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15)
两位县丞也夸了简穆几句,有真本事的人总能更轻易地获得别人的肯定,总之经过这一番演示,众人都放心多了。
简穆拿出一沓纸,他懒得再把它们装订成册子了,只在角落里标注了页码,以防错乱:这是我准备的「教材」,就是我这套画法的基本学习流程,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就可以进行下一项,因为两位画师的主要目的就是画人像,所以,我调整了一些内容。
简穆给几人大致介绍了一下,几位大人一开始问我需要教多久,这个其实我也无法肯定,我只能说,只要按照我设定的这个标准,一项项的完成,就能达到绘制人像的基本要求,其他也不过手熟而已。
简穆顿了顿,终究给了个时间:勤加练习的话,四个月吧。
贺员外郎贺两位县丞商量了一下,问简穆:你能每隔一天来一次长安县县衙吗?
简穆立刻摇头:贺大人,我家在宣平坊,国子监在务本坊,长安县县衙在长寿坊,您算算这个距离。这三个坊连起来就是个大三角好不好!而且我每隔一天,散学后还要跟学长学习雅言,要三刻钟!
贺大人看着简穆:你的雅言已经说的很好了。
不能和大人比。简穆看着几人的样子,又小声补充:之前我每日散学,除了学习雅言,还要和我弟弟去书楼抄书,我可以隔一天给两位画师上一次课,但是,我不能在路上花那么长时间。
几人一阵无言:我们家的小子怎么就没人家这么用功啊?!
简穆的本意是,几人听见他的话,干脆让两个画师去国子监或者去他们家找他,结果,三人又商量了一会儿,贺大人对着简穆说:那你每隔一日午时来刑部吧,吃完午食再给他们上三刻钟的课。放心,刑部的饭比你们国子监强多了。
简穆:不过,工部总比长安县县衙好多了,简穆只能答应了。
贺员外郎还得先给简穆去申请进入皇城的令牌这也是他们之前希望简穆去长安县县衙的原因。
事情商量停当,简穆还被留在长安县县衙吃了一顿午饭。等到简穆匆匆回到简宅,刚刚踏入院门,就看到大姑母和简怡两个一人一边半躺在屋檐下,两人中间摆着一套精美的琉璃杯盏,杯壁还挂着水珠,里面肯定是冰过的甜汤。
简穆难得嫉妒,给大姑母问好后,就把简怡从躺椅上挤走,霸占了他的位置,简怡敢怒不敢言,只能又叫人搬来一把,躺在了简穆的旁边。
简宁等他们折腾完了,才问简穆今日情形,简穆简单说了一遍,之后才和大姑母说:说是教人,我自己也得重新学一遍,而且,如何根据别人的描述就画出某个人才是重点,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简宁颔首:你在画上有天赋,也肯用功,但我至今没发现有谁能在这方面教导你。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如今能发现新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你去好好琢磨。
是,学生明白。
简宁听简穆自称「学生」,不禁笑了:简穆,你虽是去教人的,但画师地位低下,若有人与你说些不中听的,你也不必介怀,你只要记住政事无小事,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
简穆望着被框成长方形的天空,一朵形状怪异地云正慢悠悠地飘过,拂过面颊的风都似更柔软了些,简穆笑起来:大姑母,您放心吧。就像您说的,能在画上发现新的问题,又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我很高兴。至于别人,我又不靠他们吃饭
简穆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
简怡本来在听他们说话,见哥哥突然不说了,转过脑袋,问:哥,怎么了?
简穆噌地坐起身,喃喃道:怎么没有一个人和我说工钱的事?贺员外郎不会觉得,一顿午饭就能把我打法了吧?!
简宁难得调侃简穆:我能确定你是真的很高兴了,竟然连这个都忘了问。
简穆有些沮丧,往后一躺:错过最好的时机了,那两个画师是三个部门共用的,我这要去找谁啊?
