如钉子,牢牢地钉在了日军敌后心脏上。
为了维持自己在江南地区的统治,日本帝国主义者不得不长期驻扎数10万军队来遏制中华抗日军民的反扑。
而全国遍地开花的抗日根据地和层出不穷的游击队让这种长期驻扎部队的人数,不得不被逼着一再上涨。
也正因为如此,缺乏足够兵源继续进攻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放缓了北上西进的步伐。在速亡中华的美梦破碎后,最终黯然离场。
第67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那得好几年以后的事。翻看历史书的人可以直接跳过这几页,快进到日本签字投降的画面。身处其中的人却不得不重新校准时间,将日历回翻到1938年的春天。
这个春节, 应县的老百姓可真是过得惊险又刺激。
他们先是配合游击队,前后打了两波鬼子,愣是逼得日本人不敢再贸然派兵进驻县城;而后又目睹了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在吃了大亏之后, 朝县城里丢炮弹泄愤。
阿弥陀佛还是游击队神机妙算,一早就猜到了日本鬼子要使坏,找找让大家将应县搬成了一座空城。所以日本人的炸.弹炸了半天, 也就是炸了个寂寞。
大家除夕夜都没怎么放烟花爆竹,刚好这回欣赏下日本鬼子放的焰火。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开县城方向,谁也没为自己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而长吁短叹,甚至嚎啕大哭。
怕什么。
有钱人在乡下有宅子, 县城的基业毁了, 虽然伤心,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至于那没钱的人, 本来就是穷家破业, 值不了几个钱。炸就炸了呗,反正游击队在乡下还给他们分了田, 他们也算是有田产的人了,反倒是赚了呢。
日本人的炮弹丢的越多越好,最好直接将县城炸成平地。如此一来, 大家伙儿重建县城时,还省了拆房子的功夫。
旁边人就嘀咕:要是给你炸出坑来怎么办?
那人乐呵呵的:敢情好啊, 省了我挖地基的功夫。
旁边人瞪眼睛:直接给你炸一大坑, 我看你要修地宫!
那人却嘻嘻哈哈:修什么地宫啊, 最好直接都炸成大坑连成片, 咱们直接挖了当鱼塘,以后咱们就不愁没鱼吃咯!
日本人再财大气粗,那炮.弹总是有数的吧。他们在应县浪费的炸.弹越多,那能炸在人身上的炮弹自然就越少。所以,痛痛快快地炸吧,千万别小气,拿出你们大日本帝国主义的豪横来!
田蓝他们听着村民的议论,都囧囧有神。这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真是没谁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还没有亡国灭种,起码有一半得归功于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吧。
既然打不死,就要拼命活。中华民族永不灭亡。
只是日本鬼子不消停,飞机上的人炸了半天县城,也没瞧见中国人四处逃窜,鬼哭狼嚎,感觉自己被人耍了,满腔怒火愈发无处发泄。
他们掉转机头,又将目标放在了城郊的村庄上,一定要用中国人的血来洗刷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屈辱。
大家看着飞机朝自己的方向冲来,哪里还敢再说笑,个个都相当识相地钻进了山洞,坚决不出来。
游击队的人说了,日本鬼子坏得冒脓。
他们仗着中国人的飞机已经被打光了,又缺乏高空炮,没办法对付他们的飞机。所以他们每回都飞得特别低,低到几乎贴着屋脊和树梢飞,地上的人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飞机上的红膏药标志。
他们看到中国人就开始低空扫射。等到没见过这阵仗的中国军民本能地趴在地上躲避时,他们就开始投炸.弹了。人都趴着不动弹了,炸.弹一炸开,自然是一个都逃不过。
所以躲日本人的飞机时,千万不能趴下,一定要找掩体,坚决避开他们。
他们的飞机又不能没完没了地飞,总有油用光了的时候。自己何必跟他们硬碰硬呢?玉石才不屑于叫瓦片碰瓷。
游击队员们也同样躲在山洞里。他们没有飞机,他们也没有高空炮,对付不了日本人的飞机。
但是,应县是他们的地盘,不能由着这帮家伙没完没了。否则大家伙儿还过不过日子了。
陈立恒眼睛死死盯着日本人飞机的航线,突然间发狠:叫他们知道厉害!
