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拉着老叔,老叔,您再给我做仨冰噶,做个冰车呗,冰车做这样的。
    她专门画了图纸。
    这个时候的冰车很简单,基本就是一片板子加俩小底座,小孩子都是跪着滑的。
    她要做的就是加一层,这样就可以坐着滑了,省着跪着不得劲儿。
    因为过于简单,加上林小红画得很详细、传神,林老叔一看就懂了,这还挺有意思,行!好整。
    林小红立马彩虹屁跟上,还是老叔手艺好。
    林老婶在边上问,你们吃早饭没,我们熬的地瓜粥
    林小红和林大哥自然都是拒绝的。
    这个年代粮食珍贵,谁家粮食也不充裕,所以大家伙轻易不会在外边吃的。
    这时候林堂弟、堂妹也都过来了。
    林小红和林大哥简单和他们说了几句就走了。
    老叔家要吃早饭了,他们再待就卡人家饭点了,不管吃不吃都很膈应人。
    林小红临走还问了老婶要不要去弹棉花,可以一起坐牛车去。
    林老婶不去,她家前年弹过了,还能再用两年。
    林小红对于这个年代物品的超长待机已经习惯了。
    比如一件衣服可以穿七、八年,不烂不带换的。
    再比如家具是准备用一辈子的。
    所以老婶准备让家里棉被用四年再弹,她一点不惊讶。
    回了娘家,林小红将另外一盆饺子给了林母,自然又被念叨了几句。
    老两口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她现在身体不好,好的补的要自己多吃。
    林小红赶紧说了,她已经吃了,还留了不少。
    这时候陆续有过来坐牛车去弹棉花的过来了。
    都是熟人,还有亲戚,林小红少不得要寒暄几句,就趁机躲了。
    牛车坐不了太多人,所以要精简。
    林小红肯定要去的,林母也想去,但是太冷,最后林大嫂做代表去,加上赶车的林大哥,她们林家不好再加人了。
    这回有棉被,林小红直接藏俩面口袋中间,尽量避风。
    这风里带着冰碴子,刮得脸生疼。
    因为就在临近的大队,路程不远。
    林小红感觉腿还没麻就到了。
    居然是在这个生产队的大队部里。
    大嫂慢点,大娘慢点。林小红跳下牛车,顺手帮忙扶了两把。
    提着两个大面口袋进了屋。
    屋里还挺热乎的,人也不少,老老少少都有。
    这都是来弹棉花的,那她们今天能排上么。
    大嫂,人咋这多?林小红心里已经在考虑预约下次了。
    她可没带饭,挺不住一直等的,何况家里还有仨崽崽呢。
    都是看热闹的,弹棉花的没几个,很快就轮到咱们了。大嫂很是有经验,说完拉着她往里头挤。
    林小红立马来了精神,原来是这样,这是把弹棉花当成演大戏了么。
    不过是挺有意思的。
    那么好长一个大弓背在身上,一拨弦就der~der的,跟奏乐一样。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是有点意思。
    但是!可但是它飞絮啊,人们都不带口罩就这么围着看,肯定会吸入的,是不是有碍健康。
    还好,她没鼻炎,要不然这个环境肯定待不住。
    林大嫂已经和师傅说上话了,排了位置。
    林小红也不跑神了,急吼吼道,师傅,我有两床棉被!
    第33章
    ◎做被子◎
    已经排上号了,林小红拉着想凑热闹大嫂又钻了出来,用得借口也很好,去看看大哥。
    她们姑嫂俩没出去,在门口遇到林大哥了。
    林小红:大哥,安顿好老牛了。
    林大哥搓着手暖手,牛吃草呢,我进屋暖和会儿。
    林大嫂:我们排上号了,前头还有一个人,很快就轮到我们了。
    林小红提醒道,那也要等咱们生产队的人都弄完了才能走啊。
    总不好将谁给落下。
    林大嫂脸有些垮,那不得腾(四声)到晌午啊。
    还是林大哥有办法,没事,你俩弄完我就送你们先回去,再来接她们就是了,反正不远,也耽误不了她们回家。
    林小红和林大嫂对视一眼,立马同意了。
    虽然弹棉花挺有意思的,但家里都有事,谁也不想在这干等着。
    林小红和林大嫂在一边等着一边聊天,说得最多还是孩子。
    林大哥暖和过来又出去了,说是抽烟(屋里不让抽烟,棉花怕火),其实是看牛去了。
    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生产队,牛又贵重,谨慎点好。
    林小红侧着耳朵,嫂子,师傅是不是喊人了?
