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过日子[七零](11)
这是找背风地儿,给牛喂草去了。
回头她们来这片找牛车就行了。
这片牛车不少,都是各个生产队的。
林小红高声回了句,放心二爷爷,不会晚的。
和几个婶子、嫂子一起走了。
不过半路她就和她们有意的分开了。
县城不大,一共有两条主街。
几个婶子、嫂子她们的头个目标就是百货商店。
这自然也是林小红的目标之一。
不过要靠后,因为要买四斤棉花,虽然不重,但是体积很大,拿着碍事,所以往后排排很有必要。
她要先去医院,在另外一条街。
林小红四处打量了下,医院条件对比她们生产队肯定是不错的,二层小楼呢,其他的就一般般了,地上水泥都有坑了,墙皮也很斑驳。
抽鼻子闻闻,居然没有消毒水味,差评。
转念想想,物资匮乏,也怪不得谁。
医院里病人并不多,更不用排队取号,直接找医生就行。
林小红没着急,挨个屋子探脑袋。
要找个面善的,好说话的。
因为她想起一件好事来
最后挑了个白发的女医生,敲门进入,大夫您好。
医生在记录,抬头看了她一眼,坐,哪难受?
林小红拘谨的搓手,医生不是我,是我家娃,瘦成皮包骨,天凉老生病,我也不敢抱出来,您看咋办呢?
女医生叹口气,小孩子营养不良,多给做点好吃的。
林小红低头懦懦,家里就地瓜、土豆。医生,听说那个奶粉可补人了,能不能
对的,她打的就是奶粉的主意。
虽然没有奶粉票,但只要医生给开票,百货商店也会卖的。
女医生停下笔,那个早没了,我们医院一个月最多开出去四袋。
林小红心下惋惜,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吧,焦急的问,那那咋整,我给娃攒钱了,我我想给他买点补的。
医生招手,别急,别急。奶粉是真没有,不过可以给你开一斤干枣,这个能补血补气,你要是钱多,可以给你开个麦乳精的票,不过一瓶麦乳精要六块多,你想好了。
林小红咬咬牙,要!
心中腹诽,不愧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真特么的贵。
医生能给开些老姜块么,我们那的赤脚大夫说着凉喝那个姜水都不用吃药,还有打虫子的药。林小红说完殷切的看向女医生。
这次女医生倒是很爽快,看来医院存货很多,给你开半斤老姜。你家几个孩子?仨啊,那开九个塔糖,每人一天吃一个,连吃三天。你们那的赤脚大夫懂得还不少。
林小红拿着医生开的条子,连连感谢,谢谢医生,谢谢!
美滋滋的去了药房,塔糖、老姜、干枣在那就能买。
至于麦乳精就要去百货商店了。
医生,医生,别用报纸包,您直接放我口袋吧。林小红很是干脆的递过去一个破面口袋。
准备充分果然有用。
林小红看那干枣,个头也太小了,也就比大拇手指盖大点,真干巴啊!
回头蒸蒸再吃,要不然怕咬不动。
除了塔糖,两样都是干货,不压秤,所以真不少。
价格也能接受,塔糖一颗四分钱,干枣四毛,老姜三毛。
从医院出来,林小红去了废品收购站。
看门老大爷瞄她一眼,摆摆手就让进了,一点不废话。
林小红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淘、宝之旅。
先找书,小学一二三年级的。
这是给家里三个娃找的。
还有一冬天时间,她准备好好教教孩子。
明年开春,除了老幺,都给她上学去。
这个书还真不少,她还能很悠闲的多中选优。
刚才看到了几个画报不错。林小红没忍住,自己先翻看了起来。
决定留下,回去给崽崽们看看,也算开开眼界。
嗯这图我也能画,真的是又红又、专啊。很有时代特色。
林小红挑了七八本,还找到了几本缺页不全的小人书。
孩子们的书也就这样了,接下来该找她自己用得了。
如今高中是两年制的,科目也没后世多。
但还是没找全。
只能先用着了,差得再想办法。
她一下子想到了李爱国,不知道他将课本卖了没。
摇摇头,还是算了,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突然发愤图强自学,还要费心找借口,还是下次再来淘吧。
总能找全的。
实在不行就去新华书店买,除了贵了点,没其他毛病。
对了,还要找报纸,这可是她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
报纸种类尽量丰富,日期最好近些的。
还好报纸不少,她可以尽情的挑。
就这些吧。
书本报纸挑完,林小红心思更加活络了。
她看到了一堆破旧瓷器。
不过都是一些粗苯的,好像家里的咸菜缸和酱缸,还带豁牙裂纹的。
这能是古董,她都看不上眼。
倒是有精美点的,都是碎片。
她没那个眼光也没那个能力能从一堆碎片中挑出宝贝来。
叹口气,放弃了。
还有啥呢?