这事真让简穆给料着了,等简穆去找贺员外郎时,贺员外郎很意外这事不归他管。因为简穆是昭景泽直接介绍过来的,工部给了面子,让六品贺员外郎出面接待,画师其实是对他手下负责文书的魏主事负责,魏主事还没见过简穆呢,更管不了这事。
简穆才不管呢,就眼巴巴地看着贺员外郎,贺员外郎的儿子都比简穆大,被这么看着也只能答应帮他去问问。
一月工资是多少倒是问出来了,一个月三十两,这是比照外面学馆的束脩、简穆的独家技艺以及课时定的,算是比较高的价钱,简穆预计教四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
听着不多是吧?但按照大齐此时的米价,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吃的米的价钱也就不到二两银子!好在是三家平分,但是刑部觉得自己提供了午食和地盘,所以理应少出一点,但长安县和万年县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画师现在归属刑部,其实都该他们出。
都说男人媚起来没女人什么事,其实男人磨叽起来更没女人什么事!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23章
简穆很不喜欢这种事情还没定下来就先干活儿的情况,但他也没辙,大考的成绩还没下来呢,刑部的马车先停在了国子监的门口。
晃晃悠悠地到达刑部后,简穆就被一个早等在门口的吏员给领去了刑部食堂,两个画师也在那里,看来是要等着他一起吃饭。
刑部的食堂和国子监不同,根本没得选,就一样套餐,两荤一素一汤,虽然贺员外郎说比国子监好很多,但是简穆仍然觉得一般,最重要的是,味重!
但是,工作就是工作,简穆一想也就四个月,忍了。
刑部给简穆三人安排了一个小隔间,十分简陋,但很干净,并且按照简穆的要求准备的都是高型桌椅。
两个画师一个姓张,一个姓卫,简穆称呼他们为「张画师」和「卫画师」,他们称呼简穆为「简小先生」,简穆对那个「小」有些不满,不过也没说什么。
由于之前的嘱咐,两位画师都准备好了全套工具一根炭笔加一张徽州宣纸,这是简穆试过的所有纸张中,勉强能用作素描的纸张。当然,澄心堂纸更柔韧,吸附性也更好,但那实在不是容易弄到的,简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省去削笔的教学,两位画师第一天的学习内容就只有一项:排线。
简穆拇指与食指捏住炭笔,手腕摆动,就开始给两个人讲解各种排线的技巧和方法。两个画师看完觉得不算难,点点头就模仿着简穆的样子开始练习,然后就被自己排出的线给丑得愁眉苦脸。
简穆拿出一张三尺全开的纸,纸面一片全黑,但是细看就能看出那种黑不是随意涂抹上去的,而是由层层叠叠的线条交织而成。
排线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非常重要,这两天你们就只练这个,能完成多少张就完成多少张。简穆说完又加了一句,你们排线时一定要动脑子,要注意拇指与手腕的力度,一条线画得不如意,你们就要反省是哪里出了问题。
说完,简穆就不管两个人了,抓来了一个斋夫就开始给对方画肖像,人物画他也手生的很,得重新练起来。
等吏员来通知简穆该回去国子监时,简穆的画也画得差不多了,签下日期,收拾好东西,简穆看了两位画师的排线情况,分别叮嘱几句就走了。
简穆回到国子监时,简怡正在大门口等着他,简穆忙走过去:你怎么在这里等我?
简怡拉着简穆就往里跑:哥,大考的榜单出来了!
简穆一听,一瞬间想了很多,比如,监里在午食后才贴出来是为了让学生们好好吃饭吗?可为什么又要在旬休前的一日贴出来,这得让多少人过不好这个旬休啊
简穆还没想完,人已经到达贴榜的杏林院,杏林院的北墙贴满了榜单,六学所有学子的名字都在上面。
简穆是卡着时辰回来的,此时距离下午的课程只有不到半刻钟,杏林院也只有零星几人。
简穆和简怡走到太学的榜单下,开始找自己的名字,二人直接从丙、乙之间的排位开始找,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简怡排在二百二十六位,简穆排在二百四十三位乙四班的范围在二百一十八位到二百四十九位。
简穆长舒一口气:好险!
简怡抱着简穆的肩膀,忍不住跳了两下,笑容灿烂:总算没白拼命这一个多月!
简穆和简怡又往后看了看,终于在第二百九十七名那里看到了赵晨的名字,赵晨下一旬就可以到丙二班上课了。
哥,咱们去看看国子学的榜单吧?
