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12)
简怡没出声,简穆继续问:去年也没见你想,怎么今年就想了?
简怡这次开口了:农课有个同窗想送他娘咱们铺子里刚出的那个绒花盆景做生辰礼,松鹤延年那个,钱不够,想跟我赊账。
他母亲贵庚?
简怡低笑:听说不到四十。
简穆也是一阵无语:那他送这个不是找抽吗?
我劝他了,给他推荐那套牡丹团扇,便宜许多,也好看实用,不过他就看上那几只鹤了。
千金难买人家乐意。
简穆摇摇头,小本买卖,不许赊账,实在没钱,你可以借给他。
简穆描绘完画中角门处的一片衣角,手指一转,用笔上的羽毛扫了简怡的鼻子一下:简怡,我想到见娘的办法了。
简怡霍地扬起头,问简穆:怎么见?
等到今年立冬时,咱们先不给娘烧寒衣,晚上她一定会托梦问咱们怎么不给她烧衣服,到时就见到了。
真的?
真的。简穆是认真的,他突然想起自己亲妈曾经说过,有一年寒衣烧迟了一天,姥姥晚上就找她来了。
简怡心动了,就在简穆以为简怡会高兴起来时,简怡将头整个埋进他的颈间,语气充满了纠结,但仍然说:算了,也不能为了见娘让娘冻着。
简穆感受着简怡呼出来的热气,心中一软:好吧。我弟弟这么孝顺,娘哪天兴许高兴也愿意来梦里逛一逛。
清明节之后,简穆从姜先生那里接到一个私活儿,给鸡画肖像。
你没听错,就是给鸡画肖像,京城两年一度的斗鸡大赛要开始了!简穆听到姜先生问他要不要接这事时,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经过姜先生的解释后,简穆才知道,这斗鸡大赛由皇家冠名,所以去给斗鸡画肖像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翰林院还有人被请去现场作诗作赋作辞呢!
简穆:简穆最终还是接了,半是写实半是写意地给五只「种子鸡」画了肖像,姿态各异,但是各个威风凛凛。
鸡坊的官员看了很满意,还和简穆说,下次有活动还会请他,简穆笑着应了。
除了一笔不算丰厚的收入,简穆还得到了斗鸡大赛的「入场通票」,简穆是之后才知道,这「入场通票」才是这次私活的真正报酬。这种「入场通票」可以让简穆观看任何一场斗鸡赛事,且不限次数,而鸡坊贩卖的其他「入场票」只能观看其中某一场。
根据往年的情况,初赛的「入场票」一般要一两银子,而决赛的「入场票」最高达到过十五两银子,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买到。
简穆拿到了五张,他将其中三张送给了简老爷子、简在渊和卢氏,然后和简怡去看了第一天的比赛。
也不全是比赛,还有「开幕式」,简穆是全程张着嘴看完的,这个斗鸡大赛比奥运会也不差什么了赛前有表演、赛中有主持、赛后有颁奖,当然也少不了赌博那一套,甚至还有「兴奋剂检测」。
简穆会知道这事是因为简怡给一只鸡压了五两银子,那只鸡输了,但是后来银子又还回来了。简穆他们问了才知道,赢了的那只鸡被检查出爪子上涂了某种药,抓伤别的鸡时会让那鸡变得迟钝无力。
简穆和简怡也就看了第一天的热闹,之后就没再去过,票被王宇给要走了。结果,没过多久王宇就来找简怡借钱,简穆和简怡这才知道,短短几日,他赔了小三百两进去。
简怡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王宇一刻钟,才松口借钱给他,但简怡只肯借给他三十两,这是王宇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月利。
简穆倒是不阻止简怡借钱给王宇,不过简穆对王宇说:仅此一次,王宇,我说真的,以后你再敢这么赌,我就告诉你哥。告诉王宏比告诉王大人都有用,因为王宇虽然嫉妒他哥,但他更忍受不了他哥对他的「人生指导」。
王宇脸烧得通红,不过没回嘴,他也知道自己这次玩过了,他们虽然碰上了也会玩一玩,但是谁都知道必须有个度。
简穆觉得王宇这就是闲出来的,每次散学后,只要王宇没有击鞠训练,简穆就让简怡拉着他和他们一起去书楼。
京城也不止斗鸡这一件盛事,就在前几日,今年岁举的金榜已经贴出来了,不过因为简家的亲朋好友今年没有参加岁举的,所以他们才没关注。简穆和简怡的全副心力现在只放在两件事上,一个是下月初的大考,他们想通过这次考试升入乙级。一个是等待大姑母的到来,他们收到了大姑母的来信,下月大姑母要陪祖母来京听经。
