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他多才多艺狸花猫(8)
等等,你吃完了?三盒?一星期?周游发现了盲点。
咳也不是我一个人吃的,王良翰那边支支吾吾道:我和我姐一起吃的。
指分给了姐姐一小碗肥肠,为此王良翰被他姐骂了一星期的铁公鸡。
周游听出了他的心虚,哥,你有没有注意身材管理?你是男演员啊!
王良翰:《画骨》已经拍完了,我吃点好的怎么了?别磨蹭了,我在你家楼底下,下来接我。
周游默然,对面的王良翰又催了两句,周游才缓缓道:我不在S市。
王良翰:?
那你在哪?
C市。
王良翰震撼:你为了不让我蹭饭,竟然专门躲到C市去了?
周游:???怎么还带上哭腔了?
哥,我跟组拍戏呢。
跟谁的组啊?我来C市看(蹭)你(饭)。
周游:
周游:哥,能不能有点出息。
王良翰自豪道:没事,我爸从小就说我没出息,习惯了。
周游:
一听周游在郑北楼的剧组拍戏,王良翰便消停了下来。
郑北楼那是业内的知名导演,据说还怪凶的,王良翰最怵这种人了。
周游总归要回S市的,他大不了再等上一段时间。
和王良翰打完这乱七八糟的电话后,周游见冯思明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三人收拾收拾,一起去拍下午场的群演戏份。
然而到了拍摄地点,剧组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不行,不能拍!
孟广泽拄着根锄头横在梨树园前,任由工作人员说破嘴皮,也不让他们进去拍摄取景。
沟通无果的工作人员只好灰头土脸地把情况反应给郑北楼。
怎么也不让进吗?郑北楼皱起眉,让村长帮咱们劝没?
工作人员:联系过了但这位孟大爷在辈分上算村长的姑爷,脾气死犟死犟的,村长也拿他没办法。
这那真是可惜了。
郑北楼眼馋地看着后面的满园梨花,煞是漂亮。
按理说现在南方的梨树都过了花季了,不该在五月开花。
但这位孟大爷种的是晚熟品种,所以现在满园都是盛开的梨花,又白又香,树小是小了点,少说有百来棵,看着足够壮观。
若是能用来取景就好了。
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个孟大爷油盐不进,现在这个社会,他们总不能硬闯,否则闹出问题就麻烦了。
郑北楼叹气,让工作人员通知往回走,准备上山拍摄。
怎么往回走了?仲皓他们来得略晚,在队伍后头站了一会,就见大部队换了个方向走。
前面的人传话:听说是郑导想在这儿取景,但园主不让,现在决定换地方拍。
仲皓惊讶:为啥不让?是剧组场地费给少了?再说拍电影还能给他宣传一波呢,这园主想什么呢?
对方摇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总之现在上山咯。
哎,上山好累的老冯,周游,走了,仲皓扛起道具,一回头,嗯?周游人呢?
第11章
周游跑到前面,孟爷爷!
孟广泽前一秒还摆着张臭脸,看到周游的瞬间,他立刻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游娃子!你来啦!孟广泽高兴地拍拍周游,看到他身上的戏服,才疑惑地看看周游和郑北楼等人:噫,原来你跟他们是一起的啊?
郑北楼还没走多远,听到动静后他回头看了一眼,瞧见孟广泽亲昵地拉着周游寒暄。
慢着,郑北楼一挥手,喊停了往回走的队伍,情况有转机!
他快步上前,确认周游和孟广泽关系不错后,他马上表示:大爷,我们都是周游的朋友,可以进去拍摄吗?
孟广泽一改之前强硬的态度,早说你们是一伙的嘛!我把游娃子当亲孙子,进来进来吧!
郑北楼连忙喊人通知剧组回来,进梨树园拍摄。
谢谢谢谢嗳,小周,你怎么和孟大爷认识的?郑北楼疑惑地问周游。
周游挠挠头,我上次路过,帮了孟爷爷一个小忙。
嘿!瞧你这话说的,那是小忙吗?孟广泽激动道:要不是你看出毛病来了,我这园子新梨都遭殃了!