简穆点头答应,两个人自然是去看王宇的成绩,两个人对王宇的复习情况有数,也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还不错,虽然没升级也没升班,但名次上升了。
简怡指着榜单最右侧:哥,你看,掌议是甲三班的。
简穆也看到郑舒承的名字,排在了第三十七位,总跟在他身边的秦润之比他还高两位。
哥,我想到用什么理由劝王宇好好学习了。
简穆点头,他也想到了:人家一个国子监掌议,尚书省最高长官的嫡亲孙子,人脉不说在国子学,在国子监也是金字塔尖儿的人物啊,这不是也在好好学习呢吗!
说「成绩没有人脉重要」这句话前,自己先升入甲级再说吧。
太学丙四班这次大考整体都不错,大部分人都即将升班,不过直接从丙四班升到乙四班的只有简怡和简穆两个人。
有个老生竟然还质疑起简穆和简怡的成绩,简怡翻了个白眼,没说话。他又不能说自己和哥哥入学试是因为受到非惯用手的影响才被分到了丙四班的,这也太得罪人了。
简穆对这种事也不在意,根本不打算理会。他没想到的是,韩乐竟然张嘴帮他回了对方一句:简穆入学时手伤了,再说,他们俩一直也很用功。
顾铭之事,四班的人知道是韩乐出卖了简穆的坐席后,对他一直是淡淡的。大家当然不至于同仇敌忾,但对这种人也多半敬而远之。简穆虽然不会为难一个孩子,但也不是圣人,所以一直采取的就是无视态度,此刻听到他开口为自己说话,着实惊讶。
赵晨对着简穆露出一个无声又夸张的怪表情,用口型说:他怎么啦?
简穆被他那张扭曲的小脸儿逗得险些被口水呛到,咳嗽了两声才笑着问赵晨:你这个旬休有空吗?有空的话,就来找我和简怡玩。
赵晨很高兴简穆还记得这个约定,很痛快地答应了。
散学后,简穆在离开课室前,拦住了准备离开的韩乐:谢谢你今天为我和简怡说话,我们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
韩乐其实一个下午都不太好过,因为他说完那句话后,简穆和简怡也没有丝毫表示,此刻听见简穆说谢谢,韩乐才松了口气似的,露出一个腼腆的笑,点点头就走了。
简怡等韩乐的身影走远,才说:哥,这都好几个月了,你说他怎么突然就道歉了?简怡说完又摇了摇头,这也不算道歉吧?顶多算是示好。
说来也是讽刺,韩乐当初也算是为顾铭做事,结果因为郑舒承和王宇的关系,简穆和简怡现在在遇到顾铭反而能互相打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招呼,而韩乐在顾铭跟前倒成了个透明人。
简穆摇头:我怎么知道,他既然示好,我们接着就是。
简怡最近在和赵晨折腾他们的种子,散学后会时不时跟着他去赵家,今日也是,简穆也没去书楼,而是改道去了武师傅租的院子。
小院位于光德坊,毗邻西市,与京城主街朱雀大街也不远,所以虽然整体而言城西的房价比城东略低,简穆的这个院子一年的租金也不便宜。
简穆踏进小院二门时,两个孩子正在站桩,脸上的绒毛在水色下被斜阳映成了金色,一颗一颗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过眼角,顺着脸颊汇聚到下巴,直到不堪重负地直坠地面。
武师傅此时也在院里,正像个老头子似的斜歪在折椅上,手上还端着杯冒着寒气的瓷碗,好不悠闲。
武师傅看到简穆,从椅中站起来,放下瓷碗,给简穆行了一礼:大少爷来了。然后又看向两个孩子,行了,起来吧。
两个孩子很懂规矩,和简穆行礼后又对武师傅行了一礼,然后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简穆打量着两人圆润的小脸儿,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胖了不少。
两个小孩听了简穆的话,脸就红了。
简穆笑:别戳在那里,先做休整,不然晚上有你们受的。
何平趁着这会儿就给简穆和自己都搬了一把折椅,然后又去后面的院子叫两个工匠和学徒。