虽然心中期待,但是对于后一件事,简穆和简怡暂时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可以说,简穆和简怡现在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拼命学习。
说是大考,其实考试内容反而不如月考那样丰富,六学将分别根据自己的科举科目,对学中监生举行测试,会根据排名重新进行分级和分班。简穆和简怡曾分别请教过几个科目的博士,几位博士认为他们的水平大概在丙一到乙四之间,具体还要看考试时的发挥。
于是,简穆和简怡就将目标定在了乙四。
帖经简穆倒不是特别担心,毕竟不是真的去科举,博士从大中小三经中分别抽了一经作为考试范围。简穆和简怡是打算三年后就参加明经试的,所以经书的背诵就没落下过。
时务策则是积累之功,对历史、对时事,所以在复习阶段,简穆和简怡主要就是将之前的课业拿出来,重新修改,再去请博士们点评。对于简穆而言,他近日最大的改变就是每日要强迫自己多作两诗一赋。
现在的学子想要扬名,最好的办法就是作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但是仅仅针对考试而言,诗赋最重要的不是文采斐然,而是格律无错!这让简穆好过许多,虽然考试中,若写出另博士们眼前一亮的佳句自然会得到不少加分,但是简穆自认没那个能力前世背诵的那些千古名句,不要说简穆还记得多少,他就是记得,能符合他的年龄身份性格心境的诗句也挑不出几首。所以,这方面简穆几乎用不上纠结,就放弃了「抄袭大法」。
如果说简穆是成年人的自律,简怡可能就是天生的性子了,简怡一旦决定好要做什么事,通常比简穆还要自觉。简穆现在都记得,他们刚刚习武那会儿,因为没有经验,等练完了功才发现胳膊腿儿都不听使唤了,可简怡还坚持要完成每天要写的大字,简穆不答应都不行。
那天简穆和简怡是真的一边哭一边写完了一篇歪歪扭扭的大字,简穆事后一直安慰自己,生理性眼泪是不受理智控制的。
比起简穆和简怡的自律,王宇显然比较符合大多数少年的情况,仅仅一起在书楼里待了两天,简穆和简怡就惊愕地发现,王宇的功课比起入学那时几无进益!
简怡直接就问了:你这几个月都没看书吗?
王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给简怡解释:前几次考试,我在我们班差不多还是中游,而且,国子学和咱们以前在先生那里学习不一样,成绩没那么重要。
简怡皱眉问:不都是上学吗?有什么不一样?成绩不重要,什么重要?
面对简怡的三连问,王宇肯定地说:交际与人脉。
简怡当然也知道交际与人脉的重要性,但是他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太对,简怡张张嘴,最后只憋出一句:可是我不想和笨蛋做朋友。
因为在书楼,王宇没敢大声说话,但还是直接扑到简怡身上要掐他。
简穆捂脸: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宣传学习无用论啊。
其实从简穆本心来说,他也觉得背这么多经书对自己的人生的帮助多半没有耗费的精力大,但是,他又很传统地认为,每个阶段就该做每个阶段的事情。一个孩子,不好好学习要做什么呢?
简穆一时也没想好要怎么劝王宇,或者说,简穆其实都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能这么养简怡,但对王宇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也只能先拉着王宇先多看看书,毕竟考试也确实要考不是?
王宇多一半是被简穆和简怡强迫着拉去看书,丙四班的众多学子却是被简穆和简怡的备考状态弄得心虚无比,必须多看看书才能让心安静一点。
连赵晨都对简穆抱怨了:你为什么每天有那么多问题问助教和博士?
简穆想了想,说:多问问题有助于我保持头脑清醒。
赵晨最近也跟着简穆和简怡一起复习,不过他觉得这次考试完,他多半就要和简穆简怡分开了。
赵晨叹口气:以后没法一起玩了。
简穆好笑:咱们又没隔着天涯海角,而且你不是还要和简怡一起种水稻吗?这是赵晨和简怡一起折腾的,赵晨的父亲给他们拨了五亩良田,简怡负责其他花费。
赵晨还是有点儿闷闷不乐,简穆干脆说:你要是愿意,这次考完你来我家玩吧?