前些日子周游打这边过,看到满园梨花也惊了一回。
他老家种了不少树,按说梨子该二三月就开花的,出于好奇,周游稍微多看了两眼,接着就看见了梨树嫩叶上长着针头大的黑色圆形病斑。
这是梨黑斑病的症状,对梨树的花叶果都有危害。
这片梨园不算小,要是都遭病害了,损失极大。
周游赶紧找到园主孟广泽,向他反应了这情况。
孟广泽前些年才包了这个园子种梨,这是头一年挂果,他经验不丰富,顿时慌了。
后来还是周游给他说了梨黑斑病的治疗方法,孟广泽上镇子买了药,喷完后果然有效抑制梨树病害的扩散,周游后继又跟他一起把已经病害的花叶处理了,这才保全了梨林。
孟广泽回想起来还觉得心惊:你配的那个药好用!幸亏你发现得早,要不然我这园梨子都惨咯。
郑北楼这辈子就没和农活打过交道,他听了后不住好奇:嚯,小周你会给树看病呢?
那可不?孟广泽跟炫耀自家孙子似的夸道:我们游娃子啥都会,聪明着呢!大伙可稀罕他了。
意识到周游在村里人缘很好的郑北楼还挺吃惊的。
村里的老人有时候不吃剧组那一套,管你什么大导演名演员,在孟广泽都不认,就认周游。
说到底还是人家周游乐于助人,人美心善,才结下了这个善缘。
接连帮剧组解决了两个麻烦,让郑北楼很难不认为周游是大师口中那个兴龙运之水。
顺利拍完梨树林的戏后,暂得空闲的郑北楼把这情况随口跟编剧聊了聊,编剧听了也觉得有意思。
编剧对神佛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她写出《入九霄》剧本的原因。
她提议道:既然这样,郑导,要不给周游多加点戏份?
《入九霄》后半段的剧情紧紧承接前半段,万山河在救了受伤村民后大发善心,帮助村中老弱病残改善生活,积攒功德。
万山河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他的做法打破了村中原有的平衡,一部分村民心中滋生了贪婪,另一部分村民则日益堕落。
嫉妒、纷争和破坏相继出现,万山河意识到这一点后,想要及时止损,停止再施与村民好处。
可矛盾并没因此消弭,人性中的恶被勾起,撕破伪装的村民再也回不到以前,大同村最后在瘟疫和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万山河因此意识到世间万物生老病死自有法则,神仙虽能上天入地,却也不能左右人世变迁。
编剧打开文本,前些天我就在想,万山河因为帮了村民而被神化,但后期因为停止施以援手被村民怨恨,这个对比很强烈,电影直接跳到结尾的话进度似乎太快了,最好再给万山河一个刺激,一个大刺激
郑北楼琢磨道:刺激要不,把周游那个角色给献祭了?
万山河第一次在山上救下的村民对他感恩戴德,是他的第一个信徒,也是整个剧本中比较单纯的存在。
这样一个角色,在人心复杂的环境里也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再也没什么比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掉更能刺激人的了。
对,编剧赞同道,郑导你看怎么样?行的话我就动笔改了。
改改改,改完发我。郑北楼挂掉电话,不多时就收到了编剧更改的戏份。
多了这一段戏,郑北楼确实觉得角色情感变化更完善了些,他和编剧又对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了些小修改,待完成稿子后,郑北楼让助理把新剧本发给对应演员,顺便通知周游,让他来自己这儿一趟。
周游这是第二次被郑北楼喊到面前来了。
上次没怎么注意,郑北楼这次见到周游,发现他好像比以前圆润了点。
胖倒也说不上,就是脸上终于带了点肉,看上去更容光焕发了。
这样的状态演来电影中后期的村民刚刚好。
郑北楼心中满意,把编剧发来的新戏份给周游看了一遍。
怎么样,能演吗?郑北楼问。
能!周游眼睛亮亮的:郑导,请问我还是和魏先生演吗?