刘成武大吃一惊,他都不知道这人什么时候修炼出了上天入地的本事,人还没长翅膀,都能对付日本鬼子的飞机了。
陈立恒冷笑:有响没响,先放两枪,真当我们怕了他们不成!
说着,他指挥众人,炮手机.枪手就位,集体准备伏击。
大家都来了精神,他们伏击过日本人的船,日本人的车,还是头回伏击红膏药的飞机呢。
这打飞机要怎么打?对空放枪吗?
陈立恒瞪眼睛:你们就不会把飞机当成大鸟啊。打鸟的时候怎么打,就怎么打飞机。
众人顿时回过神来,对呀,日本人的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只特别大的铁鸟嚒。能放子.弹能投炸.弹有什么了不起?传说中的鬼车还会喷火呢,人家足足有九个脑袋,不比飞机厉害多了,可照样还是妖鸟啊,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大家精神抖擞,开始设伏击。
等到日本人的轰炸机又一次补充完炸弹回来后,游击队员们都没等它开始炸鱼坑,就毫不犹豫地打响了瞄准飞机的第一枪。
炮手不甘示弱,虽然手上只是一门普通的火炮,可他还是勇敢的发射了炮.弹。
可惜的是,炮.弹并没能成功击中飞机。毕竟假如飞机这么好打的话,华夏大地的制空权也不会沦落到日本人手上。
但大家并没有放弃,炮.弹不行就上枪。无论轻机.枪还是重机.枪,甚至步.枪都瞄准了飞机。
不得不说,鸟.枪法有鸟.枪法的好处。这打出去的子.弹多了,总有那么一两颗能够命中飞机吧。况且他们命中的还不止一两颗呢。
别说是游击队员,就连在山洞门口偷偷瞧动静的老百姓都清楚地看见了飞机周身冒出了好多白烟花。那些子弹虽然不能突破坚硬的飞机壳,却让飞行员生出了忌惮,甚至开始摇高飞机,不敢再那样气势嚣张。
游击队员们一看日本鬼子想跑,居然都忘了自己的目标是将日本人的飞机驱逐出去就好,而是立刻加紧火力,对着飞机愈发突突突。
突然之间,田蓝感觉时间像定格了一样,那飞机居然停在空中几乎不动了。大家伙儿都以为它要憋着放大招时,飞机突然间冲向了山崖,然后栽了下去。
众人都捏着把汗,不晓得日本人的轰炸机要耍什么花样。然而远处传来一声响之后,大家就再也没瞧见那飞机在腾空而起。
游击队员们面面相觑,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是周老师先喊了出来:打中了,我们打中飞机了!
田蓝下意识地想反驳:不可能,她穿的又不是抗日神剧。就指望机枪,还想打下飞机。这到底想要羞辱谁呀?
周老师已经激动地强调:我看美国人写的那本《Red Star Over China》里说了,红军可以用机枪将波音飞机打的浑身是坑。我本来还以为他是有意偏袒红军,现在看,完全可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不可能,看一看就知道了。
游击队员们连日本人的飞机都敢打,难道还怕看吗?他们立刻开始搜索行动,寻找日本人飞机的踪影。
望山跑死马,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飞机掉下了山崖,可最终落在何处,却让大家花了半天时间才明确下来。
能够找到飞机,还得归功于飞机上燃烧的熊熊大火。
这场火不仅将飞机直接烧成了残骸,还将绑在驾驶座上的飞行员直接烧成了焦炭。大家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倒霉的飞行员被皮带缠住了,所以关键时刻没能成功跳伞求生。
只不过即便他跳伞,结局也未必美妙。因为坐在后座的投弹手虽然选择跳伞求生,但因为伞包发生意外,没能成功打开,所以他活活摔死了。
按照游击队员们现场观察的结果,大家一致认定还不如烧死了漂亮点。那摔死的,简直不成样了。
不过大家并不十分关心日本鬼子的死活。虽然他们一直想要活捉日本鬼子俘虏,但死掉的日本鬼子不是更让人心里踏实吗?