赵晨问:为什么要等考完?
简穆无奈:考前,我和简怡在家也是看书啊,你要来和我们一起看书吗?
赵晨坚决摇头。
丙四班这边的学生虽然被简穆简怡勤学地有些闹心,但至少反馈还比较正面,反正丙四班的博士和助教最近都觉得孩子们十分可爱。
但另一边,王宇的境遇却完全相反。
因为简穆和简怡强烈要求,王宇在经学课上开始认真记笔记,这些笔记简穆和简怡是要看的,于是简穆二人发现教习王宇他们《诗经》和《中庸》的秦先生比他们丙班的博士强出不少。
只要遇到这两门课,简穆和简怡就把攒下来的问题送给王宇,让他从秦先生那里问答案,这样几次,王宇不认真听课也不行了。有时和简穆简怡讨论起来,不知不觉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在吴秀才学馆学习时的状态。
王宇的成绩其实一直不错,不然也不能入学试就考到了国子学的丙二班,以前在吴秀才学馆上课时,吴先生喜欢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互相辩论,所以王宇在经学上也是善辩的。
王宇因为找回了一些以前的状态,最近在课上也变得常常发言,然后自然而然就某个问题与同窗辩论起来。在吴秀才学馆时,他们在课上争得面红耳赤,钟声一响,转脸就能勾肩搭背地跑出去玩,但是王宇的某位同窗显然不是这一卦。
王宇眼圈红红地跑来找简穆和简怡时,简穆和简怡都震惊了!
作者有话说:
再回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那一场场考试熬下来的= =
求评论,求收藏
第19章
来龙去脉还是跟着王宇过来的一个学生说了,简穆和简怡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在课上被王宇堵地说不出话的田坤,在课下用王宏把王宇给挤兑哭了!
王宏的名声能在县学让王宇成为「王宏的弟弟」,在国子监虽然不至于,但那也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王宇和王宏的关系,王宏当年在国子学也是不输如今郑舒承的人物。
王宏简直就是王宇的死穴,最重要的是,王宇很难就「王宏」本身作出什么反击,王宇又不是能昧着良心胡搅蛮缠的,当初从县学避到了吴秀才学馆,如今又从国子学避到了太学。
简穆谢了陪着王宇过来的学生,那人摆摆手,他陪着王宇过来一是他们两个关系还不错,二是田坤嘲笑王宇时,王宇正好在和他讨教问题。
简穆看着王宇,心底升出一种无力之感,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跨不过去的坎。
简怡气得不行,他觉得王宇太怂了,直接说他:你跑过来之前怎么没抽他一顿!?
因为已经到了午时,简穆他们班几乎都没人了,王宇再晚来一会儿,简穆和简怡估计都出国子监回家吃饭去了。
既然出了这事,简穆和简怡也不打算回去了,直接拉着王宇去国子监外面找了一家饭馆吃饭,吃完饭就开始满国子学的转悠。
王宇一开始还以为简穆和简怡是想拉着他散步加散心,可走着走着就觉出不对了:你们要找田坤?
简怡翻了个白眼:你可算回神了,你知道那个田坤平时喜欢在哪里待着吗?
王宇犹豫了一瞬,简怡就狠狠地瞪着他:难道你想一会儿我们去你们班吗?
王宇泄气,说:我也不知道啊,我和他又不熟。说完,王宇更加郁闷,怎么哪里都有人知道我哥啊。
简穆没憋住,笑出来:得了,咱们先转转吧,就当散食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简穆三人找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在闻风亭找到了田坤。
闻风亭不止一亭,而是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一处小景观,五亭之间有一棵老槐,树下零星分布有石桌石凳,是一处国子学学生很喜欢的休憩对弈之地。
闻风亭内外聚着十来名学生,此时无人对弈,只零散的坐在亭廊上聊天。
等王宇指出田坤的位置,简穆和简怡直接走了过去。
田坤周围还有四名学生,此时见简穆和简怡直愣愣地走过来,自然目光都投向他们。
简穆和简怡在某种程度上被国子监的很多人知道,倒不是他们俩有多高调,而是因为他们是唯一一对双生子。
田坤也知道简穆和简怡,自然更知道他们是王宇的朋友,所以此时看到他们,就猜到他们的来意。田坤挑挑眉,歪头看向简穆和简怡身后的王宇:怎么,这是找你的小朋友给你出头来了?