环顾一周,一堆破木板条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作者有话说:
美妞们,女神节快乐~
第24章
◎买旧家具◎
林小红对于木材是有一些了解的。
具体经历是她妈不知道在哪被灌了鸡汤,什么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渡过,所以一张好床好床垫是很有必要的,就拉着她去了好几趟家具城。
她怕老妈被骗,就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信息。
发现实木家具都不便宜,好一点的单位都是万。
一些稀有木料更是价比黄金。
比如沉香木、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木料很是特殊,所以印象深刻。
有知识储备,信心就足了。
林小红颠颠的跑过去了,这次能不能捡漏都在这堆破木板上了。
可惜美梦易碎,沉香木、黄花梨、紫檀通通没有。
倒是有不少松木的,她们这里是北方,有松木很正常。
生活不易,林小红叹气!
果然幻想一夜暴富和捡漏都不实际。
这里就一小县城,那些珍贵木料自古稀少,这里怎么会有呢。
也是她多想了。
不过她还是挑了两块长松木木板,没别的,就是因为上头有钉子。
正好回去给孩子们做冰噶和冰车。
她答应过的。
将挑选出来的东西尽量塞进背篓,拿到门口。
废品也是要给钱的。
在老大爷熟练的称重书本报纸的时候,林小红鬼使神差问了句,大爷,有没好点的柜子?
老大爷手停下,咋地,想要啊?
林小红一听这话就有戏啊,嗯嗯,想要!家里孩子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也不少,都没地儿装。
老大爷想了想,那你晌午再过来,我这走不开。
林小红有些傻眼,大爷,我是下边生产队的,牛车晌午就往回走了。
为了可能的宝贝,林小红很是大方的抓了把干枣,其实也就十来颗的样子。
老大爷有点诧异,没想到一个农村妇女这么会来事儿,若无其事的将干枣塞兜里,你等会。
他进去喊了个小孩,低头交代了几句。
回来老大爷继续称书本报纸,废品收购站的纸都是按斤卖的,一斤八分钱。
她找的有些多,有二十二斤多,老大爷估计是看在干枣的面子上,将零头抹了,收了她一块六。
至于那两块长木条没要钱。
废品站里的木条最是不值钱,很多城里人都成车买来烧火。
条顺的能做家具的早被挑出去了。
所以老大爷才送的那么大方。
林小红不知道啊,很是真诚感谢了好几遍。
老大爷回来就说了,半个小时准有人来,果然他喊那小孩去叫人了。
大爷,咱们废品站还有啥好东西啊?林小红趁机套套话,总不好干等着吧。
老大爷了然哼笑,这里一天被人摸八遍,能有啥好的。
林小红尴尬咧嘴,总觉得她的意图被看得干干净净。
老大爷又将话圆了回去,不过一些旧柜子还是有的,回去修修还能用。听你说话不像下边的。
林小红神经一紧,谨慎回答,我初中毕业,是我们那边当老师。
老大爷点头,我就说嘛,我这眼睛毒,看人可准。
林小红不知道这话咋接,只能继续尬笑。
心里祈祷,快来人,快来人。
运气不错,接班的来得很快,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和老大爷嘀咕了两句,还瞄了林小红几眼。
老大爷就招呼林小红跟着他,至于书和木条可以先放门口,有人看着不怕丢。
大爷,咱们就这么大方进去?林小红看到好几个人都偷么盯着她们呢。
老大爷斜她一眼,你想啥呢,废品站卖旧家具,上面让的。
林小红挺直了腰板,合法的啊,早说啊。
都在里头呢,进去看吧。老大爷推开门,很是大方的让林小红随意看。
林小红抽了下鼻子,一股子尘味儿,探头看去,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柜子。
她亲老叔是木匠,老爹是生产队队长,家里并不真缺家具。
但她觉得家里地上有点空,暖壶都没地放,买个地柜也不是不行。
首先要便宜,木料好点就更好了。
你过来看看这两件,一件五斗橱,一件长地柜,都是老酸枝的,好东西。老爷子重点推荐。
林小红努力思考,酸枝木这个词咋那么熟悉呢。
啊!她想起来啦,酸枝就是红木啊。
红木也很贵的!