等简穆把过来请安的工匠和学徒都打发回去,两个孩子也终于做完放松动作,然后听简穆的话,一人给自己搬了一把月牙凳,坐在简穆面前。
简穆先让两个小朋友补充水分,等他们放下杯子,就对着二人说:何平和我说你们把《千字文》都背下来了,来吧,一人一句,背给我听听。
此刻,简穆完全忘记了别人考校他功课时,他是如何在心里吐槽对方的。
简穆虽然表现地十分和善,但是两个孩子面对简穆时,比面对操练他们的武师傅还要紧张的多,《千字文》也背得磕磕绊绊,背到「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后就卡住了,卡住了又不敢转头看同伴,本来恢复干燥的额头又冒出了汗珠。简穆就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既不催促,也不提醒。
何平看着自家主子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背书背不出来时,少爷也是这样,非要他急得几乎哭出来,少爷才会慢悠悠地开口帮他接下去。
何平同病相怜之感顿升,一个没忍住,后仰着身子做口型:笃初诚美,做了好几次,孩子终于记起来,才又继续往下背。
简穆没错过小朋友的眼神,知道何平在后面作怪,也没阻止,等两个孩子好不容易背完,简穆还「啪啪啪」鼓了鼓掌:厉害厉害。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有始有终方能成事,上次我说要给你们起名字,一直也没想好,今日就用这句话给你们两个起个名字吧。
听说你们的家乡在徐州,你们就以徐为姓。简穆分别指着二人,徐恒、徐常。
徐恒与徐常互看一眼,腰一用力,直接由坐变跪,向简穆叩首:谢主子赐名。
简穆盯着两人稚嫩细弱的后颈片刻,轻声说:起吧。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24章
何平陪着简穆走出小院时,终于开口问道:少爷,您是对徐恒、徐常不满意吗?何平还在小院时就察觉到简穆心绪不佳,而且不是平时那种嫌他烦的不佳。
简穆愣神片刻后不禁暗叹,何平总在一些很微妙的地方直觉敏锐。简穆看向何平,见他只是单纯的疑惑,就摇了摇头:怎么会,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看着也乖巧。我就是在想,他们都有些怕我啊。
街道喧嚷,人行川流,简穆踏着余辉与一条又一条的影子,一步又一步地慢慢走着,谨慎又仔细,就像在走一条只有自己看得见的路。
恋耽美
简穆拿出一沓纸,他懒得再把它们装订成册子了,只在角落里标注了页码,以防错乱:这是我准备的「教材」,就是我这套画法的基本学习流程,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就可以进行下一项,因为两位画师的主要目的就是画人像,所以,我调整了一些内容。
简穆给几人大致介绍了一下,几位大人一开始问我需要教多久,这个其实我也无法肯定,我只能说,只要按照我设定的这个标准,一项项的完成,就能达到绘制人像的基本要求,其他也不过手熟而已。
简穆顿了顿,终究给了个时间:勤加练习的话,四个月吧。
贺员外郎贺两位县丞商量了一下,问简穆:你能每隔一天来一次长安县县衙吗?
简穆立刻摇头:贺大人,我家在宣平坊,国子监在务本坊,长安县县衙在长寿坊,您算算这个距离。这三个坊连起来就是个大三角好不好!而且我每隔一天,散学后还要跟学长学习雅言,要三刻钟!
贺大人看着简穆:你的雅言已经说的很好了。
不能和大人比。简穆看着几人的样子,又小声补充:之前我每日散学,除了学习雅言,还要和我弟弟去书楼抄书,我可以隔一天给两位画师上一次课,但是,我不能在路上花那么长时间。
几人一阵无言:我们家的小子怎么就没人家这么用功啊?!