简穆对付这种阴阳怪气一直是直接无视的,就看着田坤:王宇和别人请教问题,是哪里冒犯到你,你要羞辱他?
呦,还真是来出头的。田坤夸张地倾斜着身子,看着王宇说:王宇,你这是羞愧自己无能又忍不住气了?
简穆侧移一步,挡住王宇,再次对准了田坤的视线:那学长你是承认你无故羞辱王宇了?
田坤坐正身子,挑起眉头看着简穆:我可没羞辱谁,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做人要知道自己的斤两。就比如你这雅言,听说你们还请了人给你们上课,我听着也没比你们刚来时强到那儿去啊。
田坤说完,还学了一个简穆说得不太标准得话音,周围几个学生都嗤嗤笑起来。
田坤虽然坐着,但却用一种居高临下地眼神看着简穆,语气凉凉地说:整天作出些好学姿态,课上课下大放厥词,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跳梁小丑不过如此。
简穆听他的话才想起这个人,他们还算有「旧愁」呐,这是之前骂他们「外地汉」的那个人。
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了,简穆故意长舒一口气,语气特别轻松愉快地说:听说论「三良」时,你没辩过王宇,被他驳得险些恼羞成怒,我原还不信国子监里会有此等心胸狭窄之人,现在你倒解了我的困惑。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田坤被简穆一脸看稀奇鸟儿的样子刺激地直起身体,咬牙切齿地说:课上的争论谁会放在心上,你少小人之心!
简穆举起双手,往后退了两步,一副「我认输」的样子:是是是,你说的都对,是我小人之心。
简穆一直退到王宇身边,扬手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拉着他转身,声音拔高,一下子引来了其他几处学生的关注:他这就是典型的螃蟹心理,你竟然会在意这种人说的话,以前做的试验你忘了?简怡,帮王宇回顾一下。
简怡很配合地大声说:把一堆螃蟹放在同一个竹篓里,不用盖盖子他们也爬不出来,因为下面的螃蟹总会扯那些努力往外爬的螃蟹的后腿。
恋耽美
简怡这次开口了:农课有个同窗想送他娘咱们铺子里刚出的那个绒花盆景做生辰礼,松鹤延年那个,钱不够,想跟我赊账。
他母亲贵庚?
简怡低笑:听说不到四十。
简穆也是一阵无语:那他送这个不是找抽吗?
我劝他了,给他推荐那套牡丹团扇,便宜许多,也好看实用,不过他就看上那几只鹤了。
千金难买人家乐意。
简穆摇摇头,小本买卖,不许赊账,实在没钱,你可以借给他。
简穆描绘完画中角门处的一片衣角,手指一转,用笔上的羽毛扫了简怡的鼻子一下:简怡,我想到见娘的办法了。
简怡霍地扬起头,问简穆:怎么见?
等到今年立冬时,咱们先不给娘烧寒衣,晚上她一定会托梦问咱们怎么不给她烧衣服,到时就见到了。
真的?
真的。简穆是认真的,他突然想起自己亲妈曾经说过,有一年寒衣烧迟了一天,姥姥晚上就找她来了。
简怡心动了,就在简穆以为简怡会高兴起来时,简怡将头整个埋进他的颈间,语气充满了纠结,但仍然说:算了,也不能为了见娘让娘冻着。
简穆感受着简怡呼出来的热气,心中一软:好吧。我弟弟这么孝顺,娘哪天兴许高兴也愿意来梦里逛一逛。
清明节之后,简穆从姜先生那里接到一个私活儿,给鸡画肖像。
你没听错,就是给鸡画肖像,京城两年一度的斗鸡大赛要开始了!简穆听到姜先生问他要不要接这事时,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经过姜先生的解释后,简穆才知道,这斗鸡大赛由皇家冠名,所以去给斗鸡画肖像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翰林院还有人被请去现场作诗作赋作辞呢!