    姑嫂俩又得挤了。
    林大嫂边挤边喊,轮到我们了,让让。
    有识趣的让路,这次比较好挤。
    林小红跟着林大嫂将棉被铺开,将棉花分层,弹松一层再铺一层。
    林小红很是后悔没做个口罩,只能尽量放轻、减少呼吸。
    尽量用鼻子呼吸,毕竟鼻子里有鼻毛,能过滤一波。
    林大嫂是三床被,有她家一床,另外一个是林爹娘和林二哥的。
    没有林三哥家的,她家被子新棉花多。
    因为孩子尿得太多,不得不加的。
    新棉花足够松软,就不想花弹棉花这个钱了。
    都是会过日子的。
    跟着林大嫂将弹好的棉被卷起来装好,趁机摸了摸,真松软,棉被体积最起码变大了一倍有余,摸着就知道棉被会很暖和呢。
    终于轮到她了!
    她将家里两个棉被都带来了,先是那个大窟窿小眼子的,也顾不得尴尬了。
    她这活儿可不少。
    赶紧撕下一些棉花将窟窿堵上。
    好在有大嫂帮忙,同来的大娘也帮了把手。
    老师傅转身去喝水了,等他回来正好铺完一层。
    就开始弹了。
    林小红就在一边,随时准备转动棉被配合老师傅。
    人家可是要效率的,后边等着的人可不少。
    终于完事了!
    林大嫂已经去喊林大哥过来帮忙拿面口袋了。
    之前被子硬板,卷起来面积并不算大。
    所以她可以左右手各拎一个,胳肢窝还能夹一个。
    现在棉被都胖了,自然就夹不住了,只能喊外援了。
    林小红没用林大哥帮忙,她一手一个还是挺轻松的。
    林大嫂将面口袋扔上牛车,又进了屋,她得和另外几人说一声啊,别出来找不到牛车再着急。
    没说啥?林小红往屋里使使眼神。
    林大嫂摇头,我没听,告诉一声我就出来了。
    林小红得说,她大嫂这做法聪明,大哥,赶紧走!
    林大哥将林小红送到了家门口。
    仨崽崽听到动静都跑出来了,林小红就让俩小的拿菜盆,大江和她一人一个面口袋。
    因为牛车还要回去接人,她没让林大哥、大嫂进屋。
    看着牛车走远,林小红招呼仨崽,快进屋!进屋!
    林小红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干活了。
    她得把被子缝起来。
    她可是把两床被都拆了呢。
    今天不做好,她们晚上要光溜溜睡觉了。
    先把那个抠洞的做好,现在人家可是平平整整,但是薄了不少,所以要加些新棉花。
    为什么要先做这个呢,那是因为另外一套的被单还在盆里泡着呢。
    早上拆时刚泡的。
    今天洗出来,想要完全干也得两三天。
    过来一起铺棉花。
    林小红招呼仨崽过来一起干活。我先做个示范。先揪下一朵新棉花,这样撑开,小心的铺在棉被上,很简单对不对。
    林小红示范了两次就让她们开始了。
    主要是这活儿不怕做砸了,可以补救的,索性就让他们随意发挥了。
    你们看看,做一铺棉被并不简单,所以以后入睡前不要喝太多水,要尿干净再进被窝,这样就不会尿被子了。主要是她不想再睡带色带味儿的被子了。
    掏黄色棉花的经历她也不想再来一次了,太刺激!
    有了三个崽的帮忙,新棉花很快铺好。
    这个厚度可以了吧?林小红估算了下,大约絮进去两斤半左右的棉花。
    行!李河伸手摸了摸,娘,咱们晚上就盖这个?
    林小红点头,嗯呐。
    看到二闺女、老幺都没反对的,那我开始行线了,这个不用你们帮忙了。对了,盆里的被单子是你们仨的任务,自己分吧,还是用脚踩,拧水的时候喊我啊。
    林小红不理仨崽崽在一边嘀嘀咕咕的,开始拿针穿线。
    用得是新线,没用拆下来那些。
    怕那些线时间长了不够结实。
    她用得是单线,这样缝得更快,而且线也不会太明显。
    她怕棉花会跑,所以要缝格子。
    这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即使没有线尺,没有隔板,她照样缝得倍直。
    不过她还是想念缝纫机,那样效率会更高,而且也不会这么累腰。
    林小红一口气将行线都做好,然后下了地,做了几个拉伸,主要是直直腰。
    娘,你干啥呢?李河好奇问道。
    林小红不好解释这是瑜伽动作,只道,腰酸,抻抻。被单洗完了么?