简穆的本意是,几人听见他的话,干脆让两个画师去国子监或者去他们家找他,结果,三人又商量了一会儿,贺大人对着简穆说:那你每隔一日午时来刑部吧,吃完午食再给他们上三刻钟的课。放心,刑部的饭比你们国子监强多了。
简穆:不过,工部总比长安县县衙好多了,简穆只能答应了。
贺员外郎还得先给简穆去申请进入皇城的令牌这也是他们之前希望简穆去长安县县衙的原因。
事情商量停当,简穆还被留在长安县县衙吃了一顿午饭。等到简穆匆匆回到简宅,刚刚踏入院门,就看到大姑母和简怡两个一人一边半躺在屋檐下,两人中间摆着一套精美的琉璃杯盏,杯壁还挂着水珠,里面肯定是冰过的甜汤。
简穆难得嫉妒,给大姑母问好后,就把简怡从躺椅上挤走,霸占了他的位置,简怡敢怒不敢言,只能又叫人搬来一把,躺在了简穆的旁边。
简宁等他们折腾完了,才问简穆今日情形,简穆简单说了一遍,之后才和大姑母说:说是教人,我自己也得重新学一遍,而且,如何根据别人的描述就画出某个人才是重点,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简宁颔首:你在画上有天赋,也肯用功,但我至今没发现有谁能在这方面教导你。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如今能发现新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你去好好琢磨。
是,学生明白。
简宁听简穆自称「学生」,不禁笑了:简穆,你虽是去教人的,但画师地位低下,若有人与你说些不中听的,你也不必介怀,你只要记住政事无小事,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
简穆望着被框成长方形的天空,一朵形状怪异地云正慢悠悠地飘过,拂过面颊的风都似更柔软了些,简穆笑起来:大姑母,您放心吧。就像您说的,能在画上发现新的问题,又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我很高兴。至于别人,我又不靠他们吃饭
简穆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
简怡本来在听他们说话,见哥哥突然不说了,转过脑袋,问:哥,怎么了?
简穆噌地坐起身,喃喃道:怎么没有一个人和我说工钱的事?贺员外郎不会觉得,一顿午饭就能把我打法了吧?!
简宁难得调侃简穆:我能确定你是真的很高兴了,竟然连这个都忘了问。
简穆有些沮丧,往后一躺:错过最好的时机了,那两个画师是三个部门共用的,我这要去找谁啊?
这事真让简穆给料着了,等简穆去找贺员外郎时,贺员外郎很意外这事不归他管。因为简穆是昭景泽直接介绍过来的,工部给了面子,让六品贺员外郎出面接待,画师其实是对他手下负责文书的魏主事负责,魏主事还没见过简穆呢,更管不了这事。
简穆才不管呢,就眼巴巴地看着贺员外郎,贺员外郎的儿子都比简穆大,被这么看着也只能答应帮他去问问。
一月工资是多少倒是问出来了,一个月三十两,这是比照外面学馆的束脩、简穆的独家技艺以及课时定的,算是比较高的价钱,简穆预计教四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
听着不多是吧?但按照大齐此时的米价,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吃的米的价钱也就不到二两银子!好在是三家平分,但是刑部觉得自己提供了午食和地盘,所以理应少出一点,但长安县和万年县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画师现在归属刑部,其实都该他们出。
都说男人媚起来没女人什么事,其实男人磨叽起来更没女人什么事!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23章
简穆很不喜欢这种事情还没定下来就先干活儿的情况,但他也没辙,大考的成绩还没下来呢,刑部的马车先停在了国子监的门口。
晃晃悠悠地到达刑部后,简穆就被一个早等在门口的吏员给领去了刑部食堂,两个画师也在那里,看来是要等着他一起吃饭。
刑部的食堂和国子监不同,根本没得选,就一样套餐,两荤一素一汤,虽然贺员外郎说比国子监好很多,但是简穆仍然觉得一般,最重要的是,味重!
但是,工作就是工作,简穆一想也就四个月,忍了。
刑部给简穆三人安排了一个小隔间,十分简陋,但很干净,并且按照简穆的要求准备的都是高型桌椅。
两个画师一个姓张,一个姓卫,简穆称呼他们为「张画师」和「卫画师」,他们称呼简穆为「简小先生」,简穆对那个「小」有些不满,不过也没说什么。
由于之前的嘱咐,两位画师都准备好了全套工具一根炭笔加一张徽州宣纸,这是简穆试过的所有纸张中,勉强能用作素描的纸张。当然,澄心堂纸更柔韧,吸附性也更好,但那实在不是容易弄到的,简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省去削笔的教学,两位画师第一天的学习内容就只有一项:排线。
简穆拇指与食指捏住炭笔,手腕摆动,就开始给两个人讲解各种排线的技巧和方法。两个画师看完觉得不算难,点点头就模仿着简穆的样子开始练习,然后就被自己排出的线给丑得愁眉苦脸。
简穆拿出一张三尺全开的纸,纸面一片全黑,但是细看就能看出那种黑不是随意涂抹上去的,而是由层层叠叠的线条交织而成。
排线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非常重要,这两天你们就只练这个,能完成多少张就完成多少张。简穆说完又加了一句,你们排线时一定要动脑子,要注意拇指与手腕的力度,一条线画得不如意,你们就要反省是哪里出了问题。
说完,简穆就不管两个人了,抓来了一个斋夫就开始给对方画肖像,人物画他也手生的很,得重新练起来。
等吏员来通知简穆该回去国子监时,简穆的画也画得差不多了,签下日期,收拾好东西,简穆看了两位画师的排线情况,分别叮嘱几句就走了。
简穆回到国子监时,简怡正在大门口等着他,简穆忙走过去:你怎么在这里等我?