看出他格外高兴,郑北楼好奇,嗯?你也喜欢魏晋?
魏先生很厉害!周游俨然已是粉丝模样,为了演好这场戏,他大着胆子向郑北楼请教了几处细节部分。
周游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观摩了主演们的戏份,学习演技的同时,他对整个剧本有了大概了解,但始终没有看过完整剧本,周游对有些心理活动还不确定。
没有人会不喜欢好学且勤奋的年轻人,况且郑北楼这会儿看周游还有锦鲤滤镜,自然是耐心给周游解了惑。
对了,这次有场惨死戏份,你能演不?郑北楼知道有的人忌讳演这类人物,年轻人还行,接受能力强,但他还是问一下,以防万一,第一次演的话可能有点别扭,不过演这种戏会加钱,你没问题吧?
按剧组规定,群演演下跪、躺尸、淋雨的戏份等都有补贴。
一听加钱,周游眼睛更亮了,好的!谢谢郑导,我会好好演的!
郑北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听到加钱的周游好像比得知自己有新戏份时还要高兴。
不不不,小周看着干干净净光明磊落,怎么会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应该是他眼花了。
有了新戏份后,周游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更加频繁地到现场观摩学习主演们的表演,遇上表演精彩的地方,周游私底下还会试着模仿两段。
拍戏学演技的同时,周游开始把村里的孤寡老人聚在一起,陪老人下棋、聊天,顺便帮老人做做农活什么的。
村里的留守老人多,独居的不少,老人们日复一日过着孤独且单调的生活,日子相当枯燥。
像这种留守老人最寂寞了,新闻曾不止一次报道过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好几天才被发现的事,看了实在令人唏嘘。
周游刚开始的目的就是把大伙聚在一起,以热闹优先。
这消息传到了村长那儿,村长听后表示十分支持,并把村里一间早就没人住的空房子拨出来,那房子不大,但院子宽敞,能坐下不少人。
周游看过房子后,花了半天功夫把里里外外给收拾了个干净,再摆上相熟的老人们送来的旧桌椅板凳,就能喝茶打牌了。
但光喝茶打牌还是太单调,四坪村的人喜欢听戏,一些老阿姨也能唱几段。
于是周游和木匠一起搭了个可移动的小舞台,供老阿姨们表演。
其中一位表演者就是齐三明的老伴,在老伴的威逼下,齐三明贡献出了家里的收音机,用来放戏曲和广场舞音乐。
周游受到启发,跟人上镇里淘来一套旧音响设备,修好后专门放在活动中心用。
农忙过后,老人们的空闲时间渐渐多了起来,在周游的宣传下,大伙早上来活动中心跳跳舞,喝茶打牌唠嗑,晚上再听一段戏,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滋润多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明显多了起来。
紧接着周游开始教着大爷大妈们使用智能手机。
信息技术进步很快,智能机不贵,不少人都给父母买了新手机,却很少有人教老人怎么用。
四坪村大多数老人年轻时没什么机会读书,认不得字,更谈不上上网了。
考虑到老人们娱乐需要,周游主要教的是拍照和播放等功能。
和周游熟识的龚顺学会了这些操作后,主动提出想学怎么打视频电话。
老年人孤独,一是因为生活单调,二是思念远在他乡儿女。
远在千里之外的二人也能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见面,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视频聊天的操作虽非常简单,但对于部分老人来说要花很大劲才能记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心思细腻点的老人怕惹孩子们厌烦,忘了几次后索性不再过问。
这种事在农村屡见不鲜,周游采纳了龚奶奶的建议,教起了老人们如何与人视频。
冯思明觉得他做的事很有意义,十分支持,于是跟着来帮忙。
仲皓嘛,主要因为无聊没事做,也跟着来玩了。
有了他俩的帮忙,周游的任务轻松了许多,部分学得快的老人也能帮着指点其他村民,小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正忙活的时候,龚奶奶又领了一个人进院子。
小周,又有你朋友来帮忙了。
第12章
周游抬头一看,来人竟然是魏晋。
魏先生?周游迎上去,您怎么来了?