大家扼腕叹息的对象是飞机上的机关炮。可恶,飞机起火,已经将激光炮直接焚烧殆尽。整架飞机,唯一留给八路军可用的,就是一架长单管望远镜。
刘成武拿在手里调试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这玩意儿还不错,日本鬼子造起东西来,还挺有模有样的。
陈立恒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伸手抢夺望远镜,而是喃喃自语:原来我老子没诓我呀。
他家老陈同志,在他小时候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
老陈曾经靠着一杆□□,打断了日本人侦察机的螺旋桨,害得那飞机直接栽进了河里。
这故事陈立恒从小听到大。等到他自己当兵之后,他就怀疑那是老陈满嘴跑火车,随口编故事忽悠小孩子呢。
恋耽美
结果王友志上午赶过来时,这群人居然还没走。
魏阿大给的理由是,他带人破坏完了公路,看见县城起了火,就怀疑游击队已经得手了。
他害怕日本鬼子会趁着夜色开车从公路逃出去,就在旁边等着,准备痛打落水狗。
结果把游击队员都等来了,日本鬼子还没露脸。
王友志好说歹说才把这群人劝走。
谁知没过两个时辰他们又回来了,手里还抓着猎.枪和火.铳。前者是用来打鸟打兔子的,后者是用来打野猪的。虽然比不上正儿八经的枪,但也是那么个意思。
他们为什么回来啊?因为他们前思后想,觉得光让日本人的车在公路上趴火还不够,他们应该趁机好好打一打,不让这群人这么顺当的就重新占领了县城。
王友志都不晓得该说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要夸奖他们勇敢无畏。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反而不能再让这群人走了。因为人多口杂,万一走漏了风声,日本鬼子或者汉奸知道游击队在这里打伏击的事,这被伏击的对象恐怕就要变成他们自己了。
他想了又想,索性安排这群胆大包天的农民去前面山头砍竹子,这样不仅能用竹枝竹叶戴在头上作伪装,还能明目张胆地监视日本人的车子,好让这边做好准备。
结果陈长官一来,看到他们砍下的竹子,立刻夸奖他们有眼光。搞得王友志都云里雾里,不明白竹子有什么用。
他以前听打仗故事说过,滚木从山上滚下去,可以阻止敌人爬山。可这帮日本鬼子的目标并不是他们游击队藏身的小土包啊。难不成陈长官是打算用竹子挡住了前进的路?好叫日本人的车子没办法继续往前开?
陈立恒眼睛盯着公路,脸上带了点笑意:你马上就知道了。快点,把煤油桶准备好。
他们不仅要火烧日本人的仓库,还要烧了日本人的车。
远处响起了卡车的轰鸣声,日本鬼子来了。
所有人各就各位,谁都不敢大声喘气。原本被太阳晒得有些昏昏欲睡的农民们也瞬间警觉起来,抓紧了手上的火铳。
来了来了,汽车来了。
汽车在过拐弯处的时候,因为车速过快,司机来不及刹车,车子前轮陷进大坑中之后,车身没能稳住,居然直接一个狮子甩尾,侧翻了。
土坡后面隐藏着的游击队员都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一出。
煤油桶滚下去的时候,王友志还小声嘀咕了一句:白浪费了我们的油。
就这情况,他们直接将点了火的竹竿丢下去,即便没有煤油,撞上车子也能烧起来。
刘成武当真没脾气了,他就没见过比游击队更抠门的人。
但王友志也得承认,有了这一桶煤油,大火瞬间就吞噬了整辆卡车。车身爆炸的时候,别说跟在它后面的卡车,就是远在土坡后的众人,感觉一股热浪朝自己的脸上扑来,还有人身上挨了碎片,疼得哎呦。
这爆.炸的威力,完全不逊色一个巨型的□□包啊。
跟在后面的卡车意识到不对,立刻抓起枪射击。
游击队员们反应也极快,他们迅速转移了阵地,直接将杆子手榴.弹对准了后面的车,具体点儿讲,是车窗。
杆子手.榴.弹的准头比不上直接丢手.榴.弹。但在机枪火力的帮助下,它们还是接二连三撞到了卡车周边,炸出了一片硝烟。
魏阿大在旁边看得急死了,忍不住朝陈立恒吼:长官,让我试试。
他怎么试?他把竹竿当成标枪,像原始人狩猎投掷一样,用力往前一抛,那竹竿居然直接撞进了车窗,然后爆.炸开来。
车上的士兵见状,赶紧下车躲避。他们不想遭受前面车上同僚们同样的命运。
失去了卡车的掩护,公路上的日本兵就相当于陷入了众目睽睽之下,完全处于游击队的火力包围圈里。
但不得不说,能够在华夏大地长驱直入的日本兵战斗力相当惊人。他们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就立刻表现出强悍的作战能力。
魏阿大还想再往他们身上招呼竹竿,结果被日本人发现了方向,立刻一梭子子.弹过来。
也是他命大,他投掷手榴弹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整个人往前倾倒,滚了好几米远才被同伴拉住。还没等他稳住心神,他就瞧见刚才自己呆的位置已经被打出了碗大的一个坑。