简怡拉着简穆就往里跑:哥,大考的榜单出来了!
简穆一听,一瞬间想了很多,比如,监里在午食后才贴出来是为了让学生们好好吃饭吗?可为什么又要在旬休前的一日贴出来,这得让多少人过不好这个旬休啊
简穆还没想完,人已经到达贴榜的杏林院,杏林院的北墙贴满了榜单,六学所有学子的名字都在上面。
简穆是卡着时辰回来的,此时距离下午的课程只有不到半刻钟,杏林院也只有零星几人。
简穆和简怡走到太学的榜单下,开始找自己的名字,二人直接从丙、乙之间的排位开始找,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简怡排在二百二十六位,简穆排在二百四十三位乙四班的范围在二百一十八位到二百四十九位。
简穆长舒一口气:好险!
简怡抱着简穆的肩膀,忍不住跳了两下,笑容灿烂:总算没白拼命这一个多月!
简穆和简怡又往后看了看,终于在第二百九十七名那里看到了赵晨的名字,赵晨下一旬就可以到丙二班上课了。
哥,咱们去看看国子学的榜单吧?
简穆点头答应,两个人自然是去看王宇的成绩,两个人对王宇的复习情况有数,也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还不错,虽然没升级也没升班,但名次上升了。
简怡指着榜单最右侧:哥,你看,掌议是甲三班的。
简穆也看到郑舒承的名字,排在了第三十七位,总跟在他身边的秦润之比他还高两位。
哥,我想到用什么理由劝王宇好好学习了。
简穆点头,他也想到了:人家一个国子监掌议,尚书省最高长官的嫡亲孙子,人脉不说在国子学,在国子监也是金字塔尖儿的人物啊,这不是也在好好学习呢吗!
说「成绩没有人脉重要」这句话前,自己先升入甲级再说吧。
太学丙四班这次大考整体都不错,大部分人都即将升班,不过直接从丙四班升到乙四班的只有简怡和简穆两个人。
有个老生竟然还质疑起简穆和简怡的成绩,简怡翻了个白眼,没说话。他又不能说自己和哥哥入学试是因为受到非惯用手的影响才被分到了丙四班的,这也太得罪人了。
简穆对这种事也不在意,根本不打算理会。他没想到的是,韩乐竟然张嘴帮他回了对方一句:简穆入学时手伤了,再说,他们俩一直也很用功。
顾铭之事,四班的人知道是韩乐出卖了简穆的坐席后,对他一直是淡淡的。大家当然不至于同仇敌忾,但对这种人也多半敬而远之。简穆虽然不会为难一个孩子,但也不是圣人,所以一直采取的就是无视态度,此刻听到他开口为自己说话,着实惊讶。
赵晨对着简穆露出一个无声又夸张的怪表情,用口型说:他怎么啦?