魏晋淡淡道:路过。
因为好奇往里面看了一眼,就被当成周游的朋友给带进来了。
毕竟冯思明和仲皓二人就是这么进来的。
魏晋看这一院子的热闹景象,问周游:你们在干什么?
周游把教老人们用手机的事告诉了他,魏晋环视院子里的布置,这是你弄出来?
周游不敢居功:大家一起弄的。
小周,你看看我这个是怎么回事?正在操作手机的一老人向周游求助:这视频怎么打不出去呢?
周游俯下身,爷爷,要先点这里联网。
噢!瞧我这笨的。老人拿着手机继续捣鼓。
小伙子,我手机上这灯老是闪,你帮我看看咋回事?另一边又有人举着手机过来,不过他询问的对象不是周游,而是魏晋。
大爷大妈们虽也围观过拍戏,可魏晋这会儿又不是戏中打扮,他们又不追星,没认出魏晋来,顶多觉得这人怪眼熟、好看的。
不过他们小周也好看,现在年轻人长得真不错。
周游见魏晋有些茫然,刚要替他答疑,没想到魏晋愣了愣后伸出手,在老人的手机屏幕上划动了起来。
冯思明和仲皓早就注意到魏晋的到来,不过碍于大家不熟,人家魏晋又是大影帝,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上前搭话。
但两人都是魏晋粉丝,偶像近在咫尺,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冯思明和仲皓一直有意无意关注魏晋这边的动向,看到这一幕后直接傻了。
魏晋,圈内著名的高岭之花,竟然在教老人用智能机???
是他们没睡醒还是魏晋被掉包了?
慢点慢点!我还没看清哩!
别光按啊,你得告诉我为啥点这儿啊。
大爷大妈们可不管魏晋是影帝还是高岭之花,发觉他只会闷头操作,一个字也不说,顿时对他嫌弃至极。
恋耽美
咳也不是我一个人吃的,王良翰那边支支吾吾道:我和我姐一起吃的。
指分给了姐姐一小碗肥肠,为此王良翰被他姐骂了一星期的铁公鸡。
周游听出了他的心虚,哥,你有没有注意身材管理?你是男演员啊!
王良翰:《画骨》已经拍完了,我吃点好的怎么了?别磨蹭了,我在你家楼底下,下来接我。
周游默然,对面的王良翰又催了两句,周游才缓缓道:我不在S市。
王良翰:?
那你在哪?
C市。
王良翰震撼:你为了不让我蹭饭,竟然专门躲到C市去了?
周游:???怎么还带上哭腔了?
哥,我跟组拍戏呢。
跟谁的组啊?我来C市看(蹭)你(饭)。
周游:
周游:哥,能不能有点出息。
王良翰自豪道:没事,我爸从小就说我没出息,习惯了。
周游:
一听周游在郑北楼的剧组拍戏,王良翰便消停了下来。
郑北楼那是业内的知名导演,据说还怪凶的,王良翰最怵这种人了。
周游总归要回S市的,他大不了再等上一段时间。
和王良翰打完这乱七八糟的电话后,周游见冯思明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三人收拾收拾,一起去拍下午场的群演戏份。
然而到了拍摄地点,剧组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不行,不能拍!
孟广泽拄着根锄头横在梨树园前,任由工作人员说破嘴皮,也不让他们进去拍摄取景。
沟通无果的工作人员只好灰头土脸地把情况反应给郑北楼。
怎么也不让进吗?郑北楼皱起眉,让村长帮咱们劝没?