妈呀,这日本鬼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枪手了。
但即便如此,游击队员们也没退缩。
机.枪手躲在高地的巨石后面,利用石块之间的缝隙架着机枪就开始突突突。
他们居高临下,用的又是从日本人手上收缴来的机枪,威力不比这群日本兵带来的小。从天而降的子弹让日本鬼子吃足了苦头,他们想要抬头瞄准射击,结果太阳都不帮他们的忙,刺眼的阳光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瞄准能力。
而机.枪没扫射到的地方,手榴.弹又不断,此起彼伏地在他们脚下炸开。这种爆.炸相当阴毒,因为他们想要回撤的退路也滚来了油桶。这些油桶就是移动的炸.药包,一旦碰上火,火舌能够蹿上10米高。身上沾了煤油的日本兵一旦碰上火,就连原地打滚也压不住,谁让地上到处都是煤油呢。
正因为如此,这场伏击战连同前面攻打应县县城的战斗,在史书上虽然被称之为应县大捷,但在民间口口相传中,它却有个专属名词叫做火烧连营。指挥这场战斗的陈立恒本人,从此以后也得了个花名叫做祝融将军。
虽然他就是一个游击队的队长,手下连着女兵,不过带了100来号人。
严格来说,这场大捷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大捷。因为两波被消灭的日本兵加在一起也不足300人。比起动辄成千上万斩杀中国军人的日本部队,这个战果当真有限。
只是,它的意义远远不止消灭了300多个敌人。
应县大捷,打响了江南地区敌后抗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枪。它不仅是敌后武装第一次正儿八经主动攻击日军占领的县城,游击队还从此之后便牢牢地把控住了应县地区。
就连国民政府获悉此次战斗的结果之后,都特地电告全国,予以嘉奖。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当游击队不存在的。
这场战斗,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志气。让沦陷区的老百姓真正认识到了他们有敢打日本鬼子的部队,他们有能打赢日本鬼子的队伍。从此以后,聚龙山根据地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心理依靠。原先信奉好男不当兵的本地人也渐渐从同情抗日到支持抗日,再到最终投身抗日。
从它开始,星火燎原,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它们如星星,照亮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希望,如钉子,牢牢地钉在了日军敌后心脏上。
为了维持自己在江南地区的统治,日本帝国主义者不得不长期驻扎数10万军队来遏制中华抗日军民的反扑。
而全国遍地开花的抗日根据地和层出不穷的游击队让这种长期驻扎部队的人数,不得不被逼着一再上涨。
也正因为如此,缺乏足够兵源继续进攻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放缓了北上西进的步伐。在速亡中华的美梦破碎后,最终黯然离场。
第67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那得好几年以后的事。翻看历史书的人可以直接跳过这几页,快进到日本签字投降的画面。身处其中的人却不得不重新校准时间,将日历回翻到1938年的春天。
这个春节, 应县的老百姓可真是过得惊险又刺激。
他们先是配合游击队,前后打了两波鬼子,愣是逼得日本人不敢再贸然派兵进驻县城;而后又目睹了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在吃了大亏之后, 朝县城里丢炮弹泄愤。
阿弥陀佛还是游击队神机妙算,一早就猜到了日本鬼子要使坏,找找让大家将应县搬成了一座空城。所以日本人的炸.弹炸了半天, 也就是炸了个寂寞。
大家除夕夜都没怎么放烟花爆竹,刚好这回欣赏下日本鬼子放的焰火。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开县城方向,谁也没为自己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而长吁短叹,甚至嚎啕大哭。
怕什么。
有钱人在乡下有宅子, 县城的基业毁了, 虽然伤心,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至于那没钱的人, 本来就是穷家破业, 值不了几个钱。炸就炸了呗,反正游击队在乡下还给他们分了田, 他们也算是有田产的人了,反倒是赚了呢。
日本人的炮弹丢的越多越好,最好直接将县城炸成平地。如此一来, 大家伙儿重建县城时,还省了拆房子的功夫。
旁边人就嘀咕:要是给你炸出坑来怎么办?