    李河也就好奇问问,妹妹和弟弟还在踩,踩完就换二遍水。
    林小红在门口看看,看到小溪和小河正踩得兴高采烈呢,要投洗两遍,我擦了不少肥皂。铁锅里有热水,记得多添些,别着凉了。
    李河回了知道了,还模仿林小红的鹤式,做得比她还稳当。
    林小红竖起大拇指,大儿子厉害!别摔了啊。可没瑜伽垫。
    她要继续缝了,一鼓作气将棉被做好。
    想到晚上就能盖上松软、暖和的新被了,顿时动力满满。
    作者有话说:
    跪求收藏~
    第34章
    ◎仨舅舅来送家具◎
    林小红看着认真写字的仨崽,满意的点点头。
    这才不到十天仨崽已经习惯学习、写字、看书了。
    李河年纪大,学习速度也是最快的,已经能数到二十了,还有五以内加减法,就连拼音也学会十个了。
    她准备拼音全部学完再教汉字,家里还有字典,到时候不会的可以自己查。
    小溪也很聪明,课程没比大哥落后多少,在计算速度上慢点,还要多加练习,可是字写的比她大哥规整。
    至于老幺,他年纪太小,林小红有意识的减少了教学内容。
    但是小家伙进步明显,特别是在说话上。
    现在三四个字一起说完全不是问题了,小嘴叭叭,一说就停不下来。
    他最喜欢给她们讲故事,或者说是复述故事。
    别看人小,讲得特别不赖,时不时的还能来个配音,最熟的就是咩咩咩
    除了学习这块让她满意,还有就是半个多月的投喂有效果了。
    仨崽虽然还没胖,也没婴儿肥,但身上挂点肉了,脸色也没那么枯黄了,有些血色了,就连新长出来的毛茬都黑了不少。
    仿佛蔫吧吧的小草重换生机了。
    让她感受到了养/成的快乐!
    林小红看着孩子们学的认真,也有些被感染了。
    拿出自己订的草稿画本,用铅笔勾勒起来。
    已经有六幅作品了,确切的说是简稿,修改空间巨大,没上色那种。
    她这也算在做准备,还不止这样,她还给两个画报去了信,询问接受不接受画搞。
    一个省内的一个北京的。
    信已经邮出去一个星期了,省城的肯定到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回信。
    她为了能有个内行联系人,也是煞费苦心。
    怕没人给她回信,她在信封里装了两页空白信纸,还包着邮票,省内的是二分的,北京那个是四分的,考虑的可谓是周全。
    她在信里最后写了两句话,大意是她非常喜欢画画,但是投稿无门,诚心希望师傅们指点一二。
    没敢写老师,这个年代老师很多被喊成臭老九,可不是好称呼。
    她不同,在自己生产队,学生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敢喊她臭老九,肯定挨抽,再加上农村不邪乎,所以在农村叫老师没有问题,她那信去的不是城里么,就改了称呼,真的是一点忌讳不敢犯。
    反正最后这两句话她可谓是煞费苦心了,每个词都斟酌了一番。
    都恨不得在这字上刻上诚恳二字。
    她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位内行的指点,因为隔行如隔山,真的有用。
    就拿后世来说,信息爆炸,查询信息渠道众多,可是想入行或者改行也是千难万难的。
    她的副业之一是给人画封面,刚开始她就是兴趣,画完了根本不知道投哪个app,还是后来看到了相关的视频,才有了了解,但也走了不少弯路,因为每个行业都有一些默认的潜/规则,是不会大咧咧的写出来的。
    有了前世的教训,她才很想有个领门人。
    娘,中午吃啥?问话的是老幺。
    这话说得溜溜的,一点看不出来半个月前还俩字蹦呢。
    小孩子的成长真的是一天一样。
    不过也是一天赛一天的能吃。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们兄妹仨还没到呢,饭量也不小。
    当然这也和她故意多投喂有关,把胃养大了。
    林小红回神,刚吃完早饭多大会,就想午饭了。你字写完了么?
    直接扒过去看看,这七扭八拐的可真寒碜,沉下脸,再写一遍。
    她琢磨从哪弄本字帖,看来有时间还得去一趟废品收购站。
    好好写,认真点,中午咱们吃干菜瓜饭。这叫打一棒子,给颗甜枣。
    这饭很简单,就是一个大乱蒸。
    有各种菜干、蘑菇干,还有土豆、萝卜块、地瓜块,还有苞米、大米。
    其中菜干先用温水泡开,苞米难熟,要先处理一下。
    实际上苞米就在铁锅里闷着呢。
    等中午做饭,直接捞出来用,肯定有八分熟了。
    那个苞米汤也不浪费,分分也能喝了。
    这样做省事也营养。
    孩子们还爱吃,她隔三差五就做回。
    好好,我要放酱油!李小河还挺会吃。
    林小红伸出手,李小河立马挪着屁股蹭过来,也伸出小手和她对拍一下。
    意思是说定了。
    李溪扭着头,娘,我想加两颗红枣。
    娘,我也加枣!李小河又反悔了。
    林小红边和二闺女拍掌边教导小儿子,又咸又甜怎么吃,窜味了,只能加一样。
    小孩子可不能一味惯着。
    娘,外边有动静。李大江已经穿鞋下地了。
    林小红从窗户往外瞅,可惜冰花太重,根本看不着。
    还是下地吧。
    大哥、二哥、三哥!
    孩子们也喊着大舅、二舅、三舅。
    原来是仨哥给她送家具来了。
    昨天下雪了,她就懒了,想着过两天回娘家,顺便去老叔那里看看,没想到林大哥他们给送来了。
    林小红搭了把手,将家具给搬进屋里。
    又指挥着放好。
    一共四把小凳子,三把用木板新做的,还有一把是修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搭伙过日子[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牛奶花卷并收藏搭伙过日子[七零]最新章节