工作人员:联系过了但这位孟大爷在辈分上算村长的姑爷,脾气死犟死犟的,村长也拿他没办法。
这那真是可惜了。
郑北楼眼馋地看着后面的满园梨花,煞是漂亮。
按理说现在南方的梨树都过了花季了,不该在五月开花。
但这位孟大爷种的是晚熟品种,所以现在满园都是盛开的梨花,又白又香,树小是小了点,少说有百来棵,看着足够壮观。
若是能用来取景就好了。
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个孟大爷油盐不进,现在这个社会,他们总不能硬闯,否则闹出问题就麻烦了。
郑北楼叹气,让工作人员通知往回走,准备上山拍摄。
怎么往回走了?仲皓他们来得略晚,在队伍后头站了一会,就见大部队换了个方向走。
前面的人传话:听说是郑导想在这儿取景,但园主不让,现在决定换地方拍。
仲皓惊讶:为啥不让?是剧组场地费给少了?再说拍电影还能给他宣传一波呢,这园主想什么呢?
对方摇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总之现在上山咯。
哎,上山好累的老冯,周游,走了,仲皓扛起道具,一回头,嗯?周游人呢?
第11章
周游跑到前面,孟爷爷!
孟广泽前一秒还摆着张臭脸,看到周游的瞬间,他立刻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游娃子!你来啦!孟广泽高兴地拍拍周游,看到他身上的戏服,才疑惑地看看周游和郑北楼等人:噫,原来你跟他们是一起的啊?
郑北楼还没走多远,听到动静后他回头看了一眼,瞧见孟广泽亲昵地拉着周游寒暄。
慢着,郑北楼一挥手,喊停了往回走的队伍,情况有转机!
他快步上前,确认周游和孟广泽关系不错后,他马上表示:大爷,我们都是周游的朋友,可以进去拍摄吗?
孟广泽一改之前强硬的态度,早说你们是一伙的嘛!我把游娃子当亲孙子,进来进来吧!
郑北楼连忙喊人通知剧组回来,进梨树园拍摄。
谢谢谢谢嗳,小周,你怎么和孟大爷认识的?郑北楼疑惑地问周游。
周游挠挠头,我上次路过,帮了孟爷爷一个小忙。
嘿!瞧你这话说的,那是小忙吗?孟广泽激动道:要不是你看出毛病来了,我这园子新梨都遭殃了!
前些日子周游打这边过,看到满园梨花也惊了一回。
他老家种了不少树,按说梨子该二三月就开花的,出于好奇,周游稍微多看了两眼,接着就看见了梨树嫩叶上长着针头大的黑色圆形病斑。
这是梨黑斑病的症状,对梨树的花叶果都有危害。
这片梨园不算小,要是都遭病害了,损失极大。
周游赶紧找到园主孟广泽,向他反应了这情况。
孟广泽前些年才包了这个园子种梨,这是头一年挂果,他经验不丰富,顿时慌了。
后来还是周游给他说了梨黑斑病的治疗方法,孟广泽上镇子买了药,喷完后果然有效抑制梨树病害的扩散,周游后继又跟他一起把已经病害的花叶处理了,这才保全了梨林。
孟广泽回想起来还觉得心惊:你配的那个药好用!幸亏你发现得早,要不然我这园梨子都惨咯。
郑北楼这辈子就没和农活打过交道,他听了后不住好奇:嚯,小周你会给树看病呢?
那可不?孟广泽跟炫耀自家孙子似的夸道:我们游娃子啥都会,聪明着呢!大伙可稀罕他了。
意识到周游在村里人缘很好的郑北楼还挺吃惊的。
村里的老人有时候不吃剧组那一套,管你什么大导演名演员,在孟广泽都不认,就认周游。
说到底还是人家周游乐于助人,人美心善,才结下了这个善缘。
接连帮剧组解决了两个麻烦,让郑北楼很难不认为周游是大师口中那个兴龙运之水。
顺利拍完梨树林的戏后,暂得空闲的郑北楼把这情况随口跟编剧聊了聊,编剧听了也觉得有意思。
编剧对神佛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她写出《入九霄》剧本的原因。
她提议道:既然这样,郑导,要不给周游多加点戏份?