简穆:简穆最终还是接了,半是写实半是写意地给五只「种子鸡」画了肖像,姿态各异,但是各个威风凛凛。
鸡坊的官员看了很满意,还和简穆说,下次有活动还会请他,简穆笑着应了。
除了一笔不算丰厚的收入,简穆还得到了斗鸡大赛的「入场通票」,简穆是之后才知道,这「入场通票」才是这次私活的真正报酬。这种「入场通票」可以让简穆观看任何一场斗鸡赛事,且不限次数,而鸡坊贩卖的其他「入场票」只能观看其中某一场。
根据往年的情况,初赛的「入场票」一般要一两银子,而决赛的「入场票」最高达到过十五两银子,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买到。
简穆拿到了五张,他将其中三张送给了简老爷子、简在渊和卢氏,然后和简怡去看了第一天的比赛。
也不全是比赛,还有「开幕式」,简穆是全程张着嘴看完的,这个斗鸡大赛比奥运会也不差什么了赛前有表演、赛中有主持、赛后有颁奖,当然也少不了赌博那一套,甚至还有「兴奋剂检测」。
简穆会知道这事是因为简怡给一只鸡压了五两银子,那只鸡输了,但是后来银子又还回来了。简穆他们问了才知道,赢了的那只鸡被检查出爪子上涂了某种药,抓伤别的鸡时会让那鸡变得迟钝无力。
简穆和简怡也就看了第一天的热闹,之后就没再去过,票被王宇给要走了。结果,没过多久王宇就来找简怡借钱,简穆和简怡这才知道,短短几日,他赔了小三百两进去。
简怡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王宇一刻钟,才松口借钱给他,但简怡只肯借给他三十两,这是王宇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月利。
简穆倒是不阻止简怡借钱给王宇,不过简穆对王宇说:仅此一次,王宇,我说真的,以后你再敢这么赌,我就告诉你哥。告诉王宏比告诉王大人都有用,因为王宇虽然嫉妒他哥,但他更忍受不了他哥对他的「人生指导」。
王宇脸烧得通红,不过没回嘴,他也知道自己这次玩过了,他们虽然碰上了也会玩一玩,但是谁都知道必须有个度。
简穆觉得王宇这就是闲出来的,每次散学后,只要王宇没有击鞠训练,简穆就让简怡拉着他和他们一起去书楼。
京城也不止斗鸡这一件盛事,就在前几日,今年岁举的金榜已经贴出来了,不过因为简家的亲朋好友今年没有参加岁举的,所以他们才没关注。简穆和简怡的全副心力现在只放在两件事上,一个是下月初的大考,他们想通过这次考试升入乙级。一个是等待大姑母的到来,他们收到了大姑母的来信,下月大姑母要陪祖母来京听经。
虽然心中期待,但是对于后一件事,简穆和简怡暂时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可以说,简穆和简怡现在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拼命学习。
说是大考,其实考试内容反而不如月考那样丰富,六学将分别根据自己的科举科目,对学中监生举行测试,会根据排名重新进行分级和分班。简穆和简怡曾分别请教过几个科目的博士,几位博士认为他们的水平大概在丙一到乙四之间,具体还要看考试时的发挥。
于是,简穆和简怡就将目标定在了乙四。
帖经简穆倒不是特别担心,毕竟不是真的去科举,博士从大中小三经中分别抽了一经作为考试范围。简穆和简怡是打算三年后就参加明经试的,所以经书的背诵就没落下过。
时务策则是积累之功,对历史、对时事,所以在复习阶段,简穆和简怡主要就是将之前的课业拿出来,重新修改,再去请博士们点评。对于简穆而言,他近日最大的改变就是每日要强迫自己多作两诗一赋。
现在的学子想要扬名,最好的办法就是作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但是仅仅针对考试而言,诗赋最重要的不是文采斐然,而是格律无错!这让简穆好过许多,虽然考试中,若写出另博士们眼前一亮的佳句自然会得到不少加分,但是简穆自认没那个能力前世背诵的那些千古名句,不要说简穆还记得多少,他就是记得,能符合他的年龄身份性格心境的诗句也挑不出几首。所以,这方面简穆几乎用不上纠结,就放弃了「抄袭大法」。
如果说简穆是成年人的自律,简怡可能就是天生的性子了,简怡一旦决定好要做什么事,通常比简穆还要自觉。简穆现在都记得,他们刚刚习武那会儿,因为没有经验,等练完了功才发现胳膊腿儿都不听使唤了,可简怡还坚持要完成每天要写的大字,简穆不答应都不行。
那天简穆和简怡是真的一边哭一边写完了一篇歪歪扭扭的大字,简穆事后一直安慰自己,生理性眼泪是不受理智控制的。
比起简穆和简怡的自律,王宇显然比较符合大多数少年的情况,仅仅一起在书楼里待了两天,简穆和简怡就惊愕地发现,王宇的功课比起入学那时几无进益!