简穆被他那张扭曲的小脸儿逗得险些被口水呛到,咳嗽了两声才笑着问赵晨:你这个旬休有空吗?有空的话,就来找我和简怡玩。
赵晨很高兴简穆还记得这个约定,很痛快地答应了。
散学后,简穆在离开课室前,拦住了准备离开的韩乐:谢谢你今天为我和简怡说话,我们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
韩乐其实一个下午都不太好过,因为他说完那句话后,简穆和简怡也没有丝毫表示,此刻听见简穆说谢谢,韩乐才松了口气似的,露出一个腼腆的笑,点点头就走了。
简怡等韩乐的身影走远,才说:哥,这都好几个月了,你说他怎么突然就道歉了?简怡说完又摇了摇头,这也不算道歉吧?顶多算是示好。
说来也是讽刺,韩乐当初也算是为顾铭做事,结果因为郑舒承和王宇的关系,简穆和简怡现在在遇到顾铭反而能互相打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招呼,而韩乐在顾铭跟前倒成了个透明人。
简穆摇头:我怎么知道,他既然示好,我们接着就是。
简怡最近在和赵晨折腾他们的种子,散学后会时不时跟着他去赵家,今日也是,简穆也没去书楼,而是改道去了武师傅租的院子。
小院位于光德坊,毗邻西市,与京城主街朱雀大街也不远,所以虽然整体而言城西的房价比城东略低,简穆的这个院子一年的租金也不便宜。
简穆踏进小院二门时,两个孩子正在站桩,脸上的绒毛在水色下被斜阳映成了金色,一颗一颗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过眼角,顺着脸颊汇聚到下巴,直到不堪重负地直坠地面。
武师傅此时也在院里,正像个老头子似的斜歪在折椅上,手上还端着杯冒着寒气的瓷碗,好不悠闲。
武师傅看到简穆,从椅中站起来,放下瓷碗,给简穆行了一礼:大少爷来了。然后又看向两个孩子,行了,起来吧。
两个孩子很懂规矩,和简穆行礼后又对武师傅行了一礼,然后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简穆打量着两人圆润的小脸儿,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胖了不少。
两个小孩听了简穆的话,脸就红了。
简穆笑:别戳在那里,先做休整,不然晚上有你们受的。
何平趁着这会儿就给简穆和自己都搬了一把折椅,然后又去后面的院子叫两个工匠和学徒。
等简穆把过来请安的工匠和学徒都打发回去,两个孩子也终于做完放松动作,然后听简穆的话,一人给自己搬了一把月牙凳,坐在简穆面前。
简穆先让两个小朋友补充水分,等他们放下杯子,就对着二人说:何平和我说你们把《千字文》都背下来了,来吧,一人一句,背给我听听。
此刻,简穆完全忘记了别人考校他功课时,他是如何在心里吐槽对方的。
简穆虽然表现地十分和善,但是两个孩子面对简穆时,比面对操练他们的武师傅还要紧张的多,《千字文》也背得磕磕绊绊,背到「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后就卡住了,卡住了又不敢转头看同伴,本来恢复干燥的额头又冒出了汗珠。简穆就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既不催促,也不提醒。
何平看着自家主子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背书背不出来时,少爷也是这样,非要他急得几乎哭出来,少爷才会慢悠悠地开口帮他接下去。
何平同病相怜之感顿升,一个没忍住,后仰着身子做口型:笃初诚美,做了好几次,孩子终于记起来,才又继续往下背。
简穆没错过小朋友的眼神,知道何平在后面作怪,也没阻止,等两个孩子好不容易背完,简穆还「啪啪啪」鼓了鼓掌:厉害厉害。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有始有终方能成事,上次我说要给你们起名字,一直也没想好,今日就用这句话给你们两个起个名字吧。
听说你们的家乡在徐州,你们就以徐为姓。简穆分别指着二人,徐恒、徐常。
徐恒与徐常互看一眼,腰一用力,直接由坐变跪,向简穆叩首:谢主子赐名。
简穆盯着两人稚嫩细弱的后颈片刻,轻声说:起吧。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24章
何平陪着简穆走出小院时,终于开口问道:少爷,您是对徐恒、徐常不满意吗?何平还在小院时就察觉到简穆心绪不佳,而且不是平时那种嫌他烦的不佳。
简穆愣神片刻后不禁暗叹,何平总在一些很微妙的地方直觉敏锐。简穆看向何平,见他只是单纯的疑惑,就摇了摇头:怎么会,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看着也乖巧。我就是在想,他们都有些怕我啊。
街道喧嚷,人行川流,简穆踏着余辉与一条又一条的影子,一步又一步地慢慢走着,谨慎又仔细,就像在走一条只有自己看得见的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