要买,要买!
再看,这!真有点惨啊!
那个五斗橱瘸了一条腿,这不算啥,还缺了一层抽屉,就跟人缺了门牙一样明显,丑丑的。
林小红一边检查一边问道,这抽屉呢?
其他的部分还好,没有裂纹。
她还往里看看,木板挺厚实的,舍得用料。
老爷子回答很是言简意赅,没了。
林小红背着翻了个白眼,又去看地柜去了。
地柜是真大,长得有三米多,中间带有隔板,上面应该有两个盖子,但是现在已经没了一个了,侧面还有一个大豁口,看那样子,像被斧头劈的。
林小红心里一动,听说一些富农、地主家里会被打砸。
大爷,这两家具咋卖啊?先问问价,希望不要太贵。
她今天拿了十五块钱,又是家具又是麦乳精的,可能不太够啊。
老大爷:十块。
林小红倒抽一口凉气,大爷,您这要价也太狠了。您看这五斗橱缺胳膊少腿的,回头肯定还要找人修,这个地柜大是大,但漆都掉了,也麻烦。
这个年代人们习惯将柜子涂红漆,就很难看。
林小红巴不得那个红漆全部脱落呢,但这不是讲价么,当然要挑刺了。我就是打俩柜,手工钱两块顶天了。
她们这挨着林场,其实是不缺木材的。
这可是老酸枝,咱们整个县也不多。老大爷拍的柜子啪啪响。
林小红也有话说,大爷,俺们就是农村的,懂啥酸枝、甜枝的,能用就行。
老大爷叹口气,也是,不用懂。最少七块,再少了不卖了。
林小红四处看看,那大爷再让我挑几块木板,我回去要修柜子呢。
她就觉得既然讲不了价了,那就要赠品吧。
多要一点是一点。
就这么会过日子!
第25章
◎累趴了◎
林小红掏钱很是痛快,因为老大爷很是好说话,不但送了她三块大木板,还送了个瘸腿凳子。
就觉得很赚!
可问题来了,怎么弄回家呢。
这里可没送货□□。
就是有,她也花不起那个钱。
不过让她自己抬也是不可能的。
实木家具可沉,她连挪都费劲。
大爷,能商量一下不,家具在这放几天,回头我找人搬。林小红又指了指木板子,这几块木板我今个拿走。
老大爷出乎意料的通情达理,行啊,你愿意放就放,反正给过钱了。
林小红被噎了下,不过还是真诚感谢,背上背篓,抱着木板子、木条子,林小红决定去找牛车,将这些东西先放牛车里,实在太沉了,拿着逛街她得废。
就这么抱一会歇一下,太阳都高高挂起了,林小红才找到牛车,居然有婶子已经回来了。
她简单和二爷爷说了两句,赶紧跑了,要抓紧时间。
这回目标明确百货商店。
手里的钱不够了,她买了四斤棉花,七毛一斤。
又买了一个锁头、半斤大白兔、一斤槽子糕和一包大料。
都是不要票的,价格小贵。
那个麦乳精就没买了。
林小红看了看太阳,还有点时间,躲在百货商店二楼把午饭吃了。
她可不想在外头吃,吃一肚子冷风。
就是没带水,吃水煮蛋黄有些噎。
边吃边将二楼看了一遍。
二楼人少,因为卖的都是大件和奢侈品。
有钟表、收音机,还有永久牌自行车。
她对自行车没有眼巴巴的,倒是对钟表有些想法。
但有要票啊,价格也不便宜呢。
钟的价格在五十左右,表都是一百多的。
买不起,买不起!