简怡直接就问了:你这几个月都没看书吗?
王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给简怡解释:前几次考试,我在我们班差不多还是中游,而且,国子学和咱们以前在先生那里学习不一样,成绩没那么重要。
简怡皱眉问:不都是上学吗?有什么不一样?成绩不重要,什么重要?
面对简怡的三连问,王宇肯定地说:交际与人脉。
简怡当然也知道交际与人脉的重要性,但是他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太对,简怡张张嘴,最后只憋出一句:可是我不想和笨蛋做朋友。
因为在书楼,王宇没敢大声说话,但还是直接扑到简怡身上要掐他。
简穆捂脸: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宣传学习无用论啊。
其实从简穆本心来说,他也觉得背这么多经书对自己的人生的帮助多半没有耗费的精力大,但是,他又很传统地认为,每个阶段就该做每个阶段的事情。一个孩子,不好好学习要做什么呢?
简穆一时也没想好要怎么劝王宇,或者说,简穆其实都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能这么养简怡,但对王宇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也只能先拉着王宇先多看看书,毕竟考试也确实要考不是?
王宇多一半是被简穆和简怡强迫着拉去看书,丙四班的众多学子却是被简穆和简怡的备考状态弄得心虚无比,必须多看看书才能让心安静一点。
连赵晨都对简穆抱怨了:你为什么每天有那么多问题问助教和博士?
简穆想了想,说:多问问题有助于我保持头脑清醒。
赵晨最近也跟着简穆和简怡一起复习,不过他觉得这次考试完,他多半就要和简穆简怡分开了。
赵晨叹口气:以后没法一起玩了。
简穆好笑:咱们又没隔着天涯海角,而且你不是还要和简怡一起种水稻吗?这是赵晨和简怡一起折腾的,赵晨的父亲给他们拨了五亩良田,简怡负责其他花费。
赵晨还是有点儿闷闷不乐,简穆干脆说:你要是愿意,这次考完你来我家玩吧?
赵晨问:为什么要等考完?
简穆无奈:考前,我和简怡在家也是看书啊,你要来和我们一起看书吗?
赵晨坚决摇头。
丙四班这边的学生虽然被简穆简怡勤学地有些闹心,但至少反馈还比较正面,反正丙四班的博士和助教最近都觉得孩子们十分可爱。
但另一边,王宇的境遇却完全相反。
因为简穆和简怡强烈要求,王宇在经学课上开始认真记笔记,这些笔记简穆和简怡是要看的,于是简穆二人发现教习王宇他们《诗经》和《中庸》的秦先生比他们丙班的博士强出不少。
只要遇到这两门课,简穆和简怡就把攒下来的问题送给王宇,让他从秦先生那里问答案,这样几次,王宇不认真听课也不行了。有时和简穆简怡讨论起来,不知不觉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在吴秀才学馆学习时的状态。
王宇的成绩其实一直不错,不然也不能入学试就考到了国子学的丙二班,以前在吴秀才学馆上课时,吴先生喜欢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互相辩论,所以王宇在经学上也是善辩的。
王宇因为找回了一些以前的状态,最近在课上也变得常常发言,然后自然而然就某个问题与同窗辩论起来。在吴秀才学馆时,他们在课上争得面红耳赤,钟声一响,转脸就能勾肩搭背地跑出去玩,但是王宇的某位同窗显然不是这一卦。
王宇眼圈红红地跑来找简穆和简怡时,简穆和简怡都震惊了!
作者有话说:
再回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那一场场考试熬下来的= =
求评论,求收藏
第19章
来龙去脉还是跟着王宇过来的一个学生说了,简穆和简怡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在课上被王宇堵地说不出话的田坤,在课下用王宏把王宇给挤兑哭了!