《入九霄》后半段的剧情紧紧承接前半段,万山河在救了受伤村民后大发善心,帮助村中老弱病残改善生活,积攒功德。
万山河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他的做法打破了村中原有的平衡,一部分村民心中滋生了贪婪,另一部分村民则日益堕落。
嫉妒、纷争和破坏相继出现,万山河意识到这一点后,想要及时止损,停止再施与村民好处。
可矛盾并没因此消弭,人性中的恶被勾起,撕破伪装的村民再也回不到以前,大同村最后在瘟疫和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万山河因此意识到世间万物生老病死自有法则,神仙虽能上天入地,却也不能左右人世变迁。
编剧打开文本,前些天我就在想,万山河因为帮了村民而被神化,但后期因为停止施以援手被村民怨恨,这个对比很强烈,电影直接跳到结尾的话进度似乎太快了,最好再给万山河一个刺激,一个大刺激
郑北楼琢磨道:刺激要不,把周游那个角色给献祭了?
万山河第一次在山上救下的村民对他感恩戴德,是他的第一个信徒,也是整个剧本中比较单纯的存在。
这样一个角色,在人心复杂的环境里也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再也没什么比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掉更能刺激人的了。
对,编剧赞同道,郑导你看怎么样?行的话我就动笔改了。
改改改,改完发我。郑北楼挂掉电话,不多时就收到了编剧更改的戏份。
多了这一段戏,郑北楼确实觉得角色情感变化更完善了些,他和编剧又对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了些小修改,待完成稿子后,郑北楼让助理把新剧本发给对应演员,顺便通知周游,让他来自己这儿一趟。
周游这是第二次被郑北楼喊到面前来了。
上次没怎么注意,郑北楼这次见到周游,发现他好像比以前圆润了点。
胖倒也说不上,就是脸上终于带了点肉,看上去更容光焕发了。
这样的状态演来电影中后期的村民刚刚好。
郑北楼心中满意,把编剧发来的新戏份给周游看了一遍。
怎么样,能演吗?郑北楼问。
能!周游眼睛亮亮的:郑导,请问我还是和魏先生演吗?
看出他格外高兴,郑北楼好奇,嗯?你也喜欢魏晋?
魏先生很厉害!周游俨然已是粉丝模样,为了演好这场戏,他大着胆子向郑北楼请教了几处细节部分。
周游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观摩了主演们的戏份,学习演技的同时,他对整个剧本有了大概了解,但始终没有看过完整剧本,周游对有些心理活动还不确定。
没有人会不喜欢好学且勤奋的年轻人,况且郑北楼这会儿看周游还有锦鲤滤镜,自然是耐心给周游解了惑。
对了,这次有场惨死戏份,你能演不?郑北楼知道有的人忌讳演这类人物,年轻人还行,接受能力强,但他还是问一下,以防万一,第一次演的话可能有点别扭,不过演这种戏会加钱,你没问题吧?
按剧组规定,群演演下跪、躺尸、淋雨的戏份等都有补贴。
一听加钱,周游眼睛更亮了,好的!谢谢郑导,我会好好演的!