握拳,必须努力挣钱啊!
时间差不多了,要赶紧走了。
有点遗憾没能去趟黑市,只能下次了。
在林小红出百货商店大门的时候,她又退回来了。
因为看到一样东西,是蜡笔吧?
不是后世那种盒装的,是单个独立包装的,大概有无名指长,和小手指一般粗细。
蜡笔多少钱一根?林小红问道。
售货员扫了她两眼,不情不愿的回答,两分一根。
林小红放了心,这价格还在接受范围内,给我来两根红色,一根黄色的,一根蓝色的。
红黄蓝三原色肯定要买的。
红色之所以多买,是因为她翻了画报,里头红色元素最多。
再来根绿色、黑色和褐色的。差不多了。
啥是褐色?没有!服务员很是不耐烦。
林小红指了指,那个不就是。
售货员哼,啥褐色,那不是鸡粑粑色(sai)么。
林小红:
其实她想说,鸡粑粑可不是一个颜色,人家五彩缤纷着呢。
显然这不是一个科普时机。
交了钱,拿了蜡笔,又买了五包大前门烟,林小红赶紧撤了。
回去的牛车比早上舒服一些,毕竟晌午太阳足,温度会高一些。
但一到家她还是趴了。
有点起不来炕了。
要不是顾虑着脸面,她就哼唧唧的打滚了。
哎,好大儿,给娘倒杯水。
闺女、老儿子,给娘捶捶腰。
恋耽美
回头她们来这片找牛车就行了。
这片牛车不少,都是各个生产队的。
林小红高声回了句,放心二爷爷,不会晚的。
和几个婶子、嫂子一起走了。
不过半路她就和她们有意的分开了。
县城不大,一共有两条主街。
几个婶子、嫂子她们的头个目标就是百货商店。
这自然也是林小红的目标之一。
不过要靠后,因为要买四斤棉花,虽然不重,但是体积很大,拿着碍事,所以往后排排很有必要。
她要先去医院,在另外一条街。
林小红四处打量了下,医院条件对比她们生产队肯定是不错的,二层小楼呢,其他的就一般般了,地上水泥都有坑了,墙皮也很斑驳。
抽鼻子闻闻,居然没有消毒水味,差评。
转念想想,物资匮乏,也怪不得谁。
医院里病人并不多,更不用排队取号,直接找医生就行。
林小红没着急,挨个屋子探脑袋。
要找个面善的,好说话的。
因为她想起一件好事来
最后挑了个白发的女医生,敲门进入,大夫您好。
医生在记录,抬头看了她一眼,坐,哪难受?
林小红拘谨的搓手,医生不是我,是我家娃,瘦成皮包骨,天凉老生病,我也不敢抱出来,您看咋办呢?
女医生叹口气,小孩子营养不良,多给做点好吃的。
林小红低头懦懦,家里就地瓜、土豆。医生,听说那个奶粉可补人了,能不能
对的,她打的就是奶粉的主意。
虽然没有奶粉票,但只要医生给开票,百货商店也会卖的。
女医生停下笔,那个早没了,我们医院一个月最多开出去四袋。
林小红心下惋惜,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吧,焦急的问,那那咋整,我给娃攒钱了,我我想给他买点补的。
医生招手,别急,别急。奶粉是真没有,不过可以给你开一斤干枣,这个能补血补气,你要是钱多,可以给你开个麦乳精的票,不过一瓶麦乳精要六块多,你想好了。
林小红咬咬牙,要!