王宏的名声能在县学让王宇成为「王宏的弟弟」,在国子监虽然不至于,但那也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王宇和王宏的关系,王宏当年在国子学也是不输如今郑舒承的人物。
王宏简直就是王宇的死穴,最重要的是,王宇很难就「王宏」本身作出什么反击,王宇又不是能昧着良心胡搅蛮缠的,当初从县学避到了吴秀才学馆,如今又从国子学避到了太学。
简穆谢了陪着王宇过来的学生,那人摆摆手,他陪着王宇过来一是他们两个关系还不错,二是田坤嘲笑王宇时,王宇正好在和他讨教问题。
简穆看着王宇,心底升出一种无力之感,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跨不过去的坎。
简怡气得不行,他觉得王宇太怂了,直接说他:你跑过来之前怎么没抽他一顿!?
因为已经到了午时,简穆他们班几乎都没人了,王宇再晚来一会儿,简穆和简怡估计都出国子监回家吃饭去了。
既然出了这事,简穆和简怡也不打算回去了,直接拉着王宇去国子监外面找了一家饭馆吃饭,吃完饭就开始满国子学的转悠。
王宇一开始还以为简穆和简怡是想拉着他散步加散心,可走着走着就觉出不对了:你们要找田坤?
简怡翻了个白眼:你可算回神了,你知道那个田坤平时喜欢在哪里待着吗?
王宇犹豫了一瞬,简怡就狠狠地瞪着他:难道你想一会儿我们去你们班吗?
王宇泄气,说:我也不知道啊,我和他又不熟。说完,王宇更加郁闷,怎么哪里都有人知道我哥啊。
简穆没憋住,笑出来:得了,咱们先转转吧,就当散食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简穆三人找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在闻风亭找到了田坤。
闻风亭不止一亭,而是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一处小景观,五亭之间有一棵老槐,树下零星分布有石桌石凳,是一处国子学学生很喜欢的休憩对弈之地。
闻风亭内外聚着十来名学生,此时无人对弈,只零散的坐在亭廊上聊天。
等王宇指出田坤的位置,简穆和简怡直接走了过去。
田坤周围还有四名学生,此时见简穆和简怡直愣愣地走过来,自然目光都投向他们。
简穆和简怡在某种程度上被国子监的很多人知道,倒不是他们俩有多高调,而是因为他们是唯一一对双生子。
田坤也知道简穆和简怡,自然更知道他们是王宇的朋友,所以此时看到他们,就猜到他们的来意。田坤挑挑眉,歪头看向简穆和简怡身后的王宇:怎么,这是找你的小朋友给你出头来了?
简穆对付这种阴阳怪气一直是直接无视的,就看着田坤:王宇和别人请教问题,是哪里冒犯到你,你要羞辱他?
呦,还真是来出头的。田坤夸张地倾斜着身子,看着王宇说:王宇,你这是羞愧自己无能又忍不住气了?
简穆侧移一步,挡住王宇,再次对准了田坤的视线:那学长你是承认你无故羞辱王宇了?
田坤坐正身子,挑起眉头看着简穆:我可没羞辱谁,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做人要知道自己的斤两。就比如你这雅言,听说你们还请了人给你们上课,我听着也没比你们刚来时强到那儿去啊。
田坤说完,还学了一个简穆说得不太标准得话音,周围几个学生都嗤嗤笑起来。
田坤虽然坐着,但却用一种居高临下地眼神看着简穆,语气凉凉地说:整天作出些好学姿态,课上课下大放厥词,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跳梁小丑不过如此。
简穆听他的话才想起这个人,他们还算有「旧愁」呐,这是之前骂他们「外地汉」的那个人。
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了,简穆故意长舒一口气,语气特别轻松愉快地说:听说论「三良」时,你没辩过王宇,被他驳得险些恼羞成怒,我原还不信国子监里会有此等心胸狭窄之人,现在你倒解了我的困惑。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田坤被简穆一脸看稀奇鸟儿的样子刺激地直起身体,咬牙切齿地说:课上的争论谁会放在心上,你少小人之心!
简穆举起双手,往后退了两步,一副「我认输」的样子:是是是,你说的都对,是我小人之心。
简穆一直退到王宇身边,扬手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拉着他转身,声音拔高,一下子引来了其他几处学生的关注:他这就是典型的螃蟹心理,你竟然会在意这种人说的话,以前做的试验你忘了?简怡,帮王宇回顾一下。
简怡很配合地大声说:把一堆螃蟹放在同一个竹篓里,不用盖盖子他们也爬不出来,因为下面的螃蟹总会扯那些努力往外爬的螃蟹的后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