那人乐呵呵的:敢情好啊, 省了我挖地基的功夫。
旁边人瞪眼睛:直接给你炸一大坑, 我看你要修地宫!
那人却嘻嘻哈哈:修什么地宫啊, 最好直接都炸成大坑连成片, 咱们直接挖了当鱼塘,以后咱们就不愁没鱼吃咯!
日本人再财大气粗,那炮.弹总是有数的吧。他们在应县浪费的炸.弹越多,那能炸在人身上的炮弹自然就越少。所以,痛痛快快地炸吧,千万别小气,拿出你们大日本帝国主义的豪横来!
田蓝他们听着村民的议论,都囧囧有神。这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真是没谁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还没有亡国灭种,起码有一半得归功于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吧。
既然打不死,就要拼命活。中华民族永不灭亡。
只是日本鬼子不消停,飞机上的人炸了半天县城,也没瞧见中国人四处逃窜,鬼哭狼嚎,感觉自己被人耍了,满腔怒火愈发无处发泄。
他们掉转机头,又将目标放在了城郊的村庄上,一定要用中国人的血来洗刷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屈辱。
大家看着飞机朝自己的方向冲来,哪里还敢再说笑,个个都相当识相地钻进了山洞,坚决不出来。
游击队的人说了,日本鬼子坏得冒脓。
他们仗着中国人的飞机已经被打光了,又缺乏高空炮,没办法对付他们的飞机。所以他们每回都飞得特别低,低到几乎贴着屋脊和树梢飞,地上的人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飞机上的红膏药标志。
他们看到中国人就开始低空扫射。等到没见过这阵仗的中国军民本能地趴在地上躲避时,他们就开始投炸.弹了。人都趴着不动弹了,炸.弹一炸开,自然是一个都逃不过。
所以躲日本人的飞机时,千万不能趴下,一定要找掩体,坚决避开他们。
他们的飞机又不能没完没了地飞,总有油用光了的时候。自己何必跟他们硬碰硬呢?玉石才不屑于叫瓦片碰瓷。
游击队员们也同样躲在山洞里。他们没有飞机,他们也没有高空炮,对付不了日本人的飞机。
但是,应县是他们的地盘,不能由着这帮家伙没完没了。否则大家伙儿还过不过日子了。
陈立恒眼睛死死盯着日本人飞机的航线,突然间发狠:叫他们知道厉害!
刘成武大吃一惊,他都不知道这人什么时候修炼出了上天入地的本事,人还没长翅膀,都能对付日本鬼子的飞机了。
陈立恒冷笑:有响没响,先放两枪,真当我们怕了他们不成!
说着,他指挥众人,炮手机.枪手就位,集体准备伏击。
大家都来了精神,他们伏击过日本人的船,日本人的车,还是头回伏击红膏药的飞机呢。
这打飞机要怎么打?对空放枪吗?