心中腹诽,不愧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真特么的贵。
医生能给开些老姜块么,我们那的赤脚大夫说着凉喝那个姜水都不用吃药,还有打虫子的药。林小红说完殷切的看向女医生。
这次女医生倒是很爽快,看来医院存货很多,给你开半斤老姜。你家几个孩子?仨啊,那开九个塔糖,每人一天吃一个,连吃三天。你们那的赤脚大夫懂得还不少。
林小红拿着医生开的条子,连连感谢,谢谢医生,谢谢!
美滋滋的去了药房,塔糖、老姜、干枣在那就能买。
至于麦乳精就要去百货商店了。
医生,医生,别用报纸包,您直接放我口袋吧。林小红很是干脆的递过去一个破面口袋。
准备充分果然有用。
林小红看那干枣,个头也太小了,也就比大拇手指盖大点,真干巴啊!
回头蒸蒸再吃,要不然怕咬不动。
除了塔糖,两样都是干货,不压秤,所以真不少。
价格也能接受,塔糖一颗四分钱,干枣四毛,老姜三毛。
从医院出来,林小红去了废品收购站。
看门老大爷瞄她一眼,摆摆手就让进了,一点不废话。
林小红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淘、宝之旅。
先找书,小学一二三年级的。
这是给家里三个娃找的。
还有一冬天时间,她准备好好教教孩子。
明年开春,除了老幺,都给她上学去。
这个书还真不少,她还能很悠闲的多中选优。
刚才看到了几个画报不错。林小红没忍住,自己先翻看了起来。
决定留下,回去给崽崽们看看,也算开开眼界。
嗯这图我也能画,真的是又红又、专啊。很有时代特色。
林小红挑了七八本,还找到了几本缺页不全的小人书。
孩子们的书也就这样了,接下来该找她自己用得了。
如今高中是两年制的,科目也没后世多。
但还是没找全。
只能先用着了,差得再想办法。
她一下子想到了李爱国,不知道他将课本卖了没。
摇摇头,还是算了,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突然发愤图强自学,还要费心找借口,还是下次再来淘吧。
总能找全的。
实在不行就去新华书店买,除了贵了点,没其他毛病。
对了,还要找报纸,这可是她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
报纸种类尽量丰富,日期最好近些的。
还好报纸不少,她可以尽情的挑。
就这些吧。
书本报纸挑完,林小红心思更加活络了。
她看到了一堆破旧瓷器。
不过都是一些粗苯的,好像家里的咸菜缸和酱缸,还带豁牙裂纹的。
这能是古董,她都看不上眼。
倒是有精美点的,都是碎片。
她没那个眼光也没那个能力能从一堆碎片中挑出宝贝来。
叹口气,放弃了。
还有啥呢?
环顾一周,一堆破木板条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作者有话说:
美妞们,女神节快乐~
第24章
◎买旧家具◎
林小红对于木材是有一些了解的。
具体经历是她妈不知道在哪被灌了鸡汤,什么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渡过,所以一张好床好床垫是很有必要的,就拉着她去了好几趟家具城。
她怕老妈被骗,就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信息。
发现实木家具都不便宜,好一点的单位都是万。
一些稀有木料更是价比黄金。
比如沉香木、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木料很是特殊,所以印象深刻。
有知识储备,信心就足了。
林小红颠颠的跑过去了,这次能不能捡漏都在这堆破木板上了。
可惜美梦易碎,沉香木、黄花梨、紫檀通通没有。
倒是有不少松木的,她们这里是北方,有松木很正常。
生活不易,林小红叹气!
果然幻想一夜暴富和捡漏都不实际。
这里就一小县城,那些珍贵木料自古稀少,这里怎么会有呢。
也是她多想了。
不过她还是挑了两块长松木木板,没别的,就是因为上头有钉子。
正好回去给孩子们做冰噶和冰车。
她答应过的。
将挑选出来的东西尽量塞进背篓,拿到门口。
废品也是要给钱的。
在老大爷熟练的称重书本报纸的时候,林小红鬼使神差问了句,大爷,有没好点的柜子?