郑北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听到加钱的周游好像比得知自己有新戏份时还要高兴。
不不不,小周看着干干净净光明磊落,怎么会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应该是他眼花了。
有了新戏份后,周游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更加频繁地到现场观摩学习主演们的表演,遇上表演精彩的地方,周游私底下还会试着模仿两段。
拍戏学演技的同时,周游开始把村里的孤寡老人聚在一起,陪老人下棋、聊天,顺便帮老人做做农活什么的。
村里的留守老人多,独居的不少,老人们日复一日过着孤独且单调的生活,日子相当枯燥。
像这种留守老人最寂寞了,新闻曾不止一次报道过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好几天才被发现的事,看了实在令人唏嘘。
周游刚开始的目的就是把大伙聚在一起,以热闹优先。
这消息传到了村长那儿,村长听后表示十分支持,并把村里一间早就没人住的空房子拨出来,那房子不大,但院子宽敞,能坐下不少人。
周游看过房子后,花了半天功夫把里里外外给收拾了个干净,再摆上相熟的老人们送来的旧桌椅板凳,就能喝茶打牌了。
但光喝茶打牌还是太单调,四坪村的人喜欢听戏,一些老阿姨也能唱几段。
于是周游和木匠一起搭了个可移动的小舞台,供老阿姨们表演。
其中一位表演者就是齐三明的老伴,在老伴的威逼下,齐三明贡献出了家里的收音机,用来放戏曲和广场舞音乐。
周游受到启发,跟人上镇里淘来一套旧音响设备,修好后专门放在活动中心用。
农忙过后,老人们的空闲时间渐渐多了起来,在周游的宣传下,大伙早上来活动中心跳跳舞,喝茶打牌唠嗑,晚上再听一段戏,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滋润多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明显多了起来。
紧接着周游开始教着大爷大妈们使用智能手机。
信息技术进步很快,智能机不贵,不少人都给父母买了新手机,却很少有人教老人怎么用。
四坪村大多数老人年轻时没什么机会读书,认不得字,更谈不上上网了。
考虑到老人们娱乐需要,周游主要教的是拍照和播放等功能。
和周游熟识的龚顺学会了这些操作后,主动提出想学怎么打视频电话。
老年人孤独,一是因为生活单调,二是思念远在他乡儿女。
远在千里之外的二人也能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见面,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视频聊天的操作虽非常简单,但对于部分老人来说要花很大劲才能记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心思细腻点的老人怕惹孩子们厌烦,忘了几次后索性不再过问。
这种事在农村屡见不鲜,周游采纳了龚奶奶的建议,教起了老人们如何与人视频。
冯思明觉得他做的事很有意义,十分支持,于是跟着来帮忙。
仲皓嘛,主要因为无聊没事做,也跟着来玩了。
有了他俩的帮忙,周游的任务轻松了许多,部分学得快的老人也能帮着指点其他村民,小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正忙活的时候,龚奶奶又领了一个人进院子。
小周,又有你朋友来帮忙了。
第12章
周游抬头一看,来人竟然是魏晋。
魏先生?周游迎上去,您怎么来了?
魏晋淡淡道:路过。
因为好奇往里面看了一眼,就被当成周游的朋友给带进来了。
毕竟冯思明和仲皓二人就是这么进来的。
魏晋看这一院子的热闹景象,问周游:你们在干什么?
周游把教老人们用手机的事告诉了他,魏晋环视院子里的布置,这是你弄出来?
周游不敢居功:大家一起弄的。
小周,你看看我这个是怎么回事?正在操作手机的一老人向周游求助:这视频怎么打不出去呢?
周游俯下身,爷爷,要先点这里联网。
噢!瞧我这笨的。老人拿着手机继续捣鼓。
小伙子,我手机上这灯老是闪,你帮我看看咋回事?另一边又有人举着手机过来,不过他询问的对象不是周游,而是魏晋。
大爷大妈们虽也围观过拍戏,可魏晋这会儿又不是戏中打扮,他们又不追星,没认出魏晋来,顶多觉得这人怪眼熟、好看的。
不过他们小周也好看,现在年轻人长得真不错。
周游见魏晋有些茫然,刚要替他答疑,没想到魏晋愣了愣后伸出手,在老人的手机屏幕上划动了起来。
冯思明和仲皓早就注意到魏晋的到来,不过碍于大家不熟,人家魏晋又是大影帝,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上前搭话。
但两人都是魏晋粉丝,偶像近在咫尺,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冯思明和仲皓一直有意无意关注魏晋这边的动向,看到这一幕后直接傻了。
魏晋,圈内著名的高岭之花,竟然在教老人用智能机???
是他们没睡醒还是魏晋被掉包了?
慢点慢点!我还没看清哩!
别光按啊,你得告诉我为啥点这儿啊。
大爷大妈们可不管魏晋是影帝还是高岭之花,发觉他只会闷头操作,一个字也不说,顿时对他嫌弃至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