陈立恒瞪眼睛:你们就不会把飞机当成大鸟啊。打鸟的时候怎么打,就怎么打飞机。
众人顿时回过神来,对呀,日本人的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只特别大的铁鸟嚒。能放子.弹能投炸.弹有什么了不起?传说中的鬼车还会喷火呢,人家足足有九个脑袋,不比飞机厉害多了,可照样还是妖鸟啊,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大家精神抖擞,开始设伏击。
等到日本人的轰炸机又一次补充完炸弹回来后,游击队员们都没等它开始炸鱼坑,就毫不犹豫地打响了瞄准飞机的第一枪。
炮手不甘示弱,虽然手上只是一门普通的火炮,可他还是勇敢的发射了炮.弹。
可惜的是,炮.弹并没能成功击中飞机。毕竟假如飞机这么好打的话,华夏大地的制空权也不会沦落到日本人手上。
但大家并没有放弃,炮.弹不行就上枪。无论轻机.枪还是重机.枪,甚至步.枪都瞄准了飞机。
不得不说,鸟.枪法有鸟.枪法的好处。这打出去的子.弹多了,总有那么一两颗能够命中飞机吧。况且他们命中的还不止一两颗呢。
别说是游击队员,就连在山洞门口偷偷瞧动静的老百姓都清楚地看见了飞机周身冒出了好多白烟花。那些子弹虽然不能突破坚硬的飞机壳,却让飞行员生出了忌惮,甚至开始摇高飞机,不敢再那样气势嚣张。
游击队员们一看日本鬼子想跑,居然都忘了自己的目标是将日本人的飞机驱逐出去就好,而是立刻加紧火力,对着飞机愈发突突突。
突然之间,田蓝感觉时间像定格了一样,那飞机居然停在空中几乎不动了。大家伙儿都以为它要憋着放大招时,飞机突然间冲向了山崖,然后栽了下去。
众人都捏着把汗,不晓得日本人的轰炸机要耍什么花样。然而远处传来一声响之后,大家就再也没瞧见那飞机在腾空而起。
游击队员们面面相觑,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是周老师先喊了出来:打中了,我们打中飞机了!
田蓝下意识地想反驳:不可能,她穿的又不是抗日神剧。就指望机枪,还想打下飞机。这到底想要羞辱谁呀?
周老师已经激动地强调:我看美国人写的那本《Red Star Over China》里说了,红军可以用机枪将波音飞机打的浑身是坑。我本来还以为他是有意偏袒红军,现在看,完全可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不可能,看一看就知道了。
游击队员们连日本人的飞机都敢打,难道还怕看吗?他们立刻开始搜索行动,寻找日本人飞机的踪影。
望山跑死马,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飞机掉下了山崖,可最终落在何处,却让大家花了半天时间才明确下来。
能够找到飞机,还得归功于飞机上燃烧的熊熊大火。
这场火不仅将飞机直接烧成了残骸,还将绑在驾驶座上的飞行员直接烧成了焦炭。大家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倒霉的飞行员被皮带缠住了,所以关键时刻没能成功跳伞求生。
只不过即便他跳伞,结局也未必美妙。因为坐在后座的投弹手虽然选择跳伞求生,但因为伞包发生意外,没能成功打开,所以他活活摔死了。
按照游击队员们现场观察的结果,大家一致认定还不如烧死了漂亮点。那摔死的,简直不成样了。
不过大家并不十分关心日本鬼子的死活。虽然他们一直想要活捉日本鬼子俘虏,但死掉的日本鬼子不是更让人心里踏实吗?
大家扼腕叹息的对象是飞机上的机关炮。可恶,飞机起火,已经将激光炮直接焚烧殆尽。整架飞机,唯一留给八路军可用的,就是一架长单管望远镜。
刘成武拿在手里调试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这玩意儿还不错,日本鬼子造起东西来,还挺有模有样的。
陈立恒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伸手抢夺望远镜,而是喃喃自语:原来我老子没诓我呀。
他家老陈同志,在他小时候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
老陈曾经靠着一杆□□,打断了日本人侦察机的螺旋桨,害得那飞机直接栽进了河里。
这故事陈立恒从小听到大。等到他自己当兵之后,他就怀疑那是老陈满嘴跑火车,随口编故事忽悠小孩子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