老大爷手停下,咋地,想要啊?
林小红一听这话就有戏啊,嗯嗯,想要!家里孩子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也不少,都没地儿装。
老大爷想了想,那你晌午再过来,我这走不开。
林小红有些傻眼,大爷,我是下边生产队的,牛车晌午就往回走了。
为了可能的宝贝,林小红很是大方的抓了把干枣,其实也就十来颗的样子。
老大爷有点诧异,没想到一个农村妇女这么会来事儿,若无其事的将干枣塞兜里,你等会。
他进去喊了个小孩,低头交代了几句。
回来老大爷继续称书本报纸,废品收购站的纸都是按斤卖的,一斤八分钱。
她找的有些多,有二十二斤多,老大爷估计是看在干枣的面子上,将零头抹了,收了她一块六。
至于那两块长木条没要钱。
废品站里的木条最是不值钱,很多城里人都成车买来烧火。
条顺的能做家具的早被挑出去了。
所以老大爷才送的那么大方。
林小红不知道啊,很是真诚感谢了好几遍。
老大爷回来就说了,半个小时准有人来,果然他喊那小孩去叫人了。
大爷,咱们废品站还有啥好东西啊?林小红趁机套套话,总不好干等着吧。
老大爷了然哼笑,这里一天被人摸八遍,能有啥好的。
林小红尴尬咧嘴,总觉得她的意图被看得干干净净。
老大爷又将话圆了回去,不过一些旧柜子还是有的,回去修修还能用。听你说话不像下边的。
林小红神经一紧,谨慎回答,我初中毕业,是我们那边当老师。
老大爷点头,我就说嘛,我这眼睛毒,看人可准。
林小红不知道这话咋接,只能继续尬笑。
心里祈祷,快来人,快来人。
运气不错,接班的来得很快,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和老大爷嘀咕了两句,还瞄了林小红几眼。
老大爷就招呼林小红跟着他,至于书和木条可以先放门口,有人看着不怕丢。
大爷,咱们就这么大方进去?林小红看到好几个人都偷么盯着她们呢。
老大爷斜她一眼,你想啥呢,废品站卖旧家具,上面让的。
林小红挺直了腰板,合法的啊,早说啊。
都在里头呢,进去看吧。老大爷推开门,很是大方的让林小红随意看。
林小红抽了下鼻子,一股子尘味儿,探头看去,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柜子。
她亲老叔是木匠,老爹是生产队队长,家里并不真缺家具。
但她觉得家里地上有点空,暖壶都没地放,买个地柜也不是不行。
首先要便宜,木料好点就更好了。
你过来看看这两件,一件五斗橱,一件长地柜,都是老酸枝的,好东西。老爷子重点推荐。
林小红努力思考,酸枝木这个词咋那么熟悉呢。
啊!她想起来啦,酸枝就是红木啊。
红木也很贵的!
要买,要买!
再看,这!真有点惨啊!
那个五斗橱瘸了一条腿,这不算啥,还缺了一层抽屉,就跟人缺了门牙一样明显,丑丑的。
林小红一边检查一边问道,这抽屉呢?
其他的部分还好,没有裂纹。
她还往里看看,木板挺厚实的,舍得用料。
老爷子回答很是言简意赅,没了。
林小红背着翻了个白眼,又去看地柜去了。
地柜是真大,长得有三米多,中间带有隔板,上面应该有两个盖子,但是现在已经没了一个了,侧面还有一个大豁口,看那样子,像被斧头劈的。
林小红心里一动,听说一些富农、地主家里会被打砸。
大爷,这两家具咋卖啊?先问问价,希望不要太贵。
她今天拿了十五块钱,又是家具又是麦乳精的,可能不太够啊。
老大爷:十块。
林小红倒抽一口凉气,大爷,您这要价也太狠了。您看这五斗橱缺胳膊少腿的,回头肯定还要找人修,这个地柜大是大,但漆都掉了,也麻烦。
这个年代人们习惯将柜子涂红漆,就很难看。
林小红巴不得那个红漆全部脱落呢,但这不是讲价么,当然要挑刺了。我就是打俩柜,手工钱两块顶天了。
她们这挨着林场,其实是不缺木材的。
这可是老酸枝,咱们整个县也不多。老大爷拍的柜子啪啪响。
林小红也有话说,大爷,俺们就是农村的,懂啥酸枝、甜枝的,能用就行。
老大爷叹口气,也是,不用懂。最少七块,再少了不卖了。
林小红四处看看,那大爷再让我挑几块木板,我回去要修柜子呢。
她就觉得既然讲不了价了,那就要赠品吧。
多要一点是一点。
就这么会过日子!
第25章
◎累趴了◎
林小红掏钱很是痛快,因为老大爷很是好说话,不但送了她三块大木板,还送了个瘸腿凳子。
就觉得很赚!
可问题来了,怎么弄回家呢。
这里可没送货□□。
就是有,她也花不起那个钱。
不过让她自己抬也是不可能的。
实木家具可沉,她连挪都费劲。
大爷,能商量一下不,家具在这放几天,回头我找人搬。林小红又指了指木板子,这几块木板我今个拿走。
老大爷出乎意料的通情达理,行啊,你愿意放就放,反正给过钱了。
林小红被噎了下,不过还是真诚感谢,背上背篓,抱着木板子、木条子,林小红决定去找牛车,将这些东西先放牛车里,实在太沉了,拿着逛街她得废。
就这么抱一会歇一下,太阳都高高挂起了,林小红才找到牛车,居然有婶子已经回来了。
她简单和二爷爷说了两句,赶紧跑了,要抓紧时间。
这回目标明确百货商店。
手里的钱不够了,她买了四斤棉花,七毛一斤。
又买了一个锁头、半斤大白兔、一斤槽子糕和一包大料。
都是不要票的,价格小贵。
那个麦乳精就没买了。
林小红看了看太阳,还有点时间,躲在百货商店二楼把午饭吃了。
她可不想在外头吃,吃一肚子冷风。
就是没带水,吃水煮蛋黄有些噎。
边吃边将二楼看了一遍。
二楼人少,因为卖的都是大件和奢侈品。
有钟表、收音机,还有永久牌自行车。
她对自行车没有眼巴巴的,倒是对钟表有些想法。
但有要票啊,价格也不便宜呢。
钟的价格在五十左右,表都是一百多的。
买不起,买不起!
握拳,必须努力挣钱啊!
时间差不多了,要赶紧走了。
有点遗憾没能去趟黑市,只能下次了。
在林小红出百货商店大门的时候,她又退回来了。
因为看到一样东西,是蜡笔吧?
不是后世那种盒装的,是单个独立包装的,大概有无名指长,和小手指一般粗细。
蜡笔多少钱一根?林小红问道。
售货员扫了她两眼,不情不愿的回答,两分一根。
林小红放了心,这价格还在接受范围内,给我来两根红色,一根黄色的,一根蓝色的。
红黄蓝三原色肯定要买的。
红色之所以多买,是因为她翻了画报,里头红色元素最多。
再来根绿色、黑色和褐色的。差不多了。
啥是褐色?没有!服务员很是不耐烦。
林小红指了指,那个不就是。
售货员哼,啥褐色,那不是鸡粑粑色(sai)么。
林小红:
其实她想说,鸡粑粑可不是一个颜色,人家五彩缤纷着呢。
显然这不是一个科普时机。
交了钱,拿了蜡笔,又买了五包大前门烟,林小红赶紧撤了。
回去的牛车比早上舒服一些,毕竟晌午太阳足,温度会高一些。
但一到家她还是趴了。
有点起不来炕了。
要不是顾虑着脸面,她就哼唧唧的打滚了。
哎,好大儿,给娘倒杯水。
闺女、老儿子,给娘捶捶腰。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